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詩學論叢系列書之一
《臺灣詩學季刊》以論說臺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臺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臺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個幾本。第二批共有六本,包括向明的《詩人詩世界》、蕭蕭的《新詩創作學》、白靈的《新詩跨領域現象》、陳政彥的《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家論》、蕓朵的《濛濛詩意──蕓朵論新詩》和林于弘、楊宗翰的《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臺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詩人白靈將理工背景的專業知識結合詩文評論,從「跨質能」、「跨媒介」、「跨語言」、「跨文體」、「跨地域」、「跨時空」等面相,以物理、醫學、心理學等理論切入,探究詩人與詩作的各種跨領域現象。
│當理工遇上文學,如何以科學公式計量詩的職能轉換?│
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如何探究混沌與詩、以及詩與質能、色空、有無、虛實、與多一的關係?
詩從「詞語」轉向「圖像」的轉向,與當今數位媒體的多元複合特性如何與詩結合?
杜十三的跨領域行徑如何實踐?其小詩與圖像的互動具備什麼意涵?
以向陽的散文詩和臺語詩為例,看向陽的「難題」何在?
從拉康鏡象說及左右腦分工說切入,看路寒袖創作的不安定動態性,與臺灣圖像的歷史走向有何契合?
閩南語方言詩的拓展和未來的可能發展為何?
朵思和羅英兩人的詩作,在情與欲呈現方式有何不同?
臺灣前行代詩人大規模「移花接木」地填補了「中國新詩史」中五○、六○年代「尬尷的空檔」,何以臺灣中生代卻在「之後的30年」幾乎「被尬尷的忽略」?
從匱乏說怎樣看卞之琳的〈斷章〉?
詩人白靈從「跨質能」、「跨媒介」、「跨語言」、「跨文體」、「跨地域」、「跨時空」等面相,以物理、醫學、心理學等理論切入,探究詩人與詩作的各種跨領域現象。
作者簡介:
白靈
本名莊袓煌,1951年生,福建惠安人,現任臺北科技大學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年度詩選編委,曾任臺灣詩學季刊主編五年,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2011新詩金典獎等十餘項。創辦「詩的聲光」,推廣詩的另類展演型式。著有詩集《昨日之肉》、《五行詩及其手稿》、《愛與死的間隙》、《女人與玻璃的幾種關係》等十二種,童詩集兩種,散文集《給夢一把梯子》等三種,詩論集《一首詩的玩法》等六種。近年介入網路,建置個人網頁「白靈文學船」、「乒乓詩」、「無臉男女之布演臺灣」等十二種(http://www.ntut.edu.tw/~thchuang/)。
章節試閱
【跨媒介現象】
臺灣新詩的跨領域現象──從詩的聲光到影像詩[節錄]
摘要
「跨領域」的最基本概念,在打破固有框架,跳脫本位,穿梭於不同的領域之間,以開放性的觀念瓦解了傳統藝術文學的封閉性,而詩從「詞語」向「圖象」的轉向,可看作「有框的無框化,有界的無界化」的後現代現象,其發展甚可期待。當今之「數位媒體」因具有多元複合特性,容納了文字、聲音、影像、舞蹈、戲劇、互動、感應科技等多項元素,由此延伸出各種跨界結合與創新的可能,而「詩」正是文學中最易穿梭其間的小飛俠。本文先從八○年代中期出現的「詩的聲光」往前爬梳,指出其源頭和起因,再略述及20世紀末出現的「超文字」現象、最後論及21世紀前十年出現的「影像詩」的庶民性格,並提出未來詩的展望:詩版圖的擴張將無止境、詩的全民化庶民化成為必然、建立超文字影像詩聯網之必須、「在場」或「不在場」的「跨」都將與時俱進、以及交流建構「影像詩學」之必要等。
關鍵詞:跨領域、詩的聲光、超文字、影像詩
一、引言:有框的無框化,有界的無界化
詩人是人類中最不肯安份守己、不肯固守某一領域的不安份子,一向扮演著文學的先鋒角色,企圖以各種激進的實驗和形式表現其內在情感的不平衡。詩與歌、詩與畫的跨領域現象自古已然,於今更烈,尤其在資訊媒體快速變化、成長、越來越貼近人性所求和生活所需的今日,詩人更是文學界中最易躁動、敏銳地嗅聞到此項變革所帶來掀天巨浪的一群。在電腦個人化之前,詩與歌、詩與畫、詩與劇、詩與舞等的互動,在臺灣,早已受到詩人相當的矚目和實踐,尤其是前二者。
而自從網際網路快速地「生活化」與「大眾化」(即全球化)後,影(畫/圖/影像)音(歌/音樂/音效)正以不同形式和千軍萬馬的力道逼仄著語言文字的存在空間。尤其2005年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的設立,以及2004年Facebook臉書、2005年Twitter推特等社群網站的成立和上線,大大改變了人與人互動聯結的形式和頻率。不只虛擬化了社交聯絡的模式,也使得影像與文字處於激烈互競的場域。由於網路此種強大的傳播能力和速度,也使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行動裝置,在未來十年,將快速地使此類科技產品成為民生必需品,未來也將進入「C世代」—雲端運算時代。今後1990年代之後出生者,將是對電腦、網路黏著度高、社群導向虛擬化的一群人,這群人不會付錢買微軟Windows、不會買書,習慣使用網路免費服務。 在未來,文字不只難再與圖象影音並駕齊驅,且勢必呈大幅度落後之勢,則詩的愛好者勢必很難執著於以純粹的文字為閱讀文本,而必然向其他領域「多元化」地跨界,尋找更適宜的表現形式和媒介,詩人很難再固守單以文字呈現的既定疆域已成了必然的趨勢。
所謂的「跨領域」,即是以開放性取代封閉性,反對既定疆域下的固有規範,企圖打破舊有框架,跳脫本位,穿梭於相異的領域之間。在總體性或整體性的藝術觀念下,由於去中心化的後現代理念、DV錄影技術和互動科技等數位媒材的長足進步和催化,如今跨領域創作已演進為一種潮流和顯學,集合文學、詩歌、音樂、戲劇、舞蹈等多媒體跨領域的媒材表現、裝置藝術、舞臺演出、或網路展示,成了未來藝術和文學可以不斷跨出和開疆闢土的嶄新方向。
而「開放性取代封閉性」、「反對既定疆域的規範」,「跳脫本位」,「穿梭諸領域之間」等跨領域的特質,其實即人的生活的整體內容,在日常活動中不會刻意去分割或分辨、或在乎當下處在什麼領域之中,只有進入特定的場域、參與特殊的認知活動、或從事創作行為時,才會開始關心所謂「領域」的問題。何況人具有的左腦與右腦在認知事物時,大致可以看出占優勢的左腦較能分割或分辨所謂的「領域」,它是有框有界線的、理性的、分析的、個人的、注重過去和未來的,與語言/文字相關聯的知識和學問均與之密切連結(所有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而占劣勢的右腦則較難能分割或分辨所謂的「領域」,它常把自身與外界時空溶合成一體,它是無框無界線的、感性的(直覺的)、綜合的、集體的、注重當下的,與圖象視聽影音相關聯的藝術學門均與之密切連結(包括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所有藝術學科),如圖一所示。
而當代的科技的進步,使得本來無法存留或呈現的視聽影音可以快速被存取、虛擬、乃至3D化(影像立體化)、4D化(3D加上觸、動、味、嗅覺),而這是古老的印刷文本時代、乃至初期的電子時代所難以揣想的。於是過去的「劣勢右腦」未來將以符合人性需求的方式,部分取代「優勢左腦」的地位,何況詩原來就是以右腦的感性內容和「形象思維」方式,向左腦的語言區域求取適當的文字來表現,因此說寫詩或讀詩是一全腦運動亦不為過,只是「形象思維」部分功能在未來有可能由具象或虛擬的影音予以呈現。於是左腦已開始學習「向右腦移動」,屬於左腦的「文」向屬於右腦的「圖」移動,屬於左腦的「有框」向屬於右腦的「無框」移動,「有界線」向「無界線」移動。或者說「有框的無框化,有界的無界化」,已成了未來世代的大趨勢、大潮流,是文學家和詩人不能迴避而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本文先從80中期出現的「詩的聲光」往前爬梳,指出其源頭和起因、再略述及20世紀末出現的「超文字」現象、最後論及21世紀前十年出現的「影像詩」的庶民性格,並指出其可能的展望。
二、雙碼理論與跨領域的先河
跨領域可以是一個人跨不同領域,也可以是一群不同領域者透過互動、激盪出火花來。這並不是多新的觀念,早在15世紀,比如佛羅倫斯(Florence)的銀行家族梅迪奇(Medici) ,即曾資助過眾多不同範疇的創作家,將雕刻家、科學家、詩人、哲學家、金融家、畫家和建築家匯聚於佛羅倫斯,因彼此交會、學習,打破不同領域與文化的界線,其後合力打造出一個嶄新觀念的新世界,此即文藝復興時代的來臨。因此,凡能在不同領域交會碰撞驚人創新的現象,即稱為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因此跨領域本身的實踐,將有助於「跳脫本位」、「開放性取代封閉性」,開展新事物、新格局。
而如19世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所說的「共感」(correspondances),即預示了人類自身感官所連結的知覺回應,常是各種美感經驗的相互交融,其中可能包括了色(視覺)、聲(聽覺)、香(嗅覺)、觸(觸覺)等知覺,彼此成為一種相互應合交感,彷如上節所說「無框」、「無界線」的作用,以是人與人能跨領域、人與自然、人與物的「無界線共感」恐也與「右腦結構」有關。因此當波特萊爾在1857年《惡之華》中的〈感應〉一詩中的二、三段寫到:「彷彿遠遠傳來一些悠長的回音/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統一體/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樣茫無邊際/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互相感應/有些芳香新鮮得像兒童肌膚一樣/柔和得像雙簧管,綠油油像牧場/──另外一些,腐朽,豐富,得意揚揚/具有一種無限物的擴展力量/彷彿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在歌唱著精神和感官的熱狂。」詩中的「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統一體」、「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互相感應」、「具有一種無限物的擴展力量」,他說的並不只是他個人的感應,而是「右腦可貴的」、「湼槃式的」不知何謂「邊界」的作用。
以是西元1849年,德國歌劇兼音樂作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在《未來的藝術》中,曾提出「總體藝術」(Total art work)的概念,他認為唯有將音樂、歌曲、舞蹈、詩、視覺藝術,與寫作、編劇及表演相結合,才能夠產生一種全面涵蓋人類感官系統的藝術經驗,也唯有打破藝術領域間的界線,才有機會創作出最完整的藝術作品。此總體藝術觀其實即已具有跨領域的概念。
雙碼理論(dual-coding theory,DCT) 的主張或可呼應上述的說法。此理論認為人之心智結構皆能收集「文字表徵」(verbal representation)與「圖象表徵」(visual representation)兩種不同類型的資訊。如圖二「雙碼理論之多媒體效應圖」所示,圖中1號箭頭是指當感官接受到文字(verbal)資訊時,這一些文字資訊將經由文字編碼過程在「工作記憶體」(working memory,指短期記憶)中被進一步轉換為「文字系統之心象」,稱為「字象鏈結」(1)過程。同理,圖二中2號箭頭是指當感知器接受到視覺(visual)資訊時,這些視覺資訊將經由視訊編碼過程在「工作記憶體」中被進一步轉換為「圖形系統之心象」,稱為「圖象鏈結」(2)過程。圖二中3號箭頭表示建立「文字系統心象」與「圖形系統心象」間之「參照鏈結」(3)(referential connection)。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比如即時表現或形成長期記憶)即視「字象鏈結」(1)、「視象鏈結」(2)、以及「參照鏈結」(3)等三種鏈結建立之品質優劣而定。根據研究發現:文字資訊與視覺資訊「同時呈現」比「先後呈現」更能有效的幫助建立「參照鏈結」(3),提昇學習效果。因此,就雙碼理論之觀點而言,學習者如能「同時」使用「字象系統」與「圖象系統」來有效處理資訊,即能促進上述三種鏈結之建立、有效提昇學習的成效。 由此可見「圖文並呈」不只是人性「共感之天性」和腦結構使然,也是學習時提昇成效所需。
(未完)
【跨媒介現象】
臺灣新詩的跨領域現象──從詩的聲光到影像詩[節錄]
摘要
「跨領域」的最基本概念,在打破固有框架,跳脫本位,穿梭於不同的領域之間,以開放性的觀念瓦解了傳統藝術文學的封閉性,而詩從「詞語」向「圖象」的轉向,可看作「有框的無框化,有界的無界化」的後現代現象,其發展甚可期待。當今之「數位媒體」因具有多元複合特性,容納了文字、聲音、影像、舞蹈、戲劇、互動、感應科技等多項元素,由此延伸出各種跨界結合與創新的可能,而「詩」正是文學中最易穿梭其間的小飛俠。本文先從八○年代中期出現的「詩的聲光」往...
作者序
詩是跨向全人的先鋒
詩是宇宙的奧秘,具有預測性、風向球的特質。有時隨著它拈東惹西,招來不少是非,別人不知你在作什麼,自己更不明白為何如此,總要走了好長一段路,回頭去想,才略略恍然,甚至這恍然還是另一層次的迷糊。詩就是這樣既迷人又令人深陷迷糊、爬了老半天也不見得真正看清它的東西。
應該說,詩是宇宙借人顯現自身之物,永遠站在此與彼之間的交界、邊緣、或模糊地帶發聲或發呆。短暫和一瞬是它的特質,像黎明露臉天邊,又沒有它光亮,像黃昏佈展色彩,又沒有它輝煌。它要說的常是不可說、不好說、一說即非原貌之物,它是人心裡頭萬古本然的騷動,它是介在,不,是跨在溪河兩岸間的雙腳,是一手支天一手頂地的兩手,是在夢與現實穿梭卻看不太清什麼的兩眼,它是人的能與不能的無奈表現形式。
總之,之所以有「跨」、需要「跨」,因人是全人,不願安於部分或一邊,本領又不高強,有願而無能,只好一生馬不停蹄,在諸多此與彼間跨來跨去,像眼光在諸多雲朵間跨去跨來就以為看清楚了天空,心思在諸帆間橫來掃去就以為明白了海洋。詩是人的不能用還算能的方式表現出來的一種自慰形式。
然則跨是宇宙賦予人的本能,性別之跨、工具媒介之跨、語言之跨、地域之跨,自古即在地球上此大陸與彼大陸間不停移動遷變,從來沒有停歇。如今不過是藉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爆發、網路的傳輸、行動裝置的便捷,更進一步使人了解人類想要全方位的性是沒有止境的。
詩只不過讓人更能理解科學所謂質與能、無限與有限的關係,哲學所謂有與無、不可見與可見、一與多,佛學所謂色與空,文學所謂虛與實、意與象,乃至大腦研究的左右腦之別,其理皆一,極易一以貫之,明白詩即明白上述各兩項之間的交界和互動之處即詩之本質所在,其所以不易說清,就像要搞清一堆學問或名詞般,令人容易困頓或退縮。
此書之形成,歷經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將「跨」區分成各樣可能,不過是方便入內討研而已,集中於詩之一字,此理無它,因詩是自由的,不站在此與彼的哪一邊,因為質與能只是同一事物的兩種形式,因此有限是無限的暫態、色空不二、有無相生、虛實無別,詩便跨在二者之間,詩是完整的、包容的,永遠不選擇一邊,詩是人類跨向全人、成為全人的先鋒!
詩是跨向全人的先鋒
詩是宇宙的奧秘,具有預測性、風向球的特質。有時隨著它拈東惹西,招來不少是非,別人不知你在作什麼,自己更不明白為何如此,總要走了好長一段路,回頭去想,才略略恍然,甚至這恍然還是另一層次的迷糊。詩就是這樣既迷人又令人深陷迷糊、爬了老半天也不見得真正看清它的東西。
應該說,詩是宇宙借人顯現自身之物,永遠站在此與彼之間的交界、邊緣、或模糊地帶發聲或發呆。短暫和一瞬是它的特質,像黎明露臉天邊,又沒有它光亮,像黃昏佈展色彩,又沒有它輝煌。它要說的常是不可說、不好說、一說即非原貌之物,它...
目錄
【臺灣詩學論叢】第二輯 總序/李瑞騰
自序 詩是跨向全人的先鋒
│跨質能現象│
質能與多一―混沌詩學初論
│跨媒介現象│
臺灣新詩的跨領域現象―從詩的聲光到影像詩
有框與無框―杜十三的跨領域實踐及其小詩例證
│跨語言現象│
詩的影音建構―以向陽的散文詩和臺語詩為例
建構與逃逸―路寒袖影音創作中的臺灣圖象
閩南 語詩歌中的聲情表達與意象的力量―以向陽到唐捐等的方言詩為例
│跨文體現象│
在詩中小說―朵思與羅英詩中的情與欲比較
│跨地域現象│
平行與交錯―《兩岸四地中生代詩選》出版的意義和影響
從斷捨離看小詩與截句―由東南亞到兩岸詩的跨域與互動
│跨時空現象│
我完成我以完成你―從匱乏說看卞之琳的〈斷章〉
│附錄│
白靈詩學年表
【臺灣詩學論叢】第二輯 總序/李瑞騰
自序 詩是跨向全人的先鋒
│跨質能現象│
質能與多一―混沌詩學初論
│跨媒介現象│
臺灣新詩的跨領域現象―從詩的聲光到影像詩
有框與無框―杜十三的跨領域實踐及其小詩例證
│跨語言現象│
詩的影音建構―以向陽的散文詩和臺語詩為例
建構與逃逸―路寒袖影音創作中的臺灣圖象
閩南 語詩歌中的聲情表達與意象的力量―以向陽到唐捐等的方言詩為例
│跨文體現象│
在詩中小說―朵思與羅英詩中的情與欲比較
│跨地域現象│
平行與交錯―《兩岸四地中生代詩選》出版的意義和影響
從斷...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