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雲(ETtoday)》在2019年發表《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最後的生還者》專題報導,敘述那個年代120萬軍民及政府公務人員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的景象。其中本書編者劉錫輝的遭遇,情節曲折。因父親劉展文被敗退國軍殘殺,自己被抓兵來臺。2014年起向政府部門陳請討公道歷時十年而不得,而編輯此書,覺得以個人渺小之力,勇敢面對國家的暴力,雖敗猶榮。這個國家高喊人權正義,竟然這麼精神分裂,不覺得羞恥嗎?
「《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一書的出版,是劉錫輝屢敗屢戰的再一次努力……,但我也想說,也許劉錫輝終身得不到國家的道歉。」──曾建元教授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是無數像劉錫輝這樣的老兵為台灣擋住了砲火,才塑造了兩岸如今分治的格局。」──蔡榮根博士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曾建元
1966年生於臺灣臺北市,
苗栗縣竹南鎮中港客家裔人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碩士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比較法學組法學士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
怒潮同學校友會暨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理事
台灣獨家傳媒智庫執行長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
臺北市高齡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副理事長
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經歷: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暨客家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兼副主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平復司法不法組研究員
著作:
《1990年代臺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法律概念的批判性研究》
《客家就是我家:曾家與客家的歲月》
《客家就是我家:走訪世界客家的足跡》等
▌劉錫輝
原名劉錫光,1932年在廣東出生,1949年被抓當兵,1952年進陸軍官校25期,以全期總成績第一名畢業,初任少尉軍官時被國防部改為現名。先後參與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獲頒陸海空軍褒狀,被選拔為作戰有功官兵代表,返台渡榮譽慰勞假一週。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及研究所機械工程碩士。1969年進中山科學研究院工作、同年與李梅芳結婚。1972年赴美國聖母大學深造獲航空工程碩士後返中科院,參與研發天弓飛彈獲頒莒光獎章、雲麾勳章。1992年舉家移民美國,育二女一子均大學以上畢業。
出版著作:
《大變動時代的滄海一粟:劉錫輝回憶錄》(博客思出版社,2013年)
《錫輝文集:滄海一粟的餘波盪漾》(詩藝文,2018年)
《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致出版,2020年)
章節試閱
▌緣起/劉錫輝
2020年3月,曾建元教授傳給劉錫輝一則簡訊:「《東森新聞雲》新媒體今天來訪問我,談外省人的轉型正義問題,特別談到拉壯丁。他們特別提到您的故事。也想採訪您。請您留意臉書的好友邀請。」
稍後,接到《ETtoday新聞雲》記者柯沛辰的邀稿訊息,當時劉錫輝正在校訂《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書稿,覺得對轉型正義問題,經歷多次陳情,毫無回應,該說的、能說的,都已說了,有點「無話可說」的況味,就順手挑了書稿中曾經在《風傳媒》刊出的〈「二二八」過了七十三年之後〉及〈見證古寧頭戰役70周年〉兩篇文稿回覆。
後續的發展出乎意料之外,原來討論的「轉型正義的最後一哩路」,轉變成《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並於7月13日在《ETtoday新聞雲》網上播出,筆者深受感動,乃將播出文字轉錄存檔,有意結集成書供大眾參考。
劉錫輝著《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由秀威資訊(致出版)於2020年6月出版,稍後,劉錫輝〈寫在《1949漂泊到臺灣》之後〉,由《東森新聞雲》刊出。(列入本書第十章)。
2021年6月30日新聞報導〈黃國章與黃曙光上將〉,黃上將勇敢面對錯誤,並且向受害人家屬道歉,讀後感慨萬千!以非常悲憤的心情,寫下一篇〈這個國家這個政府〉,在《洞傳媒》2021年7月1日刊出。
深感這個政府對先父受難一事之冷漠無情,遂商請曾建元教授協調胡敏越牧師同意,假胡璉故居紀念館舉行「劉展文先生受難72周年追思紀念」,藉以卸除揹負國軍「殺父之仇」反而在國軍服役之罪惡感。
這個構想在《臉書》公布後,得到網友回應,特別感謝郭翰欽醫師在臉書貼文支援,並向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出〈「1949劉錫輝上校父親冤死案」,期待政府公開致歉並支持「劉展文先生受難72周年追思紀念」活動案〉。但促轉會於7月7日又行文移轉國防部,國防部則仍然舊調重彈,置若罔聞。(詳本書第十一章〈中華民國何去何從?─劉展文先生受難72周年追思紀念〉。刊登於《中時新聞網‧兩岸史話》2021年9月7日)。
2021年底,劉錫輝在《中時新聞網‧兩岸史話》刊登兩篇文稿〈「殺胡璉以謝天下」!神鬼之間的胡璉將軍〉及〈胡璉兵團制裁逃兵的手段─選擇性的正義〉之後,不見這個高呼人權正義口號的社會,有什麼回應,於是又回復到了以往的感覺:該說的、能說的,都已說了,又有點「無話可說」的況味,打算從此以後「封筆」了。恰巧此時接到亦師亦友的馬忠良教授的鼓勵,遂再鼓餘勇,將《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直播影片文字轉錄檔案,以《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為題,編輯成書,曾於出席蔡榮根《狼煙未燼》新書發表會在新北市圖書館舉行的機會,相約《東森新聞雲》譚向東先生提前一小時到達會場面談‧後來沒有積極進行。
蔡榮根博士《狼煙未燼》出版後,深受好評成為暢銷書。王漢國將軍大作〈狼煙未燼知幾許〉評論是「一部課本上沒有教的民國簡史」;也是「一段艱辛卻甜美的流金歲月」:說蔡榮根寫老兵劉錫輝的故事,是以他的生花妙筆,一字一淚地道出了老兵生不逢時、有志未伸的不幸際遇。但又道:「其實,當年隨政府來臺的老兵又何止劉錫輝一人呢?」
《青年日報》是國防部的喉舌,王將軍所言「當年隨政府來臺的老兵又何止劉錫輝一人呢?」,很明顯不是蔡博士原著作的意思。如此斷章取義是否有轉移話題的用意,不得而知。但筆者讀後難免覺得王將軍有「顧左右而言他」之嫌?筆者確實「生不逢時」,但「有志未伸」則未必,先父「寃死未伸」則是此生之遺憾。
筆者在《東森新聞雲》發表〈你有所不知道的故事─胡璉在江西和廣東境內徵兵的實況〉,文中敘述胡璉部隊違法抓兵及槍殺逃兵的殘酷手段;古寧頭戰爭後剋扣士兵薪水的事實,經張友驊先生公開證實,未見社會上有何回應。社會上只見到胡璉兵團1949年保衛金門島有功,歷史只刪節了一點,犯罪就變成偉業。悲乎?可悲乎!
筆者另外在《臉書》發表〈歷史上的今天─1950年舟山群島撤退〉,敘述1950年5月17日軍隊全部離開舟山,歷時一周。根據國防部舟山撤退檔案,共撤出舟山軍民14萬8千人。就此推論,還有8千名左右的公教人員以及部分百姓,也跟隨撤退的軍隊到達臺灣。但同時,這場秘密撤退對舟山百姓來說,不啻為一場大災難。為了頂補部隊中早已存在空缺,也為了不讓年輕男子留下來為共產黨所用,整個舟山群島的男丁被瘋狂的軍隊瘋狂地抓兵。國防部舟山撤退檔案資料的撤出官兵「13674人,以及義民3000人」中,其實包括了13521名被抓的舟山壯丁。這場秘密撤退讓上萬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全島哭聲一片。此外,依據曾建元與吳靖媛〈國共內戰後期撤臺國軍拉伕行為之法律評價〉一文記載,1950年5月舟山大撤退時,當時被強徵的全舟山壯丁將近1萬6千人,而抗拒拉伕強徵來臺從軍被槍殺者,則有240餘人。
曾建元教授大作宣讀於民國106年11月12日臺灣政治學會和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假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舉辦之2017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民主成長與民主赤字:臺灣解嚴三十年的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追尋中的正義》場次。似乎像一顆小石子丟入大海中,未曾產生漣漪一樣。這些舟山撤退13521名被抓的壯丁,及其他拉伕而隨著國軍來臺的受難者,如今逐漸凋零,卻從未獲得一句道歉,至今中華民國政府也未曾正視這段歷史,遑論其他。社會上如何看待此歷史上的傷痛事件呢?只用四個字「時代悲劇」就遮掩過去了。悲乎??可悲乎!!!
2024年5月20日劉錫輝向新政府陳情,請正視1949年劉展文寃死案,以維護人權正義。可惜陳情書剛進衙門,公文立即旅行至國防部,由參謀本部訓練次長室以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國軍軍事勤務致人民傷亡損害補償條例》僅限台灣地區適用為由回應。所謂人權正義,絲毫未見。只看到轉型正義的響亮口號下,一位對國家立有功勳的飛彈專家,其殺父之仇的控訴,遭到何等漠視,倨傲無禮的對待。這個高呼維護人權正義的國家在哪裡?悲乎??可悲乎!!!(詳附錄:劉錫輝向新政府陳情書及國防部回函)。
這是促成本書出版的主要因素。
轉型正義的問題關鍵,在於國家的主權。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統治臺澎金馬有無合法性,還是所謂「外來政權」?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是1912年創建的?還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華民國開始起算?抑或是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被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共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底遷移至臺北,以此作為統治權的分界點?
從1945年起,中華民國政府附屬機關官員以及眷屬,共約120萬人遷移至臺澎金馬。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派系複雜。本書既然以《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為題,所謂「老兵」,是指於1949年前後遷移至臺澎金馬的士兵及基層軍官為限。
回顧這個國家與中華民國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是日本統治的殖民地,與中華民國互相敵對,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這個國家,2018年在立法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倏例》,同時在行政院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但是,中華民國的主權範圍卻被國際社會長期扭曲,而居住在臺澎金馬的社會民眾,受到執政當局的引導,促進轉型正義的主題,究竟意圖何在?難道是師法共產黨的三反五反,澈底改變既有的國家規範,成立另外的主權國家?
書稿內容極大部分都是從《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直播影片文字轉錄,承蒙《ETtoday東森新聞雲》同意免費轉載,及其他作者同意引用,敬表感謝!
劉錫輝從大陸到臺灣,再從臺灣到美國,歷經突如其來的變故與戰亂,一夕之間成了軍人,離鄉背井來到臺灣,歷經兩次金門戰役,再從軍官成為科技研究者,顛簸而崎嶇的人生是為這段歷史無二的見證人。
《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是作者劉錫輝對八十餘年的艱辛歲月的紀錄與體悟,是其人生軌跡的回憶錄,作為其父劉展文受難70周年的獻禮。今再以《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作為其父劉展文受難75周年的獻禮。劉錫輝以經歷過戰爭的那雙眼睛,將人生走來的所見所聞,將他所走過的歷史一筆一畫寫下。
時間會過去,但是文字可以讓時間駐足於紙上,《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及《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讓讀者跟著他一同走過這段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並見證時代的變遷與更迭。
最後借用吳豐山專文〈蔣經國全貌的最後一塊拼圖〉作為序文的結尾:
混亂時代造成同胞之間各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和感情,必須相互理解。兩千三百多萬同胞各有不同的過去,如今各不同族群卻都必須面對共同的未來。
▌緣起/劉錫輝
2020年3月,曾建元教授傳給劉錫輝一則簡訊:「《東森新聞雲》新媒體今天來訪問我,談外省人的轉型正義問題,特別談到拉壯丁。他們特別提到您的故事。也想採訪您。請您留意臉書的好友邀請。」
稍後,接到《ETtoday新聞雲》記者柯沛辰的邀稿訊息,當時劉錫輝正在校訂《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書稿,覺得對轉型正義問題,經歷多次陳情,毫無回應,該說的、能說的,都已說了,有點「無話可說」的況味,就順手挑了書稿中曾經在《風傳媒》刊出的〈「二二八」過了七十三年之後〉及〈見證古寧頭戰役70周年〉兩篇文...
作者序
▌編序:受國家不法侵害狀態由中國大陸延續到臺灣的受害者們/曾建元
這一本小書──《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由劉錫輝教授邀請我共同列名主編者,事實上是《ETtoday東森新聞雲》於民國108年年初的專題製作報導《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最後的生還者》,由記者柯沛辰、鄒鎮宇分工撰稿。這個專題的策劃,看來重點原不在轉型正義,而是藉著跟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移臺灣的七名外省籍國軍官兵個人的曲折遭遇,映照兩岸分裂與對抗70週年的歷史,以及兩岸人民各自的集體命運。
這是一個網路媒體的專題報導,在網頁版面的視覺設計上十分用心,影音與圖表、文字並重,現在還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當時即在文化圈子受到矚目而到處為人轉傳分享。該專題的籌備階段,我曾在107年8月到12月間短暫任職於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平復司法不法組擔任研究員,受到徵詢而向東森極力推薦報導劉錫輝的個案。
在促轉會成立之前,我因為岳父周雅川為胡璉第十二兵團軍事政治幹部學校流亡學生兵的因緣,而投入胡璉兵團與怒潮學校的研究寫作,在胡璉兵團保衛大臺灣的歷史圖像重建過程中,逼出了廣東省興寧縣水口鎮石塘村客家老兵劉錫輝,以耄耋之年,點亮殘燭,出而指控胡璉兵團抓丁拉伕充軍填缺的暗黑歷史。38年9月7日,他父親劉展文被來到劉家永祥第搜刮糧食的國軍高魁元第18軍李樹蘭第118師(洪都支隊)官兵槍殺,十天後的9月17日,羅錫疇第14師(武夷支隊)廖先鴻第41團再上門來,把劉錫輝和他四個堂叔強制帶走,押解進部隊充當軍奴,並在未有海上航行經驗和受軍事訓練的情況下,被丟進在大海中異常顛簸翻騰的運兵船艙,送上福建省金門島戰場,形同砲灰。胡璉兵團強迫人民行無義務之事,這明顯涉及強制罪,是國家不法,但問題是法律追訴權早已罹於時效,法律究責無從主張,而就只能依賴政治解決。
劉錫輝不是一般小兵。他在古寧頭戰役逃過一劫後,在軍中考取高雄縣鳳山鎮陸軍軍官學校第25期,以第一名畢業成為軍官,47年11月八二三炮戰期間在金門縣金湖鎮陣地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差點送命。劉錫輝被選拔為作戰有功官兵代表送到臺灣接受表揚慰勞。他從戰場退下,考取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進而留系攻讀碩士,再考取公費留學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攻讀第二個碩士,回國後進入中山科學研究院服務,並在大學兼任教職至副教授,奉命研發天弓飛彈關鍵技術成功,獲得國家頒發莒光獎章和六等雲麾勳章。今天臺灣得以安居樂業,有全球最嚴密的飛彈防空系統,當中不乏劉錫輝以生命、青春傾盡忠誠與才華的貢獻。劉錫輝在馬英九總統任內首度向總統陳情,希望能以雲麾勳章換取國家對他家族受難的一聲道歉,並非非份之想。不過他的期待觸及到了臺灣處理轉型正義的一個重大難題,而讓政府當局深怕一旦正視,將出現難以收拾的局面。劉錫輝家族的悲劇發生地點在中國大陸,內戰期間,類似的個案在中國大陸各地罄竹難書,如果中華民國要對昔日在中國大陸的國家不法承擔責任,恐怕傾舉國之力也賠不完,而臺灣社會恐怕也會質疑,備受白色恐怖迫害的臺灣人民,為什麼要為中華民國這一流亡政權在中國大陸的惡行對十四億的中國人民承擔實質的賠償責任。這就是我所指出的問題癥結所在,國家主體實質不同,臺灣與大中國不成比例。
劉錫輝的陳情形同對臺灣的轉型正義政治工程提出了巨大的拷問,令人遺憾的是,他在馬英九和蔡英文總統任內各陳情了兩次,都被總統府轉送行政院再轉發國防部承辦處理,這等大事國家都由國防部的官僚出面敷衍,基本上都是輕描淡寫地以事實無從查證為由排除了對劉錫輝問題的實質討論,哪怕是劉錫輝提出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水口鎮取得並獲得公證的證據文件。劉錫輝之所以向總統府陳情,就是知道法律上無法處理,所以希望總統個案或通案政治解決。蔡總統時代,我短暫應徵過促轉會研究員,我的研究建議就是總統通案與個案政治處理,我在被罷官的最後一個月完成了論文〈從兩岸政權競合論臺灣轉型正義應有之模式〉的修訂,該文後來出版於《臺灣東北亞研究季刊》2021年夏季號,我在其中完整論證我的見解,簡單地說,就是屬人主義原則,只要在中華民國撤出中國大陸前遭受國家不法侵害者遷移到臺灣並設立戶籍成為臺灣人,即成為臺灣生命共同體的成員,他受侵害的狀態既已延續到臺灣,從轉型正義的終極目標在追求社會和解、國家團結的價值精神而言,國家就應當對其這些受害者群體有所交代,而道歉,就是最廉價的做法,道歉就是政治解決,不需要有法律依據。至於未能來到臺灣而遺留在中國大陸的受害者,同樣從轉型正義的角度,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部分國家繼承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可由其所沒收的中華民國國有財產代位賠償。因此,中華民國對遺留在中國大陸的受害者一樣可以道歉,但必須嚴格限制補償或賠償的條件。劉展文被殺,以及家族五人被抓兵來臺,就是屬於受害狀態由中國大陸延續到臺灣的類型,國家的道歉與臺灣社會的感謝,都是一念之間便可成就的好事。
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因促轉業務由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接手,國家不法由法務部認定,劉錫輝乃改向法務部陳情,這次法務部的理由更瞎了,說縱使劉錫輝指控屬實,那是胡璉兵團官兵個人不法行為,並非國家不法,意指劉錫輝應當去找出加害者個人求償,而不是針對國家。蓋國家不法必定出於公務員自然人職權行為的不法,國防部的兵爺神邏輯是國家永遠不會為惡,為惡的都是違憲違法的不肖公務員個人行為,若是如此,基於國家代位不法公務員清償法理的整個國家賠償法制我看都要崩潰了。我不認為出身律師的國防部長顧立雄親自審批過有關劉錫輝陳情的覆文,應當是下級官員代為決行了,否則,豈不是嚴重自損法律人的令名了?
《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一書的出版,是劉錫輝屢敗屢戰的再一次努力。我知道很多人會認為承認國軍抓兵,就是自揭國軍瘡疤,自曝其短,護國大將軍胡璉三申五令部隊不得抓兵,怎麼會容許部屬如此作為,而且最後將兵奴納入編制、推上戰場?但我要說,只有接受真實的歷史,面對過錯,真誠反省與道歉,這才有機會翻轉歷史論述,彌補胡璉兵團、國軍和中華民國的遺憾,讓這個國家真正成為出中國而來到臺灣的所有軍民的應許之地和自由祖國。但我也想說,也許劉錫輝終身得不到國家的道歉,作為人子,他盡忠國家,顯揚父母,也讓我們後人認識到那風雨飄搖、山河變色的創世紀歷史,感恩惜福,臺灣社會對劉展文犧牲並奉送愛子劉錫輝的無上功德的感謝,那將會是超越政治與族群的心意,是劉展文在天之靈最大的安慰與榮耀。
民國113年7月2日晚9時
臺北晴園
▌編序:受國家不法侵害狀態由中國大陸延續到臺灣的受害者們/曾建元
這一本小書──《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由劉錫輝教授邀請我共同列名主編者,事實上是《ETtoday東森新聞雲》於民國108年年初的專題製作報導《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最後的生還者》,由記者柯沛辰、鄒鎮宇分工撰稿。這個專題的策劃,看來重點原不在轉型正義,而是藉著跟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移臺灣的七名外省籍國軍官兵個人的曲折遭遇,映照兩岸分裂與對抗70週年的歷史,以及兩岸人民各自的集體命運。
這是一個網路媒體的專題報導,在網頁版面的視覺設...
目錄
序文一:聽聽老兵的心聲/馬忠良
序文二:誰來還他公道/蔡榮根
編序:受國家不法侵害狀態由中國大陸延續到臺灣的受害者們/曾建元
緣起/劉錫輝
第一章 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
第二章 從課本上消失的偽軍/郭冠佑
第三章 為誰而戰?他們並非全是「蔣家軍」/許劍虹
第四章 為國家丟失人生 戰爭體制下的受害者:榮民/蕭伶伃
第五章 時間無情 老兵無語/李福鐘
第六章 白色恐怖的受害者「黨國軍人」/張茂桂
第七章 榮民成仇恨的載體 從德國看台灣的轉型正義/蕭伶伃
第八章 被偷走人生的17歲少年──抓伕:轉型正義未抵之處/曾建元
第九章 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曾建元
第十章 寫在《1949漂泊到臺灣》之後/劉錫輝
第十一章 中華民國何去何從?──劉展文先生受難72周年追思紀念/劉錫輝
第十二章 天弓飛彈研發者 劉錫輝看歷史的弔詭/楊雅穎
附錄
編後致謝詞
序文一:聽聽老兵的心聲/馬忠良
序文二:誰來還他公道/蔡榮根
編序:受國家不法侵害狀態由中國大陸延續到臺灣的受害者們/曾建元
緣起/劉錫輝
第一章 1949漂泊到臺灣──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
第二章 從課本上消失的偽軍/郭冠佑
第三章 為誰而戰?他們並非全是「蔣家軍」/許劍虹
第四章 為國家丟失人生 戰爭體制下的受害者:榮民/蕭伶伃
第五章 時間無情 老兵無語/李福鐘
第六章 白色恐怖的受害者「黨國軍人」/張茂桂
第七章 榮民成仇恨的載體 從德國看台灣的轉型正義/蕭伶伃
第八章 被偷走人生的17歲少年─...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