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廁所吃三明治比在廚房吃更安全?
掉在地上的食物,只要不超過五秒,還可以撿來吃?
抗菌產品真有作用,還是花錢圖個心安?
本書描述各式各樣重要的微生物:好的、壞的,還有醜惡的,
是了解微生物學的第一本入門書,
也是日常生活中習得保身之道的必讀著作!
餅乾失手掉在地上,可以再撿來吃嗎?根據「五秒守則」的說法,只要不超過五秒,細菌不會污染餅乾,所以照樣能撿來吃。這種遍及全球的說法,真的可信嗎?作者藉「五秒守則」的說法,彰顯出環境微生物學的六項基本原理。這些原理可以幫助你了解微生物的世界,以及懂得在這個看不見的微生物世界中過活的自保訣竅。
在作者諧趣、易解的筆調下,完整提供細菌、病毒、藻類、酵母菌、黴菌和黴斑的相關知識,描述各式各樣的重要微生物,不管是好的、壞的,甚至是兇猛可怕的。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無所不在的微生物,明白微生物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的作用方式。書中穿插許多破除迷思的小知識、衛生保健祕訣,還有三十多幅展現這個隱形世界的插圖。
本書還告訴您——
家庭清潔產品的驚人事實
準備食物之前,應謹守的重要原則
二十五道最常見微生物問題
作者簡介:
安妮.馬克蘇拉克(Anne E. Maczulak)博士是美國知名微生物學專家,在微生物學領域擁有資深經歷,跨足產業界及學術界,產業經驗相當豐富。因此馬克蘇拉克博士的理論研究、實務知識兼備,條件得天獨厚。她更是少數能以幽默且易懂的淺顯措詞,向大眾解說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知識,與一般讀者一探顯微鏡下的神祕世界。
譯者簡介:
蔡承志,專職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皇光醫師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 黃顯宗教授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感染症學及臨床微生物學專家 薛博仁醫師
作者由淺入深地從歷史角度帶領讀者進入微生物學的世界,分章介紹最基礎的微生物分類及微生物構造,病原菌的認識,家中、工作環境及公共場所的微生物知識,飲水及食品中的致病病原,消毒殺菌的正確知識,抗生素使用的原理等重要知識。……作者將困難的微生物知識轉換成一個個很生活化的實例,讓讀者在很友善及無痛苦的環境下,學習到很多正確及實用的傳染病學問。——陳皇光,台大預防醫學博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這本書可以提供讀者豐富的微生物知識,穿插無數我們所關心的議題,提供專業的答案,書中同時也有許多趣味的生活知識和典故,提供理性判斷的基礎。作為教育者,期待本書對於年輕學子的啟發,提升我們微生物學研究的能量!——黃顯宗,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一〉
一本最友善的「微生物學」 陳皇光
台灣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疫情」新聞,弄得社會沸沸揚揚。有時候真的極度緊急,例如 SARS或腸病毒重症疫情,立刻引起有關單位高度重視;有時候國內明明並沒有明顯疫情,只有某些零星的外電消息,但在媒體密集的報導下,使得民眾陷入恐慌,在輿論的壓力下政府往往被迫投入大量金錢作防疫的工作,但終究雷聲大雨點小,徒勞無功。
更常出現的新聞往往是又有專家研究報告顯示身邊的某個日常用品比馬桶還髒,或者網路上謠傳某人使用了貼身用品結果得到恐怖的傳染病,或某人疑似在公共場所感染特殊疾病……,諸如此類造成恐慌的訊息及片段不正確的知識不斷出現在民眾週遭,未經查證或理性思考就在媒體及網路世界大量流傳,不但民眾深感困擾,連政府單位或醫療專業人員都感到十分頭痛,不知道如何去澄清或圍堵這一大堆不實的傳染病訊息。
在民眾缺乏學習微生物及傳染病知識的管道之下,面對病患的傳染性疾病,臨床醫師常常很難讓病患或家屬充分了解不同病原(例如細菌和病毒)之間構造、症狀、傳染途徑或治療方式的差異,甚至預防方法的不同。這些誤解都會增加治療或預防傳染疾病的困難。
今日即便已經發明很多有效的疫苗、殺死致病原的抗生素、無菌技術及消毒的方法,民眾面對完全陌生的傳染病大流行還是會產生極度的恐慌,因為那是出乎民眾意料之外: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竟然還有未能解決的傳染性疾病!這種恐慌是與生俱來的,而且會大到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但如果民眾有充分的傳染疾病及微生物知識,這種恐慌很容易就會迎刃而解。但微生物的知識要從哪裡獲得?安妮.馬克蘇拉克(Anne E. Maczulak)的這本新書《掉在地上的餅乾還能吃嗎?──有關細菌、病毒和黴菌的必要知識與常識》提供了一個非常友善及淺顯易懂的學習途徑,讓一般民眾也可以很輕鬆無壓力地了解微生物及傳染病知識。
乍翻開此書,從高中時代就熟知的偉大人物再度一一浮現:發明顯微鏡的雷文?霍克、「細菌學之父」路易.巴斯德、推廣手術器械消毒減少術後感染的約瑟夫.李斯特、建立起致病因果關係理性思考「寇克氏法則」(Koch’s postulates或譯作柯霍氏準則)的羅勃.寇克及發現盤尼西林救命無數的亞歷山大.弗萊明…。作者由淺入深地從歷史角度帶領讀者進入微生物學的世界,然後分章介紹最基礎的微生物分類及微生物構造,病原菌的認識,家中、工作環境及公共場所的微生物知識,飲水及食品中的致病病原,消毒殺菌的正確知識,抗生素使用的原理等重要知識。
作者在書中末端幾個章節,則深入介紹醫學上相關的病原體傳染機制,免疫系統的運作,疫苗使用的原理及的優點,民眾熟知卻難以理解的重大世界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性病、愛滋病、肺結核及新型致病病毒,環境污染與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公共場所易罹患之傳染病,特殊細菌在科學及工業上的用途及病毒與基因療法。最後作者貼心地整理民眾最常提出的二十五道有關微生物的疑惑及解答,作為本書的結尾,相當地實用。
即便讀者未具有自然科學的相關背景,在閱讀此書實際上應該不會遇到什麼障礙,因為作者已將困難的微生物知識轉換成一個個很生活化的實例,讓讀者在很友善及無痛苦的環境下,學習到很多正確及實用的傳染病學問;很多常見的傳染病專有名詞,都會在本書中得到解答。同樣的,醫學院學生及醫療相關從業人員,也可以從此書理解到很多以前從未在課程中出現的環境或食品微生物重要知識。非常感謝作者及譯者的用心,這實在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給大眾的科普書籍。
(本文作者為台大預防醫學博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名人推薦: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皇光醫師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 黃顯宗教授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感染症學及臨床微生物學專家 薛博仁醫師
作者由淺入深地從歷史角度帶領讀者進入微生物學的世界,分章介紹最基礎的微生物分類及微生物構造,病原菌的認識,家中、工作環境及公共場所的微生物知識,飲水及食品中的致病病原,消毒殺菌的正確知識,抗生素使用的原理等重要知識。……作者將困難的微生物知識轉換成一個個很生活化的實例,讓讀者在很友善及無痛苦的環境下,學習到很多正確及實用的傳染病學問。——陳皇光,台大預防醫學博士...
目錄
〈出版緣起〉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專文推薦〉一本最友善的「微生物學」∕陳皇光醫師
〈專文推薦〉發黴的年糕能吃嗎?∕黃顯宗教授
緒論: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第1章:微生物學研究什麼?──有關微生物學的幾項基本觀念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類群,也是地表數量最多的生物。微生物包括細菌、酵母菌和原生動物,有些藻類也屬於單細胞類型。而病毒是種微粒,不是生物,但往往也被納入微生物學研究範疇中。
第2章:上了新聞的微生物
日常活動空間混雜了各種細菌、黴菌和黴菌孢子,這些微生物的專有名稱無關宏旨,真正重要的是它們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像是容易引發腹瀉的大腸桿菌、與腸胃炎有關的諾沃克病毒、引發香港腳的髮癬菌……等。
第3章:我們全都住在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學家具備察覺顯微世界的本事,深知我們每次碰觸事物,每一次呼吸,都會受到何等影響。只要對身處的周遭環境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也能養成「見到」細菌的好本事!
第4章:桀驁不馴的微生物──食物和飲水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適應人類抵制策略的速率,遠比人類適應它們更快。單憑這項理由,想要體徹底消滅病原,讓它們在食品和水中完全絕跡,恐怕永遠不可能實現。但殺滅致命微生物的科學研究仍努力不懈,不斷學習如何與微生物共處。
第5章:如你所願洗個乾淨
究竟該保持多乾淨、消毒得做到什麼程度,才能真正保障安全?對此微生物學家已經有許多論戰。有些人覺得,清潔和消毒工作最好只做到最低程度就好;另有些人則認為,住家保持一塵不染才是不二法門。
第6章:感染和疾病
病原體隨時間逐漸演化,對所有醫學發明幾乎都能迅速反應。而除了人體的先天免疫力之外,我們其實還有許多能先期制止病菌蔓延的方法,其中包括十分容易實踐的動作,例如洗手以及不亂觸摸東西。
第7章:新興疾病的威脅
人類行為和人口組成出現變化,都是造就新興疾病、導致疾病再現的條件和理由。新興微生物乍似和我們的生活相距甚遠,不會帶來威脅。但事實上,如今許多已知的病原體,對過去而言都是料想不到的新威脅。
第8章:它們都是未開發的資源
地球上的微生物,多數都是未開發的資源,它們可以提供?、蛋白質、抗生素和化療藥物。它們的潛力雄厚,能治癒疾病,還能為我們的居住空間清理毒物。微生物在生物圈扮演的角色可說是不計其數。
五秒守則終曲
二十五道最常見問題
名詞淺釋
致謝詞
作者簡介
微生物學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出版緣起〉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專文推薦〉一本最友善的「微生物學」∕陳皇光醫師
〈專文推薦〉發黴的年糕能吃嗎?∕黃顯宗教授
緒論:日常生活中的微生物
第1章:微生物學研究什麼?──有關微生物學的幾項基本觀念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類群,也是地表數量最多的生物。微生物包括細菌、酵母菌和原生動物,有些藻類也屬於單細胞類型。而病毒是種微粒,不是生物,但往往也被納入微生物學研究範疇中。
第2章:上了新聞的微生物
日常活動空間混雜了各種細菌、黴菌和黴菌孢子,這些微生物的專有名稱無關宏旨,真正重要的是它們在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