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比爾蓋茲,都是這樣成功的!
9招應對術×12項絕技×18條神奇句,立即上手!
懂得借力使力,讓天生的魅力盡情發揮!不擅交際、心思細膩、習慣獨處的人,想必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吧——會說話比較占便宜,作風強勢才能得到優勢,外向點總有更多發展機會……真的是這樣嗎?
愛因斯坦、牛頓、賈伯斯、J.K.羅琳、李安等成功人士,都是安靜內向,包括他們在內,全球約30億內向型人,其實都具備一樣的成功特質,關鍵在於懂不懂得善用而已。
★ 心理學教你,發揮內向潛能×扭轉人我關係本書作者神岡真司是「日本心理能量研究所」的主持人,不僅深知內向者的糾結與不安,對於潛藏在他們身上的才能與不凡,更是瞭若指掌。
根據作者多年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只是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只要懂得利用「心理學」,就能進行「角色轉換」,讓我們做什麼都順利!比方說——
►►卸下他人防備,瞬間「答應」請求→【低飛球法】
►►激起惻隱心的「賠罪」絕技→【助人行為】
►►這樣建立「好感」,誰都是盟友→【相似性原理】
►►帶著笑容的問候,「存在感」立刻飆升→【月暈效應】
►►如何使強勢的人收回成命?→【協和號效應】
★ 強化真實的內在,毋須勉強自己改變因不符合自己個性,「內向者」無法成為「外向者」,若是一味勉強,只會導致精疲力竭。本書將從「理解內向特質」切入,提供「解決人際困擾」的絕妙方法來幫助讀者。譬如——
【絕技一:坦白吐實】
►►主動表明自己有難或不如常人,將「弱點」公開後,不僅能獲得他人同情,有些人甚至會跟著自揭「弱點」。例如:
A:「我這個人很容易心跳加速、緊張至極,話說得不好,請見諒。」
B:「喔,別擔心,我和你一樣,是個說話笨拙的人。沒關係,你就儘管慢慢說吧。」
【絕技二:我的朋友是約翰】
►►試著借用他人之口,讓旁人認同你的優秀,因為人們總認為第三者說的話,比本人親自開口,可信度更高。例如:
錯誤→彼得:「我從小就練拳擊,有次碰上搶匪,我一拳就把他打倒,還因此獲頒警方獎狀呢!」
正確→朋友:「我朋友約翰說,彼得的拳擊技巧很好,還曾在比賽中得過優勝。」
★ 剛柔並濟!困境中反敗為勝的「臨場應對力」與人交往時,難免會遇上無法溝通的麻煩人物,或是面臨難以擺脫的困境,個性內向、忠厚老實的人,往往會不知所措,以致於常常吃悶虧。
《活用心理學,讓安靜內向是才能》,結合作者在「心理學」及「人際溝通」兩方面專長,教你剖析他人心態,制定相應策略,當碰到非得為自己挺身而出的情況時,依然能夠輕鬆應對——
◆ 巧妙難纏人物的「最強應對術」:【拉攏自視甚高的人】
►►解法:利用「溫莎效應」間接讚美對方,自然贏得好感。例如:
A:「我聽說前輩妳以前籌辦的新品發表會,辦得超級成功,大家都對妳讚不絕口。」
B:「上次的發表會?喔……是嗎?大家都讚不絕口?」
A:「是呀!但這次不知道怎麼搞的,發表會竟然由我負責。主管特別交待,一定要來請教妳。」
B:「可以呀,那我就先把當時的資料email給妳吧。」
【終結主管的叨念不休】
►►解法:滿足「認同需求」,停止他的滔滔不絕。例如:
部屬:「聽協理說話總能讓我獲益良多,我還想再多聽您的金玉良言。」
主管:「哦?是嗎?不過今天不能再多聊了,下次吧。」
◆ 不僅動聽,更能影響對方的「神奇一句話」:【金句一: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原理: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利用「反問」翻轉攻守態勢。例如:
A:「問題就是出在○○嘛!」
B:「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金句二:應該不費吹灰之力吧?】
►►原理:要借重對方「能力」時,用誇大的肯定,讓他為你兩肋插刀。例如:
A:「如果是你出馬的話,M公司的訂單,應該能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來吧?」
B:「好的,我來試試看吧。」
★ 寫給安靜寡言、不擅交際的內向者——把弱點變強項的逆轉心理學。
★ 不勉強改變自己,只要妥善運用他人的心態,借力使力,就能在人際關係當中「轉換角色」。作者簡介:
神岡真司
職場心理學專家、「日本心理能量研究所」主持人,以最新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所開設的各種溝通技巧講座廣受好評。亦常為公司企業開辦心理勵志與人際溝通相關課程、提供人力資源開發諮詢等。
著有《超說服心理學》、《操控人性弱點の說服心理學》等。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現為專職日文翻譯,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法律、商業、零售通路、旅遊、文學等領域之口筆譯。興趣是在日本度假務農。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律師娘 林靜如
名人推薦: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律師娘 林靜如
章節試閱
◆順應真實自我,不迎合他人更自在
刻意模仿招來最壞結果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多半是從回答對方拋出的問題開始發展。譬如:
「你好!最近過得怎麼樣?」
「最近一切都還好嗎?」
「你昨天有沒有看電視上播的那齣○○連續劇?」
「和A公司的案子談得順利嗎?」
有人先拋出這些話題,另一方回答,才讓對話的你來我往就此展開。然而,文靜的人就是不擅長這種對話。
說穿了,畢竟「內向型」的人總是一絲不茍又深思熟慮,總想謹慎地選詞用字後再發言。正因為他們不願信口開河、觸怒對方,才會在腦海中多所考慮,所以更是無法侃侃而談。「外向型」的人則是凡事不加思索,幾近反射性地回話。比方說:
「你好!最近過得怎麼樣?」→「很好啊!你看起來也挺不錯的嘛!」
「最近一切都還好嗎?」→「嗯!很好!」
「你昨天有沒有看那齣○○連續劇?」→「我沒看欸!好看嗎?」
「和A公司的案子談得順利嗎?」→「很順利!下次就會提報價。」
反射性的回答,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也就是回答不經大腦,全憑本能。因此,這種應對方式,可能會由於誤解對方的問題而給錯答案,或回了一些少根筋的答覆而誤觸地雷。這些都是因為說話者缺乏深思熟慮,才會洋相百出。
由此可知,文靜的內向型人士,毋須勉強自己學當個「外向型」的人。
讓對方配合你的步調
外向型的人,說話多半都是連珠砲。這是由於他們總是反射性回話的緣故。
所以,外向型的人常會因口不擇言地多嘴而惹禍上身。當中也不乏有人因為無心的一句話傷了別人,自己卻渾然不知,依舊我行我素,以致於在不知不覺間給別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也就是為什麼能言善道的外向型人士,該學會「謹慎」和「深思熟慮」的原因所在。因為外向型的人很可能因為自己無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為自己樹立敵人。
當有人攀談搭話時,許多內向型的人總想著自己非得盡快回話不可,因而感到焦急不已。這時千萬急不得。你只要悠然地、慢條斯理地回話即可。對方若想延續這段談話,就會跟著放慢說話速度。只要我們慢慢說,對方也會配合我們的步調,這就是所謂的「呼應」現象。
人會習慣性地調整自己的步調,以迎合對方的節奏。在忿忿不平的人面前,我們總會加強語氣,跟著對方一起說:「就是呀!真差勁!」遇到沉浸在悲傷裡的人,就會用感傷的口吻說話。面對帶著笑容分享喜悅的人,則會用開朗明快的語調說:「太好了!恭喜!」這些都是所謂的呼應。
因此,當別人連珠砲似地對我們說話時,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想用快言快語回應。這時候,文靜內向的人就會感到很心急。
「呼應」是因為大腦內的一種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元」作用下的結果。像看著鏡子似地模仿別人的行為—這是靈長類獨有的「無意識作用」使然。文靜內向的人,要「有意識地」利用人類的這種特性,設法讓對方下意識地呼應自己的步調即可。
換言之,當我們刻意慢條斯理、一字一句、諄諄教誨似地說明時,對方也會不自覺地放慢說話速度。就像各位在電視螢幕上常看到的戰地攝影師——渡部陽一那樣。
坦白吐實,狀況會改變
還有一個方法,也希望文靜、柔弱的內向型人士能牢記在心,那就是坦白吐實。比方說:
「不好意思,我這個人比較內向,不擅言詞,請大家多多包涵。」
「很抱歉,我這個人很木訥,說話可能會讓你聽得很痛苦……」
「我這個人很容易心跳加速、緊張至極,話說得不好,請各位見諒。」
你不妨乾脆就在剛開始談話時,像這樣把話說清楚。如此一來,就會發生很有意思的事——對方也會親切地配合。例如:
「別這麼見外,沒關係,你就儘管慢慢說吧。」
「喔,我一點也不在意,聽起來完全不痛苦。」
「喔,別擔心,我和你一樣,是個說話笨拙的人。」
對方聽完之後,就會像這樣立即伸出援手。這種現象,就是許多人熟知的「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這種思維,指的是當眼前出現「可憐之人」、「有難之人」時,人會覺得自己非得親切地伸出援手不可。
當眼前有人主動吐實,說自己有難或不如常人時,一般人就無法冷漠地對待他。當我們主動公開自己的「弱點」、「缺點」之後,有些人甚至會跟著自揭「弱點」、「缺點」,加入「弱者」的陣營。他們覺得既然對方已經自揭弱點,自己也必須投以回報。這無疑就是所謂的「互惠原理」。
面對態度逞強、傲慢的人,總不免會激起你我的反抗心理;但主動吐露自己「弱點」的人,則會激發我們的惻隱之心,促使我們溫柔以待。
在此,我希望內向的人能了解這個事實:一開始先主動坦承自己的弱點,能讓你取得優勢。
◆正負面「月暈效應」,如何運用?
能博他人好感的「月暈效應」
先前已經跟各位談過了月暈效應的內容。所謂的月暈,就是那些畫在佛像或基督教聖像身後,呈放射狀發散的光芒,也就是一種光背。
回想一下,其實很多帥哥美女,都是因為擁有端正的五官,就讓整個人閃閃發亮,彷彿身後有月暈,也使他們看起來就像既聰明、個性又好的優秀人士般。
人都會有一種錯覺,只要別人有任何一項出類拔萃的特質,就顯得整個人都熠熠發光。這種錯覺現象放在權威或社會評價、口碑等層面來看,也都能夠成立。東京大學畢業、哈佛大學畢業、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員、醫師、名流、富豪等,他們所擁有的許多特質都很有魅力。
舉例來說,假如在一場滿是俊俏男士的聯誼活動當中,只有一位男士長得差強人意,那麼在正常情況下,他是不會受到女士們青睞的。然而,如果俊俏的男士們都只是普通上班族,只有那位長相差強人意的男士是東京大學醫學系畢業的醫師,那麼即使他的外貌再怎麼差強人意,還是會讓人覺得他連性格都卓然出眾。而他,想必也將成為當天最受歡迎的男士。
就像這樣,不管什麼都好,至少要有一項出類拔萃的特長。只要有了這麼一項卓越的特長,整個人就顯得傑出非凡,引人矚目的效果極佳,可讓你頓時看來就像個高格調的一流人物。
把「月暈效應」套用在「弱者策略」上,也能發揮驚人的威力,因此當然沒有理由不用它。
借他人之口更具公信力
有些「月暈效應」是像帥哥、美女那樣,是基於外貌所給予的評價,因此瞬間就能奏效;但也有不少是一般人難以鑑別真假的事項,例如權威及聲望等社會評價等。
有時所謂的傳聞或風評,根本沒有向本人求證過,消息就已經不逕而走。例如:「鈴木先生不僅英文講得很流利,腦袋還很聰明呢!聽說他從高中就到美國去留學,是哈佛大學畢業的。」這些看似流言蜚語的話語,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因為即便是單純的口碑,也能塑造出了不起的社會評價。
有時本人親口描述的豐功偉業,例如說自己:「到高中畢業前都在練拳擊。大學時,有一次碰上飛車搶匪,我想抓住搶匪,他卻拚命掙脫,結果我一拳就把他打倒。後來我還因為協助逮捕嫌犯,獲頒警方的獎狀呢!」反而會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
這些現象實在是很奇妙,但人就是會相信傳聞和風評。明明傳聞和風評都是真偽不明的消息,但我們就是會相信那些透過悠悠之口而擴散開來的閒言閒語。
在歐美甚至還有一種社交技巧,就是當我們希望月暈效應在自己身上發酵時,會刻意拜託好友去散布對自己有利的風評。
這種手法就叫做「我的朋友是約翰」(my friend John)。是一種擅自借用他人之口的技巧,例如散播「我朋友約翰說,海倫的腦袋十分靈光,還曾在數學大賽中得過優勝」等傳聞。畢竟人們認為第三者說的話,比本人親自開口,可信度更高。
看似文靜、柔弱的內向型人士,不妨也可以試著透過第三者的嘴,散播一些風評,讓旁人認同你的優秀。
防止欺壓和騷擾,散播傳聞是訣竅
假設有個學生在學校遭到霸凌。此時,當事人不妨找好朋友協助,散播這樣的傳聞:「你們還真敢絲毫不以為意地欺負吉田。聽說他哥哥是空手道高手,我看你們最好還是小心點吧!」
這種消息一傳開,就算對方是霸凌的慣犯,也會稍微收手了吧。這就是運用「我的朋友是約翰」手法所操作的負面「月暈效應」。
霸凌和職權騷擾,加害人都是在「對方不會反擊」的前提下犯行。一旦加害人可以真實地感覺到反擊的意圖,就會發現事態嚴重。
霸凌或職權騷擾的加害人,其實都帶有瞧不起被害人的心態。他們算準了被害人絕對不敢反擊,也不敢把自己受害的事實公諸於世。若能讓他們害怕遭人報復,他們就會收斂惡行。
只要霸凌或職權騷擾的被害人,試著發一次脾氣,就能有效嚇阻對方,日後應該就不會再碰上這樣的事情了。
為避免看似文靜、柔弱的內向型人士遭到強欺弱的霸凌,或面對上司的職權騷擾欺壓,平時的「自我肯定行為」絕不可少,也就是行為舉止要能對等、獨立。
然而,在我們學會舉止對等、獨立之前,懂得運用「我的朋友是約翰」手法,發揮「月暈效應」,築起一道防護牆來保護自己,也非常重要。例如:
「聽說吉田和公司創辦人竹中權左衛門董事長是遠親喔!」
「聽說吉田是會和總經理或專務董事私下一起去釣魚的釣友,他們就像是一群『釣魚狂』呢!」
「據說吉田在學生時期潛心練習過空手道,一發起脾氣來可是很嚇人的喔!」
要是能有這樣的傳聞,加害人也會對你敬畏幾分,從此便不會再有霸凌或職權騷擾的問題發生。
◆掌握兩訣竅,讓「賠罪」更得人心
企圖掩飾過錯或糗態,會有什麼下場?
犯錯或出糗時,最正確的因應之道,就是直接了當地認錯賠罪。若想試圖「掩飾」過錯或糗態,一旦東窗事發,受到拖累的相關人員,憤怒之情將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然而,如果遇到當下完全沒人察覺這些過錯或糗態,且只要自己不主動開口,事情可能就會隨時間過去而不了了之的時候—也就是「如果什麼都不說,事情應該就能船過水無痕」的情況,的確會令人猶豫該怎麼辦。
要能船過水無痕,必須是當事情萬一不幸東窗事發時,說句「我當時沒發現自己犯錯或出糗」就能切割卸責的情況。如此一來,雖然還是免不了要認錯賠罪,但只要強調過失的不可抗力成分,再加上你並未刻意「湮滅證據」,罪責應該就能減輕。不過,萬一碰上了「怎麼可能沒發現!」之類的強烈指責,或許就難逃說謊欺瞞的罵名了。
換言之,這種「刻意佯裝毫不知情,企圖矇混過關」的情況,日後萬一露餡,還是會被當作「就是在湮滅證據」來看待,激怒蒙受損失的一方。
犯錯或出糗時,直接了當、乾脆明快地認錯賠罪,終究還是唯一的解方。而犯錯後願意坦承的態度,還能成為你為人負責嚴謹的明證—若能好好認錯賠罪,也許能給人一種「老實人」的印象。
誰都會有犯錯或出糗的時候。若趁現在學會妥善賠罪、早日平息旁人怒火的方法,日後一定能派上用場。
以「類懲罰」的方式來搏取同情
犯錯或出糗時,要抑制對方怒氣不致膨脹,讓賠罪的效果更佳,有兩個方法。首先要介紹的是「類懲罰」的呈現方法。這個方法能混淆對方的思路,效果奇佳。
「遠在外地的老家失火了……」
「家裡遭了小偷……」
設法編出諸如此類的狀況,讓自己頓失活力,帶著一臉蒼白的表情,表現出失魂落魄的模樣。只要持續個兩天,身旁的人就會對你寄予高度的同情。接著再見縫插針,報告你的過錯或糗態即可。
部屬:「非常抱歉,我發現我們印製了一萬本的簡介資料上,有很嚴重的校稿疏失。都是我的疏忽!現在只能重印了……」
主管:「什、什麼?我已經再三交待你要仔細確認,現在竟然跟我說校稿有疏失?開什麼玩笑!(氣)」
部屬:「是,真的很抱歉。我覺得自己好像被衰神附身似的。(滿眼淚水)」
主管:「啊?衰神……?話說回來,你家先前才遭小偷了吧?你也太不小心了吧?振作點啦……(冷靜下來)」
這時,主管的腦海裡,隱約浮現了部屬這兩天因為家裡遭小偷,顯得憔悴不已、沮喪消沉的模樣。
主管鮮明地想起的那副模樣,與眼前這個正在報告自己捅了簍子的部屬,自然而然地重疊在一起。於是,在怒不可遏的同時,看著眼前這個部屬可悲的模樣,主管會產生的不是怒氣,而是一股憐憫油然而生。
人類很奇妙,當一個悽慘可憐的人出現在眼前時,我們反而會無法責備他。因為這時主管心中還產生了一種錯覺,誤以為這位部屬已經提前為了這個疏失,連續兩天遭到天譴(受罰)。
讓人虛驚一場的「時間落差式賠罪」
還有一種能有效讓對方的「怒氣」冷靜下來的賠罪方法,也就是利用「時間落差」,分兩階段來道歉。這是一種運用人類大腦負責危機處理的部分,來向人賠罪的方法,適合在小疏失、小問題時使用。
首先,你要把這個疏忽,向主管描述成天大的問題。
部屬:「真的很抱歉,我惹了一個很嚴重的麻煩。對不起,稍後我再向你詳細報告。」
主管:「什麼?怎、怎麼回事?你到底給我闖了什麼禍?」
部屬:「很抱歉。我稍後再向你詳細報告……」
主管:「喂!這樣我會很頭痛欸!你到底搞砸了什麼事?現在就趕緊給我說清楚!(氣)」
就這樣先結束第一階段的賠罪,離開現場。重點是接下來要隔一小段時間,再進行後續說明。
人類的大腦,都是危機處理型的腦。只要察覺到任何危險的「徵兆」,就會繃緊神經,預想各種危險。而這就是保護人類遠離危險,閃避猛獸和天災,讓人類得以存活至今的本能行為。
當主管聽說是「嚴重的麻煩」時,自然會很想了解事情原委。但部屬卻只先道了歉,沒做任何說明,主管當然會心急如焚。想必這時主管腦海中對「嚴重的麻煩」已經萌生了許多擔憂,而且不斷膨脹。之後你只要找個適當時機,向主管再賠罪一次即可。
部屬:「真的很抱歉,其實是我不小心打錯字,結果我們送印的傳單,現在要延後兩天才能交貨。真的很抱歉,給大家添麻煩了。」
如果延遲兩天並不會造成嚴重影響,主管就會放下心中的大石,當他發覺原來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糟,部屬犯的也不算是太大的紕漏,只是白擔心了一場,怒氣也會隨之平息。
◆同事惡意譏諷,如何回應不衝突?
老是想惹毛別人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社會上,似乎到處都會有人想譏諷或挖苦別人。
主管:「唔……你英文很行啊?明明工作做得不怎麼樣,還真是諷刺呀!」
同事A:「買了新成屋?在這個人口減少、房價下跌的時代,你還真是有勇氣啊!」
公司晚輩:「前輩還真是博學多聞,不愧是報考過東大的。」
資深女總管:「唉唷,這不是○○牌的包包嗎?單身真好!」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隨口就說出這些惹怒別人的話呢?他們應該很清楚,說了這些話之後,會讓對方感到不悅啊!
其實,他們通常都是因為心懷自卑或嫉妒,才會開口譏諷旁人。這樣的行為背後,代表著他們覺得那些被譏諷的對象,已對自己造成了威脅。
因此,他們非得讓自己瞧不起別人,認為別人都比不上自己,否則就會提心吊膽、煩躁焦慮,也因此才有給別人一點顏色瞧瞧的心態。然而,他們的這些行為,只是更加證明了自己內心的不安。說穿了,就是一群可悲的人。
聽到他們的譏諷或挖苦後,要是你露出忿忿不平的神情,或出言回擊,那可就落入他們的圈套了。因為他們就是想看你倉皇失措的模樣,才會出言挖苦。只要你一中計,他們就會變本加厲地挖苦你,或閃躲你的回應,說「開玩笑的啦(笑)」、「別那麼生氣嘛(笑)」等。
別對那些話認真,把球丟回去!
聽到別人的譏諷,總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但有不少人都會選擇成熟的應對方式,用若無其事、不以為意的態度帶過。然而,這樣的應對方式,有時會讓對方覺得你沒有反應,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嘲弄你。
此時,用冷靜的態度來反制對方的「幼稚」,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只要你出手牽制過一次,下次對方就會有所忌憚了。
主管:「唔……你英文很行啊?明明工作做得不怎麼樣,還真是諷刺呀!」
部屬:「明明工作做得不怎麼樣,英文卻很流利,這的確很諷刺,真是對不起大家。(笑)」
這一招叫做鸚鵡學舌。對方既然是主管,當然不能忤逆,要順著他的話說。
同事A:「買了新成屋?在這個人口減少、地價下跌的時代,你還真是有勇氣啊!」
同事B:「很有勇氣吧?其實我有房市操作祕技,但內容我得保密。(笑)」
這一招則是用充滿「謎團」的說詞來故布疑陣,讓對方覺得自己並沒有戳中要害。
公司晚輩:「前輩還真是博學多聞,不愧是報考過東大的。」
公司前輩:「怎麼了嗎?你想表達什麼?」
這一招是小小的反擊,讓晚輩從此不敢再說那些刺耳的話。
資深女總管:「唉唷,這不是○○牌的包包嗎?單身真好!」
女職員:「不好意思,妳說什麼?我聽不太懂妳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欸?」
用誇張的方式提出疑問,不正面衝突,攻其不備,對方就會被嚇退。
以上這幾招,都能讓你不對那些冷嘲熱諷認真,又能把球丟回給對方,對日後雙方的互動也有助益。
◆恰到好處的安慰,才能抓住對方的心
神奇一句話:「別太拚喔!」
鼓勵旁人時,通常我們都會說「再加把勁」、「加油吧」。然而,這樣的說詞,用在死命拚搏努力的人身上,恐有流於草率、隨便之嫌。
對方甚至可能會怒斥:「我都已經這麼拚了,還要怎麼加把勁?你就沒有一點體貼的善意,不會說句『我來幫幫忙吧?』之類的嗎!」
說穿了,其實用來鼓舞人心的話,聽起來難免有些「命令句」或「禁止句」的語調。例如「再加把勁」、「拿出鬥志」、「咬緊牙關撐過去」、「別鬆懈」、「再撐一下」、「不准輕言放棄」……,都是著眼於強化對方毅力的說法。
這些話若是當事人自己的自我要求,還說得過去,但若是旁觀者這麼說,總不免讓當事人覺得有點「不太合理」。畢竟聽起來就像是只出一張嘴式的打氣。
人對於「命令」或「禁止」的句子,都會萌生一種反抗的心態。因為一旦有人下達命令,自己似乎就會被剝奪「自由」,感覺很拘束。而一旦有人出言禁止,那更是在剝奪自由,聽了就令人很想打破「禁忌」。
因此,若想讓正在努力奮鬥的人,感受到我們所發出的鼓舞之意,那麼就不適合選用「命令」或「禁止」的說詞。
你不妨改說「別太拚喔」,一方面肯定對方目前的努力,對方聽起來也會覺得是在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樣是「命令句」或「禁止句」,但這句勸對方別「過多」的說詞,聽來讓人備感貼心。而「要讓自己喘口氣喔」之類的關懷或慰勉,更能讓聽到的人開心。
◆順應真實自我,不迎合他人更自在
刻意模仿招來最壞結果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多半是從回答對方拋出的問題開始發展。譬如:
「你好!最近過得怎麼樣?」
「最近一切都還好嗎?」
「你昨天有沒有看電視上播的那齣○○連續劇?」
「和A公司的案子談得順利嗎?」
有人先拋出這些話題,另一方回答,才讓對話的你來我往就此展開。然而,文靜的人就是不擅長這種對話。
說穿了,畢竟「內向型」的人總是一絲不茍又深思熟慮,總想謹慎地選詞用字後再發言。正因為他們不願信口開河、觸怒對方,才會在腦海中多所考慮,所以更是無法侃侃而談。「外向型...
作者序
【前言】把弱點變優勢的「逆轉」心理學
你以為的「弱點」其實很有魅力
以下狀況是否覺得熟悉?你會如何看待自己的這些特質——
◎拙於言辭,不擅與人交談或閒聊。
◎碰上比自己強勢的人,總會變得百依百順。
◎相較於和人互動往來,獨處時更能放心、放鬆。
◎對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類的微末小事耿耿於懷。
簡單來說,你覺得自己比別人細膩敏感,所以想低調地生活;或是不與人爭,安穩平靜地活下去。這些念頭,是否在你心中特別強烈?另一方面,你又想克服這份「柔弱」,成為一個能更積極行動的人。這個願望,想必也暗藏在你心裡很久了吧?
人因為有「矛盾情結」,所以會產生這些念頭是很理所當然的。
所謂的「矛盾情結」,是指每個人心中相對立的想法或情緒。缺乏信心,但又想擁有更多自信;排斥某人,卻又想與對方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一敗塗地,仍期待成為人生勝利組。
人的腦中,總是交織著許多念頭。我們或許可以說:正因如此,人才會這麼有趣,而人生才更充滿希望。
人際關係,隨時都能「交替轉換」
老想著自己是個「弱小的人」,那就永遠不會進化。
或許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看起來都「比自己強大」。事實上,那些你認為「比自己強大的人」,也都認為在他們身邊有很多「比自己強大的人」,同樣也覺得「自己很弱小」。所以,這種「覺得自己弱小」的觀點,其實不過是個人的想法罷了。因為在人際關係當中,其實沒有「絕對的價值觀」。
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都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相對價值觀」的基礎上。就連認定「自己很弱小」的你,一定也知道「有人比我更弱小」這件事吧。畢竟所謂的人際關係,其實隨時都保持在一種可以「交替轉換」的狀態。有時候,那些你認為「比自己強大的人」,甚至也同樣認為你是個「比自己強大的人」。
即使是拙於言辭、不擅聊天的人,還是能夠和父母或兄弟姐妹侃侃而談;覺得自己很柔弱的人,對親朋好友仍舊可以毫不留情地咆哮怒吼。再怎麼內向的人,碰上非得為自己說明利弊得失的狀況時,還是會主動出擊,站出來與人協商、談判。
不改變自己,還是可以「轉換角色」
由此可知,要是真的碰上「緊要關頭」,人還是可以改變的。
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只是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行為」。所以那些「強勢的人」,也只不過是在扮演這樣的角色罷了;至於「柔弱的人」,更只是你自己演出來的一個角色。
所謂的「角色行為」,就只是每個人恰巧挑選到的行為舉止。因此,只要有一點契機,這些行為都是會改變的。或者你也可以不必勉強改變自己,只要妥善運用他人的心態,借力使力,就能在人際關係當中「轉換角色」。
扭轉人生的兩大技術
在本書中,我們要從兩個角度切入——「妥善運用內向個性的方法」和「在人際關係中扭轉人我關係的方法」。
你不妨雙管齊下,也可以任選其中一項來執行。當然最建議的還是把這兩種方法都學會,但我不會強迫各位死背硬記。身為作者,我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循循善誘,讓各位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這兩套方法。
希望你能以輕鬆的心情翻閱本書。並衷心期盼在閱讀的過程中,能讓你萌生自信,為人生開啟另一扇新門。
【前言】把弱點變優勢的「逆轉」心理學
你以為的「弱點」其實很有魅力
以下狀況是否覺得熟悉?你會如何看待自己的這些特質——
◎拙於言辭,不擅與人交談或閒聊。
◎碰上比自己強勢的人,總會變得百依百順。
◎相較於和人互動往來,獨處時更能放心、放鬆。
◎對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類的微末小事耿耿於懷。
簡單來說,你覺得自己比別人細膩敏感,所以想低調地生活;或是不與人爭,安穩平靜地活下去。這些念頭,是否在你心中特別強烈?另一方面,你又想克服這份「柔弱」,成為一個能更積極行動的人。這個願望,想必也暗藏在你心裡很久了吧?...
目錄
前言 把弱點變優勢的「逆轉」心理學
第一章 安靜是力量,內向特質更易成功
01 「內向特質」的潛藏魅力
02 沉靜內斂,更能挑戰巨大成就
03 「內向者」與「外向者」,有何優缺點?
04 順應真實自我,不迎合他人更自在
05 建立「存在感」,拒絕再當隱形人
06 頂尖業務員個性多內向,為什麼?
第二章 利用人性弱點,走進別人心坎裡
01 勾起憐憫心的「助人行為」
02 正負面「月暈效應」,如何運用?
03 共同敵人,拉攏盟友的利器
04 「示弱」就能閃避攻擊
05 單純曝光原理,讓人慢慢喜歡你
06 能消弭差異,培養好感的「互補原理」
第三章 學會誘導技巧,從此不再吃悶虧
01 掌握兩訣竅,讓「賠罪」更得人心
02 如何讓口風緊的人「打開心門」?
03 令強勢的人收回成命,怎麼辦到?
04 「主導權」如何取得?談判學這樣說
05 卸下他人防備,瞬間接受請求
06 使內向者更有競爭力的習慣
第四章 搞定難纏對象的「臨場應對術」
01 駕馭自視甚高的人,就靠「溫莎效應」
02 態度有敵意的人,能這樣巧妙回擊
03 客戶不守規則,圓融壓制的妙方
04 脾氣暴躁的人,有何相處之道?
05 遭遇騷擾怎麼辦?這樣反擊更智慧
06 滿足認同需求,叨念不休的人會閉嘴
07 同事惡意譏諷,如何回應不衝突?
08 沒水準的人,怎麼對應效果最佳?
09 奧客死纏爛打,優雅拒絕有技巧
第五章 緊要關頭如何脫身?怎麼反敗為勝?
01 被逼入死角,要借重反問的力量
02 把「否定印象」轉為「肯定」
03 寄予「期待」,驅策對方行動
04 正反兩面都要說,比例如何拿捏?
05 釋出善意,互惠原則能贏得好感
06 無話可說的尷尬,「過去經歷」能化解
07 截斷「話題主軸」,結束惱人對話
08 得失效果的陷阱,「失落感」是關鍵
09 讓違反規則的人,乖乖收拾殘局
10 恰到好處的安慰,才能抓住對方的心
11 坦白吐實,別人更願意聆聽需求
12 標籤效應,誘使他人趨近自己理想
13 冠冕堂皇的理由,刺激他人使命感
14 利用對方自尊心來反將一軍
15 「資訊不對稱」,說服對方的良機
16 滿足優越感,「稀有性」能取悅對方
17 善用「月暈效應」,博取他人好印象
18 能讓對方「服從」的「從眾心理」
前言 把弱點變優勢的「逆轉」心理學
第一章 安靜是力量,內向特質更易成功
01 「內向特質」的潛藏魅力
02 沉靜內斂,更能挑戰巨大成就
03 「內向者」與「外向者」,有何優缺點?
04 順應真實自我,不迎合他人更自在
05 建立「存在感」,拒絕再當隱形人
06 頂尖業務員個性多內向,為什麼?
第二章 利用人性弱點,走進別人心坎裡
01 勾起憐憫心的「助人行為」
02 正負面「月暈效應」,如何運用?
03 共同敵人,拉攏盟友的利器
04 「示弱」就能閃避攻擊
05 單純曝光原理,讓人慢慢喜歡你
06 能消弭差異,培養好感的「互補原理」
第三...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