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充份探討符合聖經教導的奉獻觀,回答了 「上帝為何要我們慷慨奉獻?」、 「奉獻是否得依循某個數字比例?」以及「奉獻的對象與優先次序 」等問題。
若愛已湧流,奉獻自會源源不絕。
奉獻會扭轉我們和他人的生命,不只在今生,更延續至永恆。
作者簡介:
國際性神學會議知名講員,經常為暢銷雜誌「今日基督教」與基督教學術性期刊撰文,有當代釋經學巨擘之譽。
現任泰伯特神學院 (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 教授,並擔任百歐拉大學 (Biola University) 聖經學和神學系主席。
著作等身,他的專業領域為解經、釋經學和新約神學,這些學科與普世宣教和教會的屬靈增長息息相關。
他一生的首要職志就是看見教會實現大使命、透過發展生氣蓬勃的肢體社群,使教會得著更新。
他熱愛教導聖經,至今已逾三十年熱情未減,他也以聖經建造個人屬靈生命而聞名。
他筆下著作有《加拉太書中肉體與聖靈之爭》(暫譯)、《烈火聖約—讓聖經的烈火轉化你的生命》以及《心中有愛,奉獻無礙—聖經教導的奉獻觀》。
目前他與家人定居於美國加州約巴琳達市 (Yorba Linda, California)。
譯者簡介:
台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喜愛翻譯和旅行。
章節試閱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
舊約中早就用撒種與收割穀物的畫面來比喻奉獻(詩一一二:9;箴十一:24-26;二十二:9),不過,充份闡述這個概念的人卻是保羅,經文出處為哥林多後書第九章六至十五節。哥林多後書第八到九章的文本背景是保羅教導哥林多信徒要辦妥捐助耶路撒冷和猶太當地貧困教會的事(註四),在這兩章,保羅給哥林多信徒諸多勸勉,其中有一
動機原則,就是上帝會依照撒種/奉獻的程度,以等比的屬靈收穫來回報信徒。(註五)保羅在林後第九章六至十五節闡述了這個觀念:
1. 準則( 第六節)—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2. 個人選擇( 第七節)—“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 神所喜愛的。”(註六)
3. 神必多多加給我們種地的種子( 第八至十一節)
( 第八至九節)—我們凡事常常充足,不虞匱乏,能多行各樣善事,我們的仁義更會存到永遠。
( 第十至十一節)—我們必定不會缺乏樂捐的種子,因為上帝會供應並增添我們的物力和財力,使我們多多施捨的能力永不匱乏!(註七)
4. 我們慷慨撒種/樂施的結果( 第十二至十五節)
( 第十二節上)—我們的奉獻將充分供應聖徒所需。
( 第十二節下至十三節)—我們奉獻時,他人看見我們的順服和慷慨,便會感謝神。
( 第十四至十五節)—我們做奉獻,他人會為我們禱告並想念我們。
你看,保羅的論述有百分之八十是著眼於奉獻的動機。十節經文中有八節探討若我們多多施捨,上帝會恩慈地供應我們所需( 第八至十一節),也討論我們奉獻會帶來的驚人果效( 第十二至十五節)。
保羅無意高聲疾呼、強迫信徒無償付出,他想要激勵聖徒選擇為肢體和教會慷慨奉獻。我們雖有自由不奉獻,但上帝卻藉由呼喚我們內心的各種渴求,激使我們選擇奉獻!動機好壞的分別在於是否有顆樂意的心( 第七節下半)。假如我們奉獻時感到不自由、不樂意,就得檢視自己的動機了,若你感覺不自由,也不喜樂,就合上錢包吧!這是新約中恩典式奉獻出人意外的妙處,我們應該儘快放下心不甘情不願的奉獻行為,選擇樂意奉獻。
我和同事曾經想試驗這幾句經文的教導實不實在,結果真令人驚喜連連。舉例來說,約三個禮拜前,百奧拉大學有個教員正要走回他的辦公室,途中,一個國際學生攔住他,表示有事相談。原來他想為自己的成績不好跟老師道歉,因為上學期修讀這個老師的研究所課程時,他的成績不盡理想。他們一邊談,一邊走回這個老師的辦公室,老師看到門口信箱內有個信封,便不假思索地拿起來,踏進辦公室,擲到桌上,兩人接著坐下討論這個學生的情況。
長話短說,上學期是這個學生抵美第二年,但他的孩子病了,太太也意志消沉。他為了支付孩子的醫藥費,只得一邊用非母語修讀研究所的所有課程,一邊長時間打工,難怪他沒辦法好好修課。教授看到學生有一顆柔軟的心,人生又突遭變故,再也按納不住情緒,開始落淚,兩人哭了一會兒,學生請教授為他禱告,教授努力收拾情緒,將手放在學生肩上,開始為他禱告。
他開始禱告,不到十秒鐘,就聽到腦中有一個聲音,他馬上察覺是主在說話,主說:“掏空你的錢包!”這種事他可不常遇到!主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但這太不尋常了,所以他嚇了一跳。連回嘴都沒有,就逕自快速結束禱告,拿出錢包,打開,將錢包內所有的錢奉獻給這位親愛的弟兄,他告訴弟兄他巴不得奉獻更多,但是當下手邊僅有這點現金。不過,他告訴他,主希望他和他的家人明白耶穌看見他們的需要且非常愛他們。這個國際學生看著放在自己大腿上皺巴巴的鈔票,不禁淚流滿面,直說感覺好像收到了一百萬一樣。
師生兩人淚眼以對後,學生才告辭。教授平復心情後,就拿起之前在信箱的那個信封,原來是他班上某個研究生寫的匿名信。這個學生表示,教授之前曾幫班上每位同學買一本輕薄小書( 因為他忘記將該書列入課程書單),但好幾個學生之後忘記付錢,這個學生擔心教授會虧錢,就寄給他好幾張面額二十美元的鈔票。這個教授立刻查覺,這個匿名弟兄或姐妹的樂捐和他自己兩、三分鐘前決定掏空錢包有直接的關聯!他不由得坐下,眼淚簌簌地流下,剛才天父竟為他安排了這麼奇妙的體驗,不但擴展了他的信心,也鼓舞他的善行。信封裡的款項比他奉獻給那位國際學生的錢多一倍以上,再度在他的心版刻下神對慷慨樂意捐獻的應許:“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林後九:10)。(註八)
我個人也有這方面的見證,信主五十年來,上帝的信實何其廣大,每當我慷慨地撒種,祂就賜下多而豐富的種子。上帝賜下種子的創意似乎是無限的,祂曾感動祂子民的心,將錢放入我教會的聖經中,或將內含現金的信封放在我家門口( 或信箱!)或寄來匿名匯票。我也多次意外地收到主內肢體寄來的支票,上帝也使用保險公司和出人意料的退款、零星的產品郵寄退款、脫手資產的額外收入來祝福我,上帝還特別賜下一些顯然是祂預備賺外快的機會。我是過來人,所以好心勸你慷慨地撒種吧!我們的天父上帝說過祂“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 第十至十一節),你必會凡事富足。
積累財寶在天上
此動機貫穿奉獻的所有層面,它可說是我們決定性的動機。路加福音十六章九至十三節中不義管家的比喻所討論的正是這個觀念,在那個故事中,耶穌提到屬天的獎賞,就是我們的“朋友”會接我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第九節)、上帝會將“真實的錢財”託付我們( 第十一節),也講到上帝會把“我們自己的東西”給我們( 第十二節)。
保羅也在提摩太前書六章十七到十九節講述了同樣的概念:
17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 神。18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19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請注意保羅頻頻在這段經文中玩文字遊戲。(註九)有錢人只會在今世( 原文是age)有錢,應當為將來打算,“將來”意指“來世”(原文是the-age-to-come ),他們不該定睛在個人的錢財上,那是靠不住的,而是應該專心在行為上富足,這會給他們帶來極美好的屬天財寶,使他們持定真正的生命—天上的財寶和天家。富足的人一旦明白人的生命是要延續至永生的道理,就會明白應該如何看待今生。這就是直指人心對於永恆的渴望。
說到累積財寶在天上,大家最耳熟能詳且最能背誦的經文大概要算馬太福音六章十九至二十一節了,耶穌這樣說:
19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會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20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會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21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這段經文的字句不但美妙且能撫慰人心,是上帝命定我們去經歷的(註十),耶穌也挑戰我們,要我們別忘了定睛在天上的家。否則若只是專注於積蓄地上的財富和安全感( 而非屬天財富),我們就離錢財的誘惑不遠,也很容易淪為金錢的奴隸。耶穌和保羅皆提出,有太多事物可能損害我們的錢財使之化為烏有。上帝深愛我們,不忍見到我們將人生建立在這些轉瞬而逝且虛浮的事物上,它們不但微不足道,也不是真財寶,甚至是屬於別人的( 路十六:9-13 ),唯有定睛仰望我們的天家和屬天財寶,我們才能遠離迷思。
得著屬天眼光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資在屬天的事物上!也就是說,我們該把自己的財寶投資在會帶來屬天影響的人、事、物上。一旦我們將財寶用於擴展天國,心思意念也會隨之嚮往天國。耶穌說:“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六:21)就是這個意思,意即當我們願意將上帝賜給我們的部份錢財還給神,我們就能轉眼定睛在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上,也就是真正的生命。因此,我們若想在基督裡成長,慷慨奉獻太重要了。雖然我們奉獻之前,往往已有樂意的心,但是先拿出奉獻也會使自己的心更樂意奉獻,奉獻能夠改變我們的心,扭轉我們的眼光(註十一),這實在是另一個恩典式奉獻神奇的一面,也是聖經訴諸我們的渴望,讓我們能心中有愛,奉獻無礙。
為永恆的國度結交朋友
不義管家的比喻( 路加福音十六章一至十三節)是耶穌所有比喻中,公認最難詮釋的比喻,這一點頗叫人感到棘手。原因是,在這個故事中( 路加福音十六章一到八節),耶穌竟挑了一個奸詐狡猾的管家或經理當主角,評論家對此大惑不解,拼命設法為耶穌找臺階下,然而,如果說耶穌只不過是想強調這個狡猾管家身上一個不錯的特質,這個說法既不浪費大家時間,又不拐彎抹角。雖然這個管家的許多舉止都不入流,他卻有一個基督徒應當效法的重要特質。我們稱它為“由小到大”的邏輯陳述。假如有一件事情在規模尚小的時候是真實可信的,那麼我們可以確信一旦規模增大,此事仍是真實可信的。倘若某一特質在一個品行低劣的人身上是美好又合宜的,想像一下,此特質在一個重生的人身上將散發何等的光彩。耶穌的基本策略就是這樣。(註十二)
路加福音十六章一至八節的比喻本身非常清楚明瞭。一個有錢人開了一家很大的農產品批發公司,他的總經理被發現手腳不乾淨,亂花有錢老闆的錢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老闆叫這個總經理捲舖蓋回家。這個不老實的傢伙進退兩難,曉得自己快要丟掉管事的閒差,於是想了一個對策:
我沒力氣鋤地,又拉不下一張老臉上街討飯。這樣吧,我大幅取消欠我老闆錢的零售商的欠款,跟他們套交情、做朋友,等我丟了這份管理職務的差事,他們一定會接我到他們家裡去住!
第五至七節的管家所做的事正是取消他人欠款。這裡的欠款數目可謂天文數字,因為福音書作者要強調債務人欠下鉅款,也要強調管家願意取消大部份的債務,為人何其慷慨大度。到了第八節,這個比喻進入尾聲,福音書作者接著敘述耶穌的詮釋和祂對金錢本質的看法: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粗體為作者所加)。
綜覽聖經全書,在金錢和奉獻一事上,這個比喻的教導最強而有力,也極富見地!原因是在這個比喻,耶穌要強調基督徒應該像非基督徒一樣精明,知道怎麼用錢。光明的兒女應該明白如何善用金錢建立友誼,就像今世的兒女一樣。耶穌在路加福音十六章第九節要強調的重點是: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為免讀者還未理解耶穌在此強調的特殊重點,在這裡再次陳明祂的意思。我們基督徒本應相當精明地理財,那麼到了不再管錢的一刻( 辭世時),我們應該已將金錢投資於許多會歡迎我們回天家的“朋友”身上了。換言之,我們應該聰明地抓住恩典式奉獻的榮幸,只要能力所及,儘量精明地投資於人的生命,好讓世界各地許多人能夠得救、靈命增長,並用愛心幫助他們人生健全發展。我們這麼做非但不是花錢,反倒是投資呢!投資金錢傳揚福音,會讓我們結交無數的朋友,他們會在永恆國度中認出我們是他們的朋友!這個觀念很讓人瞠目,不是嗎?
耶穌鋪陳運用屬世錢財去結交永恆朋友的教導時,也強調金錢的五個本質:
1,(第九節)金錢終究會化為烏有( 一定會如此,只是時間早晚)。
2.(第十節)金錢是“最小的事”。
3.(第十一節)金錢不是真財寶,但倘若我們在錢財一事上忠心,日後神會賞賜真財寶給我們。
4.( 第十二節)神用屬於別人的錢來考驗我們是否為忠心的好管家,日後神才會賜下屬於我們的錢財。
5.( 第十三節)錢財也考驗我們是否能單單服事神,不當守財奴。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
舊約中早就用撒種與收割穀物的畫面來比喻奉獻(詩一一二:9;箴十一:24-26;二十二:9),不過,充份闡述這個概念的人卻是保羅,經文出處為哥林多後書第九章六至十五節。哥林多後書第八到九章的文本背景是保羅教導哥林多信徒要辦妥捐助耶路撒冷和猶太當地貧困教會的事(註四),在這兩章,保羅給哥林多信徒諸多勸勉,其中有一
動機原則,就是上帝會依照撒種/奉獻的程度,以等比的屬靈收穫來回報信徒。(註五)保羅在林後第九章六至十五節闡述了這個觀念:
1. 準則( 第六節)—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2. 個人...
作者序
超越捨己
一聽到這個主題——合乎聖經教導的奉獻,很多福音派基督徒就會一臉為難,好像有人逼他們上刀山下油鍋一樣。他們會說:“唉,我也知道自己不該那麼自私,應該少花錢滿足自己,多向神奉獻,可是這樣的日子好痛苦啊!”他們以為聖經所教導的奉獻其核心動機就是捨己,多為神擺上,少體貼自己。然而,當我們檢視新舊約經文,卻發現捨己不是奉獻的應有動機,其實真正應有的動機與捨己完全不同。
魯益師曾在筆下巨著《榮耀的重量》中表示,基督徒不僅對於奉獻抱持這種錯誤的動機,對於整個信仰生活亦都抱持偏差動機。他提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見地:
今天,如果你問二十個好人,他們心目中最崇高的美德為何?十九個人會回答:“無私。”可是如果你問早年任何一位偉大信徒這個問題,對方會回答:“愛。”這就是他們的不同點。一個正向詞彙被負向詞彙取代了,這不只攸關其文學意義,無私最常讓人聯想到的負面想法是不留好處給自己,而非為別人著想。好像最要緊的是禁戒自己的私慾,不是祝福別人,我可不覺得基督教的美德“愛”是這個意思。(註一)
我感覺基督徒一談到聖經所教導的奉獻觀,負向詞彙無私往往壓過正向的美德愛,我們掉入一種現代社會的自戀,以為能夠捨己才是關鍵,魯益師再度質疑這種顛倒不清的觀念:
新約多處提到捨己,但卻不曾將捨己視為最終目的。聖經教導我們要捨己,背起我們的十架,跟隨基督,且幾乎所有我們可以找到的關於捨己的敘述都是以人的渴望為訴求。倘若現代人隱約以為為自己著想、急切希望享受美事是不對的,那我要指出這種觀念起源於康得和斯多噶學派,與基督信仰搭不上邊。誠然,只要我們去看四福音書關於獎賞的大膽應許和那些獎賞令人驚訝的本質,就會發現我們的主應該認為我們不是欲求不滿,而是懶得向祂伸手。我們已淪為冷淡的受造物,雖然上帝早已賜下無盡的喜樂,我們卻仍倚賴酒、色和個人的野心渾噩度日,就像天真不解的孩童無法想像受邀到海邊度假有多麼愜意,就索性繼續待在貧民窟做泥巴餡餅,我們真的是太容易滿足了。(註二)
本手冊的論點是,聖經對奉獻的教導根源於回應至少三個基督徒的基本渴望:渴望愛神以回應祂付出的愛、渴望愛別人,和渴望見主面時,能得到關注與獎賞。雖然在某些情況,這樣的奉獻的確包含捨己這個負向層面,捨己卻不是聖經所述的核心動機。聖經記載的反而是上帝有意喚醒我們心中的渴望,這個渴望就是為了回應祂在基督裡賜下的大愛而去愛人。因此,要學會慷慨奉獻,不在於拼命捨己,而要學習不吝嗇地愛人,一如神毫無保留地愛我們。慷慨奉獻的真諦就是慷慨地付出愛。
超越捨己
一聽到這個主題——合乎聖經教導的奉獻,很多福音派基督徒就會一臉為難,好像有人逼他們上刀山下油鍋一樣。他們會說:“唉,我也知道自己不該那麼自私,應該少花錢滿足自己,多向神奉獻,可是這樣的日子好痛苦啊!”他們以為聖經所教導的奉獻其核心動機就是捨己,多為神擺上,少體貼自己。然而,當我們檢視新舊約經文,卻發現捨己不是奉獻的應有動機,其實真正應有的動機與捨己完全不同。
魯益師曾在筆下巨著《榮耀的重量》中表示,基督徒不僅對於奉獻抱持這種錯誤的動機,對於整個信仰生活亦都抱持偏差動機。他提出了非常有...
目錄
目錄
超越捨己……………………………………………………………………..1
讓人傻眼的奉獻統計數字………………………………………………….3
為何上帝要我們慷慨奉獻?......................................4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4
積累財寶在天…………………………………………8
為永恆的國度結交朋友………………………………..10
上帝是我主,錢財僅工具……………13
來自真理的解答……………………………………………………………………..15
慷慨奉獻是否應依循某個數字比例?..................................17
十一奉獻:舊約做法…………………………………..19
量力而捐:新約做法…………………………24
新約中慷慨捐獻的實踐面向..................27
信徒為所在地區奉獻………………………….27
向餵養我們靈糧的人奉獻…………………….27
向窮乏的肢體奉獻………………………..……….29
教會間互相捐助………………………………………………….31
實行原則—得著屬靈好處,還以物質捐獻…32
實行原則—教會幫補,以求均平………………33
信徒個人與教會的差傳奉獻……….…………35
結論 ………………………………………………………………………………38
目錄
超越捨己……………………………………………………………………..1
讓人傻眼的奉獻統計數字………………………………………………….3
為何上帝要我們慷慨奉獻?......................................4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4
積累財寶在天…………………………………………8
為永恆的國度結交朋友………………………………..10
上帝是我主,錢財僅工具……………13
來自真理的解答…………………………...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