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鑛山誌》採1年1刊形式出版,內容為「在地」與「博物館」觀點的共構形式,邀請地方社群參與書寫,以建構具多元視角的水金九礦山學。延續前兩期的主軸,持續作為關注水金九礦山生活型態的MOOK年刊,面向包含每期探討一個特輯主題,透過圖文轉譯本區域歷年累積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以及涵融在時空與人間裡的新舊地方知識,呈現礦山在文資保存裡的發展趨勢。在內容上,將結合博物館與地方觀點,邀集與礦山結緣的各關係人口,打造一本開啟礦山諸多可能的地方指南誌。
作者簡介:
黃金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為國內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館,自2004年11月開館以來,以「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戮力於結合社區力量,盼能將金瓜石、水湳洞地區珍貴的自然生態、礦業遺址、景觀風貌、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進行妥善的保存。
目錄
【館長觀點】
【編輯的話】礦山百工的生存術
【特輯】礦山生存術
1.礦山的南丁格爾(撰稿人:林良慧)
2.金瓜石郵差:陳德發的故事(撰稿人:薛德尼(謝政蒼))
3.鋸木工場:撩祡師(撰稿人:李文章)
4.打石師傅(撰稿人:駱淑蓉)
5.礦山自由尋金人(撰稿人:李柏賢)
6.九份的美代子理髮廳(撰稿人:曾譯嫻)
【礦山景物人事】
1.一個地方:熱鬧的祈堂老街與勸濟堂(邀稿人:簡維正)
2.一則回憶:洞頂路旁的記憶篇章(邀稿人:郭淑娟)
【博物館觀點】
每個人都是一座礦山(邀稿人:林慧如)
【典藏礦山】
拖籠的故事(邀稿人:駱淑蓉)
【館長觀點】
【編輯的話】礦山百工的生存術
【特輯】礦山生存術
1.礦山的南丁格爾(撰稿人:林良慧)
2.金瓜石郵差:陳德發的故事(撰稿人:薛德尼(謝政蒼))
3.鋸木工場:撩祡師(撰稿人:李文章)
4.打石師傅(撰稿人:駱淑蓉)
5.礦山自由尋金人(撰稿人:李柏賢)
6.九份的美代子理髮廳(撰稿人:曾譯嫻)
【礦山景物人事】
1.一個地方:熱鬧的祈堂老街與勸濟堂(邀稿人:簡維正)
2.一則回憶:洞頂路旁的記憶篇章(邀稿人:郭淑娟)
【博物館觀點】
每個人都是一座礦山(邀稿人:林慧如)
【典藏礦山】
拖籠的故事(邀稿人:駱淑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