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起來朋友很多,但需要的時候,能用的不到1%?
•顛覆人際思維:朋友數≠成功——與一群人吃喝玩樂不如和一個人交流資訊
•善用「弱連結」創造「強價值」——讓陌生人都能為你帶來機運
•經營「弱連結」的30條黃金定律——用最聰明的方式經營最輕鬆的社交
能幫助你成功的,其實都是生活中的路人!
你越親近熟悉的人,建構了你的強關係與強連結,但同時也局限了你的人際格局;需要資源、解決難題、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接觸更優秀的人,你必須關注的是生活中的「路人」——其他部門的同事、朋友的朋友、從沒見過的網友、多年不見的同學,那些不會出現在你的連絡人名單上、平時沒有交集,卻可能帶來關鍵機會的「弱連結」!
如何經營自己的弱連結?
◆1%法則:1%的人創造內容,10%的人傳播內容,89%的人享受內容。讓自己成為創造與轉發的節點。
◆隨機法則:善待任何人。費盡心機經營的人際關係,比不過一次在社群媒體上偶然的聊天。
◆分別滿足:瞭解個別的需求,分別滿足,而非彼此等價交換。
◆定位法則:在社交中,理性地找到自己的價值坐標,瞭解自己需要什麼、有哪些可用的人際關係連結。
◆優勢法則:強化自己最擅長的事,擴大自己對別人「有益」之處。
◆金錢定律:金錢是社交中最不重要的位置。賺錢和花錢只是人生過程,你要爭取的是關注與尊重。
◆領域法則:分配時間結識不同領域的人。有沒有認識數以千計的人不重要,有沒有認識數以千計不同領域的人,才是關鍵。
未來是「熟人無用」的時代,弱連結將帶領你重新認識「關係」本質、擴大人際格局;你的弱連結越廣,人生舞臺就越大!
作者簡介:
高永
畢業於復旦大學管理系,人力資源規劃師,對「弱關係理論」有著深刻的認識。
作為資深的人際學專家,作者想透過本書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讀者能夠明白並掌握一種真正強大的生活力——和陌生人交往的真正技巧,輕鬆搞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使我們更加專注於做事本身,而非人際迷局。
章節試閱
關係的核心:傳遞的資訊
研究者發現,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已嚴重誤解了關係的本質。例如,多數人努力擴充通訊錄,記下更多人的電話,增加人際關係庫的數量,把越來越多的人變成熟人,但他們並未從中受益,反而空耗精力。
這是為什麼?
原因在於:關係並非決定我們未來的核心元素,關係所傳達的資訊才是。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豐富,朋友遍天下,只能說明他是個人緣很好的人,未必可以從龐大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更高價值的資訊。簡而言之,朋友的數量多,不代表可以提供的幫助也多。
深諳關係本質的人,會把大多數工作時間花在與弱關係打交道上。他們擁有一套獨立的關係判斷原則—關係不是一場數量遊戲,而是一個和資訊有關的系統。我們拓展人際關係的目的不是多交朋友,而是獲得更有幫助的資訊。
所以,強關係雖然穩定和牢固,是我們的人際基礎,但強關係之外的弱關係可能擁有一些稀有資訊。在資訊的取得方面,弱關係擁有更高的傳播效率,以及更多元的管道。
社交網的關鍵是資訊品質
不論社交網有多大,你都會無奈地發現,自己與親朋好友之間的交流仍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你對這個很小的範圍瞭若指掌,但在這個範圍之外,你仍然感到相對陌生。我們對社交管理的精力有限,大腦本能地優先處理一個大小固定的區域,從中挑選、加工資訊並做出回應。
凡是強關係為我們提供的資訊,你會看到它大多數時候總是重疊和陳舊的。比如某一天中午,鄰居李先生興高采烈地跑到你的家中。「知道嗎?我們這棟樓昨天來了一個新鄰居!」他並不清楚,你在昨天已經從另一個鄰居趙先生的口中得知這個消息了。你的一位朋友興奮地打電話告訴你,北京居住證制度進行改革,申請流程大為簡化,但你已經在半小時前聽另一位朋友或親戚講過了。這就是強關係特有的「資訊重疊」。
我們與強關係待在一個共同的社交網裡,資訊大多數是互通的。朋友、鄰居和親戚所知道的,你八成也知道,或者有類似的管道可以搞到這些資訊。由此,強關係的數量便不再是決定資訊品質的關鍵因素,反而會經常產生過多的贅餘資訊,占用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提升社交網所能給予的資訊品質,是我們改善社交的關鍵,也是最主要的目標。與強關係相比,從弱關係—不常聯絡或從不聯絡的邊緣關係—那裡獲得的資訊往往是最新鮮的、從未聽說過的,且是至關重要的領域和稀有資源。這些資訊的價值更大,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知識與經驗的擴充。
總的來說:
一、強關係加固了社交網內部的資訊流通,弱關係則建構起我們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二、弱關係可能掌握了我們不瞭解的情況,尤其是能與我們共用其他社交網的資訊。
三、不同的資訊透過弱連結傳遞給不同社交網的人,實現資訊的流通與分享。
我們也可以將弱關係定義為「泛社交」的一種。「泛社交」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許多泛泛之交——同事、網友、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等。在情感層面,這些關係不值一提,但我們每天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與這些泛泛之交共同度過,至少是花費了不少時間在上面,而和熟人的交往時間可能不到五分之一。那些重要的熟人或親人,你可能每年只在重要節日時才能與其同聚。
一、與熟人相比,「泛社交」指那些在情感上「可有可無」的關係。數量多,但情感的重要性很低。
二、對於這種關係的大多數,我們沒有他們的電話號碼,只有一個微信號或QQ號,只會在寂寞無聊、打發時間時才有興趣與之交流。
三、以「泛社交」為代表的弱關係存在於我們社交網的邊緣,卻決定著我們的命運。可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本質上,他們屬於一種臨時性的社交關係。不需要寫進通訊錄,不需要在節日時送上祝福,我們甚至會忘掉他們的名字。但這樣的關係卻更容易打開彼此的心扉,互相提供有效的支援。在重要性上,弱關係有著強關係不具備的優勢。
強關係僅能以「一對一」的方式獲取資訊。在熟人關係網求人辦事,獲得資訊支援,方式總是「一對一」的。你要一個個地打電話、詢問,重要的事情還需要提著禮物登門拜訪。為了求得一個工作機會、打聽一件事或者借錢等重要的需求,你每次只能聯絡一個人,不可能一開始就在熟人關係網裡廣而告之。這種「一對一」的方式使我們解決問題的時間較長,效率也沒有保證。
弱關係可以用「一對多」及「多對多」的方式擴大自己的人際關係。在弱關係網絡,就不存在只能「一對一」的麻煩,而是可以「一對多」,並且實現「多對多」的溝通、分享和求助模式。
「一對多」或「多對多」的資訊分享模式把我們的時間撥快了,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即時解決,或者在幾分鐘內就找到答案。
與強關係的封閉不同的是,弱關係的資訊是開放的,也是多元的,它相當於一部自動更新的資訊儲存晶片——透過它,你能連接整個世界。
弱關係的強價值,表現於「可以無限連結的強網路」。假如你的社交方式是這樣的:
—有一個類似「群組」的工具管理弱關係。
—群組本身具有行業、地點等特性,對自己的弱關係進行詳細的分類。
—群組是公共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進來,分享的資訊也沒有限制。
那麼,這個關係網就實現了無限制的連結。你可以建一個職業討論群組,所有和你從事同一行業的人都能加入;你也可以建一個情感討論群組,任何有情感問題的普通人、專家,都能在同一個平臺上討論︙︙諸如此類,它構成了一個特殊的社交網路,即:
—人們彼此之間不是熟人。
—人們無償或有償地分享資訊。
—人們將各自熟人關係網的資源接在一起,進行需求的交換。
這個網路的本質就是基於弱關係的,並且具有一些真正的用途。它使我們擁有了一個資訊的強傳播平臺,是開放的而非封閉的,是即時的且不需等待的。我們將在其中尋得好運,並在理論上獲得與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溝通的機會。
關係的核心:傳遞的資訊
研究者發現,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已嚴重誤解了關係的本質。例如,多數人努力擴充通訊錄,記下更多人的電話,增加人際關係庫的數量,把越來越多的人變成熟人,但他們並未從中受益,反而空耗精力。
這是為什麼?
原因在於:關係並非決定我們未來的核心元素,關係所傳達的資訊才是。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豐富,朋友遍天下,只能說明他是個人緣很好的人,未必可以從龐大的人際關係中獲得更高價值的資訊。簡而言之,朋友的數量多,不代表可以提供的幫助也多。
深諳關係本質的人,會把大多數工作時間花在與弱關係打交道...
作者序
【序Preface】
資訊時代的社交紅利
在可見的未來,「關係」仍然是一門重要的資訊傳播學。當然,關係不僅是機會和資訊的流動,它還代表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努力。人們在因為關係而成功的同時也產生一些困惑:什麼樣的關係是有益的?我該如何投資,又該怎樣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呢?
多少年來,人們對關係的理解驚人地一致。有一句話始終很受大眾的推崇:「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what you know),而是在於你認識誰(whom you know)。」認識的人越多,好像就離成功越近。為了成功,每個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經營社交,認識更多的人,並把這些人納入自己的關係網,精心維護。
本書會用事實告訴你: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至少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擁有許多高層次的強關係而獲得了可預見的成功。也許互相瞭解和來往頻繁的強關係可以為你搭建一個奮鬥的基礎,提供充分的資訊、經驗和資金,但它同時也會給你的未來限定一個邊界。而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恰恰是邊界外的機會。
一九七三年,著名社會學家、史丹佛大學教授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發表了論文〈弱關係的力量〉。他針對居住在波士頓近郊的經理、技術人員和其他的專業人才如何找工作,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透過訪問發現,在100個人之中有54個人的工作是透過個人關係找到的,而非徵人廣告。毫無疑問,這個結果向我們表明了關係是如此重要!沒人會否定這個結論,但格蘭諾維特說:「事實遠非如此!」
人們都認為關係比履履歷更有價值,特別是當兩份履履歷沒什麼明顯差距時,有關係的人在競爭中的優勢更加明顯。但格蘭諾維特在調查中發現,真正發揮作用的關係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經常見面、彼此熟悉的「強關係」,而是平時很少聯絡的「弱關係」,即所謂的「路人甲」。在依靠關係找到工作的群體中,只有16.7%的人能經常見到工作的介紹人,他們每週見兩次面;55.6%的人只能和介紹人偶爾見一面,另外27.8%的人,甚至一年都見不到介紹人一次。就是這些相對陌生的關係,幫助他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在這裡,「靠什麼關係」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格蘭諾維特因此得出結論:「大多數你真正用到的關係,是那些並不經常見面的人。他們未必是什麼大人物,也許是不怎麼聯絡的老同學、老同事、某次聚會有一面之緣的人,甚至是你根本不怎麼認識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都不在你現在的社交網內,但他們卻在某些重要時刻對你提供了關鍵的幫助。」
他關注的是在求職過程的起點上,關係所發揮的作用:「人們如何獲得工作資訊,特別是優質工作的寶貴機遇?」研究事實表明,由平時極為密切的家人、好友組成的強關係,此時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他們未能在這時提供更多的資訊。反倒是那些由很久沒有來往的前同事、同學或者有數面之緣的人組成的弱關係——人們社交網中的邊緣關係給了重要的線索。
格蘭諾維特的觀點對後來的就業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社交理念。每個人都有需要一份好工作的時候,為何平日精心維護的強關係在這麼重要的時刻失效了?這是因為在由強關係構成的社交網中,人和人的相似度較高,收入、階層、視野和想法都是很接近的,很可能每天都在做著類似的事情,彼此擁有的資訊是重複的,傳播的範圍也受到社交網的局限。你不知道哪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他們往往也不清楚。
弱關係則不同。由於弱關係通常是你固有的社交網之外或處於邊緣位置的人,他們能夠為你提供新鮮的資訊,你們之間的連結經過了比較長的社會距離——也許會有數個樞紐和中間人,把不同的社交網連接起來,為你打開了一扇連接外面世界的通道,你就能獲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包括某個高薪酬的職位。或許碰巧對方有一個朋友就是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
透過對求職——這件極其普遍之事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弱關係的一些基本特點:
1.相對於強關係,弱關係並不是我們生活中最熟絡的人,他不在我們親朋好友的名錄上,你也不會記得他的生日,聯絡強度很低。
2.相對於強關係,弱關係是我們人生中更為關鍵的力量,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稀缺資源和實用資訊。他不是熟人,和你不親近,卻是一個合適的人。
【從強關係到弱關係】
亞伯特-拉茲洛‧巴拉巴西(Albert-Laszlo Barabasi)是《連結:網路新科學》(Linked: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一書的作者,他對人際網路的特點進行了研究。亞伯特認為,人們的社會關係網路是一種符合冪律分布的網路——他稱之為「無尺度網路」。
他說:「互聯網、細胞內的蛋白質連結、人和人之間的性關係、細胞內新陳代謝網路等都是無尺度網路。」無尺度網路突破了強關係,使一個人作為「中心點」可以隨時連結到任何地方。在亞伯特的無尺度關係模型中,無限的弱關係戰勝了有限的強關係。
亞伯特認為,這個關係網絡呈現出5個特徵:
1.六度分隔理論
任何2個不認識的人之間都可以建立聯繫,最多只需經過6個人的傳遞。
2.中心點和輻射式連接
我們作為這個網路的中心點,對外分別擁有強連接和弱連接兩種形式;前者屬於近中心區的強關係,後者是邊緣區域的弱關係。
3.符合冪律分布原則:80 / 20法則
即二八法則:關係網絡中20%的節點建立了整個網路80%的連接,其他80%的節點占有了20%的連接。
4.強者愈強(富者愈富)
亞伯特的無尺度網路對於「優先原則」和「增長原則」給予無限制滿足,越早加入網路的連接,增長就越快。當你擁有更多的連接節點時,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多的連接,進而無限擴容下去。顯然,這是有邊界的強關係社交網做不到的。
5.勝者通吃
在第四特徵的推動下,一個優秀的節點必然能夠脫穎而出(擁有最強的弱關係庫的人),占有和支配最多的資源,達到勝者通吃的效果。
哈佛大學的人際關係學教授傑•普利對我說:「越是簡單的思想,影響就越深遠,傳遞和輻射也就越快,現實作用也就越強大。」作為對格蘭諾維特思想的補充和延伸,亞伯特的無尺度網路理論出版後沒幾年,就被超過兩千五百篇論文引用過。這充分體現了弱連接的理論,透過本書,亞伯特與兩千多名學者建立了弱關係,雖然他們可能沒有見過面。
從強關係到弱關係,我們跨越的是傳統熟人社會的邊界束縛,擺脫的是階層的限制,跳出自己固有的社交網;重視弱關係的拓展,擁有的便是機會無限的世界。弱關係的關鍵不在於你擁有多麼高品質的社交網,也不在於你處於何種等級的階層,而是你能夠接觸和連接多少這個社交網之外的人。
太熟沒用?至少有些研究得出的資料證實了這一現象。二O一O年,3個美國人做了一項「電話通訊調查」,他們獲得了二OO五年八月份英國整個電話通訊記錄,這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透過電話通訊,可以構建一個可見的社交網路,再結合每個電話連接區域的經濟狀況,他們從這些資料中發現,經濟收入越高的地區,其社交交往(電話聯絡)的多樣性就越明顯。
越是富人,就越容易跟不同階層和不同地區的人聯絡。收入較差的地區和群體的聯絡特徵則比較單一,固定在一個「穩定的社交網」內。富人認識的人比窮人多,但他們並不只是認識富人。
通話時間的長短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富人打電話的時間短,窮人打電話的時間長。當然這是相對而言,但平均值顯示了這一特徵。富人喜歡跟各種人聯繫,不過,大多數都是弱連結。
這個結果產生了一個問題:到底是因為富人的財富、地位才使他們獲得了連結的多樣性,還是連結的多樣性幫助他們創造了財富和地位呢?就像哈佛大學的學生向我詢問的:「我們的社交網路與財富的關係是什麼?」我經常聽到類似的困惑,還有對自己缺乏過硬的強關係的抱怨。
人們在仰望成功時閃出的第一個念頭,總是諸如對「沒有親戚、貴人幫幫我」的失望和沮喪。但是事實已經冷漠地告訴你,我們所認識的絕大多數人其實都不是強關係,真正依靠強關係來取得事業突破的人只是少數。
如果你讓自己所認識的每一個人提供一個工作資訊,有極大的概率會產生這個結果:所有的強關係提供的資訊都是你早就知道的,只有某個弱關係提供的資訊是你不知道的,而且它最有用。我建議你做一次這個實驗,它會用結果告訴你,並且幫助你理解什麼是弱關係。
因此,我們在本書中探討的並不只是如何拓展關係,弱關係理論的本質不是「人際公關學」,而是「資訊傳遞學」。透過本書,我們要學習和掌握最有效率的交流,特別是跟那些自己並不熟悉的連絡人。
【本書為誰而寫】
現在,我們生活中大量地使用手機,每個人都是互聯網社交中的一個活躍分子。透過網路,我們可以連結到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個陌生人,並透過這種方式加固自己的強關係。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仍然沒有意識到弱關係所攜帶的高價值資訊。人們的雙腳邁進了以弱連結為主的資訊社會,大腦卻繼續停留在熟人社會。
在本書中,我希望與讀者一起開啟一段奇妙的旅程——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的人際關係——從熟人社會跳出來,關注那些隱藏在身邊卻又被忽視許久的關係。他們在你的生活中出現得不是那麼頻繁,但卻十分重要。
究竟是哪些人在人生的關鍵點改變了你的前進方向?弱關係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職業選擇、生意的發展和情感生活?透過本書,你會找到答案。我們不僅能從中重新認識關係的本質,還能拓寬自己的人際視野,掌握新的、強大的資訊管道。
【序Preface】
資訊時代的社交紅利
在可見的未來,「關係」仍然是一門重要的資訊傳播學。當然,關係不僅是機會和資訊的流動,它還代表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努力。人們在因為關係而成功的同時也產生一些困惑:什麼樣的關係是有益的?我該如何投資,又該怎樣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呢?
多少年來,人們對關係的理解驚人地一致。有一句話始終很受大眾的推崇:「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what you know),而是在於你認識誰(whom you know)。」認識的人越多,好像就離成功越近。為了成功,每個人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經營社交,...
目錄
序 資訊時代的社交紅利
Part 01有效人際關係--為什麼你真正用到的不到1%
每當需要一份工作和一個好客戶時,我們滿懷期待地翻開通訊錄查找半天,又會眉頭緊鎖地把它放下。這時,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平時勾肩搭背的熟人們反而沒有作用?」
‧為何你總是不能與機會偶遇
‧關係的核心:傳遞的資訊
‧弱關係的本質:提供你不知道的資訊
總結:路人往往能給你最佳機會
Part 02習慣忽視偶然資訊--為什麼能幫助你的往往是路人
弱關係就像一面神奇的放大鏡,它把每個人身上對於他人的「小價值」無限放大。這些資訊對擁有者而言沒什麼了不起,分享一下不會損失什麼,但對求援者卻可能重如泰山。
‧沒被在意的偶然資訊
‧如何才能跳出「不信任」的心理誤區?
‧人們習慣了忽視「潛在價值」
‧弱關係:資訊集合的強傳播
總結:弱連結往往可以帶給我們希望
Part 03熟人無用時代--誰會成為你最好的合夥人
熟人的功用將僅限於精神支持和心靈撫慰,人們所有的社交和事業資源都將有賴於那些不怎麼熟的弱關係。意識不到這一點的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命運。
‧資訊時代,強關係無法讓你過得更好
‧精英社交關係網=愚昧的封閉
‧當你「與世隔絕」,問題就來了
總結:弱連結帶來最好的合夥人
Part 04需要人際關係,更需要資訊--如何獲得自己不知道的資訊
在弱關係的1%法則中,1%的使用者在製造內容,10%的使用者傳播內容,剩下89%的使用者輕鬆地享受內容。這使我們能利用這個由弱關係構成的平行分布型資訊網路來快速獲取資訊。
‧弱關係承擔了多數的資訊傳播
‧傳達關注,而不是「轉發」
‧好奇心、直覺和個性
總結:弱關係,不需要刻意維護
Part 05低成本和高效能--如何快速找到能幫助你的那個人
弱關係的本質不是價值交換,而是資訊交換。在弱關係中,「可交換的資訊」才是價值,而最有價值的資訊,往往就在你覺得最無用的聯絡人那裡。
‧是誰給了你優質的工作機會
‧制訂社交聯絡的「細節策略」
‧最大的誤區是「口才決定一切」
總結:從尋找樞紐到充當樞紐
Part 06挖掘需求交集--如何構建弱關係資訊網
需求是所有關係的基礎。沒有需求,就沒有社交。我們在篩選弱關係與建立弱連結時,要耐心而充分地思考自己與別人有哪些需求,這些需求之間有沒有交集。
‧主動連絡他人的人也會被別人連絡
‧利用互聯網技術精確傳達資訊
‧創造「流動性」的弱連結
總結:挖掘自己與別人的「需求交集」
Part 07弱關係實踐指南--如何快速擴大人際關係價值鏈
培養一個最擅長的技能,但你的技能和本領必須是有人需要的。需要就是市場。如果沒有這個市場,你多麼努力地工作,熱情地追求理想,都無關緊要;你的本領再大,可能也沒人理會你。
‧借助強關係,拓展弱連結的規模
‧組合「拼圖碎片」,發揮「競爭力」
‧不高估金錢的作用
‧「分別滿足」,而不是「等價滿足」
總結:弱連結的隨機法則
Part 08弱關係中的行銷學--資訊時代,如何引爆社交強能量
行銷中的弱關係與我們之間並不是等價的利益交換,而是超值的利益回報。沒有商業連結時,弱關係或許什麼也不是,但當商業連結發生時,我們從中收穫的回報將是無比驚人的。
‧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風暴
‧如何用弱連結擴大行銷網路
‧弱關係中的「強市場」
總結:用弱關係構建最佳商業模式
附錄
經營「弱連結」的30條黃金定律
序 資訊時代的社交紅利
Part 01有效人際關係--為什麼你真正用到的不到1%
每當需要一份工作和一個好客戶時,我們滿懷期待地翻開通訊錄查找半天,又會眉頭緊鎖地把它放下。這時,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平時勾肩搭背的熟人們反而沒有作用?」
‧為何你總是不能與機會偶遇
‧關係的核心:傳遞的資訊
‧弱關係的本質:提供你不知道的資訊
總結:路人往往能給你最佳機會
Part 02習慣忽視偶然資訊--為什麼能幫助你的往往是路人
弱關係就像一面神奇的放大鏡,它把每個人身上對於他人的「小價值」無限放大。這些資訊對擁...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