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教養孩子,如何認清孩子的心智與潛能,使其適性發展?
本書是幼童心智迷宮的最佳導覽地圖!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懷孕生子是人生中很深刻、強烈、奇妙的經驗。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有著澄澈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和看似神祕的大腦思維。
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始終注意著嬰兒的重要性,在過去十年裡,我們對嬰兒和幼童的理解有了一些革命性的發現:科學家認為,嬰兒的行為和認知是不合乎邏輯的,他們的思考和經驗能力存在著許多限制。然而,此刻他們已然發現,嬰兒不只比他們認為的學得更多,而且還想像得更遠、關心得更廣、體驗得更深。就某些方面而言,幼童其實比成人更聰明、更富有想像力、更關心他人,甚至更有自覺。
孩童,真是我們非常熟悉,同時卻又無比陌生的對象。
一個兩歲大的孩童,看見飢餓的陌生人,會遞給他吃到一半的棒棒糖;一個三歲大的孩童,堅持必須也要為他口袋裡的小玩偶準備好餐具,他才肯用晚餐;一個五歲大的孩童,從翻仰的金魚身上,可以感受死亡的不可抗拒。
難道,這麼小的他們已經有了同理心?已經有了假設思考的能力,並且對自己的想像堅信不移?在還沒學會閱讀與加法前,小寶貝們如何得知關於道德的複雜事理呢?童年時代是人生至關重要的成長階段,但我們對那個階段所知的實在太少了,而許多時候甚至忽略了它!
艾利森.高普尼克,一位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同時是一位母親。她從心理學、神經科學的諸多實驗以及嬰兒的發展實例,讓我們更了解嬰幼兒看見的、感受到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並且將這些知識性的理解,轉換成發人省思的生命體悟,帶領讀者更加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未曾發現的生命意義。
人何以為人?一個小嬰兒著迷似地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了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殷勤探索他的遊樂環境,可能是人類之所以成就這麼多「科學發現」的關鍵;全心投入地玩著裝扮遊戲,可能解釋了我們如何想像未來,甚至是如何寫出一本書,如何發明日新月異的科技。
本書探討的正是孩童如何發展出能改變這世界的心智。
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哲學工具來理解孩童的內在生活。反過來,了解孩童的意識能讓我們對於日常的成人意識及身而為人的意義,產生一種全新的觀點。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父母,以及不是父母的人,從一種嶄新的角度去欣賞童年的豐富性與重要性。哲學與科學能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如何思考、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還有我們自己如何思考、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首位以發展心理學角度探討傳統哲學議題的認知科學家,也是「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創始人之一。
高普尼克在二OO九年寫了這本膾炙人口的好書《寶寶也是哲學家》,引起了廣大迴響。她與聽語科學專家Patricia Kuhl和兒童心理學家Andrew Meltzoff合著的另一本暢銷著作《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被譯成二十餘種語言。她的文章和評論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報章媒體。
高普尼克曾於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及諸多兒福機構發表兒童心智理論相關演說。現居於柏克萊,育有三子。
譯者簡介:
陳筱宛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碩士,曾任職出版社。譯有《別掉入思考的陷阱!》、《活出工作的意義》、《給山姆的信》、《星期一的領導課》、《生存力》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小孩是蝴蝶自然能飛 楊茂秀
拿到編輯寄來的The Philosophical Baby: What Children’s Minds Tell Us About Truth,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一書及中譯稿,便立刻中英對照地讀完。
哇,這真是一本好書。而且,是從事兒童哲學及思考教育的人,應該好好研讀的作品。其實,這本書屬於英國哲學家R.M.赫爾(Richard Mervyn Hare)口中說的,劍橋與牛津的教授們最希望寫出來的作品。是各行各業的專家與普通人,及有機會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益的好書。
我在台灣兩星期繁忙的行程中,遇到人就推薦這本書。有一天,在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的課程會議中,從哈佛回來的張鑑如教授聽我說這本書的好,她靜默了一陣子,才微笑說:「我從小,我是說從讀碩士開始,我的教授就常常拿Alison Gopnik的著作要我們讀。他的東西是很好。」
這本書的內容豐富,橫跨認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哲學及宗教,但是,讀來不覺雜多,更不紊亂,讀他的東西,讓我憶起閱讀羅素的哲學及通俗作品的經驗,明白而典雅,但並不容易吞嚥。我是說,不要速讀,不要跳脫著讀,要慢慢讀,時時停下來想一想,能拿它與自己的經驗印證更佳,能有朋友一起討論,那就十分地享受了。我這麼說,不單單指一般人,專家更應該如此,否則就很容易miss掉其中精采的「通識」。
我同意Alison Gopnik的觀點。因為閱讀這本書,我說出了即將要影響台灣兒童哲學研究與推廣的一句話:「小小孩是蝴蝶,長大了,就變成毛毛蟲了。」許多人知道,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要推廣兒童思考的研究,及兒童的思考教育。取名為「毛毛蟲」,似乎隱喻著小孩是毛毛蟲在草葉上爬,長大變蝴蝶在天空中飛翔,其實,我一直不這麼想。
一九七六年,在哈佛大學舉辦的北美東部兒童哲學實驗教學評議會及工作坊,與會的專家學者三十多人中,有紐約大學的教育哲學家詹姆士.馬克尼嫩、耶魯大學的邏輯學教授歐士肯雅等,我是唯一尚在求學的博士研究生。工作坊快結束時,我提出一個當時讓我十分尷尬,如今讓我有點得意的問題:「請問,有嬰兒哲學嗎?或者,有幼兒哲學嗎?」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原來熱烈談論的會場,一下靜了下來,大家都看著主持工作坊的兒童哲學之父李普曼(Matthew Lipman)博士及他的副手夏璞教授。
沒想到,李普曼搖了搖滿頭白髮的大頭,苦笑一下,沒有說什麼,我的解讀是「沒有」。他注視他身邊的夏璞教授,她卻猛點頭,一頭紅髮如火把燃燒,笑容滿面,我的解讀是「有」。她也沒開口。他們不開口,我只好說出我的想法了。我說:「德國哲學家雅士培(Karl Jaspers)認為人成長的過程中,不一定都在進步,有些能力可能愈大愈消退。例如,小小孩會在恰當時機問出:為什麼?」以最單純的問題,來問各種理由、原因或可能性,而那不是大人一時可能回答的。可是年齡愈大,這種能力會漸漸消失。如果他是對的,那麼,是不是小孩、嬰孩,就有哲學種子及能力了呢?」
因為人太多,而工作坊快結束了,這個問題並未引起太多對談,倒是後來我到IAPC(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任教,跟李普曼及夏璞熟了,才知道,李普曼遇到需要深思的問題,總是搖頭苦笑,陷入沉思,而夏璞則表示有聽清楚我的問題而點頭微笑。他們當然也都主張幼兒哲學不只可能,而且必要。
二十多年來,與孩子接觸的經驗明白提示著,兒童愈小,心靈愈自由,而且常常能為成人的世界帶來解放。
不久前,我和幾位大男人在一朋友家討論政治議題,意見兩極化,爭得面目都難看起來。主人的小兒子從房間走出來,輕聲說:「爸爸,我要喝牛奶。」我們六個人一看見二歲小孩那天真的面孔與體態,六張可憎的緊張面孔立刻解凍,都顯出柔和與慈祥。
也是不久前,我去淡水,回程車抵北投,一位媽媽推嬰兒車上來捷運。小寶寶一上車就說「我要喝飲料」,媽媽說:「捷運車上不准喝飲料。」
「為什麼?」小兒問。
「規定。」
「那我要拿著。」
媽媽把上車前喝剩的飲料盒拿給他,並警告說:「不可以喝。」
「我只是拿著。」
「你很想喝,對不對?」媽媽說。
「我只是看。」小兒看著,卻作勢要吸那早已插好的吸管。
「不許喝,警察會抓。」媽媽有點大聲。
小孩東張西望,似乎在找警察,我站在旁邊,便開口說:「我就是警察。」
小孩審視我,媽媽趕緊說:「叫叔叔。」
孩子認真看了我之後,一臉不以為然地說:「爺爺吧!」
車上旅客有聽到的,都哈哈大笑,孩子與媽媽也笑了。
在我看來,這位三歲的孩子,演了一齣很棒的戲:他假裝要喝飲料,他觀察捷運車廂裡的人物,他聽媽媽要他學會說社交場合的話——他媽媽當然知道我這個老人是爺爺級的人,卻要他叫我叔叔,不是一種扮演是什麼?可是小孩的演出更精采,他說出了適當的判斷,並將判斷與他媽媽的「建議」相比較。
也許,不久,他就會了解媽媽為什麼要他叫一個爺爺級的人「叔叔」。長大之後,他也會如此教他的孩子,而那時,他就由蝴蝶變成毛毛蟲了。但是,他也會像車上那些成人旅客一樣,見到這種「戲」,也會開懷大笑,那麼,他們心中就仍然有蝴蝶,能飛。
我相信,認真讀過《寶寶也是哲學家》一書的人,一定會學到更優質的陪伴藝術,從孩子身上重新學到飛的本事。
(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專文導讀】
重回到幼兒身上來看幼兒 柯華葳
本書作者曾寫過《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信誼,二〇〇〇)說明嬰幼兒的思考和判斷像科學家。這一本書寫「寶寶也是哲學家」,一來表示作者看到寶寶思考與行為也像哲學家,另一表示,作者心目中哲學家和科學家不太一樣。書的副標題已指出兩者不一樣的地方。本書重點在真理、愛與生命意義的思考。這真是大哉議題,困擾多少世代的哲學家。幼兒思考這些問題嗎?這是本書作者想說明的。作者希望帶著讀者認識幼兒,進而對真理、愛以及為人的意義有更深的體會與認識。
這本書一如《搖籃裡的科學家》,並不太容易讀,作者想藉不同例子說明寶寶和哲學家的思維是接近的,但所提供的例子中不少含有文化因子,對於不很熟悉西方文學和哲學的我們來說,讀這些例子的幫助不大。但這不妨礙我們理解為什麼作者聲稱寶寶也是哲學家。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嬰兒一出生必須很快學習,以適應相對於母親體內,全新的環境,而學習的利基在寶寶不斷對事情有興趣,因此他就一直學。寶寶的學習可能是自己嘗試或是觀察他人,在各種可能性中累積機率,漸漸形成一個關於周遭事物包括人際的知識體系。書中提到人腦的前額葉對於安排複雜事務和抑制雜訊以專心一致是很重要的,但它最晚成熟。嬰幼兒前額葉,相對之下,是不成熟的,但這對他可能是祝福,因他不受拘束,到處探索,看似不專心,卻意外地學到許多。語言即是一例。三歲幼兒話語之多,成人只想叫他安靜。對心理學家來說,他怎麼學到這麼多詞彙,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說,一直是一個挑戰很高的研究議題。
作者由裝扮遊戲(pretend play)開始細數幼兒心智發展。我記得姪女三歲時,拿他畫的一堆薯條給我看。當時我想到三歲幼兒喜歡想像、喜歡裝扮遊戲,為投其所好,就裝模作樣地又嚼又流口水,說好吃啊。姪女皺著眉,看著我說:「這是假的。」那時感覺是,當場被她打敗。三歲幼兒擔心我分不清楚假的和真的,表示他很清楚假的意思。在裝扮遊戲中,我們看到幼兒想像自己是他人,作者以魔戒一書比喻幼兒的裝扮世界。魔戒中有一些不符實際的角色卻又有真實的場景。寶寶同樣知道幾時是裝扮、是想像,幾時是玩真的。重要的是,在裝扮、想像中,幼童能預測一件事與另一件事的關係,形成學習、推理的脈絡圖。
在虛虛實實中,幼兒發展出對自己和自己心智的看法,而幼年時期的記憶與經驗影響自我成長。作者在第六章澄清基因在發展中扮演的角色,特別強調幼兒的發展和其大腦因環境作用展現的可塑性。作者以苯酮尿症罕見基因疾病為例,若飲食中除去會影響代謝的化學物質,一切就改觀了。
第七章前,作者描述一個有想像,好學習,像哲學家追求真理的小孩。第七章起,作者開始說明愛與依附、模仿、同理心與道德。 書中提出一點可能有爭議,就是關於「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問題。目前有一說關於人的模仿和同理心是出於腦中鏡像神經元的作用。但是本書作者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每個行動都是大腦中不同種類神經元互動的後果,單單以鏡像神經元不能解釋人的模仿行為,特別是同理心。由同理心可知寶寶有意圖和目的,有方向,也理解他人意圖。也因此,幼童會推測他人企圖做卻做不到,而伸出援手,進一步帶出人際互動的規則以及生活中的規則。如此完成愛與道德。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問自己,為什麼作者稱寶寶是哲學家,他給的證據是什麼?書中除哲學論述也提供不少心理學的實驗,幫助我更清楚作者的立場。簡言之,幼兒發展過程中,漸漸形成學習、推論和想像的地圖,當我們了解這個地圖,更能體會三歲幼兒無所事事、好奇、樂觀以及樂於互動(有社會本性)的必要,也就明白為什麼健康和快樂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因子。
這本書再一次提醒這樣的幼兒就在你我身邊,只是我們忽略他本來的樣子。讓我們重回到幼兒身上來看幼兒。
(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媒體推薦:
「身為嬰兒感受如何?在這本異常有趣的書裡,艾利森.高普尼克提醒了我們不曾遺忘的事情。過程中,她教導我們十分多關於人類處境以及心智如何運作的問題。」
--Jonah Lehrer,《科學美國人》專欄作家
《大腦決策手冊》(How We Decide)作者
「在說服我們看似孰悉的孩子其實充滿著神祕後,艾利森.高普尼克再次描繪出生命早期階段令人注目且誠服的面貌。」
--Howard Gardner,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多元智能大師
《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作者
「身為出色的作家之一,艾利森.高普尼克揭露了生命階段裡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靈:那是我們的孩子。」
--Daniel Levitin,美國認知心理學與神經學家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作者
「這本書真的讓你思考起意識這件事。孩童的心智是一個陌生而又奇幻的世界。」
--Temple Grandin,動物科學家
Thinking in Pictures作者
「在《寶寶也是哲學家》裡,艾利森.高普尼克揭示了最新關於幼童心智成長的科學發現--許多相當驚人。她同時訴說了一個發人深省且洞澈析察的故事,將孩童想像的可愛世界與最古老而深刻的哲學問題相結合。這本書即刻便能讓你感動,簡潔易懂;對於如何成就一個生命,有著熟稔而迷人的呈現。」
--Frank J. Sulloway,科學史學家
Born to Rebel作者
「艾利森.高普尼克這本引人入勝、機智而有趣的書或許稱為《哲學發展心理學家》更好。她在嬰兒如何學習思考的領域裡,那思慮周到且析理審慎的研究,提出了令人好奇的深見,並引人重新思考成人的意識與創造力。父母親及科學家們將著迷於這些洞見,而任何曾經思及人類生命意義問題的人,也都將如此。」
--Lisa Randall,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量子物理學家
Warped Passages作者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小孩是蝴蝶自然能飛 楊茂秀
拿到編輯寄來的The Philosophical Baby: What Children’s Minds Tell Us About Truth,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一書及中譯稿,便立刻中英對照地讀完。
哇,這真是一本好書。而且,是從事兒童哲學及思考教育的人,應該好好研讀的作品。其實,這本書屬於英國哲學家R.M.赫爾(Richard Mervyn Hare)口中說的,劍橋與牛津的教授們最希望寫出來的作品。是各行各業的專家與普通人,及有機會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益的好書。
我在台灣兩星期...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可能的世界 -- 為什麼孩子要假裝?(摘錄)
人類並非活在真實世界中。所謂「真實世界」指的是過去曾真實發生、當下正在發生,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不只活在這個單一的世界裡,而是活在一個擁有許多可能世界的宇宙中,包括這個世界未來的所有樣貌,還有它過去以及眼前這個當下可能展現的所有樣貌。這些可能的世界就是我們口中的夢想與計畫、虛構小說,以及假設。它們是希望與想像的產物。哲學家則含蓄風趣地稱之為「違實」(counterfactuals)。
違實是人生裡的「要不是、早知道、原本應該」,也就是未來可能會但尚未發生的種種,或是過去本來該、結果卻沒有如此發展的一切。人類很在乎那些可能的世界,跟關切真正的現實世界一樣深刻。乍看之下,違實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似乎是一種非常精巧複雜、令人費解的哲學能力。我們怎麼能夠思考不存在的事物?我們為何要這樣思考,而不是只鎖定眼前的真實世界就好?理解真實世界顯然能帶給我們演化上的優勢,但是我們能從想像世界裡得到什麼好處呢?
想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觀察年幼的孩童著手。違實思考是否只會出現在世故的成人身上呢?還是說幼童也有能力思索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世人普遍認為嬰兒與幼童只能處理此時此地的事務,也就是他們當下的感受、理解與體驗,而西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與尚‧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的理論則雙雙呼應這種看法。即便當幼童假裝或想像時,他們其實無法區分現實與幻境:這種見解認為,孩子們的幻想不過是另一種直接經驗(immediate experience)。
認知科學家已經發覺這種傳統想法是錯誤的。我們發現,就連非常年幼的孩童也能思考各種不同的可能性,知道它們與現實有別,甚至還會運用它們改變這個世界。他們能夠想像這個世界在未來有哪些不同面貌,並且運用它們創造各種計畫。他們有能力想像這個世界在過去可以有哪些不同面貌,以及它們如何影響過往的種種可能性。此外,最教人吃驚的是,他們有能力完整地創造幻想世界、天馬行空的虛構故事,以及引人注目的託辭。這些瘋狂的幻想世界是童年中常見的情節——每個三歲孩童的父母都會驚嘆道:「好精采的想像力!」
孩童的違實:擘畫未來
孩童能夠違實地思考嗎?我們該怎麼判定年紀很小的嬰兒有無這種能力?在我的實驗室裡,我們會拿「套圈圈」這種標準的嬰兒玩具給受試嬰兒看。但是,我會用膠帶遮去其中一個套環的中央空洞。對於這個顯然相似、實則頑強難搞的套環,受試嬰兒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當我們讓一名十五個月大的嬰兒參與這項實驗時,他會運用試誤法(trial-and-error method)來解決這道難題。他會把某些套環套疊在柱子上,然後仔細觀察那個被膠帶蓋住的套環,並且試著把它套在柱子上。接著,他會更用力地嘗試把它套在柱子上。然後,再試一次。這時,他抬起頭,臉上充滿疑惑,拿起其他套環再試一次,接著又拿起那個貼了膠帶的套環再試一次。基本上,年紀還小的嬰兒會不斷重複嘗試,直到他們放棄為止。
不過,等到他們長大了些,對於這世界的運作方式有了更多理解後,受試嬰兒的反應將會截然不同。一名十八個月大的嬰兒會把所有的其他套環全都套疊在柱子上,然後握住那只被動過手腳的套環,臉上露出「你想騙誰啊?」的表情,連試都不屑一試。或者,受試嬰兒會立即挑出那只誆人的套環,把它用力地扔到房間的另一頭,再回頭冷靜地套疊其他套環。或者,她會同樣誇張地把那只騙人的套環拿到柱子上方,同時大喊「不要!」或「呃—喔!」。這個年紀的嬰兒無須親眼看見那只套環會有什麼結果,他們可以想像假如把它套在柱子上會發生什麼事,並據此做出合適的舉止。
有能力說出「不要」與「呃—喔」,讓你立刻遁入違實與可能的世界——沒有走的那條路,未曾實現的可能性。而我們發現,其實小寶寶開始提到脫離現實的可能性時,也正是他們靠著頓悟以靈活運用工具之始。有能力談論各種可能性有助於你想像那些可能性。
第四章 身為嬰兒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 意識與注意力(摘錄)
知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John Flavell)曾經告訴我,他願意用自己所有的學位與榮譽換取待在某個幼童的腦袋瓜裡五分鐘的機會——他想以兩歲孩童的身分真實體驗這世界。我想,無論我們如何從科學的角度大談特談腦神經的可塑性與基本的學習機制,那幾乎是所有發展心理學家都會有的祕密願望。這個念頭也會出現在每一個做家長的人心中。身為嬰兒會是什麼樣子呢?嬰兒如何感受這世界?科學家對意識(consciousness)的理解能告訴我們關於嬰幼兒的什麼呢?而對於意識的本質,嬰幼兒又能透漏些什麼給我們?
過去對大腦所知有限時,我們將意識視為一種特殊物質的神祕特徵是合理的——無論你稱它是心靈(mind)或魂魄(soul)。但是近百年來對於大腦的科學研究已經說服絕大多數的哲學家,相信我們感受到的這一切必定是連接到大腦,或由大腦造成,或是以大腦為根據地。雖然如此,比起百年前,如今我們對「那怎麼可能」這個問題依舊沒有更好的答案。
我們怎能說明身為嬰兒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嬰幼兒無法說明他們的經驗,而我們之中也沒有人能夠精確記得自己的嬰兒時期,更別提我們對童年早期的記憶也很模糊且不可靠。儘管如此,針對「嬰兒的感受會是什麼模樣」做個有所本的猜測,這的確是可能的。我們可以運用以成人感受為基礎的心理學及神經學知識,以及我們對成人與孩童在神經與心理方面的差異認識做為輔助。
嬰兒注意力
在惡劣的舊日時光,心理學家認為嬰兒的聚精會神只不過是一種完全不假思索的反射動作,根本連大腦的高級中樞都沒動用到。這是「嬰兒大腦未臻完備」迷思的一部分,這個迷思認為新生兒是「會哭的胡蘿蔔」,是具有少數反射動作的植物。
事實上,當嬰兒注意某個事物時,他們似乎和成人一樣,能理解關於它的資訊,並且能意識到它的存在。當他們看見一個相當微妙的突發事件,他們的腦波反應和成人的完全一樣。他們會鎮定地、專注地凝視著那件事,他們的眼睛會掃描那件事的重要特徵,而且他們的心跳率會逐漸減緩——一切都和成人的反應相同。
身為嬰兒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可以取信的是,嬰兒實際上比成人能意識到更多的事,他們的感覺也更為強烈。成人世界的注意力聚光燈對嬰兒來說似乎更像是一盞注意力燈籠。他們似乎能在同時間生動地體驗所有事物,而不是只體驗那個世界的某一個面向,並且關閉其他的一切。他們的大腦浸淫在膽素激性神經傳導素中,伴隨著極少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素緩和前者的效果。此外,他們的大腦及心智都具備了強大的可塑性,對於嶄新的可能性徹底開放。
第九章 嬰兒和生命的意義(摘錄)
我愛聖誕節,而且總是用無比的熱情與力度來慶祝它。每一年,我總是忽略期末考、教員會議和研究補助金的提案期限,而忙著裝飾聖誕樹、在壁爐檯上放些小擺飾、烘焙薑餅麵包屋、烤鵝、報佳音、花很多時間準備耶誕襪小禮物——完完整整的全套過節準備。在我人生幾乎所有時刻,家裡總是有孩子,而那讓聖誕節格外豐富,雖然它總伴隨著那麼多親職責任的矛盾感而來。做這些事的本身就帶有大量自我滿足的快樂,一想到孩子們會有多愛它,那份快樂就會更加高漲,只不過有一點點筋疲力竭,還有一些些不確定孩子們究竟能否充分領會聖誕節的意義。
在本書中,我主張思考孩童的狀況能有助於解決某些深刻且古老的哲學問題——關於想像、真理與意識,還有認同、愛與道德的問題。但是在這些問題之上,還有我們可能會稱之為人生意義的問題——這些更廣泛的哲學、或甚至性靈與宗教問題,是像我一樣的學術思想家鮮少處理的問題。什麼能讓生命有意義、美麗且具有道德重要性呢?有什麼能讓我們比在乎自己還要更關心的呢?有什麼能比死亡更持久呢?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在逐日、簡單、尋常的生活中,這些問題都有個明顯的答案——即使那不是唯一的答案。我們的子女賦予我們生命的重點和目的。他們很美麗(除了少許如長水痘、擦傷膝蓋和流鼻涕等例外),他們創造的言語和影像也很美麗。他們是我們最深沉的道德兩難與最重大的道德勝利的基礎。我們關心子女的程度往往遠超過關心自己。我們的孩子在我們死後繼續存活於世,而這賦予我們一種永生不朽。
第一章 可能的世界 -- 為什麼孩子要假裝?(摘錄)
人類並非活在真實世界中。所謂「真實世界」指的是過去曾真實發生、當下正在發生,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不只活在這個單一的世界裡,而是活在一個擁有許多可能世界的宇宙中,包括這個世界未來的所有樣貌,還有它過去以及眼前這個當下可能展現的所有樣貌。這些可能的世界就是我們口中的夢想與計畫、虛構小說,以及假設。它們是希望與想像的產物。哲學家則含蓄風趣地稱之為「違實」(counterfactuals)。
違實是人生裡的「要不是、早知道、原本應該」,也就是未來可能會但尚...
目錄
出版緣起
專文推薦 小孩是蝴蝶自然能飛 楊茂秀
專文導讀 重回到幼兒身上來看幼兒 柯華葳
導論
第一章 可能的世界 -- 為什麼孩子要假裝?
第二章 想像的同伴 -- 虛構情節如何述說真相?
第三章 逃出洞穴 -- 孩童、科學家與電腦如何發現真相
第四章 身為嬰兒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意識與注意力
第五章 我是誰? -- 記憶、自我與流動的意識
第六章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河流與羅馬尼亞的孤兒 -- 早期人生
如何塑造稍後的人生?
第七章 學著去愛 -- 依附和統合
第八章 愛與法律 -- 道德的起源
第九章 嬰兒和生命的意義
注釋
提獻與致謝
出版緣起
專文推薦 小孩是蝴蝶自然能飛 楊茂秀
專文導讀 重回到幼兒身上來看幼兒 柯華葳
導論
第一章 可能的世界 -- 為什麼孩子要假裝?
第二章 想像的同伴 -- 虛構情節如何述說真相?
第三章 逃出洞穴 -- 孩童、科學家與電腦如何發現真相
第四章 身為嬰兒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意識與注意力
第五章 我是誰? -- 記憶、自我與流動的意識
第六章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河流與羅馬尼亞的孤兒 -- 早期人生
如何塑造稍後的人生?
第七章 學著去愛 -- 依附和統合
第八章 愛與法律 -- 道德的起源
第...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