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Amazon五顆星、紐約時報、科克斯評論一致好評
★TED超人氣演說近四百萬人點閱
你夠了解自己嗎?明明平時待人和善,卻對家人沒有耐心?為何我們有時開朗健談,有時卻內向沈默?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你?如何能更透徹了解自己,發揮潛力?
我們都比自己想像的還要複雜,需要一種思考自己與他人的新方式!
無法正確認識自己,就會限制自己的潛力
作者布萊恩.李托教授是國際知名的人格心理學大師,連續三年獲哈佛大學畢業生評選為「最喜愛的教授」,更被國外媒體譽為「羅賓.威廉斯和愛因斯坦的綜合體」。
本書是李托教授最新的人格心理學研究,打破過去簡單的性格分類,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是誰、為什麼有那樣的行為、我們能改變與不能改變的是什麼,以及該如何隨順我們的「本性」,讓生命獲得最好的發展。
提供一個重新看見自己與他人的新架構
透過精彩故事、研究資料、切身經驗與有趣的互動式評量,每個人都可以更完整的了解自己的不同面向,以及讓自己在不同情況適當調整,在所追求的個人目標與計畫下,能更適性發揮,獲得人生最大快樂與成就。
本書精華
˙你用來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標籤,會如何影響你的情緒與日常行為?
˙長期具有哪些相對穩固的特質,才是幸福與成就的核心力量?
˙為了追求各種渴望或目標,人會做出跟平常性格不符的行為,這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
˙該相信一切操之在己,還是外在力量決定人生遭遇?這對未來的幸福與成就分別有什麽重大影響?
˙八種對待外在環境的不同傾向,爲何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性格與需求?
國內外重量推薦!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作者
蘇珊.坎恩(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尚恩.艾科爾(Shawn Achor),《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作者
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黃光國,國家講座教授/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
蔡惠卿,上銀科技總經理
(按姓氏筆劃排序)
「本書充滿了機智與智慧之語,傑出心理學家布萊恩.李托對我們的追求與執迷,提供了驚人的洞見。本書將徹底改變你,讓你以全新方式看待自己與你認識的每一個人。」
——亞當.格蘭特,《給予》作者
「你將因本書提及的所有這些人格特質而受惠。對任何想要更了解同事、自己所愛之人,以及他們自己的人,本書是一本極為重要的著作。」
——蘇珊.坎恩,《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本書對人類經驗核心的疑問,提出了緊扣讀者心弦的看法。我們為何做出現在的行為?我們的環境如何塑造了我們的本質,我們的本質又如何塑造出環境?有些人是否天生就比其他人快樂?作者在書中以清新明暢的文筆,為我們釐清了這些問題。」
——丹尼爾.品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精闢、善巧、實用。本書讓人格心理學不僅能應用於現代世界,也成為不可或缺的知識。每一個論點都能撼動你的世界,顛覆你對同事、你的人際關係與你的生活的認知。」
——尚恩.艾科爾(Shawn Achor),《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作者
「作者以淺顯易解的筆調,綜合近年來神經科學家、生物科學家、心理分析學家,以及一九六○年代人本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配合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寫成了這本可讀性甚高的科普著作。」
——黃光國,國家講座教授/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
「這本書讓我深深著迷,如同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可是閱讀過程中又需停頓做『內化』功夫,閱畢後真有一種療癒的感覺。」
——蔡惠卿,上銀科技總經理
作者簡介:
布萊恩.李托博士(Dr. Brian Little) 人格與動機心理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與演說家,國外媒體譽為「羅賓.威廉斯和愛因斯坦的綜合體」。 他是劍橋大學幸福學院(Well-being Institute)的成員,也在劍橋大學的心理學系與賈吉商學院(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授課,並為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的傑出研究榮譽教授。李托博士曾任教於卡爾頓、麥吉爾(McGill)、牛津及哈佛大學,曾連續三年獲哈佛大學畢業生評選為「最喜愛的教授」。他目前往返於英國劍橋與加拿大渥太華。 欲獲得更多關於作者的資訊請至www.brianrlittle.com,或關注他的推特Twitter@DrBrianRLittle。
譯者簡介:
蔡孟璇 自由譯者。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加州州大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曾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有《釋放更自在的自己》、《告别娑婆3:愛不曾遺忘任何人》、《真正的静心》、《能量醫療》、《新好生活》、《心靈能量》、《金錢的靈魂》、《當女人是一隻鳥》、《心的十四堂課》、《空性之舞》、《靜心的療癒力量》等二十餘部作品。
章節試閱
五大人格特質──幸福與成就的核心力量 你是否曾納悶,自己是否是個外向的人,是否太和顏悅色,或有一點神經質呢?你是否輕易就將餐廳裡的男子推論為專橫跋扈的人?你覺得你的貓很遲鈍?若是如此,你在看待自己與他人方面就是遵循了一種長久以來已確立的方式:你採用了「特質」來解釋行為。這種識人方式源自非常古老的傳統,直到今天仍極受歡迎。援用特質的時候,我們所假設的是人們擁有相對持久不變的思考、感覺與行為方式,這些方式使自己與他人有所區隔。本章我們將檢視心理學家對人格特質的說法,也會特別著墨於我們所知的特質與幸福之間的關聯。如果本章一開始的兩段文字是可信的,那麼我們的特質與幸福在成年期之初即已大致底定,難以改變。那麼,那些持久的特質是什麼呢?對你的人生狀態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影響?這些特質真的像石膏一般固定了嗎? ▎人格的五大特質 在介紹當代的人格研究,對於包括內向/外向等人格特質有何發現之前,我想你可能會想要回答這份問卷: 十項人格量表(TIPI,Ten-Item Personality Inventory)2 以下是一些不一定適用於你的人格特質。請在每一句敘述旁寫下一個表示你同意或不同意程度的數字。根據兩個特質為一組的特徵為適用於你的程度評分,即使其中一個特徵比另一個更適用於你亦無妨。 (強烈反對:1分 普通反對:2分 稍微反對:3分 不同意也不反對:4分 稍微同意:5分 普通同意:6分 強烈同意:7分) 我認為自己: ____ 1. 外向,熱心。 ____ 2. 挑剔,好爭論。 ____ 3. 可靠,自律。 ____ 4. 焦慮,容易沮喪。 ____ 5. 樂於接觸新事物,複雜。 ____ 6. 矜持,安靜。 ____ 7. 具同情心,溫暖。 ____ 8. 散亂,粗心。 ____ 9. 冷靜,情緒穩定。 ____ 10. 保守,沒創意。 (評分算法詳見第271頁) 你所填寫的量表是人格研究人員所使用的,他們想要一個非常簡短、兼具信度與效度的量表,以此指出你在五大重要且影響深遠的人格向度中處於哪個位置,這五大向度傳統上稱為「五大特質」(Big Five traits)。此一量表的目的只是給你一點提示,讓你能從特質觀點來了解自己的人格。同時我必須指出,在接下來的章節,我會介紹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格量表,這些量表僅供自我反思之用,它們的制定是做為研究工具使用,並且在一些情況下供人格的教學課程使用。制定這些量表的目的並非用來做為診斷工具,且應該謹慎地詮釋。 五大特質量表的簡版與長版皆能反映出人格研究員之間的共識。實際上,不同的多樣化人格大致能分為五大主要特質——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親和性(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經驗開放性(Openness),以及外向性(Extraversion),這些特質有時會取第一個英文字母而縮寫為CANOE。 和MBTI不同的是,這些名詞不是用來表示人們是或不是哪種類型的人,例如將某人歸類為外向的人或神經質的人。五大特質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向度」(dimensions),大多數人會落入中央區塊,另一些人則散佈在整個分數範圍裡的各處。 有明確證據顯示,大家在每一種人格向度裡的差異,大致有百分之五十是因為基因所致。同樣明確的是,大家在這些人格向度裡的得分,對快樂、健康與人類成就具有重大的影響,這些全是幸福的核心要素。這又讓我們回歸到一個問題:人格與幸福是否像威廉.詹姆斯所說的「像石膏一般固定」?這是一個對你到目前為止的人生進行盤點,並獲得未來展望的合理方式嗎?幸福的哪些方面與人格五大特質有關呢? 在接下來的單元,我會提出以這種方式看待人生的案例,並建議你試試將這些方式做為個人構念。我會檢視這五大特質裡的其中四個特質,並描述與它們相關的各種幸福面向。接著我會針對第五個「外向性」特質提供更詳盡的分析,以探索穩定人格特質與幸福之間的一些微妙關聯。 (本文摘自書中第二章)
五大人格特質──幸福與成就的核心力量 你是否曾納悶,自己是否是個外向的人,是否太和顏悅色,或有一點神經質呢?你是否輕易就將餐廳裡的男子推論為專橫跋扈的人?你覺得你的貓很遲鈍?若是如此,你在看待自己與他人方面就是遵循了一種長久以來已確立的方式:你採用了「特質」來解釋行為。這種識人方式源自非常古老的傳統,直到今天仍極受歡迎。援用特質的時候,我們所假設的是人們擁有相對持久不變的思考、感覺與行為方式,這些方式使自己與他人有所區隔。本章我們將檢視心理學家對人格特質的說法,也會特別著墨於我們所知的特質與幸福...
推薦序
【推薦序】由「自我了解」到「自我修養」 /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 哈佛大學教授李托所寫的這本《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以淺顯易解的筆調,綜合近年來神經科學家、生物科學家、心理分析學家,以及一九六○年代人本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配合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寫成了這本可讀性甚高的科普著作;再加上譯者有多年的翻譯經驗,譯筆流暢,用字遣詞,相當精準,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向中文讀者鄭重推薦的作品。 然而,基於我在台灣推動心理學本土化運動三十幾年的經驗,在向中文世界推薦這本譯作的時候,我也要特別提醒讀者:閱讀本書的時候,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最近我回顧過去台灣心理學界發展本土心理學的歷史,出版了一本書,題為《儒家文化系統的主體辯證》,主張以「文化系統」的立場,從事本土心理學研究,獲得了學術界廣大的迴響。 本書採取美國人格心理學常用的「化約主義」研究取向,將人格化約成普世性的五大向度,教讀者如何以這五大向度衡量自己,並與他人互作比較。這種研究取向所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性,而不是把非西方文化看作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系統」,讓讀者以「文化系統」的觀點,來了解自己。 李托這本書所提到的心理學者中,真正下過功夫研究東方文化的人是榮格(Carl G. Jung, 1875~1961)。榮格有一位通靈的表妹,自己又是精神科醫師,對靈異現象十分好奇。年輕時一度和佛洛伊德密切合作,被視為是佛洛伊德心理分析學派的接班人。但他既不同意佛洛伊德「泛性論」(pan sexuality)的觀點,也不同意他對於潛意識的理論,最後兩人終於宣告決裂,而且從此不相往來。 榮格心理學和佛洛伊德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他重視「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認為這是文化傳統的儲藏所。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開始,用了三十幾年的時間,探索「自性」(the Self)問題,到了一九五七年,才出版《未曾被發現的自性》一書,認為「自性」是過度重視「自我」(self)的西方人難以窺知的面向。中國宋明時期發展出來的心性心理學中,朱熹也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深入探索「自性」問題,最後發展出「心統性情」的理論,認為只要一心向善,就可以運用儒家的修養功夫,發展「自性」的潛能,成為儒家修養心理學的基礎。 只要讀者抱持「文化對話」的態度來閱讀這本書,兼顧東西方的論點,必能獲得最大的助益。 【推薦序】來一趟有趣的人生探索吧! / 蔡惠卿 上銀科技總經理 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無論歷經多少歲月,與多少人互動,都是在「我,我自己與我們」的構念上,透過獨特的人格特質而去經歷與體驗生命的旅程,姑且不論「人格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正向心理學」……等等研究的觀點和範疇如何,人格特質又是如何牽引人的一生呢? 本書中有幾個核心理念很令人激賞,例如:「轉念與自由」、找到一個「復原空間」、「自我監控」壓力如何影響一個人在生活上、工作上、社交上的行為與表現,以及如何善用人生的「操控鈕」,讓計畫更順利,人盡其才。最有趣的是,人格特質中,我們與生俱來的固定特質,會因為愛或為了專業,而展現出自由特質;譬如:一個內向人格特質的專業經理人,常因工作考量及專業關係,而呈現出「偽外向者」的特質。 小時候,在鄉下長大的我必須與奶奶或妹妹共宿房間,但小小年紀卻請求母親給我一個「單獨使用的書桌」,只因為想要給自己一個獨處的角落;長大後自己獨立買房時,與設計師討論室內空間配置時,也對「書房」花費的心思最多,以便安頓藏書和享受閱讀,尤其在工作忙碌的日子裡,當沉浸在書桌前發呆或反思的時刻,五分鐘或十分鐘,總能讓身心靈安頓下來。看了這本書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就是所謂的「復原空間」(restorative niche)。 對企業而言,本書的內容可讓領導人、經理人重新審視自己與員工、客戶、利害關係人等等溝通時的思維,也可作為人資主管重新盤點經營團隊的參考書,尤其是全球化的企業經理人,或即將邁向國際化的經營者,本書可成為你在CQ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的養分或內化工具,尤其是跨國合作的團隊建立與跨領域整合的包容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啟發。試著想想看,一個嚴守紀律的領導者,如何帶領一群「開放創新」或「神經質」性向高的研發團隊?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故事或所舉的例子,你可能會覺得似曾相識,因為那些人物所浮現的言行,可能是你自己或家人、朋友、同事、情侶……等等曾有的舉動。因此,我想邀請大家來閱讀這本書,讓我們重新珍視自己與家人、朋友的相處之道,開啟新的親子溝通與人際關係模式;也藉此反思自己過往的人生、那曾經走過的軌跡,相信有助於我們啟動「同理心」的因子以及領受自己靈魂的踏實感,陪伴我們迎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最後,我要感謝天下雜誌出版推出《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這本書。我是一個「喜愛閱讀又挑剔」的讀者,這本書卻讓我深深著迷,如同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可是閱讀過程中又需停頓做「內化」功夫,閱畢後真有一種療癒的感覺。
【推薦序】由「自我了解」到「自我修養」 /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 哈佛大學教授李托所寫的這本《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以淺顯易解的筆調,綜合近年來神經科學家、生物科學家、心理分析學家,以及一九六○年代人本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配合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寫成了這本可讀性甚高的科普著作;再加上譯者有多年的翻譯經驗,譯筆流暢,用字遣詞,相當精準,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向中文讀者鄭重推薦的作品。 然而,基於我在台灣推動心理學本土化運動三十幾年的經驗,在向中文世界推薦這本譯作的時候...
作者序
用新架構重新發現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一書探索的問題雖然根植於人類意識的起源,卻也像今天早晨吃早餐時的對話,那樣普通而平凡。這些問題非常私人,處理的是你,你自己。我真的是個內向的人嗎?為什麼我可以激勵員工,卻和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對盤?為什麼我在工作時是一個樣子,回到家就完全變了個人?我真的控制了對我重要的事情嗎?我似乎快樂得有點不尋常,我有什麼問題嗎?甚至有荒謬的傳言,說我骨子裡其實是個混蛋,這到底可不可信? 這其中有一些問題牽涉到的是我們,關係到你人生裡的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對你很重要的人。為什麼我的前妻或前夫會做那些事?我能信任公司裡的新同事嗎?為什麼我祖母比我母親快樂許多?我該擔心女兒把太多心力花在跟網友互動,而不是跟家人? 為了回答這類的問題,我們將會引用在人格心理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探索幾個了解人格的關鍵方式。我們將從檢視你的「個人構念」(personal constructs)開始,也就是你用來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認知濾鏡。接著我們會檢視你的特質、你的目標與承諾,以及你日常生活的個人背景。我們會指出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軌跡,說明如何藉由了解它們,來幫助自己反思過往的生活與未來可能的方向。 我們要探討的是:你的生命如何更主動地受到你的目標、志向,以及個人計劃(自我界定的冒險行動,為你的生命賦予意義)所形塑而成。如此看待人格能給予你一個有利的觀察點來反省生活,並思考未來。你並非只是一個被完全超乎你能控制的力量所操弄、被動的卒子,就算你在清晨醒來可能有所懷疑,覺得自己昨晚真是個白癡,但一點也不影響這個事實。 現今,這種認為我們有能力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對此抱持較樂觀態度的看法,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範疇。正向心理學明確地投入嚴謹的科學方法來理解人類的幸福,並刻意遠離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一些較受質疑的偏激論點。雖然《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本質上並不是一部正向心理學的著作,但是本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同樣關心人生的幸福、快樂與意義,特別是探討人格如何影響一個美好人生。想要把這些課題運用在從人格科學到個人人生,並非十個簡單的步驟或公式化的運算能一語道盡,它涵蓋的是一種幸福的藝術——創造一種獨特、不凡的方式來反思人生的過程。 ▎天性使然,是哪種天性? 如今我會告訴你,人格裡一些歷久不衰的面向如何對你的健康、快樂與成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我們也能看到,這些特質具有神經生理學的基礎,當中有一部分是由基因所決定。但是我們不會就此打住。人格並非單純是生理傾向化為行動那麼簡單。我會介紹人格的固定特質(fixed traits)與我所謂「自由特質」(free traits)之間的區別。例如,有時候一個內向的人會表現得像個極度誇張外向的人,而且不是只有在公司的卡拉OK派對才如此。或者,一個難相處的人卻在十月的某一個週末變得非常討喜。為什麼會做出與個性不符的行為?結果如何? 除了人格特質心理學死灰復燃之外,當代的人格科學也在其他四個關鍵領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第一,我們對人格的生理性影響,亦即「第一天性」的理解,在過去十年獲得了重大進展。天性(nature)與教養(nurture)這種舊有的二分法已經退位,起而代之的是「如何教養天性」這一個更精細、引人入勝的觀點。第二,對環境如何影響人格的了解出現轉變。我們生活中的社會、物質與象徵性的環境背景構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這些影響,從iPod播放列到城市特質等因素,無一不反映並塑造了我們的人格。第三,心理學家在探索人格與人類動機之間有何關聯的面向,出現了徹底的轉變。我用「第三天性」來稱呼這個轉變。第三天性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個人承諾與核心計劃(core projects)所形成。 在這樣的新觀點之下,環境就像基因一樣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不同的是,我們不會被環境所綁架。我們的核心計劃能讓我們跳脫前面兩個天性。人類這個獨特能力,讓人格的微妙與複雜更顯而易見。第四,與部分古典人格理論側重病理學的態度相反,新興的人格科學關切正面屬性,例如創造力、韌性,以及人類的蓬勃發展等,而就這方面來看,它與正向心理學所關切的不謀而合。人格科學所探索的是那些既古怪又大膽的人,亦即怪咖們與性格鮮明的人。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將從這些人格研究的發展當中汲取資訊,深入檢視我們因對自己與他人有不同認知,而造成影響的爭論點。我們對他人人格的第一印象是否通常虛妄不實?有創造力的人是否本質上都是對環境適應不良?是否真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說,我們的性格在三十歲之前就像打了石膏般固定了?相信我們對人生擁有控制權的信念,絕對是好的嗎?是否有任何人格模式能分辨出哪些人是強壯的、健康的,哪些人有較容易得心臟病的風險?我們的單一人格是否由一個統一的自我所構成,或其實是一個眾多自我的聯盟?如果是後者,我們在婚姻或合併案例中所表現的「迷你我」(mini-me’s)又是哪一個呢?是否有一些人天生就快樂?哪一個是讓人類繁榮發展較可行的途徑?是對快樂的追求,還是追求的快樂?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一書將探索上述問題,並且為人性與幸福的種種變化提供一個新的觀點。這個新的觀點也將提供一個架構,用來探索人格科學裡個人且深入的意涵。這樣的探索或許能釐清日常行為中一些奇怪面向,幫助你在看見自己與其他面貌的自我時,能不再如此困惑,反而更覺得有趣。 (本文摘自書中之前言)
用新架構重新發現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一書探索的問題雖然根植於人類意識的起源,卻也像今天早晨吃早餐時的對話,那樣普通而平凡。這些問題非常私人,處理的是你,你自己。我真的是個內向的人嗎?為什麼我可以激勵員工,卻和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對盤?為什麼我在工作時是一個樣子,回到家就完全變了個人?我真的控制了對我重要的事情嗎?我似乎快樂得有點不尋常,我有什麼問題嗎?甚至有荒謬的傳言,說我骨子裡其實是個混蛋,這到底可不可信? 這其中有一些問題牽涉到的是我們,關係到你人生裡的其他人,特別是那些...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 由「自我了解」到「自我修養」 黃光國 來一趟有趣的人生探索吧! 蔡惠卿 前言 用新架構重新發現自己 第一章 個人構念──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標籤 你看他人的方式不僅透露出關於對方的訊息,也透露出同樣多關於你的訊息。 第二章 五大人格特質──幸福與成就的核心力量 人格的特質是不是像石膏一樣僵固難移?與快樂、健康、成就有什麼關聯? 第三章 自由特質──適應新挑戰的能耐 有時人會做出與性格不符的行為,好處是拓展能耐,但長期也得付出代價。 第四章 自我監控傾向──社交情境對行為的影響 為何有些人在任何情境都是一個樣,有些人卻像變色龍般多變,你是哪一種? 第五章 生活的控制權──推動人生的渴望與志向 是我們的行為還是外在機運最終決定了命運?抱持掌控生活的信念有何重要? 第六章 人格與健康──敵意的特質殺死A型人 個性急迫、生活忙亂、掌控欲等並非A型人格的人生病的主因,敵意特質才是。 第七章 人格與創造力──創意者的光明與黑暗面 有創造力的人是否比因循傳統的人更聰明、個性較大膽?你會希望自己有創造力嗎? 第八章 人格與環境──與特質共鳴的環境才有喜悅 只要有人喜歡住在刺激與混亂的紐約,就會有人渴望逃到較安靜的地方。 第九章 個人計劃──追求快樂的重要行動 如果你的生活有許多有意義、可完成的、有良好社會連結的,而且帶來較多正面情緒的個人計劃,你就可能是快樂的。 第十章 自我反思──幸福的藝術 你有能力嘗試潛能裡新的自己,而這樣的自己可以為你的人生開闢出新的道路。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各界推薦 推薦序 由「自我了解」到「自我修養」 黃光國 來一趟有趣的人生探索吧! 蔡惠卿 前言 用新架構重新發現自己 第一章 個人構念──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標籤 你看他人的方式不僅透露出關於對方的訊息,也透露出同樣多關於你的訊息。 第二章 五大人格特質──幸福與成就的核心力量 人格的特質是不是像石膏一樣僵固難移?與快樂、健康、成就有什麼關聯? 第三章 自由特質──適應新挑戰的能耐 有時人會做出與性格不符的行為,好處是拓展能耐,但長期也得付出代價。 第四章 自我監控傾向──社...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 ,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 ,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