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柏偉等
定價:NT$ 360
二手價:58 折,NT$ 210
本商品已絕版
「聲響藝術」或「聲音藝術」已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面向,聲音創作不再侷限旋律與節奏,
當代許多「聲音藝術」作品開始以無樂性的聲音表現,探索聲音的本質與想像。
而在當代媒體藝術的創作中,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發想,便是源自於對此一本質的持續探究,這些充滿開創性與想像力的作品,向我們展現了,音樂的本質並不一定是有節奏或韻律的表現,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聲音藝術就是盡其可能地還原音樂最樸實的本質,即:聲音,一種藉由空氣分子的震動,產生游離變化,衝擊人們的耳朵進而產生的響度。這樣的視野,為聲音創作帶來豐沛的創作能量,並在當代藝術中開啟重要的新頁。
《數位藝述 第貳號》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及藝術家,以「新媒體聲響藝術」為主題撰文,內容涵蓋了音景作品(soundscape composition)、唯聲音樂(acousmatic music)、聲音漫步(sound walk)、噪音藝術(arts of noise)、聲音裝置(sound installation)、電子原聲音樂(electroacoustic music)等聲音藝術發展重要主題,深入淺出地呈現當代聲音藝術的觀念史與創作脈絡。
從現代主義藝術運動開始,在繁複的藝術面貌底層,許多媒材形式的原本界線都被刻意地挑釁並打破,聲音藝術的發展便是在此特殊的時代背景中被提呈出來。最早將聲音藝術帶出音樂探討的範圍是義大利未來主義(Futurism),未來主義的藝術家們利用收音機廣播播放系統,將其創作之作品傳播出去,開啟另一個觀念發表的可能性,並將其所處的年代命名為「未來主義音樂」時代。此外,在聲音藝術的發展歷程中,約翰‧凱吉(John Cage)一直扮演著一個前衛者與先驅者的角色,他的〈四分三十三秒〉(4'33")著名作品中,將來自演奏者的靜默之音,與來自觀眾介入之吵雜之聲呈現出來,為聲音藝術開拓了新視野。
爾後,聲音藝術逐漸成為充滿開創性與可能性的重要新興藝術領域,從行動藝術到新劇場的革命,在在都可以看到其實驗可能性的展現,這個源自於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凱吉與白南準等人創作的精神,以及觀念藝術與福魯克薩斯等前衛藝術運動,在上個世紀開創出非凡的錄像、音像、新音樂與電子雕塑等重要的藝術成就。如今,這樣結合觀念藝術與新媒材創作表現手法的主導脈絡不斷地延續了影像的批判精神,並且將批判的焦點從政治經濟等大結構面的議題,轉向日常生活中的面向與傳播媒體的亂象等。甚至,在現今網路傳播鼎盛的年代,電子傳輸的問題不斷地被科技所推進著,影音觀念的虛擬空間創造,形成一個最直接衝擊的可能性,而這塊新興領域吸引著眾多的當代媒體藝術家。
反觀台灣,這段豐富的歷史卻似乎沒有獲得太多的重視。儘管從二十世紀最末的十年間,台灣聲音藝術家姚大鈞、林其蔚、許雅筑、王福瑞、蔡安智、潘榮昇以及黃文浩等人創設在地實驗開始積極鼓吹創作與表演。2000年之後,也有許多新生代的聲音藝術家(如:姚仲涵、張永達、王仲堃等人)手持筆電,闖入聲音藝術的叢林,但終究在「視覺」優先的藝術領域中,無法獲得太多的關注眼神。為了豐富對聲音藝術的視野及了解,2011年數位藝術基金會下設的數位藝術評論推動委員會決定以「聲音藝術」為《數位藝述》年刊第二期的主題,並邀請交通大學曾毓忠教授擔任客座主編,期盼對台灣聲音藝術有所貢獻。
《數位藝述 第貳號》由曾毓忠教授的文章〈聲音藝術、藝術化聲音,當代聲音溯源〉為前導,綜觀當代聲音藝術的發展,並探索音樂的新方向、聲音美學觀的演化,以及電子原聲音樂的發展等當代聲音藝術的歷史系譜。隨後,郭冠英的〈從「噪音」回看「聲音藝術」:藝術理念的生命力與動能〉則將關注焦點置放於台灣,以宏觀的歷史視野,從解嚴初期開始的時間軸中探究從噪音到聲音藝術的歷史片段。同樣關注台灣聲音藝術發展的還有澎葉生(Yannick Dauby)與邱誌勇的文章,澎葉生以〈在台灣的聆聽故事,2007~2012〉分享了作為一個創作者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創作紀錄,體現台灣特有的文化音景。邱誌勇的〈雕塑聲音的視覺姿態:當代台灣聲音裝置的想像與展現〉則是聚焦於當代數位藝術中聲音視覺化的裝置藝術家,凸顯感官經驗融合轉換的新可能性。
除了台灣這個場域的聲音藝術發展與創作現象外,本期更冀望可以提供聲音藝術的世界圖譜,貝瑞‧特洛克斯(Barry Truax)教授的〈西門菲莎大學創立之音景作曲類型與技巧〉充分地介紹了舉世聞名的「世界音景計畫」,從創作特色到技巧的詳盡介紹,希望使觀眾能體會到聲音生
態的重要性與微妙的複雜性。麥卡尼(Andra McCartney)教授的〈聲音漫步探究與〈蘋果花〉下聲音漫步之即興創作〉一文讓讀者更能清楚認知到「聲音漫步」與「聆聽」之間的交互關係。
轉換時空場域後,威廉‧哈特森(William Hutson)提供了來自於美國紐約〈時代廣場〉(Max Neuhaus作)的聲音藝術裝置,並體現出作品本身、都市居民與城市歷史間的強大連結性。亞當‧史坦施比(Adam Stansbie)教授則提供了「唯聲藝術」創作在造型性與表演性之間的獨特關係。透過上述的四篇文章,我們希望可能讓讀者更加認識來自於美國、加拿大與英國的視野。最後,透過謝仲其的統整性文章,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介紹來自於國際的聲學與音樂中心的發展。
《數位藝述 第貳號》期盼能夠透過本期多元、豐富的文章內容,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地瞭解聲音、聆聽聲音,一起重拾這段幾乎被遺忘的藝術類型。
《數位藝述》總編輯 邱誌勇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作者:王柏偉等
二手價:58 折,NT$ 210 NT$ 360
本商品已絕版
「聲響藝術」或「聲音藝術」已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面向,聲音創作不再侷限旋律與節奏,
當代許多「聲音藝術」作品開始以無樂性的聲音表現,探索聲音的本質與想像。
而在當代媒體藝術的創作中,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發想,便是源自於對此一本質的持續探究,這些充滿開創性與想像力的作品,向我們展現了,音樂的本質並不一定是有節奏或韻律的表現,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聲音藝術就是盡其可能地還原音樂最樸實的本質,即:聲音,一種藉由空氣分子的震動,產生游離變化,衝擊人們的耳朵進而產生的響度。這樣的視野,為聲音創作帶來豐沛的創作能量,並在當代藝術中開啟重要的新頁。
《數位藝述 第貳號》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及藝術家,以「新媒體聲響藝術」為主題撰文,內容涵蓋了音景作品(soundscape composition)、唯聲音樂(acousmatic music)、聲音漫步(sound walk)、噪音藝術(arts of noise)、聲音裝置(sound installation)、電子原聲音樂(electroacoustic music)等聲音藝術發展重要主題,深入淺出地呈現當代聲音藝術的觀念史與創作脈絡。
從現代主義藝術運動開始,在繁複的藝術面貌底層,許多媒材形式的原本界線都被刻意地挑釁並打破,聲音藝術的發展便是在此特殊的時代背景中被提呈出來。最早將聲音藝術帶出音樂探討的範圍是義大利未來主義(Futurism),未來主義的藝術家們利用收音機廣播播放系統,將其創作之作品傳播出去,開啟另一個觀念發表的可能性,並將其所處的年代命名為「未來主義音樂」時代。此外,在聲音藝術的發展歷程中,約翰‧凱吉(John Cage)一直扮演著一個前衛者與先驅者的角色,他的〈四分三十三秒〉(4'33")著名作品中,將來自演奏者的靜默之音,與來自觀眾介入之吵雜之聲呈現出來,為聲音藝術開拓了新視野。
爾後,聲音藝術逐漸成為充滿開創性與可能性的重要新興藝術領域,從行動藝術到新劇場的革命,在在都可以看到其實驗可能性的展現,這個源自於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凱吉與白南準等人創作的精神,以及觀念藝術與福魯克薩斯等前衛藝術運動,在上個世紀開創出非凡的錄像、音像、新音樂與電子雕塑等重要的藝術成就。如今,這樣結合觀念藝術與新媒材創作表現手法的主導脈絡不斷地延續了影像的批判精神,並且將批判的焦點從政治經濟等大結構面的議題,轉向日常生活中的面向與傳播媒體的亂象等。甚至,在現今網路傳播鼎盛的年代,電子傳輸的問題不斷地被科技所推進著,影音觀念的虛擬空間創造,形成一個最直接衝擊的可能性,而這塊新興領域吸引著眾多的當代媒體藝術家。
反觀台灣,這段豐富的歷史卻似乎沒有獲得太多的重視。儘管從二十世紀最末的十年間,台灣聲音藝術家姚大鈞、林其蔚、許雅筑、王福瑞、蔡安智、潘榮昇以及黃文浩等人創設在地實驗開始積極鼓吹創作與表演。2000年之後,也有許多新生代的聲音藝術家(如:姚仲涵、張永達、王仲堃等人)手持筆電,闖入聲音藝術的叢林,但終究在「視覺」優先的藝術領域中,無法獲得太多的關注眼神。為了豐富對聲音藝術的視野及了解,2011年數位藝術基金會下設的數位藝術評論推動委員會決定以「聲音藝術」為《數位藝述》年刊第二期的主題,並邀請交通大學曾毓忠教授擔任客座主編,期盼對台灣聲音藝術有所貢獻。
《數位藝述 第貳號》由曾毓忠教授的文章〈聲音藝術、藝術化聲音,當代聲音溯源〉為前導,綜觀當代聲音藝術的發展,並探索音樂的新方向、聲音美學觀的演化,以及電子原聲音樂的發展等當代聲音藝術的歷史系譜。隨後,郭冠英的〈從「噪音」回看「聲音藝術」:藝術理念的生命力與動能〉則將關注焦點置放於台灣,以宏觀的歷史視野,從解嚴初期開始的時間軸中探究從噪音到聲音藝術的歷史片段。同樣關注台灣聲音藝術發展的還有澎葉生(Yannick Dauby)與邱誌勇的文章,澎葉生以〈在台灣的聆聽故事,2007~2012〉分享了作為一個創作者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創作紀錄,體現台灣特有的文化音景。邱誌勇的〈雕塑聲音的視覺姿態:當代台灣聲音裝置的想像與展現〉則是聚焦於當代數位藝術中聲音視覺化的裝置藝術家,凸顯感官經驗融合轉換的新可能性。
除了台灣這個場域的聲音藝術發展與創作現象外,本期更冀望可以提供聲音藝術的世界圖譜,貝瑞‧特洛克斯(Barry Truax)教授的〈西門菲莎大學創立之音景作曲類型與技巧〉充分地介紹了舉世聞名的「世界音景計畫」,從創作特色到技巧的詳盡介紹,希望使觀眾能體會到聲音生
態的重要性與微妙的複雜性。麥卡尼(Andra McCartney)教授的〈聲音漫步探究與〈蘋果花〉下聲音漫步之即興創作〉一文讓讀者更能清楚認知到「聲音漫步」與「聆聽」之間的交互關係。
轉換時空場域後,威廉‧哈特森(William Hutson)提供了來自於美國紐約〈時代廣場〉(Max Neuhaus作)的聲音藝術裝置,並體現出作品本身、都市居民與城市歷史間的強大連結性。亞當‧史坦施比(Adam Stansbie)教授則提供了「唯聲藝術」創作在造型性與表演性之間的獨特關係。透過上述的四篇文章,我們希望可能讓讀者更加認識來自於美國、加拿大與英國的視野。最後,透過謝仲其的統整性文章,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介紹來自於國際的聲學與音樂中心的發展。
《數位藝述 第貳號》期盼能夠透過本期多元、豐富的文章內容,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地瞭解聲音、聆聽聲音,一起重拾這段幾乎被遺忘的藝術類型。
《數位藝述》總編輯 邱誌勇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