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心靈的原鄉,史冊是返鄉依歸的星圖
馬森教授畢生傾力之作
大播遷時代下的華文文學一百年
首部全面探討海峽兩岸、港澳、東南亞及歐美等地華文作家與作品的文學史專書
完整記錄百年以來世界華文文學的源流與傳承,浩浩湯湯,奔流不息
馬森教授自1998年開始動筆,歷經十六載的搜整探究、刪修增補,終於完成這部涵蓋百年華文文學發展的巨著,從進化論和傳播論出發,視華文現代文學的發生和發展為中國整體社會、文化的現代化的一環,既重視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整體脈絡,亦不偏廢個別作家文學的成就,有意識地排除了「大中原心態」及「分離主義」等政治意識型態思維,以俾使貼近更為客觀與公正的文學史觀。
本書分編依據「兩度西潮論」為基礎,自十九世紀末鴉片戰爭所帶來的第一度西潮,到五四運動達到高峰,後因1937年爆發「七七事變」,日軍大舉侵華因而中斷八年,繼之國共內戰四年,前後中斷有十二年之久。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開始第二度西潮進入台灣,1977年以後,大陸對外開放,第二度西潮進入大陸。
上編 西潮東漸:第一度西潮與寫實主義(第一章到第十九章)
首先敘述十九世紀中葉第一度西潮對中國所造成的衝擊及其影響;然後是西潮的高峰——五四新文化/新文學運動——所形成的新文學的蠭起及第一代的新文學作家。詳盡探討西方文學的譯介,從古文到白話的轉換歷程,以及晚清到民國各類文體的遞嬗,如傳統小說至新小說,詩歌至新詩,文明戲至話劇和散文、雜文、小品文等的發展。
作者簡介:
馬森,1932年生於山東省齊河縣。
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電影高級研究院(IDHEC)專攻電影、戲劇,巴黎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班,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先後執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巴黎語言研究所、墨西哥學院東方研究所、加拿大阿爾白塔大學、維多利亞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香港嶺南學院(今嶺南大學),台灣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駐校作家。1981-82年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校講學。並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退休後當選成功大學科技與人文講座教授及受聘為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作品有學術著作《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東方戲劇•西方戲劇》、《當代戲劇》、《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中國文化的基層架構》、《與錢穆先生的對話》;文化及文學評論有《文化•社會•生活》(馬森文論一集)、《東西看》(馬森文論二集)、《中國民主政制的前途》(馬森文論三集)、《繭式文化與文化突破》(馬森文論四集)、《戲劇──造夢的藝術》(馬森文論五集)、《文學的魅惑》(馬森文論六集);小說有《巴黎的故事》、《北京的故事》、《生活在瓶中》、《孤絕》、《夜遊》、《海鷗》、《M的旅程》、《府城的故事》;劇作有《腳色》、《花與劍》、《美麗華酒女救風塵》(歌劇)、《我們都是金光黨》、《窗外風景》、《蛙戲》(歌舞劇)、《雞腳與鴨掌》;散文有《愛的學習》、《墨西哥憶往》、《大陸啊!我的困惑》、《台灣啊!我的困惑》、《追尋時光的根》、《東亞的泥土與歐洲的天空》、《維城四紀》、《旅者的心情》等五十多種。曾獲第一屆五四文學獎、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軌跡
一、現代化的意涵
一種文化在時間的延續中,必定有所改變。社會學和人類學者常常把文化的變遷類比作生物的演化,認為文化變遷是生物演化的延伸。其實,文化變遷遠比生物演化還要複雜,但在基本的過程上確有可以類比之處。
生物的演化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一是個體的,二是群體的。一個生物的個體,基本的演化是由於「生長」,是來自內在的生理作用。在生物界,每一個個體大概都不脫新陳代謝的生理現象,從幼小步向成長,成熟以後又逐漸步向死亡。除了內在的「生長」現象外,外在環境的影響,諸如氣候的變化、食物攝取的種類或是否充足、病菌與病毒的侵襲、意外的災禍等,都會造成生物個體的改變。
生物的群體,在更長遠的時間之流裡,也在不停地變化中。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82)的「進化論」(Evolutionism)就旨在說明生物的進化過程及促成進化之可能的外在原因。然而達爾文以後的學者,例如法國的物種學家賈克‧莫諾(Jacques Monod, 1910-76)認為即使沒有外在的原因,生物本身的突變也會影響物種的演變(Monod 1970)。就過去已發生的物種演變歷程而言,生物的個體和群體二者均曾在內在及外在種種因素促使下演變不已。
文化也是一樣,不可能永遠停滯在同一狀態。過去對某些比較原始的文化在膚淺的觀察中所做的停滯不前的結論,不是由於觀察角度不合適所引起的誤解,就是該文化的變遷較為遲緩不易觀察而已。
早期的文化社會學者,包括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馬克思(Karl Marx, 1818-83)、史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涂爾幹(Émile Durkheim, 1858-1917)、韋伯(Max Weber, 1864-1920)等,都曾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變遷做過詳盡的論說。有關文化變遷的主要理論不外「進化論」、「傳播論」(Diffutionism)、「生產力論」(Productivity Theory )、「人格發展論」(Theorie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包括心理因素及理性覺醒)、「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m)等,雖然著眼點有異,但都揭露了複雜的文化變遷的一部分真相。
文化變遷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區可能有緩急之別。變得慢,卻並非不變。因此,只要有變,就有所謂新與舊的差別。新的是當代新生的事物,舊的則屬於傳統,所以傳統與現代的對立是永遠存在著的。如果變遷過於緩慢,二者對立的局勢常常流於無形。倘若變遷迅急,傳統與現代的對立就會給人一種尖銳、突兀的感覺,甚至可能造成認同的危機和文化的震撼。
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每一個時代都曾有過傳統與現代的對立,但是真正造成認同危機與文化震撼的,則莫過於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末期這一百多年的「現代化」運動。
現代化(modernization),當然不是中國一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社會學者艾森斯塔特(S. N. Eisenstadt)在《現代化:抗議與變遷》(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 1966)一書中對「現代化」的界說是這樣的:就歷史而論,現代化是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在西歐和北美發生在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中的變遷過程。這種變遷隨後又擴展到其他歐洲國家,並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擴展到南美、亞洲和非洲大陸。
現代化的國家是從極不相同的傳統發展而來的,即使最先進入現代化的歐美國家也是如此。西歐來自封建、專制但相當城市化的政體;東歐來自獨裁的甚少城市化的政體;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則來自殖民地。這些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宗教的傳統都極不相同,但是他們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卻漸漸一致起來。
「現代化」的過程是二○年代在人類學和社會學中所發展出來的「傳播論」的有力的例證。當時主張文化「傳播論」的學者,認為古代的文化是在同一文化區域中由一個文化中心向四周傳播的。例如威斯勒(Clark Wissler)曾指出:文化中心的源起,種族的因素更重於地理位置的因素。這些文化中心的位置,乃出於歷史的偶然性。(Wissler 1926: 372)有些學者,像艾略特‧史密斯(G. Elliot Smith)和裴理(W. J. Perry)在其著作中更進一步指出埃及是古代世界文化的傳播中心,時在六千年前(Perry 1923; Smith 1946)。反對「傳播論」的學者則認為各文化區有太多事物出於各自獨立的創造,與傳播無干。對於古代文化的發展到底是傳播重於各自獨立的創造或係相反,雖然尚難以定論,今日各國各地區的「現代化」卻毫無疑義地乃由於傳播,而非出於各自獨立的創造。沒有人會認為汽車、輪船、飛機等先進的運輸工具是由各文化地區各自獨力發明製造的,也沒有人會說各族人民都甚為巧合地發現了原子能。雖然英、美、法、德和已經解體的蘇聯,時常在某些發明上互爭獨創權,那是在這幾個地區都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以後的事,並不妨礙西歐地區作為現代化肇始的這一歷史事實。
現代化肇始的幾個西歐國家,包括英國、法國、荷蘭和北歐諸國,都是濱海的國家。這似乎並非是一種巧合,說明了濱海國家除了漁鹽之利以外,更具有遠比內陸國家優越的交通條件。因為交通方便,彼此來往的機會頻繁,便易於產生彼此激勵、彼此競爭的後果。一個地方創制一種新事物出來,馬上便流到另一個地方,或為了競爭起見而為另一地區的人民模仿和抄襲。若說一個閉塞的地區由內在的結構而孕育出現代化來,是難以想像的事。這幾個有限的濱海國家,不管戰爭也好,或是貿易也好,頻繁的交往都會加速社會和文化的變遷,所以可以說現代化是由迅速的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後果。
那麼在西歐這幾個國家的社會變遷中有沒有產生出一個可見的方向?應該是有的。現代化最早辨認的方向可以由經濟、政治和社會三方面來說。
經濟上是工業的快速成長,逐漸取代了農漁的生產方式。工業生產既可以致富,財富的聚斂便成為可欲的一種人生目的。工業生產促生了商業革命與資本主義,而資本主義制度也保障了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和擴張。同時,工業生產和商業的發達使科學研究有了實用的目的,而科學研究也從工業生產和商業運作中汲取資源。工業的大規模生產,不是為了自給自足,而是需要通過商業貿易的手段把產品推銷到更多的消費者手裡。因為貿易的需要,運輸工具的改良便成為當務之急。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便是在這樣的壓力下創造出來,且日益改良,因此商業貿易就更加暢通。為了搶奪工業資源和爭取銷售市場,戰爭也是一種曾經採用而仍然在採用的手段。工業的發展促成工業大都市的興起,改變了農業人口散居的村鎮面貌。大都市的興起會直接影響到政治的結構。因工廠或企業而聚集的人口,又完全改變了傳統聚族而居的習慣,自然難免從集體主義的意識形態轉化為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
就政治而論,文藝復興及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無不導向民主和人權。民主是古希臘已經實行過的制度,到了經濟發生變化而日漸有利於民主政體之實施的時候,重新發現古希臘的選舉、議會等達成民主制度的重要手段,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如果當政者沒有足夠的彈性來適應政治上的這種新要求,就容易激成革命,像法國的大革命,不但一舉摧毀了法王朝的統治,而且為後來的執政者造就了一次有益的教訓,致使在西歐濱海的國家不管有無保留王位(如英國、荷蘭、丹麥、瑞典、比利時、西班牙等國的王位至今仍在),都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在資本主義的運作下,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都形成一股不可輕忽的力量。二者在勞資的利益上雖然有所對立,但對政治民主的要求卻是一致的。民主的最後鵠的就是使人人都有政治的權力。執政的人必須時時尋求人民的支持,才能保有他的職權。負責行政的人,必須受到立法的節制。人民行為正當與否的裁決權也不能在行政人員的手裡,而另有專職的司法裁判。因此在民主政治的推行中,立法、司法和行政權的分立乃成為必然的趨勢。民主政治所保障的是人權和個人自由。當然這種個人的自由是在人民的共識中由立法來決定的,並非漫無邊際的自由。民主政治對人權和自由的保障使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推行更為順利。歷史的實踐證明,凡是在政治上不實行民主而又企圖發展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沒有不導致失敗的。例如蘇聯在解體以前,科學研究和軍事力量均已達到相當的高度,唯獨在經濟上一籌莫展,使民生日益艱困,終至脫不了崩潰的命運。
就社會的層次而言,現代化標誌著社會機制的重組。首先,工業的散布使人們脫出了傳統聚族而居的模式,農村大量人口流入都市,人們的就業除由教育程度決定外,也取決於勞動市場的供求關係。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職業,雖說選擇的幅度不是沒有限制的。第二,人生價值不再是單一導向。例如在傳統社會中,學而優則仕幾乎是唯一的價值取向。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宗教、政治、學術、科技、藝術、工商業、娛樂等各行各業都是獨立發展的領域,雖然其間不免產生互相干預的情勢,但多元的價值取向卻成為現代化社會的大勢所趨。越是現代化的社會,越遠離泛政治主義的形態。人與人的關係從個別盡忠(particularism)轉化為一般對待(universalism),例如在以家族主義為尚的傳統社會中,對待族人與親戚肯定有別於外人,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對所有的人會不分親疏一體對待。有些社會學者,便把這種分別看作是「現代社會」和「先現代社會」區別的重要標幟。
此外,科學的提升和宗教的式微是現代化社會的另一徵象。科學並非一切,但現代人的生活大部分皆為科學所賜,也是不爭的事實。宗教從控馭人的力量逐漸轉化為精神輔導的力量,也日漸擺脫了往昔那種獨斷的制裁權力,不能不步上理性化的道路。
以上所述的「現代化」導向,在中國人的意識中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五四時代提出向西方學習的重要口號是「民主」與「科學」,已經把握到大方向。只可惜一般民眾對「現代化」的路向不夠清晰。甚至於連知識份子也不例外,以致使中國步蘇聯的後塵走上一條曲折的彎路。
二、現代化或西化的曲折
「現代化」是否即等同於「西化」這個問題,常常為人們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前文曾說「現代化」並不只限於中國,而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也可以說是全世界各地區人民都面臨的一個共同的潮流。這個潮流,它的源頭來自西歐少數的幾個國家,主要是英國、法國、荷蘭和北歐三國。然後向東、向南擴展到德國、奧國、義大利、西班牙及東歐,向西橫越大西洋波及英、法、西的屬地諸如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中南美洲,最後到達亞、非大陸。
「現代化」的潮流並不都是物質層面的工業化,也含有精神的層面,諸如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會組織、意識觀念等。物質層面的比較容易傳播,也易於為人接受;精神層面的則常常遭遇到巨大的阻力,接受的一方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反芻,才能夠消化。
正因為接受與消化現代的事物有早晚與遲速之別,各地區開始現代化的先後與後來現代化的程度便不能成正比。例如日本的現代化較南歐和東歐為遲,但今天日本現代化的程度卻遠超過這些地區。
美國在現代化中是另一個特殊的例子。原為英國的殖民地,其文化傳統及社會制度多來自英國。在1776年獨立以前的殖民地時期,美國遠遠落後於西歐諸國。然而從獨立以後,一面襲取了西歐工業化的技術和民主的政治制度,一面吸收西歐的優秀人才,到十九世紀末期在現代化的程度上已漸漸凌駕於西歐諸國之上。二次大戰以後,更成為足以領導西歐諸國的世界超級強國。二十世紀可說是美國在現代化上反饋西歐的時代。諸如科學技術、企業管理、教育制度,甚至於政黨組
織、選舉方式,西歐諸國反倒要向美國取經了。
對中國而言,如果現代化的動因不是起於本體,而現代化的成績又皆取自他人,師法的對象不是歐美,就是經由日本中介的歐美,那麼中國自十九世紀以降的「現代化」與「西化」何異?除非在未來,中國像美、日一般也在本土滋生出更為現代化的事物,足以反饋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特別影響到作為現代化源頭的歐美諸國,那時候中國的「現代化」就不再等同「西化」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國,這一點不但中國人自視如此,客觀上也是如此。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95)在他的《中國的科學與文明》(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系列書中指出,在十四世紀以前,中國執世界科技之牛耳(Needham 1970)。科技之外,中國原有的家族組織、科舉制度、宰相與監察御史的體制在古代的世界原本是很進步的。十三世紀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東來的時候,正因欽慕中國的文明,仕元二十餘載始歸,著書盛道中國社會之繁榮富庶、文物昌盛(Lamer 1999)。在他眼裡中國的杭州就如同今日中國人眼中的巴黎或倫敦,是繁華昌盛之地,值得西方人嚮往的所在。誰知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屢屢敗於西方強敵之後,忽然面臨到空前的民族自信危機。連最愛國的人士也不禁自問:如果中國真正優越,為什麼如此不堪一擊?如果中國真正文明,為什麼以一個幅員如此之大、
人口如此之眾的泱泱大國竟敵不過英、日等蕞爾小邦?但是在如此自問的同時,卻不能放下文明大國的架子,像日本似地坦然向西方虛心求教。當日的中國人的心理想來十分的困擾曲折。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只承認西方在物質文明(或技術文明)上優於中國,至於精神的領域,他們仍然是遠遠落後於中國的蠻夷。這種看法反映在魏源的「師夷制夷」論和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上至為明顯。
張之洞的「體用」說,實在是一種不顧實際的權宜之計,當日受到大多數知識份子和滿清官員的呼應,反映了那時候中國人無法放下架子的委屈心理。康、梁維新的失敗,也可能正因為在所提的口號上不曾多照顧到守舊的一面。
可見當日即使有心師法西洋,也必須先找出一些維持面子、不失自尊的藉口。
這正是後來魯迅在《阿Q正傳》裡所譏諷的「阿Q精神」。
正當一些知識份子提倡如不維新就不足以救國的同時,在鄉野間卻滋生了一股盲目排外的力量,這就是發生在十九世紀末的義和拳運動。義和拳糾結了一群無知的鄉民,在宗教迷信的覆翼下,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到處燒教堂、殺洋人,在中國北方形成燎原之勢,終於招來了八國聯軍的進攻中國。
義和拳的興起,當然是出於愛國的情操,但其做法確是十分愚昧迷信,非但救不了中國,反倒害苦了中國人。今日看來,中國在受到西方勢力的衝擊之後,所產
生的這兩股師洋和滅洋的對抗力量,正足以表現中國人面對西方文明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企圖排斥消滅之,另一方面在無能消滅對方的情形下就只有接受學習了。
八國聯軍的攻陷北京,對滿清的中國是一次致命的打擊,但也因此敲醒了中國人的滅洋之夢。嗣後,排洋的力量和心理雖仍然不絕如縷,但革命以及師法西洋的思想也因此漸漸佔了上風,終於1911年的辛亥之役推翻滿清,建立了亞洲第一個現代的共和國,掃除了阻礙西化的頑固的清廷。
第一章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軌跡
一、現代化的意涵
一種文化在時間的延續中,必定有所改變。社會學和人類學者常常把文化的變遷類比作生物的演化,認為文化變遷是生物演化的延伸。其實,文化變遷遠比生物演化還要複雜,但在基本的過程上確有可以類比之處。
生物的演化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一是個體的,二是群體的。一個生物的個體,基本的演化是由於「生長」,是來自內在的生理作用。在生物界,每一個個體大概都不脫新陳代謝的生理現象,從幼小步向成長,成熟以後又逐漸步向死亡。除了內在的「生長」現象外,外在環境的影響,諸如氣候的變...
推薦序
導讀
西潮指的是自從明朝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東來攜帶來西方的文明,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前後西方國家以武力蠻橫輸入西方的事物所形成的一股強大潮流。這股潮流強勁有力地衝擊著中國的固有文明,使中國被迫在發展的道路上改弦易轍,走上西化(或現代化)的路途。鴉片戰爭是西潮東漸的關鍵年代。中國戰敗後,不得不與西方國家訂立不平等條約,因而被西方的強權打開了門戶,再也無法閉關自守,從此遂走上一條噩夢連連又無能躲避的現代化的道路。
推動此一浪潮的主要動力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科學研究、政治民主與個人自由。站在民族文化的本位上,開始都不能認同或不能完全認同源起於西方的種種現代化的標的,因此精神上難免感受挫折,正因為在那時候中國人眼中的「現代化」就是「西化」,才會發生排拒的心理,進而滋生無數的困擾。
從中國的近代發展看來,中國人對現代化的看法大概有三種態度:一、堅決排外,例如以義和團為代表的保守的農民精神;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技術官僚的觀點;三、全盤西化,以胡適、陳序經等為代表的西化派的知識份子的主張(陳序經 1934)。這三種態度同時也代表了三個發展的階段。
本書主張將台灣與大陸的文學發展視為一體之二面,從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始,台灣即與中國大陸分離。然而就文學而論,日據五十年間的台灣文學並未脫離中國文化與中國傳統。二十年代台灣初始的新文學,可說是直接受到五四運動波及,與中國其他省分無異。日據晚期,雖有少數作家受到更多日本文化的影響,開始用日文寫作,但為時甚短,人數不多,並未形成台灣的日文文學氛圍,在日本文學中也從未贏得實質的注目,對台灣後來的影響可說有限。1949年起,情況大為改觀,一方面從大陸各省有一大批文人來台,其中不乏五四前後已經成名的學者作家,;另一方面,台灣的本土作家,也奮起承續本土的文學傳統,兩股力量彼此衝激、交融,加上後起之秀,不論是本土或外來,自六○年代而後蓬勃興起,終於造成二十世紀晚期在台灣一段不分省籍的光輝燦爛的華文(或漢語)文學現象,足與當日的大陸文學分庭抗禮。
第二度西潮的台灣,所面對的西方文學已不再是寫實主義,因為西方國家從二十世紀二○年代開始,現代主義(modernism)已取代寫實主義佔有了主流的地位(Eysteinsson 1990)。雖然五○年代,台灣流行的「反共抗俄」文學仍不出「擬寫實主義」的美學傳統,但是到了六○年代,西方的現代主義文學、存在主義哲學以及其他反寫實主義的種種美學潮流都甚囂塵上,成為一時的顯學。七○年代後又有所謂的「後現代主義」美學的輸入(羅青 1989,鍾明德 1995,馬森 2000),引介而後繼之以模仿,正如第一度西潮時仿寫實主義一樣的熱烈與傾心。這也正是使六○至八○年代台灣文學有別於同期大陸文學的重要表徵。
導讀
西潮指的是自從明朝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東來攜帶來西方的文明,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前後西方國家以武力蠻橫輸入西方的事物所形成的一股強大潮流。這股潮流強勁有力地衝擊著中國的固有文明,使中國被迫在發展的道路上改弦易轍,走上西化(或現代化)的路途。鴉片戰爭是西潮東漸的關鍵年代。中國戰敗後,不得不與西方國家訂立不平等條約,因而被西方的強權打開了門戶,再也無法閉關自守,從此遂走上一條噩夢連連又無能躲避的現代化的道路。
推動此一浪潮的主要動力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科學研究、政治民主與個人自由。站在民族...
目錄
目錄
緒 論
一、斷代的文學史
二、兩度西潮的立論
三、台灣文學與大陸文學的分流
四、台灣文學的定位
五、港澳與海外文學
六、兩度西潮的意涵
七、結語
上編 西潮東漸:第一度西潮與寫實主義
第一章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軌跡
一、現代化的意涵
二、現代化或西化的曲折
三、中國現代化的噩夢
第二章 中國面臨西方文化的挑戰
一、中國的屈辱與轉機
二、西方現代化的歷史背景
三、帝國主義的殖民擴張
四、中國走上了現代化的不歸路
五、戰敗的挫折與身心的損傷
六、物質文明或精神文明
七、農業優先抑工業優先:步向西化的坎坷
八、下層建構與生活形態的變革
九、上層機制與意識形態的變革
第三章 第一度西潮東漸:西方文學的介紹與擴散
一、譯書與留學
二、西方文學的譯介
第四章 從桐城古文到口頭白話
一、走出桐城古文的藩籬
二、梁啟超的新文體
三、章士釗、胡適、陳獨秀的貢獻
參考文獻: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1917年1月)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1917年2月)
第五章 敘述文體的遞嬗:清末民初的小說
一、西潮影響下傳統說部的轉變
二、晚清民初的小說
三、從傳統到現代:兩位作家的個案
第六章 晚清到民國詩歌的蛻變
一、廟堂之作與民間之作
二、西潮東漸與西詩中譯
三、詩界革命與《詩界潮音集》
四、庚子之變的憂憤詩與南社的成立
五、舊詩的餘響與新舊並存
第七章 新劇的肇始與文明戲的興衰
一、新劇的肇始
二、文明戲的興起與發展
三、文明戲的興衰
第八章 第一度西潮的高峰:五四運動與文學革命
一、五四前夕
二、五四運動
三、第一度西潮高峰中的新文學
四、新文學初期的反對派
五、中國文學現代化的標誌
六、五四以後新文學的分期
參考文獻:
周作人〈人的文學〉(1918年12月)
第九章 新文學期刊及社團的蠭起與發展
一、五四前後的文學期刊與社團
二、「左聯」的成立及其影響
參考文獻:
魯 迅〈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1930年4月)
第十章 新小說的風采
一、啟蒙者魯迅
二、文學研究會諸家的小說
三、創造社的小說
四、周氏兄弟的景從者
參考文獻:
魯 迅〈吶喊自序〉(1922年12月)
第十一章 白話詩的提倡與發展
一、胡適與劉半農、康白情
二、革命詩人
三、文學研究會的詩人們
四、湖畔詩人
五、新月派
六、象徵派
第十二章 話劇走進了文學的領域
一、戲劇觀念的變革與西方戲劇的引介
二、直接向西方取經的新劇
三、文學劇作的湧現
參考文獻:
洪深〈從中國的新戲說到話劇〉(1929年5月)
第十三章 白話散文與雜文
一、抒情與敘事文
二、論說文
三、小品文
四、魯迅的雜文與詩化散文
第十四章 新文學作家的思想轉向
一、俄國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二、左派文學社團的崛起
三、針對左派觀點的批評
四、魯迅與左翼作家聯盟
五、「左聯」成立以後的文學論爭與走向
參考文獻:
郭沫若〈革命與文學〉(1926年5月)
梁實秋〈文學與革命〉(1928年6月)
第十五章 新小說的的開花與結實
一、蔣光慈與革命作家:革命+愛情的急就章
二、丁玲:從小資產知識份子到革命戰士
三、茅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四、巴金:對封建遺存的反擊
五、浪漫主義的遺緒
六、沈從文:唯美的追求
七、老舍:幽默+寫實
八、李劼人:寫實主義的碩果
九、其他的寫實者
十、魯迅的追隨者
十一、現代派小説
第十六章 話劇的茁壯與成熟
一、劇社與演劇
二、話劇的期刊與論著
三、劇作的豐收
四、話劇的高峰:曹禺的劇作
五、話劇的普及:熊佛西的農民戲劇運動
第十七章 匕首與投槍vs.幽默小品
一、雜文:匕首與投槍
二、幽默小品
三、抒情與敘事文
四、遊記
五、報告文學
第十八章 現代的惆悵與革命的號角
一、後期新月
二、現代派
三、漢園三詩人
四、革命的號角:中國詩歌會
五、人民的聲音
第十九章 從寫實主義到現實主義:擬寫實主義與革命文學
一、從寫實主義到現實主義
二、擬寫實主義與革命文學
參考文獻:
馬 森〈中國現代小説與戲劇中的擬寫實主義〉(1985年4月)
目錄
緒 論
一、斷代的文學史
二、兩度西潮的立論
三、台灣文學與大陸文學的分流
四、台灣文學的定位
五、港澳與海外文學
六、兩度西潮的意涵
七、結語
上編 西潮東漸:第一度西潮與寫實主義
第一章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軌跡
一、現代化的意涵
二、現代化或西化的曲折
三、中國現代化的噩夢
第二章 中國面臨西方文化的挑戰
一、中國的屈辱與轉機
二、西方現代化的歷史背景
三、帝國主義的殖民擴張
四、中國走上了現代化的不歸路
五、戰敗的挫折與身心的損傷
六、物質文明或精神文明
七、農業優先抑工業優先:步...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