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臺師大,
如何在短短八年內蛻變為具有新氣象且創意無限的頂尖大學?
臺師大校長張國恩現身說法,暢談如何在任內八年以創新思維翻轉校風,
讓師大一舉躍升為與世界各國頂尖大學平起平坐的一流學府!
歷史悠久的臺師大,如何在短短八年內蛻變為具有新氣象且創意無限的頂尖大學?本書從教育方針、國際交流、資產活化、組織變革、績效管考策略等各種層面切入,並收錄臺師大校長張國恩現身說法的專文,完整呈現臺師大如何以創新思維翻轉校風的精彩歷程!
在師大校長任內,張國恩鼓勵師生多元發展,大學不只是學習知識,而是提供多元環境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學會與人共同生活、合作、解決問題。同時,大學也透過兩種方式影響社會發展:一是人力資本的養成,促進個體的自我實現和收入的提升;一是對真理的追求,新世紀的大學雖然強調知識創造,本質仍與宇宙精神相繫,使更多人獲得啟蒙,引領文明的創新。
張國恩校長任內也身體力行,開創了許多新制度:他主張大學是人力資本養成的場所,不該有退學制度,取消了師大的「雙二一退學」規定,只規範修業年限,重視學生學習權利及回歸教師評量權;減少必修學分數與授課時數,以增加學生學習機會;與技術型高中合作「生活技能通識課程」,讓大學生回到高職去學習實作技術;率先廢除「操行成績」,培養學生自律能力;率先設置「專責導師」,進行全方位學生輔導;率先設置「社團人專業領導培力學分學程」,專業學識課程搭配社團實務經營。此外學生在海外實習、海外志工的經歷,列入「世界足跡學程」;此外,師大每年暑假舉辦「孔子行腳」活動,和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等名校學生共同至偏鄉關懷弱勢學生。
從日治時期高等學校時代至今已數度轉型的百年老校臺師大,在未來將走向何方?
張國恩說:「臺師大要走一條自己的路!」
作者簡介:
王彩鸝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遠見雜誌執行編輯、國家教育研究院講師群、現任聯合報系採訪中心生活組組長。長期關注教育議題,《偏鄉教育願景工程》報導獲第七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社會前進獎。曾擔任《名人親子教養的36堂課》、《名醫是這樣養生的》、《12位美女醫師養顏魔法書》等專書共同作者。
黃兆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美國西北大學麥迪爾新聞學院IMC中心訪問學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應媒所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藝所肄業。曾任聯合報系文字記者、召集人、組長。實踐大學兼任講師、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改編張曼娟「永恆的羽翼」作品拍攝電視劇,獲廣電基金全國大專第二名、2002聯合報傑出表現獎、2005聯合報傑出表現獎。
現任臺師大研發處助理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執行長。專著:《創意傳播管理──高等教育聲譽提升策略、《師大風雲人物》。合著:《一本書學會新聞寫作》、《一本書學會新聞採訪》、《聯合報相對論》。
胡世澤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畢業。曾任自立晚報、國語日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等媒體文教記者,曾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第二名,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技術師,擔任新聞聯絡人,負責學校行銷及公關業務。
【封面設計】
許和捷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教授兼總務長、師大美術館營運主任。曾任臺師大設計系&文創中心主任。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特約設計,設計封面一百餘本,曾獲書籍類個人編輯金鼎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序推薦★
王金平(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
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
【序】/王金平(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
這些年我十分關注台灣教育的發展,面對強大的國際競爭壓力與局勢變化,台灣的大學確實面對許多壓力與危機。二○一○年張國恩校長接任母校臺師大的校長,當時師大正在面臨轉型,而什麼樣的人擔任校長,將關乎師大的命運。五十一歲的張國恩被委以重任,當時的他,一來相當年輕,二者並非臺師大畢業校友,許多人對他充滿好奇與遲疑,但我心中,他能接任校長正代表師大跳脫過去的思維,我心想,他代表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也象徵臺師大在這樣非典型師大人領導下,將有一番新的氣象。
張國恩是位充滿智慧的理想主義者,回首八年師大的成長,在溫和改革的背後,靠的卻是他聰明的智慧與強大毅力,亦可以看見他前瞻的思維。張國恩是台灣戰後出生的知識青年,也正是典型台灣青年世代的樣板,父親來自福建,從小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靠著自我的努力考上大學,攻讀碩士、博士,他做過車床、爬過電線桿,在基層服務過,即使吃再多的苦,卻始終懷有理想性與對家庭、社會的使命感,種種的磨練,培養他穩定卻帶有勇於挑戰的性格,不怕變動亦能以不變應萬變,也敢於承擔風險,帶領師大做出革新,修復已經老化的龐大組織,在運籌帷幄下打造一個嶄新的團隊。
轉眼八年過去了,張國恩為師大繳出漂亮的成績單,無論是國際化發展、世界排名、校務發展都擁有傲人的成績。不靠權力,靠智慧,不靠手段,靠真誠,這就是張國恩的特質,八年來,觀察他面對棘手的問題,是極富有判斷力與決斷力,用人唯才,凡事大局為重,他雖嚴以律己,卻處處寬以待人,種種特質,前瞻的想法,讓師大早在巨浪來襲前,能在韜光養晦的低調成長中,幫助系所多元發展與茁壯,而無畏少子化衝擊。
張國恩更以宏雅的格局,帶領師大一躍成為閃耀全球的頂尖大學,當二○一五、二○一七各以QS、THE拿下世界大學教育類排名第二十二名的傲人成績,更證明臺師大已經從老牌的師範大學,翻轉成為一所可以跟國際競爭的綜合性大學。
張國恩翻轉了師大,這個改變確立臺師大在全球大學競爭中,可以面對強悍的競爭對手,師大成功模式已成為亞洲許多大學效法的對象,現在的師大終於可以在師資培育、教育學門站穩腳步後,再帶領其他學院全方位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張國恩校長的帶領下有了嶄新的不凡局面。
==========================================================================
【序】/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
教育的力量在於提升人類生活與影響社會的發展,其核心價值在於「心」,當張國恩校長接掌師大後,許多人觀察的是他如何變革,等待的是他的績效,但我在意的卻是他的人格特質,與張國恩相識不算長久,但他寬厚的胸襟,幽默睿智的特質,令我印象深刻,這些年,母校確實在他的用心深耕之下,凝聚一股不容忽視的正面力量,用心的積極作為,牽動了師大的命運,精彩的師大已跳脫死板而傳統的樣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教育的殿堂,是藝術與文化的重鎮,更是全球華語文匯流之地,在這充滿使命與豐富色彩的校園中,張國恩首要能以無私的態度,包容的心胸,在師大既有體制下,量身打造一流團隊,高瞻遠矚網羅世界一流學術人才,創造一流舞台,讓校內菁英得以揮灑,協助這所跨越世紀的百年名校變得更有創意、更有競爭力,以及更有魅力。
我與張國恩的交集,源自於這些年與他同在教育場合上的接觸,每一次的見面,他總帶著笑容與自信面對我,他的言語圓融內卻帶有方正,跳躍的思維中帶有正確的步伐,他是優秀年輕學者、更是聰明的組織管理者,這麼多年,師大時時展現無限的可能,以及令人驚艷的成果,二○一一年師大進入國內頂尖大學之列、二○一二年師大聘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推出高行健山海經傳大劇、二○一三年端出百億建設藍圖、二○一四年師大進入全球四百大,二○一五年台大系統誕生,二○一六年QS全球教育進入第二十二名、運動科學世界排名第七,二○一七年THE泰晤士世界排名教育類進入全球二十二名,每一年總有能讓我為母校感到驕傲的成績。
師大的改變有目共睹,天生具有領導者特質張國恩,在短短八年將變革的想法付諸實踐,在這所傳統的師範院校裡,他以創意者角色,大膽顛覆固有觀念,以多元思維,結合師大的元素,交錯融合出千變萬化的無限可能,他徹底顛覆師大冰冷的形象,拼貼出豐富的生命力與獨特風格,當今師大已創造出一種低調卻雍容的氣度。
幾度回到母校,我總在校園裡尋訪過去的記憶,感受當今的文化,我觀察師大無論如何變化,血液裡仍保有誠正勤樸校訓的堅持,在穿越當代的奢華中,也能以古典風華綻放國際,張國恩確實展現他領導統御的長才。成功的領導人的心中具有開創新局的使命感,張國恩這樣的性格,讓師大的發展充滿線條感與張力,我結識許多人,幸運的是能與我母校的校長張國恩成為至交好友,並且在相同的教育理念中激發更多創意,為母校做出些許貢獻。青春是瞬間的,但與師大的交會卻是永恆的,張國恩為師大創造的繽紛色彩,是值得細細品味。
名人推薦:★專序推薦★
王金平(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
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
【序】/王金平(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
這些年我十分關注台灣教育的發展,面對強大的國際競爭壓力與局勢變化,台灣的大學確實面對許多壓力與危機。二○一○年張國恩校長接任母校臺師大的校長,當時師大正在面臨轉型,而什麼樣的人擔任校長,將關乎師大的命運。五十一歲的張國恩被委以重任,當時的他,一來相...
章節試閱
【Chapter 16 大學排名‧臺師大年年進步】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推動,兩期十年千億元預算,鼓勵各大學追逐國際排名,也讓各大學瘋狂累積SCI、SSCI論文篇數。「盲目追求論文數及世界排名,太多的教育理念都不見了!」張國恩早就洞察一味追求排名的危機,他說,「排名是必要之惡,可注意,而不可注重」,臺師大固然也注意排名,但不能忘失全方位發展。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目標是十年內要有一所大學擠進世界百大,由於國際不少世界大學排名指標都著重學術論文發表,加上教育部將近十年論文受高度引用率篇數成長五成,作為計畫評量基準,導致各大學一窩蜂衝論文篇數、教授升等也過度強調論文。二○○二年到二○○六年、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尚未實施前,臺灣論文數量僅七萬兩千六百八十七篇;二○○六年到二○一○年間增加至十萬七千三百七十五篇,二○一○年到二○一四年間衝到十三萬五千五百五十八篇。論文數量幾乎倍增。
★一昧拚國際排名 怎麼栽培大師
張國恩說,過度強調論文指標,對全方位發展的綜合大學非常不利,也很不公平。「奧運拿金牌,對國際排名完全沒有幫助!」國際排名有個指標是「平均論文數」,張國恩感嘆地說,臺師大的特色領域如體育、音樂、美術,如果也去拚論文數量,怎麼培訓金牌選手?怎麼栽培大師級人才?
「體育系拿很多金牌對拚世界排名不但沒用,還會扣分!」張國恩解釋說,體育系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訓練國家選手,你不能叫他去拚論文篇數,美術、音樂也是這樣,這些領域聘的教授愈多,若以拚論文績效角度來看,不僅沒加分,反而是減分。臺師大培養那麼多國際畫家,像劉國松拿到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對臺師大的排名沒多大幫助。然而,張國恩相信,支持美術、音樂、體育等領域發展,不僅是臺師大的優良傳統,也是國家社會發展之所需。
二○一七年春天,臺大發生論文造假事件沸沸揚揚,某種程度也是過度追逐論文指標的反噬,卻也促使教育部重新思考追求論文績效的迷思,教育部接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高教深耕計畫」也改變現行作法,除學術研究外,會朝「將資源導引回學生身上」方向落實。
其實這個大方向,臺師大早已走在教育部政策之前。張國恩接任校長時,就提出用電腦化做校務分析,來改善教學,這正是把教學資源有效導引到學生的正確做法。然而,諷刺的是,當臺師大提出這項前瞻計畫時,還被當時教育部找的評審委員質疑「校務分析跟教學卓越有何關係?」
★臺師大決定走自己的路
「臺師大要走自己的路!」張國恩很有骨氣,他善於用大數據分析,校務分析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教學改善不能憑感覺,一定要有所本。他也利用臺師大負責的大專生畢業調查流向,從大數據分析中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全國有百分之三十學生選讀的校系,是為老師和父母而選的,而不是他們自己要的。
看到這個數字,張國恩嚇了一大跳。百分之三十學生選的不是自己感興趣的系,雖然沒有超過半數,但從教育理論來說,百分之十的影響已經很大,尤其是大學選系,是學生一輩子的事,絕對不能輕忽。
看到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張國恩「即知即行」的性格,這百分之三十的數據,促成了臺師大退學制度的取消,以及轉系制度的鬆綁。因為大一學生很多是迷迷糊糊地考進來,等到進大學才發現學非所愛,讀了不感興趣,「這是學生一輩子的事!」
張國恩請各系所都要做課程分析,重新調整課程結構,規定各系必修加上選修最多是七十五個學分,原本是一百個學分,釋出的二十五個學分提供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如此一來,學生選課空間更寬廣,可以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必選修減為七十五個學分,也為臺師大學生的跨領域學習,打通了任督二脈。
國內各大學跨領域學程已成為顯學,不少大學每新設某某跨領域學程,就開記者會發新聞稿,看似很熱鬧,看在張國恩眼裡,﹁我們都知道那是假的﹂。因為系所課程沒有鬆綁,本系必選修學分都修不完,學生不可能去修跨領域學程的課。
他曾大膽去跟教育部力爭,通識課程一定要二十八個學分嗎?難道不能鬆綁嗎?教育部不能鬆綁,山不轉路轉,臺師大走自己的路,自己轉變,在一般大學首創先例,開出六個學分的技職課程,含在通識二十八個學分內,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只要是對學生有益的事,張國恩一定百分之百支持。公民教育與領導活動學系副教授謝智謀想開六學分,是爬喜馬拉雅山的學分,張國恩全力支持,因為他相信學生去爬喜馬拉雅山回來,一輩子會改變。
★一系所一標竿 全力蛻變起飛
系所評鑑的方式,臺師大也是走自己的路,力推「一系所一標竿」的評鑑指標。傳統高教評鑑注重內省(Inward Looking),標竿學習偏重外求(Outward Looking)。前者是自己與自己比,後者必須向外取經,將「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道理實踐,做為系所改善自我績效的一種實質方法。
臺師大以校級國際合作為基礎,推動每一系、所、院簽訂一項國際合作案為具體目標,全面與世界接軌,然而,鼓勵各系所找標竿學習對象,張國恩力求務實,不能好高鶩遠,找一個遠不可及、落差太大的目標。他請各系所去找一個三至五年內可達成的典範標竿,要有實質的學習互訪交流,包括中文系、歷史系等,每個系所都要找到國外的標竿學習對象。
「我們要求每個系所必須在全球各頂尖大學中,找到一個參考的標竿科系,並列出對方值得學習之處,逐年達到列定標準,」張國恩指出,「這是臺師大世界排名快速提升的主因。」
當然,作為校長的張國恩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校務行政也要找到標竿學習大學。臺師大運用科技部的補助,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聯合成立「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雙方並簽訂國際合作協議,雙方合作致力於語言科學、科學教育以及學習科技三大主軸的研究與交換計畫。其中,交換學生計畫,先讓賓州州大學生來臺,與臺師大學生共同學習半年後,再一起回到賓州大進行下半年的交流。學生在校期間就培養國際人脈,對未來升學或就業都有很大幫助。
學習科學跨國頂尖研究中心成立後,除了有賓州州立大學的經驗,也與國內外廠商洽談合作,推出可以線上刷卡遠端學華文的網路平臺。張國恩說,長期目標希望結合雲端運算技術,打造世界第一的華語文學習品牌。
在張國恩的觀念裡,排名是必要之惡,但只要不是追逐排名的本身,而是運用排名來促成系所體質的強壯,教學研究的進步,並讓學生受益,讓世界大學排名,就好像個人名片上的重要頭銜之一,對學術交流、國際合作,是有利的工具,排名就有了意義。
在這樣的思維下,張國恩去推動校務發展的結果,臺師大的世界排名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二○一七年「全球大學學科領域排名」,臺灣師範
大學共十個學科入榜,教育學科、語言學科擠入全球前五十大,分別為全球第四十名、第四十八名,其中教育學科連續五年穩居全球前五十名。藝術與人文領域從二○一六年全球一百六十名進步至二○一七年的一百二十七名;社會科學與管理領域從二○一六年名列全球兩百七十五名,進步至二○一七年兩百四十三名。
其中語言學科從過去四年名列五十一至一百名,進步到今年第四十八名;現代語言學科從二○一六年的一百零一至一百五十名,進步到二○一七年的五十一名至一百名,進入全球百大;英語文學學科從二○一六年的兩百零一至兩百五十名,上升至二○一七年的一百五十一名至兩百名;藝術設計學科首次入榜就登上一百零一至一百五十名。
藝術與人文領域在高被引論文(H index)大有斬獲。教育學科的總分77.1分不變,但高被引論文(H index)分數從79.8分上升至84.3分;語言學科總分從64.2分上升至69.9分,學術聲譽從65.7分進步至72.6分,雇主聲譽提升至51.6分,高被引論文(H index)上升至64分。
★世界大學排名 臺師大進步神速
整體的世界大學排名成績,也是進步神速。英國高等教育調查中心QS於二○一六年九月公布的二○一六/二○一七世界大學排名,師大由三百七十六名進步至三百一十名,大幅躍進六十六個名次,是國內進步最多的大學;更在全球前三百五十名大學中,近三年共提升一百七十五個名次,為全球進步名次最多的三所大學之一。
二○一七年六月八日,QS又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臺師大從去年三百一十名上升至今年兩百八十九名,躋身世界前三百大,自二○一三年至今連續五年進步,名次躍升了近兩百名。國內名列前四百大之大學中,師大這次上升二十一名,進步名次最多。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在二○一六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臺師大在「國際化程度」指標在臺灣各大學
拔得頭籌。臺師大有三百一十三所姊妹校,其中三十三所名列世界百大名校。在張國恩的觀念裡,追求國際化,不是只為提高學校的名聲,更應回歸有利學生學習的本質。與國際優質的大學交朋友,可大幅增加雙聯學制、交換生、訪問生及海外短期語言學習與實習的機會。
多元的學聯學制是臺師大的特色之一,包括「三+二學碩雙聯」、「二+二學碩雙聯」、「一+一碩士雙聯」;臺師大已與芬蘭奧盧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等十九校,簽訂有二十八個雙聯學制合作協議。
張國恩規畫的藍海策略裡,世界大學排名只是工具和通道,最終目標是促成臺師大的蛻變。從優秀人才延攬、研究團隊拔尖、課程精進、國際化提升、組織及行政革新、到校園整建等全方位都要精益求精。尤其要加強學生學習及研究的環境,以培養具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在張國恩心中的高教藍圖中,這才是大學的關鍵使命,讓臺師大從傳統師培大學,蛻變成一所「跨域整合、為師為範」的優質學府。
【Chapter 16 大學排名‧臺師大年年進步】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推動,兩期十年千億元預算,鼓勵各大學追逐國際排名,也讓各大學瘋狂累積SCI、SSCI論文篇數。「盲目追求論文數及世界排名,太多的教育理念都不見了!」張國恩早就洞察一味追求排名的危機,他說,「排名是必要之惡,可注意,而不可注重」,臺師大固然也注意排名,但不能忘失全方位發展。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目標是十年內要有一所大學擠進世界百大,由於國際不少世界大學排名指標都著重學術論文發表,加上教育部將近十年論文受高度引用率篇數成長五成,作為計畫評量基準...
目錄
序/王金平(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
序/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
【第一部】張國恩校長自述
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兼論翻轉教育思維
【第二部】張國恩校長與師大
Chapter 1 志大無外 • 從小漁村邁向頂尖大學之路
Chapter 2 臺師大國際化藍海策略 • 一流大學一流人才
Chapter 3 臺灣大學系統 • 大學實質合作楷模
Chapter 4 「孔子行腳」 • 臺師大兩岸四地高教的品牌形象
Chapter 5 高行健與馬雲 • 大師盡在師大
Chapter 6 伯樂大學堂 • 幫新生尋找生命中的伯樂
Chapter 7 頂大首發 • 取消雙二一‧廢除操行成績
Chapter 8 景美女中拔河隊 • 揚名國際背後最重要的貴人
Chapter 9 金牌書院 • 為選手打造真正的金牌人生
Chapter 10 資產活化績效 • 名列臺灣高教優等生
Chapter 11 資產活化的軟實力 • 師大文創打出品牌
Chapter 12 用人哲學 • 突破傳統思維
Chapter 13 蛻變的兩大關鍵 • 學校組織變革與標竿學習
Chapter 14 績效管考聲名遠播 • 對岸來取經
Chapter 15 回歸教育本質 • 大學行銷之道
Chapter 16 大學排名 • 臺師大年年進步
Chapter 17 當北大遇到臺師大 • 翻轉教育新思維
附錄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 張國恩校長在師大的二三事/楊雲芳
序/王金平(現任立法委員、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
序/許勝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
【第一部】張國恩校長自述
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兼論翻轉教育思維
【第二部】張國恩校長與師大
Chapter 1 志大無外 • 從小漁村邁向頂尖大學之路
Chapter 2 臺師大國際化藍海策略 • 一流大學一流人才
Chapter 3 臺灣大學系統 • 大學實質合作楷模
Chapter 4 「孔子行腳」 • 臺師大兩岸四地高教的品牌形象
Chapter 5 高行健與馬雲 • 大師盡在...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