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social life)是指人與人之間互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以及此種關係所構築的社會規律。晚近2、30年間,「生活史研究」已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
本書共收入10篇論文,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編排依清代、日治而至戰後以及跨時代的變遷。各篇文章的關係亦即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仰賴依靠的物質條件(如食衣住行),常是社會的生活史集中探討的課題,是本書挑選文章的標準之一。除此之外,也特別著重表現在場/不在場、日常/非常、家內/家外等複雜的、長期變遷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呂紹理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研究專長為台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史。著作有《水螺響起:日治時期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章節試閱
導論:如何日常?怎樣生活?(摘錄)
呂紹理(臺大歷史系教授)
晚近2、30 年間,生活史研究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而普及性的書肆中,記錄各種食衣住行娛樂的日常生活史書籍也不斷推陳出新,顯見不論學術界或一般讀者對這個自己生活於其間的世界及其所從出的歷史,充滿了高度的興趣。這些琳瑯滿目的書籍和學術論文,多半環繞在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特定的物質(食衣住行)或者特定的行為與活動(如閱讀、休閒、運動)或特定的情感表達(如情欲、戀愛)。受限於「台灣史論叢」書系要求只能收錄10篇論文的編輯方針,我們難以將這些包羅萬有的成果全部含納進來,因此,這本「台灣社會生活史」,勢必掛一漏萬,除了必須與台灣史有關這個先決條件之外,只能縮限在以下特定主題的學術論文:表現日常╱非(日)常關係的研究成果、分析較長時段生活變遷及造就變遷之趨力的成果、剖析日常生活基本物質條件和這些條件與更大歷史變遷關係的研究。其次,由於社會生活史原本就具有跨學科研究的特性,本書收錄的論文,不局限在史學研究者的作品,希望能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甚至是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最後,表現地域、族群與性別異同的研究也是選擇論文的指標。在我說明這些主題之前,有必要先簡單交待「社會生活史」的學術脈絡,其次介紹各章內容,最後再將各章內容放回到我對日常生活史的詮釋框架下加以匯整。
一、日常生活史與社會生活史
社會生活(social life)是指人與人之間互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以及此種關係所構築的社會規律。要了解人們的互動,就不能忽略互動所發生的時間與空間場合,而日常生活即是人群互動最基礎的時空場合。因此「社會生活史」也可以從「社會的日常生活史」(history of daily life of society)這個角度來理解。這個面向的學術探究有3 個主要源頭,分別來自於現象學、年鑑學派以及人類學。現象學思考人的哲學應該要放回到日常的生活經歷(lived experience)中來認識和理解,以有別於過去建立一種先驗或超驗的認識架構;換言之,要了解人,必須將人放回到他╱她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 lifeworld)才能知曉人的意識之所由出,以及意識與生活經驗之間的複雜關係。認知「生活世界」的另一重點,即在於擺脫過去只重視理性思維或實證科學所映射的世界,強調人在生活世界中各種覺知、情感、心態、記憶,以及不同年齡、性別族群與文化的經歷和變化,都是我們捕捉並體知經驗的重要元素。舒茲(Alfred Schultz, 1899-1959)即在此哲學背景下發展出關注日常生活的現象社會學(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也在20 世紀初的同一時間興起,反對過度偏向政治軍事史的研究,以致忽略庶民大眾活動與情感;以及反對過度重視短期事件變革而忽略長時段歷史趨力的影響,因而強調民眾社會經濟生活的長期變遷,成為年鑑學派初代學者致力探索的課題,第2代的布勞岱(Fernand Braudel, 1902-1985)則加入地理環境變遷的結構因素對歷史的作用,也同時開始推展微觀日常生活與結構之間的複雜關係。1979年出版的《日常生活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Everyday Life)意圖從平凡人物日常生活的物質接觸與運用,探討15 至18 世紀歐洲文明與資本主義的可能性及其局限,也引發歷史學界對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高度興趣。至於人類學,被視為該學門之父的馬凌諾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 1884-1942)在其1922年出版的名著《南海舡人》(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一書中也特別指陳:人類學的研究必須關注日常生活作息、飲食起居、談吐儀節,必須從這些日常細節中探尋隱藏在其後的社會文化意義。6 他參與在地人生活的田野調查,也成為人類學極為重要的研究方法,因而使人類學發展出非常豐富細緻的日常生活民族誌以及對日常生活的理論建構。
除了歷史學界,1990 年代人類學界也同時開始發展一系列與日常生活有關的集體研究,以人類學者黃應貴為主,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推動「先驗基本文化分類概念」的長期計畫,陸續出版《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以及《物與物質文化》。21 這幾本論文集有幾個特色,一是跨領域的集體研究,上述幾部論文集有來自歷史學、地理學和社會學界的研究者參與了共同研究;二是理論與實證並重,希望能將雜然紛陳的日常生活納入到可以深入分析社會文化意涵的框架,因而可供歷史學界參考。是以在本書中,有4 篇論文即是來自上述集體研究的成果。除了史學界對日常生活是否流於瑣碎的擔憂外,研究上的另一困擾,則是「日常生活」並非不證自明,而是內涵複雜且難以界定的語詞每個人的經驗未必相同,在什麼意義和什麼基礎上,我們可以找到眾人皆有的「生活世界」的經驗?本書特別集中於「『社會』的日常生活史」的探索即是避免將過於個人或個別的日常經驗擴張為普遍現象或普遍意義,亦即探討可能具有較大共相的「庶民」「大眾」(而非只是少數菁英或王公巨卿商賈豪門)生活世界,就成為日常生活史的主要研究對象。其次,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仰賴依靠的物質條件,也常常是社會的生活史集中探討的課題,因為這類課題可以在較大多數人的生活行為和經驗中映現,也留存較多史料可供研究者探索。這也是本書挑選文章的標準之一。以下即是各章重要內容。
本書各章編排,循「台灣史論叢」套書的整體編輯方針,以各章主題所指涉的時間範圍,依清代(第一、二章)、日治(第三、四章)而至戰後(第五至七章)以及跨時代的變遷(第一、八、九、十章)的時序來安排。不過,本書各篇文章的關係,還可以放在第2個分類框架下來閱讀,亦即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在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一)在場、例行化與日常生活
本書的編輯目標,是希望能夠為社會的日常生活史提供一個概念和實作的研究成果,希望讀者能既關注日常生活的各種細微經驗,也能從這些細微經驗中看到與更大政治社會文化相互牽動的關係和意義。日常生活史既可以貼近人們的一般經驗,勾起大家對於生活世界的好奇和樂趣,但也同時具有反思生活習慣、社會成規、文化價值的戰場。在理論概念上,我認為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1938-)在1980 年代力圖拉近微觀╱巨觀、個體能動╱結構制約的長期對立而提出的「結構變化」(structuration theory)理論,可以作為統整上述各章內容的概念框架,尤其是他在《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一書特別提出時空框架在理解社會互動的根基作用,對於我們以日常生活理解社會及歷史的意義,提供相當重要的分析資源。日常生活史的基底乃是人的各種行動和意圖,而人的實踐的先決條件則是每個人身體的「在場」(presence)。在場一詞包含了身體所在的空間位置,以及身體出現的時間點。紀登斯非常強調時—空相互的作用和影響在社會結構變化中的關鍵位置。人的活動在每日反覆不停、周而復始的規律中逐漸朝向例行化(routinization)的模式,並且在此例行化的行動中形成一種領域化(regionalization)的空間範域,換言之,「例行化」和「領域化」是觀察並理解「日常生活」的重要切入點。然而,日常生活史的目標,不能以描繪例行化、領域化的內容為滿足,甚至於這種例行化的描述會流於枯燥瑣碎而沒有生命,是以需要進一步探討例行化的行為模式和領域化空間框架(以及支撐這些行為必須反覆不停周而復始的信念),如何構成人們在每日生活中形成其對社會覺知的重要過程。其次,社會的基本互動條件之一,即是人與人的同時在場(co-presence),人群在例行化、地域化的範圍內「同時在場」(co-presence)以及「能在場」(presence availability),才有產生互動的可能,因此剖析同時在場及能在場的諸多要件,是探討日常生活史的第2層目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例行化╱地域化是人透過行動而界定出來的時╱空範圍,但是「界定」的過程也同時是「排除」的過程,將諸種行動規則化的同時,也就會產生各種「例外」,而我們常將例外視為「非(日)常」;亦即觀察例行化的同時,也必須注意那些非例行化的行為和雙方之間的相互關係。因此,如果要了解日常生活的歷史及其所具有的社會意涵,則形構身體在場╱不在場的各種時空條件、使得身體實踐得以例行化╱地域化的各種力量,以及日常╱非日常之間複雜交錯的互動,實是極為重要的基礎面向。本書選文的主要範疇,即是考慮能凸顯日常生活時間╱空間交錯影響的元素。
從這個視角出發,日常生活中身體最頻繁在場的時空元素,即是「家」。
導論:如何日常?怎樣生活?(摘錄)
呂紹理(臺大歷史系教授)
晚近2、30 年間,生活史研究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而普及性的書肆中,記錄各種食衣住行娛樂的日常生活史書籍也不斷推陳出新,顯見不論學術界或一般讀者對這個自己生活於其間的世界及其所從出的歷史,充滿了高度的興趣。這些琳瑯滿目的書籍和學術論文,多半環繞在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特定的物質(食衣住行)或者特定的行為與活動(如閱讀、休閒、運動)或特定的情感表達(如情欲、戀愛)。受限於「台灣史論叢」書系要求只能收錄10篇論文的編輯方針,我們難以將...
作者序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
目錄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呂紹理
第一章 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台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林玉茹
一、前言
二、舊曆元旦傳統的延續與變容(1890-1918)
三、新曆元旦的引入與新、舊年節的競爭(1896-1918)
四、兩度迎年:規訓與不完全同化(1919-1936)
五、皇民化的抑制:台灣人的抵抗與舊曆新年的隱形(1937-1945)
六、結語
第二章 辦桌:清代台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曾品滄
一、前言
二、辦桌:奢侈的印記
三、宴會之禮:辦桌的情境與形式
四、「辦桌」的展演
五、整合與分化:辦桌與漢人移民社會
六、結語
第三章 洋服、和服、台灣服:日治時期台灣多元的服裝文化/吳奇浩
一、前言
二、流行的洋服
三、「台灣服」:語詞創造、混搭實踐與自我認同
四、和服與改良服
五、後殖民論述的預設:殖民制霸、反抗至上
六、結語
第四章 日治時期台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呂紹理
一、前言
二、制度化旅遊環境的形成
三、旅遊手冊中的地理景觀論述
四、脫隊與歸隊的旅行
五、結語
第五章 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建築的現代性轉譯/劉欣蓉
一、前言: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
二、衛生現代性的「跨語際」轉譯
三、衛生現代性的建築轉譯
四、結語:現實中錯置的理想住宅
第六章 從「家務」到「勞動商品」:台灣家庭晚餐形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陳玉箴
一、前言:誰來煮飯?「家庭晚餐」的社會分析
二、家庭晚餐新形態:外食與宅配餐
三、成為「勞動商品」的晚餐製備:烹飪工作的轉變
四、不同晚餐形態反映出的家庭關係變遷
五、性別角色的世代差異
六、結語
第七章 空間、論述與樂趣:夜市在台灣社會的定位/余舜德
一、夜市的3種論述
二、士林夜市
三、士林夜市的空間組織
四、行為模式與互動
五、夜市的主題
六、社會邊陲與經濟的非正式化
八、Liminoid、carnivalesque及嘉年華會的政治意涵
第八章 儀式與時間:以媽祖進香為例/張珣
一、前言:對於「時間」的定義
二、媽祖廟的制度時間
三、「事件時間」vs.「鐘表時間」
四、媽祖系譜權威的建構
五、進香旅程內的靜止時間
六、神聖時間:一個「無分別」的時間
七、結語
第九章 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以年齡組織與異族觀為中心的探討/黃宣衛
一、前言
二、村落生活與時間觀念
三、年齡組織的發展與族群互動史
四、組名、命名方式與歷史事件
五、年齡組織與歷史記憶
六、3位村落領袖的再比較
七、結語
第十章 新自由主義下的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黃應貴
一、前言
二、歷史脈絡中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發展的特色
三、新自由主義在世界及台灣的發展現況
四、新自由主義下原住民社會與文化的新面貌:以東埔社布農人為中心的討論
五、新世紀原住民社會文化發展的難題
延伸閱讀書目/呂紹理
索引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呂紹理
第一章 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台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林玉茹
一、前言
二、舊曆元旦傳統的延續與變容(1890-1918)
三、新曆元旦的引入與新、舊年節的競爭(1896-1918)
四、兩度迎年:規訓與不完全同化(1919-1936)
五、皇民化的抑制:台灣人的抵抗與舊曆新年的隱形(1937-1945)
六、結語
第二章 辦桌:清代台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曾品滄
一、前言
二、辦桌:奢侈的印記
三、宴會之禮:辦...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