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lu美國網路影視平台《使女的故事》電視劇原著小說,榮獲第69屆艾美獎劇情類影集5項大獎最大贏家──最佳影集、導演、編劇、女主角及女配角(小)
★《哈利波特》艾瑪.華森線上讀書會2017年5、6月推薦選書
★痛訴父權社會壓迫女性的反烏托邦經典小說《使女的故事》,因川普效應重登亞馬遜暢銷榜。
★美國網路影視平台葫蘆(Hulu)於二○一七年推出全新影集《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改編自瑪格麗特.愛特伍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使女的故事》,在每一個層面上,都展現劇集製作的精湛水準。特別是視覺效果,定會令人感到驚嘆。
★《使女的故事》是愛特伍最廣為討論的小說之一,以女性視角描寫分工嚴謹的未來社會,背後是極權統治、階級與性別主義等惡劣結構,被譽為「女性主義的反烏托邦(Dystopia)小說」。
★《使女的故事》與赫胥黎《美麗新世界》、歐威爾《一九八四》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未來小說二十世紀重要的未來小說。
我的使女比拉在這裡,你可以與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
基列共和國裡,階級分明,父權主宰了這個社會的一切。女人被嚴苛的控制著,無法有自主的工作,不能擁有財產,依照剩餘價值被分配擔任不同職務。「使女」是其一,她們沒有名字,不能閱讀、與人交談,被剝奪情與慾,絕不容許隱密的慾望之花有盛開之機;只是長著兩條腿的子宮,職司和社會領導者大主教交合,以便繁衍下一代。
一名在基列共和國時期擔任「使女」,馴服在權威體制裡,心靈卻自有主張,一步步挑戰禁忌……她留下的記錄,年代久遠已不可考,但情節之荒誕駭人,卻熟悉莫名地叫人心驚。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渥太華,加拿大最傑出的小說家、詩人,同時也寫短篇故事、評論、劇本以及創作兒童文學。她已發表四十多部作品,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其中小說《盲眼刺客》獲頒二○○○年布克獎,《雙面葛蕾斯》獲頒加拿大季勒文學獎,並獲義大利最負盛名的蒙德羅文學獎(Premio Mondello)。二○○五年,她獲頒愛丁堡圖書節啟蒙獎(Edinburgh Book Festival Enlightenment),得獎理由是對世界文學與思想的傑出貢獻。二○○八年,獲頒西班牙艾斯杜里亞斯親王文學獎(Prince of Asturias Prize for Literature)。她也是活躍的社會運動人士,長期關注環境和生態保育、創作言論自由受政治迫害等社會議題,也曾和全球五百位作家連署,抵制國家對網路使用的過當管制。
譯者簡介:
陳小慰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現任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主要從事翻譯與加拿大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曾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到英國曼賈斯特大學訪學,並兩次獲加拿大政府研究獎赴加從事學術研究。此外,亦兼任中國翻譯協會翻譯理論與翻譯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翻譯協會理事、福建省翻譯協會副會長。代表譯作有《使女的故事》、《十日談》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一九八五年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一九八五年《洛杉磯時報》最佳小說獎
★一九八五年《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小說
★一九八六年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
★一九八六年星雲獎提名
★一九八七年亞瑟.C.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
媒體推薦:
這本書極其巧妙地凸顯政治與性之間黑暗的連結……正如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中的世界吸引我們的想像,愛特伍《使女的故事》的世界也必緊攫住我們的心。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使女的故事》絕對是經典之作。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愛特伍掌握了當代中已然成形的趨勢,並將之延伸出符合邏輯並令人戰慄的未來……這是一本關於我們生命方向的傑出之作……趁還能讀的時候趕快讀!
──《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
燦爛輝煌之作。──《新聞週刊》
「有望取代 Netflix 成新時代」!演員們的表演、劇集對於小說故事的現實主義組織和建構上的表現,都讓這個「科幻故事」跳出框框,成為虛實參半的寓言,可以預見的反烏托邦未來。「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二○一七年將會是非常特別的反烏托邦時代。
──《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得獎紀錄:★一九八五年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一九八五年《洛杉磯時報》最佳小說獎
★一九八五年《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小說
★一九八六年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
★一九八六年星雲獎提名
★一九八七年亞瑟.C.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媒體推薦:這本書極其巧妙地凸顯政治與性之間黑暗的連結……正如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中的世界吸引我們的想像,愛特伍《使女的故事》的世界也必緊攫住我們的心。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使女的故事》絕對是經典之作。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
章節試閱
授精儀式像往常一樣進行。
我仰面躺著,除了有益健康的白色棉布內褲,其他衣服全都穿得整整齊齊。假如我睜開眼睛,便可看到賽麗娜.喬伊那張殖民時期式樣的四柱特號大床的白色大帳頂,宛如一團下墜的雲朵懸在我頭頂,一團點綴著銀色小雨滴的雲朵,倘若湊近了看,那些小雨滴會變成四瓣的花朵。我看不到白色的地毯,看不到有枝形花紋的窗簾,看不到裙式梳妝台,上面放著背面鑲銀的髮刷和大大小小的鏡子。眼前所見惟有帳頂,輕柔的紗幔加上沉重下墜的曲線,令人感到既虛無縹緲又實實在在。
它又像船帆。張滿的船帆,過去詩歌裡常這麼形容。鼓起風帆。讓鼓脹的船帆推動向前。
「山谷裡的百合」的香味瀰漫在我們周圍,涼颼颼的,幾乎有些冰冷。這間屋溫度很低。
在我上方靠床頭處,賽麗娜.喬伊已經躺好就緒。她兩腿張開,我躺在中間,頭放在她肚子上,她的恥骨正好頂在我頭顱底部,大腿分別放置在我身子左右兩邊。她也穿得整整齊齊。
我雙臂高舉,她的兩隻手拽著我的兩手。這本是用來表示我們倆合二為一,渾然一體。但實際上這動作意味著她是駕馭者,不管是整個過程還是產物。我是說倘若有產物的話。她左手戴的幾顆戒指戳進我的指頭。說不清這是不是報復。
我的紅裙子捲在腰部,只到腰部。下面大主教正動作著。他幹的是我的下半身。我不說做愛,因為那不是他正在做的。說性交也不合適,因為這個詞意味著兩人參與,而現在卻只是一個人的事。就連強姦也無法涵而蓋之:這裡進行的所有一切無不是我自願簽約同意從事的。沒有多少選擇,但也不是全無選擇,這便是我的選擇。
於是,我靜靜躺著,閉著眼睛想著懸在我頭上的帳頂。我想起電視系列劇《寶石與皇冠》中維多利亞女王教導女兒的話。閉上眼睛,心中想著英國。但這裡不是英國。我希望他能快點。
也許我瘋了,而這是一種新的治療良方。
我希望它能奏效。那樣我就能好起來,這一切也隨之消失。
賽麗娜.喬伊拽緊我的手,似乎大主教幹的是她而不是我,似乎她能感到愉悅或疼痛。大主教繼續動作著,以整齊畫一的行軍步調一二、一二地一下一下,像滴水的龍頭持續不斷。他全神貫注,完全無視周遭的一切,就像一個人在洗澡時情不自禁哼起歌來,自己卻渾然不知;又好似心有旁屬,似乎他正在別的什麼地方,等待自己的到來,在等待過程中不斷用手指叩擊桌面。此刻他的節奏中多了不耐煩的成分。可難道兩個女人一起上不是每個男人夢遺的對象嗎?過去常聽他們那麼說。真刺激,他們常說。
然而,在這間屋裡,在賽麗娜.喬伊銀白色的帳頂上所進行的一切,卻沒有絲毫刺激之處。它與熱戀、情愛、浪漫以及所有那些過去常令我們感官興奮不已的概念毫無關聯。情慾是根本談不上的,對我尚且如此,對賽麗娜.喬伊就更不用說了。挑動性慾與性快感的序曲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它們不過是些輕浮之舉,就像花稍的吊帶襪或美人痣:純屬輕浮之人多此一舉的消遣而已。陳舊過時。女人們居然曾經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讀這類東西,動了那麼多腦筋,為之勞心費神,還為之大書特書。現在看來,真有點令人不可思議。分明只是消遣而已。
而這裡所進行的一切卻絕非消遣,即便對大主教也不例外。這是非同兒戲的正經事。大主教也是在行使職責。
我只要把眼睛睜開一條縫,就能看到他,看到他那張不算令人討厭的臉在我下身晃動,或許會有幾綹銀髮散在前額上。他正專心致志地行進在我的體內,匆忙趕往某地,而那個地方卻離他愈來愈遠,就像他在夢中以同樣速度靠近某物時的情景一樣。我還可以看見他睜開的雙眼。
假如他長得英俊些,我會對這件事多一點興趣嗎?
至少他比起前一個好多了。前一個大主教身上有股味道,像下雨天教堂衣帽間的味道,又像牙醫為你剔洗牙齒時你的嘴巴發出的味道,還像鼻孔的味道。而這位大主教身上散發的則是衛生球的味道,或許這種嗆人的味道是某種帶有懲罰意味的剃鬚後用的潤膚香水?他幹嘛非穿著那件愚蠢的制服?不過話又說回來,我會喜歡他那蒼白、多毛的裸體更多一些嗎?
在我們之間,接吻是不允許的。這使整件事變得可以容忍。
只要將自己與自己分離。只管敘說。
伴隨著一聲如釋重負般窒息的呻吟,他終於達到高潮。一直屏住氣息的賽麗娜.喬伊這才出了一口長氣。專心致志努力支撐的大主教沒有讓自己倒在我們身上,而是稍稍離開我們合二為一的身體。他歇了歇,拔出,縮回,扣上拉鏈,然後點點頭,轉身離開房間,未免有點過分小心翼翼地關上門,彷彿我們兩人都是他受難的母親。這個情景有些滑稽,但我不敢笑出聲。
賽麗娜.喬伊鬆開我的手。「你可以起來了,」她說,「起來出去。」她原本該讓我休息一陣子,把腳蹺到枕頭上躺十分鐘,以提高受孕率。這本該是她靜靜默念的時間,但她今天心情不佳。聲調裡充滿厭惡,似乎與我皮膚相觸弄髒了她,令她噁心。我從她身上掙脫開來,站起身;大主教的精液順著我雙腿流下來。轉身走開之前,我見她把藍裙子拉平整,收緊雙腿,在床上繼續躺著,兩眼瞪著帳頂,身體僵直生硬,活像一具塑像。
這個儀式對誰更不堪忍受?她,還是我?
回到房間後,我做了以下這些事情:
脫掉衣服,換上睡袍。
然後在右腳鞋尖裡找到那塊晚飯後藏起來的黃油。櫥櫃裡溫度太高,黃油有些化了。大部分已滲透到用來包它的餐巾紙上。這樣我鞋子裡也該有黃油了。我不是第一次這麼幹,每回有黃油甚至人造黃油,我都要用這種方法藏起一些。明天我可以用毛巾或衛生紙把鞋底的大部分黃油擦下來。
我把黃油塗到臉上,擦到手上,直到被皮膚完全吸收。護手液和面霜這類東西已對我們斷絕供應。它們被認為是多餘無用之物。我們是容器,惟有身體內部才至關重要。至於外表則無關緊要,粗硬起皺對他們而言都無所謂,就像堅果的外殼。禁止我們使用護手液,這是大主教夫人們的決定。她們不想讓我們在外貌上再有任何迷人之處。對其而言,事情本身就夠她們受的了。
用黃油潤膚這一手是我在拉結.利亞泝感化中心學會的。「紅色感化中心」,我們這麼稱它,因為那裡遍布紅色。這間屋裡我的前任、那位長著雀斑,笑聲爽朗的朋友,一定也這麼幹過,用黃油塗臉。我們都這麼幹過。
只要我們堅持這麼做,用黃油塗搽皮膚保持柔軟,我們便相信有朝一日會離開這裡,重新得到他人的觸摸,充滿愛慾的觸摸。我們便會有屬於自己的儀式,沒有外人參與其間的儀式。
黃油油膩膩的,變質後聞起來會像臭酸的奶酪。但至少它是有機體,人們過去常這麼說。
我們竟然淪落到使用這種東西。
塗上黃油後,我躺在單人床上,床平平的,像烤麵包片。無法入睡。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我盯著天花板中間那隻有眼無珠的石膏眼,它也朝著我看,雖然它什麼也看不見。沒有一絲風,白色的窗簾好似紗布繃帶,鬆垮垮地垂吊著,在徹夜把房子照得通明的探照燈的光影中閃著微光,抑或是月光?
我掀起床單,小心地下了床,光著腳,穿著睡衣,無聲無息地走到窗前,如同孩子一般,想看個究竟。月光撒在初雪的懷抱裡。天空清朗,但因為有探照燈,看不太分明。不錯,在朦朦朧朧的天際中,確實游動著一輪月亮,一輪新月,一輪令人寄予無限希望的月亮,遠古時代的一片岩石,一位女神,一個有色小圓片。月球不過是塊石頭,整個天際更是充滿致命的硬物。儘管如此,噢,上帝,它是多麼美麗!
我如此渴望盧克能在我身邊,渴望被他抱在懷裡,聽他呼喚我自己的名字。我渴望被人珍惜,但不是以現在這種方式,而是以別的方式;我渴望成為無價之寶。我一遍遍叨念著自己原來的名字,讓自己不要忘了從前曾經可以隨心所欲地做的種種事情,以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模樣。
我渴望偷偷拿點什麼。
走廊上夜燈亮著,長長的樓道發出粉紅柔和的光亮。我沿著長條地毯,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地走著,如同踩在森林植被上,不發出任何聲響,偷偷摸摸、心跳加速地穿行在夜色中的房子裡。我跨越了禁區。這是絕對違規的。
經過樓下走道牆上魚眼一般凸出的鏡子,我看見自己白色的身影,帳棚形狀的身體,厚密的長髮像馬鬃似的披散在背後,雙眼發出亮光。我喜歡這樣。我正在憑自己的心願獨自做一件事。主動時態。有時態的。我心裡想的是去廚房裡偷把刀來,但並未做好準備。
我到了起居室外,門半開著,我溜進去,把門又稍稍開大了些。門「嘎吱」了一聲,又有誰會聽得到呢?我站在屋子中間,任瞳孔張大,就像貓或是貓頭鷹的眼睛。熟悉的香水味和厚重幔簾的粉塵充滿我的鼻孔。透過緊閉的窗簾的縫隙,外面的探照燈射進朦朧的微光,那裡一定有兩名哨兵在巡邏。我見過他們,從我的窗戶往下看到的,黑色的剪影。此刻我眼前可以見到房間裡一些擺設的輪廓和反射的光亮,比如鏡子、燈座、花瓶等等。沙發影影綽綽,像夜幕降臨時天邊的一團烏雲。
我該拿什麼?最好是一件誰也不會留意的東西。夜半時分的林間,一朵神奇之花。拿一朵凋零的水仙,不要乾燥花。這盆水仙已經有味道了,很快就會被扔掉。那股難聞的味道和賽麗娜污濁的菸味以及羊毛織物的羶味混雜在一起。
我摸到了一張茶几,用手摸索著上面的東西。我一定是碰倒了什麼,只聽「叮噹」一聲。我找到了水仙,乾枯的部位葉尖已經發脆,根部軟塌塌的。我用手指將它掐下來。我會把它壓在某個地方。壓在床墊子下。把它留在那裡,留給下一個女人,我之後的女人,讓她去尋找發現。
可是且慢,屋裡有人,就在我身後。
我聽到腳步聲,和我的一樣輕,同一塊地板木發出的嘎吱聲。門輕輕「口卡噠」一聲在我身後關上,屋裡更是漆黑一片。我整個人僵住了:我犯下了大錯,不該穿白色的。即便在黑暗中,我也像月光下的白雪般清晰可見。
接著便聽到一聲低語:「別叫,沒事。」
好像我真要喊似的,好像真沒事似的,我轉過身:眼前所見唯有一個影子,顴骨發出暗光,看不清膚色。
他走到我跟前。是尼克。
「你到這裡來幹嘛?」
我沒有回答。他到這裡來,一樣也犯了規,又是和我一起,不會出賣我的。我自然也不會出賣他。這時的我們,就好比對方的鏡子。他把手放在我手臂上,將我拉入懷裡,嘴壓住我的嘴。在經歷了這樣一種自我克制和壓抑後,這種舉動再自然不過,除此之外,還會是其他什麼?兩人戰慄著,一言不發。我多麼渴望。在賽麗娜乾燥花裝飾的客廳裡,在中國地毯上,他那精瘦的男性軀體。一個完全不了解的男人。就像猛地大聲喊叫,就像朝某個人開槍射擊。設想一下,假如我的手游弋下去,解開扣子,接下去會怎麼樣。但這樣做太危險了,他心裡清楚,我們各自把對方推開,但仍離得很近。太輕信,太冒險,太超過了。
「我是專門來找你的。」他貼近我耳朵說,一邊仍在喘氣。我真想把頭伸上去,品嘗一下他肌膚的味道,他令我飢渴難熬。他的手指移動著,撫摩著我睡衣袖子裡的手臂,彷彿已經身不由己。被人觸摸,被人如此飢渴地撫摩,如此熱切地渴望,這種感覺真好。盧克,你會了解的,你會明白的。這個人就是你,只不過寄身在另一個身體裡。
一派胡言。
「找我幹嘛?」我問。難道他飢渴到了這種地步,竟不惜孤注一擲,鋌而走險深夜闖入我房間嗎?我想到掛在圍牆上被絞死的屍體。我幾乎站都站不穩了。趁我尚未完全融化之前,我得趕緊離開,回到樓上。這時尼克已把手放到我肩膀上,緊緊抓著,擠壓著我,好似滾燙的鉛塊。我將因此遭受滅頂之災嗎?我是個膽小鬼,我懼怕痛苦。
「他叫我來的,」尼克繼續道,「他想見你。在他的辦公室裡。」
「你說什麼?」我反問道。是大主教,一定是的。見我,這個見是什麼意思?他還覺得不夠嗎?
「明天。」他說,聲音低得剛能聽見。在黑暗的客廳裡,我們緩慢地分開,似乎我們被某種力,某種電流拉近,又被同樣強大的兩隻手拉開。
我摸到門,擰動把手,手指感覺到冰冷的陶瓷,打開。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
授精儀式像往常一樣進行。
我仰面躺著,除了有益健康的白色棉布內褲,其他衣服全都穿得整整齊齊。假如我睜開眼睛,便可看到賽麗娜.喬伊那張殖民時期式樣的四柱特號大床的白色大帳頂,宛如一團下墜的雲朵懸在我頭頂,一團點綴著銀色小雨滴的雲朵,倘若湊近了看,那些小雨滴會變成四瓣的花朵。我看不到白色的地毯,看不到有枝形花紋的窗簾,看不到裙式梳妝台,上面放著背面鑲銀的髮刷和大大小小的鏡子。眼前所見惟有帳頂,輕柔的紗幔加上沉重下墜的曲線,令人感到既虛無縹緲又實實在在。
它又像船帆。張滿的船帆,過去詩歌裡常這麼形...
推薦序
導讀/陳小慰
I
《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以下簡稱《使女》)是世界文壇上享有盛譽的加拿大著名小說家、詩人和文學評論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1939-)一九八五年完成的作品。該小說為作者繼一九六六年以詩集《圈戲》(The Circle Game, 1965)第一次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後,於二十年後的一九八六年再次贏得總督文學獎。該書出版後好評如潮,在美國連獲洛杉磯時報最佳小說獎及《紐約時報》一九八五年年度最佳小說兩個獎項。並獲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及阿瑟•C•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時至今日,該書魅力仍經久不衰,一直是國際評論界研究的熱點並成為歐美一些國家高校英語文學課的必選教材。
《使女》是一部未來小說。這部以美國麻塞諸塞州為背景的小說講述的是發生在未來基列國的故事。在這個現有美國政府被國內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也譯「原教旨主義」)信徒中的極端分子取而代之的世界裡,一方面是一個在宗教極權主義分子眼中無比美好的理想國度;另一方面,卻是在這種政權下廣大女性群體(也包括男性)所遭受的悲慘命運,尤其是以主人公代表的,充當政教大權在握的上層當權人物「大主教」們生育機器的「使女」們(出自《聖經•創世記》中不能生子的拉結讓使女比拉與其夫雅各同房從而得子的故事)夢魘般的經歷。
在這個世界中,女性的地位發生了質的改變。她們不再以七0、八0年代以來在西方盛行的女性主義者傲視群雄、充滿雄心壯志的強女人形象出現,一變而成社會的弱勢群體。她們被剝奪了財產和工作,生活天地從社會退居家中,即便是基列國裡地位最優越的大主教「夫人們」也概莫能外。女性被分門別類:夫人,嬤嬤,使女,馬大(女僕),(窮人家的)經濟太太,蕩婦(妓女),能夠發揮的作用除了採購、燒煮、洗刷、生育、管家,管理使女和提供性服務外別無其他。還有一類是年老色衰、不能生育或越規逾矩的所謂「壞女人」,她們被發配到與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一般可怖的「隔離營」去與核泄漏和核廢料打交道。而小說中專門訓練來為上層人物繁衍子嗣的「使女」更是一群身份曖昧的女人,她們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自己的真名實姓,所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均被抹去,代之以由英文中表示所屬關係的介係詞Of 加上她們為之服務的大主教的姓構成(如主人公“奧芙弗雷德”Offred,意指“弗雷德的”),使她們成了大主教們不折不扣的附屬品。
在這個世界中,男人也同樣是受害者。儘管有些男人特權在握,如當權的大主教、充當秘密警察角色的「眼目」等,但大多數男人行為受到嚴格限制,在性的問題上更是嚴厲苛刻:不准接觸色情物品,不許有婚外性行為,實行包辦婚姻,不許手淫,不許搞同性戀,要立下戰功才有望得到婚姻,否則不得成婚。
小說中的基列社會整個講究的是一板一眼,有條不紊。生活嚴謹刻板,毫無歡樂可言。與「KGB」如出一轍的眼目們,幽靈般無處不在,誰敢與當權者作對,必將受到他們的嚴厲鎮壓。他們與其乘坐的黑色篷車一道,成為基列國高壓專制的象徵。學校本是用來傳播知識的場所,卻被基列政權用來作為向女性灌輸愚昧思想的感化中心,那裡禁止讀書寫字,每天不絕於耳的只有《聖經》語錄和充當統治階級工具的嬤嬤們喋喋不休的老生常談。她們不遺餘力地對選到感化中心的女性開頑啟蒙,施以教化,企圖令她們忘卻自我,皈依教門,心甘情願地成為荒唐政權中高官達人的生育機器。而象徵知識、希望的大學校園,則成了違背清規戒律者恐怖的刑場,學校的圍牆也成了死人示警的地方。
書中的未來離我們有多遠?
II
未來小說在西方文學評論界也被稱為「思辨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它描寫的是未來之事,卻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科幻小說。未來小說儘管含有科幻成分,但具有強烈文化內容。《使女》描寫的最遠時間距小說寫作時間二百多年,以幾名歷史學家的發現,讓一位在基列國不幸淪為「使女」、後來僥倖逃出的女性,通過錄在錄音帶裡的聲音,向讀者講述發生在那個時間之前的故事,即主人翁在未來二十一世紀初的親身經歷,其間夾雜著大量主人翁對二十世紀八0年代生活的回憶與反思。其寫作手法也十分新穎,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特殊的時間敘述方式,時空顛倒:
整篇小說是發生在一個前推時間之先的倒果,只是這前推時間被放在了小說末尾部分,小說一開始便是宛若現實的倒敘,由於沒有時間上的交代,讀者幾乎感覺不到故事中發生的事與其所處的現實在時間上的距離。而在倒敘中作者又一反按照事實發生的先後順序進行敘述的傳統手法,物理時間的先後順序被人物的心理時間順序取代,時空顛倒,大量使用現在時態,使故事更增加了即時感,仿佛講述者就在我們對面聲淚俱下,侃侃而談。整個故事完全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已成往事的未來當作現實,又在這現實與回憶、當今與過去做了時間和空間上的交叉,從而突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
2.直接引用《聖經》原文:
由於小說題材與西方宗教文化傳統的緊密聯繫,作者在小說中不僅針對人物的特點,使用了大量出自《聖經》裡的人名,還大膽引用了許多《聖經》原文,將這一西方宗教與文學的經典著作與虛構的故事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生動地再現了基要主義極端分子的狂熱信仰及其所作所為,同時也使熟悉這一文化傳統的讀者看到,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一旦被專制政權堂而皇之地加以利用,將會多麼可怕!
3.製造懸疑:
懸疑的運用也是這部小說的魅力所在。許多人物、事件剛出現時,作者都有意不予清楚交代,而是設下懸念,讓讀者在欲知結果的好奇心中通過閱讀去逐漸發現答案。如在主人翁房間櫃子裡那行神秘的拉丁文是在第九章出現的,但一直到第二十九章答案才水落石出。男主人翁之一尼克的身份從一開始就撲朔迷離、好壞難辨,一直到故事末尾的最後一刻才「真人畢現」。至於書中許多意義含糊、模棱兩可的細節以及整個故事的背景更是到了結尾「史料」部分才令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這一切使閱讀本身極具挑戰,也增添了閱讀的樂趣。
4.重複手法的運用:
重複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其作用在於能夠強有力地表現情感。書中這一手法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篇名上。除「史料」部分外,全書四十六章共分為十五篇。而其中以「夜」為題的竟高達七篇!重復使用「夜」為題,使讀者對一個心靈被她屋裡的四面牆壁,被大主教家的深宅大院,被將她一頭秀髮和臉龐嚴嚴遮住的頭巾牢牢禁錮,飽受重創、苦不堪言的女主人公在基列國所經歷的黑暗日子印象異常深刻。
5.跨學科特點:
小說的跨學科特點十分突出。涉及的面有醫學、文學、美術、歷史、經濟、電子、生物、人類學、遺傳學、心理學、音樂學、網路學等。表現出作者廣博的知識面,也使所探討的主題更有深度。
6.辭彙創新:
在辭彙應用上作者大膽創新。由於這是一本未來小說,而未來必定是電腦應用普及的時代。為此,作者利用縮合法將讀者熟悉的詞進行拼綴,創造出不少這方面的新詞。如compucard=(computer+card 電子信用卡);compuchek=(computer+check 電子查驗器);Compucount=(computer+account 電子賬戶);Computalk=(computer+talk 電子對講機)等。其他方面的新詞還有如Econowives=(Economical+wives經濟太太);Libertheos=(liberty+theology宗教信仰自由主義戰士);pornomarts=(pornographic+marts 色情商場)等。所有這些都給這部小說增加了語言上的鮮活性和新鮮感。
Ⅲ
瑪格麗特‧愛特伍曾經說過,她「試圖將文字組合在一起做一些它們分開時所做不到的事情,即儘量擴大語言的表現力」。以上所有這些藝術技巧的綜合應用,加上細緻入微的觀察、生動準確的比喻、機智幽默的語言、大膽的想象力以及哲人般的遠見卓識和深刻思考,使得這部小說在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上都堪稱一流。愛特伍一貫注重表現文學和文學為生的社會、政治及文化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繫。她曾經說過,「切記,在這本書中我所用的所有細節都是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的。換句話說,它不是科幻小說。」愛特伍筆下的基列國絕非空穴來風。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反映,這部未來小說包含了極為深刻的現實內涵。
由於《使女》是一本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都十分「後現代」的作品,對讀者是一種挑戰,對譯者則更是一種挑戰;翻譯過程就像是一個課題研究。陌生的宗教背景,為多未標明出處的《聖經》原話、歷史掌故、文學典故和內涵豐富的比喻,各種學科知識和德文、法文、拉丁文穿插其詞,大量當今美國社會生活、文化現象和事物以及作者創造的新詞等等,凡此種種,惟有靠閱讀查考有關書籍、資料,虛心請教,仔細揣摩上下文逐一解決。在本書翻譯過程中,譯者一九九二年首次訪加結識的加拿大老朋友,原布洛克大學英語系系主任Kenneth M.McKay 教授給予了巨大幫助,在此謹表示真摯感謝。另外還要感謝國際加拿大研究會的Linda M.Jones女士,她在得知譯者正在翻譯這部加拿大著名作家創作的當代名著時,通過加拿大駐華大使館,熱心提供了有關參考書籍,並幫助譯者與作者取得聯繫,使書中一些關鍵性問題得到愛特伍的權威性解答。
導讀/陳小慰
I
《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以下簡稱《使女》)是世界文壇上享有盛譽的加拿大著名小說家、詩人和文學評論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1939-)一九八五年完成的作品。該小說為作者繼一九六六年以詩集《圈戲》(The Circle Game, 1965)第一次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後,於二十年後的一九八六年再次贏得總督文學獎。該書出版後好評如潮,在美國連獲洛杉磯時報最佳小說獎及《紐約時報》一九八五年年度最佳小說兩個獎項。並獲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提名及阿瑟•C•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時至今日,該...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