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再版!五月天阿信感動推薦
-燈滅幕啟,上映的不是電影,而是人生-
年輕時,我們透過電影,看到世界的模樣,
建構了自己心中的價值觀,
所以熱血所以奮不顧身;
但現在,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人生縮影,
就像是看到自己,
然後感嘆然後悵然所失。
任何探尋和墜落,或甚至沒有結果的追逐,
那路途的本身都有燦爛值得記住,
時光之硯帶你從電影找回人生。
這個世代一定要觀看的35部電影,你,看了幾部?
◆幸福是最大的敵人,它讓你猶豫,因為從此,你有害怕失去的東西了。~《決戰終點線》
◆當夢想與現實衝突,每個人都在尋找平衡,維持平衡需要好大的力氣,還可能鬆懈了抓住愛情的那隻手。~《樂來越愛你》
◆男人啊,總是在追逐著已經失去的,夢想著無法實現的,這樣怎麼會快樂呢?~《比海還深》
◆真正的看透不在信和義該不該守,或想像的自由是不是真自由,而是誠實地問自己:我要什麼?~《臥虎藏龍》
◆世間所有相遇,都可以是久別重逢。不只一見如故,那彷彿前世熟悉的相處,還可以是茫茫人海中,蜉蝣人世間,恰巧碰上的緣分。~《一代宗師》
◆最美好的關係不是差異最少,而是在差異面前,面對克服,彼此理解和妥協,最能夠心甘情願。~《愛在午夜希臘時》
◆談戀愛,終究只是我們尋找共度一生的對方的方法。~《真愛每一天》
◆片中有一部隨身聽,反覆播放著雨林的聲音,那些潮水,氣流,生命之奏,提醒我們活著,提醒我們活下去。~《星際效應》
◆能被記得,被想起,被想念,被懂得,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確定自己從哪裡來。~《型男飛行日記》
◆曾經經歷過的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那些不再想起的仍會留下痕跡,成為養分組成當下的我。~《神隱少女》
◆有時候需要記住的,是那回憶的心情,不必是回憶本身。~《腦筋急轉彎》
◆人心中的一道意念是最強韌的寄生物,難以拔除,無可磨滅。憤恨如此,恐懼如此,傷痛和挫折如此,而愛,更是如此。~《全面啟動》
結局無關皆大歡喜,
其實我們都在找自己。
當我們投入工作,將心腑掏空以無色的便條紙貼滿,那隱隱撐住我們的,是對身邊人的愛和對未來的期待;在電影院裡的120分鐘,我們追求的可能是共鳴,或是那一份釋懷,然後在憶起初心的那一刻,有了繼續前行的力量。
【本書特色】
「電影終究是來自生活的,或許最親切的模樣才是電影初始的能量。」~導演 姜秀瓊
「從大銀幕上的一切美好事物中所銘記的、關於『這是個多麼值得一活的世界』的洞察與眷戀。」~影評人,作家 黃以曦
「大叔愛看很多電影,電影不只是打發時間的娛樂,動人的電影讓人體會更深刻的人生。」~資深編輯人 黃威融
「電影的存在是虛構的,但我們習慣從電影情節中找到那些被遺忘的勇氣與再起的能量,這本書會是很好的解答。」~影評人 膝關節
「曾經,我多麼想要逃離工程師的生活,認定那是個一再重複的迴圈,但成為寫字人之後,我發現要把這條路走長,走遠,一樣需要持續的,穩定的,一再重複的文字鍛造和產出。只是這一回,這個迴圈跑了再多次,我都沒有疲累,都依然興致盎然。箇中原因,我想是因為,我的書寫迴圈的判斷式長這樣吧:for (you)」
作者張硯拓透過十年的電影書寫,不斷思考人生中的各項課題,並從傾碎一地的廢墟裡,重新築起自己。
那些關於人生、自我、成長、歸屬與愛情的35則人生大哉問,就用電影回答你。
作者簡介:
張硯拓
影評人,經營「時光之硯」部落格及FB粉絲專頁十年。
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多次舉辦講座和電影導讀。
‧《BIOS Monthly線上雜誌》專欄作家
‧《SOS Reader網站》專欄作家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
信仰:美好的回憶是我的神
‧「時光之硯」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stoneBlog/
‧「時光之硯」部落格 - http://blog.yam.com/YenC
‧聯絡:YenC2006@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音樂創作人 五月天阿信│導演 姜秀瓊│作家 馬欣│影評人,作家 黃以曦│資深編輯人 黃威融│作家 肆一│BIOS Monthly 總編輯 溫為翔│影評人 膝關節│全方位藝人 蔡燦得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音樂創作人 五月天阿信│導演 姜秀瓊│作家 馬欣│影評人,作家 黃以曦│資深編輯人 黃威融│作家 肆一│BIOS Monthly 總編輯 溫為翔│影評人 膝關節│全方位藝人 蔡燦得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夢想如果實際,還叫夢想嗎?~《樂來越愛你》
多年前有一晚,在我難得和朋友去唱KTV的聚會中,當我終於獨唱完一首歌,放下麥克風,旁邊的朋友感嘆了一句:「硯拓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呢……」
那句話,我猜說的人早就忘了,但我一直記得。是呀不知不覺,我們都被人生寫進了故事裡。多年後《樂來越愛你》又讓我想起那句話,時間給了我們故事,而故事則賦予藝術生命。
《樂來越愛你》——好吧請原諒我任性,但我習慣叫它《拉拉鍊》——是導演戴米安.夏澤爾一直放在心底的夢。它的原名為此他先拍了《進擊的鼓手》證明自己。
「La La Land」其實是洛杉磯的別稱,這裡塞滿了才華洋溢,爭搶著雲端上少數席次的年輕人,他們通常只能在山腳下,等待雲堆被撥開,等那一點點聖光灑下來。於是夢想的路就像交流道,雖然在半空中,但卡了太多人,而且都往同一個方向,動彈不得。
這一切叫人心急,更叫人沮喪。沮喪的時候怎麼辦?那就唱歌吧!如果唱歌不夠,那就跳舞吧!La La Land其實還有「不切實際的生活想像」之意,但夢想如果實際,還叫夢想嗎?夏澤爾選擇用歌舞,用半奇幻的形式說故事,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次辯證,關於追夢的人生,和乘風離地的艱辛。他用六首歌串起/穿透了真實和虛幻,在個人心境上,更在環境氣氛上。
男孩和女孩來到洛杉磯追夢,他們注定要相遇,打打鬧鬧然後相戀,在魔術時刻的半山腰跳起天鵝之舞。他手上沒有雨傘但仍攀上燈柱,她脫下高跟鞋,優雅地旋舞。他目送她離去,再走回根本在山腳下的車邊——嘴巴上不說,心裡還是想陪妳的。
浪漫的糖粉灑上這對銀幕情侶,那電光火花,自成一場筵席。初聞夏澤爾要拍愛情片,我根據《進擊的鼓手鼓手》的駭然的記憶,心裡是萬分狐疑,看完《拉拉鍊》卻忍不住讚嘆:這傢伙根本是全世界最浪漫的人啊!當他牽她一轉身,舞進銀河的中心,那一幕只剩兩人的剪影,而愛情裡,我們真正愛上的究竟是對方發亮的細節?還是那毫不保留的暗影?
那星光被遮起,又綻放,一明一滅的節奏照映著彼此心跳,或腕中的脈搏。而旋律只在耳邊,絮語只屬於戀人,我們為彼此導航,旋轉十圈百圈仍不心慌,因為我知道,自己會一直在你的航線上。
然而,剝開了形式,《拉拉鍊》還問出更深層的問題:夢想、現實以及愛情路,這三者命定是要互斥的嗎?
米雅的事業契機,正是我想起「故事」那句話的源由。製作人說我們找你來,是要聽你自己的故事,因為有機的,有生命厚度的藝術,才有更大的生長空間。她唱出〈甄選之歌〉,獻給敢作夢的傻瓜們,艾瑪.史東的威尼斯后冠,也在此刻落袋了。這位率真的女星從她的靈魂心櫥裡,掏出一字一句,彷彿夏澤爾在說:新世紀的藝術要更親近,更直接,更讓人看到表演者自身的質地。
那之後,故事又回望《星海浮沈錄》和《大藝術家》,探討愛情關係的互相引領,翻轉,以及位階失衡後的波動:他們的愛情之美,建築在同樣追夢的熱切,和受挫的時候彼此陪伴。米雅開車經過戲院,想起了愛情的憧憬,對剛剛試鏡的失敗也就釋懷了。但是當事業起飛,卻不一定把兩人帶往同一個方向。他承受(男性的)社會壓力,選擇擁抱觀眾,她則受他鼓舞走上更正面對決的路:自編自演獨角戲。原先在藝術上是他是更頑固的,如今卻換她擔心他偏離初衷——但是等一下,是她真的變嚴厲了嗎?還是是因為他會一直不在,所以她在撒嬌?
當夢想與現實衝突,每個人都在尋找平衡,維持平衡需要好大的力氣,還可能鬆懈了抓住愛情那隻手。我愛你的浪漫,卻默默擔心你不實際;你幫助我實現夢想,但在陪伴我的路上,你還繼續保有自我嗎?
《拉拉鍊》在意的,還有那童話般、「相信自己是那不平凡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信念。米雅去試鏡,情緒超投入的當場,對方卻在計劃著午餐吃什麼,這竟然是萊恩.葛斯林親身的經驗!成名不只要靠真本事,還要萬分的運氣,堅持到最後仍然徒勞的人生,處處都是。這現實與夢的取捨、妥協和上面的三選一,是夏澤爾透過復古的類型重新探問的。而他找到答案了嗎?
我認為,他一度抓到了,卻自己放手讓它溜走了。
兩年前《鼓手》最讓我驚豔的,是結束的時機點,完全不必解釋的見好就收。這一回,當他們在山丘上討論未來,說出:「那我們就看著辦吧!」——我靈光一閃心想:導演準備結束在這嗎?讓最浪漫的童話有個開放式結尾,這會很厲害喔!沒想到不是。五年後米雅不但大紅,還有夫有子,丈夫甚至很像當初那個無趣的前男友。當兩人的鋼琴主題在酒吧響起,一切開始倒轉,這時候我又想:是要玩後設收尾嗎?亦即這一切的童話——演藝之夢,靈魂伴侶,本來就都是戲,既然是戲那當然可以倒帶,畢竟是夢一場?
但還是猜錯。原來夏澤爾真正要成就的,是那最後的回首,點頭,和一抹微笑。那樣的悵然我當然懂。但為此賠上米雅的人物邏輯,實在可惜。若結束在五年前一切隨緣隨風,或平行世界的王子公主童話,都會讓我徹底愛上,但這硬轉的無緣結局,對我來說實在有一點點粗魯,拉拉鍊拉到最後,終究有一小截微微卡了。
再說全片但我還是要說,那一段倒轉,交錯在現實和片廠舞台/象徵性的地景/日常質感的家庭影片之間,太迷人了,提醒我這真的是夏澤爾的場子。他的調度功力,影像才華,還有對電影的愛,撐起這整部片,讓童話從頭到尾都不致變成卡通。而米雅走出化妝室,走進池畔的雪中,或賽巴走在碼頭邊,那綿延地平線的紫色雲影;還有兩人的舞步,那些捉弄,對話,俏皮又深情的旋挽,這麼多這麼多,都讓我折服。
整部《拉拉鍊》我最愛的細節,是那「圖書館對面的屋子」,。好劇本就是這樣磨出來的,一點一滴都不浪費。而那樣的童年回憶,夢想起源,正是米雅她的「故事」,她唱著「那一點點瘋狂就是關鍵」,是怎樣的瘋子會拍出一部,讓五彩青年在高架橋上的車篷頂,忘情共舞的電影?
我想,一定也是個有故事的瘋子吧!
無論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臥虎藏龍》
在那座窯洞裡,李慕白仙逝之後,趕回鏢局配藥的玉嬌龍快馬奔來,終究是來不及。她跪落地上,懊喪又驚懼,情郎剛在懷中死去的俞秀蓮,則舉著青冥劍走來,一刀指向她咽喉,看進她的雙眼。幾秒之後,收劍,遞給旁邊的劉泰保。俞把髮簪送給玉嬌龍,叫她去武當山,然後說:「答應我,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
這句話,其實是俞秀蓮的人生,和甚至全片的核心之句吧?但若沒有痛過,不曾錯過和別離,沒有怨過自己,又怎麼會懂?
在李安的筆下,《臥虎藏龍》其實是兩個女人的戰爭,是兩套幾乎相對立、對應的女性形象。女俠俞秀蓮是鏢局掌隊,玉嬌龍則是九門提督之女,而嬌龍從頭到尾都羨慕著秀蓮,嚮往著那書上寫的江湖兒女生活,暗地學武的她因為天分極高,直通頂尖,但她是為了好玩,以為當個英雄就會人人崇拜,就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了。
這兩人對比,被李安形容一個是「外陰內陽」,一個「外陽內陰」,外型嬌貴面容姣好的玉嬌龍,心底是不受禮教、暴烈衝動的少年樣,面對命運展現出不服氣和想奪回主控。反之,外表滄桑被磨掉「女人味」的俞秀蓮,內在卻是遵從儒家秩序,甚至「守婦道」的。對際遇和社會規範,不論人事、生活都被動接受,這樣的「智慧」是很東方的,卻肯定讓(李安熟悉的)西方觀眾非常詫異。
玉嬌龍想像的江湖,是廣闊無邊的海,在其中悠游,無疑自在。但其實,那是自有一套階級的社會系統,照樣有規矩,有輩分,有各種無奈和責任。江湖不是海,根本是個潭,裡面塞滿為了求生不得不兇猛的住民,在其中餐風宿露,提心吊膽地活。那非常辛苦,無怪乎俞秀蓮會說出「女人一輩子,總是要嫁人的」這讓人驚訝的話了。
這之上還有個關鍵。《臥虎藏龍》的主角是兩對戀人,但比起年輕氣盛的玉嬌龍/羅小虎,秀蓮與慕白相守數十年,卻因為她和他已逝的拜把兄弟有婚約,而始終未進一步。謹守此道的秀蓮,被如此儒家的「義」綁得死牢,就為這枷鎖,蹉跎掉這對俠侶多少年的人生?
這樣的秀蓮,看玉嬌龍跋扈蠻橫,自然更刺眼。原先還基於寬厚、慈愛的脾習想點化她,孰料她竟不領情,於是加倍地氣急敗壞。然而說到底,看不下去的最極致,其實是無比羨慕吧。她在玉嬌龍身上看到自己一輩子辦不到,更不敢想,最悔恨地嚮往,最嚮往得悔恨的東西。所以才有文首那一句,說給玉嬌龍聽,其實是在講自己。
俞秀蓮的悔恨來自錯過,來自自我欺瞞,以為能說服自己壓抑的,最終無法面對。玉嬌龍的悔恨則來自過錯,她的任性與脾氣,不也讓她不曾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要的是什麼?」
電影裡的玉嬌龍從來沒有——也來不及——弄清楚自己要什麼。她只是被各種規範壓制,被各類的威權強迫收編,而她做的一切都是直覺地反抗這些。她要的自由還只停留在「我不想被管」的層次,還來不及思考自我的意志。
而李慕白和玉嬌龍這兩個最強者的對陣,則是《臥虎藏龍》另一個多層次的漩渦核心。玉嬌龍得了寶劍,引來李慕白奪還,過程中意外發現劍法乃同門,而玉的資質之高,讓原已退隱的大俠動了心,興起收徒之念。偏偏這個晚輩還是個美少女,於是單純的收徒/傳學/技藝之爭,不免帶著隱隱的情慾暗流。
她鬧而他壓,他追而她逃,她氣焰囂張,他始終篤定而「深情地」望著這塊寶玉,甚至願以性命相見。他的每次出手都是教化意味濃厚,求的是三兩下威壓對手,讓她感受到絕對的實力差距,再體認武藝的重要遠遠比不上武德。說他頑傻也可,說他惜才也罷,但這些自視善意的「對待」,在玉嬌龍感受到的依然全是收編,是父權,是威權,所以當然要反抗。
然她不願拜師,卻更放不下寶劍。奮不顧身跳潭追劍的玉嬌龍,就如同丟不掉魔戒的佛羅多,不願向父權屈膝,卻把那邏輯內化了,對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更加執著。她求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在,而只是權位關係的倒錯。
如今,大家都朗朗上口李安那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青冥劍」,那個你無所不用其極,無視一切禮教就是想奪得之物。但他也說了:參與這部片的人心底都有一個玉嬌龍,都有一股不受控制的慾望。「她」可以是各方面的想望:愛情、人際、夢想、志業……重點是那股欲望會在即使看破了人世,放下江湖之際,仍然攪亂你,毀壞一切的節奏。故李安問自己:玉在李的心中,是否就是那「驅策自我毀滅」的力量?那在月台邊想要跳下去的衝動,或賭徒在賭場裡,非輸個乾淨不會停止的「求輸」心理?
他說,這衝動其實接近浪漫,是感性的力量。「(這你)擋不住的。擋得住,你這個人也沒啥味道了。」
俠之所以為俠而不是僧、不是佛,正是因為有這些味道,也因此被你我認同。而我們看武俠,嚮往的正是那為情為義,放膽一試,為你我所不能為、所不敢為的豪氣。當有人為了情義,而更綑綁自己至絕境,那扼腕之嘆,也就更刻骨、更蝕魂。
江湖是什麼?也許不是特定某個世界,而是一切吸引你投入,等待你追尋,卻又用無數的人際和摩擦絆住你,讓你難見本心的「現世」。所以真正的看透不在信和義該不該守,或想像的自由是不是真自由,而是誠實地問自己:我要什麼?別讓這一切魔障,和衝撞這些魔障的力量和傷痕,造成過錯,讓自己錯過。否則總有一天會為了自己的沒得選擇,和不曾選擇,後悔不已。
不論你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不論用刀使劍,自己人生的結,只能靠自己斬開啊!
夢想如果實際,還叫夢想嗎?~《樂來越愛你》
多年前有一晚,在我難得和朋友去唱KTV的聚會中,當我終於獨唱完一首歌,放下麥克風,旁邊的朋友感嘆了一句:「硯拓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呢……」
那句話,我猜說的人早就忘了,但我一直記得。是呀不知不覺,我們都被人生寫進了故事裡。多年後《樂來越愛你》又讓我想起那句話,時間給了我們故事,而故事則賦予藝術生命。
《樂來越愛你》——好吧請原諒我任性,但我習慣叫它《拉拉鍊》——是導演戴米安.夏澤爾一直放在心底的夢。它的原名為此他先拍了《進擊的鼓手》證明自己。
「La La Land」其...
推薦序
有時候需要記住的,是那回憶的心情。~《腦筋急轉彎》
回憶有時候太重,記得了,跑不快。但回憶也給我們力量,沒有它,飛不高。這當中的幽微忖度,人生百態,經驗的褪色和不願化作塵沙,要幾歲的孩子才能懂?
《腦筋急轉彎》的十一歲主角萊莉,跟著爸媽剛搬家,她必須要適應新房子、新學校、新城市,但是她好不安。她好想念原本的家,想念死黨和校隊,甚至突發奇想,要回去原本的地方……
有些電影,你一看完就知道自己不一樣了。看世界、看自我和他人的目光,都不再相同,《腦筋急轉彎》就是這樣的一部片。它說心理,談記憶,但其實緬懷的是童年,記錄著成長。它把人心的五種情緒:快樂、憤怒、恐懼、噁心和悲傷擬人化成五個角色,這五個活寶在大腦總部指揮著萊莉處世,所有的經驗則形成一顆一顆記憶光球,儲存在腦海深處,特別重要的還會催生一座座性格之島,驅動她的人格。
這是一部讓人看完,覺得自己「長大了」的電影。真正的故事不在劇情,而在萊莉的腦袋裡,在那情緒/自我的創造和處理、儲存的大工廠。真正的問句不是「她經歷了什麼」,而是──「她為什麼這樣想?」我們總是好奇別人腦袋在想什麼,更常惱怒自己的言行不受控制,如今《腦筋急轉彎》試著解釋心情、言語、羈絆和夢境,而且說得極好。我甚至相信它會形塑我們這一代對內心的認知。
且看:那五個活蹦亂跳的傢伙「為了萊莉好」,爭相主導她的言行,樂樂永遠樂觀亢奮,恨不得所有應對都讓她經手(當然囉,我們誰不希望自己永遠開心?);厭厭和驚驚卻不時插手,意味著保護自己的本能;怒怒更不用說了,當他執意出頭,沒人能擋得住;至於憂憂看似低調,卻一直忍不住東碰西碰;他們不只是萊莉內心的小聲音,這整個團隊(as a team)就是萊莉本身。
當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萊莉顯得猶豫不決,當負面的情緒(如厭厭)要「拒絕」他人,樂樂會先試著友善、婉轉地協調人際。他們還會「重播」某一段回憶,基於思念或是警戒,讓萊莉想起特定的經驗,供當下參考⋯⋯
當一顆光球生成,會先放在短期記憶區,待入睡後被送到長期記憶的大倉儲。在那裡,如果一直沒被召回,就會掉入遺忘的深淵褪色、風化成灰。記憶庫和指揮室之間還有思緒的列車(Train of Thought)不斷在穿梭——當我們努力要「想起」某件事,那攀住一絲線索不讓飛散的著急,不正像在趕火車嗎?
這一切像個五彩繽紛的遊樂園,當萊莉情緒起伏,園內風雲變色,甚至地震震垮列車的軌道,意味著「腦袋一片空白」。而年幼萊莉的記憶都是單色(單純)的,且多數是金黃色(快樂),到了片尾經歷成長,那些晶球變成雙色、三色混合,意味著「複雜的心境」了。《腦筋急轉彎》不只分析童年,還緬懷它,它說成長、遺忘和記得,說留下什麼回憶我們就變成怎樣的人,它說其實流淚是不要緊的,示弱是不要緊的。
電影後段有兩個轉折,先是配角Bing Bong犧牲自己,幫助樂樂逃出潛意識,牠象徵著童年的幻想,不被理性和邏輯馴化的想像力。那曾經煞有介事,無邊無盡的編織,如今連細節都想不起來了,更遑論「相信」。但這故事告訴你:有時候需要記住的,是那回憶的心情,不必是回憶本身。那童年任性/盡興的笑聲,是一顆顆發芽的小種子,也許哪天掉入深淵的時候,會拉你一把。
更重要的是,它讓樂樂代替迷信正能量的你我「懂得」了憂憂。後者說:「哭泣讓我慢下來,好好煩惱人生沈重的問題。」她也說:「我看他難過,所以陪陪他,聽他說話。」悲傷是整理,是抒發,悲傷也是「悲觀」,但悲觀帶來實際,可以在某些時候真正解決問題。而情緒不只構成記憶,還決定你我和他人的互動。所以悲傷是示弱,是召喚外援的笛音。
《腦筋急轉彎》最後,傷心的情緒接管萊莉,換來家人的擁抱,也縫合了歸屬。據說在構思過程中,導演彼特.達柯特來回磨了四年,才把概念落實成故事,這中間他一度挫折得想離職,又捨不得並肩作戰的老友。這讓他悟出了:悲傷是求救,而身邊人的扶持,是你我所擁有最美好的東西。
當樂樂明白了即使是快樂的回憶,也可能因為「不再」而變得感傷,這時候我們只能哭一哭,然後放下它。就像那粉紅色棉花糖大象,有些童年不可能永遠打包帶走,但它們可以被沈澱,被萃取,變成心底的誓約,靜靜閃亮。而流完淚才有清晰的腦袋,從中學習時光的必然,和無常,進而珍惜美好——這就見山又是山,真正地長大了。
在《腦筋急轉彎》的最後,有一行字寫著:「這部片送給我們的孩子,請永遠不要長大。」童年是最單純無憂的,失去了固然失落,但不會真正逝去。曾經發生的不會忘記,只是想不起來而已。記憶可以再造,可以置換,可以重啟核心,最放不下的還可能被喚醒。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是由我們遇見誰,想過什麼,經歷了多少故事決定的。
而我們抱著初心飛高高,終有一天會在俯瞰來路的時候,明白人生百味,欣賞五色交融,在下一次面對攀不上的高峰時,為自己唱起彩虹之歌。這是二○一五年我最愛的一部片,也是因為電影長大的我們,給記得和不記得的每一個自己,最好的祝福。
無論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臥虎藏龍》
在那座窯洞裡,李慕白仙逝之後,趕回鏢局配藥的玉嬌龍快馬奔來,終究是來不及。她跪落地上,懊喪又驚懼,情郎剛在懷中死去的俞秀蓮,則舉著青冥劍走來,一刀指向她咽喉,看進她的雙眼。幾秒之後,收劍,遞給旁邊的劉泰保。俞把髮簪送給玉嬌龍,叫她去武當山,然後說:「答應我,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
這句話,其實是俞秀蓮的人生,和甚至全片的核心之句吧?但若沒有痛過,不曾錯過和別離,沒有怨過自己,又怎麼會懂?
在李安的筆下,《臥虎藏龍》其實是兩個女人的戰爭,是兩套幾乎相對立、對應的女性形象。女俠俞秀蓮是鏢局掌隊,玉嬌龍則是九門提督之女,而嬌龍從頭到尾都羨慕著秀蓮,嚮往著那書上寫的江湖兒女生活,暗地學武的她因為天分極高,直通頂尖,但她是為了好玩,以為當個英雄就會人人崇拜,就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了。
這兩人對比,被李安形容一個是「外陰內陽」,一個「外陽內陰」,外型嬌貴面容姣好的玉嬌龍,心底是不受禮教、暴烈衝動的少年樣,面對命運展現出不服氣和想奪回主控。反之,外表滄桑被磨掉「女人味」的俞秀蓮,內在卻是遵從儒家秩序,甚至「守婦道」的。對際遇和社會規範,不論人事、生活都被動接受,這樣的「智慧」是很東方的,卻肯定讓(李安熟悉的)西方觀眾非常詫異。
玉嬌龍想像的江湖,是廣闊無邊的海,在其中悠游,無疑自在。但其實,那是自有一套階級的社會系統,照樣有規矩,有輩分,有各種無奈和責任。江湖不是海,根本是個潭,裡面塞滿為了求生不得不兇猛的住民,在其中餐風宿露,提心吊膽地活。那非常辛苦,無怪乎俞秀蓮會說出「女人一輩子,總是要嫁人的」這讓人驚訝的話了。
這之上還有個關鍵。《臥虎藏龍》的主角是兩對戀人,但比起年輕氣盛的玉嬌龍/羅小虎,秀蓮與慕白相守數十年,卻因為她和他已逝的拜把兄弟有婚約,而始終未進一步。謹守此道的秀蓮,被如此儒家的「義」綁得死牢,就為這枷鎖,蹉跎掉這對俠侶多少年的人生?
這樣的秀蓮,看玉嬌龍跋扈蠻橫,自然更刺眼。原先還基於寬厚、慈愛的脾習想點化她,孰料她竟不領情,於是加倍地氣急敗壞。然而說到底,看不下去的最極致,其實是無比羨慕吧。她在玉嬌龍身上看到自己一輩子辦不到,更不敢想,最悔恨地嚮往,最嚮往得悔恨的東西。所以才有文首那一句,說給玉嬌龍聽,其實是在講自己。
俞秀蓮的悔恨來自錯過,來自自我欺瞞,以為能說服自己壓抑的,最終無法面對。玉嬌龍的悔恨則來自過錯,她的任性與脾氣,不也讓她不曾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要的是什麼?」
電影裡的玉嬌龍從來沒有——也來不及——弄清楚自己要什麼。她只是被各種規範壓制,被各類的威權強迫收編,而她做的一切都是直覺地反抗這些。她要的自由還只停留在「我不想被管」的層次,還來不及思考自我的意志。
而李慕白和玉嬌龍這兩個最強者的對陣,則是《臥虎藏龍》另一個多層次的漩渦核心。玉嬌龍得了寶劍,引來李慕白奪還,過程中意外發現劍法乃同門,而玉的資質之高,讓原已退隱的大俠動了心,興起收徒之念。偏偏這個晚輩還是個美少女,於是單純的收徒/傳學/技藝之爭,不免帶著隱隱的情慾暗流。
她鬧而他壓,他追而她逃,她氣焰囂張,他始終篤定而「深情地」望著這塊寶玉,甚至願以性命相見。他的每次出手都是教化意味濃厚,求的是三兩下威壓對手,讓她感受到絕對的實力差距,再體認武藝的重要遠遠比不上武德。說他頑傻也可,說他惜才也罷,但這些自視善意的「對待」,在玉嬌龍感受到的依然全是收編,是父權,是威權,所以當然要反抗。
然她不願拜師,卻更放不下寶劍。奮不顧身跳潭追劍的玉嬌龍,就如同丟不掉魔戒的佛羅多,不願向父權屈膝,卻把那邏輯內化了,對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更加執著。她求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在,而只是權位關係的倒錯。
如今,大家都朗朗上口李安那句「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青冥劍」,那個你無所不用其極,無視一切禮教就是想奪得之物。但他也說了:參與這部片的人心底都有一個玉嬌龍,都有一股不受控制的慾望。「她」可以是各方面的想望:愛情、人際、夢想、志業……重點是那股欲望會在即使看破了人世,放下江湖之際,仍然攪亂你,毀壞一切的節奏。故李安問自己:玉在李的心中,是否就是那「驅策自我毀滅」的力量?那在月台邊想要跳下去的衝動,或賭徒在賭場裡,非輸個乾淨不會停止的「求輸」心理?
他說,這衝動其實接近浪漫,是感性的力量。「(這你)擋不住的。擋得住,你這個人也沒啥味道了。」
俠之所以為俠而不是僧、不是佛,正是因為有這些味道,也因此被你我認同。而我們看武俠,嚮往的正是那為情為義,放膽一試,為你我所不能為、所不敢為的豪氣。當有人為了情義,而更綑綁自己至絕境,那扼腕之嘆,也就更刻骨、更蝕魂。
江湖是什麼?也許不是特定某個世界,而是一切吸引你投入,等待你追尋,卻又用無數的人際和摩擦絆住你,讓你難見本心的「現世」。所以真正的看透不在信和義該不該守,或想像的自由是不是真自由,而是誠實地問自己:我要什麼?別讓這一切魔障,和衝撞這些魔障的力量和傷痕,造成過錯,讓自己錯過。否則總有一天會為了自己的沒得選擇,和不曾選擇,後悔不已。
不論你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不論用刀使劍,自己人生的結,只能靠自己斬開啊!
好好享受每一天,用心感受每一刻~《真愛每一天》
如果可以,記憶中那些幸福的日子,多麼想要再過一次。
二十一歲生日那天,青年提姆從父親口中聽到驚人的祕密:這個家族的男子,都有回到過去的超能力!雖然只能到曾經置身的時間地點,但這已足夠搭建一座科幻的舞台,讓都會浪漫大師理查‧柯蒂斯上台揮舞魔杖。而《真愛每一天》即使到了後半,時空旅行的邏輯已經搖搖欲墜,但你毫不在意,因為它想表達的情感超越了這所有規則。
學會超能力地當下,父親興奮地問提姆:你想用這能力做什麼?他好老實地回答:「如果能幫我交到女朋友就好了……」於是柯蒂斯第一個要談的當然是愛情。先是讓提姆領悟到如果不來電,不管試幾次都不會來電的道理,接著更明白時機,或說是「緣分」帶來的致命差異:那個對的人,若不能剛好在轉角撞見,路一岔,就再也無從回頭了。
來到後半,提姆已經因為一再重試和調整,人生幸福又美滿,導演更藉著他的口呼籲:要好好享受每一天,用心感受每一刻。於是《真愛每一天》的「真愛」其實是動詞,時空旅人從改變機緣,進化到調整心態即足矣。接著,還有更深刻的「拯救」子題:父親告訴提姆,時空旅行並不能真正修復什麼,這體現在他每一次回頭,除了修正說話白目這一類小事,對其他人生的際遇,其實都只能試試看「如果……會不會不一樣」。
片中一個核心轉折,是妹妹出車禍。提姆一再回溯,改變當天的約,改變妹妹的交友,改變機遇改變境地,但柯蒂斯動用了科幻設定的小手段——為人父母之後,再回到過去的改變,會引發蝴蝶效應影響孩子的出生,讓提姆不得不放棄某些修正。這是設置障礙否定某些介入的可能。目的則是道出:唯有讓妹妹學到教訓,從中真正領悟,這樣發自內心的改變才有效。
至此,已經無關乎時空旅行,也非機率或宿命,而是對人心反省、修復的能力抱持信心。想拯救一個人,真正的方法不是保護她,不是替她做決定,不是免除苦厄和遭遇苦厄的機會,而是讓她自己明白,讓她學會保護自己。人們總是受到自己的性格、價值觀以及喜好驅動,言其言行所行,你可以改變他一次的決定,卻改變不了他面對問題的方式。你可以阻止他遇見,卻阻擋不了他怎麼看自己和看世界。真正要調整的不(只)是過去發生什麼,做過什麼,而是未來如何面對,如何面對未來。
這也提醒了總在想著「如果當初不這樣,就不會那樣了」的我們,這些耽溺和自我困陷無濟於事。你永遠不會知道沒選擇的那個未來長什麼樣,你只能好好記取教訓,然後發誓下次不再辜負自己。
到了結尾,這故事還要說「道別」。提姆父子的互動是全片可愛的核心,提姆的父親永遠好整以暇,他是兒子的人生導師,也是柯蒂斯在片中的代言人。他用盡時間看遍全天下想看的書,可見知識和藝術是這位時空老玩家的「最值得」。但他得了癌症,這背後意味的「死亡」和「時間」,又是任何超能力都擊不退的。
提姆回到過去,和父親好好道別,兩人打了最後一場桌球,還到海邊打水漂。這是父親希望的結束方式。那之後,終於提姆也必須——又是因為同樣的科幻設定——告別他父親了。當他陷入猶豫,這次是妻子在一旁無心(但俏皮地)點醒了他:何不就現在呢?
是呀,如果向前走去是必然,而放手的準備永遠不可能完備,何不就別等了,讓期待的未來發生?《真愛每一天》讓一個擁有無盡人生的主角,在無限的選擇中仍然必須面對失去,這真的說進我心坎裡。也是在這,讓我其實有點小小可惜,因為它沒有更走遠一步——
畢竟有時候,在人生巨大的悲傷路上,仍會長出神奇的連結,繞了一圈之後帶回美好。但這故事沒有透過選擇和不選擇、倒帶或不倒帶的設定,趁機道出即使悲傷,即使分離,這可能是老天不經意為你安排的新機緣所鋪的路。
所幸,忘記這麼說的本片在結尾歌曲中,無意間達標了。班佛茲的〈The Luckiest〉一曲唱著:「我現在明白所有的錯誤、跌跌撞撞和摔倒,都造就了現在的我。」相信這一切傷痛,都總有一天會自成意義,這是恨不得能回到過去的、破碎的心,捧住自己走下去的唯一方法。
最後,我想提個溫暖的亮點。在婚禮當天,提姆一再傷腦筋該找誰致詞?反覆嘗試之後,最後選上他老爸。於是比爾.奈伊上台說:「對任何想結婚的人,我只有一個簡單的忠告:我們所有人到最後其實都很像,我們都會變老,然後一再重述同樣的回憶。但如果你想要結婚,試著找一個善良的人吧!」
如果,其實,愛情裡一切激動和甜蜜,需要與被需要,仰望和提攜,強烈奔向對方懷中的衝動,都總有一天會歸於平淡,變成安全感,依靠,包容和習慣,柴米油鹽的尋常煩憂,數月曆度日子,那或許可以這麼說:談戀愛,終究只是我們尋找共度一生的對方的方法。你在全世界翻找,恨不得拆落星辰日月那樣地執著,要找個能和你共譜最美麗最濃豔的愛情的人。卻不見得意識到,自己是在找一個家人。
到最後,當你已然處在要和同一個人共度數十年的路上,你們要面對的不是彼此,你們是要共同面對人生。這時候魅力什麼的,驚喜什麼的,或甚至承諾等等,都不那麼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對方的性情,他如何待人,他如何待你,你們彼此的對待。真正重要的是他是什麼樣的人。
而我希望,自己至少是個善良的人。
最貼近生活的模樣才是電影初始的能量。
硯拓是我最樂於跟人介紹的朋友之一。
我欣賞硯拓的文字,一如我喜愛侯導的電影。侯導從不批判他所描繪的人物,面對人性的軟弱也藏著憐憫和慈悲。硯拓的影評也不從批判出發,而是從理解創作者的意圖去貼近作品,再做出解析。他那看似淡然,實則深情的感懷,來自原生家庭帶領他觀看世界的滋養,以及他對每個相遇的人和事,盡所能真心愛護的純淨心靈。
這些年,我很慶幸自己有這麼一位年輕的摯友。雖然我們成長於不同的背景和年代,對電影的喜好和見解也不盡相同,卻可以分享生命中的風景和領悟。即使無法在對方困頓的當下即時地解憂,也深信在各自的追尋中認真耕耘,就是給彼此最好的鼓舞。
我也欣喜將有更多人透過這本書,一起享受硯拓剛剛好的文字。他理工出身的思維與細膩善感的天性相輔,成為影評的過程並非理所當然,也沒有包袱,然而在電影的領域中,所有養成最終都會匯聚成個人的獨特性。他對電影持平的熱愛,恰是一種剛剛好的態度,讓他的文章讀起來如晚風輕起,如一頓美好的早餐,為每個今天的開始補充需要的元氣。我想電影終究是來自生活的,也該回到日常,或許最親切的模樣才是電影初始的能量。
硯拓此時的年紀和閱歷,正是剛剛好出第一本書的時刻。不老練,卻充滿摯情。每個人每件事的第一次,都是無法取代地珍貴,如此唯一,如此慎重且多倚賴無法計算的直覺。而作為一個觀眾,想找到一本好閱讀的影評書,作為一個創作者更想找到一本嚴格的影評書。從這兩個面向看來,這本書兼具,而且平衡得很好。
我無法當面為各位介紹硯拓,卻可以跟大家介紹這本書,希望你們也會喜歡硯拓文字裡的真情,以及感懷。
影評人,作家 黃以曦
這是個多麼值得一活的世界
影評書《剛剛好的時光》充分確立了張硯拓之於影評人這件事的獨特性──不只電影可以是療癒的,影評亦可以是療癒的;這本書裡的影評不只要延伸著感受那些虛構世界,且將為讀者雜沓的日常注入力量與溫度。
硯拓總是能將電影還原回有縱深也更開闊的豐富脈絡,但在所謂影評的專業之外,他更以個人獨特的關注與性格,淘洗了電影中種種搖撼與觸動心靈的事物。硯拓常訴說著他對電影的信仰,但事實上,我在他的電影文字更多看到的是他對生活與歲月的鍾愛與珍惜。讀《剛剛好的時光》,或者會讓你更瞭解其中談到的電影,可最讓人感動的,是作者透過這或那部電影所傳達的是,他從大銀幕上的一切美好事物中所銘記的、關於「這是個多麼值得一活的世界」的洞察與眷戀。
資深編輯人 黃威融
大叔喜歡看電影,裡面演的都是深刻的人生
不少大叔有前妻,離婚宛如人生戰役的光榮勳章,你必須參與過,身陷重圍過,受盡很多折磨,才知婚姻有一大堆說不出的苦。這些苦自己說不清楚,幸好這些電影幫忙說了……。
《魔球》電影裡布萊德‧比特主演的男主角比利.賓,是美國職棒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他堅持用統計數據評估球員,是個叛逆的改革者。照電影的演法,他太熱愛棒球所以忽略了家庭,他有個可愛的青春期年紀女兒,有次帶她去樂器行,她彈唱了一首歌〈The Show〉,歌詞呼應了他老爸的人生,片尾男主角一個人在車上駕駛也是放這首歌。
電影《鋼鐵人》導演強.法夫洛自編自導自演的《五星主廚快餐車》,男主角是個主廚,他對於某個美食評論家在網路社群針對他的發言非常不爽,某次在餐廳現場跟美食家激烈對罵後,被老闆當場炒魷魚。有才華有個性的大叔通常不只在工作場域跟老闆翻臉,在感情生活上通常只會更糟。不過本片的主廚命好,他的前妻很挺他,讓他們的兒子陪老爸一起到美國各地開餐車創業,有這樣的前妻真好。
大叔愛看很多電影,電影不只是打發時間的娛樂,動人的電影讓人體會更深刻的人生。
影評人 膝關節
找到那些被遺忘的勇氣與再起的能量
如果我們把電影當成一門娛樂產業看待,那麼硯拓大概是當一門宗教看待。他的字裡行間不會看到艱澀用語,而是真心誠意地構聯每一刻吉光片羽出現的感動物語。電影的存在是虛構的,但我們習慣從電影情節中找到那些被遺忘的勇氣與再起的能量,這本書會是很好的解答。
有時候需要記住的,是那回憶的心情。~《腦筋急轉彎》
回憶有時候太重,記得了,跑不快。但回憶也給我們力量,沒有它,飛不高。這當中的幽微忖度,人生百態,經驗的褪色和不願化作塵沙,要幾歲的孩子才能懂?
《腦筋急轉彎》的十一歲主角萊莉,跟著爸媽剛搬家,她必須要適應新房子、新學校、新城市,但是她好不安。她好想念原本的家,想念死黨和校隊,甚至突發奇想,要回去原本的地方……
有些電影,你一看完就知道自己不一樣了。看世界、看自我和他人的目光,都不再相同,《腦筋急轉彎》就是這樣的一部片。它說心理,談記憶,但其實緬懷...
作者序
自序
第二十個願望
整整十年前的四月,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作〈十九個願望〉。那是在新兵訓練剛結束,準備開始上班之際,我許下的一連串願望,包括要好好抓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把書寫的動能持續下去,想要多下圍棋,去現場看一次F1和U2,還有養一隻黑貓等等,一張高遠又縝密的,對未來的想像圖。
但那其中,並沒有一個願望是:我要出一本書。
如今,我在為自己的第一本書寫序了。這是十年前的我,根本不敢妄言的夢想。那當初的十九個願望,有的實現了,有的還沒有,但我清楚記得那當下嚮往的心情,更好奇:如果那時候的我,知道未來會走上一條完全沒想過的路,來到現在這裡,會有多麼開心?
然而畢竟是花了十年。十年的距離很長,十年的分量很重,十年可以留下無數的傷口,十年也可以癒合最大的痛。十年讓我發現真正要的是什麼,讓我面對自己的天分和熱情,也讓我明白自己的不足和過錯。這十年,是我的文字帶我到許多人面前,帶我踏上不一樣的軌道,帶我去了不同的國度。如今在你手上的,是這十年的足跡整理,是我從傾碎一地的廢墟裡,重新築起的自己。
為此,我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從我的家人、師長、老朋友到新夥伴,在專業路上和生命的關卡中給我指引和陪伴的,說得出口與說不出口的,我甚至想感謝我的兩隻貓Sumi和Saphy,總在我寫得起勁的時候跳到我腿上,在冬天給我溫暖,在久坐之後用她們的體重提醒我:快起來動一動!在這裡,我無法一一列舉,但你們都很清楚我的惦記性格,就等我把這本書帶到你們面前,再一一親口說吧!
在此,我要把篇幅留給這一路上的貴人們。我要謝謝在藝術眼光、人生哲學上帶領我的秀瓊導演,在八年前金穗獎提攜我的聞老師,一直細細給我關照和指導的藍老師,還有最初最初給我刊稿機會的《人本教育札記》,持續給我厚愛給我寬大的發揮空間的《BIOS Monthly》總編為翔,用心幫助我在《SOS Reader》專欄嘗試新想法的宜蒨,當然還有三采的三劍客:慧眼給我機會的曉雯姐,真心對待我的文字的又瑜,以及悉心安排宣傳的小柔。
這本書裡,有九篇文章脫胎自我在《BIOS》的專欄,以及八篇來自《SOS Reader》,能和這兩個理念相近、氣味相投的團隊合作,是我好珍惜的緣分。而所有在這些年裡,曾經給我機會的線上、實體媒體,曾經邀講的單位,真的謝謝你們。那每一次的鼓勵都是動力。
最後,謝謝每一個翻開這一頁,以及曾在過去這十年,點開我的文章,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的你。最近的我很認真在想,讓我一直寫下去的理由是什麼?從一開始的頂住自己,到作為生活的出口,再到整理自己的回憶和價值觀,每個階段都稍微不同。但其中有個核心是一直不變的,那就是希望有人能讀,有人能懂。
所以我要回溯「前世」的記憶,用工程師的術語來說明: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每個入門者都會學到一個叫for-loop的概念,即不斷迴圈的程式指令。它通常的表現方式是:一個關鍵字「for」搭配一個小括弧,括弧裡描述一系列執行的條件,包括開始的狀態,繼續下去的理由,還有每一回的收尾動作。曾經,我多麼想要逃離工程師的生活,認定那是個一再重複的迴圈,但成為寫字人之後,我發現要把這條路走長、走遠,一樣需要持續的、穩定的、一再重複的文字鍛造和產出。
只是這一回,這個迴圈跑了再多次,我都不曾疲累,都依然興致盎然。箇中原因,我想是因為,我的書寫迴圈的判斷式長這樣吧:
for (you)
謝謝你們。敬這十年。
後記
尋找星星女孩
在傑瑞.史賓納利的小說《星星女孩》裡,他塑造了一個完全隨心而活的少女,她總是穿著讓人側目的誇張服飾,在學校餐廳裡彈著四弦琴,或在雨中的操場旋舞。她會大聲為別人的樂事歡呼,也會為陌生人的傷痛掉淚;和人說話的時候,她會大眼直直地和你相接,每每讓人很尷尬。但作者對星星女孩的形容是:她代表我們早已忘記的自我。
讀完這本書,我看到兩個主題:自由和真誠。由此聯想到我正在追尋的生活,和書寫的依據。星星女孩過得無拘無束,那樣的自在可以很迷人,但是當她的行徑和你我熟知的社會規範、社交尺度岔開,她就變成了異類。為了自由和舒張,她注定要承受許多壓力,那背後的大眾心理則是:我們循規蹈矩,融入群體,無非是要追求一條可以預期的軌道。但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想過:如果生活裡大大小小的細節,我所擁有的人際,和付出心力的目標、意義,都能隨我安排和決定,該有多好?
十年前的我形容過,書寫的目的是記錄與分享,書寫的目的也是尋找與搭建。那曾經是我找回自己的方法,如今則是更努力在追求生活的安穩、自在以及永續。但書寫總是孤獨的,那麼多夜裡我獨坐窗前,電腦、樂音、微燈和我自己,彷彿一座自轉的太空站,把乍去的回憶捲到身邊,度量以星星的座標,再點點灑落紙上成銀河之水。一篇篇,一遍遍,我只願自己走得更近了。我選擇一條相對自由的路,為了滿足自己小小的任性,勢必要加倍地努力,但是再辛苦,也值得。
這同時,反映在文章本身,則是我對「真誠」的自豪。在這媒體劇烈變動的年代,讀者/作者/平台的角色正在彼此摸索和調整,而非常幸運地,我一直都能寫我想寫的,說我真心相信的,從題材的選擇到評價的正反,從來不曾被左右。甚至不只如此,我的文章向來偏長,這考驗讀者的耐心,但包括跟我合作的平台及我自己,都不那麼在乎流量。於是長遠下來,真正留下的讀者都是溫度相近的,這讓我在思考價值的傳遞,包括報償形式的選擇的時候,多了一點堅持自己的信心。
這十年來我咀嚼的種種藝術,也一再堅固我的哲學,從深深影響我的《乘著光影旅行》,到宮崎駿和侯導,到最近重看《一代宗師》和有幸專訪茱麗葉.畢諾許,這麼多大師和他們的作品、言語都在告訴我:真正好的藝術是順勢而為的,不強求。於是電影對我來說,也成為人生的導航了。這又再扣回《星星女孩》:要活在當下,表達真心,珍惜緣分。然後生命自會給你意義。
在這本書裡,最後一篇完成的文章是《盜夢偵探》。但在文中我漏提了一個重要細節:片中辦案的粉川刑警,因為心裡有個愧疚的結,而一直不敢看電影。口口聲聲說:「我沒有興趣。」或是「我最討厭電影了!」但是對拍片術語的如數家珍,類型場景的歷歷在目,在他的夢裡又是藏不住的。末尾當他克服了恐懼,原諒自己的錯,終於能夠再度踏進戲院;而銀幕之外,誰又會想到今敏是用一個「愛電影」的故事,向世界道別的呢?
如果可以,我想用這本書紀念今敏導演,在我人生最驚濤駭浪的十年,是他的藝術情緒伴我劇烈地拔升,又放膽地俯衝。他讓我知道任何探尋和墜落,或甚至沒有結果的追逐,那路途的本身都有燦爛值得記住。所以即使千里的追尋待續,這一路上的風景,已自成美好的回憶。
最後,在《盜夢偵探》的末尾,是粉川來到戲院門口,買了一張單人票,最後一部片的最後,收在另一部電影的開頭。謝謝你們閱讀到這裡,此刻的我不是在買票,就是在看電影,或在前往看片的路上吧?又或許,是正在構思和動筆文字。在一個人投影的夜空,我繼續數著星星,聆聽穿越而來的心語。如果在這樣的夜裡有機會相遇,請別忘了跟我打一聲招呼,好嗎?
二○一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夜
自序
第二十個願望
整整十年前的四月,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作〈十九個願望〉。那是在新兵訓練剛結束,準備開始上班之際,我許下的一連串願望,包括要好好抓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把書寫的動能持續下去,想要多下圍棋,去現場看一次F1和U2,還有養一隻黑貓等等,一張高遠又縝密的,對未來的想像圖。
但那其中,並沒有一個願望是:我要出一本書。
如今,我在為自己的第一本書寫序了。這是十年前的我,根本不敢妄言的夢想。那當初的十九個願望,有的實現了,有的還沒有,但我清楚記得那當下嚮往的心情,更好奇:如果那時候的我,知道未來...
目錄
推薦序
導演 姜秀瓊
最貼近生活的模樣才是電影初始的能量。
名人推薦
黃以曦、黃威融、膝關節
自序
第二十個願望
第一章 這條自我追尋的路,你追到的是自己嗎?
你是為了什麼,一路朝著終點奔去?《決戰終點線》
夢想如果實際,還叫夢想嗎?《樂來越愛你》
正是這些孤獨,造就他們某部分的偉大《乘著光影旅行》
真正讓人快樂的,是那個不斷在追尋的自己《千年女優》
這追夢的路,在何時變質了《比海還深》
第二章 在無人知曉的角落,直面自我最真的心意。
在最深的難過中,有伴,就能得到療癒《被遺忘的新娘》
直到尾聲,她終於為自己做出選擇《色,戒》
無論對此生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臥虎藏龍》
真正坦然的心意,可以穿透,可以被感受《盜夢偵探》
能被放久的珍瓏,一定是美麗的《一代宗師》
第三章 愛情裡,真正難得的是跨越歧見的意願。
你我對愛最初的想望《花與愛麗絲》
愛與被愛的瞬間,一旦迸發,已經燒成永恆《愛在黎明破曉時》
錯過了愛,對自己妥協了,最後會多麼不甘心《愛在日落巴黎時》
這就是愛情最美麗的樣子《愛在午夜希臘時》
愛情不是現在式,還是個看向前方的未來式《雲端情人》
即使愛是冒險,因為相信和勇敢,所以昂然向前《斷背山》
因為思念的傳遞存在,所以魔法存在《愛情天文學》
不能天長地久,至少曾經擁有《藍色情人節》
第四章 名為「愛」的穿透力,拯救了我們的人生。
好好享受每一天,用心感受每一刻《真愛每一天》
愛是最強的羈絆,是人心最重要的執迷《星際效應》
愛的理由,恨的理由,放手的理由,都該是這輩子的心《花神咖啡館》
表現出在乎和陪伴,就是愛的言語《珈琲時光》
沒有重量的人生亦沒有重心《型男飛行日誌》
我們,是自己的國度《英倫情人》
一個地方有了專屬於你的故事,它就變成了故鄉《海街日記》
第五章 需要記住的,是那回憶的心情
守護「我」之所以為我,身邊珍貴的人事物《神隱少女》
有時候需要記住的,是那回憶的心情《腦筋急轉彎》
自我不只是一段歷史的痕跡,更是看待未來的方式《2009月球漫遊》
沒有了未來的可能性,記憶它只能是記憶《全面啟動》
既然放不下回憶,就帶著它一起完成夢想《天外奇蹟》
第六章 時間帶來新象,促使我們面對未知的一切
真正地體驗過人心,才足以稱為人《人造意識》
從「心」出發,追尋生命的無限可能《接觸未來》
沒有誰是真正被這個世界遺棄的《海上鋼琴師》
寂寞可能在太多時候找上你《愛情,不用翻譯》
藝術是生命的意義,也是生命的能量《搖滾青春戀習曲》
後記
尋找星星女孩
推薦序
導演 姜秀瓊
最貼近生活的模樣才是電影初始的能量。
名人推薦
黃以曦、黃威融、膝關節
自序
第二十個願望
第一章 這條自我追尋的路,你追到的是自己嗎?
你是為了什麼,一路朝著終點奔去?《決戰終點線》
夢想如果實際,還叫夢想嗎?《樂來越愛你》
正是這些孤獨,造就他們某部分的偉大《乘著光影旅行》
真正讓人快樂的,是那個不斷在追尋的自己《千年女優》
這追夢的路,在何時變質了《比海還深》
第二章 在無人知曉的角落,直面自我最真的心意。
在最深的難過中,有伴,就能得到療癒《被遺忘的新娘》
直到尾聲,她...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