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回當父母,看著孩子呱呱墜地,心情必然既喜悅又焦慮,但接下來如寶寶的吃喝拉撒睡、訓練收拾玩具乃至上學等,才是一連串挑戰的開始。
作者革恩斯是經濟學家,他第一次當父母的心情一如許多新手父母,不同的是,他將自己的經濟學知識應用在養育孩子。他認為,「誘因」在養兒育女方面就和做生意一樣有風險,例如他要老大協助訓練老二如廁,只要老二做到,兩人都可以拿到糖果,最後發現,老大為了讓老二成功如廁、順利拿到獎賞,竟然拚命餵他喝大量水以促成其事。這也應證了賽局理論的說法,除非談妥「誘因契約」(即行動與獎賞之間的關聯),否則計畫行不通。
此外,他還提出種種有趣的觀念轉換,例如睡眠就像一種談判,寶寶的尖叫彷彿在提出要求,只要父母注意他,他就停止尖叫;在飲食方面,如何教孩子吃得好且吃得理智,這成了交易問題;還有,假如一天內得帶著孩子趕幾場生日會,該如何做好時間管理等等。
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格林斯坦(Shane Greenstein)曾提出「養兒的四沒有」:養第一個孩子,沒有了時間;養第二個孩子,沒有了金錢;養第三個孩子,沒有了理想;養第四個孩子,沒有了家中辦公室。對革恩斯來說,孩子的出現使他的新生命猶如一個龐大的經濟管理問題,如果說經濟學幫助他思考育兒問題,那麼養兒育女這件事清楚闡釋了經濟學原理,而本書便是他「精心研究」的成果,讀來輕鬆、具啟發性,且往往令人莞爾。
作者簡介:
約書亞‧革恩斯(Joshua Gans)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指導老師艾羅(Ken Arrow)為1972年諾貝爾獎得獎人,現任澳洲墨爾本大學商學院企管系系主任。研究範圍包括「高科技競爭及創新的本質、經濟成長、出版經濟學、工業組織」等,其中牽涉大量的賽局理論。
革恩斯同時在多家與經濟學相關的期刊擔任主編職務,著有多部經濟學教科書,2007年曾獲頒澳洲「青年經濟學家獎」。
譯者簡介:
黃芳田
台灣高雄市人,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教師、記者,現定居香港,從事翻譯、寫作,近期譯有《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綠色奇蹟》、《為愛活下去》、《爬野樹的人》、《我的聖經狂想曲》、《我的白老鼠狂想曲》(以上遠流出版)以及《美味關係》(時報文化出版)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文】
人性本經濟,教養如賽局
阮慕驊(財經專家、News98「財經晚點名」主持人)
二○一○年台灣的生育率來到空前新低,全台僅有十六萬三千名新生兒出生,平均每對夫婦的新生兒出生率降到只有一點零二個,回想民國四十年的這個數字是「七」,真可謂是天差地遠!台灣人不生、不想生,肯定有原因,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必定是生兒育女的誘因不足;換言之,養兒育女的成本太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生兒育女誘因低
不生兒育女,台灣將更快速面臨高齡化社會的壓力,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更大,而且經濟的活力勢必快速地下降,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台灣目前的生育率甚至比日本還低,這真是可怕的社會問題。
人的行為背後一定有經濟因素,想要提升台灣的生育率就得從人性、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進而增加生育的誘因。世界各國都這麼做,提高生育的津貼到教育的津貼都是鼓勵生育的誘因,只是誘因是否能大到足以替換生育和養育的成本考量就不一定了。
美國曾有過實證,愈是社經地位高的愈少生育,這件事看起來矛盾。照理說,社經地位愈高者,應該愈有能力養多一點的子女,怎會生育愈少呢?其實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就不難理解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了。原來!社經地位愈高者,覺得把養育子女的時間用來賺錢可能更划算,也就是機會成本考量,愈會賺錢的人,覺得養育子女會占去太多賺錢的時間,所以不如少生點,把時間放在工作和賺錢上。怪不得,往往是社經地位愈低者生愈多子女,但社經地位愈高者,往往只生一胎。
所以,經濟行為反應的就是人性。人做任何事都有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經濟不經濟,以及是不是最大的利己。
用經濟學來教養,效果大無限
本書的作者是位經濟學家,他從生養子女的經驗中體會出許多寶貴的經濟思維,原來「人性本經濟」,即使不懂事的嬰兒也可以用經濟學的理論來教養。例如,如何從誘因出發來引導子女做某些事,而非從處罰來規範子女「不做某些事」,這就好比某位成功企業家所說的:「獎勵永遠是最好的人性激勵!」
賽局理論(Game Theory),有時也稱為對策論,或者博弈論。在賽局中參加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行動方案,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父母與子女時常產生目標或利益的衝突,也常暗自打量對方的可能行動方案,並採取對自已目標或利益有利的應對方案。
本書的作者引用賽局理論為教養子女設下許多策略,引導並預測子女可能的行為,這對許多初為人父或人母的家長是很好的啟發。小嬰兒半夜大哭可不要管他 ,讓他哭一哭自然沒事,如果他一哭就去抱他,換來的可能是無止境的哭鬧。因為,從作者實際的經驗出發,嬰兒哭鬧多半是想要得要父母的關愛而已,如果他一哭鬧,父母就馬上去抱他,父母的行為就產生可預測性,小嬰兒就更會依賴哭鬧而預期得到父母的關愛。
這件事我是深有同感,身為兩個孩子的人父,老大出生時沒經驗,一哭就抱,一抱就沒完沒了,反倒是老二,哭了不管,之後自然也不哭了。所以,老人家說第一胎都是照書養,第二胎是照「豬」養,無論如何養,小孩都會長大,太過關愛反而不是好事,累的只是父母。
英國哲學家邊泌(Jeremy Bentham)曾經量化過幸福,公式是「效用/期望」。養育子女如果期望愈高可能幸福感愈低,不如平常心。教養子女如果多從經濟學的觀點出發,把賽局理論運用上,帶點博奕的性質,應該會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革恩斯用經濟學和賽局理論處理真正重要的主題。……他可能沒有幫你成為更好的父母,但這本書讓你在孩子面前永遠是贏家。
--納里布夫(Barry Nalebuff),耶魯管理學院密爾頓史丹巴區經濟學及管理學教授
這是令人愉快的讀物,顯示了身為父母如何改變一個經濟學家,以及身為經濟學家如何在身為父母方面提供了洞見。
--艾斯(Susan Athey),哈佛大學教授,2007年約翰‧貝茲‧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得主
我確信父母們都會理解革恩斯所碰到的教養難題。……然而經濟學家革恩斯可以重構這些故事去找出潛在的經濟學,而且可能還有一些有用的教養見解。
--沃福斯(Justin Wolfers),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經濟學家,本文摘自《紐約時報》「蘋果橘子經濟學」部落格
《父母經濟學》對於每個媽媽和爸爸所面臨的挑戰,帶來發人深省且有時讓人開懷大笑的觀點。
--尼克森(Sherrill Nixon),本文摘自《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
名人推薦:【推薦文】
人性本經濟,教養如賽局
阮慕驊(財經專家、News98「財經晚點名」主持人)
二○一○年台灣的生育率來到空前新低,全台僅有十六萬三千名新生兒出生,平均每對夫婦的新生兒出生率降到只有一點零二個,回想民國四十年的這個數字是「七」,真可謂是天差地遠!台灣人不生、不想生,肯定有原因,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必定是生兒育女的誘因不足;換言之,養兒育女的成本太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生兒育女誘因低
不生兒育女,台灣將更快速面臨高齡化社會的壓力,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更大,而且經濟的活力勢必快速地下降,最...
章節試閱
訓練大小便
在我們訓練三個孩子如廁的過程中用過各種辦法,每次都帶來新挑戰。說到這裡,首先要提這個觀念:「沒有兩個小孩是一樣的,儘管他們的基因相似亦然。」
如廁訓練是種修改行為的工夫,要設法說服挺心滿意足的小孩,要他們為自身行動負責——也就是懂得自行如廁。這種親子雙方利益互不相同的情況很典型,如果你想要調整利益取得一致的話,就得有人付出代價。問題在於由誰來付?要付多少?你得懸賞什麼才能換得你想見到的表現?
先從老大說起。儘管我有經濟學背景,但一開始我們決定先出低價,然後看看是否能得逞。我們以為能講些籠統大道理,說長大是件好事,這可不就會令人「興奮」嗎?不用說,講這些根本是對牛彈琴,猶如呼籲要更潔白的毛巾或世界和平,總之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啦!
所以過不了多久,就需要開始提高出價。然而你怎樣厚著臉皮著手去賄賂兩歲小孩呢?對八歲小孩可以用金錢打動他們,可是八歲以下的小孩就得訴諸基本的動機了。我們能想到的就只有食物,尤其是「特別」的食物。
幸虧,較早之前(幾星期前)我們已經劃分好普通食物(永遠准女兒吃的那種)和特殊食物(實際上我們絕不願意給她吃的食物)兩類。前者包括米糕、水果、優酪乳、雞肉及所有蔬菜,除此之外,幾乎所有其他食物都屬於後者,因此我們有很多食物可以拿來當獎品。不過在此對尚未做好準備的人有個提示:訓練之前先來些剝奪,這樣更能產生獎勵作用。
我們決定先用軟糖豆做獎品。獎勵辦法基本上是成功如廁就可以得到軟糖豆。至於拿到一粒還是兩粒,就看你的表現,一粒是給上……我肯定你一定猜得出下文是什麼。
但整個計謀還更進一步。雖然軟糖豆可以當獎品,賽局理論卻教導我們,除非「誘因契約」(也就是行動與獎賞之間的關聯)溝通清楚了,否則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並沒有只在發獎品時才從廚櫃拿出一包軟糖豆,也沒有只靠畫得很好的圖表來記錄成功次數,而是裝設了一台公開陳列的軟糖豆機,擺在廚房櫃檯桌上。要拿軟糖豆的時候得按一下鈕,然後這機器除了沒唱歌跳舞之外,什麼都表演了,最後才掉出一粒軟糖豆。
這一切都很好,可是從一開始孩子不會馬上懂得怎麼跟著這一套規矩玩。關鍵就在於示範。為了克服這一點,我們決定把這套獎勵辦法用到大家身上,也就是每個人(包括我們及來作客的人)從洗手間出來時,都可以拿到軟糖豆。
這招管用了嗎?這樣做的確是把整個問題擺到檯面上了,女兒也表現出很有興趣花時間去坐便盆。然而過了兩、三個星期之後,我們在這方面就沒什麼作為了,只除了私下不喜歡軟糖豆,因為消耗軟糖豆讓我們聯想到不怎麼喜歡的事。為了避免吃更多的軟糖豆,我們還刻意偷偷摸摸地上廁所!
到這時,得要考慮把獎品提升到「巧克力青蛙」。這並非輕易做出的決定,我們也很清楚,到了某個階段,我們會想要結束這個小小的誘因契約,可是也知道能誘使女兒做到我們想要她有的表現,只有靠這個;至於下台策略,等以後再說吧。
在漫不經心的旁觀者看來,這招奏效了。女兒以前領到的獎品是幾粒寶貝軟糖豆,如今她每天都可以拿到兩、三個巧克力青蛙。此外,我們家也開始省下了尿片。
唉!再仔細審查我們家裡的表現情形,就會見到可疑之處了。女兒摸清楚了她還可以用個很簡單的方法得到一個青蛙,反正她有的是時間,大可以慢慢等。基本上,她悟出來只要在便盆上坐的時間夠長,總會有結果的。於是她就這樣做了,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我們先讓這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指望她會慢慢體會出自己的便意。但後來漸漸擔心起來,而且她這樣做也妨礙了日常活動。我們改變獎勵辦法,只准她每次最多坐半小時便盆。
玩這種遊戲往往有兩種反應。如果你女兒是個雇員,而我們設法要她表現如我們所願而獎勵她,大概會應許她如果考績「良好」就有獎賞。問題就出在這裡,為了避免玩遊戲花樣,考績就不能界定得很明確。實際上你想說的會是:「當你能夠該去才去、保持一貫上洗手間時,就可以得到一個巧克力青蛙。」雇員通常根本不會吃這一套,更別說小孩了。謹慎行事會使得那些得到獎賞的人提防你是否會兌現承諾。
所以我們反其道而行,決定淘汰這個獎勵辦法。但這樣做不是沒有顧忌的:萬一撤掉這個系統讓我們前功盡棄的話,怎麼辦?不過我們慢慢來,先增加她的配額(得到青蛙之前獨家使用廁所的時間),然後完全撤銷掉獎品。
可以說這是破釜沉舟,總而言之,我們對成果很感高興。我們終於達成了當初希望的目標——戒掉了用尿片,改穿更令人興奮的內褲。可是整個管理程序很辛苦,我也無法證明要是聽其自然、不給獎品,是否照樣可以有這樣的結果。
養第一個孩子就是這樣的。
你大概會以為有了老大的經驗,到了老二時應該比較容易了吧?我們在計畫訓練的時候倒是決定了一點,再多等一下,然後才開始訓練,並且留意孩子是否有了心理準備的跡象。跟著我們才來個「天翻地覆」的行為改變。
唉,訓練兒子證實了和訓練女兒完全是兩回事——而且不單是與性別有關,雖然有些人認為在這方面有很大關係。要知道,我們女兒具備了幾個特點,有助於我們運用誘因。首先,她很有心眼,很容易明白獎賞的意義。其次,她有些基本動機——最明顯的是愛吃——這一來就成了重賞下的勇夫。簡單來說,她像爸爸。
我們兒子卻沒有這兩項特質,既沒心眼也不懂得為自己的利益盤算。他對物質不太在意。對他來說,練習如廁是件討我們喜歡的事,所以他才有興趣做。唸一本書給他聽,他就會乖乖坐便盆,只要對他付出注意力就夠了。這樣看來,似乎我們大可以不費什麼代價就能得到結果。
然而進展不大。於是我們決定採用比較明確的獎勵系統,以前這套辦法在老大身上挺管用的(多少是),但有個小小變動:如今有老大在一旁,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也需要她的協助,要是不把她拉進來,她很可能輕易就分散了我們的努力。
於是新的計畫就變成這樣:老二可以得到糖果做獎品——一兩個橡皮糖娃娃,視情況而定。但每次他做到時,老大也拿到同樣的獎品。我們把這個看成團隊的共同努力,而老大則是團隊的一份子。為了讓她的誘因一致,所以我們也分她一份甜頭。
這有部分進行得很順利。她會鼓勵弟弟坐便盆,花時間陪他看書。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似乎找到了很有效率的外包,對時間很不夠用的我們實在是很可貴的事。
唉,結果不完全是這麼回事。後來我們發現老大拚命餵老二喝大量水,以便促成其事,於是不得不停掉這個獎勵辦法。(順便一提,要是你覺得奇怪的話,這時老大已經四歲了。)
我們似乎拿老二沒有一點辦法,而期限迫在眼前了。他就快滿三歲,只要訓練好大小便問題,便可以去上幼稚園。離他生日只有三星期了,我們很抓狂。(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他,因為幼稚園比托兒所好玩多了。)
於是我們設立了如廁新兵訓練營,沒收了紙尿片,木地板上的地毯通通移走,而且一天沒訓練成就保持這樣。他也明白這基本道理,只不過需要有密集經驗——所以我們才提供了這個速成班。
第一個星期很辛苦,兒子當然想要用回紙尿片,而我們則得要買更多的地板清潔劑。第二個星期比較成功,上大號有百分之百成果,但是上小號還有點問題。成功已經在望。到了最後一個星期,他完全做到了。
然後我們去了幼稚園,宣布訓練成功。結果園方告訴我們,只要穿學習褲也可以上學。原來校規不過如此,嘆息。
到頭來,結果是靠關注和密集經驗做到了,不過這一切也顯示出另外一點:該來的時候就會來。
夜間訓練是特別困難的事。孩子在白天對大小便已經完全掌握,但夜間可能因為睡著了或太睏而不知道便意。這意謂有段時期到了晚上還是得包尿片或穿學習褲。對父母來說,孩子包的尿片或學習褲若是到了早上仍是乾的,訓練就開始成功了。如果連續一星期或以上都是乾的,那就大功告成。
訓練老大的時候,我們抱持的宗旨是:不喝,就不會撒。她上床時間是晚上六點半,所以上床前兩小時內,通常不給她喝液體。並不是刻意計畫這樣做的,我們也是偶然才發現這個方法,但很管用,因此也可說正式完成了夜間訓練。(事實上,原來我們不過是運氣好而已。總之,不管是該有的什麼化學作用確實起了作用,而且上床前和起床後的例行程序似乎都做到了。)
到了訓練老二時就沒這麼好運了。首先,他會口渴,不給小孩水喝是不行的。還有,他搞不太清楚這件事情的概念,似乎根本不在意這整件事,而我們也留意到他起床之後,聲稱不用上洗手間,卻又尿在尿片上,或是尿在後來改穿的學習褲上。這嗅起來(一點也不誇張的說法)就很有基本誘因問題了。又一次,他的利益和我們的不一致。
學習褲上有一個小圖案,如果尿了,圖案就會消失,成了一眼可見的外在監控工具,兒子和我們都看得到。所以到了早上,我們第一件事情就是檢查圖案,如果還在,接下來大家就會慶祝一下。
你也猜得到,最多也就是慶祝而已。所以,既然我們在這件事情上已經有了一貫模式,便進一步採取比較具體的獎勵辦法。他已經懂事到可以明白積分換獎的制度。因此,一晚都沒尿溼的話就有一分,滿七分就可以換獎品,通常是一本書或一個玩具。這足夠激發他了,而他也有了清楚焦點:「只要確保圖案不消失,就可以得到一分。」
嗯,結果有幾晚很好,只有中間偶爾有一晚尿溼。不過接下來整個星期的學習褲都是乾的,大家都歡天喜地,包括還有額外紅利:以後都不用穿學習褲了。可惜,第二天晚上就尿溼了。「有時這情況是難免的。」你大概會這樣說。但原來問題在於:這情況根本免不了。
兒子房間裡有個小垃圾桶。我們檢視垃圾桶的時候,發現桶裡整整塞了五條學習褲。原來老二早上起床時留意到褲上圖案消失了,於是自己換上一條新的!這其中完全沒有作弊的意思,他只是把這條規矩解讀為:「要拿出一條有圖案的學習褲給爸媽看。」所以他想出了這個辦法。
那句老話又在此抬頭了:「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出價買乾的學習褲,於是拿到這樣貨色。
我們的回應方式是加上新的規定:兒子在早上給我們看的那條學習褲,必須是前一晚穿上的同一條。這一來就容易監督,而我們也做到了。
有兩、三晚都沒問題,跟著一天早上我進到他房裡,發現他尿床了,學習褲卻是乾的。我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說:「就是這樣的。」
「怎麼會?尿溼的應該是你的學習褲才對。」
「學習褲不會尿溼的;因為我沒穿上,我把它放在床頭櫃上。」
原來老二把學習褲脫掉了,以確保到了早上還是乾的!想來這招也的確奏效。我們之前沒有留意到,是因為他身上這部分是蓋在被子底下。
我們把重點放在學習褲的圖案上,所以兒子就把創造力集中在這上面了。我們需要的「程式」是能給我們真正想要的那種結果,也就是「不會尿溼」,這也是那晚之後我們轉而尋求的。雖然花了幾個月時間,但終於還是成功了。我們把焦點從學習褲上移開,轉移到行為表現上(不過隨著他逐漸長大,他也開始想要戒掉用學習褲了),這才是我們真正關注的。
所以,就像我們從老大身上發現的一樣,獎勵很管用——不過有時太管用了。因此需要很多的關注和管理。
最後,在這番訓練過了八年半後,輪到老三了。我們學到了什麼呢?我們明白到做這件事我們的資格實在不夠,於是就順應這點採取了一個策略,十分有效,而且不用我們耗神:我們把整個訓練外包出去。
我說的「外包」並不是指乾脆把女兒送走,交給某個服務業,等他們訓練好了之後再送回來給我們。顯然是有這種方式用來訓練狗的,但要是真的有這種訓練人的服務,我也不會假惺惺說我不會採用。可是並沒有這種服務。反而我們是靠托兒所的人來做這件事,他們先開始了大小便訓練,鼓勵我們女兒自己來,而且終於做到了,早在我們還沒在家裡怎麼進行時,就已經完成了。剩下來我們所做的只不過在家裡糾正她一下,不用說,這並不太難,因為她已經在比較大的社群裡表露過這方面的能力了。
托兒所是做這件事最理想的地方。首先,托兒所的人和我們一樣有同樣誘因(可能比我們還多)要訓練好小孩如廁,因為他們要換的尿片更多,而且將來可能還要應付更多小孩;他們可一點也不想有個「慢慢訓練」的小孩。當然這樣一來,我們的兒子只好在還沒訓練好以前就要離開托兒所這些訓練能手,去上幼稚園,但幼稚園要求學生得懂得自己大小便。這樣多少降低了誘因。然而,要是再讓托兒所幫我們兒子換上千次尿片,那我們雙方的利益就會很緊密一致了。
其次,他們什麼情況都見過了,這點不言而喻。在解讀跡象、估計小孩是否已快要大小便以及處理所有屎尿(真的不是誇大其詞)事情上都更拿手,而這些是新手父母只會想卻做不到的事。
最後一點,小孩在托兒所裡有同伴。可別小看了同齡小朋友帶來的壓力,這壓力是可以成事也可以壞事的。學壞通常明顯可見,只要見到你的小孩也跟著其他小孩從幾呎高的地方跳下來,或者吃麵條開始用力吸出很大聲音,你就知道了。但是好的方面也同樣強。要是別的小孩已經做到自己大小便,就會迫使你的小孩也要加入他們,而且是很有意義地這樣做。別的小孩因為這樣做而得到喝采,你的小孩也會想要得到同樣的喝采。還有,他們也不想讓人為了髒了的尿片而伺候他們。
包尿片甚至可能在社交上遭遇困難。有個朋友的三歲兒子沒有上托兒所,卻自己戒掉尿片,因為在小公園玩的時候被一個比他大的小孩取笑。不用說,這也意謂晚上不包尿片,結果他父母跟著添了點麻煩。
但我們女兒是在托兒所戒掉尿片的。實際上,還更早之前,她已經去說服那些兼職的職員,說自己不用包尿片;不過顯然這些較早前的進軍並未成事。稍後她還是繼續前進。我記得有一天開車接她回家,半路上她告訴我:「我不用包尿片了!」結果她真的沒包尿片。那時已經在高速公路上,我也無可奈何,唯有硬著頭皮接受這點,謝天謝地,她果然說得對。
我不會假裝我們完全不用盡義務。有一陣子,她在家和在其他地方的表現有很明顯的不同。然而我們一設定好程式、部署好幾項誘因之後,才幾天工夫就完全搞定了。
所以我們這故事的教訓很簡單。當你碰上沒能力應付、要花一段時期去做的事時,就該外包給那些做開這些事、很有經驗的人去做。得出的結果和你自己做是差不多一樣的,只不過比較沒那麼辛苦,地毯也比較乾淨。
訓練大小便
在我們訓練三個孩子如廁的過程中用過各種辦法,每次都帶來新挑戰。說到這裡,首先要提這個觀念:「沒有兩個小孩是一樣的,儘管他們的基因相似亦然。」
如廁訓練是種修改行為的工夫,要設法說服挺心滿意足的小孩,要他們為自身行動負責——也就是懂得自行如廁。這種親子雙方利益互不相同的情況很典型,如果你想要調整利益取得一致的話,就得有人付出代價。問題在於由誰來付?要付多少?你得懸賞什麼才能換得你想見到的表現?
先從老大說起。儘管我有經濟學背景,但一開始我們決定先出低價,然後看看是否能得逞。我們以為...
作者序
【前言】
教經濟學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要讓學生有息息相關感,我的策略是採用大量流行文化的例子,把經濟學理念帶到教室裡。想想影集《六人行》(Friends)裡的莫妮卡和瑞秋如何分擔家事,是什麼維繫住了電影《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裡海盜羅勃的名聲,以及《萬世魔星》(The Life of Brian)裡的討價還價禮儀,這些都很容易運用在大學教室裡。但是教商管碩士班時,卻出現了新的挑戰。他們的年齡普遍較高,使得要找到適合他們的突出流行文化例子有點困難,而他們又最渴望所學能和生涯規畫及決策息息相關。當然,我也可以找些商務例子——但通常太受限於複雜性和來龍去脈,因此很難具一針見血之效。
一九九八年,我們有了第一個孩子,突然間,我們的生活變成一個很大的經濟管理問題;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這樣感受,卻都面對同樣問題。我班上比較成熟的學生對此既有同理心,也有共同處境。於是,慢慢地我蒐集起自己的經驗,開始用養兒育女的例子來解說經濟學觀點。
我有很多課程都是涉及預測,譬如當兩個或以上的人互動之際,你引進了改變,結果會怎樣;這是市場上和公司裡每天都發生的事。有一種這類情況是,一個人(經濟學術語叫做「委託人」)想要另一個人(代理人)做某件他們通常不願意做的事,例如雇主想要雇員賣命工作。可以說,光是這情況就足以用來形容做父母的日子;你是委託人,想要設法讓孩子,也就是代理人,去做各種事情,從睡覺、吃飯、大小便到不說謊使詐偷竊、不對人施暴。問題在於經濟學(很為誘因操心)是否對做父母(也很為誘因操心)有用。
非經濟學家可能會有這樣的錯誤觀念,認為經濟學家過分迷戀誘因,以及誘因會為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後果。說真的,再沒有比這想法更離譜的了。沒錯,誘因運用得當、用對了情況,的確可以激發出一些好結果,這是真的。但往往不是這麼回事,要把誘因放對位置是很冒險的事,因為很多時候會出錯。舉例來說,要是你以銷售業績為準來支付雇員的薪水,結果發現不景氣時你會失掉這些雇員,要不就得付他們更多薪水作為補償;或者,要是你規定雇員今年業績比去年好就可以分紅,那麼如果他們挪移了業務順序或送貨時間以便確保業績比上一年成長,你也不用感到驚訝。
就在我解說誘因會出錯的情形時,我個人的養兒經驗也不斷脫穎而出。雖然我講的並非全都是這個,但似乎是班上學生最記得的部分。多年後再見到這些學生時,他們會重提我訓練女兒大小便的故事,由於大小便之後就有獎賞,於是女兒就坐在便盆上直到有結果為止。學生告訴我,這個故事的確改變了他們接洽合約或人事管理的方式,倒不是他們把對方當小孩對待,而是這個故事所要傳達的經濟學信息深印在他們腦海中。
而且還不只是我的學生,連我的同事們似乎都特別欣賞包含在我個人養兒難題中的經濟學。他們從中學到的還不及笑我手忙腳亂、感同身受的時候多,或者把這當成娛樂機會,看著經濟學家在現實世界裡如何生存。經濟學家同行兼好友凱瑟琳.德馮特內(Catherine de Fontenay)慫恿我把這些經驗寫下來,過了一段時間,但我終於接受了這項建議,開始寫起部落格,當做新年新志願,寫經濟學和養兒經,我在二○○三年一月二日貼出了一篇長文。然而,寫部落格就是這樣,開了部落格寫了這篇之後就丟在那裡,直到二○○六年我才認真寫起部落格來。幾個月後,累積的文章似乎夠出一本書了,當初催我寫下來的人,現在又催我在部落格之外更進一步,於是這本《父母經濟學》就誕生了。
儘管如此,我要先做幾點免責聲明。我的日常工作是經濟學教授,這意謂幾點:一是通常我寫東西都是經過資料蒐集、研究,多少可以稱得上精通,然而這本書遠非學術著作。雖然我稱得上精通你隨後會讀到的經濟學,但養兒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以門外漢身分閱讀一些新手父母書籍之外,我從來沒有研究過育兒學和兒童行為學。關於兒童心理和相關訓練的研究多得是,卻不在我專精能力所能消化吸收的範圍內,也無法提供這方面權威的評論。書中提到的很多理念都不是我原創的,所以也不想居功。
此外,我的育兒經驗也不能拿來作準。我有三個孩子,所以此書提到的經驗最多只是根據這三個孩子得來的而已。這可不是能讓你看出一般情況或很科學的經驗。
反而,我的目標謙卑得多。此書志在延續我的使命,教導這個世界經濟學以及經濟學能做的事。我會講解各種不同的經濟學觀念,可是只講那些和育兒扯得上的部分,也就是說,我所涵蓋的經濟學部分是隨意又不完整的。儘管如此,我謹希望透過閱讀此書,你會多知道一點關於經濟學和經濟學家——以及他們的局限。我很樂意見到我的磨難能讓你覺得閱讀過程很好玩。
我希望日後回顧這本書時,可以視為經歷人生一個特別重要階段的思維紀錄。此書是很個人的,你閱讀時,會知道很多關於我兒女和太太以及我的事。偶爾你也會知道我朋友的事,或其他一些把自己的故事公諸於世的朋友。你會發現我看事情有很鮮明的經濟學眼光,甚至覺得有點太不掩飾了。
但說真的,不宜將此書視為育兒手冊。我會提供建議,因為很難不提。但是身為學者,我要提醒你不可全信——你還是要自己做出育兒選擇。
話雖如此,這本書就像所有這類書一樣,可能會激發你深入思考為人父母時面對或將面對的選擇。我所提供的是個新鮮看法,看待育兒議題的眼光是不同的、分析的,可能甚至還挺有用的;要不最起碼,還挺好玩的。我很喜歡閱讀別人的育兒經,所以這點大概增添了此書的豐富多樣,產生出本身的風味。
【前言】
教經濟學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要讓學生有息息相關感,我的策略是採用大量流行文化的例子,把經濟學理念帶到教室裡。想想影集《六人行》(Friends)裡的莫妮卡和瑞秋如何分擔家事,是什麼維繫住了電影《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裡海盜羅勃的名聲,以及《萬世魔星》(The Life of Brian)裡的討價還價禮儀,這些都很容易運用在大學教室裡。但是教商管碩士班時,卻出現了新的挑戰。他們的年齡普遍較高,使得要找到適合他們的突出流行文化例子有點困難,而他們又最渴望所學能和生涯規畫及決策息息相關。當然,我也可以找些...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