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藝術認證》為「近未來:美術館實踐再進化」國際論壇特刊,此次論壇回應高美館30周年的提問,以「近未來‧Next 30」為題,邀請國內外專業講者分享其博物館/美術館工作實例,其能提出關於未來美術館豐富且多元的想像。。
本期內容收錄國際論壇三大主題──「科技、文化與藝術交會的未來」、「相遇在雲端:美術館、博物館的數位溝通力」及「給下一個世代:如何打造好玩好學的美術館」。前二主題主要圍繞現今網路雲端與科技急速進化的社會環境,思考原先以實體展示為主的美術館所面臨的挑戰與可能性,也期望能喚起數位原生時代觀眾的更多共鳴。第三個主題則討論美術館/博物館如何進一步討論連結兒童與青少年觀眾、提升新生代觀眾能動性的不同取徑。全書採中英對照,方便讀者對照國內外講者原文,深入閱讀。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自2005年創刊以來《藝術認證》從南方觀點出發,關注豐富多樣藝術議題的雜誌,更從長期經營的專欄,誕生了包含《Sabau!好茶》、《島嶼跫音》等獲暢銷、好評的品牌專書,並且獲得41屆金鼎獎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
經過15年的成長,為因應數位時代大眾閱讀習慣的改變,在即將出版一百期之際,《藝術認證》轉型為線上與半年出刊紙本雜誌並行,提供大家一個更方便搜尋、輕鬆閱讀的藝術平台,紙本閱讀則轉型為更精緻、深度的半年刊,在每年的6月與12月與讀者見面。
作者序
再下一個30年,未來會是什麼模樣?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美術館又該如何與觀眾共織未來?
2024年,是高美館開館第30周年。從2022年ICOM修訂的博物館定義來看,當今的博物館應「是研究、典藏、保存、詮釋及展示有形及無形資產,且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且永久性的機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近用性與包容力,促進多元及永續性。」博物館定義的改變,顯示當代博物館對自身的期許與時俱進,積極回應所處的社會。
做為開館30年的城市美術館,高美館因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自我調整而產生新的使命。我們思考在步調快速的當代,美術館如何強化多元展示,提供觀眾獨特創新的體驗與學習?又該如何在龐大的資訊洪流脫穎而出,啟發新生代的思想與行動呢?本次論壇回應高美館30周年的提問,以「近未來‧Next 30」為題,邀請國內外講者從科技與藝術交會的可能性、博物館數位溝通力、與新生代對話
的教育實踐三方面,邀請國內外講者分享專業案例。
論壇首日(9月27日)包含「科技、文化與藝術交會的未來」及「相遇在雲端:美術館、博物館的數位溝通力」二子題。我們相當榮幸邀請到Ina Neddermeyer、畠中実、春木晶子、施登騰四位講者分享,並由曾鈺涓、張白苓二位老師擔任主持人。面對網路雲端與科技急速進化的社會環境,我們提出上述主題,藉此思考原先以實體展示為主的美術館所面臨的挑戰與可能性,也期望能喚起數位原生時代觀眾的更多共鳴。
論壇第二日(9月28日)主軸則是「給下一個世代:如何打造好玩好學的美術館」,聚焦美術館如何與新生世代──特別是兒童族群互動,建立更深度的連結。我們很高興能邀請Alex Newson、Rachel Noel、洪金禪、Suenne Megan Tan、Matt Picon及小栗里奈共六位國內外講者,以及吳岱融、劉婉珍兩位老師主持。本日主題呼應我們未來將重新賦予高雄兒童美術館新空間、新活力的挑戰,也希望進一步討論連結兒童與青少年觀眾、提升新生代觀眾能動性的不同取徑。
透過兩大主軸相互呼應、專業交流互相激盪,我們希望提出關於未來美術館豐富且多元的想像,並透過此次論壇借鏡國際視野,回顧自身,共創美術館更多獨特且創新的實踐方案,開展「下一個三十年」與觀眾共同前進的美術館新風貌。
高雄市立美術館
代理館長
林羿妏
再下一個30年,未來會是什麼模樣?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美術館又該如何與觀眾共織未來?
2024年,是高美館開館第30周年。從2022年ICOM修訂的博物館定義來看,當今的博物館應「是研究、典藏、保存、詮釋及展示有形及無形資產,且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且永久性的機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近用性與包容力,促進多元及永續性。」博物館定義的改變,顯示當代博物館對自身的期許與時俱進,積極回應所處的社會。
做為開館30年的城市美術館,高美館因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自我調整而產生新的使命。我們思考在步調快速的當代,美術館如何強...
目錄
◆ I. 科技與藝術展示交會的未來 Future Intersections between Science, Culture, and Art
在沉浸與批判距離之間:藝術與科技的社會政治糾葛Between Immersion and Critical Distance. On the Socio-political Entanglement of Art and Technology|伊娜.內德邁爾Ina NEDDERMEYER
ICC 於疫情時代的展覽與福祉實踐ICC's Exhibitions and Well-Being Initiatives During Covid-19|畠中実HATANAKA Minoru
◆ II. 相遇在雲端:美術館、博物館的數位溝通力 Cloud Encounters: Digital Communication for Fine Arts and Other Museums
江戶東京博物館官方APP「Hyper江戶博」的開發 Developing Edo-Tokyo Museum's Official App Hyper Edohaku|春木晶子HARUKI Shoko
虛實對話:數位展演的文化技術論Virtual and Real Dialogues: Cultural Technology and Theories of Digital Exhibitions|施登騰SHIH Deng-Teng
◆ III. 給下一個世代:如何打造好玩好學的美術館 Creating Fun, Educational Fine Arts Museum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V&A 兒童博物館:與孩子共創一個兒童專屬的嶄新博物館Young V&A: Making a New Museum for and with Children|艾力克斯.紐森Alex NEWSON
打造一座讓人們自由自在的博物館:藝術、博物館與下個世代Build the House They Rock in: Art, Museums and the Next Generation|瑞秋.諾埃爾Rachel NOEL
打造親近藝術的場域-高雄兒童美術館的初衷與未來Creating a Space Close to Art: The Founding Vision and Future of the Kaohsiung Children's Museum of Art|洪金禪HUNG Ching-Chan
創造影響力: 讓美術館觀眾有意義參與的策略 Creating Impact: Strategies for Meaningful Audience Engagement in Art Museums|Suenne Megan TAN
藝術作為動詞-新型態兒童美術館:演變與教學法Art as a Verb-The New Children's Museum: Its Evolution and the Pedagogy|麥特.皮康Matt PICON
永遠在未完成狀態,隨著孩子們的遊玩改變形態的遊具們Forever Incomplete -Playing Fields that Change with Play|小栗里奈OGURI Rina
◆ I. 科技與藝術展示交會的未來 Future Intersections between Science, Culture, and Art
在沉浸與批判距離之間:藝術與科技的社會政治糾葛Between Immersion and Critical Distance. On the Socio-political Entanglement of Art and Technology|伊娜.內德邁爾Ina NEDDERMEYER
ICC 於疫情時代的展覽與福祉實踐ICC's Exhibitions and Well-Being Initiatives During Covid-19|畠中実HATANAKA Minoru
◆ II. 相遇在雲端:美術館、博物館的數位溝通力 Cloud Encounters: Digital Communication for Fine Arts and Other Museums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