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都追求人財兩旺,懂做人,會做人者,人財兩旺就會是水到渠成!
本書舉凡從誠信做人、道德做人、智慧做人、廣結善緣、以人為本等共八大章節為切入點,詳細闡明如何做人,使人能從內心完完全全的接受並且醒悟。
無數成功人士的生活體驗和做人經驗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人要有所作為,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如果用哲學語言來表述,那就是,一樣事物要發展,除了依賴外部力量,還必須依靠自身的內部力量,即事物是由於內部力量和原因而自我運動、發展的。
「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所以一件事對某些人來說是受用的,相對的對另外一些人可能就無法接受,本書正是以此為要點提供了因人、時、地、物,所有應該注意的細節來發揮最大的功用,而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被我們的心態所感染。
但是卻有很多人為了讓對方能接受自己的觀點,往往會滔滔不絕、不厭其煩地講上大半天。其結果是,對方不僅不會接受他的觀點,還會產生厭煩心理。這些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到技巧,沒有真正理解做人的真諦。
從心理學的角度獨闢蹊徑,仔細剖析做人的訣竅,告訴你會做人要掌握的細微心理與角度,讓你真正受益,必將為你人財兩旺打下堅實根基。
會做人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最重要的。「人」是透過「會做」而成,「做」的行為、實踐使得一個人成為「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商場上,人間百味盡在其中。每一位有志於在商業上有所建樹的青年人都將從此書中獲益,細細品味並加以運用,則可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書特色
成功者都信奉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10%靠能力,5%靠運氣,而85%取決於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
要該如何做人?這是時代和生活賦予我們的新命題和新思考。也許有人會說,生下來就已經為人了,難道還不會做人嗎?這是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和難以理解的。
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別人的做人原則、處事方法和人生追求。對於怎樣做人的回答,猶如中國俗話所說:「人員上百,形形色色」。在這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人生追求中,權與錢最具吸引力,兩者往往成為許多人的主要追求和目標。
換一種心境,尋找做人的道理,然後再尋找做人的好方法,或許發展到一定的時機和層次時,當你突破自己的同時,也可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社會財富。
作者簡介:
朱美麗
曾任外商公司行銷經理、企劃協理、管理顧問等職。著有「精彩女人枕邊的9個錦囊」、「會做人讓你人財兩旺」、「會說話要掌握的10種細微心理 」、「幸福上上簽:女人的十種生活真諦」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誠信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要求,是指誠懇老實、有信無欺。「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重要品德,是社會發展的基石。「信」即信用,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可見,「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維繫人際交往的重要德行。做人若能講誠信,必將為你人財兩旺打下堅實根基。
誠信是現代商家的立身之本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其實這只是一種誤解。真正做出大成就的商人都知道,商業運作最講究信譽和誠實,只有在正途上誠懇親切,做人和經商才能長久。
一、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說過:「民不信不立。」人靠兩條腿支撐著走路,同樣,商家則依靠「誠信」起家和發展。誠信是事業轉動的車輪,是人情練達的「靈魂」,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孫子曰:「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故善戰者,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事」。中國古代的哲學名著《中庸》的格調更高:「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說?誠是社會的基石,是做人的根本,是最高的道德。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商人一般都不願雇用頭腦靈活的人做事,唯獨有一位叫刀閑的齊國商人專門使用這種人,並給以豐厚的報酬和充分的信任,放手大膽地讓他們去做。事實證明,這些人做得十分賣力,也非常出色。
明代蘇州有家叫孫春陽的雜貨店,分為南北貨房、海貨房、醃臘房、醬貨房和蠟燭房。「售者由櫃上取下一票,自往各房發貨,而管總者掌其綱。一日一小結,一年一大結。自明代至清朝乾隆年間二百多年間,子孫尚食其利,無他姓頂代者。」像蘇州這種店舖林立之地,孫春陽的雜貨房生意竟然能興盛二百多年,其成功得益於用人以誠,店規之嚴。
清朝道光年間,黔商胡榮命在江西經商五十餘年,由於他待人以誠、童叟無欺,因而名聲大著。晚年罷業回鄉,有人要求「以重金賃其肆名」,他一口回絕,並說:「如果你果真誠實的話,為何要借我的名呢?」由此可見,「誠信為本」是中國人經商的傳統美德。
誠信、謙讓、公正、勤奮是立身處世之本。誠信以待人,謙讓以接物,公正以處事,勤奮以責己,這是立身處世之本。誠信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謙讓能贏得社會尊敬,公正能受到大眾的擁護,勤奮會創造出工作業績。
古人說:「人無信不立」,強調的就是信用。做事有信用,做人有原則,別人自然會相信你,敢與你來往、合作。若擁有了信用,這種評價自然會在人們之間傳播,這必將會給你帶來無限益處。
諸葛亮以信義為其做人行事的準則,因此深得軍心,使司馬懿畏蜀如虎。信用如此重要,因而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
古代也曾有「一諾千金」的典故。季布一生重諾言,只要答應別人的事就會盡力去做,時人稱他「一諾值千金」。
縱觀古代先哲:明太祖之所以能取得國治,都因其重信諾,因而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唐初之所以會出現「貞觀之治」,是因其君臣以信為治國之綱。唐太宗主張待人以信、反對行詐,他曾說:「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魏徵主張「上下相信」,因「上不信則無以便下,下不信則無以事上,信之為道大矣。」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等「信條」,都是社會誠信意識缺失的內在表現。
古時候,有位國王膝下無子,於是想挑選一個人來繼承王位。於是,他給每個小孩發了一顆種子,並告訴他們:誰能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能獲得王位。評選日期到了,所有孩子都捧著最美的花來了,只有一個小孩捧來的是個空盆。結果,國王卻選擇了這個「捧著空花盆的孩子」。原來,種子已經預先被蒸過,根本開不出花朵。
由此可見,只有堅持誠信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對於任何企業或個人而言,都是如此。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遵循「誠信為上」的商業準則。
做生意講信譽,就是要講誠信。為自己贏得讚譽和認同,這也許會造成一些虧損,但以誠待人、以誠經營終究會得到長久的利益。「信譽比錢貴,貪心失顧客。」靠搞欺詐手段賺取不義之財,雖然會嘗到一點小甜頭,但接下來得到的肯定會是更大的損失。
「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和能致財,這是經營的基本功。對顧客笑臉相迎、笑臉相送,不講欺騙、以誠經商,顧客自然會常常光顧。此舉不僅可以贏得顧客歡迎,改善商家與客戶的關係,提高信譽和聲望,而且有利於順利成交。如果一味對顧客蠻橫、態度冷淡,勢必會使顧客產生厭煩心理,即使你的貨物品質再好,他們也不會願意再次光顧了。
一位成功的商人說過:「天資聰穎不如勤於學問。好學問不如處世好,處世好不如做人好。」要知道,人在商場是做人第一、賺錢第二;家和萬事興,人和諸事順。和氣能生財,不要過分去在意一時一事的得失,和氣意味著大家都獲利。總之,誠信與信譽是大智若愚、謙誠忍讓的延伸,也是一種經商的韜略與智慧。
二、誠信可以行天下
幾千年以來,人們就將「誠實」的品性當成了做人準則。
荀子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而應;以術馭人者,人亦以術而待。」龔自珍說:「鄙夫較量智愚間,何如一意求精誠。」待人誠摯、真誠乃是人的優良品格,是值得提倡的處世哲學,是修身養性的良方。
西元前世紀,在義大利有一位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輕人,當時他被判絞刑。在臨死前,他希望能與母親見最後一面,因為不能給母親送終了。他的哀求被國王知道了,國王讓他回家與母親相見,條件是找到一個人來替他坐牢。
茫茫人海中,誰又會願意冒險替一個死囚坐牢?但有個叫達蒙的人站了出來,因為他相信皮斯阿司會回來。達蒙住進牢房後,皮斯阿司回家了。人們等待著事態的發展。刑期快到了,但皮斯阿司還沒有回來。
行刑日是個雨天,當達蒙被押到刑場時,人們都罵他是個傻子。追魂炮打響了,絞索套住了達蒙的脖子,達蒙挺起了胸膛,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膽小的人嚇得閉上了雙眼,許多人紛紛痛罵出賣朋友的皮斯阿司。
在寒冷的風雨中,皮斯阿司飛奔而來,喊道:「我回來了!我回來了!」人們驚呆了,消息也傳到了國王的耳中。國王根本不敢相信,於是親自趕到刑場。在刑場上,無數雙眼睛似乎都在替皮斯阿司哀求著。眾怒難犯,於是國王親自給皮斯阿司鬆了綁,並當眾赦免了他。
「無誠則無德」。一個沒有誠意的人最終會被世人所識破,從而對其遠避。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現是履行諾言,但諾言必須符合於道義。信與誠是統一的,信以誠為基礎,能誠自然能信,離開誠就無所謂的信。李白有詩云:「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說話算數,誠實不欺是交往得以進行的條件。
春秋時期,晉獻公病重,於是他對大夫荀息說:「我以奚齊為繼承人,但他年紀尚小,大臣們不服。我擔心發生內戰,妳能擁立他嗎?」苟息說:「能。」獻公說:「妳拿什麼來保證?」荀息發誓說:「一定要讓人們看到我的忠誠,不替我感到羞愧。」於是晉獻公把奚齊託付給荀息。荀息被提任為國相,主持國政。不久,獻公去世。大臣里克等人打算接回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做國君,想借助三公子(中生、重耳、夷吾)的勢力作戰。里克對荀息說:「三個冤家將要鬥起來,外有秦國,內有晉國人民幫助他們,妳將怎麼辦?」荀息說:「我不能違背先君的囑託,必須立奚齊。」一個月後,里克將新君奚齊殺死。當時,獻公還沒有安葬,荀息準備去死,有人說:「不如立奚齊的弟弟悼子並輔佐他。」於是荀息又擁立悼子,並將獻公埋葬。又過了一個月,里克在朝堂上殺死了悼子,於是荀息自殺殉難。
司馬遷十分讚賞荀息,他曾在《詩》中說:「白玉有污點,尚可以磨掉;人言有了污點,就沒有辦法了。他至死也沒有違背諾言。」王安石說:「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語為重百金輕。」荀息曾向晉獻公發誓立奚齊,於是他不顧個人安危實踐了諾言,最後自殺殉難,其精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有人在開始經商時,常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總覺得信用是建立在錢的基礎上;有錢有資本的人也就有信用,其實這是錯誤的。與巨額財富相比,高尚的品格、精明的頭腦、刻苦耐勞的精神更為可貴。
精明的銀行家會有自己的眼光,他們不會給品行不端、信用度不高的人一次機會;而願意借錢給那些吃苦耐勞、密切注意商機的人。銀行信貸部的職員在放款之前,都會對申請人的信用進行研究,看對方是否真正可靠。在確信對方確實可靠後,他們才會給予貸款。
三、要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一個人能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也是一種誠信為人的表現。
約翰.格林先生在談及「如何獲得信用」時說:「第一,必須注重自我修養,善於自我克制,做事懇切認真,建立良好聲譽;第二,應該隨時設法糾正自己的缺點;第三,行動要踏實可靠,做到言而有信,與人交易時必須誠實無欺。這是獲得他人信任最重要的條件。」
對人誠實不欺是「信」的重要內容與要求。《論語》說,「言而有信」、「言忠信」就是這個意思。具體要求是:其一,對人言要真實,「無便曰無,有便曰有。」若以無為有,以有為無,便是不以實,不得謂之信。要知道,「對人不可作無根之談,要做到君子之言,信而有證。」其二,說話要算數,不可口惠而實不至。要能嚴格踐約,不違背自己的諾言,做到「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待,時刻不易。」切不可「面諾背違」,「陽非陰是」。其三,要做到「言顧行,行顧言」,言行一致。
對人實言是重要的待人處世原則,對競爭激烈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企業在對外做廣告時,就要注重不能言過其實,對於失實給顧客造成的損失要「絲毫必償」,這樣才能保持企業的良好信譽,否則必遭顧客冷落,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一家傢俱專賣店以對顧客「講真話」而深受消費者好評,而且獲利頗豐。他們如實向顧客介紹產品的品質、缺點,甚至推薦顧客到別家也在所不惜。這種做法乍聽起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效果卻是奇佳。當人們對於長期以來商家強作笑臉編造假話,吹噓商品的做法感到極度厭惡時,這家商店卻「以誠信相待」,大說實話,自「揭」其短。看似「笨拙」,實為精明的做法。
誠信要求講實話、守信用,重要的是還要求對自己所說的不實之話或所做的失實之事勇敢地承擔責任。
一次,一位華人去買鋼琴,看到商場裏的一架法國名牌鋼琴標價僅為五百美元,於是立即想要買下來。但售貨員一看,卻不賣給他;店長一看,也不敢賣給他。原來是價錢標錯了,少寫了一個零,應該是五千美元。最後找到了值班的經理,值班經理馬上決定按照標價的五百美元成交。因為公開標價就是信譽,就是法律,商家標錯了,就必須對錯誤負責,損失只好由商家自己來承擔。
四、以信譽為本,達上乘商界
信譽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和無形資產。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信譽。因此,每一個人都要樹立自己的形象,靠誠懇獲得信譽,這不僅能幫助有形財富的增加,更能增加內心的無形財富。
「言而有信、信而有恆」是商界中人的嚴格信條,誰違背了這一信條就會遭人唾罵。胡雪巖之所以能倍受業界尊重,就是因為他謹守上述信條。正因為他有此信用,才能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社會上最講究誠信,一句話就算成定局。人在社會做事為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否則就會讓人看不起,以後想要吃得開也就很難了。要知道,商業誠信是商德之魂。
做人要講求宗旨,更要講究信用。要知道,商務的信用最終來自於經商者的信義。事實上,商務運作中是最要講究信用的,若沒有信用,其他的手段都不會長久。胡雪巖把智運用到義上,以攻心為上,並以此來把握商情;並把智化解為「眼光」,以此來評判生意。
一個人有了信譽就能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若失去了信譽,就會像倒下的大樹那樣,沒有了立足的土壤。
在商場上做生意,免不了要與銀行打交道,因此,商人的信用非常重要。假如沒有信用,就沒有辦法從銀行那裡獲得所需資金。能否得到銀行的信任,對一個商人而言非常關鍵。只有講信譽並且視信譽為生命的人,銀行才可能借錢給你,商人才敢跟你做生意,別人才能與你合作,公司也才會願意聘用你。只要能足夠表明你是一位信譽良好的人,信譽就是你的職場通行證,也是你人生的通行證,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於這個文明社會。
企業家更需要具備這方面的品質素養。經營之神王永慶正是憑藉著銀行對自己的信任才逐步將自己的事業發展壯大的。香港李嘉誠也是一位視名譽如生命的成功商人。他常說:「名譽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時候比第一生命還重要。」香港李嘉誠實際看重的是清譽,而非榮譽。多年以來,他榮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華人首富,控有香港最大的綜合性財團。
同時,他又是一位道德至上者,所說的每一句話莫不符合道德規範。他既是那般去說,亦是那般去做!
對於信譽,西方商界普遍認為:信譽不是做人的目的,僅是經商的手段,信譽是為了下一筆生意,為了更多的利益。在西風氤氳的香港,李嘉誠能將事業發達與守道德很好地結合為一體,實為難得。由此可見,個人信譽能為自己的事業成功創造有力條件。既守誠信,又能生財有術者,實在是達到了商家的上乘境界。
誠信是財富的基石
不論在任何地方做生意,信用都是最重要的。一時的損失將來可以賺回來;但損失了信譽就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了。
世上的富人大概可分為幾類,他們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境界當中:有一類是甘願做「錢奴」的富人。這些生意人只顧著賺錢,卻忽視了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表面上看來他是賺了一些錢,但實際上賺的只是些小錢。只有把做人處世擺在第一位的商人,待人以誠,才能最終贏得別人的信任與合作,事業才會越做越大。
頂極商人往往是講求信義之人。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經商生涯中,他經常說:「做人必須講求信義。」他也正是按照這種做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
胡雪巖的錢莊開業不久,駐杭州綠營兵的「千總」羅尚德就存入阜康一萬二千兩銀子,卻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摺。在老家四川時的羅尚德是一名賭徒,定下婚約卻不成親。因為好賭,他前後用去岳丈家一萬五千兩銀子。為此,岳丈提出:「為了退婚寧可不要這萬輛銀子」的請求。這深深刺激了羅尚德的自尊心。他發誓做牛做馬也要還清銀子。後來,羅尚德投身軍營,經過十三年的辛苦煎熬,省吃儉用終於積蓄了一萬二千兩銀子。這時他接到了與太平軍打仗的命令,因無親眷相托,只好拿到胡雪巖的錢莊存儲。
他將銀子存入胡雪巖的錢莊,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摺。一是因為他相信錢莊的信譽,同鄉劉二經常在他面前提起胡雪巖,而且一提起就讚不絕口。二是因為自己要上戰場,生死未卜,存摺不帶在身上比較好。
得知這一情況後,胡雪巖當即決定:照規矩以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算,三年之後來取,付給本息一.五萬兩銀子,並辦理了一個存摺,交由錢莊負責人代管。
後來,羅尚德陣亡戰場。他在生前委託兩位同鄉將自己在錢莊的存款提出來,轉至老家還債。這兩位同鄉手頭沒有任何憑據,他們原以為會遇到錢莊的刁難,甚至怕這筆存款就此被賴掉,不想在錢莊證實他們確是羅尚德的同鄉後,馬上就為他們辦妥了手續。後來這筆存款不僅如數照付,而且還照算了利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錢莊照付了羅尚德的存款後,引來了大批人來此存款。原來,回到軍營後,羅尚德的兩位同鄉講述了取兌銀子的感人經歷,錢莊的聲譽飛一般地在軍營中傳開了。為此,許多官兵都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積蓄長期存入胡雪巖開辦的錢莊。
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做生意如同做人,都要求講究信用。如果沒有信用,光靠坑蒙拐騙、偷奸耍滑,生意最終是難以會做到久遠。
同樣,經商辦企業如果沒有信用,也不能站穩腳步,並有所發展。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華商總會名譽會長王泰生在當地華人中是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王泰生在少年時因家庭貧困,只讀了三年書就輟學了,十五歲就去學佛像雕刻。在師傅那裡,他除了學到精巧的技藝之外,還學到了佛家的守信精神。
從此,無論對什麼客戶,無論工作多麼困難,他都說一不二。即使在日本入侵百業蕭條,民生凋敝之時,他還能像往常那樣生意興隆。
後來,他舉家移居到美國三藩市,除了雕刻,還兼開珠寶公司和中菜館。他公司出售的金銀珠寶從無水貨,在中菜館出售的飯菜也從不以次充好,因而信譽卓著、財源如潮。晚年時,當他回憶起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沒什麼秘訣,靠的就是『信』字。為人講信用,人情才能練達。」
「市場不相信眼淚。」並不是說每個商人都得奸詐投機,以賺錢作為唯一目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就是一位堅持以誠信為原則,心中自有公道的商人。他有這樣一句名言:「最聰明的商人不是只看到手中的錢,而是想盡辦法以做人為頭等大事。」
因此,一位有品位的老闆,一定是善於「做人」的人。生意場上的多數成功者都信奉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一○%靠能力,五%憑運氣,而八五%取決於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
儘管那些違背誠信卻大獲其利的人常常會在私下裏暗自竊喜,但是,他們只能一時的獲利,只能竊喜一時而不能高興一世。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人無信不立,無信則無市。正如林肯所說:「你也許能欺騙許多人於一時,你也許甚至能欺騙一些人於一世,但是你不能欺騙所有人於一世。」
信用不僅能夠贏得社會資本,即社會大眾的信任,還能幫助企業主贏得資本,即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最顯著的標誌就是,信用已經成為企業家的最大資本。
信譽成為了一種無形資產。這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那些誠實守信的人和企業必定會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誠然,每一個人都需要財富,尤其在經濟社會,如果沒有金錢財富,生活將十分艱苦。
而除了有形的金錢之外,如同《佛光菜根譚》所說:「有錢可以買到美食,買不到食欲;可以買到醫藥,買不到健康;可以買到床鋪,買不到睡眠;可以買到讚譽,買不到知己。」而內在的財富如誠信、道德、人格、氣節等也要兼具,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
誠實也應要有「度」
關於商家品性,社會上曾盛傳「無商不奸」的說法。儘管在商界曾一度風行詐騙,靠歪門邪道暴發的也不乏其人,但古語說得好:「巧詐不如拙誠。」真正使事業興旺發達的不是奸詐虛假,而是誠實。
一、巧詐不如拙誠
《韓非子》中提到過「巧詐不如拙誠」。「巧詐」是指心懷不軌,有目的的故意表現出的一種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為是的奸詐之舉。這種做法看似機智靈活,能輕易抓住對方的心,其實只適合打一次交道後便各奔東西的人。
交朋友如果施巧詐之術,只會讓事情弄巧成拙。經過雙方相處,巧詐的欺瞞哄騙之舉會被人識破。巧詐的把戲一旦被人戳穿,就會失去朋友的信賴。那不但無法獲利,反倒賠了夫人又折兵。
「拙誠」即心中沒有惡念,做事誠心誠意。拙誠的人,可能舉止會讓人覺得愚直拙笨,但卻不欺瞞他人。雖然不能馬上抓住別人的心,無法運用在一次性交際中,卻適合於交朋友。
誠懇待人的確是為人之道。可是,在多數情況下,它卻感動不了偽善、陰險奸詐的小人以及剛愎自用的「聖人」。
有人對「真誠與不真誠」發表見解:「生活離不開真誠。離開真誠,骨肉疏離、朋友冷淡、社會蒼涼,就像到了冥界。」的確,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方面,太需要「誠實」的品性了。
然而有人會說:「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人將『太誠實』看成是一大醜陋呢?」表面上看,這確實有點矛盾。有一種太誠實的人,胸無城府、性格耿直,一見到他人,不管熟不熟悉,見面後就大大咧咧、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他自以為坦率,但這種真誠不分時間、場合、物件和情況,具有很多缺陷。
這種「誠實」主要因為對社會理解得太簡單,無法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讓人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價。
通常,「太誠實」的人多是秉性耿直、敢於講真話的人。從理論上來說,做人的確應該這樣。但現實生活中需要的是智慧型的誠實,它需要同時具備誠實的品格和高明的手段。那些太誠實的人通常只具備了品格,卻不具備手段,他們常因誠實而付出代價。
唐代趙蕤曾在《變通學》中寫道:「忠臣應比奸臣還要奸,不如此,忠臣就難以伸張正義。」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一個人如果太過單純老實,就會「上當受騙」,甚至會被「過分真誠」打得頭破血流。
「誠」是相對的。人若過分誠實,肯定無法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其實,誠實主要是表現在對真誠度的把握上。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朋友之間必然要長久相處,拙誠的人雖然有些愚拙,卻能得到他人的信賴。因此我們在交友時要以誠信為本,才是上上策。
二、太老實並非上策
做人當然要老實,但有時太老實也並非上策,所以,老實也應該要有個「度」。
一個誠實的人如果沒有高明的手段,就無法戰勝邪惡,最終只會被邪惡所吞噬。誠信不等於老實。做老實人是為了求得一種良心上的安寧與道德上的清靜,但這對經商致富沒有太多益處。
在我們的印象裏,老實人大多是不易獲得財富的,他們頭腦裏有太多條條框框,觀念的僵化極大地制約了老實人突破自己,改變現狀的能力。有時,他們沒有敢於衝破自己的信心和勇氣。
老實人要從內心深處打破頭腦中的條條框框,首先就要去嘗試沿著他人成功的足跡,摸索自己的道路,也要思考財富是如何降臨在那些成功人身上的,這也可以使自己經過摸索慢慢走向成功。
世界巨富福勒為世人所熟知。他的家境不好,為了生計,五歲時就開始參加勞動,九歲前就像大人一樣以趕騾子為生。當時,他在母親的鼓勵下不斷思考如何致富。每天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發家、如何創造財富上,怎樣走向富有的念頭佔據了他的全部心思。
最終,他把雜念統統拋到腦後,選擇了肥皂業。起初,他就像現在許多推銷員那樣,挨家挨戶地推銷肥皂。無論遭到恥笑還是拒絕,他都一如既往地堅持著。十幾年之後,他終於擁有了兩萬多美金,這對當時的他來說尤為重要。
一次偶然的機會,福勒獲悉,當時為他供應肥皂的那家公司將要拍賣出售,售價是十幾萬美金。聽到這個消息,福勒興奮極了。他很快與那家公司達成協定,先交一部分錢作為保證金,餘款要在十幾天內付清,否則那筆保證金(也是他的全部財產)將不予退還。雖然對方的條件有些苛刻,但福勒仍然毫不猶豫地說出了一個字:「行!」其實他已經把自己逼上了絕路,但他感到的是一種成功的興奮。是致富的念頭和對人生的積極心態讓他如此冒險!
於是福勒開始籌款,憑著做推銷員的經驗和在社會上建立起來的好人緣,朋友們借給了他十幾萬美金,這時他只差一萬元了。但當時已是協議所定期限的前夜,所以對他來說,那筆差額已不是個小數目。若是籌不到這些錢,就意味著他多年的積蓄將化為泡影。
這時他開始發愁了。但憑藉著致富的念頭和積極的心態,他並沒有悲觀失望,更沒有想要放棄,他在深夜再次走上街頭。
成功之後的福勒說:「那時,我已用盡一切資金來源,當時已是沉沉深夜,我在房間裏跪下祈禱,祈求上帝能為我引導一個人,能及時借給我一萬美金。那晚,我驅車走遍城市大街,直到在一幢商業大樓下看到燈光的一刹那,我想我的機會來了!」這便是著名的「福勒找燈光」的故事。
當時已是深夜,福勒走進那幢有燈光的商業大樓,在昏黃的燈光裏看到一位因工作疲憊不堪的先生。他心中有的是勇氣和智慧,為了順利履行那家公司的協議,他不加思索地問:「先生,你想在很短的時間裏賺到一千美金嗎?」當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時,這位先生感覺有點驚慌失措。「當然想。」那位先生回答說。「那麼,給我開一張一萬元的支票,等我歸還您的借款時,我將另付您一千美金利息。」福勒接著說。他向這位先生講述了自己正面臨的困境,並把有關資料拿給那位先生看。這位先生被福勒的膽識和魄力深深打動了,於是便如數給福勒開了一張支票。
經過十幾年的精心經營,機遇終於在那天深夜降臨了。在以後的經營過程中,他主動出擊、用心經營,終於使自己邁入世界巨富的行列。
福勒這種「尋找燈光」的精神正是一些老實人所缺乏的。所以,不要奇怪為什麼好運總是在別人那裡。機遇絕不是隨機事件,它眷顧的是有準備的人。
創業是我們這個時代較為時興的字眼。但許多人創業初始,首先面臨的就是資金問題。只有先弄到資金,才能賺到屬於自己的金錢。老實人要創業致富,沒有資金是最令人頭痛的事。正因為本身沒錢,才會儘量想辦法去賺錢,透過福勒的故事,不由得給老實人一點啟發:不妨先利用別人的錢去賺取自己的錢。
有一種說法叫「你能調動資金,你就是有錢人」。這種說法似乎有點不合乎邏輯,但只要經營過的人,自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事實上,現今哪位優秀的經營者不是調動資金的高手?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沒有哪一位富翁敢說完全是靠自己賺錢的,成功的大亨一般都會和銀行打交道。所以,要想成功,關鍵是如何去調動資金。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關係,卻又不懂其中的「門道」,那就只有乾著急的份。
做生意賺錢的前提都要落到「錢」上。而在這一方面,一位鄉下老漢賣雞蛋賺來的一塊錢,與洛克菲勒的一億美金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自己的十萬元和從銀行貸來的十萬元,也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老實人必須從觀念上改變自我認識:儘管錢少,但並不是沒有金錢資本,哪怕我只有一塊錢。只要我有追求財富的自信,能夠主動出擊,積極尋求;而這些剛好是老實人所缺乏的。
如此看來,太老實也並非上策。
自律才能獲得人格的高境界
古語中有:「鼴鼠飲河,僅止滿腹」之說,俗語中有:「日有三餐,夜有一眠」之論。這些都說明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在物質上並不需要太多。那麼,要想獲得人格的高境界,自律才是根本。
在生活中,我們常看到有人為了獲取物質上的享受,不惜費盡心機,最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誰都願意日子過得舒坦些,但有人把它和追逐物質利益等同起來。其實人所需要的並不多,但許多人即使明白,也難以遏止自己膨脹的慾望。他們為了追逐高水準的生活,把自己的人格境界降到了正常水平以下。
人格境界如何,是判斷一個人的重要標準。一個人在物質方面追求太多,所追求的享受超出了自己所需,必然會降低自己的人格境界;而有較高人格境界的人,一般不會對物質生活過分講究。
也許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的物質生活如何,與他的人格境界關係不大。我們看到:在物質上追求太多的人,往往會迷失自我。由於降低了自己的人格,貌似聰明,實際上卻十分愚蠢。
在當今社會的時代背景下,一些人追求的已經不是人格的境界而是物質的豐厚。正如有人大喝:「人格值多少錢?」是的,人格的確不能換來金錢。有些貪污腐化的人,想來他們一定「風流」過、「瀟灑」過,一定認為自己了不起。他們之所以要收取大量賄賂,置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於不顧,想來不過是為了在生活上表現出自己的不同凡響,膨脹了的物慾使他們把人民賦予他們的權力當成「改善生活」的工具。待東窗事發,他們卻醜態百出,這就是因為他們為了物慾而失去了做人的理性。
人一旦失去了理性,在生活上要求過高,必然要以降低人格境界為代價。許多聰明人之所以在人生的路上表現得十分愚蠢,大多是被慾所惑、忘記了做人必須要有自律的結果。如果想使自己有較高的人格境界,首先要從對物質生活上的「低姿態」處理做起。物質生活的低姿態是建立在自律和自重基礎上的。
自律要求人要自我約束,一旦放鬆了自律,就會「一篙不撐退千尋」。放任容易,自律難是人之常情。許多人對物質的過度追求,都是因為放任自己而產生的。
自律是對人格的自我呵護。誠信而自律是人格修煉的起點,是做人立德的根基。一個人若不能誠實守信,缺乏對自我行為的責任感,就會在社會上四處碰壁、孤鄰寡朋,甚至無法安身立世、做人成事。漢代的楊震是位千古留名的清廉之士,當有人給他送來重金且以無人知曉相告時,他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魯國國相公儀休嗜魚,有人送魚給他,他卻堅決不收。
有人不解地問他:「你既然愛吃魚,為什麼不收送上門來的魚呢?」公儀休笑著說:「我就是為了長久地有魚吃,所以才不收別人送的魚。」這話很值得人們玩味。他不因為自己的喜好而降低做人的境界,這樣的人,無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都會有所不為。即使其生活十分清苦,也不會為了獲得物質利益而忘記了對自身人格境界的追求。
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湯瑪斯.J.斯坦利博士說:「人是很難靠所謂運氣、遺產繼承、高層等級地位甚至高智力去積聚財富的。財富常是辛勤工作、堅持不懈、善於計劃,特別是克己自律的生活方式的結果。」
第一章 誠信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要求,是指誠懇老實、有信無欺。「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重要品德,是社會發展的基石。「信」即信用,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可見,「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維繫人際交往的重要德行。做人若能講誠信,必將為你人財兩旺打下堅實根基。
誠信是現代商家的立身之本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其實這只是一種誤解。真正做出大成就的商人都知道,商業運作最講究信譽和誠實,只有在正途上誠懇親切,做人和經商才能長久。
...
作者序
前 言
換一種心境,尋找做人的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我」,一捺是「你」,兩人或更多人才能組成人的世界。人活著就是要「與人共處」在同一個地球上。做人不但是件難事,同時也是件藝術。要從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提升到不普通、不平凡;從不普通、不平凡提升到超凡脫俗;從超凡脫俗提升到鶴立雞群、獨特創造,這就達到了做人的最高標準和最高的藝術境界。
「會做人」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最重要的。「人」是透過「會做」而成,「做」的行為、實踐使得一個人成為「人」。
然而每天,許多人都在為不會做人而付出著沉重的代價。許多人剛踏入社會門檻便急於經商,有人在向著生活之路攀援時,卻良莠不分,把虛假造作的庸俗作風甚至江湖騙子的「騙術」也當成了「訣竅」,結果誤入旁門左道,害人害己。
相當時期以來,誠信等做人危機在世界各地蔓延,一些商人和企業見利忘義、坑蒙拐騙等不良行為屢有發生,導致企業發展深陷谷底。
尋找做人的好方法
現代社會要求,人要具有不斷創新和發明的人格素質,具有敢於改變一切、創造未來的精神面貌,而有人僅僅為了肉體的存在而存在,為了肉體的生存而生存,直至生命終結。
要會做人,該如何做人?這是時代和生活賦予我們的新命題和新思考。也許有人會說,生下來就已經為人了,難道還不會做人嗎?這是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和難以理解的。
做人需要修身立德,在「德」字上站得住腳;同時不僅僅求「德」,還需要智慧和技巧,做到待人圓融、辦事妥貼,得到人們的認可。可以說,做人是德與智的綜合考量,是方與圓的完美統一。
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別人的做人原則、處事方法和人生追求。對於怎樣做人的回答,猶如中國俗話所說,「人員上百,形形色色」。在這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人生追求中,權與錢最具吸引力,兩者往往成為許多人的主要追求和目標。
擁有名利地位不是做人之本,而是做人之末或做人之工具。只有學會做人和做好人才是本,而「末離本則敗、末守本則旺」。既然已經來到世上,說明當人的緣份已經兌現。那麼就應該善待做人之緣份,首先學會做人的基本功。這是實實在在、穩妥可靠的招數。
至於將來,自己要如何發展,緣份自會一步一步指引你去爭取。一旦你掌握做人和做好人的基本功,無論將來緣份讓你去擁有什麼樣的事業,你都將立於不敗之地。
會做人是開啟財富之門的鑰匙
人是世界的主人,也是財富的主人。依靠高人一籌的生意手腕、精明的用人方法、對業務的精通等,固然能夠出人頭地於商界,取得傲人業績;但要成就偉大的事業,成為被世人廣泛承認、崇拜以至景仰的人物,還需要有傑出的素質能力、優秀的思想品質及迷人的人格魅力。
傅雷說:「我始終認為,做學問也好,做藝術也好,最要緊的是『人』。」讓我們更加確定了學會做人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無數大小人物的經歷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必須講究方法,否則處處樹敵、事事碰壁。而只有在掌握了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後,不斷地經營事業和人生,才能達到無往不利、遊刃有餘的高超境界。
人生的道理雖是無形,但卻牢牢控制著你我的心。其中最令人回味的是:人本沒有強弱之分,只因會與不會做人而殊;事本沒有成敗之別,只因能與不能用道而異。凡不善做人者,必在成事上遇挫;凡不能成事者,必在做人上有失。
世間做人最難,解釋做人也最難。我們需要用會做人去開啟財富之門。人最怕做了一輩子人,卻一輩子都不會做人。試想,不會做人,怎麼做事?一個人連人都不會做,還能做什麼?還能解釋什麼?
樹立你做人的最高目標
會做人取決於你對自己的定位。每個人都想成功,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這也是我們對自己人生追求的總目標。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要能學會做人就是我們要明確的一個定位。
總體來說,做人既不能把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設定為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標,也不能把升官發財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取向,而是要做那種有所創新、敢於冒險、不墨守成規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哲學意義上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國民創造力,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社會財富。
無數成功人士的生活體驗和做人經驗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人要有所作為,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如果用哲學語言來表述,那就是,一樣事物要發展,除了依賴外部力量,還必須依靠自身的內部力量,即事物是由於內部力量和原因而自我運動、發展的。
在商品經濟時代,經商就是做人。商人不僅需要正直、勤奮、誠信的「實幹」,也需要善於溝通、鋪路搭橋的「巧幹」。這樣才能在紛雜的社會中少走彎路、遊刃有餘,免受傷害。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商場上,人間百味盡在其中。每一位有志於在商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將從此書中獲益,細細品味並加以運用,則可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前 言
換一種心境,尋找做人的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我」,一捺是「你」,兩人或更多人才能組成人的世界。人活著就是要「與人共處」在同一個地球上。做人不但是件難事,同時也是件藝術。要從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提升到不普通、不平凡;從不普通、不平凡提升到超凡脫俗;從超凡脫俗提升到鶴立雞群、獨特創造,這就達到了做人的最高標準和最高的藝術境界。
「會做人」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最重要的。「人」是透過「會做」而成,「做」的行為、實踐使得一個人成為「人」。
然而每天,許多人都在為不會做人而付出著沉...
目錄
前言 9
第一章 誠信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15
誠信是現代商家的立身之本 16
誠信是財富的基石 27
誠實也應要有「度」 32
自律才能獲得人格的高境界 39
怎樣樹立交際中的誠信形象 42
第二章 道德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49
厚德者終成大業 50
君子以厚德載物 65
提升修養是現代商家的必修課 75
忠誠是我們的底線 86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94
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 99
第三章 智慧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105
經商之道,以計為首 106
五項基本的生存智慧 109
可方可圓─做人的秘訣 115
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120
寧當傻子,不做「精明人」 130
謀略者大屈大伸 138
把握雙贏原則,蛋糕大家同分享 148
第四章 廣結善緣,讓你人財兩旺 155
投資感情本金,收穫朋友 156
如何快樂地與同事相處 167
善借人氣,財氣勢如虹 180
什麼會威脅你的前途和機會 183
商場並非如戰場 189
第五章 以人為本,讓你人財兩旺 199
經商要以做人為先 200
運用「禮尚往來」的催帳策略 207
獨善其身,成為你自己的神 216
第六章 恪守原則,讓你人財兩旺 225
要成熟不要世故 226
放飛和平鴿,高掛免戰牌 230
以操守為重,走正道經營 242
固守你的做人原則 252
人格:一個人最大的財產 263
第七章 良好心態,讓你人財兩旺 271
好心態,盤活生意 272
良好心態成就資本人生 281
「觀念不窮」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292
做人應有的六種好心態 307
做生命的駕馭者 313
第八章 愛心待人,讓你人財兩旺 317
做人做事就是學習 318
愛民是天下最大的愛 325
做善事有大學問 333
慈善是商家的愛心長跑 337
完善修養,以大義造福他人 342
前言 9
第一章 誠信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15
誠信是現代商家的立身之本 16
誠信是財富的基石 27
誠實也應要有「度」 32
自律才能獲得人格的高境界 39
怎樣樹立交際中的誠信形象 42
第二章 道德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49
厚德者終成大業 50
君子以厚德載物 65
提升修養是現代商家的必修課 75
忠誠是我們的底線 86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94
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 99
第三章 智慧做人,讓你人財兩旺 105
經商之道,以計為首 106
五項基本的生存智慧 109
可方可圓─做人的秘訣 115
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