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中國歷史上英雄競逐、謀略盡出、戰役最多、且三國並立的時代,許多人知道「三國」都是由明朝羅貫中撰寫的《三國演義》而來,但此書畢竟是小說,為了達到小說的張力,誇大、虛擬、偽飾了許多與歷史不符的結構;同時許多歷史人物被貶抑甚深,本書的主角之一:周瑜的原貌即是被「黑」得很深的一位,其實是千古難得一見允文允武的大丈夫;而孫權是三位領導人:曹操、劉備、孫權中最被忽略的「吳大帝」;抽絲剝繭之後,今日之讀者可以明白三國許多吊詭的謎團之後的真相,撫今追昔,除去歷史的塵埃,周瑜與孫權的真貌似乎可以明朗不少,茶餘飯後或可增添一些趣味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一枚活棋與一顆巨星〕
周瑜出生於世家,他的長輩們歷任高官:他的從高祖父在漢章帝與漢和帝時任「尚書令」、從曾祖父在漢安帝時任「尚書郎」、從祖父由尚書令昇任「太尉」,請注意這些人都不是周瑜的直系親屬,因為都加了個「從」字,就是比至親要稍微疏遠一點的「堂房親屬」;到周瑜的叔伯輩,一位官至丹陽太守、另一位官至「太尉」......,這些都是高官,「太尉」是國家的三公之一,品級是官員中最高的,現代有人打比喻說,「太尉」是國防部長兼總參謀長,這樣可以較具體明白這官階是高到什麼程度了。
不管事國防部長或參謀長,都是屬於掌管軍隊的人物,這種人的人格特質與一般官吏有所不同,尤其在東漢末年,國勢動盪不安,所以這種人在工作上首先必須掌握「國家級」的機密資料,無論是自己的國家或敵國、鄰國都需要大量消息來源,然後篩選、判斷都得做到極其精準——以現代用語來說,他們是「情報頭子」的頂頭上司,因此凡事要考慮牽一髮動全身的周密;要有當機立斷的膽識,絕不讓對手先馳得點;還要有看得遠的本事:「不出所料」是基本功夫、最需要的是「料敵制勝」……這些特點集合起來是什麼?——兼任的特工頭子!
耳濡目染,周家的人都有這種氣質,周瑜也不例外。
周瑜後來出來闖天下,袁術當時割據了江淮一帶,廬江周氏就是被割據下的士族,不能不依附袁術,周瑜的伯父周尚是袁術手下的太守。雖周氏家族本也是家大官大,只是彼一時此一時,周氏家族此時無人出任朝中大官,現實上要看袁氏臉面;但周氏家族究竟是根柢深厚,有家學淵源的,廬江周氏眼光看得遠,並不看好袁術。
周瑜也覺得跟隨這個人將難有出息,他脫離袁術的方法很有技巧,自請降調到居巢(安徽合肥)當個小縣令,居巢離周瑜的家鄉更近了,勿把周瑜東歸居巢看成小事,當時袁術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周家人在朝廷的力量已經式微,任何事情要顧及袁術的反應,所以有人說周瑜走這一步,多半是家裡那些「官精」們指點的。
周瑜到居巢迎來了人生的轉捩點。
他做居巢小縣令時,遇上了飢荒,又逢兵連禍結之際,老百姓連樹皮、樹根都拿來充飢。這時他認識了一位既富有又慷慨的人,魯肅。
魯肅家富裕且有屯糧,周瑜去拜訪時,魯肅對周瑜的印象非常好,周瑜當時只是個小縣令,魯肅卻覺得這個人將來必成大器,不要說借糧,竟把家裡兩個糧倉之一送給周瑜。要知道飢饉之年,沒糧就沒命;有糧就有命。周瑜十分感動,與魯肅結為好友。後來,周瑜在東吳當上大將軍,就把魯肅推薦給孫權。其後魯肅為東吳效勞頗多,周魯兩人都有眼光,真是英雄相惜。
提到周瑜的為人,許多人公認:周瑜為人心胸開闊,待人謙卑,東吳集團中的人都喜歡與他相交為友。「雅量高致」這四個字對周瑜再恰當不過了。
但仔細推敲加上縱觀周瑜一生,他是挑人當朋友的。袁術待他不錯(以袁術的器量而言,已是高規格對待了,而且本來想以周瑜為將軍),但是周瑜棄袁術返居巢,離開的理由身講得很高明,因此離去的身影非常漂亮;而周瑜找孫策當朋友也是讓人稱道的,世家子弟要以這麼圓滑的手腕處世,罕見。
〔梟雄玩「人質」的招數〕
「官渡之戰」原是與吳國無關的;但間接的影響了周瑜與孫權,這個影響使周瑜在吳國的地位又提高了不少。
有人打勝仗了就會自我膨脹,這個人就是在「官渡之戰」以寡擊眾而得勝的曹操。曹操軍與袁紹軍於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二00年)在官渡決勝負,曹操的兵力約一萬人左右;袁紹的兵力約十一萬人左右,起初的形勢是袁紹強;曹操弱。而且袁紹是沒有後顧之憂的;反觀曹操四周的擁兵者隨時都有可能捅他一刀:關中有馬騰、韓遂;南邊有劉表、張繡;江南有孫策;連暫時依附他的劉備也難以肯定會對曹操伸出援手。
「官渡之戰」曹操打得漂亮極了,除了解除北方危機之外,曹操奠定了統一河北的契機,而袁紹兵敗,悲憤得病,不久就去世了。當時曹操簡直沒有對手了,志得意滿之際,把眼光瞄向東吳,向江東孫氏集團耍威風。曹操以朝廷名義要孫權的兒子入朝當官,用意在於一來要求表示恭順;二來真正的意義是要孫權把兒子送來當人質;可以對孫氏集團予取予求。
消息傳到東吳宮廷,立即掀起兩派爭議:以張昭為首的主張送孫權的兒子入京。張昭是孫權接替地位時的顧命大臣,孫策臨死之前,喚張昭到病榻旁,囑咐由弟弟孫權接棒,張昭原本以為孫策會選另一個弟弟,但孫策深謀遠慮之後,對孫權說:「若親臨戰爭現場打仗,你不如我;但對內你能舉賢任能,各謀士都會盡心效力於你,可保我江東基業。」孫策說這些話時,張昭也侍立在旁;當時周瑜在外統兵,後來才趕回來。
張昭是對比東吳與曹操的兵力與糧草輜重而同意東吳質子,他是鴿派的代表,當時附和他的人還算蠻多的;孫權拿不定主意,就說召周瑜回來,聽聽周瑜的意見。
周瑜是高瞻遠矚的將才,打勝仗的經驗也多,他力排眾議,堅決反對「質子」,他替孫權分析:如果一旦「質子」,就等同於向曹操投降,無論曹操說什麼只能惟命是從,處處都要受曹操牽制,曹操當然可以找藉口向東江東進兵;但此時曹操尚有後顧之憂,就算曹操真的敢征伐東吳,曹操必陷入腹背受敵,兵敗的機會相當大,不如暫緩,且看後續情況如何變化,再做打算。
由於曹操此次的威脅震動了整個江東,吳國太(孫堅的妻子、孫策、孫權的母親,因周瑜與孫策結拜,吳國太視周瑜如兒子。長子孫策過世後,她輔佐了當時還年輕的次子孫權)也知道了這件事,她聽了周瑜的分析後,十分讚同;孫權也決定不「質子」。
以周瑜以的文韜武略、飽讀詩書、素曉音律、器量過人……等優秀超凡的素質而言,事奉了三個孫氏家族的領導人,中國歷史上是頗為罕見的;孫氏家族待他如何?值得玩味。
【內文摘錄之二】
〔周瑜二分天下大戰略〕
周瑜的大戰略是要把天下一分為二:只存在曹操與孫權對峙。而這個戰略的大前題就是:取蜀。
這種戰略觀點是非常宏大的,對當時天下大勢的走向而言是相當前衛的。以劉備之資質、劉備之歷練,根本達不到這種前瞻性的制高點。
正史記載,周瑜最後一次面見孫權的時候,就提出了二分天下的方案,他告訴孫權:「最近曹操連吃了敗仗(赤壁水戰,曹操敗;江陵曹仁的陸戰,亦敗),他最憂心的會是他的主要勢力範圍與主力軍隊,所以不敢再與您重啟戰爭,我請求能與孫瑜共同攻蜀,得蜀之後,再併下張魯,然後留下孫瑜固守那個區域;同時與馬超相互聯合。而我本人將回來與您共同據守襄陽;找機會進逼曹操,若能掃平北方,將可以讓我們成就霸業。」
周瑜對孫權說了這番推心置腹的話,從國家的戰略考量以及私人情誼的重用,堪稱完美漂亮!
到這裡為止,可能有些讀者會認為:周瑜的伯叔輩曾在東漢歷任高官,周家之財貨、田園、土地…..都是東漢朝廷賞賜而累積的,周瑜為何要「二分天下」?豈不是分裂國土的罪人嗎?!
事實上,東漢末年的政治情況與主政者的才能已是江河日下,姓劉的皇帝不過是傀儡霸了。先是有董卓的亂政,興致來了如何擺弄這位皇帝,簡直是隨心所欲;到了曹操成為丞相,他比董卓做法細膩,其實曹操的操控能力隨時可以請當時的皇帝「禪讓」,但梟雄到底是梟雄,曹操要的是漢朝文武百官的控制權——要軍隊為他的野心效命,所以還得要掛羊頭賣狗肉一番——這就形成孫權起初還不敢自立為帝;而曹操本身最在意的還是「身後的罵名」,史書之筆,他多少還是在意的。
以上是姓曹的頭兒的主觀想法,為什麼周瑜不會有這個包袱?
第一, 周氏族人不為漢官久矣。
第二,周瑜自己壓根兒沒領過東漢一份俸祿;沒得到過半分權力,他完全沒有曹操那種情緒糾結;同時,周氏家族到他這一代,東漢朝廷的皇帝早已不能自保,外戚與宦官相鬥非常激烈。
第三,周瑜老早檢視過與所謂「漢臣」曹操的虛矯;也親身與曹操過招——赤壁之戰就是最佳證明,東漢頹唐至此,英主何在?周瑜絕不會自認是東漢的臣子。
在數千年後的今天,不能絕對的說周瑜在這個構想上是完美無缺點的;但,因為這個戰略先決條件是得做到「斷劉備入蜀」,劉備雖然人才不多,最起碼有個諸葛亮;因此周瑜最先的主張是「軟禁劉備」在東吳,所以後來才有孫尚香嫁劉備之舉,可惜最後落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之舉,這是周瑜完全沒想到的。
更要注意的是,孫權對周瑜這種戰略思考,孫權自己心底持何種看法?
孫權是孫權;孫權不是孫策!——經歷與胸襟是周瑜與孫策有著相同水平的戰略底蘊。
孫策與周瑜情金蘭結義情同手足;又是連襟!
孫權與周瑜擺明了是「君臣」!
〔周瑜之死的真相〕
三十六歲,周瑜歿。
「歿」,這個字在這裡代表了多層意義。
若根據史書,周瑜之死,有三種可能:箭傷發作死亡;過分憂勞死亡;疾病感染死亡。
當然,非正史的說法更多,《三國演義》說周瑜是被孔明氣死的;有人說周瑜功高震主,被孫權暗害而亡;還有說周瑜是被女人害死的……等等說法。
《三國演義》寫孔明三次用激將法,把周瑜活活氣死——小說之言,荒誕不可信,當作胡說八道吧。
至於被孫權害死的說法,就從孫策死後周瑜帶兵回來奔喪,奔喪何用帶兵,引起孫權猜忌,而孫權僅口頭同意周瑜的「取蜀.二分天下」,實質上沒那麼堅定支持他,若周瑜取蜀後擁兵自重,不如早早除了他。
以上兩種說法,第一種是無中生有,不足採信;第二種孫權有猜忌心是可能的,但當時東吳不可缺周瑜,他會笨到自毀棟粱嗎?疑點太多,可信度不足夠。
周瑜在他給孫權的遺書中寫道:「……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這段話的意思是:「因為不夠小心,中途得了急病,前不久有醫治療養,但病情卻沒減輕,反而加重了...」
從這封信可以發現周瑜是在返回巴丘時突然得病的,而且治療無效,病情日益加重,連周瑜自己都知道將要死了,因為周瑜在給孫權的遺書文末還提到:「……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知道自己快死了,沒有要求孫權照顧他的妻小,反而把心思放在國家大事上,推薦魯肅來效勞東吳。
誰都沒有想到周瑜竟在返回巴丘不久後,便得瘟疫,這種溫疫很可能就是曹操的士兵在赤壁之戰時所染的瘟疫。
為什麼與周瑜在一起的孫瑜、龐統都沒有感染這種瘟疫呢?
追究這個問題,就得再回顧赤壁戰後,周瑜與曹仁重啟戰爭,為了要爭奪荊州的南郡重鎮江陵,雙方展開大戰,周瑜親赴前線戰鬥以鼓舞士氣,不幸被流矢射中右臂,傷口很深,周瑜不得不從前線撤下來,趕緊去療傷。此時戰場由孫瑜指揮,為了再激勵士氣,周瑜又回到前線,這就是周瑜的作戰風格:親冒矢石,視死如歸的英銳勇悍——大大激勵士氣。
這種作戰的作風簡直就是把性命豁出去的打法。
寫《三國志》的陳壽形容周瑜的受傷用了「瘡甚」二字,而不是用「創甚」二字,這種狀況下差別是很大的:瘡甚是指傷口受到嚴重的感染;創甚僅僅是傷口很深。這表示周瑜當時的免疫力是極低的,在免疫力極低時是瘟疫侵襲的最佳機會,周瑜沒能躲過瘟疫再一次的襲擊。
【內文摘錄之一】
〔一枚活棋與一顆巨星〕
周瑜出生於世家,他的長輩們歷任高官:他的從高祖父在漢章帝與漢和帝時任「尚書令」、從曾祖父在漢安帝時任「尚書郎」、從祖父由尚書令昇任「太尉」,請注意這些人都不是周瑜的直系親屬,因為都加了個「從」字,就是比至親要稍微疏遠一點的「堂房親屬」;到周瑜的叔伯輩,一位官至丹陽太守、另一位官至「太尉」......,這些都是高官,「太尉」是國家的三公之一,品級是官員中最高的,現代有人打比喻說,「太尉」是國防部長兼總參謀長,這樣可以較具體明白這官階是高到什麼程度了。
不管事...
目錄
引子/05
第一章 一枚活棋與一顆巨星/09
第二章 孫武之後?破虜將軍?賣油郎?/17
第三章 三國最辛苦的嫡長子/30
第四章 千古僅此一人/41
第五章 梟雄玩「人質」的招數/49
第六章 打贏赤壁之戰的戰前分析/54
第七章 曹操在赤壁吃敗仗的真相/59
第八章 兩大梟雄的話術/73
第九章 周瑜二分天下大戰略/83
第十章 亂世紅顏的淒涼/92
第十一章 周瑜之死的真相/99
第十二章 孫策看透了弟弟們/107
第十三章 孫氏唯一懂伸屈的領導人/117
第十四章 三國時代的特種部隊/127
第十五章 孫權初掌權的用人術/135
第十六章 「老大」從來都不是好當的/142
第十七章「倔」臣子與「頑」君主/155
第十八章 千古大都督周瑜/167
第十九章 周瑜的遺書留下多少惆悵/177
第二十章 孫權權術的真貌/192
第二十章 曹操連筆都掉了/198
第二十一章 誰內鬥內行外鬥不外行/207
第二十二章 生前一直被打問號的能臣/215
第二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君主梟雄治國/235
後記 幾個人和幾則故事/247
引子/05
第一章 一枚活棋與一顆巨星/09
第二章 孫武之後?破虜將軍?賣油郎?/17
第三章 三國最辛苦的嫡長子/30
第四章 千古僅此一人/41
第五章 梟雄玩「人質」的招數/49
第六章 打贏赤壁之戰的戰前分析/54
第七章 曹操在赤壁吃敗仗的真相/59
第八章 兩大梟雄的話術/73
第九章 周瑜二分天下大戰略/83
第十章 亂世紅顏的淒涼/92
第十一章 周瑜之死的真相/99
第十二章 孫策看透了弟弟們/107
第十三章 孫氏唯一懂伸屈的領導人/117
第十四章 三國時代的特種部隊/127
第十五章 孫權初掌權的用人術/135
第十六章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