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寂寞異鄉人。
心理寫實小說巔峰傑作。刻劃一代藝術大師曾經萬念俱灰、自我放逐的幽暗歷程。
孤獨是藝術的懸念。
徜若能夠理解創作,這本小說將是你到過最悲傷的地方。
榮獲國際都柏林文學獎。柯姆.托賓生涯最高聲譽代表作。
●臺大外文系副教授朱偉誠導讀
後世文壇尊稱為「大師」的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斯,在創作出《鴿翼》等晚期代表作之前,曾經深陷長達五年的低潮期,他經歷了什麼?將畢生精力完全投入創作,人過中年卻事業觸礁,失去一切的他如何面對逝去青春,捱過自我質疑的蔭谷?如果不是對自己的才華有信心,一個人如何能夠忍受如此漫長的孤獨?
亨利.詹姆斯的低潮歲月,托賓以創作者焦慮自況般的感同身受,下筆直搗靈魂深處。
大膽剖析他懷才不遇時,獨自流浪異鄉,迷惘壓抑的內心世界。
一八九五年,詹姆斯因為劇作在倫敦首演遭逢慘敗,於是隻身前往異鄉,看似相對平靜的生活中,他一個人經常回想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無形壓力,妹妹及女性摯友過世的死亡陰影,還有在這段自我放逐期間,受寂寞煎熬的同性戀情所帶來的不安。是什麼造就了一名影響後世深遠而偉大的藝術家?托賓承續亨利.詹姆斯所創造的心理分析小說美學,務求達到小說的最高品質,就是「真實」。不僅以虛構藝術創造逼真細節,更深入傳記作者無法觸及的禁區,將坎坷抑鬱的藝術家心靈刻畫得入木三分。人遇中年,一無所有,面對事業、情感兩頭空的迷惘困頓,如何抉擇?
中年獨身又遭逢事業挫敗,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他,如今靠家族關係在歐洲上流社會漂泊。他曾無數次夢見去世的親人,而令他感到不安的是,在這奇怪國家的奇怪屋子裡,他比以前任何時候更渴望有人擁抱……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五年的心牢,宛如亨利.詹姆斯流落異鄉、孤獨一生的縮影。托賓帶領讀者走進一位敏感但寂寞的神祕靈魂的內心深處,如何在低潮處沉澱,解開一名藝術大師達到晚期突破性成就的懸念。本作榮獲國際都柏林文學獎,評審團盛讚托賓:「以鮮活但內斂的手法,結合部分史實和難以言說的親密關係,逐步揭開一位文學大師為了追求完美傑作所付出的代價。」
「小說並不是把一個真實的人物小說化,而是把一個不存在的人物真實化。」──柯姆.托賓
全書始於亨利.詹姆斯在劇場界的雄心被王爾德狠狠重挫,令敏感且自律的他陷入嚴重低潮。一個人很難不受到環境的影響,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他,父親追求精神完美,哥哥是心理醫生卻醉心降靈術,妹妹有情緒障礙……世家出身,因此也渴望成名,不料中年事業遭逢重挫,隻身前往歐洲上流社會自我放逐的他,不時想起表妹米妮、妹妹愛麗絲和閨蜜康斯坦斯等年輕女性的死亡;身在異鄉,長久壓抑的同性情慾更在夜深人靜時無情啃蝕他孤寂的心靈。柯姆.托賓極為敏銳地找到亨利.詹姆斯在中年人生的一段低潮,孤獨作崇下的內心劇場,之後他淬鍊出影響後世甚巨的意識流敘述筆法,而成為心理寫實小說的宗師。這類小說的重點從來不是情節而是人物,托賓也承此美學,不僅如影隨形般親密地重建亨利.詹姆斯的生活細節和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也隨之走進當時封閉的歐洲貴族及上流社會圈,往來穿梭多是顯榮一時的名人名流,所見新舊大陸強烈的文明衝突,逼真深刻、宛若真實在場的敍事藝術,贏得書評一致高度讚譽。
「只有字句是美麗的。生命是個謎。」小說就是直接的生活經驗,《大師》正是那種只要讀者感受生活,就能感受與生活聯繫最緊密的藝術傑作,讓一切事物都能對讀者產生影響。
「作為一個即便夠格卻仍然失敗的人,比作為一個即便需要解釋卻仍然成功的人要更加有趣,並且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去看待,他寫作生涯的整體性才能體現出來並忠告他人。」──亨利.詹姆斯
漂泊與回歸、愛的本質與複雜,個人的自由與責任,是托賓作品常見的主題。
特別擅長化身他人故事寫自己,《大師》是柯姆.托賓最具代表性的傑作。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能夠閱讀別人。如果我愛你,我就要讀懂你。閱讀,是生活的基礎。」──柯姆.托賓
作者簡介:
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愛爾蘭。著有十一部長篇小說,三度入圍布克獎決選,包括《黑水燈塔船》、《大師》、《瑪利亞的泣訴》,其中《大師》榮獲IMPAC國際都柏林文學獎。《布魯克林》榮獲柯斯達文學獎。《諾拉‧韋布斯特》榮獲豪森登獎,以及《阿垂阿斯家族》和文學研究專書《文學家的父親》,另有兩本短篇小說集。
托賓作品授權超過全球三十多國,內容多描繪愛爾蘭社會、移民生活,探索角色個人認同、性別認同。先後在史丹佛大學、德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寫作。定期為《倫敦書評》、《紐約書評》、《倫敦書評》供稿,撰寫時事及文學評論。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多年後,於二○一七至二○二二年間擔任利物浦大學校長。二○一七年榮獲戴頓文學和平獎。二○一九年榮獲愛爾蘭圖書獎終身成就獎。二○二二年榮獲英國大衛科恩獎。
譯者簡介:
高志仁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譯有《西方正典》、《德蕾莎修女:一條簡單的道路》、《卡夫卡》、《教宗的智慧》、《美好生活:貼近自然,樂活100》、《靜觀潮落》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06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2005年法國年度最佳翻譯小說獎
●2004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2004年布克獎決選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最佳小說。
●《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小說
名人推薦:
●「托賓的《大師》提供讀者另一種認識亨利.詹姆斯的路徑,寫出大師苦悶抑鬱的內心……托賓總是偏愛採用含蓄的小說技法,口語來說就是「憋」。他筆下的人物幾乎都是彆扭的憋功高手。──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語文學所副教授
●「亨利.詹姆斯成為文學大師,在於他能將凡俗日常淬鍊為藝術;托賓做的也一樣。」──李欣穎,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本書必讀。柯姆.托賓的卓越小說向亨利.詹姆斯致敬,而我們更有幸拜讀。」──愛莉絲.希柏德,《蘇西的世界》作者
●「柯姆.托賓的《大師》帶讀者幾乎觸及了亨利.詹姆斯赤裸裸的靈魂,也與真正的藝術面對面。這是一本空前絕後的偉大創作。」──麥可.康寧漢,《時時刻刻》作者
媒體推薦:
●鮮活但內斂的手法,結合了部分史實和難以言說的親密關係,逐步揭開一位文學大師為了追求完美所付出的代價和生命中的失落。──「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評審團
●文筆優美而充滿哲思……令人驚嘆其藝術方面的成就。──《紐約時報》
●深刻機敏,筆觸奔放的上乘作品。──《衛報》
●大放異彩的亨利.詹姆斯……托賓的精彩作品讓這位大師重生了。──《泰晤士報》
●悉心研究精雕細琢的文學奇作。──《紐約客》
●《大師》讓我們親密透視亨利.詹姆斯的真實世界。──《倫敦書評》
●只要是亨利.詹姆斯的崇拜者,無不被《大師》的雋永字句深深吸引──作者讓角色的心理與文字巧妙結合交融,造就難得一見的文學大作。──《週日電訊報》
●《大師》中的詹姆斯栩栩如生,其人生彷彿在讀者眼前鮮活躍動,遠勝任何大師本人的傳記。──《君子雜誌》
●少有當代小說家能在文學作品中探索深沉透徹的人性心理,但托賓再次展現細膩手法,令人折服。──《旁觀者》
●托賓熟練地捕捉了詹姆斯命運的繁複、沉默,還有他對愛情的私密想望及他毅然戒斷情事的決心……托賓大膽地向這位至今文學界仍奉為《大師》的偉大作家致上崇高敬意。──《愛爾蘭時報》
●以犀利的洞察力、尖銳側寫一位無法勇敢接受愛戀的男子沉澱多年的內心怨懟。──《新政治家》
●扣人心弦……托賓在字裡行間展現睿智機巧,以隱喻手法呈現人性心理的微妙,淋漓盡致。讓讀者看出這位偉大的小說家如何刻畫人類意識的細微差別與當時社會的多元繁複。──《週日泰晤士報》
●《大師》如一尊偉大的亨利.詹姆斯雕像……托賓以自己獨特的文筆,再次造就了得意之作。──《觀察家》
●引人入勝,絲絲入扣的迷人小說……在托賓巧手下,小說中的詹姆斯更是特立獨行,《大師》是了不起的成就。──《獨立報》
得獎紀錄:●2006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
●2005年法國年度最佳翻譯小說獎
●2004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2004年布克獎決選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最佳小說。
●《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小說名人推薦:●「托賓的《大師》提供讀者另一種認識亨利.詹姆斯的路徑,寫出大師苦悶抑鬱的內心……托賓總是偏愛採用含蓄的小說技法,口語來說就是「憋」。他筆下的人物幾乎都是彆扭的憋功高手。──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語文學所副教授
●「亨利.詹姆斯成為文學大師,在於他能將凡俗日常淬鍊為藝術;托賓做的也一樣。」──李...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一八九五年一月
他喜歡彩排,想像劇院裡觀眾逐一入座。燈光燦亮,服裝華麗,音聲盈耳,他感到無比驕傲與欣喜。過去他從不曾目睹讀者購買或閱讀他的著作,就算看到了,讀者有何反應也無從得知。閱讀和寫作,同樣沉靜、孤獨、私密。如今,他可以親耳聽聽觀眾屏息、呼喊、安靜無聲。 他先將朋友和熟面孔分配在他附近的座位和樓上的包廂上,再來是他不認識的人,這是最刺激、最有趣的部分。他想像某人敏銳的臉上明亮聰慧的雙眼,薄薄的上唇,柔美的肌膚,舉重若輕的體格。此人暫且擺在他後面那一排,靠中間的地方,身旁坐的年輕女士,小巧雙手合在一起,指尖幾乎碰著嘴唇。他獨自在劇場裡,製作服裝的人還在後台,他想像阿歷山大扮演蓋.東維爾登台時,全場付錢入座的觀眾。劇情轉折漸趨明朗。演出持續著,他仔細觀察身後該有的觀眾,那女士驚豔於賽可夫人的華美服裝,百年前的雍容華貴,同時也注意到,當蓋.東維爾不顧龐大家產與美好未來,決定捨俗世而就修道院之清修生活時,他那薄唇知音會有如何肅穆的表情。 「蓋.東維爾」還是太長,他也曉得演員對前兩幕之間不太連貫有點微詞。固執的導演告訴阿歷山大要他別管這些,他們無非受到韋慈小姐的干擾,她在第二幕沒有戲份,在第三幕也只露一下臉。他知道這在小說是個大忌,角色一旦上場,必須有所發揮,除非是次要角色,或在戲裡死去。他在劇作中所嘗試的,寫小說時根本不會考慮。他祈禱一切順利。 他討厭做任何刪減,但他知道這沒什麼好說的。一開始,他在阿歷山大那裡猛發牢騷,大表不滿,令人敬而遠之。他知道,若真要刪,他早在寫完劇本前就會刪,說這種話實在沒意義。現在他每天都在東刪西刪的,而他也覺得奇怪,為什麼好幾個小時下來,只有他一個人注意到那些不甚連貫的地方。 排演時他幾乎無事可做。他不過是這齣戲的半個主人,其他則屬於導演、演員、舞台設計師,想到這他不禁心頭一懍。控制時間很要緊,這對他是全新的體驗。舞台上方有個看不見的大鐘滴答滴答響,每個劇作家都必須緊盯著,時針分針從八點半開始不再回頭,和觀眾的耐心一樣不容測試。包括兩次換幕間隔的兩個小時演出,解鈴還須繫鈴人,他得步步為營。 他看著預演、彩排逐一進行,這齣戲似乎離他愈來愈遠,也愈來愈真實,他心裡益發篤定,覺得從事劇作為時未晚。他已經準備好改變人生。他能預見孤獨的漫漫長日宣告終了,不用再屈就小說乾澀的趣味,新的生活是筆下製造立即的動作與聲光,以前他從沒想過這一生會有這樣的風光。如今,這個新世界就在前方。然而,特別是在早上,他會突然悲觀起來,覺得自己終將失敗,不管情不情願,還是得回到出書的老路。他以前從不會這樣顛三倒四的。 他對演員的照顧倒是始終如一,總是呵護備至,在冗長的排演日,把一籃、一籃的食物送到後台,有冷雞肉和牛肉、新鮮沙拉、馬鈴薯澆蛋黃醬、新鮮的麵包和奶油。他喜歡看演員吃東西,看他們步下舞台回歸日常生活,心裡甚感怡然。他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寫出新的角色,看演員為角色創造生命,每天晚上扮演這些角色,直到劇終下檔,演員又回到劇場外蒼白的世界。 他覺得寫小說風光不再,被編輯或出版商追著跑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新一代的作者他既陌生也沒去注意,卻已成市場寵兒。他深感已經過氣,作品銳減,以前在雜誌上發表作品既可拿錢又有名聲,如今這種機會已逐漸消失。 他心想,戲劇除了好玩之外,不知道可不可以是一份事業,既然寫小說走了下坡,正好可以重新開始。「蓋.東維爾」呈現物質生活與性靈生活的衝突,情愛世故相對於更高層次的滿足,這齣戲只准成功,迎向大眾,他等待首演之夜來臨,時而信心滿滿,認為勢將一炮而紅,時而焦慮難安,覺得奢求認同與喝采無非緣木求魚。 一切就看首演之夜。他做了所有考量,鉅細靡遺,只是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杵在後台顯得累贅,坐在觀眾席又容易太過激動,隨便一聲咕噥、一次嘆息、一回沉寂,都會讓他神經緊張,不知所以。他考慮躲在最接近劇院的小丑酒館,讓作家好友艾德蒙.戈斯在第二幕結束時溜出來通風報信。但就在開演前兩天,他覺得這計畫不可行。 他得找點事做。沒有人可以共進晚餐,因為他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受到邀請,其中大都將前往觀賞首演。他可以去鄰近的城市走走,然後坐夜車回來接受觀眾喝采。但他知道自己沒那個心情。他寧願是寫書寫到一半,春天來臨開始連載之前不用急著完成。他寧願在書房安靜工作,窗戶漏進倫敦迷離的灰淡晨光。他寧願孤獨度日,寧願做自己,而不是讓群眾決定自己的悲喜。 經過多日猶豫不決,和戈斯與阿歷山大討論之後,他決定去乾草市場劇院看王爾德的新戲。唯有這樣,他才能在八點半和十點四十五分之間擁有片刻安寧,然後抵達聖詹姆斯劇院。戈斯與阿歷山大同意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計畫。他至少可以分心些許時間,等他的戲結束或快結束的輝煌時刻來臨時,再現身聖詹姆斯劇院。 於是他為當晚之行準備著,他想,這是現實世界運行之道,一個他已退出的世界,他設法猜測的世界。功名利祿盡在其中,有刺激的冒險,肚子空空,心跳加速,想東想西。未來會有多少這樣的日子?他的首部劇作若是如願圓滿成功,將來的首演夜會平和一些。然而,就在他等車來接他的時候,他仍然希望自己正動筆寫一篇新的故事,空白稿紙熱情呼喚,晚上除了寫作,別無他事。他動身前往乾草市場劇院時,顯得意興闌珊。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好讓他一下子跳到三個半小時之後看到結果,接受滿堂彩,或者承受難堪的結局。 車子開往劇院途中,前所未有的奇異失落感霎時湧來,他覺得自己管太多了。他整個在腦海裡跑一遍,包括布景、燈光、服裝、劇本,以及受邀的觀眾,心中滿懷希望與激動。一切都照他的意思安排,沒什麼可抱怨的。戈斯看到他拿來的前排座位與包廂賓客名單,說有這麼多王公貴族與文藝界、學術界名流雲集聖詹姆斯劇院,將是倫敦劇院的空前盛事。 在他們上面,他笑著停頓一下,心想若是在寫東西,想必會停筆思索如何形容,在他們上面,該怎麼說呢?是那些付了錢的觀眾,他們的認同與掌聲比他朋友的認同與掌聲更有意義。這些人,他幾乎脫口說出,沒讀過我的書,如今活生生來到面前。這世界,他又想到一個詞,都是這種人,他笑笑。物以類聚,今晚,他希望他們聚集一堂,為他捧場。 他一踏上乾草市場劇院外面的步道,就嫉妒起王爾德來了。進入劇院的人一派輕鬆,正要好好享受一番的樣子。他覺得這輩子從來沒有那種心情,等一下幾個鐘頭的時間,身邊都是嘻嘻哈哈的觀眾,真不知該如何自處。這些人三五成群,看起來沒有人會喜歡「蓋.東維爾」,他們要看的是皆大歡喜的收場。他想到和阿歷山大爭辯「蓋.東維爾」略嫌陰沉的結局,不禁心頭一緊。 他希望坐的是靠旁邊的座位。他的座位四周都是人,幕啟時,觀眾開始對他覺得俗不可耐的彆腳台詞笑聲連連,他覺得四面楚歌。他沒笑過半次,覺得一點也不好笑,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一點都不真實。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場景,整場演出如同愚蠢大會串,彷彿可以串成更高的真實。明明是無厘頭,卻裝成機智巧思,廉價的搞笑脫口秀逗得觀眾捧腹不已。 如果說王爾德的「理想丈夫」粗俗不文,也只有他一個人這麼認為。第一幕結束時,他很想走人,但他沒地方去。幸好這不是首演,不見名流群集,他不認識別人,別人也不認得他。更讓他慶幸的是,王爾德本人不見蹤影,那個大剌剌的愛爾蘭人,他旁邊的人也不在。 他在想,換成他會怎麼處理這個題材。每一句話都是笑話,只為了廉價的不經大腦的笑聲。官吏貪腐是老生常談,劇情轉折生硬僵滯,整齣戲製作不佳。他心想以後不會有人記得這齣戲,他也只會記得當時自己坐立難安,心裡記掛著咫尺之外上演的作品。他的劇作談的是克制欲念,這些人恐怕不知克制為何物。劇終時,他們鼓噪著要演員再出來謝幕,看他們紅通通的笑臉,他只覺得本性難移。 他走過聖詹姆斯廣場,去打聽自己的命運,他剛剛看到一場極為成功的演出,就像是「蓋.東維爾」的某種凶兆,想到這裡,他在廣場上停下來,舉步維艱,害怕最壞的可能就要成真。 往後幾年,他斷斷續續聽到一些當晚發生的事情。他不曾窺見全貌,但他知道,受邀賓客和上面付錢入場的觀眾反應兩極,如同他自己和王爾德戲劇觀眾之間深遠的鴻溝。第一幕還沒結束,付錢入場的觀眾就開始磨磨蹭蹭、咳嗽、咬耳朵。賽可夫人於第二幕穿著寬大的當代服裝登場時,他們呵呵大笑,從此一笑不可收拾,不久笑聲就變成冷嘲熱諷。 要到更後來他才知道,當阿歷山大在戲落幕前說出「我是最後的東維爾」時,頂層樓座上有人大喊:「好在你是!」他們起鬨嚷嚷,幕落時噓聲咒罵四起,坐在前排座位與包廂的賓客則熱烈鼓掌。 那晚他進入劇院的後台門,舞台總監向他保證演出很順利、很成功。亨利覺得話中有話,本想追問是怎樣成功法,這時第一回掌聲響起,他聽著,把噓聲聽成了喝采。他瞥見阿歷山大一臉嚴肅步下舞台,準備等一下上台謝幕。他走近舞台側邊,相信阿歷山大和其他演員的表現都很成功。那片喧譁想必是特別針對一兩位演員的熱烈喝采,阿歷山大當然是其中之一。 他站在舞台邊聽著,阿歷山大謝了幕下台時看見他。後來有人告訴他,他的朋友在觀眾群裡吼著「作者!作者!」,但他沒有聽到,可是阿歷山大聽到了,便迎上前來,一臉肅穆,表情凝重,慢慢把他牽到舞台上去。 這是他在冗長的排戲期間所設想的群眾。在他的想像裡,他們專注、善感、寧靜、沉鬱,完全沒料到竟是一片混亂,滿堂喧囂。他怔忡些時,很是迷惘,接著彎腰鞠躬,抬起頭時他看清楚了。樓下樓上付錢看戲的觀眾大喝倒彩。他環顧四周,盡是輕蔑與嘲笑。受邀的觀眾還在座位上熱烈鼓掌,掌聲卻淹沒在那些沒讀過他的書的群眾持續高漲的殘酷噓聲裡。 這是最糟的時刻,他手足無措,控制不了臉上的表情,掩不住的驚恐與錯愕。他看到戈斯、畫家約翰.薩金特.辛格和菲利普.伯恩―瓊斯等一眾好友,無論如何使勁拍手,終究敵不過騷動的群眾。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慢慢離開舞台,不在乎阿歷山大安撫觀眾的發言。他很氣阿歷山大帶他上台,很氣觀眾大喝倒彩,但最氣的還是自己幹嘛跑來這裡。他別無選擇,只能從後台門離開。他曾日復一日夢想勝利的喜悅,受邀賓客簇擁著,和許多老朋友共同見證他在戲劇界起飛的時刻。如今,他將一個人低頭走回家,像個隨時會遭到逮捕的罪犯。 他暗自在後台等待,以免和演員照面。他也不想離開,以免出了劇院不知道會在街上撞見誰,眼前打了明明白白的大敗仗,彼此都說不上話,太尷尬。他的朋友會把今晚寫進存而不論的祕史,他會努力不讓自己列名其中。過了一會,他覺得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棄演員於不顧,不能放任自己一昧躲藏,趁著夜暗,像個沒事人一樣逕自走開。他得去向他們道謝,堅持慶功宴照常舉行。他在微光中打理自己,給自己打氣,準備壓下任何突發的衝動。他握起拳頭,擺出笑臉,鞠躬致意,在光輝的倫敦戲劇史上,彷彿那燦爛的夜晚正和演員的傑出演技相互輝映。
第一章 一八九五年一月
他喜歡彩排,想像劇院裡觀眾逐一入座。燈光燦亮,服裝華麗,音聲盈耳,他感到無比驕傲與欣喜。過去他從不曾目睹讀者購買或閱讀他的著作,就算看到了,讀者有何反應也無從得知。閱讀和寫作,同樣沉靜、孤獨、私密。如今,他可以親耳聽聽觀眾屏息、呼喊、安靜無聲。 他先將朋友和熟面孔分配在他附近的座位和樓上的包廂上,再來是他不認識的人,這是最刺激、最有趣的部分。他想像某人敏銳的臉上明亮聰慧的雙眼,薄薄的上唇,柔美的肌膚,舉重若輕的體格。此人暫且擺在他後面那一排,靠中間的地方,身旁坐的年輕女士...
目錄
第一章 一八九五年一月
第二章 一八九五年二月
第三章 一八九五年三月
第四章 一八九五年四月
第五章 一八九六年五月
第六章 一八九七年二月
第七章 一八九八年四月
第八章 一八九八年六月
第九章 一八九九年三月
第十章 一八九九年五月
第十一章 一八九九年十月
導讀 解讀大師 文│朱偉誠(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第一章 一八九五年一月
第二章 一八九五年二月
第三章 一八九五年三月
第四章 一八九五年四月
第五章 一八九六年五月
第六章 一八九七年二月
第七章 一八九八年四月
第八章 一八九八年六月
第九章 一八九九年三月
第十章 一八九九年五月
第十一章 一八九九年十月
導讀 解讀大師 文│朱偉誠(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