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西西於小說、散文、詩、電影、閱讀、對談,六大創作領域中的精微光芒。
《八月浮槎 — 西西選讀》由西西摯友、同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的作家何福仁,精選西西數十年創作生涯各時期、不同領域之代表作,編纂而成;依文類分為小說(七篇)、散文(七篇)、詩(八首)、電影(七篇)、閱讀(七篇)、對談(三篇)等六大面向,每一文類篇章,並有名家撰寫專文導賞,分別為小說:何福仁,散文:郭詩詠,詩:劉偉成,電影:趙曉彤,閱讀:黃怡。
書名來自西西1993年的短篇小說〈八月浮槎〉,收錄於小說集《故事裏的故事》一書;編者何福仁說:「2018年,西西偶爾重讀,不滿意,於是重新修訂,並且重發。新版本的層次、意境完全不同,也接近她晚期的心態。西西到了暮年,創作力不衰,更精純,寄意遙深,值得細味。收結是這樣的:當我看著星星,我可以想像,我熟稔的朋友也抬起頭,當我是星星那樣看望」。
「八月浮槎」一詞,源自西西小說中引用西晉張華所編撰之神話志怪小說集《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意指中秋滿月時分,乘海水漲潮、往來於天際人世河海間的小竹筏。
作者簡介:
西西(1937–2022)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1937年生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
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
1983年,〈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聯合報》小說獎推薦獎,正式開始了與台灣的文學緣。
著作極豐,包括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說等三十多種,形式及內容不斷創新,影響深遠。
2005年獲《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11年為香港書展「年度文學作家」,2018年獲「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
何福仁
香港詩人、作家,《素葉文學》同人、主編。
著有詩集《龍的訪問》、《如果落向牛頓腦袋的不是蘋果》、《飛行的禱告》、《孔林裏的駐校青蛙》、《愛在瘟疫時》、《花草箋》、《遺詩,依卡洛斯》,散文集《上帝的角度》、《那一隻生了厚繭的手》……等。另出版與西西對話集《時間的話題》、《西方科幻小說與電影》、《說不盡的話題》;編有《西西卷》、《西西研究資料》,並編導西西紀錄片《候鳥 — 我城的一位作家》。
章節試閱
【小說導賞】
當我們抬頭看星 何福仁
西西的小說,學者大多同意,不論長篇短製,往往一篇一貌,而且多所創新。從一九六六年第一本出版的中篇《東城故事》,在芸芸港式所謂三角子愛情小說(《東城故事》已加價為四角子;編者要求須是愛情小說),即見別樹一幟,寫法上運用電影分場技巧,轉場、淡出淡入;內容上既與純粹的「愛情小說」有異,更突破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思潮。大多評論,以為這是西西「存在主義」之作,大堪斟酌。小說共八節,分由不同的人物/狗隻作第一身敘述,人物都是「存在主義」式的年輕人,狗呢,可不管你什麼主義,然後到了最後一節,「西西」出場,這「西西」不一定真的等於作者,可又未必全假,重要的是她的態度:她對上述人物沒有嚴責他們虛無、頹廢,卻表示對這些人「從不怎麼認識」,保持了距離,親近的,還是她的狗;他們的主義,對她來說,其實「不存在」。對存在主義,照勞思光的說法,或迎或拒,但文學創作還有第三種,小說家通過具體
呈現、反映,並不赤裸裸地對塑造的人物下結論、批判。以為西西信奉存在主義,顯然是誤解,這是沒有把小說讀到最後。
西西在《我城》曾自言以往寫的是「存在主義式小說,……這是當時普遍的想法」,別讀漏了「式」字,是指存在主義那種式樣,那種處境。評論不是說要反映社會現實麼?問題在作者對這種社會流行的想法,態度為何?此外,我們聽小說家談自己,可不能聽得太死。思潮滔滔,這是難能而可貴的清醒。
有些小說,必須看到最後,才清楚作者的心思,所以不能節選。有些,比較特別,必須留神當中的發展。西西的另一名篇〈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頭尾的語調好像相同,倘細讀其中自言自語的變化,會發覺收結的聲音與開初的不異,卻有「質」的變化。多年來,論者大多以為這個做殯儀化妝師的女子由頭到尾都臣服於「命運」的安排,把小說的女主人翁讀成自閉,自賤,一成不變。這是誤解。
主人翁經過喃喃自語的反省,態度逐漸轉變:
一、首先,她拒絕為自殺的一對年輕人化妝,看不起他們沒有向命運反擊,認為他們「愚蠢地認命」。命運,原來並非不可以反抗:「一個沒有勇氣向命運反擊的人,從我自己出發,應該是我不屑一顧的。」
二、然後,她肯定自己的工作,──殯儀的化妝好像是厭惡性的工作,卻絕對是有意義的,讓死者尊嚴地離去,是對生命的尊重。她會問,「在這個世界上,總得有人做這樣的工作,難道我的工作做得不夠好,不稱職?」她無意改變,然則,要改的,是別人的偏見。
三、更重要的,她領悟到真正的愛,是要真誠,是考驗,要勇敢面對。許多人的所謂愛,「事實上卻是異常地脆弱、柔萎;吹了氣的勇氣,不過是一層糖衣。」戀愛中人好說「至死不渝」,但真的面對死亡,仍然敢愛?「因為愛,並不害怕。」
這是西西這小說和浪漫的流行小說的大別。小說最後這女子對夏的到訪仍然不樂觀,正是這種不樂觀,對宿命的屈服與反抗裏,形成小說迷人的張力,但問題已不在女子,而在男子:你的愛有多大,你是否真愛?當然,還得為世間的男子說一句,這是怡芬姑母說的:「也許夏不是一個膽怯的人。」也許。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和〈感冒〉,兩篇其實近乎孿生姊妹,一個早一個月出世(一九八二年一月),接續是另一個(一九八二年二月)。只是面向不同,際遇有別。大姊感性十足,出場發聲,已備受注目,文字容或叼嚕拖沓,卻是相體裁衣。到了小妹〈感冒〉,則從「別人怎樣看我」,轉變為「我怎麼看我自己」。這兩生花,固然是獨立的,有不同的面向,卻是血脈相連,互相應答。一如之前的女子,〈感冒〉的主人翁也是和舊同學重遇,激發起久已隱藏的感情,開始鬧感冒。感冒,自是一種轉喻。不過,她的個性並不強烈,她的自我,一直沉睡。年紀不輕,經不起父母的催促,已和一個雖不討厭可也說不上真愛的人訂婚,最後就結了婚。問題在她和他的性格格格不入。西西通過觸覺、聽覺、內外身心的轉變,呈現她婚後的自我逐漸蘇醒。兩個小說都寫「人」身心的轉變,是硬接,而不是「頓悟」。可見筆力非凡。這小說最大的創意,是在敘事這裏那裏加上括號,插入新舊詩詞,醒覺前,用不同出處的古典詩,是程式化的套語;態度轉變,則全同瘂弦的現代詩,自由隨意,時而揶揄,時而自嘲,幽默,慰勉,那是一種自我反省、後設的聲音。感冒終於治好了。收結也很精彩奇妙,她離家後,可以去找男友,──那麼她仍不過是愛情的囚奴,也可以不去,先看一場球賽再算。這兩姊妹,一個讀書不多,另一個讀書不少;到頭來一個堅持自我,另一個改變自我。
本書選了《我城》其中一節,選的是第三節的前半段,標題〈搬家這回事〉是編者所加。小說不宜節選,我說過,不過《我城》寫法近長卷繪畫的散點透視,十八節相對獨立,可以分別閱讀。小說通過一個少年的第一身敘述搬家。所謂「文章言語,與事相侔。」輕快、俏皮。西西離世後,年青朋友想重組她的故居,覓得一個地方,把故居的家具、文物搬去,地方叫「西西空間」;並成立一個慈善團體。搬遷的時候,我們重讀《我城》這一節,別有會心,西西從一個家搬到另一個家,她的家,就在她的書本裏,但直覺她始終在觀看我們,默唸「天佑我城」。而「我城」一詞,精到俐落,已成文化符號,不必冗語作「我們的城」。其中提到搬遷時把《大拇指周報》放在地上,這是一九七九年出書時後加的,原載早在一九七五年初。我城、肥土鎮等等,西西為一個地方塑造了豐富的文學形象。
〈八月浮槎〉,寫於一九九三年,收於《故事裏的故事》。二十五年後,二○一八年,她偶爾重讀,不滿意,於是重新修訂,並且重發。新版本的層次、意境完全不同,也接近她晚期的心態。西西到了暮年,創作力不衰,更精純,寄意遙深,值得細味。收結是這樣的:
當我看著星星,我可以想像,我熟稔的朋友也抬起頭,當我是星星那樣看望。
〈鎮咒〉又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寫法。西西活用埃及的旅行與閱讀所得,從歷史到傳說,輾轉寫到埃及杜唐卡門的咒語,再由遠而近。〈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裏的怡芬姑母從埃及朋友取得一頁薄薄的葦葉紙咒語,無意中夾進肥土鎮的地圖去,再翻開來,葦葉紙上的圖畫日久褪色,一個也不見了。想到那幅薄紙真是咒語就好,讓它守護書本,小說云:
叫所有盜印的人,肆意掠取別人成果的人,漠視版權的人,都受到咒語的懲罰。
今天讀來,仍是貼地及時的忠告。不過咒語,更是衛護,是祝福。它再進而疊印擴散到別處去。哪裏?
都溶入肥土鎮地圖裏面的山脈、河流、鐵路、車站各處去了。我看見飛鳥在山巔,蓮花在水道,羽毛沿著鐵路飄灑,月亮自海面升起。
〈星塵〉是西西對 AI 時代君臨的觀察、思考,以及提示。我們看事物,看人,總帶一種成見,成見有好有壞,壞的是以為自己就是一切的準則,而排斥不同的樣子、不同的思維。人世間的爭鬥,種種悲劇,即由此而來。西西在右手失靈前也用過一陣電腦,之後可仍然留神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喜讀科幻小說,喜看科幻電影。她對人工智能,既有驚喜,也不無擔憂。不過,人類也不是完全絕望的,它會寫詩,會寫小說,會這樣那樣,小說中外來的「星塵」自言:
例如莫扎特的音樂、杜甫的詩,沒有一個程式可以告訴我,它們是怎樣創作出來的。我知道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規格,但我不會因此成為莎士比亞;我懂得顏色更多細緻的分別,但我不會有列奧納多、莫奈等人的筆觸,就是那麼一 touch,突破了天地的洪荒。這是人類了不起的奧妙。
這一 touch,天地形成,渾沌開窺,到智能連這個也擬真成真,又或者到它們主宰時,變得不再重要,那時候,其實也無所謂了,人類已經末日。
星塵與小伙子明明對答時,花貓也會插話,貓兒會發出有許多種聲音,最多的是喵喵,好像是告訴你我是貓,高興時咕嚕咕嚕,看見興奮的東西,飛鳥吧,喉嚨裏會「格格格」連聲,這是西西和貓友目睹耳聞的經驗。
《欽天監》是西西最後的長篇。欽天監,是中國古代觀察天文、推算曆法的官員;也泛稱這麼一個觀天授時的部門,猶今之天文臺。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華,在欽天監工作,引入西方科技;到了康熙,滿清皇帝中以他最愛好科學,任用傳教士做監正(臺長),引起國粹學者的反彈,產生所謂「禮儀之爭」;而傳教士內部對傳教的策略也有爭議。這是一段不同文化撞擊的歷史,波瀾壯闊。西西的《欽天監》即以這段時期做背景,有具體而微的功筆,也有宏觀大勢的潑墨。
全書由周若閎第一身敘事。這個說話以及書寫的「我」,有一個聆聽以及閱讀的「你」。那是他兒時青梅竹馬後來成為妻子的容兒。通篇就是閎告訴容,他的學習、工作,他的所見所聞所思。容兒可也不是沉默地聆聽,她時而提問、應答、補襯、修訂。她同時是整個敘述的生產者,參與構建。全書寫這種含蓄的愛情,以及親情、友情,以至世情;再穿插京城的民間生活,宮廷人事的糾葛、變化。趣味盎然。全書一三○節,最大的創意,是各節之間加插引文,從蒲松齡、黃宗羲,到唐甄,這並不是作者為讀者提供佐證的歷史閱讀,而是若閎退休後的抄錄,是他離京後逐一追回的記憶。換言之,這是整個小說敘述的有機組合;也是敘事者跟當下史事的對話,敘事者同時是受敘者。趙大哥曾提示云:歷史是掌權人的書寫。若閎其實回應了。
這裏選了相對比較獨立的一節,加上題目。其中趙大哥,即趙昌,真有其人,是康熙親信,與若閎為忘年交,帶引這小弟認識紫禁城,後來被雍正抄家。本選集最後兩段,是容閎倆心靈相通的對話。
【小說導賞】
當我們抬頭看星 何福仁
西西的小說,學者大多同意,不論長篇短製,往往一篇一貌,而且多所創新。從一九六六年第一本出版的中篇《東城故事》,在芸芸港式所謂三角子愛情小說(《東城故事》已加價為四角子;編者要求須是愛情小說),即見別樹一幟,寫法上運用電影分場技巧,轉場、淡出淡入;內容上既與純粹的「愛情小說」有異,更突破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思潮。大多評論,以為這是西西「存在主義」之作,大堪斟酌。小說共八節,分由不同的人物/狗隻作第一身敘述,人物都是「存在主義」式的年輕...
目錄
前言
小說
搬家這回事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感冒
鎮咒
八月浮槎
星塵
紫禁城的角樓
導賞:當我們抬頭看星(何福仁)
散文
三篇序:一、造房子
二、羊皮筏子
三、答問
家具朋友
足球詞彙
那一雙明亮的眼睛
毛熊與我
烏篷船
阿福
導賞:在萬物互通的世界裏遇見閃光(郭詩詠)
詩
可不可以說
熱水爐
土瓜灣
快餐店
石磬
懶猴
水母與蛞蝓
紅磚砌成的小屋
導賞:西西詩中的「何不」思維(劉偉成)
電影
開麥拉眼
電影作品、藝術電影、電影
《救命》
那是佩佩
《播音王子》
開麥拉眼(另一)
羅殊及其習作
導賞:開麥拉眼之思(趙曉彤)
閱讀
給補鞋匠的一封信
怎麼祇得七十個披索
快樂的結局
包法利夫人
站著寫作
女子寫作
—莎士比亞妹妹與蕭紅
標點,作家的符號
導賞:故事、技法與世界:讀閱讀筆記的原因(黃怡)
對談
講故事的人
—談西方的旅遊敘事、《一千零一夜》
時間、空間和房間
《索拉里斯》:小說和電影
前言
小說
搬家這回事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感冒
鎮咒
八月浮槎
星塵
紫禁城的角樓
導賞:當我們抬頭看星(何福仁)
散文
三篇序:一、造房子
二、羊皮筏子
三、答問
家具朋友
足球詞彙
那一雙明亮的眼睛
毛熊與我
烏篷船
阿福
導賞:在萬物互通的世界裏遇見閃光(郭詩詠)
詩
可不可以說
熱水爐
土瓜灣
快餐店
石磬
懶猴
水母與蛞蝓
紅磚砌成的小屋
導賞:西西詩中的「何不」思維(劉偉成)
電影
開麥拉眼
電影作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