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Unit 14 /s/ 和 /z/
Give me a bus.
在美國唸書,幾乎每堂課都逃不掉的就是 group activity(小組活動)或是 group presentation(小組報告)。既然是小組,組織小組成員 (group member; team member) 便成為十分重要的事。我因為一直都是美國同學及教授眼中的「好學生」,因此從不愁分組這件事。有一次大家找好組員,推派我當組長 (group leader),我登記好大家的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後便開始「喬」下次聚會的時間,沒想到其中一位組員 Tony 瑣事超多,一直找不出可以和大家討論的時間。過了一會他說他要離開,臨走前對我拋下Just give me a bus! 這一句。
我聽了覺得很奇怪,這人幹嘛叫我給他一輛巴士呢?左思右想想不通,回家將這件事說給室友聽,才知道 Tony 說的是 give mea buzz /z/(打電話給我),而非 give me a bus /s/(給我一輛巴士)!這也是我第一次開始關注 /s/, /z/ 這兩個子音,因為在這之前我只知道「/s/ 是無聲子音、/z/ 是有聲子音」,至於它們確切的差別,並不是那麼清楚。
He won the first price.
後來又有一次,我和室友一起看電視轉播的一場歌唱大賽 (singing contest),比賽到最後階段,正是緊張刺激時刻,室友的媽媽忽然來電話,因此她只好到另一個房間接聽。結果一講 30 分鐘,等她出來時比賽結果早已出爐。她趕忙問我她最中意的那個歌手得第幾名,我便回答她說 Oh, he won the first prize.(他得了第一名。)室友愣了一下以後,問我 You mean he won the first prize?,我聽了點點頭回答說 Yes, first prize.。室友又問我說 You mean “prize,” not “price,” right?(你說的是「獎賞」, 而不是「價錢」吧!)原來我無法分辨 /s/ 和 /z / 這兩個音的差別,一直將 prize /z/ 說成 price /s/,才會讓室友一再向我確認。
在國語注音裡,因為我們有幾乎一樣的 /s/ 音,因此這個音對台灣人並不困難,但國語並沒有類似 /z/ 的音,因此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發,導致兩者的混淆。
這種情形就像很多台灣人在唸字母 A, B, C,... 的 C 時,會發成類似注音符號的「ㄒㄧ」,但事實上 C 的正確發音應該是 /si/,也就是類似注音符號的「ㄙㄧ」,若你將 C 發成「ㄒㄧ」而非「ㄙㄧ」,雖然大家會聽得懂你在說什麼,但那種感覺就像「台灣英語」一般,必須小心才是!
發音要訣講解
發 /s/ 和 /z/ 兩個音時,必須讓雙唇微開,上、下牙齒合攏,用舌尖抵住牙齦,將氣流由齒縫間摩擦而出。在英語發音上,我們常說的「/s/ 是無聲子音、/z/ 是有聲子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事實上,這句話代表了兩個意思。
• 發 /s/ 時,聲帶不會振動;發 /z/ 時,聲帶會振動。
• /s/ 的音調較高、較清晰;/z/ 的音調較低、較混濁。
發音小叮嚀
發 /s/ 和 /z/ 時,要知道你的聲帶會不會振動,可以將手指放在喉嚨處感覺一下,發 /s/ 時,你的手指不會感覺到喉嚨有任何振動,但發 /z/ 時,你的手指則會感到喉嚨的振動。除此之外,發 /z/ 時,你的舌尖碰到兩排牙齒時會有點麻麻、振動的感覺,/s/ 則無!
Unit 16 /l/ 和 /r/
Let’s pray!
在學校教英語口語課是件很有趣的事,因為這種課可以和學生有很多互動 (interaction),也可以從學生的英語中發現台灣人普遍的發音問題。例如有一次一個男同學在課堂上談到他最喜歡的運動 (sport) 是 basketball(籃球),班上一名女同學馬上表示她也很有興趣,於是男同學便對她說 Let’s pray together after class!。在我還來不及糾正這位同學的同時,只見女同學已經大聲回答OK!。
其實這位男同學要講的是 Let’s play together after class.(我們下課後一起去打球吧。)play /l/(打球)與pray /r/(祈禱)一音之差,意思完全不同。
之後我問了班上其他同學是否覺得let’s pray together after class 怪怪的,沒想到同學們都覺得沒有問題,大家都聽得懂。我於是將 play 和 pray 各唸一次,要他們猜猜我唸的是哪個字,結果大部分的同學都無法分辨,覺得這兩個音「一樣」!這代表了很多人 /l/ 和 /r/ 不分,不僅講的時候不仔細分辨,在聽的時候也常含混帶過。
Eternal Frame?
還有一次,我教學生唱The Bangles(手鐲合唱團)著名的歌Eternal Flame(永恆的戀火),結果許多學生都將歌詞中的Is this burning an eternal flame /l/?(此刻燃燒的可是永恆的火焰?)唱成Is this burning an eternal frame /r/?(此刻燃燒的可是永恆的相框?),讓原本戀人間熊熊燃燒的「愛火」變成「相框」,好不煞風
景!
此外,我也常聽到學生將give me some clues(給我一些線索)講成give me some crews(給我一些工作人員),或將the cloud in the sky(天空中的雲)講成the crowd in the sky(天空中的群眾),讓人聽得霧颯颯。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如果 /l/ 和 /r/ 這兩個音出現在字首,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輕易分辨,例如很少人會將 red 唸成或聽成 led,或將 ray 唸成或聽成 lay;但是當 /l/ 和 /r/ 這兩個音不在字首而在字中時,混用的情形就很常見,而混用又屬將 /l/ 發成 /r/ 最常見,例如將 flesh(肉體,肉)發成 fresh(新鮮的)、將 glow(發亮)發成 grow(生長)、將 climb(爬)發成 crime(罪)等。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曾將這兩個音混用呢?最好的測試方式便是將上面的這些字唸一次給身旁的朋友聽,看他們是否能分辨你所唸的字為何!
發音要訣講解
/l/ 和 /r/ 這兩個音其實並不難發,看完下面的發音說明後便可知道。
子音 /l/ 和 /r/ 和其他音相比有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們的發音會因為是出現在「母音前」或是「母音後」而有所不同,例如like 的 /l/(這樣的音被稱為 clear L)就與 girl 的 /l/(這樣的音被稱為dark L)的發音不同,原因在於一個 /l/ 在母音前,另一個 /l/ 在母音後。更多關於 /l/ 和 /r/ 的發音請參考本書的Unit 45。
Unit 19 /p/, /k/, /t/ 有氣或無氣?
英語發音有個很有趣的現象,而且相信很多讀者在沒有自覺的情況下也都如此發音,卻可能從來不知道其規則!這個現象是什麼呢?先請大家唸以下幾個字:
sport(運動) sky(天空) student(學生)
/s/ 後面的無聲子音要發成有聲子音?
有沒有注意到:單字畫底線的音是 /p/, /k/, /t/,但實際唸時,卻很接近 /b/, /g/, /d/!也因此,很多發音的書會發明出一條規則:
/s/ + /p/, /k/, /t/ ➠ /s/ + /b/, /g/, /d/
意即「/s/ 後面的無聲子音要發成有聲子音」。其實這條存在已久的規則只是個方便權宜的說法,若確切追究,/s/ 後面的「無聲子音」/p/, /k/, /t/ 並不是真正發成了「有聲子音」/b/, /g/, /d/,而是這些「送氣音」在發音的過程中,常常會被省略(也就是說話的人不想花太多力氣將「送氣音」那麼精準地發出來啦),因此「送氣」的 /p/, /k/, /t/ 便會被發成「不送氣」的音,而一般人聽起來便很像是
/b/, /g/, /d/ *,所以並不是說「/s/ 後面的無聲子音要發成有聲子音」喔!/p/, /k/, /t/ 仍舊發成無聲子音,只是氣流出來的比較少,甚至沒有罷了!
-------------------------------------------------------------------------------------------------------
* /p/, /k/, /t/ 是「送氣音」,/b/, /g/, /d/ 為「送氣較少的音」。發 /b/, /g/, /d/ 這三個音時,氣流通過嘴巴送出來的氣沒有 /p/, /k/, /t/ 多。讀者可以自行拿張輕薄的衛生紙放在嘴巴前做個實驗,發 /p/, /k/, /t/ 時衛生紙動得比較厲害,而發 /b/, /g/, /d/ 時衛生紙動得比較不明顯!
有氣變無氣?
英文中這一類「氣多」變「氣少」的例子相當多,你不妨大聲唸出以下的字:
/s/ + /p/: spa(礦泉) spread(伸展)
/s/ + /k/: skin(皮膚) school(學校)
/s/ + /t/: stop(停止) style(風格)
眼尖的讀者或許會提出抗議說:「等等,上面的 school 是 ch,明明不是 p, k, t 啊!」其實這裡指的可是音標的發音,而不是「字母」的排列!舉例來說,雖然 experience 長得沒有「s + p」的模樣,但它的x卻發成 /ks/,因此 /p/ 還是會從「氣多」變成「氣少」或者「沒氣」喔!同理可證以下的字,也請你大聲唸出來。
/s/ + /p/: expand, explain, express, explode, expect, expire, explore, expo
/s/ + /k/: exclude, excuse, excursion
/s/ + /t/: extend, extract, extort, extreme
發音要訣講解
/p/ 的發音原則與其對應的 /b/ 一樣,差別除了一個為無聲子音、一個為有聲子音,還在於「出氣」多寡的不同。/p/ 出氣多,而 /b/ 出氣少。因此當 /s/ 後出現 /p/ 時,一般人便很容易將出氣多的 /p/發成一個接近出氣少的 /b/,不過出氣少的 /p/ 和真正的 /b/ 還是不同,畢竟一個是無聲、一個是有聲子音呢!
/p/ 和 /b/ 的發音原則可以推及 /k/, /g/ 和 /t/, /d/,讀者可自行體會。
Unit 14 /s/ 和 /z/Give me a bus. 在美國唸書,幾乎每堂課都逃不掉的就是 group activity(小組活動)或是 group presentation(小組報告)。既然是小組,組織小組成員 (group member; team member) 便成為十分重要的事。我因為一直都是美國同學及教授眼中的「好學生」,因此從不愁分組這件事。有一次大家找好組員,推派我當組長 (group leader),我登記好大家的聯絡方式 (contact info) 後便開始「喬」下次聚會的時間,沒想到其中一位組員 Tony 瑣事超多,一直找不出可以和大家討論的時間。過了一會他說他要離開,臨走前對我拋下Just g...
作者序
有個好玩的發音小故事發生在我的一位好朋友身上。有一天他告訴我他們家的小寶貝從幼稚園學了一首唱唱跳跳的歌,而且還是一首法文歌。我聽了很好奇,問他怎麼知道是法文歌?他說:「因為他們就一直唱bonjour 啊!」(bonjour 是法文的「你好」)我聽了心想:哇,現在的小朋友實在太厲害了,除了國語台語英語,竟然還會講法語!
不過這個烏龍事件不久之後便真相大白:在一次朋友的家庭聚會中,這個可愛的小朋友被大家拱出來表演這首「據說」是法文的歌,結果一唱我才明白,那首歌是一個韓國女子天團 Wonder Girls 的代表作 Nobody,其中被我朋友誤認是法文 bonjour 的便是歌詞 I don’t want nobody but you(我只需要你)中的最後兩個字!至於 but you 怎麼會熊熊變成bonjour 呢?這當中除了 but you 兩個字的「連音」之外,還有「變音」現象(此特殊的發音現象在本書的 Unit 25 會有詳細的解說),才會聽起來像 bonjour。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曾經從學生那裡聽到的一個笑話:
老師:你們最喜歡的英文歌曲是哪一首呢?
小學生:「天公伯」(台語)!
老師(一頭霧水):咦,英文歌怎麼會有台語呢?
全班同學(大合唱):「天公伯,天公伯,天公黑黑喂……」(台語)!
親愛的讀者,你知道這群天兵唱的是哪首英文歌了嗎?
沒錯,搞了半天,大家唱的是著名的耶誕歌曲 Jingle Bells,而那句耳熟能詳的歌詞是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叮噹響,叮噹響,一路響叮噹……)。
這個故事雖然殘忍,卻很真實。學英語發音這件事,對老一輩的台灣人來說,不外乎是在英文單字下面標上國字及注音符號,因此出現了 kiss 的發音為「去死」(台語)、toast 的發音為「吐死」(台語)的恐怖景象。
有趣的是,學英語發音這件事,對年輕一輩、甚至許多從小上兒童美語的小朋友來說,還是在英文單字下面標上國字及注音符號。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小朋友的英語發音只學 Phonics(自然發音法),不學 KK 等音標系統,因此在發音的標示上頓失依靠,從而發生了利用自己熟悉的國字及注音符號來幫助記憶的情形。
許多家長在知道自己花了大把鈔票將小孩送去補習,結果孩子竟然還用老方法學英語發音時,都會大呼不值得。其實這些情況常發生在世界各國學外國語言的人身上,因此不需要太大驚小怪。為什麼呢?因為「學習」本來就是用既有的知識去學新的知識,用自己熟悉的符號(中文的注音符號)來標示另一種語言(英語)的聲音,這可算是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此乃天性。
不過差就差在國語和英語實在是兩個差異極大的語言,尤其在發音上面。因此,如果英語學習者想要完全靠國語標示來學習英語的話,那就會面臨許多問題。
也因此,對於那些徘徊在Phonics 和KK 音標之間而無所適從的家長與讀者,我會告訴他們:兩者都重要,兩者都必須學!不過就算精通了Phonics 和KK 兩種音標系統,就一定可以講一口漂亮的英語,或是聽得懂外籍人士的英語嗎?還不能。為什麼?讓我舉個例子:
• Where are we going?
這句英文很簡單,相信每個人都懂,也都可以說得出口。但事情就是這麼奇怪,每次要學生「聽寫」出這句話時,總會有一半以上的人寫錯。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文的學生,連一句簡單的Where are we going?(我們要去哪裡?)都聽不懂呢?
原來在 Where are we going? 這句話中,因為 where、are 和 going 都削弱的緣故,因此整句話聽起來就像 Wer we goin’?。
這種發音的習慣及方式,是苦學 Phonics 和 KK 音標的讀者所學不來的,卻是英文母語者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真實的說話方式。
再舉一個例子:許多喜歡學英文的讀者通常也會接觸英語歌曲和西洋電影,但常常會發現,自己跟著 CD 或 MP3 的歌詞唱英文歌時,速度再快也無法跟得上主唱;或者在沒有看字幕的情況下,幾乎聽不懂電影對白,但在看到英文字幕後,才知道其實每個單字都認得。除此之外,學英文的讀者應該都有這種經驗:雖然聽得懂學校語言教室播放的教學錄音帶或英文廣播節目,卻無法聽懂身邊外國人說的話。更有甚者,自己說英語時就算每個字都照著音標來發音,聽起來還是怪怪的,甚至也常令外國人一頭霧水……
歸納以上幾個台灣英語學習者常見的問題,原因不外乎有下面四個:
1.說話時某些關鍵性的母音互相混淆,導致聽的人誤解,例如將 bold(大膽的)說成 bald(禿頭的)。
2.某些子音的發音太接近「台式」發音,例如將 she 發成中文的「噓」、將 teacher 發成「踢瘸」等。
3.太過追求「字正腔圓」的英語,導致英語唸起來速度不僅慢,還顯得不道地。
4.不清楚英語的語調,欠缺英語輕重交錯、快慢交織的特性,因此顯得怪腔怪調。
因此,徹底解決上述四個台灣英語學習者的問題,便是我寫這本書的最主要目的。本書總共分成八大章、50 個單元。每一個單元都會解決一個常見的英語發音及聽力問題,除了解釋問題發生的原因,還會講解正確的發音方式,並讓讀者針對每個問題反覆練習。相信在這樣層層的解說及練習之下,讀者很快就能解決困擾多年的問題,讓英語的聽和說不再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
有個好玩的發音小故事發生在我的一位好朋友身上。有一天他告訴我他們家的小寶貝從幼稚園學了一首唱唱跳跳的歌,而且還是一首法文歌。我聽了很好奇,問他怎麼知道是法文歌?他說:「因為他們就一直唱bonjour 啊!」(bonjour 是法文的「你好」)我聽了心想:哇,現在的小朋友實在太厲害了,除了國語台語英語,竟然還會講法語!
不過這個烏龍事件不久之後便真相大白:在一次朋友的家庭聚會中,這個可愛的小朋友被大家拱出來表演這首「據說」是法文的歌,結果一唱我才明白,那首歌是一個韓國女子天團 Wonder Girls 的代表作 Nobody,其中被...
目錄
自序
發音器官和語音符號一覽表
Chapter 1 Vowel 母音
Chapter 2 Consonant 子音
Chapter 3 Linking 連音
Chapter 4 Flap 彈舌音
Chapter 5 Reduction 削弱音
Chapter 6 Stress 重音
Chapter 7 Commonly Confused Word 混淆字
Chapter 8 All about English 英語大小事
自序
發音器官和語音符號一覽表
Chapter 1 Vowel 母音
Chapter 2 Consonant 子音
Chapter 3 Linking 連音
Chapter 4 Flap 彈舌音
Chapter 5 Reduction 削弱音
Chapter 6 Stress 重音
Chapter 7 Commonly Confused Word 混淆字
Chapter 8 All about English 英語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