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解決父母知道「管教理論」卻做不到的問題。
從聽見17個「孩子的心聲」,成為瞭解孩子的專家父母。
作者以親身在台灣、美國、中國的教育、養兒育女、諮商經驗,提供父母認識孩子心理變化和瞭解孩子的具體可行辦法。
「瞭解孩子」是養兒育女的第一原則,有助父母「看對問題」,並且「解決真正的問題」,才能終結相同問題重複出現的惡性循環。《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整理出17個「孩子的心聲」,作為父母瞭解孩子的演練範本,並以親子對話的實例,提出具體可行的修正建議。
作者簡介:
劉艾青
美國Western Seminary 家庭婚姻幼兒輔導(諮商)碩士
美國University of Arizona 企業管理碩士
美國University of Kansas 工業組織心理碩士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諮商心理師
家百濃教育諮詢公司園長
美國星島日報專欄作家
美國非營利機構心靈園丁創辦人
曾任上海外籍社區諮商中心諮商師,北美星島廣播電臺生活智慧諮詢節目主持人,美國不良少年中途之家、社區輔導中心及中學心理輔導工作。
章節試閱
2 不要一直嘮叨
孩子:「不要說個不停,我都知道了……」
父母:「既然知道,為什麼不照著做……」
孩子:「不要煩我行不行……」
爸媽是記性不好,還是得了強迫症,不斷重複已經說過的話。我說聽到了,他們不信,那我也無能為力。
這個不行做、那個不准看,說個不停,從來不聽我想說的。不要以為嘮叨就能讓我聽話,他們說的不累,我聽了都累。每天問來問去,打探我的生活狀況,若是角色對換,他們受得了嗎?
爸媽生下我,不等同擁有我。總是把我當小孩看,要我吃營養的食物,穿合適的衣服,不配合就嘮叨不停,除了投降,我別無選擇。
我不過是忘了帶數學本回家,就說我沒責任感,總是忘東忘西,還問我再這樣下去要怎麼辦。他們總是誇大我的缺點,還悲觀的預測我的未來。能不能就簡單說一句「下次不要忘了」?
說曹操曹操到,房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看來又是聽訓時間到了。有時我會幻想,爸媽是來問我打電動有沒有破記錄,或是不再以成績約束手機的使用時間。然而美夢終究是奢望,是我太會幻想了。
爸媽看我好像沒事做的樣子,就要我別發呆;我說沒在發呆,就要我別浪費時間;我說在想事情,就要我告訴他們在想什麼;我說想休息,就問要休息多久時間;我說沒事做,就要我去看書。不論我說什麼,爸媽都可以嘮叨到讓我閒不下來。
爸媽最喜歡拿我和別人比,說某某多好,可是我是我,某某是某某,嘮叨也不能改變事實。口口聲聲說我只要願意努力,一定可以贏過別人。一聽就是言不由衷,否則不會高手現身就對我百般挑剔。
爸媽說他們已經降低了對我的期望,我不知道是該如釋重擔,還是痛哭流涕。設定期望的時候沒有問我的意見,現在放低標準是看不起我,還是想用激將法刺激我狗急跳牆?其實我不是完全不在乎爸媽的期望,痛苦的是只要一達標,標準又立刻提高。他們每天盯著我問進度,我則必須追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跑,很累也沒成就感,真的想乾脆放棄算了。
我不是故意要唱反調,可是爸媽不問我願不願意、能不能、喜不喜歡,就只顧著說他們要說的,要我做他們要我做的。好幾次想放棄,可是擔心承受不了這個決定的不是我,是他們。為了替爸媽著想,我只能繼續聽他們嘮叨,還要按照他們說的做,真是苦啊!
我去找同學,剛好他們聚在一起抽菸,空氣很糟,我就提早離開了。回家跟爸媽聊起這件事,他們大大失控,碎碎念了一大堆,竟然威脅要向學校舉發,還懷疑我是不是也有抽。我真是輸給他們了,平時嘮叨我有事不說,說了還被冤枉,被出賣的經驗多了,我還敢說嗎?
同學換了新手機,我表示也想有一支,爸媽反問什麼都跟同學比,怎麼不跟同學比成績,說了很多,一路把我推向嘮叨的悲慘世界,也把我難得的興奮感全毀了。我想我最大的本事,就是隨時提供爸媽嘮叨的話題。他們說的沒錯,我很笨,也學不會教訓。
我有興趣投入的活動,只要爸媽認為是浪費時間,就會喋喋不休強迫我放棄。別以為嘮叨就可以改變我,就好像有些事我跟他們說了老半天也沒用是一樣的。爸媽繼續說個沒完,巴不得他們會有累的時候,可以停下來聽我說,不然我都快爆炸了。
看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父母嘮叨的時候只顧著說,卻不聽孩子說,還重複說著孩子已經聽了很多遍的內容,不僅量大讓孩子受不了,說的內容也令孩子反感。譬如,「要我說多少遍才會聽」,僅此一句就足以令孩子抓狂。
孩子在父母的嘮叨聲中積壓了沉重的無助感,也養成壓抑的習慣,甚至連自己想要做或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完成的事也提不起興趣。在自信飽受打擊的挫折感中掙扎,孩子只有一句話想要跟父母說,就是「你們很煩」。
有的時候孩子心血來潮主動找話說,父母有如久旱逢甘霖,逮到機會就說個不停,孩子被父母嘮叨的噩夢重現,簡直後悔極了,只想找機會開溜。因此,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留心觀察孩子的反應,以下列出改善嘮叨習慣的十個原則和方法。
不要用嘮叨降低焦慮感
父母都有過嘮叨孩子的經驗,孩子也有過希望父母閉嘴的衝動,這都無可厚非。若是父母一開口就停不下來,一件小事立刻聯想成災難臨頭似的,容易焦慮的傾向是父母要留心的,這不但刺激孩子產生抗拒的心理,也導致父母焦慮持續升高的惡性循環。
焦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例如,孩子在大庭廣眾前撒野或行為不當,這時父母絲毫不焦慮,就是在縱容孩子。但若父母為著丟了面子或是受不了孩子沒有家教的表現而焦慮,嘮叨就是在發洩情緒,以致孩子犯錯的嚴重性被模糊了焦點,結果孩子學不會自律的功課,父母也持續焦慮著。
父母也會因為孩子不把父母說的話當一回事而焦慮感急速上升,擔心萬一不好的事發生在孩子身上,嘮叨瞬間成了降低焦慮的替代品。例如,孩子喜歡吃零食,正餐不好好吃,用餐時間過了才喊肚子餓,父母一邊替孩子張羅吃的,一邊嘮叨孩子不正常的作息傷身體。
由於不停嘮叨會讓人產生是在「解決問題的錯覺」,尤其處於極度焦慮的狀態,嘮叨可以暫時降低焦慮憋在心裡的壓力,但是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助益。在此同時,孩子知道父母不會讓他餓肚子,不但吃定父母,還抱怨父母嘮叨很煩。
既然父母的本意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希望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不如藉機讓孩子餓一頓。這不是虧待更不是虐待,而是幫助孩子瞭解養成自律必須經過磨練,也有助父母改變以嘮叨降低焦慮的習慣。
父母因為在意別人對自己教養孩子的看法,以致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就會忍不住不嘮叨。例如,出門前再三叮囑孩子見到長輩要叫人也要有禮貌,結果孩子全忘了。父母礙於面子暫時壓抑住不悅,但一進家門,心中積壓的焦慮和怒氣傾巢而出,就一股腦的說個不停。
對孩子而言,父母說了什麼並不重要,倒是聽了一籮筐的嘮叨才是最大的懲罰。結果孩子還是沒有內化見到長輩要打招呼的生活態度,也繼續把父母說的話當作是耳邊風。要改善這個情況,必須父母先調整心態,就是孩子有禮貌不是為了維護父母的面子,而是為了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丟面子的焦慮感降低之後,父母嘮叨的頻率也會跟著減少。
在養兒育女的事上,父母要懂得調節情緒。深呼吸或是從一數到十雖可以暫緩情緒,但不能解決下一次不會情緒化的問題。父母需要檢視自己的焦慮源自於哪些思想,譬如,重視學歷,無法忍受孩子表現不如人,保護家族的面子,彌補自己的遺憾,要有生活保障才有安全感,擔心自己不是盡職的父母等等。父母也要檢視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雖然不因應時代潮流未必就有錯,但靠著自己的經驗或許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重要的是能夠與孩子展開對話。大家經由討論增進彼此瞭解,暫時擱置無法達成共識的部分,給予彼此檢視不同觀念需要的時間,父母就不需要靠著嘮叨降低焦慮,也是給自己改變嘮叨習慣的契機。
自作主張造成不得不嘮叨的窘境
孩子不喜歡父母自作主張替他決定,預備,張羅,鋪路。他明著反抗或消極抵抗,父母無計可施,只能以嘮叨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例如,父母要孩子空出週末參加潛能開發培訓營,並以不能退費為由,要求孩子把時間空出來。孩子卻以下週有考試必須在家看書的理由反對,沒想到父母早已查過下星期沒有考試。孩子的藉口被拆穿的同時,父母又開始嘮叨,最終孩子滿心不情願的被迫去上課。
父母自作主張或許省了跟孩子協商的時間,然而當孩子抗議,反對,找藉口,以及拒絕配合的時候,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嘮叨孩子,也在孩子心中加深了父母就是愛嘮叨的刻板印象。既然如此,父母何不事前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參與做決定的過程,反而可以省下因自作主張導致必須嘮叨更多的後果。
舉證式的嘮叨令孩子厭煩
父母以為用舉證就足以說服孩子,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刺激了孩子的痛處。例如,父母禁止不了孩子看動漫,就建議找同學做其他有益健康的戶外活動。孩子抱怨沒有一起運動的朋友,父母為了證明孩子有朋友,就提醒上個月曾經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卻沒想到父母的舉證反而碰觸了孩子沒有知心朋友的痛處,這也是孩子愈來愈沉迷於動漫的原因之一。
此時,能夠體會孩子痛苦的父母會跟孩子說:「的確,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一起運動更有意思。」孩子聽了之後,心情或許還能回穩。如果父母繼續舉證孩子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就成了令孩子厭煩的嘮叨,他反而更想要躲在動漫的世界裡拒絕跟父母溝通。因此父母要留心,有的時候為了說服孩子,反而是在嘮叨孩子,還不如一件事情分幾次說,採用漸進的模式,孩子也比較聽得進。
嘮叨容易淪為人身攻擊
父母有話要說,由於孩子置之不理,說著說著就情緒激動起來,也踩不了煞車,甚至出現人身攻擊的語言。例如,你沒救了,我看不到你的未來,你到底像誰,你太懦弱,你比得過誰,你丟了父母的臉,你連一點榮譽感都沒有。這一字一句都如利刃般,孩子招架不住也聽不下去,自尊負傷累累之際,更是不可能按照父母說的做。此時,孩子只想逃離現場並找到一個避風港,上網和電玩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例如,孩子輸球了心情不好,父母說了一大堆,眼看著孩子相應不理,父母的耐性全失,結論竟是:「要是你在最後一局沒有被三振出局,就有可能反敗為勝。」孩子一聽,巴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因為每一個字都在提醒他是球隊的罪人,這就成了帶有人身攻擊的嘮叨。如果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說:「你們球隊很團結,不論比賽結果,都會彼此打氣加油,有這些隊友真的很幸運。」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反而更有意願談談最後一局的心情。這也是父母希望的結果,因為壓抑輸球的心情對孩子沒有好處。
嘮叨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
父母不滿孩子參加親友聚餐時只顧著滑手機,不停嘮叨要孩子放下手機,可是孩子無法融入聚會也覺得很無聊,以致心浮氣躁,手機放了又拿、拿了又放。在父母的嘮叨聲中,孩子更加不滿父母強迫他放棄他喜歡的活動,就是為了配合參加父母重視的聚會。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他,對父母更是愛理不理的,而父母在無法理解孩子的狀況下,就只能繼續嘮叨不停。
例如,孩子同意放學回家先寫功課,但也希望父母體諒他已上了一天課很累,沒想到父母的反應是「上學再累,也不比上班累」。孩子無言以對,因為沒有受到尊重,而父母說的一字一句都是在發勞騷,也是在責備他。父母倒不如跟孩子說:「上學回來的確很累,休息一下是好的。」一句簡單並帶有尊重孩子需要的說法不但有說服力,孩子也很受用,父母就不需要說太多了。
把握開頭三句話的契機
通常孩子只會給父母約莫說三句話的耐性和注意力,父母說:「我有話跟你說!這是什麼態度!到底要不要聽!」還沒進入主題,三句話的配額也用完了。此時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分散,之後父母說的,都被孩子視為「沒聽到也無所謂」的嘮叨。
如果父母能善用開場三句話的原則,結果會完全不一樣。例如,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先說噓寒問暖的話,問孩子累不累、餓不餓,或是根據察言觀色的結果跟孩子說:「你看起來很累,是不是學校的課業特別忙?」
如果父母有事跟孩子談,開場三句話說得合宜,有助延續話題。父母問孩子:「現在有空嗎?有件事要跟你談一下。」父母不因為自己有時間就要求孩子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配合,孩子反而願意聽父母說,說多一點也不是嘮叨。
勿將長話短說變成短話長說
孩子跟朋友有說有笑,對父母則是愛理不理也無話可說,其實這跟父母嘮叨的習慣有關。如果孩子說一句,父母就說好幾句,卻自認是長話短說,孩子的感受恰恰相反。
例如,父母跟孩子說:「知道你不喜歡聽我們嘮叨,所以長話短說。補習是你答應的,成績沒有進步,還抱怨補習占了很多時間。我們工作很忙……可是你破壞了我們對你的信任……以後上課日不准用手機。如果成績再不進步,周末打球的活動必須取消。你自己想清楚,不要到時候又抱怨沒事先提醒你。」
孩子期待的是長話「短說」,好不容易聽完,根本是短話「長說」,也只聽到幾句他最關心的話,聽完之後立刻為自己辯解:「不行,我需要手機,補習沒有用不是我的錯,是補習老師不會教,我根本不要補習。」
有效率的長話短說必須明確指出重點,從「補習是你答應的」這句話開始,孩子對於目前的安排有異議,很累也缺乏效率,加上睡眠不足和娛樂被剝奪的困擾,這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建議父母在說話前,先評估內容的必要性:可說可不說的,先緩一緩;非說不可的,測試風向之後再用合適的方式跟孩子說。如此小心翼翼不是驕縱孩子,而是孩子若聽不進心裡,說了也是白說。
嘮叨剝奪孩子親身經歷的體驗
父母最難忍受孩子走冤枉路,還一意孤行,卻忽略了孩子想要親身經歷的渴望。
人的認知系統存在一個看似矛盾又妨礙進步的思想邏輯,就是犯錯之後才會認清事實學到功課。基於這個心理,父母看到孩子走冤枉路的時候該介入多深,就要有所保留和自我節制。這不是袖手旁觀,也不是見死不救,因若必須用嘮叨阻止孩子,表示孩子必須親身經歷才能學到功課。建議父母就當孩子必須有實習的機會,將來遇事才不會自亂陣腳。
例如,父母看不順眼孩子賴床,但是一日之計在於晨,孩子一早起床就開始接受嘮叨的轟炸,日久練就右耳進左耳出的功夫,連重要的話都被一起過濾掉了。父母倒不如成全孩子,讓他自己聽鬧鐘起床,也就是寧可給孩子自己打理基本生活的磨練,也不要給孩子一張父母努力換來的全勤記錄。父母讓孩子親身體驗準時到校的好處和遲到的後果,好比學騎單車的過程,親身體驗才能掌握車頭的方向,練就的本事就是自己的。
父母要常提醒自己,每多一次對孩子的保護,不讓孩子親身經歷,孩子就少一次接受未來各種挑戰的磨練。既然磨練是遲早必須親身經歷的,就不要嘮叨不停,才不會擋了孩子的學習之路。
多聽就會少嘮叨
父母聽到孩子的抱怨聲就想要嘮叨幾句。其實,抱怨是孩子求救和求助的一種方式。例如,孩子抱怨成績好的同學做人很差也很驕傲,可能是在發洩被人藐視和欺負的痛苦。父母沒有聽懂就跟孩子說:「不要總是看別人不順眼,你比他們好嗎,你這個孩子就是……。」願意瞭解孩子也懂得約束嘮叨的父母會說:「我倒是很想聽聽這同學有多差。」這麼說,不代表父母鼓勵孩子批評同學,而是改變孩子之前,必須先聽見孩子的心聲,而不是喋喋不休強勢介入。
很多父母有心學習,按照傾聽的原則聽孩子說話,可是愈聽愈聽不下去。好不容易聽完之後想要給建議,孩子的直覺反應是父母根本沒有聽進去,否則不會急著要改變他,氣氛因此變得火爆或凝重。此時,父母滿肚子苦水,孩子也不開心。
如果父母傾聽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接下來可以聽父母說,卻不是為了瞭解孩子,抱著「存錢到銀行也隨時可以提款」的心態,用了這種理所當然的邏輯,其實違背了聆聽的本意。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別有用心,就什麼都不願意說。除了跟父母的關係惡化之外,孤單寂寞的痛苦迅速擴散,任何瞬間帶來歸屬和逃避現實的替代品都成了超級大磁鐵,譬如,網路、毒品、酒精、香煙、性等等。但若父母多聽孩子說,也少嘮叨,才有可能避免發生這些問題。
從改變獨門生意的心態做起
鎮上開了唯一的一家布店,直接取名「布店」。顧客上門買布,問有哪些選擇,老闆回答:「所有的布都在這,不會自己看嗎?」問可否打折,老闆回答:「我給你打折,誰給我打折?」丈量的時候,顧客要求多放點布,老闆回答:「我放給你,誰放給我?」老闆說的都有理,但顧客的感覺不好,也就不再上門。
不久之後,鎮上開了另外一家布店,取名「笑哈哈布店」。老闆主動積極介紹產品,顧客問可否打折,老闆笑說:「可以、可以。」丈量的時候還主動多放布。消息傳開,大家都去笑哈哈布店買布。
布店老闆發現情況不妙,在笑哈哈布店外觀看,終於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了。回去之後,將招牌換上「笑嘻嘻布店」,學習笑哈哈布店的服務態度,顧客也漸漸回籠。
當布店老闆認定僅此一家獨門生意的時候,拒絕瞭解顧客心理也不求變通,幸而及時發現自己不能再用獨門生意的心態經營,並虛心學習笑哈哈布店的經營模式,關注顧客的需要,而不是用他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對待顧客,才得以解除破產歇業的危機。
同樣的,如果父母抱著「僅此一家布店」的獨門生意心態,認為孩子沒有別的地方可去,因此不尊重孩子有話要說,也拒絕接受孩子的說法,只顧著說自己的,致使孩子一逮到機會,就想離父母遠遠的。
改變嘮叨的習慣,從改變心態開始。父母尊重孩子有話要說,孩子與父母的互動經驗愈來愈好,縱使父母說的多,也有嘮叨的時候,孩子也都願意包容。親子溝通的氛圍改變之後,不但有助父母聽見孩子的心聲和瞭解孩子,也能看到真正的問題,才不會忙錯重點。
2 不要一直嘮叨
孩子:「不要說個不停,我都知道了……」
父母:「既然知道,為什麼不照著做……」
孩子:「不要煩我行不行……」
爸媽是記性不好,還是得了強迫症,不斷重複已經說過的話。我說聽到了,他們不信,那我也無能為力。
這個不行做、那個不准看,說個不停,從來不聽我想說的。不要以為嘮叨就能讓我聽話,他們說的不累,我聽了都累。每天問來問去,打探我的生活狀況,若是角色對換,他們受得了嗎?
爸媽生下我,不等同擁有我。總是把我當小孩看,要我吃營養的食物,穿合適的衣服,不配合就嘮叨不停,除了投降,我別無選擇。
我不過是忘了帶數學本回家,就說我沒責任感,總是忘東忘西,還問我再這樣下去要怎麼辦。他們總是誇大我的缺點,還悲觀的預測我的未來。能不能就簡單說一句「下次不要忘了」?
說曹操曹操到,房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看來又是聽訓時間到了。有時我會幻想,爸媽是來問我打電動有沒有破記錄,或是不再以成績約束手機的使用時間。然而美夢終究是奢望,是我太會幻想了。
爸媽看我好像沒事做的樣子,就要我別發呆;我說沒在發呆,就要我別浪費時間;我說在想事情,就要我告訴他們在想什麼;我說想休息,就問要休息多久時間;我說沒事做,就要我去看書。不論我說什麼,爸媽都可以嘮叨到讓我閒不下來。
爸媽最喜歡拿我和別人比,說某某多好,可是我是我,某某是某某,嘮叨也不能改變事實。口口聲聲說我只要願意努力,一定可以贏過別人。一聽就是言不由衷,否則不會高手現身就對我百般挑剔。
爸媽說他們已經降低了對我的期望,我不知道是該如釋重擔,還是痛哭流涕。設定期望的時候沒有問我的意見,現在放低標準是看不起我,還是想用激將法刺激我狗急跳牆?其實我不是完全不在乎爸媽的期望,痛苦的是只要一達標,標準又立刻提高。他們每天盯著我問進度,我則必須追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跑,很累也沒成就感,真的想乾脆放棄算了。
我不是故意要唱反調,可是爸媽不問我願不願意、能不能、喜不喜歡,就只顧著說他們要說的,要我做他們要我做的。好幾次想放棄,可是擔心承受不了這個決定的不是我,是他們。為了替爸媽著想,我只能繼續聽他們嘮叨,還要按照他們說的做,真是苦啊!
我去找同學,剛好他們聚在一起抽菸,空氣很糟,我就提早離開了。回家跟爸媽聊起這件事,他們大大失控,碎碎念了一大堆,竟然威脅要向學校舉發,還懷疑我是不是也有抽。我真是輸給他們了,平時嘮叨我有事不說,說了還被冤枉,被出賣的經驗多了,我還敢說嗎?
同學換了新手機,我表示也想有一支,爸媽反問什麼都跟同學比,怎麼不跟同學比成績,說了很多,一路把我推向嘮叨的悲慘世界,也把我難得的興奮感全毀了。我想我最大的本事,就是隨時提供爸媽嘮叨的話題。他們說的沒錯,我很笨,也學不會教訓。
我有興趣投入的活動,只要爸媽認為是浪費時間,就會喋喋不休強迫我放棄。別以為嘮叨就可以改變我,就好像有些事我跟他們說了老半天也沒用是一樣的。爸媽繼續說個沒完,巴不得他們會有累的時候,可以停下來聽我說,不然我都快爆炸了。
看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父母嘮叨的時候只顧著說,卻不聽孩子說,還重複說著孩子已經聽了很多遍的內容,不僅量大讓孩子受不了,說的內容也令孩子反感。譬如,「要我說多少遍才會聽」,僅此一句就足以令孩子抓狂。
孩子在父母的嘮叨聲中積壓了沉重的無助感,也養成壓抑的習慣,甚至連自己想要做或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完成的事也提不起興趣。在自信飽受打擊的挫折感中掙扎,孩子只有一句話想要跟父母說,就是「你們很煩」。
有的時候孩子心血來潮主動找話說,父母有如久旱逢甘霖,逮到機會就說個不停,孩子被父母嘮叨的噩夢重現,簡直後悔極了,只想找機會開溜。因此,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留心觀察孩子的反應,以下列出改善嘮叨習慣的十個原則和方法。
不要用嘮叨降低焦慮感
父母都有過嘮叨孩子的經驗,孩子也有過希望父母閉嘴的衝動,這都無可厚非。若是父母一開口就停不下來,一件小事立刻聯想成災難臨頭似的,容易焦慮的傾向是父母要留心的,這不但刺激孩子產生抗拒的心理,也導致父母焦慮持續升高的惡性循環。
焦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例如,孩子在大庭廣眾前撒野或行為不當,這時父母絲毫不焦慮,就是在縱容孩子。但若父母為著丟了面子或是受不了孩子沒有家教的表現而焦慮,嘮叨就是在發洩情緒,以致孩子犯錯的嚴重性被模糊了焦點,結果孩子學不會自律的功課,父母也持續焦慮著。
父母也會因為孩子不把父母說的話當一回事而焦慮感急速上升,擔心萬一不好的事發生在孩子身上,嘮叨瞬間成了降低焦慮的替代品。例如,孩子喜歡吃零食,正餐不好好吃,用餐時間過了才喊肚子餓,父母一邊替孩子張羅吃的,一邊嘮叨孩子不正常的作息傷身體。
由於不停嘮叨會讓人產生是在「解決問題的錯覺」,尤其處於極度焦慮的狀態,嘮叨可以暫時降低焦慮憋在心裡的壓力,但是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助益。在此同時,孩子知道父母不會讓他餓肚子,不但吃定父母,還抱怨父母嘮叨很煩。
既然父母的本意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希望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不如藉機讓孩子餓一頓。這不是虧待更不是虐待,而是幫助孩子瞭解養成自律必須經過磨練,也有助父母改變以嘮叨降低焦慮的習慣。
父母因為在意別人對自己教養孩子的看法,以致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就會忍不住不嘮叨。例如,出門前再三叮囑孩子見到長輩要叫人也要有禮貌,結果孩子全忘了。父母礙於面子暫時壓抑住不悅,但一進家門,心中積壓的焦慮和怒氣傾巢而出,就一股腦的說個不停。
對孩子而言,父母說了什麼並不重要,倒是聽了一籮筐的嘮叨才是最大的懲罰。結果孩子還是沒有內化見到長輩要打招呼的生活態度,也繼續把父母說的話當作是耳邊風。要改善這個情況,必須父母先調整心態,就是孩子有禮貌不是為了維護父母的面子,而是為了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丟面子的焦慮感降低之後,父母嘮叨的頻率也會跟著減少。
在養兒育女的事上,父母要懂得調節情緒。深呼吸或是從一數到十雖可以暫緩情緒,但不能解決下一次不會情緒化的問題。父母需要檢視自己的焦慮源自於哪些思想,譬如,重視學歷,無法忍受孩子表現不如人,保護家族的面子,彌補自己的遺憾,要有生活保障才有安全感,擔心自己不是盡職的父母等等。父母也要檢視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雖然不因應時代潮流未必就有錯,但靠著自己的經驗或許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重要的是能夠與孩子展開對話。大家經由討論增進彼此瞭解,暫時擱置無法達成共識的部分,給予彼此檢視不同觀念需要的時間,父母就不需要靠著嘮叨降低焦慮,也是給自己改變嘮叨習慣的契機。
自作主張造成不得不嘮叨的窘境
孩子不喜歡父母自作主張替他決定,預備,張羅,鋪路。他明著反抗或消極抵抗,父母無計可施,只能以嘮叨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例如,父母要孩子空出週末參加潛能開發培訓營,並以不能退費為由,要求孩子把時間空出來。孩子卻以下週有考試必須在家看書的理由反對,沒想到父母早已查過下星期沒有考試。孩子的藉口被拆穿的同時,父母又開始嘮叨,最終孩子滿心不情願的被迫去上課。
父母自作主張或許省了跟孩子協商的時間,然而當孩子抗議,反對,找藉口,以及拒絕配合的時候,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嘮叨孩子,也在孩子心中加深了父母就是愛嘮叨的刻板印象。既然如此,父母何不事前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參與做決定的過程,反而可以省下因自作主張導致必須嘮叨更多的後果。
舉證式的嘮叨令孩子厭煩
父母以為用舉證就足以說服孩子,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刺激了孩子的痛處。例如,父母禁止不了孩子看動漫,就建議找同學做其他有益健康的戶外活動。孩子抱怨沒有一起運動的朋友,父母為了證明孩子有朋友,就提醒上個月曾經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卻沒想到父母的舉證反而碰觸了孩子沒有知心朋友的痛處,這也是孩子愈來愈沉迷於動漫的原因之一。
此時,能夠體會孩子痛苦的父母會跟孩子說:「的確,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一起運動更有意思。」孩子聽了之後,心情或許還能回穩。如果父母繼續舉證孩子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就成了令孩子厭煩的嘮叨,他反而更想要躲在動漫的世界裡拒絕跟父母溝通。因此父母要留心,有的時候為了說服孩子,反而是在嘮叨孩子,還不如一件事情分幾次說,採用漸進的模式,孩子也比較聽得進。
嘮叨容易淪為人身攻擊
父母有話要說,由於孩子置之不理,說著說著就情緒激動起來,也踩不了煞車,甚至出現人身攻擊的語言。例如,你沒救了,我看不到你的未來,你到底像誰,你太懦弱,你比得過誰,你丟了父母的臉,你連一點榮譽感都沒有。這一字一句都如利刃般,孩子招架不住也聽不下去,自尊負傷累累之際,更是不可能按照父母說的做。此時,孩子只想逃離現場並找到一個避風港,上網和電玩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例如,孩子輸球了心情不好,父母說了一大堆,眼看著孩子相應不理,父母的耐性全失,結論竟是:「要是你在最後一局沒有被三振出局,就有可能反敗為勝。」孩子一聽,巴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因為每一個字都在提醒他是球隊的罪人,這就成了帶有人身攻擊的嘮叨。如果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說:「你們球隊很團結,不論比賽結果,都會彼此打氣加油,有這些隊友真的很幸運。」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反而更有意願談談最後一局的心情。這也是父母希望的結果,因為壓抑輸球的心情對孩子沒有好處。
嘮叨會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
父母不滿孩子參加親友聚餐時只顧著滑手機,不停嘮叨要孩子放下手機,可是孩子無法融入聚會也覺得很無聊,以致心浮氣躁,手機放了又拿、拿了又放。在父母的嘮叨聲中,孩子更加不滿父母強迫他放棄他喜歡的活動,就是為了配合參加父母重視的聚會。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他,對父母更是愛理不理的,而父母在無法理解孩子的狀況下,就只能繼續嘮叨不停。
例如,孩子同意放學回家先寫功課,但也希望父母體諒他已上了一天課很累,沒想到父母的反應是「上學再累,也不比上班累」。孩子無言以對,因為沒有受到尊重,而父母說的一字一句都是在發勞騷,也是在責備他。父母倒不如跟孩子說:「上學回來的確很累,休息一下是好的。」一句簡單並帶有尊重孩子需要的說法不但有說服力,孩子也很受用,父母就不需要說太多了。
把握開頭三句話的契機
通常孩子只會給父母約莫說三句話的耐性和注意力,父母說:「我有話跟你說!這是什麼態度!到底要不要聽!」還沒進入主題,三句話的配額也用完了。此時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分散,之後父母說的,都被孩子視為「沒聽到也無所謂」的嘮叨。
如果父母能善用開場三句話的原則,結果會完全不一樣。例如,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先說噓寒問暖的話,問孩子累不累、餓不餓,或是根據察言觀色的結果跟孩子說:「你看起來很累,是不是學校的課業特別忙?」
如果父母有事跟孩子談,開場三句話說得合宜,有助延續話題。父母問孩子:「現在有空嗎?有件事要跟你談一下。」父母不因為自己有時間就要求孩子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配合,孩子反而願意聽父母說,說多一點也不是嘮叨。
勿將長話短說變成短話長說
孩子跟朋友有說有笑,對父母則是愛理不理也無話可說,其實這跟父母嘮叨的習慣有關。如果孩子說一句,父母就說好幾句,卻自認是長話短說,孩子的感受恰恰相反。
例如,父母跟孩子說:「知道你不喜歡聽我們嘮叨,所以長話短說。補習是你答應的,成績沒有進步,還抱怨補習占了很多時間。我們工作很忙……可是你破壞了我們對你的信任……以後上課日不准用手機。如果成績再不進步,周末打球的活動必須取消。你自己想清楚,不要到時候又抱怨沒事先提醒你。」
孩子期待的是長話「短說」,好不容易聽完,根本是短話「長說」,也只聽到幾句他最關心的話,聽完之後立刻為自己辯解:「不行,我需要手機,補習沒有用不是我的錯,是補習老師不會教,我根本不要補習。」
有效率的長話短說必須明確指出重點,從「補習是你答應的」這句話開始,孩子對於目前的安排有異議,很累也缺乏效率,加上睡眠不足和娛樂被剝奪的困擾,這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建議父母在說話前,先評估內容的必要性:可說可不說的,先緩一緩;非說不可的,測試風向之後再用合適的方式跟孩子說。如此小心翼翼不是驕縱孩子,而是孩子若聽不進心裡,說了也是白說。
嘮叨剝奪孩子親身經歷的體驗
父母最難忍受孩子走冤枉路,還一意孤行,卻忽略了孩子想要親身經歷的渴望。
人的認知系統存在一個看似矛盾又妨礙進步的思想邏輯,就是犯錯之後才會認清事實學到功課。基於這個心理,父母看到孩子走冤枉路的時候該介入多深,就要有所保留和自我節制。這不是袖手旁觀,也不是見死不救,因若必須用嘮叨阻止孩子,表示孩子必須親身經歷才能學到功課。建議父母就當孩子必須有實習的機會,將來遇事才不會自亂陣腳。
例如,父母看不順眼孩子賴床,但是一日之計在於晨,孩子一早起床就開始接受嘮叨的轟炸,日久練就右耳進左耳出的功夫,連重要的話都被一起過濾掉了。父母倒不如成全孩子,讓他自己聽鬧鐘起床,也就是寧可給孩子自己打理基本生活的磨練,也不要給孩子一張父母努力換來的全勤記錄。父母讓孩子親身體驗準時到校的好處和遲到的後果,好比學騎單車的過程,親身體驗才能掌握車頭的方向,練就的本事就是自己的。
父母要常提醒自己,每多一次對孩子的保護,不讓孩子親身經歷,孩子就少一次接受未來各種挑戰的磨練。既然磨練是遲早必須親身經歷的,就不要嘮叨不停,才不會擋了孩子的學習之路。
多聽就會少嘮叨
父母聽到孩子的抱怨聲就想要嘮叨幾句。其實,抱怨是孩子求救和求助的一種方式。例如,孩子抱怨成績好的同學做人很差也很驕傲,可能是在發洩被人藐視和欺負的痛苦。父母沒有聽懂就跟孩子說:「不要總是看別人不順眼,你比他們好嗎,你這個孩子就是……。」願意瞭解孩子也懂得約束嘮叨的父母會說:「我倒是很想聽聽這同學有多差。」這麼說,不代表父母鼓勵孩子批評同學,而是改變孩子之前,必須先聽見孩子的心聲,而不是喋喋不休強勢介入。
很多父母有心學習,按照傾聽的原則聽孩子說話,可是愈聽愈聽不下去。好不容易聽完之後想要給建議,孩子的直覺反應是父母根本沒有聽進去,否則不會急著要改變他,氣氛因此變得火爆或凝重。此時,父母滿肚子苦水,孩子也不開心。
如果父母傾聽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接下來可以聽父母說,卻不是為了瞭解孩子,抱著「存錢到銀行也隨時可以提款」的心態,用了這種理所當然的邏輯,其實違背了聆聽的本意。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別有用心,就什麼都不願意說。除了跟父母的關係惡化之外,孤單寂寞的痛苦迅速擴散,任何瞬間帶來歸屬和逃避現實的替代品都成了超級大磁鐵,譬如,網路、毒品、酒精、香煙、性等等。但若父母多聽孩子說,也少嘮叨,才有可能避免發生這些問題。
從改變獨門生意的心態做起
鎮上開了唯一的一家布店,直接取名「布店」。顧客上門買布,問有哪些選擇,老闆回答:「所有的布都在這,不會自己看嗎?」問可否打折,老闆回答:「我給你打折,誰給我打折?」丈量的時候,顧客要求多放點布,老闆回答:「我放給你,誰放給我?」老闆說的都有理,但顧客的感覺不好,也就不再上門。
不久之後,鎮上開了另外一家布店,取名「笑哈哈布店」。老闆主動積極介紹產品,顧客問可否打折,老闆笑說:「可以、可以。」丈量的時候還主動多放布。消息傳開,大家都去笑哈哈布店買布。
布店老闆發現情況不妙,在笑哈哈布店外觀看,終於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了。回去之後,將招牌換上「笑嘻嘻布店」,學習笑哈哈布店的服務態度,顧客也漸漸回籠。
當布店老闆認定僅此一家獨門生意的時候,拒絕瞭解顧客心理也不求變通,幸而及時發現自己不能再用獨門生意的心態經營,並虛心學習笑哈哈布店的經營模式,關注顧客的需要,而不是用他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對待顧客,才得以解除破產歇業的危機。
同樣的,如果父母抱著「僅此一家布店」的獨門生意心態,認為孩子沒有別的地方可去,因此不尊重孩子有話要說,也拒絕接受孩子的說法,只顧著說自己的,致使孩子一逮到機會,就想離父母遠遠的。
改變嘮叨的習慣,從改變心態開始。父母尊重孩子有話要說,孩子與父母的互動經驗愈來愈好,縱使父母說的多,也有嘮叨的時候,孩子也都願意包容。親子溝通的氛圍改變之後,不但有助父母聽見孩子的心聲和瞭解孩子,也能看到真正的問題,才不會忙錯重點。
2 不要一直嘮叨
孩子:「不要說個不停,我都知道了……」
父母:「既然知道,為什麼不照著做……」
孩子:「不要煩我行不行……」
爸媽是記性不好,還是得了強迫症,不斷重複已經說過的話。我說聽到了,他們不信,那我也無能為力。
這個不行做、那個不准看,說個不停,從來不聽我想說的。不要以為嘮叨就能讓我聽話,他們說的不累,我聽了都累。每天問來問去,打探我的生活狀況,若是角色對換,他們受得了嗎?
爸媽生下我,不等同擁有我。總是把我當小孩看,要我吃營養的食物,穿合適的衣服,不配合就嘮叨不停,除了投降,我別無選擇。
我...
作者序
自 序
孩子想跟父母說:「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就表示孩子跟父母的想法不一樣。如果父母聽到後,給孩子的回答是:「哪會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滿腦子玩,不肯努力,只想上網,以為錢會從天上掉下來。」無論這是父母的真心話或氣話,孩子聽了的感覺不好,因為證明父母不僅不瞭解他,也不想瞭解。
近二十年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根據我的觀察和剖析,造成養育和管教使不上力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瞭解孩子」。父母忙著解決孩子外在可觀察到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卻沒有看到他們內心的掙扎、困擾、懷疑、夢想、渴望、動機等等,以致沒有看對問題,也就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導致問題持續膠著和惡化。
當看到資優生作弊、智能健全的孩子學習殿後、天分不錯的孩子自我放逐、才華橫溢的孩子自我了斷、孩子為了上網不惜跟父母演出全武行,除非父母能洞察隱藏在這些表象背後的真正問題所在,否則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在與父母衝突不斷的壓力下度過。
我曾經在上海一家企業授課,主題是職場管理學,學員全是男性高階主管,他們的妻兒大多留在臺灣。兩整天的課程結束前,有半小時的提問時間,他們問的都是如何與孩子相處以及有關管教的問題。爸爸不知道如何對孩子表達思念和愛護之情,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遇到的問題,礙於分隔兩地,也在許多不可行的限制下,不得不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處理。
例如,為了彌補缺席的遺憾,答應孩子的要求換新手機,可是手機一到手,孩子跟爸爸的關係又回到形同陌路的狀態。孩子闖禍了,爸爸隔空關心和給予糾正,卻換來一句「你不在臺灣你不懂」的冷酷回應。但若不是為了照顧一家大小的生活,爸爸也不想與家人分隔兩地,只盼望孩子能瞭解他的苦衷。其實孩子也希望難得見面的爸爸能瞭解他在想什麼,而不是單用物質回饋和隔空喊話的方式互動,甚至只求達到管教的目的。
那次授課的經驗讓我對職場和家庭關係有了連成一氣的想法,若要提高職場工作和管理效率,必須先關注導致員工分心的根本問題,不外就是他們跟家人的關係以及某些能經由學習改善的個人問題。若是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企業提供員工足以減輕後顧之憂的生活技能,每增加一個不為孩子擔心的爸爸或媽媽和心理健康的個人,也就多了一個全神貫注的員工,不但企業的整體績效提高,也為社會保全了許多健康和樂的家庭,這是企業兼顧社會關懷的雙贏做法。
我曾經在美國加州矽谷開拓親子教育的課程,在很多社團和學校授課,其中國語語文學校的陳純真校長每學期都邀約我給父母們開設講座。我看到她的堅持,也更加堅定要為父母們和下一代孩子們貢獻一己之力的心志。在許多父母分享他們養兒育女甘苦談的過程中,我被那些曾遇到挫折,甚至一度心寒想要放棄卻又再次打起勁的父母所感動,他們抱著「能做多少是多少」的心志,盼望有一天孩子大了、懂事了,能夠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
父母關心的事大同小異,想要解決的問題從孩子賴床,不整理房間,缺乏上進心,不想上學,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情緒不穩定,對父母不敬,不守規矩,行為脫序,到近年因沉迷網路和電玩衍生的後遺症,結果父母忙得團團轉,孩子則抱怨父母很煩也管得太多。父母遍訪專家的意見並閱讀相關書籍,仍然面臨治標不治本的窘境,都因忽略了兩件事,也是養兒育女不可或缺的兩個工具和心理準備,第一是「瞭解孩子」,第二是「看對問題」。
很多父母問我:「你沒有來過我家,怎麼舉的例子跟我家的情形完全一樣?」正因為熟悉瞭解孩子心理以及看對問題的原則,否則怎能一針見血說出讓父母感同身受的觀察和剖析。
時代變遷的速度愈來愈快,父母不僅難以預測孩子將遇到哪些狀況,即使孩子宅在家裡,網路世界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難以掌握。不論未來的世界對孩子是否友善,唯有孩子的自我健全,父母才能放心。因此,父母必須先做到瞭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為孩子量身訂做適性的養育和管教方案。如此一來,在孩子出狀況時,因為父母改變了治標不治本的態度,就不再是忙著處理表面問題,而是立刻就能看對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認為孩子賴床是因為晚睡,晚睡是因為功課寫不完,功課寫不完是因為上網,上網是因為貪玩,貪玩是因為怠惰,怠惰是因為日子過得太舒服,日子過得太舒服是因為坐享其成,那麼孩子坐享其成是誰造成的呢?我育有兩個成年子女,深深體會養兒育女不容易,因此沒有責怪父母的意思。但是父母真知道孩子寧可挨罵上網也不願意專心讀書,或是寧可聽父母嘮叨也不願意順從父母的真正原因嗎?
父母用中途攔截的方式看問題,不瞭解孩子藉著上網是想要釋放心理壓力,也不幫助孩子瞭解自律是為了他的好處而不是讓父母高興,繼續自作主張就只會繼續刺激孩子為反對而反對的心理。當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和混亂,孩子看起來很有自己的想法,卻是在跟父母辯論的時候得以凸顯,心智發展其實是緩慢的,父母就更不可能放手,而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從父母「不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開始的。
一位媽媽聽了我的親職講座後回應:
女兒四歲,上禮拜一直被學校老師扣點點,扣到負的,因為老師說她時常發呆,每件事都要一直提醒,我就跟她說:「老師講話,妳的小耳朵要打開,要乖乖聽話。」
今天上完課,我馬上帶她去買她喜愛的甜湯,來個獨處約會。我問她為什麼被扣點點,她根本不知道也沒有很在意,我再問她發呆的時候小腦袋在想什麼?她回答:「我在想放學之後要跟哪個同學玩,要怎樣盪鞦韆才可以盪很高…」
原來女兒心裡在想什麼,我今天才知道!
這位媽媽採用獨處約會的建議,聽見女兒的心聲之後才發現,早先處理扣點點的方法無效,是因為不瞭解孩子在想什麼就自作主張管教孩子。然而,藉著一起喝甜湯的氛圍瞭解到了真相,這才鬆了一口氣。不但孩子聽懂了媽媽的提醒,也在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感覺記憶」。
養兒育女不是預備一篇又一篇「只准聽不准發問」的講稿。演講最精彩的部分,少不了現場提問,主講者當場說出符合發問人需求的睿智解答,才更有說服力。既然父母無法預測孩子什麼時候會冒出什麼樣的提問,願意瞭解孩子的父母隨時都在充實自己瞭解孩子和看對問題的能力,也會運用思辨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推理原則說出合乎孩子需求的解答,勝過給孩子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心生佩服,也會喜歡跟父母互動。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身為母親的自省,為了幫助父母瞭解孩子和看對問題,我決定寫一本以孩子為第一人稱,也就是從孩子立場看問題的書,幫助父母瞭解並聽到孩子真實而具體的心聲,因此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在父母閱讀和聽聞了很多育兒觀卻不知道該如何取捨,或是陷入知易行難的瓶頸時,這本書提供父母解決「不知道該如何做到」的困擾。
《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也是為孩子而寫,我樂意成為孩子心聲的代言人,如果孩子看了有共鳴,也可以使用這本書作為促進以及恢復與父母良性互動的橋梁。
本書提供父母理論性和實作性的說明和建議,盼望父母在養兒育女的辛勞中,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與孩子培養互信和親密的依附關係,並且運用看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的原則,成為孩子自我得以健全發展的幫助和祝福。
在此感謝我的父母,在心理學尚未蓬勃發展的年代,盡他們最大的努力養育我和管教我;感謝我的一對兒女,在我頂著心理學的學歷卻不知如何靈活運用的歲月,信任我也包容我,讓我有幸陪伴他們成長;感謝我的丈夫,一直支持我和相信我,並且鼓勵我發揮專長將之開發成為對人有幫助的課程;感謝我的兄弟姐妹對我工作的認同;感謝我的朋友用愛的關懷支持我的理念;感謝曾經在廣播電視節目和各種場合提問以及分享心路歷程的父母們,你們的肺腑之言激勵我立志寫下這本幫助父母瞭解孩子並看對問題的書;感謝為這本書寫推薦序的前輩和朋友們: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系主任田秀蘭教授、新竹靈糧堂的黃贊彥主任牧師、美國加州國語語文學校的陳純真校長、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的王秀枝臨床心理師、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的傅芝泉老師,因為你們的認可和推薦,讓更多人有機會閱讀到《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
在這末後的世代,感謝有一群依然堅信家庭價值的父母們,我們可以一起朝著「父母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母」的目標前進,為我們的下一代做對、做好,成為他們的好爸爸好媽媽,不只是他們以我們為榮,我們也以他們為榮。
自 序
孩子想跟父母說:「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就表示孩子跟父母的想法不一樣。如果父母聽到後,給孩子的回答是:「哪會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滿腦子玩,不肯努力,只想上網,以為錢會從天上掉下來。」無論這是父母的真心話或氣話,孩子聽了的感覺不好,因為證明父母不僅不瞭解他,也不想瞭解。
近二十年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根據我的觀察和剖析,造成養育和管教使不上力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瞭解孩子」。父母忙著解決孩子外在可觀察到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卻沒有看到他們內心的掙扎、困擾、懷疑、夢想、渴望、動機等等,以致沒有看對問題,也就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導致問題持續膠著和惡化。
當看到資優生作弊、智能健全的孩子學習殿後、天分不錯的孩子自我放逐、才華橫溢的孩子自我了斷、孩子為了上網不惜跟父母演出全武行,除非父母能洞察隱藏在這些表象背後的真正問題所在,否則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在與父母衝突不斷的壓力下度過。
我曾經在上海一家企業授課,主題是職場管理學,學員全是男性高階主管,他們的妻兒大多留在臺灣。兩整天的課程結束前,有半小時的提問時間,他們問的都是如何與孩子相處以及有關管教的問題。爸爸不知道如何對孩子表達思念和愛護之情,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遇到的問題,礙於分隔兩地,也在許多不可行的限制下,不得不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處理。
例如,為了彌補缺席的遺憾,答應孩子的要求換新手機,可是手機一到手,孩子跟爸爸的關係又回到形同陌路的狀態。孩子闖禍了,爸爸隔空關心和給予糾正,卻換來一句「你不在臺灣你不懂」的冷酷回應。但若不是為了照顧一家大小的生活,爸爸也不想與家人分隔兩地,只盼望孩子能瞭解他的苦衷。其實孩子也希望難得見面的爸爸能瞭解他在想什麼,而不是單用物質回饋和隔空喊話的方式互動,甚至只求達到管教的目的。
那次授課的經驗讓我對職場和家庭關係有了連成一氣的想法,若要提高職場工作和管理效率,必須先關注導致員工分心的根本問題,不外就是他們跟家人的關係以及某些能經由學習改善的個人問題。若是從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企業提供員工足以減輕後顧之憂的生活技能,每增加一個不為孩子擔心的爸爸或媽媽和心理健康的個人,也就多了一個全神貫注的員工,不但企業的整體績效提高,也為社會保全了許多健康和樂的家庭,這是企業兼顧社會關懷的雙贏做法。
我曾經在美國加州矽谷開拓親子教育的課程,在很多社團和學校授課,其中國語語文學校的陳純真校長每學期都邀約我給父母們開設講座。我看到她的堅持,也更加堅定要為父母們和下一代孩子們貢獻一己之力的心志。在許多父母分享他們養兒育女甘苦談的過程中,我被那些曾遇到挫折,甚至一度心寒想要放棄卻又再次打起勁的父母所感動,他們抱著「能做多少是多少」的心志,盼望有一天孩子大了、懂事了,能夠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
父母關心的事大同小異,想要解決的問題從孩子賴床,不整理房間,缺乏上進心,不想上學,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情緒不穩定,對父母不敬,不守規矩,行為脫序,到近年因沉迷網路和電玩衍生的後遺症,結果父母忙得團團轉,孩子則抱怨父母很煩也管得太多。父母遍訪專家的意見並閱讀相關書籍,仍然面臨治標不治本的窘境,都因忽略了兩件事,也是養兒育女不可或缺的兩個工具和心理準備,第一是「瞭解孩子」,第二是「看對問題」。
很多父母問我:「你沒有來過我家,怎麼舉的例子跟我家的情形完全一樣?」正因為熟悉瞭解孩子心理以及看對問題的原則,否則怎能一針見血說出讓父母感同身受的觀察和剖析。
時代變遷的速度愈來愈快,父母不僅難以預測孩子將遇到哪些狀況,即使孩子宅在家裡,網路世界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難以掌握。不論未來的世界對孩子是否友善,唯有孩子的自我健全,父母才能放心。因此,父母必須先做到瞭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為孩子量身訂做適性的養育和管教方案。如此一來,在孩子出狀況時,因為父母改變了治標不治本的態度,就不再是忙著處理表面問題,而是立刻就能看對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認為孩子賴床是因為晚睡,晚睡是因為功課寫不完,功課寫不完是因為上網,上網是因為貪玩,貪玩是因為怠惰,怠惰是因為日子過得太舒服,日子過得太舒服是因為坐享其成,那麼孩子坐享其成是誰造成的呢?我育有兩個成年子女,深深體會養兒育女不容易,因此沒有責怪父母的意思。但是父母真知道孩子寧可挨罵上網也不願意專心讀書,或是寧可聽父母嘮叨也不願意順從父母的真正原因嗎?
父母用中途攔截的方式看問題,不瞭解孩子藉著上網是想要釋放心理壓力,也不幫助孩子瞭解自律是為了他的好處而不是讓父母高興,繼續自作主張就只會繼續刺激孩子為反對而反對的心理。當親子關係變得緊張和混亂,孩子看起來很有自己的想法,卻是在跟父母辯論的時候得以凸顯,心智發展其實是緩慢的,父母就更不可能放手,而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從父母「不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開始的。
一位媽媽聽了我的親職講座後回應:
女兒四歲,上禮拜一直被學校老師扣點點,扣到負的,因為老師說她時常發呆,每件事都要一直提醒,我就跟她說:「老師講話,妳的小耳朵要打開,要乖乖聽話。」
今天上完課,我馬上帶她去買她喜愛的甜湯,來個獨處約會。我問她為什麼被扣點點,她根本不知道也沒有很在意,我再問她發呆的時候小腦袋在想什麼?她回答:「我在想放學之後要跟哪個同學玩,要怎樣盪鞦韆才可以盪很高…」
原來女兒心裡在想什麼,我今天才知道!
這位媽媽採用獨處約會的建議,聽見女兒的心聲之後才發現,早先處理扣點點的方法無效,是因為不瞭解孩子在想什麼就自作主張管教孩子。然而,藉著一起喝甜湯的氛圍瞭解到了真相,這才鬆了一口氣。不但孩子聽懂了媽媽的提醒,也在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感覺記憶」。
養兒育女不是預備一篇又一篇「只准聽不准發問」的講稿。演講最精彩的部分,少不了現場提問,主講者當場說出符合發問人需求的睿智解答,才更有說服力。既然父母無法預測孩子什麼時候會冒出什麼樣的提問,願意瞭解孩子的父母隨時都在充實自己瞭解孩子和看對問題的能力,也會運用思辨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推理原則說出合乎孩子需求的解答,勝過給孩子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心生佩服,也會喜歡跟父母互動。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身為母親的自省,為了幫助父母瞭解孩子和看對問題,我決定寫一本以孩子為第一人稱,也就是從孩子立場看問題的書,幫助父母瞭解並聽到孩子真實而具體的心聲,因此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在父母閱讀和聽聞了很多育兒觀卻不知道該如何取捨,或是陷入知易行難的瓶頸時,這本書提供父母解決「不知道該如何做到」的困擾。
《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也是為孩子而寫,我樂意成為孩子心聲的代言人,如果孩子看了有共鳴,也可以使用這本書作為促進以及恢復與父母良性互動的橋梁。
本書提供父母理論性和實作性的說明和建議,盼望父母在養兒育女的辛勞中,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與孩子培養互信和親密的依附關係,並且運用看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的原則,成為孩子自我得以健全發展的幫助和祝福。
在此感謝我的父母,在心理學尚未蓬勃發展的年代,盡他們最大的努力養育我和管教我;感謝我的一對兒女,在我頂著心理學的學歷卻不知如何靈活運用的歲月,信任我也包容我,讓我有幸陪伴他們成長;感謝我的丈夫,一直支持我和相信我,並且鼓勵我發揮專長將之開發成為對人有幫助的課程;感謝我的兄弟姐妹對我工作的認同;感謝我的朋友用愛的關懷支持我的理念;感謝曾經在廣播電視節目和各種場合提問以及分享心路歷程的父母們,你們的肺腑之言激勵我立志寫下這本幫助父母瞭解孩子並看對問題的書;感謝為這本書寫推薦序的前輩和朋友們: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系主任田秀蘭教授、新竹靈糧堂的黃贊彥主任牧師、美國加州國語語文學校的陳純真校長、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的王秀枝臨床心理師、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的傅芝泉老師,因為你們的認可和推薦,讓更多人有機會閱讀到《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
在這末後的世代,感謝有一群依然堅信家庭價值的父母們,我們可以一起朝著「父母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母」的目標前進,為我們的下一代做對、做好,成為他們的好爸爸好媽媽,不只是他們以我們為榮,我們也以他們為榮。
自 序
孩子想跟父母說:「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就表示孩子跟父母的想法不一樣。如果父母聽到後,給孩子的回答是:「哪會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滿腦子玩,不肯努力,只想上網,以為錢會從天上掉下來。」無論這是父母的真心話或氣話,孩子聽了的感覺不好,因為證明父母不僅不瞭解他,也不想瞭解。
近二十年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根據我的觀察和剖析,造成養育和管教使不上力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瞭解孩子」。父母忙著解決孩子外在可觀察到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卻沒有看到他們內心的掙扎、困擾、懷疑、夢想、渴望、動機等等,...
目錄
目錄
自序
前言一 瞭解孩子是養育的起點
前言二 看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Part I 孩子對父母養育和管教方式的心聲
第1章 你們不瞭解我
第2章 不要一直嘮叨
第3章 不要管我
第4章 別教我了
第5章 不要說我沉迷網路
第6章 別吵了行不行
第7章 我又沒說要換爸媽
第8章 不要說我不感恩
Part II 從孩子的個人需要發出的心聲
第9章 不公平
第10章 我不想上學
第11章 我的心情不好
第12章 我有尋死的念頭
第13章 我是誰
第14章 我沒自信
第15章 我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
第16章 性,我信
第17章 我一直在長大
後記
目錄
自序
前言一 瞭解孩子是養育的起點
前言二 看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Part I 孩子對父母養育和管教方式的心聲
第1章 你們不瞭解我
第2章 不要一直嘮叨
第3章 不要管我
第4章 別教我了
第5章 不要說我沉迷網路
第6章 別吵了行不行
第7章 我又沒說要換爸媽
第8章 不要說我不感恩
Part II 從孩子的個人需要發出的心聲
第9章 不公平
第10章 我不想上學
第11章 我的心情不好
第12章 我有尋死的念頭
第13章 我是誰
第14章 我沒自信
第15章 我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
第16章 性,我信
第17章 我一直在長大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