►孩子口袋裡竟然有別人的東西,他是小偷嗎?
►孩子總是安安靜靜一個人,是不是被排擠了?
►幼稚園的孩子說他結婚了,還跟同學玩親親?
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所展現出的各種行為,
拋去成人的有色眼鏡,用包容的態度與孩子交心!▎兒童/青少年那些令人頭痛的行為
本書帶領讀者深入探討兒童和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揭開他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作者以專業的視角和深入的分析,解答了家長和教育者對孩子行為的困惑和誤解。無論是孩子的叛逆、挑食,還是懶惰和偷竊等行為,本書都提供了科學的解釋和實用的應對策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從家庭到學校——多角度理解孩子
本書分為六大篇章,涵蓋了家庭、學習、社交等不同領域的兒童行為。在家庭篇中,作者探討了孩子叛逆、尿床等行為的根源,指出家長如何在愛與規範中找到平衡。而在學習篇中,書中深入分析了孩子在沉迷網路、欠缺專注力、厭學等問題上的表現,並提供了實用的引導方法,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內容不僅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表現,也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社交困境與自我認同的探索
在社交篇和人格篇中,書中詳細闡述了孩子在社交過程中的困境,如打架、禮貌、霸凌等問題,以及在性格形成過程中的種種挑戰,如黏人、發脾氣、自私和撒謊等。作者透過豐富的案例和心理學理論,深入剖析了這些行為的成因,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應對建議。這些章節特別強調了接納和理解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學會如何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並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社交和自我認同。
▎打破禁忌——青少年的性愛話題
性愛篇則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作者大膽地指出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但卻被忽視的問題,如接吻、自慰和性行為等。書中以開放的態度和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這些行為的正常性和必要性,並強調了正確的性教育對於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這一章節旨在幫助家長和教育者破除傳統迷思,正視孩子的性發展問題,並提供正確的指導。
▎理解與支持——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旅程
本書不僅是一部探討兒童行為的心理學專著,更是一份對家長和教育者的指引。作者強調了理解和接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並呼籲家長用愛與智慧陪伴孩子度過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透過本書,家長們將學會如何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孩子的行為,並與他們共同成長,成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和導師。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了兒童和青少年的多種行為,從家庭、學習、社交到人格、習慣和性愛等方面入手,解讀背後的心理動機與成因。透過真實案例和專業分析,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提供建設性的指導建議,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心理發展。這本書旨在打破誤解和偏見,鼓勵接納和支持孩子的多樣性,讓孩子在理解中成長。
作者簡介:
榮文婷,諮商心理師,有近10年兒童青少年心理和教育研究經驗,曾發表多篇教育專著。
章節試閱
挑食:用餐好習慣從娃娃抓起
孩子挑食的行為幾乎是家長們最常談論的話題之一,也是家長們最苦惱的兒童行為。有些家庭甚至由於孩子挑食,讓原本平和、美好的家庭最終走向破裂,這並不是駭人聽聞。
甚至還有一些極端的挑食行為者:英國一位18歲的少女,只吃泡麵,不吃任何蔬菜、水果。就連泡麵也只吃特定品牌、特定口味的。英國凱特王妃、義大利知名品牌凡賽斯(Versace)繼承人艾拉格以及木匠兄妹樂團的凱倫.卡本特,都曾承認自己患上厭食症,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
「就是現在生活條件好寵壞的,餓他兩頓就什麼都吃了。」
「挑食就挑食啊,我們小時候想吃肉都沒得吃,不也長這麼大了?」
「小孩子就貪圖口腹之慾,長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挑食行為的確在兒童中具有普遍性,2018年某大學醫學院兒科對6~36個月的嬰幼兒抽樣調查,追蹤記錄一年近700個嬰幼兒的膳食行為,結果顯示:689名嬰幼兒中,有300名挑食者,其中25~36月齡幼兒挑食發生率最高,為40%。國外也做過類似的抽樣調查,他們對2~11歲的兒童進行追蹤抽樣,有持續2年以上挑食行為的兒童占13%~22%,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幼兒的挑食行為雖然普遍存在,但如果挑食持續到成年,且越演越烈,就會發展成為一種心理疾病,影響孩子的身體和生活。
【孩子挑食行為的心理解讀】
兒童的飲食習慣其實從胚胎就開始了。研究顯示,兒童最早的味覺出現在懷孕的第8週,在他還是一個胚胎的時候,他對味道的體驗已經開始了。對新生兒來說,味覺是其五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中最敏感也是最發達的。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新生兒,他們在出生時對味道就表現出了明顯的偏愛,對苦、酸、鹹或者中性液體(水)相比,他們吮吸甜味液體的頻率更快。
而如果我們觀察一個剛開始接觸輔食的嬰兒時會發現,僅有6個月的嬰兒在面對新食物時的態度非常謹慎。他首先會觀察父母的面部表情,然後用手試探性地觸控、揉捏,在多次獲得父母鼓勵後,試探性地將新的食物一點點地放到嘴邊,極其慎重地品嘗一次、兩次,有時需要將近1分鐘的停頓和思考(或許我們可以稱其為思考),然後才會將整個食物放進嘴裡。如果他不喜歡這個味道,會直接扔掉。
演化論對幼兒的飲食習慣有一種解釋:大多數幼兒喜歡甜的水果而排斥略帶苦澀的蔬菜,是因為甜味代表安全可食用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來源;相反,蔬菜中的苦味,則可能是警告有毒或含有有毒的物質,幼兒對於蔬菜特別是深色綠葉蔬菜的拒絕,是一種抵抗中毒的生存本能。
兒童的味蕾的確比成人更敏感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的挑食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而且人類的口味習慣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美國普渡大學做過一個「人類口味是否可以改變」的實驗,讓65名受試者在連續7天,每天喝3次巧克力杏仁牛奶(完全沒有加糖的、苦澀的不讓人喜歡的味道)。結果7天過後,採集這些受試者的唾液前後比對,發現這些人的唾液成分發生了變化。受試者唾液當中的一種富含脯胺酸的蛋白質含量提高了,而這種蛋白質正好就是可以和苦味和澀味結合的一種蛋白質。這些受試者也都表示,連續喝了這麼多天之後,巧克力杏仁牛奶的苦澀感好像沒有那麼難以忍受了,現在喝起來會比一開始的時候容易很多。
但並不是所有的挑食行為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有很多兒童由於長期挑食影響了身體健康——營養不良或者肥胖(美國青少年最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發展為前面提到的極端案例——飲食障礙症。
從心理學角度,我們更傾向於後天的生長環境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
◆新生兒已經存在模仿和觀察學習的能力
他們可以透過模仿家長的行為,來獲取生存安全感,同時完成自我學習。他們只需對被模仿者(家長)密切觀察,且不需要一再地演練,就可以觀察獲得的新反應。這些心理表徵便會儲存在個體的記憶裡,在日後個體表現這個行為時發揮指導性作用。所以,很多家長的飲食習慣已經不知不覺地被觀察的孩子所習得。
◆家長人為地將食物與獎勵連繫在一起,形成正向或負向的聯想
家長不斷地用孩子喜歡的食物作為手段來強化嬰兒或者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或者用其達到讓孩子吃不喜歡食物的目的。譬如:家長知道孩子喜歡吃巧克力,就用吃完這口飯就給你吃巧克力的誘導模式,這樣不斷地強化,人為地賦予食物意義,會導致孩子概念混淆,讓孩子更加厭惡健康食品,喜歡垃圾食品。
◆不愉快的用餐體驗
不愉快的用餐體驗會儲存在孩子的記憶中,讓孩子拒絕嘗試或者食用一些食物,特別是那些看起來就不怎麼好吃的食物。對孩子來說,新食品的嘗試是需要勇氣和鼓勵的。如果恰巧這個時候,陪伴的家長缺乏耐心,不斷地打斷和催促孩子,更會增加孩子的用餐壓力,不好的用餐體驗就儲存在孩子的記憶裡,孩子會將食物與這次不好的體驗建立連繫,就容易對這種食物產生牴觸心理。
◆父母只在乎營養的攝取,不關心孩子的心理,不斷加劇孩子的挑食行為
英國的一個學前焦慮研究機構對2~5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研究,他們發現,挑食的孩子的情緒更加敏感,更有可能因為食物與家庭發生衝突,這些孩子除了存在憂鬱和焦慮的症狀外,他們的母親可能出現更強的焦慮感。
【家長該怎麼做】
◆家長的平常心
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逐漸適應食物的。無論孩子喜歡或者不喜歡哪種食物,都要放平心態,不要去刻意地關注。家長的關注,反而是對孩子喜好的再一次強化。
◆增加用餐的快樂體驗
快樂的心理感受永遠對孩子行為的形成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在為孩子提供食物時,選取孩子喜歡的盤子來盛放,可能的話做成孩子喜歡的卡通造型。但最重要的是,家長需要減少焦慮的情緒,這很難,特別是對於已經存在挑食情況的孩子的家長,如果我們開始嘗試用平靜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挑食行為,那麼我們就距離成功不遠了。
◆給予孩子用餐安全感
想讓孩子嘗試一些新的食物時,家長的做法也很重要。在新的食物裡增加一些孩子已經熟悉的味道,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當然,要選擇孩子身體狀態好、心情好的時候,這都會增加成功的機率。
◆幫助孩子與健康食品建立一些正向的連繫
既然孩子可以把不好的用餐體驗與食物建立連繫,那麼也可以將好的用餐體驗與食物連繫在一起。家長可以邀請孩子的夥伴一起來吃飯,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一起品嘗健康的食品。
◆持續讓孩子接觸不喜歡的味道
孩子可能第一次會拒絕嘗試某種食物,或者會拒絕某些給他帶來不好體驗的食物,但是家長們不用太過沮喪,也不用太在意,過段時間,再次讓孩子嘗試。家長要清楚,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渴望滿足父母的期待的,只要父母的要求不是那麼過分,他們樂於努力地做到。因此,父母可以找準時機,多次嘗試,哪怕每次只是一小口,只要孩子接觸多了,他的唾液成分慢慢地就會有所改變,孩子就會改變對這種食物的看法。
◆鼓勵讓孩子多接觸食物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食物的採購開始參與食物製作過程(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從食物的種植開始)。帶孩子去採購食物,一起清洗、準備、烹飪,最後一起享用食物,讓孩子熟悉食物,幫助孩子放下對食物的戒備心理。鼓勵孩子「玩」食物——用手捏、抓,用鼻子聞、眼睛看、舌頭舔。這都是孩子在進行有益的、積極的嘗試,可以幫助孩子認知食物,喜歡上吃飯。
總之,父母的耐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各位家長們,加油哦!
挑食:用餐好習慣從娃娃抓起
孩子挑食的行為幾乎是家長們最常談論的話題之一,也是家長們最苦惱的兒童行為。有些家庭甚至由於孩子挑食,讓原本平和、美好的家庭最終走向破裂,這並不是駭人聽聞。
甚至還有一些極端的挑食行為者:英國一位18歲的少女,只吃泡麵,不吃任何蔬菜、水果。就連泡麵也只吃特定品牌、特定口味的。英國凱特王妃、義大利知名品牌凡賽斯(Versace)繼承人艾拉格以及木匠兄妹樂團的凱倫.卡本特,都曾承認自己患上厭食症,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
「就是現在生活條件好寵壞的,餓他兩頓就什麼都吃了。」...
作者序
前言 衝突與對立:兒童青少年40種行為的心理解讀
「跟你說沒用!你根本不了解我,你甚至不認識我。」
身為家長,我想沒有什麼會比聽到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孩子說出這樣一句話,讓我們更感到喪失信心並沮喪的了。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都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喜悅、期待。面對這個柔軟的、沒有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的嬰兒,家長們都想竭盡所能地給予孩子自己擁有的全部。脫離母體那幽暗溫暖的環境,新生兒對這個光亮的、新鮮的世界充滿了興趣。這個全新的環境不斷激發他的欲望,讓他想觸控、品嘗、表達,想坐起來、想爬行、想行走。這些目標和動機,不斷地促進新生兒的行為發展,增加他獨立生存的能力,也不斷推動他的心理走向自主、自立。
從嬰幼兒到青少年,當孩子可以自主掌握運動器官的使用方法時,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衝突也逐漸開始了:在哺乳期,3~5個月的嬰兒就會有用手推開母親乳房的行為,表達拒絕母親繼續哺乳的意願;當孩子可以獨立爬行時,父母不得不在房間裡增加一些防護性措施,來阻止和限制孩子的進入;當孩子具備站立和獨立行走能力時,父母就不得不時刻盯住孩子,防止有打碎花瓶、撕爛書籍、推翻桌子等「災難性」事件的發生。
隨著孩子自主行為能力的增強,孩子的目標和動機也不斷發生變化,到了青少年時期,獨立做決定、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自己的話語權成為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發展內容。孩子的自主探索行為和內心的自主獨立意識不斷挑戰父母的內心底線,家長與孩子的「衝突」也不斷更新,特別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長的青少年,在當今網際網路極度發達的新型社會中,青少年與父母的「衝突」會變得非常普遍。這些問題一般集中在家庭內部的親密關係、家務勞動、朋友的選擇、讀書、生活習慣、性之類的問題上。實際上,這正是孩子的「自我」與父母的「權利」之間的較量;這是孩子越來越希望獲得對自己生活的主導性,父母逐漸喪失在孩子生活中的權威性的一個過程;這也是孩子正在經歷的一個自我實現階段和父母逐漸為其敞開大門的自然過程。
然而這個過程並不輕鬆,衝突和權利的爭奪之戰幾乎家家不能倖免,一般會持續3~5年,甚至更久。如果父母對處於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追求自我的行為處理得當,經歷「抗爭」的孩子,最終將與父母「和解」,重新形成更為「平等」的親子關係,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如果處理不當,孩子很有可能會為了尋求自我,產生過激的行為,從此變得憂鬱、叛逆、遠離父母甚至逃離家庭。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知道,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有心理意識與之關聯。心理學研究者、教育者簡.尼爾森博士曾提出:孩子的過激行為,往往來自歸屬感、愛與關注的缺失。因此,當父母面對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那些「不可理喻」的行為時,我們除了忍耐、包容外,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去更深入地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與孩子的「衝突」過程可以過渡得更順利些。
作為「九年級生」、「十年級生」的家長,我們較之以往的家長,面臨更多的挑戰。現代社會講求的是創新型人才。因此,他們不僅是「聽話」、「懂事」,他們更需要「自我」、「個性」與「想法」。這就更需要我們家長智慧地去對待孩子們那些為了實現「自主」、追求「自我」的過激行為,有步驟地去給予孩子們一個能讓其自由發展的環境,幫助他們完成自我實現。
本書列舉了兒童青少年在家庭、課業、社交、人格、習慣、性愛等方面常見的40種行為,作者為讀者逐一解讀孩子們真實的內心。
前言 衝突與對立:兒童青少年40種行為的心理解讀
「跟你說沒用!你根本不了解我,你甚至不認識我。」
身為家長,我想沒有什麼會比聽到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孩子說出這樣一句話,讓我們更感到喪失信心並沮喪的了。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都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喜悅、期待。面對這個柔軟的、沒有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的嬰兒,家長們都想竭盡所能地給予孩子自己擁有的全部。脫離母體那幽暗溫暖的環境,新生兒對這個光亮的、新鮮的世界充滿了興趣。這個全新的環境不斷激發他的欲望,讓他想觸控、品嘗、表達,想坐起來、想爬行、想行走。...
目錄
前言 衝突與對立:兒童青少年40種行為的心理解讀
第一章 家庭篇—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修行
第1節 叛逆:孩子表達自由意志的特殊方式
第2節 出走:太多的愛也會逼走孩子
第3節 爭奪:有了第二胎,如何擺平同胞競爭
第4節 挑食:用餐好習慣從娃娃抓起
第5節 尿床:孩子難以啟齒的困擾
第6節 懶惰:不做家事的孩子不是懶孩子
第7節 偷竊:擁有越多,越有安全感
第二章 學習篇—興趣是最好的引導者
第1節 手機:孩子生活的陪伴者
第2節 自言自語:從外部語言過渡到內部語言
第3節 厭學:不是「壞」孩子的專利
第4節 英語:孩子缺少愛上它的理由
第5節 網路:誘人的世界,媽媽不懂
第6節 過動:一個最常給孩子貼的標籤
第三章 社交篇—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社交圈
第1節 打架:孩子自我意識成長的分水嶺
第2節 禮貌:幫孩子學會共情
第3節 霸凌:霸凌與被霸凌同樣值得關注
第4節 髒話:孩子急切證明自己已經成熟
第5節 孤獨:不愛社交的孩子
第6節 Cosplay:孩子的愛好,媽媽不能體會
第四章 人格篇—接納孩子是給予他們最好的愛
第1節 黏人:親密依戀關係的副產品
第2節 發脾氣:一種表達需求的方式
第3節 怕打針:孩子不是膽小鬼
第4節 拖延:內心逃避的一種表現
第5節 自私:這是孩子的天性嗎
第6節 撒謊:誰的童年不說謊
第7節 偷吃:一種本能的欲望
第8節 自虐:釋放中尋找存在感
第五章 習慣篇—別太在意,誰都會有些「小愛好」
第1節 吮指:從娘胎帶來的小習慣
第2節 啃指甲:最容易養成的癖好
第3節 拔頭髮:能帶來快感的習慣
第4節 愛哭:孩子表達意願的特殊語言
第5節 抽菸:成人的誘惑
第6節 賭博離孩子並不遙遠
第7節 酗酒:被忽視的危害
第六章 性愛篇—成人世界的初體驗
第1節 接吻:總比預想中要來得快些
第2節 自慰:滿足性需求的正常方式
第3節 色情:缺失性教育的副產品
第4節 戀物:將性滿足與物品連繫在一起
第5節 性行為:送給孩子的成年禮
第6節 性虐戀:將性滿足和痛感連繫在一起
前言 衝突與對立:兒童青少年40種行為的心理解讀
第一章 家庭篇—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修行
第1節 叛逆:孩子表達自由意志的特殊方式
第2節 出走:太多的愛也會逼走孩子
第3節 爭奪:有了第二胎,如何擺平同胞競爭
第4節 挑食:用餐好習慣從娃娃抓起
第5節 尿床:孩子難以啟齒的困擾
第6節 懶惰:不做家事的孩子不是懶孩子
第7節 偷竊:擁有越多,越有安全感
第二章 學習篇—興趣是最好的引導者
第1節 手機:孩子生活的陪伴者
第2節 自言自語:從外部語言過渡到內部語言
第3節 厭學:不是「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