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爸媽「前青春期」的安心帖 ░░░▏
別用8歲方法來教12歲的小大人
當小心肝已成往事:拖延/頂嘴/脾氣暴
孩子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高漲,不給「管」「教」,
天天暴走暴衝,是因父母仍把「管」「教」當成愛,
心裡又期待孩子能從「他律」轉成「自律」,
在兒少輔導領域逾30年的盧蘇偉,
邀請你放下幼年期教養方式,傾聽孩子想對你說什麼!
世界上有一種愛,相遇就是為了準備分離,那便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父母所有的照護、教導、叮嚀,都是為了孩子離家的那一刻做準備。
▏▍兒少輔導專家&暴走青春的守望者-盧蘇偉 ▍▏暢銷經典改版上市
父母的能量都用在工作上,下班看到失序的家庭環境,忍不住要碎碎唸或沒好臉色,結果「隨口提醒」馬上變孩子口中的「管太多」,親子瞬間開戰。
在兒童青少年輔導領域逾30年的盧蘇偉,精選35則真實個案,生動描繪親子衝突的現場,父母與孩子的兩難,剖析親子對安全感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傷心、不傷情、不傷身」的解決之道。
☻別再「緊迫盯人」逼迫孩子就範,累積「愛的存款」☻
爸媽盯緊緊,會讓順從的孩子變得沒有責任感、被動;不順從的孩子,則可能任性叛逆。
面對青春期敏感的孩子,父母要記得只和他們討論「大事」,放下「小事」,別當「超級台傭」!孩子折不折棉被、書桌亂七八糟、衣服穿了亂擺,只要不嚴重妨礙到生活秩序,都是「小事」;「大事」就是孩子每天過得好不好、全家的心情快樂嗎?
☺先改善親子關係才能發揮影響力,再和孩子談他該做的事☺
父母都想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力,但彼此互信的基礎夠不夠?是否能討論深刻議題?當孩子對你說心事的時候,你都怎麼回應?
親子之間不可能每次都想的一樣。父母的人生歷練多,遇衝突先讓自己好過,不口出惡言,事後親子再交換想法,透過理解與包容建立信任感;畢竟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發揮真正的影響力。
☺青少年,要的是父母的「傾聽」與「了解」☺
青少年正在確立自我價值觀,卻也很難了解自己內在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期待別人的信任和賞識,卻不一定有足夠能力獲得,在父母眼中常會覺得眼高手低。因此和青少年相處,記得「情」要擺在「事」前面,只要情緒對了,被充分同理、賞識、信任,親子才能心平氣和談論重要議題。
☺恭喜你,獲得父母這張「終身學習」的入場券!☺
很多父母在小孩上小學後就不再學習,不再看重孩子這個「人」,而看重「成績和表現」。期待孩子「像個大人」,卻又還用低年級的方法在管教孩子,導致親子衝突不斷。
陪伴青少年,別下指導棋就是好教養,改用祝福取代擔心和焦慮,父母此時扮演引導人生方向的教練,幫助孩子釐清內在需求和實際作為的落差。或許孩子一輩子都不了解父母的苦心,但父母在孩子感到真正快樂時,會覺得一切值得。
►││盧蘇偉在康健的教養三部曲││◄
盧蘇偉的教養學簡單好記憶,需要透過不同個案反覆練習;三部曲皆用生活常見的親子衝突,剖析父母無助感的來源、孩子為何憤怒、情感受傷如何修復、關係破裂怎麼挽回。
◎首部曲《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聚焦國小中高年級~國中(10-15歲),父母如何在生活秩序感、成績表現的衝突,關照孩子剛萌生的自我意識;為轉大人之前,打下良好的家庭互動品質。
◎二部曲《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又何妨?》(原:《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
聚焦高中~大學(16-20歲),由青少年過渡到成人,有更多兩代價值觀衝突。父母面對孩子即將獨立的心理調適,如何使親子從照顧者、被照顧者,無痛轉為親密的友伴關係。
◎三部曲《為何我們愛得,又傷又痛?》
焦點在成年子女,父母將迎來空巢期,子女無論是實質上或心態上都邁向獨立。父母面對成家的子女,更要退居幕後,把生活重心擺回自身,不再以愛之名,把彼此愛得遍體鱗傷。
作者簡介:
盧蘇偉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執行長
■台北大學犯罪學碩士、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畢業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肄業
■專門技術人員社工師高等考試及格,曾任板橋法院少年保護官20多年
■出版著作50多本,得過全球熱愛生命獎章、金舵獎、模範公務人員獎、金鳶獎
曾歷經艱辛的成長路程,智商70,輸在起跑點上,什麼都比別人晚。
讀過國中啟智班,念高職,花了7年考了5次大學,25歲才因退伍軍人身分加分考上,50歲讀博士班,生命經歷創造了教育的奇蹟。
成長故事由大愛電視台拍成連續劇《喚醒心中的巨人》;曾帶領受觀護少年騎獨輪車環島,拍成紀錄片《飛行少年》,並改編為八點檔連續劇在華視播出。
觀護迷途孩子二十餘年,把三千餘名孩子帶離生命谷底和社會邊緣。始終相信生命會影響生命,生命更可以創造另一個生命的奇蹟,一切都在於人們的信念和習慣。
希望透過在康健出版的教養三部曲:《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又何妨?》(原:《幹嘛要他想的跟你一樣!》)、《為何我們愛得,又傷又痛?》,幫助在親職路上屢屢受挫的父母,走出困惑與擔憂。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 舊雨新知熱烈推薦 ▍▏
丘美珍 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宋怡慧 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睿祥 基隆長庚肝臟外科副教授
李介文 臨床心理師
李四端 媒體工作者
李寶寶 金石堂書店採購
施寄青 知名作家/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陳品皓 好日子/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彭菊仙 親子作家
楊俐容 親職教育專家
楊家雯 何嘉仁書店採購
歐陽立中 丹鳳高中教師/作家
【暖心好評推薦】
「從爸媽的角度出發,探討父母在教養當中的心情與個別的難題,非常值得一讀,是專為父母量身打造的教養好書!」──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慢慢來,比較快。跟著盧蘇偉老師,用理解重新打造親密信任的親子關係。」──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這是孩子身心變化最劇烈的階段,爸媽不要被動接招,請跟著盧蘇偉的教養學,打掉重練,主動更新大腦!」──彭菊仙(親子作家)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 舊雨新知熱烈推薦 ▍▏
丘美珍 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宋怡慧 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宋睿祥 基隆長庚肝臟外科副教授
李介文 臨床心理師
李四端 媒體工作者
李寶寶 金石堂書店採購
施寄青 知名作家/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陳品皓 好日子/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彭菊仙 親子作家
楊俐容 親職教育專家
楊家雯 何嘉仁書店採購
歐陽立中 丹鳳高中教師/作家
【暖心好評推薦】
「從爸媽的角度出發,探討父母在教養當中的心情與個別的難題,非常值得...
章節試閱
【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彥文是十幾年前我輔導的孩子,當時他是國中生,因不滿爸媽和老師的管教,用叛逆表達自己的不滿:曠課、逃家、抽菸、吃檳榔、吸毒……舉凡父母老師擔心和害怕的事,他都故意做給他們看。
他多次涉案,讓父母一再失望,最後堅持要放棄彥文,不想再管他了,想叫法院把他關起來,能關多久就關多久。
我認為,父母親的難過可以理解,但父母沒有權利放棄孩子。彥文一直都是很棒的孩子,他需要一些時間和不一樣的互動管教方式。
爸媽十分不以為然:「該做的都做了,軟硬都無效,還能怎麼樣管教呢!」
爸媽幫彥文轉學,為他找安置機構,為了討好彥文,明知他無照還買機車給他,彥文要什麼他們就給什麼,爸媽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我覺得:「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了解和賞識,不是給孩子很多物質上的滿足。」
◎從小三起,讓孩子學習自主管理
孩子從小三開始萌發自我意識,不再接受安排和擺布,他想當自己的操盤手,如果父母再用低年級的管教模式,會造成親子雙方都很辛苦。父母要很謹慎地給孩子建議或提醒;若要管教,也要用些技巧,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是他的選擇和決定。
「養孩子像在供奉神明嗎?」彥文的爸爸對我的意見十分不滿。自小他爸媽對他就是鞭子伺候,如有不從就打罵;這樣嚴格的要求造就他今天的成就。
他認為,儘管時代變了,孩子也不能沒家教。要父母低聲下氣,還要委曲求全,他不想再玩了,孩子要怎樣隨便他。
我說,我們無法沿用父母對我們的方法教下一代,並不表示我們就是無奈的父母。我們雖是辛苦的一代,但也是幸運的,我們有機會因孩子出現的問題,重新學習與成長,經由了解,知道自己的需求,進一步了解一名青春期少年的期待。
對於我兒子,我們從他小學時就開始做好準備,在他小學三年級時,我們多次詢問和了解孩子對於他進入國中時,期待父母如何扮演角色。兒子很明白告訴我們:「要做一個管得少、教得少的父母,我想學習自己管理自己、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們問孩子,如果他的行為明顯和父母期待不同時,怎麼辦?兒子希望我們能用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和他溝通。
但什麼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呢?他告訴我們,要管他、教他或提醒他、建議他時,請讓他有心理準備。
◎從國中起,儘量不打擾他
我們知道國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很敏感,所以,我們儘量不打擾他,只注意重點,給孩子更寬鬆的行為標準,只要他不太妨礙家人生活的細節,我們都寬容他有自己做決定的空間。
早上起床棉被不折?「可。」
他的桌子堆得像垃圾山?「可。」
衣服穿了亂擺?「可。」這些都是小事!
「那什麼是大事呢?」彥文的媽媽急著問,她每天像超級台傭,從早做到晚,已經很厭煩住在一群不僅懶、脾氣又大的男生宿舍裡。
我回答:「是不是家裡每個人都很快樂。」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我一定會問他今天快樂嗎?過得好嗎?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情好了,什麼事都會變得簡單。
「如果一再闖禍呢?」爸爸實在按捺不住我慢條斯理的陳述。他的期待很簡單,把該做的事做好,大家都平安。該做的事都不做好,講什麼都沒有用!
爸爸他看重點,按規定去上學,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是孩子的本分!
爸爸的想法沒錯。關鍵是如何讓孩子自動自發,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呢?如果孩子心情不好,以上一切都免談,非但本分事不做好,還會四處使壞讓父母收拾。
我安撫彥文的爸爸:「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就知道您是一個很用心教養的爸爸,口裡雖然說不再管孩子,可是您從未放棄努力,我很有信心,只要我們用心陪彥文走過這段波折,他未來一定會有傑出和優異的表現。」
◎用正向的態度面對孩子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可以因為一再受挫折,就對孩子口出惡言、粗暴相向。我們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存在孩子生命的存摺裡。我們存下什麼,未來就得到什麼。
所以當我難過生氣時,我不是破口大罵孩子,而是先讓自己好過,不讓惡言出口,先告訴自己這是我們和孩子共同的學習,讓孩子知道我了解他、賞識他、愛他的機會,提醒自己正向面對和回饋孩子。
我常對兒子說:「爸媽在你出生那一刻,就知道你是獨特而有潛力的孩子,永遠不放棄自己,永遠給自己機會投資自己。我很有信心,十年、二十年之後,你一定是我們認識的人當中,最優秀和傑出的一個。」
彥文的爸爸很疑惑,面對態度欠佳、到處闖禍的孩子,這些話叫做父母的如何講得出口?剛開始真的會不習慣,人性使然,別人惹惱我們,讓我們不舒服,我們一定不會讓別人好過。
但父母是個專業,我們要有專業的表現,不管孩子表現如何,都要有「最佳」狀況和表現面對孩子,因為孩子只給我們一次機會陪他成長,每一天、每一刻和孩子相遇,存下的都是正向和積極的存款,孩子未來會用完整的存款回饋給我們。
爸爸接受了我的意見,每天和彥文見面不再談他學校的負面行為,不再管他交的朋友,不再為他的行為抓狂,而是關切彥文是否快樂,過得好不好,只有彥文自己願意做好,才會有好的結果。
結果親子關係改善了,彥文闖禍的頻率也下降了,彥文留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媽媽不再用抱怨和指責的方式做家事,而是向父子求助,然後大力感謝賞識他們的參與,夫妻關係也有明顯改變。
彥文國中畢業,沒有考上知名的高中職,讀了一家私立高職,是他最有興趣的汽車修護,沒想到高職二年級時他有很明顯的轉變,因他的興趣和努力,他不僅通過檢定考試,還受學校的重用,擔任學校技能競賽的選手,他幾乎每天都和隊友窩在學校的汽修工廠苦練技術。
在全國競賽中,他們學校得到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第三名,他則獲得了獎牌和獎狀。高職畢業他因技能競賽加分,讓他讀了一所不錯的技職大學。大學畢業隨著舅舅的汽修零件加工廠工作,隨後遷廠到大陸,他們的工廠被一家汽車零件廠併購,彥文成了該廠的廠長也是重要股東。
今年教師節,他來信告訴我因股價飛漲,他成為億元戶(擁有人民幣一億以上),他在卡片裡感謝我陪他走過青春期,因父母態度的轉變,讓他有機會和空間去思考和決定自己的未來。父母的改變給他很大的啟示,現在他用心地陪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長,孩子一點都不叛逆,父子感情好得很。
我想,用對方法是很重要的。
【孩子什麼樣,看父母就知道】
揚修、揚德兩兄弟聰明且異常叛逆,常為了父母和他們的需求不同而抗爭到底。最近為了暑期活動的安排,聯合起來和父母抗爭,兄弟倆堅持每天睡覺要睡到自然醒,上網要無限制開放,拒絕任何妥協和溝通。爸媽十分頭痛,經由朋友介紹來找我協助。
父母認為難得的假期,就應該多讀些書和參與活動,但兩個孩子都拒絕參加暑期課業輔導和活動,認為平日上課已經夠辛苦了,暑假那麼熱,到學校上一些枯燥無聊的課有什麼意思。孩子的想法也沒什麼錯,如果是我們大人在大熱天到一個沒有冷氣的學校坐上一整天,真的是很折磨。
「我給他們安排補習班和夏令營,他們都拒絕。」媽媽氣急敗壞,她願意花錢讓孩子參加活動,有人幫忙照顧兩個孩子,只要他們出門,家裡就會安靜,她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兩兄弟在家幾乎都窩在房間的電腦和客廳的電視機前,累了就到冰箱找東西吃,兩個體重都超重(和他們的爸爸一樣)。
我一時不知該從何著手。孩子的生活習性絕非一天養成的,我認識的親友,如果爸媽習慣窩在家看電視或上網,孩子也不會例外;如果父母一有空就整理家裡或運動,假日都安排各種活動,孩子絕對不喜歡待在家裡。
我所了解的揚修和揚德的爸媽屬於前者,夫妻都在工作,假日幾乎都在家補眠,他們的休閒大部分都和電視、電腦為伍,孩子從小已經習慣窩在家裡,用電視和電腦佔滿自己的時間,一時要他們改變確實不易。
當然,爸媽有自己的需求,別人的父母週休二日,但他們幾乎每週要工作六天以上,平日都睡眠不足,難得假日,實在沒什麼勁再帶孩子出去活動,何況難得有幾次外出都留下很不好的經驗,要不就是天候不佳,要不就是人擠人、車塞車。
◎孩子出生使我重新成長一次
和上一代我們的父母比,我們真的很辛苦,以前父母只要斥責和棍子,就可以搞定孩子所有問題,現在卻不行了,父母要隨著孩子年齡學習和成長。孩子九歲以後,就不再唯父母命是從,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且常用直接和粗暴的方式,來對父母表達不同的意見,讓父母不知如何應對。
與其說是不幸,不如感恩這樣的時代給予父母許多學習和成長的空間。如果我們想像自己現在是個孩子,一切會比較容易。我們和孩子一樣都不想給別人管束和教導,我們也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從未感受孩子的感受。
現代的孩子也很不快樂。父母假日可以補眠,卻期待孩子要早起,父母的生活領域如此有限,每天的活動就只是住家和工作地點來來去去,卻希望孩子活躍、有衝勁。
孩子和我們一樣受原生家庭影響甚大,我們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如果什麼都不是,我們就應該有所調整。
爸媽並沒認為揚修和揚德有什麼大問題,就是很懶和被動。我認為這是人性,沒有人願意做個勤奮的人,除非他有明確目標,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知道要付出什麼給自己。
「孩子的習慣和態度,取決於父母。」揚修和揚德父母聽在耳裡很不舒服,他們為了孩子的問題來找我,結果我卻希望他們從自己開始改善。
我分享自己陪孩子成長的經驗。因孩子有感覺統合觸覺敏感的問題,所以我們在草地上打球和打滾,也就是說,因為孩子的出生,我才走進體育場。為了使孩子能有多一些的生活經驗,我們帶孩子四處露營、騎車、溜直排輪,孩子長大了,陪他騎車環島、游泳橫渡日月潭和打網球。
每一階段孩子都有他的需求,父母因應他的需要,而重新成長一次。我很感恩我的孩子,因為他,我彌補了童年時父母無法陪伴的缺憾。
◎謹慎選擇我們的生活,因為孩子正在複製我們
「這是你們這些生活無虞的人才做得到的!」揚修和揚德的爸爸回應我,他覺得在都會生活並不容易,他們無法過這樣活躍的生活。
但我也認識一些在市場上做生意的朋友,每天只限時和限量的工作,他告訴我,錢永遠賺不夠,但健康失去了花錢買不到,孩子長大了也不能重來一次。
我並非得意我跟市場朋友多麼懂生活,而只是想讓兩兄弟的爸媽了解,「在價值的天平上,當父母把孩子看得很重要,孩子也才會重視和父母的關係。」
我在法院工作二十餘年,有時看到許多很好的孩子卻從未被父母看重和賞識,父母眼裡只有工作、錢和搞不定的兩性關係,我覺得很難過。
如果我們知道孩子正在複製我們的一切,就會很謹慎地選擇我們的生活和互動關係,孩子每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一切,都將在他未來的家庭劇院重演。
有一次,太太問我為什麼會選擇做這樣的爸爸,每天刻意騰出許多時間陪伴孩子,看孩子書讀累了就搞笑讓他開心,假日就安排親子活動。我的想法跟原生家庭的經驗有關,父親很愛我,但陪伴我們的機會不多,我自己結婚生子時,就想像自己是「孩子的大玩偶」,現在,孩子和我一樣高了,我們很自然地會把時間和精力留給我們想要做的,繼續和孩子鬥牛,我也是他的朋友之一。
我認為有良好的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才是真正富有的人。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豪宅、名車和存款,但我與另一半和孩子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
揚修和揚德的媽媽,聽了我講一堆道理,似乎沒有太大的意願要改變或調整自己,她沒有忘記找我的真正目的:「這兩個孩子都不聽話怎麼辦?」
◎為什麼一定要孩子聽話、懂事?
我不知道要孩子「聽話」或「懂事」有什麼意義,孩子在學習成長,父母也是一樣,有什麼理由要操控另一個生命!
我們不會是孩子生命的舵手,我們只是陪他們走一段路的重要他人,我沒有任何答案可以給爸媽帶回去。孩子的生命是他們自己的,他們的出現,成就和豐富了我的生命,我該有的只是珍惜和感恩。孩子一轉眼就長大了,今天種種,都會在五年、十年後成為笑談,何必太在乎孩子現在是什麼?
美好的一切來自現在的經營,用心投資夫妻和親子共有的生命存摺吧!
揚修和揚德的爸媽,臨走之前要求我,可不可以和這兩個孩子談談,輔導他們一下。
「我沒有能力幫他們,除非他們願意改變。」
如果父母只希望孩子改變,而不肯學習和改變,我真的幫不上什麼忙。我希望爸媽能了解,輔導不是把孩子改變成我們要的樣子,而是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給予孩子一些協助,讓他們能好過一些,也能改善人際互動的模式,讓周遭的人也好過一些。
我說多了!從父母失望的表情可以知道,這不是他們要的答案。但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我衷心祝福這一家人,有一天能找到改變的動力。
【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彥文是十幾年前我輔導的孩子,當時他是國中生,因不滿爸媽和老師的管教,用叛逆表達自己的不滿:曠課、逃家、抽菸、吃檳榔、吸毒……舉凡父母老師擔心和害怕的事,他都故意做給他們看。
他多次涉案,讓父母一再失望,最後堅持要放棄彥文,不想再管他了,想叫法院把他關起來,能關多久就關多久。
我認為,父母親的難過可以理解,但父母沒有權利放棄孩子。彥文一直都是很棒的孩子,他需要一些時間和不一樣的互動管教方式。
爸媽十分不以為然:「該做的都做了,軟硬都無效,還能怎麼樣管教呢!」
爸媽幫彥文...
推薦序
【推薦序】一個溫暖的教養錦囊
閱讀蘇偉的《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是一種悲喜交錯的情緒感受,也是一段讓人從挫敗中看到希望的心理歷程。
因為,父母無助、孩子憤怒;情感受傷、關係破裂,幾乎是書中每一個篇章重複出現的圖像。而這些例子來自蘇偉陪伴許多家庭共同成長的經驗,因此箇中的悲傷和挫敗,反映的正是現代父母難為的真實寫照。
儘管時代變遷,讓家庭更容易面臨衝突與疏離的危機,但溫暖和諧的家庭氣氛,仍然是天下所有父母和孩子日日返家前,最深切的共同企盼。蘇偉在書中直指愛與關懷、信任和賞識的重要,呼籲父母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調整愛的形式,適度地放心放手,孩子才有機會長大成熟,成為自己的主人。
於是,在閱讀了每個令人悲傷的家庭故事之後,蘇偉以他自身艱辛的成長經驗、做為一位父親在經營親子關係過程中的體認,以及許許多多輔導成功或失敗的家庭案例,讓我們看到:只要用對了方法,親子衝突其實是可以化解的;只要下定決心從自己做起,再疏離的家庭氣氛也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和彌補。
◎拋開無效的權威式管理,更貼近孩子的生命
因此,雖然挫敗是為人父母無可避免的感受,但仔細閱讀蘇偉的文字、咀嚼每個篇章中令人感動的體會,我們會發現:當父母願意放下身段去了解年少輕狂的孩子,願意拋開面子去承認自己的有限和不能,就有機會以柔情換真心、化危機為轉機,讓家庭關係充滿喜悅,幫助孩子看到未來的希望。
蘇偉在書裡說:「教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原則和方向」,而「和孩子一起長大」就是管教孩子的原則,「情比事更重要」則是經營家庭的方向。從蘇偉分享他陪伴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我們知道這些原則方向不是無法達成的概念口號,而是可以付諸實踐的行動依據。
雖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蘇偉所提供的是一種真實的模範。只要父母願意鬆動無效的威權、調整不當的期待,嘗試以更貼近孩子的方式去陪伴引導,即使無法全然做到,孩子也能從父母的改變中,體認到面對挫敗的勇氣和自我成長的可能。
蘇偉的《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不是一本按圖索驥的教養指南,而是一份充滿溫暖和祝福的錦囊。相信讀者一定能從他發自內心的分享,感受到這份溫暖、掌握到這個教養錦囊。
楊俐容(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碩士,從事過兒童、青少年、婚姻諮商工作,目前致力於社區營造、國小學童EQ教育)
【推薦序】一個溫暖的教養錦囊
閱讀蘇偉的《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是一種悲喜交錯的情緒感受,也是一段讓人從挫敗中看到希望的心理歷程。
因為,父母無助、孩子憤怒;情感受傷、關係破裂,幾乎是書中每一個篇章重複出現的圖像。而這些例子來自蘇偉陪伴許多家庭共同成長的經驗,因此箇中的悲傷和挫敗,反映的正是現代父母難為的真實寫照。
儘管時代變遷,讓家庭更容易面臨衝突與疏離的危機,但溫暖和諧的家庭氣氛,仍然是天下所有父母和孩子日日返家前,最深切的共同企盼。蘇偉在書中直指愛與關懷、信任和賞識的重要,呼籲父母要隨...
作者序
【自序】
再版序│夫妻和父母是需要經過學習,才能扮演好的角色!
我在兒童青少年輔導領域,工作超過三十年,讓我覺得遺憾的,是許多夫妻和父母都擁有很好的特質,只因不知要學習,就把原先幸福的婚姻給破壞了,把很好的孩子都教成問題兒童(少年)。
然而,許多人會問,專家講的一定都對嗎?學了家庭就一定就幸福、美滿嗎?許多父母沒知識也沒學習,婚姻還不是很美滿,孩子也教得很出色?這是事實;但畢竟這是少數的幸運家庭,多數家庭未經由學習的歷程,常會因彼此無法良性互動,或彼此不了解產生衝突或疏離,而我寫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透過閱讀,學習用正向和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讓自己好過,也善待我們的另一半和孩子。
我們需要學習什麼呢?
一、接受我們和家人的獨特:一家人不需想法、態度、價值觀都一樣,不一樣才正常、才是好的。期待或努力一樣的過程,就容易有衝突和傷害,學習接受每個人的獨特和差異並不容易,必需在生活中逐一體會和學習。
二、愛是需要練習的能力:我們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愛是奉獻、犧牲和付出;但這是真正的愛嗎?這三部曲,我想藉由自我的省思和探索,分享一個從愛自己開始的練習,把自己關照好了,我們為家人的付出和服務,才會有品質,愛是學習用心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心,唯有愛在,溝通才有可能。
三、「知道」只是開始,「持續實踐」才有意義:我從未把自己當成某類專家,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在生活和家庭中學習的人,我見過太多能言善道的專家,婚姻破裂、親子反目,知道卻做不到是沒有意義的,這三部曲一再分享的重點,就是在生活和家庭裡,把我們要的一切幸福實現出來並不難。就是堅持執行,它就會成為這個家最重要的資產!
四、學習做自己和家人的貴人:我、另一半和孩子一直都是最棒的:賞識自己和家人,從自己的練習開始,不僅是停止指責和抱怨,還要做這個家的陽光和天使,學習從心中真誠地賞識每個生命的獨特,用正向言語和自己及家人對話;閱讀是反思也是提醒,就是每一刻都能覺察和實踐。
最後我要說的是,書裡說的我也不一定天天都做得到;但我願意為了自己和家人,盡最大的努力,您也一定可以,我們一起加油!
盧蘇偉 謹識2019.06.20
【自序】
再版序│夫妻和父母是需要經過學習,才能扮演好的角色!
我在兒童青少年輔導領域,工作超過三十年,讓我覺得遺憾的,是許多夫妻和父母都擁有很好的特質,只因不知要學習,就把原先幸福的婚姻給破壞了,把很好的孩子都教成問題兒童(少年)。
然而,許多人會問,專家講的一定都對嗎?學了家庭就一定就幸福、美滿嗎?許多父母沒知識也沒學習,婚姻還不是很美滿,孩子也教得很出色?這是事實;但畢竟這是少數的幸運家庭,多數家庭未經由學習的歷程,常會因彼此無法良性互動,或彼此不了解產生衝突或疏離,而我寫書的目的,就是希望...
目錄
再版序│夫妻和父母是需要經過學習,才能扮演好的角色!
推薦序│放膽讓孩子飛吧! 施寄青
推薦序│一個溫暖的教養錦囊 楊俐容
推薦序│謝謝父母對我全然的包容與信任 宋睿祥
自序│別把關心變打擾,孩子需要成長的空間
給為人父母
爸媽一定要忍住碎碎唸
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孩子什麼樣,看父母就知道
父母先改,全家就會改變
上了國中,別把關心變成打擾
別做長不大的父母
父母的祝福比擔心有用
愛是無條件的支持
親子一起面對霸淩惡勢力
是誰教出霸凌的孩子?
給爸爸
和家人逐夢是珍貴資產
把家人當成最重要的客戶
讓年節的壓力到此為止
爸爸要練習調整自己的期待
給媽媽
媽媽記得把責任還給他人
缺愛者會藉照顧別人討愛
付出過多,容易情緒過勞
賞識自己「一直都很棒」
請媽媽們再「自私」一點
親子之間
母女脾氣暴,保持距離培養感情
別把對方當壞情緒的代罪羔羊
學測過後,孩子心事誰人知
人生不可能永遠第一名
愛孩子,也愛他選的科系
手足競爭反映愛的焦慮
「說謊」有時只是認知不同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教養男孩要讓他為自己負責
特別的孩子需要特別的愛
給少年仔
青春期先學會做自己的朋友
看見自己隱藏的自私
沒有努力在先,就想發大財?
大學念不完窩在家,怎麼辦?
三十歲還靠爸媽養
廖國豪該為自己負責
再版序│夫妻和父母是需要經過學習,才能扮演好的角色!
推薦序│放膽讓孩子飛吧! 施寄青
推薦序│一個溫暖的教養錦囊 楊俐容
推薦序│謝謝父母對我全然的包容與信任 宋睿祥
自序│別把關心變打擾,孩子需要成長的空間
給為人父母
爸媽一定要忍住碎碎唸
你管他折不折棉被幹嘛?
孩子什麼樣,看父母就知道
父母先改,全家就會改變
上了國中,別把關心變成打擾
別做長不大的父母
父母的祝福比擔心有用
愛是無條件的支持
親子一起面對霸淩惡勢力
是誰教出霸凌的孩子?
給爸爸
和家人逐夢是珍貴資產
把家人當成最重要的客戶
讓...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