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運用大量案例與研究結果,細細拆解教養知識,協助讀者校準育兒方向,引導爸媽站穩自己的腳步,不再埋頭苦幹或急著與其他家長一爭長短,而是堅守自己的原則又不苛對自己,自信穩定地盡己所能,與孩子一同成為心智強者。
教養天堂路,這13個地雷別踩!
養育堅強的小孩,比療癒受創的大人容易。
打造孩子強韌心智,先從讓自己不受傷做起。
全球暢銷書《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作者艾美・莫林
陪你修補炸碎的自己,帶孩子自信茁壯。
《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作者艾美・莫林,依據心理治療實務經驗與研究基礎,以《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回應讀者殷殷探問,指引爸媽穩住自己的心,堅定自在地引導孩子一起成為心智強者。
莫林認為:心智如肌肉,不持續鍛鍊便易萎縮;養成好習慣固然重要,但阻礙人充分施展的常是壞習慣。莫林曾運用自身專業戒除惡習、揮別負面情緒,從喪親傷痛中再度振作。她第一本書分享的技巧,幫助無數讀者打倒十三個心魔,提升抗壓性、改善生活滿意度、增進工作與生活績效。這些策略也引起許多「望子成心智強者」的父母好奇。
莫林深切理解這種心急,畢竟再怎麼保護兒女,還是無法保證孩子一路平順。莫林在治療室觀察過許多家庭互動,又身兼寄養家庭家長,經常與逆境中的孩子相處;過程中,她看見從小培養心智強度開啟的無限可能——而能協助孩子持續鍛鍊心智肌肉的,就是朝夕相處的家長。但面對成長的困境與挑戰,往往連父母都不知所措,或急著「給孩子最好的」而忙得亂了腳步。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列舉了十三個教養惡習,提醒爸媽在育兒時先安定內心,避免壞習慣削弱自己和孩子的心智強度與核心信念,各章也針對從學齡前到青春期的不同階段,提出親子溝通與心智訓練的建議。只要爸媽率先掌握原則並加以實行,孩子便更有機會運用自身力量變得更加堅毅。莫林要使讀者的教養路走起來遊刃有餘,還要幫助讀者透過身教,養出孩子堅韌的心。
*教養路上,你踩過這些玻璃心地雷嗎?
□萬千不順,全是別人負我
□子女委屈,都當自己造就
□愛兒至上,世界為之轉動
□處處設限,唯恐寶貝受創
□兒女是從,小孩爬到上頭
□夠好不好,完美才算足夠
□孩子還小,責任大人來扛
□世間險惡,待兒長大再說
□寶貝快樂,爸媽才敢開心
□怕兒跌跤,事事插手幫忙
□循循善誘,不如嚴加處罰
□教養心累,乾脆不要面對
□競爭求好,茫然忘記自我
*莫林將在各章陪你步步拆解:
»你有這些教養壞習慣嗎?
»父母為什麼會有這些壞習慣?
»這些壞習慣對你和孩子有何害處?
»如何改變做法,調整自己、協助孩子?
»學齡前—學齡—青春期,分齡強心祕訣
»甩掉這些壞習慣,孩子會怎麼進化成長?
»解惑及常見陷阱
閃過地雷區,和孩子一起走上康莊大道!
*各界好評
李崇建(親子作家、教育工作者)
Henry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林育聖(文案的美負責人)
林靜如(律師娘)
梁培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許雅寧(《做個不完美的父母》 作者、前哥倫比亞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凱若媽咪(親子暢銷書作者)
隋棠(知名演員)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藍白拖(背包旅人)
——堅定推薦(按筆畫排列)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先站穩,才能有堅強心智的孩子,本書讓父母持續學習,找到教養盲點,成就孩子。——許雅寧(《做個不完美的父母》 作者、前哥倫比亞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每位父母都需要內建玻璃,防彈玻璃。——藍白拖(背包旅人)
艾美為各位家長準備了一份大禮,而為人父母者如果願意聽從這些建言,這將成為轉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這些原則對養出堅強的孩子大有助益。──亨利‧克勞德博士(Dr. Henry Cloud),臨床心理學家兼作家
心理治療師艾美.莫林要告訴各位父母如何把原來代表噩兆的 13 變成他們的幸運數字,教他們使孩子擁有強大心智的方法,助孩子迎接成功人生。書中內容清楚易懂、舉例豐富、平易近人,對家長來說是無價的工具。──亨利.魏辛格博士(Dr. Hendrie Weisinger),紐約時報暢銷書《壓力帶來卓越》(Performing Under Pressure)作者
作者透過大量研究結果來佐證一般常見的知識,幫助家長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向。雖然本書是以否定句為重點,但內容其實是強調正面的肯定做法。這本書將使為人父母的讀者獲益良多。──《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莫林的策略可助讀者達成長期目標。建議雖然多達十三個,卻極為周全縝密,適用於任何年紀的孩子,大力推薦。──《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作者簡介:
艾美・莫林 Amy Morin
臨床社工師、心理治療師、大學心理學課程講師,也是心理界唯一從全盤觀點談論內心力量的人。她發表的十三個常見惡習清單,有超過五千萬人閱覽,相關書籍《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已翻譯成三十餘種語言。她的 TEDx 演講影片「強化心智的祕訣」(The Secret of Becoming Mentally Strong)也有逾千萬的點擊率。
莫林也是專欄作家,文章常見於《富比士》(Forbes)、《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與 Verywell 健康網站,每月為兩百萬以上讀者指點迷津。除了《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與本書外,她另著有《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譯者簡介:
史碩怡
譯界打滾近十載,一路從流浪系單身女子,變成憔悴系全職媽媽,身分不斷轉換,惟翻譯是生命中的常數。出版譯著:《啟動自癒力,和腰痠背痛說拜拜:德國人手一本的背部保健聖經》、《16/8間歇性斷食聖經》。
章節試閱
2不被內疚綁架(節錄)
喬的八歲兒子米卡超重將近四十五公斤,雖然小兒科醫生已經警告喬,米卡會有嚴重的健康問題,喬還是不斷地給米卡吃任何他想吃的東西。
直到小兒科醫生表示,再這樣下去他要打給兒童保護服務(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喬才開始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喬決定接受心理治療,因為他知道自己需要人幫他改變育兒習慣。
在第一次的療程中,喬承認他會給米卡二到三人份的晚餐,也任由米卡在任何時間點吃零食。喬表示:「我知道自己讓他吃太多了,但我就是沒辦法看他挨餓。他的體型這麼大,不吃不行,而且八歲的小朋友根本就不想吃胡蘿蔔條。」
我問他是否擔心米卡的健康,他也說:「當然,我知道過重的人會有什麼毛病,我爸爸就得了糖尿病,我也膽固醇過高,該減肥了。」
米卡的過重問題讓他感到內疚,但當米卡哭著討食物時,他的罪惡感更重。為了減輕自己的愧疚,他總是放任米卡吃更多零食或再給他一份餐點。
但他不想繼續這樣下去了,如果再不有所作為,他怕小兒科醫師真的會打給兒童保護服務。
喬的目標是幫米卡減重,因此我們一起討論出下面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喬缺乏基本的營養知識。他不知道兒子應該吃多少,也不知道哪些是高脂、高熱量的食物。
喬無法忍受愧疚感。他需要有向兒子說不的信心並忍受自己心裡的糾結。
我給喬的建議如下:
帶米卡去看營養師。喬需要有人向他保證,限制米卡的食物攝取量並不會使米卡營養不良,他也必須學習給兒子吃正確的食物。
寫下控制飲食有益健康的所有原因。罪惡感升起時,喬的理智就會失去作用。因此,寫下他為什麼必須幫助米卡維持健康飲食的原因清單,可以讓他不忘最終的目標。每當想要放棄的時候,只要看一下這份清單,或許就能幫助他謹守自己訂下的限制。
因應米卡的反彈制定管教計畫。由於米卡之前總是能得償所願,喬頭幾次拒絕他的時候,他一定會叫得更大聲、哭得更慘、苦苦哀求。因此,喬需要制定策略來應對米卡這些可預期的反應。
喬同意了上述計畫,在營養師的協助下,慢慢了解規定兒子每天的食物攝取量有多重要。隨著獲得的資訊愈多,他也變得更有動力幫助兒子減肥。
當他拒絕兒子討食物的要求時,內心的愧疚自責還是讓他難以忍受,因此我們必須改變他的思維模式。他不能再認為自己是在剝奪兒子的權利,而是應該想想兒子少吃零食、吃適量食物所能獲得的益處。
漸漸地,喬比較能夠拒絕兒子的哀求,雖然米卡說自己肚子餓或「你愛我的話,就給我零食吃」這些話時,喬還是會覺得不好受,但他相信自己能夠應付那些罪惡感,也希望做對兒子好的事,因此得以抵抗放棄的念頭。
米卡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有變瘦一點,而且體重不再回升了。營養師很滿意他的進步,喬也承諾會繼續讓孩子吃得更健康並增加運動量。
在最後一次的療程中,喬說:「我以前幾乎時時刻刻都充滿罪惡感,因為我自己也知道米卡吃得不健康。他只要吃垃圾食物心情就會好,只要他心情好,我就不會有罪惡感──至少在當下那一兩分鐘不會。但長久來看,放任他暴飲暴食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
育兒時的愧疚感掌控你了嗎?
犯錯會覺得內疚是件好事,但很多父母卻會陷入過度自責的情緒。現在請回想一下自己面對這些罪惡感的方式,看看是否符合下面的描述:
□因為感到內疚,所以無法拒絕孩子的要求。
□常常因為做不到自己心目中完美父母的標準而自責不已。
□看到其他父母的表現,會懷疑自己是否為孩子做得不夠多。
□常常想到自己在育兒路上犯過的各種錯誤。
□說不上來為什麼,但總覺得自己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即便知道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事,還是會感到內疚。
□有時會出於罪惡感而給予孩子過多東西。
□有時候只要小孩說:「為什麼別人都有我沒有!」自己就會忍不住妥協。
□不論在小孩身上花了多少時間,總還是覺得不夠。
□一定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才會產生罪惡感。
為什麼父母會感到內疚?
喬認為只要兒子米卡開口討食物,自己就必須滿足他的要求,否則可能會害他餓肚子。
很多父母跟喬一樣,為了避免經歷這種短暫的不安感,就算長期下來反而害到小朋友,還是拿短痛換長痛。以喬為例,如果他不改變做法,米卡遲早會有長期的健康問題。可問題在於,放任米卡過度飲食,能夠馬上解決喬的罪惡感。雖然喬也會擔心米卡可能因此產生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拒絕米卡當下的要求卻讓他有更深的罪惡感。
或許你不覺得父母的罪惡感一定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可是愧疚的感受確實會影響父母的育兒方針,所以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樣的罪惡感會導致不當的育兒行為。
三大類型的育兒罪惡感
父母的罪惡感主要分成以下三大類:
1.適切的罪惡感
有罪惡感可視為好事,表示你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符,因此才會感到內疚,並願意督促自己變得更好。
罵完小孩後覺得自責,代表你可能需要找其他方式來管教小孩;而在發完脾氣後感到難過,則可能是在提醒自己必須想辦法紓解壓力。不論如何,這種令人坐立難安的罪惡感都是一記警鐘,告訴你要想辦法修復親子關係、調整自己的行為。
2.多餘的罪惡感
某天你可能會想:「天氣很好,我真該帶小孩出門玩的。」或許隔天你真的帶小孩子出去了,卻又檢討自己:「不該讓小孩在外面玩這麼久,天氣這麼熱,他們被蚊蟲咬得四處發癢,都是我的錯。」
雖然你的決定沒有造成實際上的傷害,你還是覺得自己讓孩子受苦了,但事實上你並未危及孩子的健康或你們的關係。
3.長期的罪惡感
你可能一直感到愧疚,卻又不明所以。或許你認定自己的某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又或者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多,讓孩子沒有能力面對將來的挑戰。
只要孩子遇到任何困難,你馬上會把孩子的「不足之處」歸咎於自己教養失敗,甚至認為自己的育兒策略勢必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良影響。
過度內疚源自於錯誤信念
雖然許多父母都會心懷愧疚,但職場媽媽通常最容易受到影響。BabyCenter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高達百分之九十四的媽媽表示自己有「媽媽的愧疚感」。
數十載以來,母親進入職場已成為稀鬆平常的事,許多職場媽媽因為拚命想要找到工作與人生的完美平衡,常常覺得分身乏術。雖然有些職場父母聲稱自己可以「兩者兼顧」,但大多數的超人媽媽都發現,自己其實能力有限。媽媽如果一方面想在職場上好好發展、一方面又想維持「年度模範母親」的頭銜,通常會覺得自己在某方面做得不夠。
媽媽的愧疚感應該是源自於一部一九五○年代末播出的美國影集《天才小麻煩》(Leave It to Beaver),裡頭的女主角瓊.克莉佛(June Cleaver)是完美的家庭主婦,令人以為之前沒有進入職場的媽媽皆是如此:每天煮好三餐、保持家中整潔、花許多時間陪伴孩子。
但研究顯示,事實上從一九八五年開始,父母每週陪伴孩童的時間一直在增加。二○一六年一篇發表在《婚姻與家庭期刊》(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研究顯示,美國父母花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時間,多過其他已開發國家中的父母。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認為父母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在孩子身上。
二○一五年發布在《婚姻與家庭期刊》的另一篇研究發現,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其實不如我們以為的重要。研究人員發現,母親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對孩子的行為、情緒、學術表現或整體福祉並無影響。
但唯一例外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媽媽如果多花時間與家中的青少年相處,他們就比較不會出現不良行為,但差別也僅止於此。不論媽媽是當了十五年的家庭主婦,或是從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是職場媽媽,結果都一樣。
但奇怪的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通常正是媽媽回歸職場的時候,畢竟這時候的孩子終於可以開始照顧自己了。可研究顯示,青春期十分關鍵,這時的孩子才更需要父母的陪伴。
也不是說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都不重要,陪伴肯定是孩童身心健康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重質不重量才是真正要緊的事。
即便如此,全職媽媽也逃不了父母的罪惡感。我在治療室遇過許多母親,只因為自己不是時時刻刻都熱愛全職媽媽的角色就心懷愧疚。我還發現,在家工作的媽媽更是被深深的罪惡感兩面夾攻,她們因為沒在辦公室而感到愧疚,更因為雖然在家卻沒辦法整天陪孩子玩而不安。
社會比較讓你覺得做再多都不夠
人們很容易透過社會比較來評判自己是不是個好父母。在滑臉書時,通常會看到許多人都像年度模範父母候選人一樣,頁面上滿滿都是各種好玩的家庭假期、豪華的生日派對、裝潢優美的嬰兒房,以及做足了這些還一派輕鬆的父母。
不只在社群媒體上如此,你還會聽到鄰居說她為兒子報名了足球訓練班,所以你就想:「我是不是也該為小孩報名?」或者你帶小孩去別人的生日派對,結果發現相較之下,你上次為孩子舉辦的派對超遜的,所以你心想:「我的孩子值得擁有更好的。」
想當然耳,行銷公司也知道如何利用你的愧疚。從可以早早教會三歲小孩閱讀的產品,到能讓小朋友玩上無數小時也不厭倦的最新玩具,這些公司一直在告訴你,你的孩子不僅值得最好的,還要擁有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幸福。
為了迎頭趕上其他模範家庭,家長不斷地買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玩具。《親子家庭》(Parenting)的一項問卷調查發現,百分之七十六的家長在節慶期間都會特別寵溺小孩,因為不想有罪惡感,所以會想盡辦法不讓孩子失望。
但也別以為有錢買東西給孩子就能夠減輕自己的愧疚。美國公共電視新聞網(PBS)最近在特別節目中邀請到歌手兼演員珍妮佛.洛佩茲(Jennifer Lopez),談談她在育兒時經歷過的內疚。即使她的身家淨值預估超過三億美元,還雇了一整組團隊幫忙照顧小孩,她還是常常覺得自己為孩子做得不夠多。所以別擔心,即便你已傾盡全力,大概還是免不了會懷有一絲罪惡感。
被內疚牽著鼻子走會傳遞錯誤訊息
愧疚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不適感受,所以我們常常忍不住想盡一切辦法擺脫它。
以喬為例,為了暫時逃離自己的罪惡感,他只好順從兒子的要求,但最終反而造成長遠的問題。
愧疚也會危及你的判斷力,如果你總是順著罪惡感養兒育女,就很難做出最佳的教養決策。
罪惡感會讓你無法戒除壞習慣
罪惡感會影響你的行為,讓你忍不住想要做些什麼來緩解這種感受,即便你知道這樣並不符合孩子的最佳利益。
被罪惡感綁架的父母通常會有下列行為:
不斷想辦法躲避罪惡感:為了避開令人不安的罪惡感,你會不計代價採取任何行動,只為了不要覺得自己是「壞」父母。舉例來說,休息會讓你心懷愧疚,所以你可能決定犧牲自己的獨處時光;或者,你不買東西給自己,因為沒把錢花在孩子身上會讓你覺得不安。
一心只想緩解罪惡感:父母有時候會為了緩解自己的罪惡感,只好順從孩子的要求,喬和他兒子米卡就是這麼一回事。當孩子哭喊或堅決地說你是世上最差的父母時,你很容易就會讓步,任他們予取予求。即便你知道這麼做不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但至少在當下可以讓你覺得好受一點。
出於罪惡感的過度補償:父母因為一早吼了小孩心有不安,所以晚上就決定讓小孩晚睡;或是因為離婚而心有愧疚,就讓小孩在週末拜訪時為所欲為。這些做法都不能解決問題,卻能緩解家長的罪惡感。
屈服於愧疚感會傳遞錯誤訊息
如果小孩裝可憐你就說:「好吧,就這麼做吧!」或是親戚強調:「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啊!」你就同意借錢,就是在教孩子向愧疚感屈服。
除此之外,如果小孩子發現只要哀號、乞求或癟嘴你就會讓步,他們會開始質疑你的判斷力。小朋友需要的是一致的教育方針和能夠保護自己安全的可靠大人。
如果你在拒絕小孩後感到內疚,為了減輕這種感覺又改口說好,孩子會發現你不夠果斷堅決,反而因此感到焦慮不安。雖然小孩看起來是希望你讓步,但一旦如其所願,反而會降低他們對你的信心。孩子其實希望父母是堅定的領導者,能在艱難的處境下不屈不撓。
小孩子也會學著引發父母的罪惡感。他們會發現如果希望家長屈服,對其中一個要說「我一整天都沒看到你了!」,對另一個則要說「但其他小朋友都可以這麼做!」才會比較有效。你肯定不希望孩子學會利用罪惡感來操縱人。
如何改變做法
以喬為例,他必須學著忍受拒絕兒子時產生的罪惡感,也必須了解有罪惡感並不一定表示他犯了任何錯。事實上以他的情況來說,有罪惡感代表他為兒子立下了適當的限制。
我接觸過的許多父母都會說「我讓小孩打太多電動了」,或「我花在小孩身上的時間不夠」。但他們卻不清楚,解決之道究竟是要改變自己的行為還是情緒?首先,你要面對自己的愧疚感,並覺察這種感覺對自己的行為有何影響,接下來才能決定要採取的行動。
改變行為來面對必然的罪惡感
想要判斷心中的歉疚是否合理,你可以問問自己下面四個問題:
我的行為是否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你可能太過輕忽孩子看螢幕的時間,所以他把時間都花在看電視上;或是你在盛怒之下反應過度,口不擇言,說了不該說的話。如果你的作為確實對孩子有害,請改變行為。
是我能改變的狀況嗎?如果因為三年前離婚了而感到愧疚,你當然沒辦法回到過去改變任何事。但如果是因為沒有鼓勵孩子做功課而內疚,你一定可以採取補救措施。
我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嗎?找出你可以辦到的小小改變,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你可以針對自己的壞習慣制定改變計畫,例如在陪小孩的時候不要滑手機,全心全意地陪他們玩,或是不要在電視機前吃晚餐,規定大家吃飯時都不可以玩電子產品。
我是否能做些什麼向孩子表示歉意?雖然你不需要因為言行流露緊張焦慮就跟三歲小孩道歉,但還是可以視情況跟他們賠不是,例如說:「很抱歉我對你大吼,當時我實在太生氣了,我應該用更好的方式表達我的憤怒。」讓孩子知道在犯錯後該如何補救。
如果你無法改變做法(例如辭職在家帶孩子),那就改變自己對罪惡感的想法。一味地責怪自己,或是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堅信自己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對情況毫無助益。
不做極度悲觀的預測
感覺很差不代表你一定做錯了什麼事,但還是有很多父母會猜測自己做的某件小事,可能會害孩子在未來無法發揮他們的最大潛力。然而,假設自己的教養方針會對孩子造成影響,這類猜測通常是錯的。
假想情境如下:
一位母親忘了替她十歲的兒子報名棒球訓練營,所以她開始胡思亂想:「我真是個糟糕的家長,事情做得亂七八糟。我害他參加的活動不夠,偏偏他的朋友都會去那個訓練營,一起留下永生難忘的回憶,結果他就這樣被排除在外。而且,其他小孩的棒球技巧都會進步,我們家兒子明年可能因為這樣就進不了棒球隊了。」
這位媽媽只因為她的孩子錯過了一週的棒球訓練營,就假設他會成為邊緣人,而且再也不能打棒球了。接著她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認為,兒子不能打進美國職棒大聯盟都是因為自己做事欠缺條理。
在此向各位保證,我從未在治療室遇過任何成人,因為小時候沒去某次的夏令營而來找我看病,反倒是常聽案主說:「我爸媽老是過度焦慮,擔心自己做不好,所以沒辦法跟我輕鬆相處。」
我曾經遇過一位媽媽,她強烈相信好媽媽一定會隨時保持家裡環境整潔,所以她花了很多時間在吸地毯、刷地板、洗窗戶。她不讓小孩子使用任何美術用品,也不准他們邀朋友來家裡玩,就怕他們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諷刺的是,她希望當個維持家中清潔的「好媽媽」,這個信念反而讓她沒有時間與孩子同樂。
其實,孩子根本不在意亂糟糟的房子或沒拖乾淨的地板,反倒是她過度要求家中整潔的壓力帶給孩子不好的感受。
你無法預測某些經歷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更不會知道等他們長大成人後會怎麼看待這些事。等孩子到了三十歲,他們可能根本不記得那些意外,你卻以為那些事會害他們留下一輩子的創傷。
我有個朋友總說她有超級棒的童年,大力讚揚自己的父母,常說他們在離婚後,多麼努力地配合對方一起拉拔孩子。
但如果換成問她的哥哥,你會以為他們是由不同父母養大的,他說爸媽很自私,並認為父母離異是他童年的轉捩點,逼得他不得不快快長大。
經歷了同樣情況的兩個孩子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當然,因為年紀不同,看待境遇的方式也會相去甚遠,但你永遠也無法預測這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所以在你認定自己傷到了孩子之前,請提醒自己,你的預測不一定準確。
不下錯誤結論
找出因果關係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某些情況,這也是我們希望孩子學會的技能對吧?比如說:球是你丟的,所以打破了花瓶你要負責; 或者,就是你打了妹妹,才害她大哭。
不過有時候我們卻會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直接做出結論,只因為自己需要某個解釋,但這種結論通常是錯的。
曾經有位和我晤談的媽媽,她堅信孩子的學習問題是因為自己在懷孕時喝了幾杯咖啡。她說:「我那時一直覺得疲倦,有時就是想喝點東西提神。我明知道不該喝咖啡因飲料,但我還是喝了。」
來找我諮商的許多媽媽都深信,自己在懷孕過程中吃下肚(或沒有吃)的東西,或是自己接觸到的某些東西,是孩子生命中大小問題的主因。我不得不對其中一位媽媽安撫保證,她得知懷孕前不小心喝掉的一杯紅酒,不太可能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轉身又得說服另一位媽媽,孩子在嬰兒時期吃到的非有機蔬菜不會害他容易焦慮。
雖然在懷孕和小朋友的成長期間保持健康的生活很重要,但很多研究也顯示,其實這些事可能不像某些父母以為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二○一一年發表在《神經毒理學與畸形學》(Neurotoxicology and Teratology)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胎兒時期就快克古柯鹼成癮的嬰兒,長大後的表現和一般沒有藥物成癮問題的嬰兒一樣好。也就是說,如果快克都不會降低孩子擁有成功人生的機會,那你在懷孕期間忍不住一直吃鮭魚,也不太可能會是孩子成不了優等生的唯一解釋。
想想自己做過哪些結論來解釋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狀況,然後捫心自問,是不是有其他可能的解釋?如果你為了某件事過度自責,請試著告訴自己那可能不是你的錯,是時候開始修正你所以為的故事走向了。
原諒自己犯下的錯
嘉貝麗不過離開廚房一下下,她充滿好奇心的三歲兒子泰森就跑去看廚房流理台上的東西,但他看不太到,所以就抓了慢燉鍋的電線,想要把自己拉上去,結果慢燉鍋從檯面上掉了下來,裡頭滾燙的熱湯全灑在這個小男孩身上了。
接下來的數個星期,泰森都在醫院裡接受燙傷治療,那些傷幾乎覆蓋他全身,雖然最後痊癒了,但手臂和臉上永遠都會留疤。
嘉貝麗在意外發生後幾個月開始接受心理治療。在我們第一次療程的晤談中她說:「每次我看到他臉上的疤,想到我讓他發生這樣的意外,心裡就很難過。我永遠都沒辦法原諒自己。」
但實情是,嘉貝麗說服自己她不應該原諒自己。她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快樂,而罪惡感是她給自己的懲罰。她接受治療的唯一原因是要確保自己不會再犯下「愚蠢的錯誤」。
嘉貝麗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發生在兒子身上的事單純是件意外,而我們永遠無法避免意外的發生。
她必須了解,每天責備自己對她兒子來說並不健康,孩子需要能給他精神上支持且自愛的媽媽。
經過數個月的治療,嘉貝麗終於願意接受,那件意外不能證明她是個不適任的家長。她是個溫柔慈愛的媽媽。
慢慢地,她開始改變自己對那件意外的看法,最後終於放下了些許罪惡感,不再為發生的事處罰自己,把心力放在享受與兒子相處的時間,並努力協助其他家庭不要發生同樣的事。
稍微感到內疚不是件壞事,但因此認定自己是個差勁的人或糟糕的父母,只會造成更多傷害。不要讓自責妨礙你成為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父母。
努力做到夠好就好
今天稍早我看到一張網路爆紅圖文,上面說:「夠好其實不夠好。」雖然那張圖並非針對育兒一事,但我認為很多現代父母都抱持著這種心態。
然而,一個「夠好」的家長其實可能對孩子最好,至少小兒科醫師兼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的研究如此證實。他在與數千名媽媽和孩童互動後得到的結論是:「好媽媽就是做到夠好就好了。」他的研究結論之後更擴及爸爸的角色。
溫尼考特醫生發現,夠好的媽媽會感到無私和自私之間的拉扯。她們全心照顧孩子,但同時也會有埋怨、不滿;她們也常常犯錯,但透過這種不完美但人性化的教養方式,夠好的媽媽養出的孩子健康又堅強。
仔細想想,這是非常合理的結果。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完美」的父母(先不管完美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你總是把所有事做到「最好」。
當你的孩子長大後會發生什麼事?他必須想辦法在人人都會犯錯的不完美世界中生存下去。他未來的伴侶、老闆、鄰居總有一天會讓他感到失望,他必須知道如何面對失望、受傷和不完美的人們。
你每次在育兒路上犯的錯,都是孩子提升心智強度的機會。這不代表你應該費盡心思加快孩子提升心智強度的速度,但你可以藉由自己的錯誤讓他從生活中學習。
所以說,你不需要因為自己不是完美的父母而過度自責,即使你做到盡善盡美,對孩子也沒有任何好處,不如放寬心當個夠好的爸爸媽媽,接受自己的一切優缺點。
就像你不會因為孩子不完美就少愛他們一點,孩子也會愛你這個夠好的父母。他們將來會感謝你的付出,有一天也會明白你做了種種犧牲,只為將他們養育成負責任的大人。
2不被內疚綁架(節錄)
喬的八歲兒子米卡超重將近四十五公斤,雖然小兒科醫生已經警告喬,米卡會有嚴重的健康問題,喬還是不斷地給米卡吃任何他想吃的東西。
直到小兒科醫生表示,再這樣下去他要打給兒童保護服務(Child Protective Services),喬才開始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喬決定接受心理治療,因為他知道自己需要人幫他改變育兒習慣。
在第一次的療程中,喬承認他會給米卡二到三人份的晚餐,也任由米卡在任何時間點吃零食。喬表示:「我知道自己讓他吃太多了,但我就是沒辦法看他挨餓。他的體型這麼大,不吃不行,而且八歲的小朋友根...
作者序
前言
我從小就立志,長大後要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小朋友。在我童年記憶中,爸媽一直盡力幫助他人,他們好像具備了某種特殊的本領,能夠察覺到誰正處於弱勢、需要援手。不論是匿名捐助有需求的人,或是協助時運不濟的人,他們總是傾盡己力、慷慨解囊。
也難怪我們兩姐妹會成為社工,畢竟我們的父母都長年做著近似社工的事。不過,早在我取得社工師執照前,最初的目標其實是成為寄養家長。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許多小朋友沒有家人,有些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他們從未有被愛的機會。因此,我立定志向,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後,一定要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
我在大學的時候遇見了我的丈夫林墾,他熱愛旅行、認識新朋友、嘗試新鮮事物。剛開始交往沒多久,我就跟他說我想成為寄養家長;他也很支持我的想法,真是萬幸。結婚沒多久──當時我還在攻讀碩士──我們就買了一棟四房的住所,並開始申請寄養家庭證照。我們選擇成為治療式寄養家長,專門領養有重大行為或情緒問題的孩童。除了要上課、完成家庭訪視程序,還要改裝家中環境,好符合寄養證照的申請規定。
但一年後,就在我們快要完成證照申請程序的時候,我的母親因腦動脈瘤驟逝。在她的葬禮上,我聽到大家說了無數個媽媽曾經如何幫助他們的故事——其中有許多人我從未見過。知道這些人的生活因她而有所改變,讓我明白,人離世後留下的記憶,才是真正重要的大事。母親的慷慨大方,讓我更加堅定要幫助兒童的決心。
過沒幾個月,我們終於取得治療式寄養證照,也正式展開我們的寄養家長之旅。當時我在社區心理健康中心擔任心理治療師,專門負責照顧兒童,大都是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同時也會與他們的父母合作。成為寄養父母讓我有機會將自己在治療室教導父母的原則,應用在來到我們家的孩子身上。
林墾和我真的很喜歡擔任寄養父母的經驗,因此也開始考慮領養小孩。只是來到我們家的孩子都不接受領養,他們打算回到原生家庭或由其他親屬領養,所以我們也開始查閱領養等候清單,希望找到適合我們家的孩子。
但就在我母親逝世三週年的那天,我們的領養計畫一夕變色。那天是星期六,當晚林墾說他身體不適,過沒幾分鐘就突然倒地不起了。我馬上叫了救護車,救護人員火速載他去醫院。我打給林墾家人,請他們到急診室跟我會合,我不知道該怎麼和他們解釋,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了。
我們坐在等候區守著,之後醫生才出來把我們召進急診室。只是他沒帶我們去看林墾,而是到一間安靜的小診療室,請我們坐下。醫生口中吐出的話語,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很抱歉,林墾去世了。」
就這麼一句話,我從計畫領養小孩變成了規畫先生的葬禮,渾渾噩噩地度過了接下來的幾個月。
我們之後才知道,他的死因是心臟病發,可他才二十六歲,從來沒有任何心臟方面的問題。然而,他的死因並不重要,我只知道他真的離我而去了。
好險當時沒有小朋友寄養在我們家,不然對小孩來說肯定是難以想像的打擊。有個小男生本來要在幾天後入住我們家,他的監護人得知林墾過世的消息後,就為他找了另一個寄養家庭。
在那之後的一段時間,我遲遲難以確定是否要獨自繼續當寄養家長,畢竟我有全職工作,而寄養兒童通常有許多面談要參與,還要拜訪原生家庭、與監護人和律師會面,不論從實際還是情緒層面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因此,我大約有一年的時間沒有收留寄養兒童。憑著對上帝的信仰、親朋好友給予的關愛,以及身為心理治療師對於悲慟的認識,我勉強找到走下去的力量。
我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才慢慢走出傷痛的陰霾。當我覺得自己站穩腳步、足以勝任寄養家長一職後,就馬上通知了寄養機構,跟他們說我準備好繼續協助寄養兒童了。
成為單親寄養家長是趟全新的冒險旅程,我大都是接週末的臨時寄養工作,也就是擔任全天候寄養家長的後援,在他們需要休息幾天或處理寄養兒童不便在場的家族事務時,暫時照顧他們的寄養兒童。
重新擔任寄養家長的過程十分順利,讓我期待每個週末的到來。我發現年紀輕輕就成為寡婦,要過著充實的生活並不容易;而照顧這些孩子賦予了我生活的目標與意義。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習慣沒有林墾的生活,漸漸找到「正常」的生活模式。曾經和林墾一起從事的許多活動,在失去他以後,也失去了樂趣。雖然有些人鼓勵我去聯誼約會,但我完全提不起勁。
不過遇到史蒂夫後,一切都變了。和我認識的所有人相比,他那麼與眾不同,我很快墜入愛河。最棒的是,他沒有因為我是個寡婦且打算繼續擔任寄養家長而打退堂鼓。
我們在一起約莫一年後,就決定直奔拉斯維加斯完婚,從此展開新的人生篇章。史蒂夫也必須完成寄養證照的申請程序,包括背景調查、上課以及家庭訪視,不過這次的過程順利了許多,因為我家本來就符合寄養標準。幾個月後,史蒂夫也正式成為了寄養家長。
我們很快就習慣了住在一起的生活,就在生活平靜無波之際,史蒂夫的父親羅伯卻被診斷出罹患癌症。起初,醫生對羅伯的狀況還很樂觀,但試了幾種不同的療法,沒有一項奏效,健康每況愈下。幾個月後,醫生宣布他已進入癌症末期。
這消息對我簡直是晴天霹靂。我已經失去了母親和林墾,現在和羅伯這麼親近要好,實在無法想像會再次失去如此重要的人。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接二連三地失去至親,讓我不禁思考這一切有多麼不公平。
但在陷入怨天尤人的深淵前,我提醒自己,心智堅強的人不會自怨自艾。我在擔任心理治療師和痛失至親的過程中明白,如果我放任自己自怨自艾,這個壞習慣會削弱我的心智能量。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提筆列出心智強者不做的事。
我將這份十三件事的清單發表在部落格中,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結果沒幾天就廣為流傳,千百萬人都讀過我的文章,但很少人知道,這是我在人生谷底時寫給自己的信。
在文章爆紅的二週後,羅伯就過世了,我不斷提醒還在傷慟中的自己,不做那些心智強者不會做的事。
因為那篇文章,讓我有機會將「心智堅強者不做的十三件事」寫成一本書,《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能夠和大家分享我學會堅強的親身經歷,讓我倍感榮幸。我收到不計其數的讀者來信詢問各種問題,其中一個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該如何教導孩子成為心智強者?
更有許多讀者表示:「真希望小時候有人教過我這些事。」因此,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告訴大家如何教導孩子提升心智強度。從小培養孩子堅強的心智,有助於他們邁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來。
我在擔任心理治療師和寄養家長時學到,任何年紀或背景的兒童都有機會成為心智強者,只要他們生命中的成人願意花費心力,協助孩子反覆練習、淬鍊出堅強心智。
從小養成心智強者的效益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曾說過:「養育堅強的孩子比療癒受創的成人來得容易。」身為心理治療師,我深表贊同。從小培養心智強度絕對比較容易,而且兒童有無數的成長機會。
你無法避免孩子遭逢逆境,他們總有一天會面對失敗、受到拒絕,也會失去所愛、感到心痛,還會遭遇人生種種低潮。
但只要你教會他們善用提升心智強度所需的工具,他們就能夠將困境逆轉成機會,藉此變得更強、更好。不論孩子處在生命中的何種情境或際遇,他們皆有足夠的力量克服萬難。
當然,這並不表示孩子不需要處理各種情緒,或是不會有壓力過大的問題,但堅強的心智可以幫助他們以更有效的方式來應對各種難題,讓他們有正面解決問題的勇氣,對自己的技巧更有信心,並從失敗中習得教訓。
心智強度三要素
孩子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會漸漸對自己、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發展出自己的核心信念。如果你沒有積極協助孩子奠定健全的觀念,他們可能會養成使潛力受限的想法。
孩子的核心信念會影響他們詮釋事情以及應對難題的方式。更要緊的是,信念還可能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會失敗,就不會努力改變命運;認為自己因他人阻撓而不會成功的孩子,通常也無法發揮潛力。
孩子的核心信念主宰著他的思維、情緒與行為模式。以下列舉兩個擁有不同核心信念的小朋友,在沒有獲選進入籃球隊時的反應:
小朋友一號
核心信念:我不夠好。
思維:我籃球永遠不可能打得好,我就是沒有運動細胞。
情緒:感到悲傷,覺得受挫。
行為:不再打籃球。
小朋友二號
核心信念:我有能力。
思維:只要勤加練習,一定能有所精進,說不定明年就能加入了。
情緒:下定決心,充滿希望。
行為:每天放學後勤練籃球。
雖然你可以修正自己的核心信念,但對成人來說這並非易事,畢竟是堅信了數十年的觀念,要「忘記」談何容易。而那些不斷強化負面信念的思維、行為與情緒,更是難以扭轉。
除了幫孩子培養健全的信念,你也要教他們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調整思維、管理情緒與採取行動。以下心智強度的三大要素:
1. 思維:過度負面的想法、太過嚴苛的自我批評以及極度悲觀的預測,都會使孩子無法發揮潛力。切記,解決之道不是教小孩子樂觀,因為過度的自信、無視實際的危險,會使他們對真實的人生毫無準備、無所適從。我們要教孩子建立務實的觀念,才能讓他們發揮最佳表現。
2. 行為:抱怨、不願跨出舒適圈等無所助益的行為,都會成為孩子學業、人際關係與未來職涯的障礙。我們要教孩子勇於挑戰自己,讓他們即便在缺乏動力的情況下,也能做出正確選擇。
3. 情緒:心情持續低落、發脾氣、拒絕面對恐懼等表現,代表孩子無法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可能使他們無法成就充實圓滿的人生。教導孩子如何控管情緒,像是提高自制力和增進溝通技巧,能讓他們一輩子受益。
為什麼重點放在「心智堅強的父母不做的事」
美國每十三名孩童中,就有一名必須依靠精神藥物來解決情緒與行為問題,且有百分之三十一的青少年表示壓力過大,無法承受;現在的小孩顯然並未學到如何培養強大的心智,但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提升心智強度。
不論是情緒控管或身體意象問題,每週帶孩子來我辦公室求助的父母總是說:「可以請你幫幫我的孩子嗎?」雖然我很樂意提供協助,但要在每週僅一小時的療程中,改變孩子的思維、情緒和行為,進展不可能太快。可是,如果我能傳授父母教育小孩的方法,那成果就指日可待了。
只有父母才能每天督促小孩練習,協助他們提高心智強度。當孩子一整天都不太順遂或是遇到棘手問題時,你可以把握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教學機會,陪在他們身邊,為他們指引方向。
如同我在第一本書說的,心智強度跟體力一樣需要鍛鍊。如果你想要擁有良好的體力,就要培養上健身房運動之類的好習慣,但想要看見運動的成效,你也必須放棄吃太多垃圾食物等的壞習慣。
提升心智強度也是如此,你不僅需要良好的習慣,也必須戒除那些阻止你前進的錯誤思維、行為及情緒。父母常常在無意間妨礙了孩子的發展,區區幾個不當的教養習慣,就可能限縮了兒童提升心智強度的能力。
心智強度訓練活動能夠鍛鍊我們的大腦,就像增強體力的體能訓練一樣。帶著孩子練習各章節的訓練活動,將可協助他們增強內心的堅韌度。
心智堅強的父母只要不做這十三件事,孩子就有機會運用自己的心智力量,成為更加堅毅的人。
除此之外,戒除不當的教養習慣還能讓你做起事來更遊刃有餘,不必再一股腦地拚命努力,孩子也會學到如何事半功倍地做事。
光是交給孩子一份應戒除的壞習慣清單,不會讓他們成為心智強者。當孩子度過倒楣的一天時,告訴他們「不要自憐自艾」,更不會把他們從自怨自艾的泥淖中拉出來。在孩子第一次面對失敗的時候,跟他們說不要放棄,當然也不會使他們奇蹟似地信心大增。
不過,你可以採取特定做法,告訴孩子如何避開十三個削弱心智強度的壞習慣。本書所列的教養策略,將告訴你如何以適合孩子的方式,教導他們那些心智強者不做的事。
本書的每一章都提出了協助孩子建立良好核心信念的策略,讓他們能以更有效的方式提升心智強度。另外,也有專為你和孩子設計的練習活動,使他們能夠發揮自身的最大潛能。
前言
我從小就立志,長大後要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小朋友。在我童年記憶中,爸媽一直盡力幫助他人,他們好像具備了某種特殊的本領,能夠察覺到誰正處於弱勢、需要援手。不論是匿名捐助有需求的人,或是協助時運不濟的人,他們總是傾盡己力、慷慨解囊。
也難怪我們兩姐妹會成為社工,畢竟我們的父母都長年做著近似社工的事。不過,早在我取得社工師執照前,最初的目標其實是成為寄養家長。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許多小朋友沒有家人,有些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他們從未有被愛的機會。因此,我立定志向,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後,一定要收...
目錄
前言
1.不縱容受害者心態
將自己視為受害者的孩子較為消極被動,不會想辦法保護自己或改善處境,這樣態度是孩子最大的絆腳石。
2.不被內疚綁架
多餘的罪惡感會讓你不禁想做點什麼來緩解內疚,即便你知道那樣對孩子無益,甚至長遠來說有害。
3.不把孩子當宇宙中心
過度讚美和關注不會使孩子更強大,反而會讓孩子變成優越感過剩的人,陷入追求外界肯定和注意力、永遠不滿足的惡性循環。
4.不隨恐懼起舞
育兒時順應自己的恐慌,就無法為兒女做出最好的決定。父母想控制自身不安的意圖,反而導致孩子過度依賴。
5.不讓孩子騎到頭上
教養觀念改變下,有些爸媽搞混了尊重與放縱,讓孩子權力漸漸大過父母,甚至還能給家長的決策帶來負面影響。
6.不企求完美無缺
期望小孩與自己完美無瑕,不僅會揠苗助長、有礙孩子發展,還易因害怕缺陷而忽略真正的嚴重問題。
7.不許孩子規避責任
如果父母包辦一切,小孩會欠缺面對真實世界的經驗與自信。孩子未來的老闆或伴侶肯定不想要一個各方面都還依賴爸媽的人。
8.不過度保護孩子
你無法護著孩子一生,如果他沒機會練習面對適量的痛苦和磨難,日後欠缺必要的調適技巧,就只能坐以待斃。
9.不將孩子情緒視為己任
若只想確保小孩快樂,不讓他們練習管理情緒,孩子可能難以面對不同意見,一旦情緒不佳,就只顧發洩、指責別人、要求他人改變。
10.不怕孩子犯錯
堅持確保兒女一路順遂,反而是在害他們。未曾遭受挫敗的孩子會害怕失敗,較易有身心健康問題,執行力也可能較低。
11.不混淆管教與處罰
處罰是讓犯錯的人恐懼、痛苦、內疚,雖速效卻會造成長期後遺症。管教是引導孩子反思過錯、下次表現更好。
12.不為逃避抄捷徑
教養路上走近路或許可帶來短暫解脫,卻會因逃避該處理的難題引發嚴重後果。孩子也可能有樣學樣,養成投機取巧的習慣。
13.不忘記自己的原則
若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和目標,就容易忘了要教孩子的重要課題。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就可能害孩子搞不清楚什麼事才是真正重要。
結語
參考書目
謝辭
前言
1.不縱容受害者心態
將自己視為受害者的孩子較為消極被動,不會想辦法保護自己或改善處境,這樣態度是孩子最大的絆腳石。
2.不被內疚綁架
多餘的罪惡感會讓你不禁想做點什麼來緩解內疚,即便你知道那樣對孩子無益,甚至長遠來說有害。
3.不把孩子當宇宙中心
過度讚美和關注不會使孩子更強大,反而會讓孩子變成優越感過剩的人,陷入追求外界肯定和注意力、永遠不滿足的惡性循環。
4.不隨恐懼起舞
育兒時順應自己的恐慌,就無法為兒女做出最好的決定。父母想控制自身不安的意圖,反而導致孩子過度依賴。
5.不讓孩子...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