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十七世紀末,臺灣人就過著奢靡富裕的生活
.日治後期,臺灣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美國商人曾企圖殖民臺灣
十篇精采翻案,揭露影響今日臺灣發展的最重要史實!
一六八四年,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三百年來,歷經甲午戰敗後簽訂《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開始長達五十餘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以及不同制度與民族性的融合激盪。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展開另一波政經上的統治與文化調和,臺灣歷經戒嚴、報禁到開放,隨著一九七二年國父紀念館落成,偉人步入殿堂,當代臺灣走向另一番民主新貌……
三百年來——
★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人就過著奢靡富裕的生活
★ 你以為:只有荷蘭人和日本人對臺灣虎視眈眈?
★ 事實是:美國商人早在一八五○年代就想殖民臺灣
★ 你以為:日治時期,日本只想從臺灣掠取資源?
★ 事實是:日本統治者進一步改造思想,讓臺灣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本書以歷史主題為縱軸,橫跨約三百年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政治及社會面貌;以生動故事的敘述方式,糾舉歷史記載的謬誤,並配合古蹟實地勘查照片與史料老照片加以說明,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以期完整呈現近代臺灣政經發展的真貌。
作者簡介:
駱芬美
二○一四年度風雲作家
九八新聞臺「九八講堂」臺灣史主講人
臺灣雲林土庫人,輔仁大學歷史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教學頗受肯定,曾獲「優良教師獎」。
著有《被誤解的臺灣史》、《被混淆的臺灣史》、《三楊與明初之政治》、《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等
攝影/蔡坤洲
攝影工作者
臺灣雲林人,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任空中大學兼任講師。
曾事師李坤山、俞蘇、甘貴新等名師學習攝影。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作者駱芬美女士榮獲2014金石堂年度風雲作家
國內外暢銷記錄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2014年度金石堂人文歷史TOP2
2013年博客來「年度百大」人文類TOP18
2013年金石堂人文歷史暢銷百大TOP3
《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
2014年度金石堂暢銷榜TOP76、2014年度金石堂人文歷史TOP1
2014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銷售榜人文社科TOP17
2014年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非文學類入圍
名人推薦:
宋光宇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呂理政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邱坤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
吳美慧 輔仁大學日文系講師
翁佳音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誌聰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孫偉鳴 九八新聞臺臺長
莊永明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董事
陳鳳馨 九八新聞臺「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楊蓮福 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電視歷史評論員
劉寶傑 東森新聞「關鍵時刻」主持人
駱芳美 美國堤芬大學犯罪防治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
傾力推薦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宋光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這些年來,駱教授廣泛蒐集資料,爬梳整理,發現許多被普遍認知的臺灣史實,原來不是想像中那樣。她用史家的春秋筆法,將歷史事實娓娓道來,讓讀者可以輕鬆認識到那些歷史事件原來是這樣形成的。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
翁佳音(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繼探索被「誤解」與「混淆」的通行臺灣史後,駱老師又一路寫到十八、九世紀……這顯示我們的知識文化界,正在步入自己歷史要自己想、自我再造之新時代。她熱情地想向讀者訴說真實的「歷史」該是什麼樣子,並且呼籲大家共襄盛舉。時候到了,我響應。
楊蓮福(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電視歷史評論員)
駱芬美教授藉由一系列臺灣史著作,開創臺灣史新的閱讀風潮。本書承襲其撰史風格,以圖像和深入淺出的文字,幫助讀者了解先人如何胼手胝足開闢家園、建設臺灣,同時也深刻體會臺灣身處中國這個「黑洞」的困境與優勢,思考如何鑑古知今,替臺灣開創未來新局。利用圖像將臺灣歷史生活化、庶民化,是她對臺灣歷史「通史教育傳播」的最大貢獻。此一殊榮,是非常值得我們肯定並予以稱許,讓我們替她按個讚吧!
吳美慧(輔大日文系講師)
感謝駱教授讓發生在這塊土地的古老人事物,穿上時尚衣著,丰姿綽約地走上二十一世紀的伸展台。本書豐富又多樣化的史料編排,悅目的版面設計,將晦暗朦朧的歷史舞台拾掇得窗明几淨,讓讀者卸下閱讀史籍的沉重,以輕鬆的心情穿越時空,走入一幕幕歷史場景。藉由一幅幅珍貴圖像,不斷穿針引線,前呼後應地將歷史的輪廓、時光的容顏,清楚繪出。
原來,歷史書籍竟能編寫得如此鮮活亮眼。解題慎重而不沉重,內容嚴謹卻不嚴肅,行文生動但不聳動。作者既具細心爬梳史料的學術功力,又有緊抓住一般大眾閱讀口味的撰文風格。難怪一問世不但立刻榮登風雲暢銷書榜,就連圖書館的預約名單裡隨時都排著長長的隊伍。相信駱教授這一本本臺灣史著作,將會一步步從圖書館的書架上走入咖啡館,走入客廳,走入人群,走入燦爛的陽光下,走入街頭巷尾的談論中, 走入臺灣百姓與年輕世代對土地母親的歷史情感裡。
得獎紀錄:作者駱芬美女士榮獲2014金石堂年度風雲作家
國內外暢銷記錄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2014年度金石堂人文歷史TOP2
2013年博客來「年度百大」人文類TOP18
2013年金石堂人文歷史暢銷百大TOP3
《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
2014年度金石堂暢銷榜TOP76、2014年度金石堂人文歷史TOP1
2014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銷售榜人文社科TOP17
2014年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非文學類入圍
名人推薦:宋光宇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呂理政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邱坤良 國立臺北藝術...
章節試閱
【臺灣錢,淹腳目】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漢人已過著富裕奢靡的生活
一六八四年,臺灣被正式收入清朝廷的版圖後,一般人以為臺灣是個蠻荒初闢、亟待開發之地 。但在十一年後,《臺灣府志》提到:臺灣土地膏腴,沃野千里,漢人移民來臺後,不需要像在中國內地那麼辛勞,就可以有好的收成。也因此,當時的臺灣社會奢靡成風,送禮時不考慮當地產品,而偏好遠方珍貴物品,且一般家庭沒有儲蓄觀念,即使沒有剩餘錢財,仍要穿著華麗的衣服,女方選擇夫婿時考量對方財產的多寡,甚至連人情往來都喜新厭舊。雖然在當時僅一小部分人較奢靡,但這種風氣卻日漸發展。
兩年後來臺採硫磺的郁永河走遍臺灣各地,寫下了《裨海紀遊》,書中記述臺灣的瘴癘之氣,但也提到:與中國內地「民多饑色」相比,臺灣相對富庶。貨物大部分由中國內地運來,雖然售價是內地的好幾倍,但人們照樣購買。雇工的行情是日薪一百錢(約一斗米的價錢),屠夫、牧牛羊孩童隨身帶著數十金,賭博時會毫不猶豫一擲千金。可見臺灣經濟情況良好,商業發達,連勞動階層收入也很高。
那時一般人家都能經常吃到肉,宴客時必定山珍海味。婚禮重視聘禮多寡,女方收受聘金之後,要以豐厚的嫁妝回禮,一般人在禮俗慶典也常互相競爭、誇耀誰的花費較多。
到了乾隆中期,《彰化縣志》記載:臺灣人大多不自己耕種,而是買糧食蔬菜回家食用,即使田地就在附近,也要以牛車代步。有的人不肯自己走路,請人背著走,甚至有人由牛車改為馬車。即使是中等財力的人家,也餐餐吃肉,此外賭博風氣盛行,再加上神廟修建、神誕設醮等都是高額花費。
為何清朝統治以來,臺灣人可以過著經濟富裕的生活?
郁永河認為,經過明鄭時期二十多年休養生息,民間各行各業獲得發展的機會,人們積聚了不少財產。加上臺灣盛產糖,外銷日本和菲律賓,也產米、穀、麻、豆、鹿皮、鹿肉等,銷往東亞各地,海外貿易使臺灣人民獲得相當豐盛的收益。清朝統治後沒有發生重大戰事,人民財富得以累積,才有能力進行高消費行為。
其實奢靡的風氣來自臺灣移民的原鄉──福建。因福建文武官員好奢華排場,人民紛紛學習仿效,日益嚴重。
若以臺灣人對商業的敏感度,應該會有發達的紡織業。但施琅來臺後才發現臺灣擁有一切日用所需,卻獨缺紡織品。可能因為清初來臺的人多是單身漢,臺灣成為「男耕女不織」的社會。不過臺灣婦女雖不種桑養蠶、也不種棉花苧麻、不織布,卻追求華麗衣飾,對女紅刺繡的需求也很高。
臺灣婦女以刺繡聞名,連橫《臺灣通史》就提到:臺灣婦女刺繡精巧,贏過蘇杭等地。當時臺灣名媛以刺繡自我誇耀,貧女單靠刺繡就足以撐起家計。手藝巧的人不僅能糊口,還有盈餘,收入比紡織還高。刺繡既是早期臺灣女子的才藝表現也是產業之一,可謂是由女子主導的一種文化現象。
當時臺灣輸出到對岸的商品,除了一般熟知的蔗糖、稻米,更有賺頭的其實是從藍草提煉出來的染料──藍靛。臺灣藍草被譽為是最易生長的植物。除了糧食作物番薯,藍草成為適合開闢臺灣山區的第一波經濟作物。
乾隆年間,隨著水利設施完成,漢人在臺灣的拓墾達到高峰期。根據蔡承豪的研究:因為染布需要特殊器具及具有技術的專業工人,才能染出品質好的布匹,因此,直接從大陸買染好色的布更為方便。因此,不用開設染坊,只要轉賣即可獲利。而臺灣藍靛則銷往大陸,大陸商人也因臺灣所產藍靛品質很好,閃光和顏色耐久,紛紛來臺購買。臺南鹿耳門是臺灣最早開放的港口,商業貿易繁盛,因而出現「郊行」,因江浙地區需要用藍靛染布,促成了「北郊」;因應福建地區需要藍草種子播種的商機,則成立了「南郊」。
一七三八年,艋舺「泉郊」商人集資合建水仙宮,泉郊是以對渡泉州為主要貿易對象,也兼做福建以北的港口,最重要的輸出品是藍靛。
隨著藍草逐漸成為臺灣南北各地的重要作物。北部地區出口量達二十一萬擔,帶動了掌握貨源的艋舺地區的繁榮,並造就許多銷售藍靛的商人。藍靛輸出量足以和米、糖等並列為臺灣出口貿易大宗,且是十九世紀中葉少數快速成長的貿易品,促成「一府、二鹿、三艋舺」經濟重心北移的趨勢。
但後來臺灣藍靛主要輸出地──上海、寧波,改採用廣東的藍靛及當地的小藍。加上安全、速度快、載貨量大的輪船興起,衝擊到原有藍靛郊商經營的船頭行業務,北郊業務備受打擊。開港十年後(一八七○年),因藍靛價格降低,茶葉的利潤更豐厚,農民於是放棄藍草,改種茶葉,隨後茶和樟腦、糖成了臺灣重要的輸出品,臺灣人也因收入增加而提升了消費能力。
此時,原先以藍靛出口為主的郊商才開始轉而發展染布業。當時艋舺(今萬華)、三角湧(今三峽)、新竹等地有福建移民經營染布業,後來,染色技術最佳的江南地區,也有染工來臺,不過,江浙地區染布的品質還是比較高,因此只要有貿易往來,臺灣人民還是會選擇大陸色布。這時臺灣染布主要以供應本地市場為主,規模無法擴張,直到一八五○年代,技術高於福建的江南染工來到臺灣,染布業才逐步發展。
一八七○年代以後,因臺灣藍靛染成的黑布不易褪色,受到大陸市場喜愛,大陸輸入的布匹也從已染好的色布,轉為未染色的土胚布。臺灣染色原料相當豐富,除了藍靛,還有染紅褐色的薯榔、茄藤皮、紅花等,大陸和西洋布紛送來臺灣染色,不少染店陸續聘請會染紅、綠等顏色的染匠來臺工作。在清朝中葉,原本必須從大陸買染好色的布,隨著染布技術提升,到晚清時期逆轉成從大陸批購原布在臺染色,民眾也轉為使用臺灣自染的布。染成的黑布,還有一部分賣到大陸(主要是福州);紅布和綠布則留在島內使用,或是賣給原住民。臺灣進口不出產的物品,再運用技術加工,加值售出,除可節省買布支出,還可賺取外匯,蔡承豪認為:這是臺灣「第一次進口替代」。
清朝統治臺灣的兩百多年間,被「臺灣錢」吸引而移民來臺的人,向來市場敏感度極高,很有生意頭腦,透過蔗糖、稻米、茶、樟腦的生產及出口,快速累積的經濟實力,優質染料藍靛和染布業的成品出口,更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大功臣。
只是在一波波追逐「錢」的拚搏之後,究竟要為臺灣社會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更值得深思的!
【臺灣錢,淹腳目】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漢人已過著富裕奢靡的生活
一六八四年,臺灣被正式收入清朝廷的版圖後,一般人以為臺灣是個蠻荒初闢、亟待開發之地 。但在十一年後,《臺灣府志》提到:臺灣土地膏腴,沃野千里,漢人移民來臺後,不需要像在中國內地那麼辛勞,就可以有好的收成。也因此,當時的臺灣社會奢靡成風,送禮時不考慮當地產品,而偏好遠方珍貴物品,且一般家庭沒有儲蓄觀念,即使沒有剩餘錢財,仍要穿著華麗的衣服,女方選擇夫婿時考量對...
目錄
推薦序一 〈歷史學家的「橘子蘋果經濟學」〉宋光宇
推薦序二 〈自己歷史自己說〉翁佳音
推薦序三 〈用圖像讓庶民走進臺灣歷史隧道〉楊蓮福
推薦序四 〈一本從圖書館走入咖啡館的臺灣史書〉吳美慧
推薦序五 〈如此寫書的人〉駱芳美
作者序 〈甲午‧臺灣‧我〉駱芬美
01 臺灣錢,淹腳目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漢人已過著富裕奢靡的生活
02 美國人的「臺灣夢」
你以為:只有荷蘭人和日本人對臺灣虎視眈眈
事實是:美國商人早在一八五○年代就想殖民臺灣
03李仙得在臺灣當老大的日子
你以為:一九五○年代美國在臺成立美軍顧問團,才對臺灣具有影響力
事實是:清朝廷統治後期,美國人李仙得就已經在臺灣當老大哥
04臺灣為何讓日本人虎視眈眈?
你以為:日本人將臺灣視為南進的跳板
事實是:看上臺灣的砂糖、樟腦和日趨成長的消費市場
05日本為何能拿下臺灣?
你以為:是清朝廷的腐敗導致臺灣被割讓
事實是:美國人一路推動,暗助日本取得臺灣
06 趕鴨子上架的「民主」總統
你以為:臺灣直到二十世紀,才首次出現民主共和體制
事實是: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時,就成立了「臺灣民主國」以爭取自主
07 臺灣民主國如何滅亡?
你以為:臺灣民主國是被日軍打敗的
事實是:主要領導人陸續逃回大陸,民主國群龍無首,不戰自敗
08 日本統治臺灣的初體驗
你以為:日本人取得臺灣後很快就建立殖民者的威信
事實是:來臺日本人素質低落,造成臺灣人怨恨、輕視,抗爭不斷
09 被扭曲的臺灣歷史課
你以為:日治時期日本人只是從臺灣掠取資源
事實是:日本進一步改造思想,讓臺灣人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10 隨政府播遷來臺的「國父」
你以為:孫中山因推翻滿清而被稱為「國父」
事實是:國民黨在孫中山逝世後,刻意且有步驟的為他建立「國父」地位
徵引書目
推薦序一 〈歷史學家的「橘子蘋果經濟學」〉宋光宇
推薦序二 〈自己歷史自己說〉翁佳音
推薦序三 〈用圖像讓庶民走進臺灣歷史隧道〉楊蓮福
推薦序四 〈一本從圖書館走入咖啡館的臺灣史書〉吳美慧
推薦序五 〈如此寫書的人〉駱芳美
作者序 〈甲午‧臺灣‧我〉駱芬美
01 臺灣錢,淹腳目
你以為:一九八○年代臺股、房地產狂飆,才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現象
事實是:早在十七世紀末,臺灣漢人已過著富裕奢靡的生活
02 美國人的「臺灣夢」
你以為:只有荷蘭人和日本人對臺灣虎視眈眈
事實是:美國商人早在一八五○年代就想殖民臺...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