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頓商學院「成功課程」的創辦人、《華頓商學院的高效談判學》作者最新力作
★獲選800ceoread 2013年最佳商業書
★《UP學:所有經理人相見恨晚的一本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作者尚恩.艾科爾等暢銷書作家一致推薦
★亞馬遜、邦諾書店、AbeBooks等各大通路讀者評鑑五顆星
每個人都知道應該要「追求自己的夢想」。
可是,協助你找出自己夢想的地圖在哪裡?
就在你心裡。
知名得獎作家與教授謝爾將在書中協助你找出自己的未來。他的建議:誠實往內探索,回答兩個問題。
我認為什麼是成功?
我要如何成功?
先從評估你目前對成功的認知開始,包含家庭、媒體與文化的潛藏影響。這也是「過別人的人生」的壓力來源。一旦你開始透視這些外在的力量,就能往內探索個人的熱情與能力的獨特組合。目標:加重對你的人生有意義,讓你興奮的事物,減少你「應該」想要的事物。謝爾以多年的研究為基礎,提供個人化的評估,協助你探索自己的過去,想像未來,評估自你的能力,接著將這些結合各種最新的科學洞見,從自信到幸福到人際關係與事業。他在過程中分享具有啟發性的例子,有人接受自己真正的成功指標,找出適合自己做的事。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有四章,協助你回答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成功?首先從訓練課程中使用的成功價值觀調查開始,接著觀察幾個常見的回答,例如快樂、家庭、專業地位、名氣、財富和「志業」,也就是所謂的有意義的工作。
瞭解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之後,請思考書中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我要怎麼成功?第二部分前五章的目的就是要幫你找出你具備哪些才能、經驗和動力,將這個獨特的組合帶上成功之路。
蘋果電腦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時說的:「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它於過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意見的噪音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追隨你的內心及直覺。它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你更清楚地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發現人生下一步該怎麼做。
那就開始吧。由你來執行。
作者簡介:
理查˙謝爾(G. Richard Shell)
知名得獎作家及華頓管理學院「成功課程」的創辦人。華頓管理學院傑瑞提(Thomas Gerrity)講座教授,專長為法律研究、商業倫理與企業管理,也是華頓管理學院及受歡迎的「成功課程」的創辦人。《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兩年出版一次的〈最佳商學院指南〉三度將他選為全美最傑出的商學院教授之一。著作曾得獎的《華頓商學院的高效談判學》成為全美多所商學院的指定教科書,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行銷全球。
本書官方網站:http://www.grichardshell.com/
譯者簡介:
羅雅萱
台灣大學財金系畢,英國新堡大學口譯碩士,過著兼職翻譯、全職媽媽的生活,常幻想著有一天可以喝著熱茶,悠閒地把《金融時報》週末版好好看完。譯作眾多,橫跨商管、設計與小說等領域。譯作有《在每個位子上發光:巧用你的工作天賦》、《哈佛最受歡迎的行銷課—建立商業概念的第一本書》、《雞尾酒經濟學─每種經濟循環下都能獲利的投資觀念》、《未來十年最夯的大投資重點 》、《最簡單的長期投資術—薛普曼讓你看見起漲點》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人生賽局中最棒的訓練!這本書說明如何達成個人使命,成為最棒的你。」
—頂尖的經理人講師、暢銷書《下一步,我該怎麼走?: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環境,答案就在魔勁裡》及《UP學:所有經理人相見恨晚的一本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
「好棒的一本書!用智慧打好基礎,讓你邁向成功的旅程成為你和他人成長與充實自我的路程。謝爾說明了如何取得原本就存在你內心與腦子裡的智慧。」
—陳一鳴(Chade-Meng Tan),著有暢銷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作者及Google的開心好夥伴(Jolly Good Fellow)
「這本書上當然有印文字,但其實這是個羅盤,羅盤上的指針指向讀者你。找出你內心深處正面的渴望,在你邁向成功的路途上追隨這些渴望。這對謝爾管用。他這本見解精闢的書也會對你管用。」
—威廉˙拜倫(William J. Byron, S.J.)聖約瑟夫大學,商業與社會教授,著有《找工作不灰心》(Finding Work Without Losing Heart)
「如果你正要展開新的人生探險,謝爾啟發性的指引將提供你工具,把你的天職轉為星期一早上的現實。」
—蘿拉˙范德康,著有《這一天過得很充實》
「謝爾巧妙地同時引導身心,並提供任何處於轉變中,正在尋找事業與家庭成就真正意義的個人一份地圖。你將在書中與一位有智慧的導師一同坐下,由他專心幫你營造你從來不知道自己想要過的人生。謝爾說明邁向成功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問對問題。」
—尚恩.艾科爾,著有《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
「這本見解精闢的書注入多年的經驗與智慧,將可鼓勵讀者檢視與改變自己的人生。」
—卡羅˙杜薇克(Carol Dweck),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著有《心態致勝》(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推薦序】成功十站
大小創意齋 創辦人/創意長 姚仁祿
多數人,在自暴自棄,或因追求成功而陷入泥淖之前,都曾期待過「成功」。可惜,多數人並沒有「成功感」,原因有二:第一、不知道何謂成功,以為只要有錢、有名、有權,就是成功,所以起跑就搞錯方向;第二、不知道為什麼要成功,所以有錢以後,只能想到要更有錢;有權以後,只能想到要更有權;有名,只會想更有名,卻不知道為什麼需要如此?
這本書為讀者做了最重要的服務,作者問讀者兩個大哉問:
「什麼是成功?」「為什麼要成功?」
針對這兩個問題,全書並沒有給出答案,但是,為了幫助讀者,面對自己,提得出自己也心服的答案,作者用了一本書的篇幅,十個章節,以自己的經驗(他的經驗,有點像傳奇電影,讀者有興趣,請自己閱讀),以自己的著作,以過去與現代的智慧話語,引導讀者,自己回答,這兩個不算容易回答的問題:「什麼是成功?」「為什麼要成功?」
請容我整理自己的讀後感,分享以下,
開往「成功」終點的巴士,會經過十個車站;每個車站,我們都要下車尋寶,找到與站名相同的「神奇寶物」後,再上車,前往下一站。如此,一站接著一站,請不要偷懶,試圖跳過任何一站,當你來到第六站,尋到該站寶物「信仰」,我想,你已能回答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成功?」。接下來的四個車站,也請耐心尋寶;當您找到最後一站的寶物,您已經可以回答作者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成功?」
這十個車站,大概是這樣的:第一站「夢想站」:沒有「膽大心細」到不了「夢想」這一站;不到這一站,人的一生,只能原地不動,或隨波逐流,實在可惜;到站時,請下車尋寶,找到「夢想」再上車,沒找到,請不要到下一站;第二站是「行動站」,到這一站,需要「熱情」,到站,也請下車翻找,找到「行動的能量」,再上車,一樣還沒找到「行動能量」,就待在這裡,因為,急著上車也沒用;第三站「特質站」,你已經在第一站「找到夢想」,也以熱情在第二站「找到行動能量」,到了第三站,就要搞清楚,自己的特質(請注意,是您自己的特質或特點,而不是別人的。以我為例,我160 公分的身高,再怎麼喜歡,也不會把姚明適合籃球的特質,夢想成我自己的);請記得,一定要找到「特質之寶」(自己比別人厲害的地方)再上車,否則,千萬不能上;第四站「上下站」:這一站的寶物,找到時,您也許會不喜歡;但是,請千萬不要因為不喜歡而拋棄,因為,打開這一站的寶物,它會告訴您,所有的成功,變成曲線,都是上上下下,時高時低;成功不會永遠停留。換言之,成功是「一種心境」而不是「一種地位」,更不是「金錢多寡」。多數人,在這一站,都會因害怕而丟下寶物,空手上車,往下一站追尋;請記住,這樣註定會失敗;第五站「覺知站」:經過前面四個站,擁有四個寶物,而這一站找尋的,是您的「覺知能力」,意思是自己要能覺知,這是知道「自己的心念現在在哪裡」的能力(請試試看,現在您的心念在哪?著急地想讀完這篇文章?有點不相信我說的?有點想去看facebook?想去玩狗?……)我們正常人心念很複雜,很難專注,請別著急,只要知道自己的心念現在在哪就好,不需強求它要定下來,停下來,你能跟上自己的心念,就非常好了。通常,這一站,需要停很久,別著急,下班車,永遠會來。第六站「信仰站」:這一站,不是要您決定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是您要自己找到「從內心相信的價值觀」。與其隨意地跟隨某個宗教或宗派,不如讓自己在這一站靜心沈澱,發覺內心真正相信的價值,那是一種「宗教情操」,而不是一種「宗教儀軌或外貌」。至於,什麼是「宗教情操」?或是「俱有宗教情操的價值信仰」?我相信,您會發覺,那是「誠實」、「公正」、「無私」、「悲天憫人的胸襟」的結合。當您在這一站尋到寶,您已經可以回答「什麼是成功?」這個問題了。第七站「自信站」:當您擁有前面六站尋回的六項寶物(夢想、行動、特質、上下、覺知、信仰),第七站一下車,您很容易就會找到「自信」這個寶物,許多人,沒有經過前面六站,直接搭車來到第七站,常把「自大」誤以為「自信」,那也註定失敗。第八站「挑戰站」:這一站又難了,請您記得,一定要找到這一站的寶物「挑戰困難之寶」,這樣下兩站才到得了。原因是後兩站「分享」與「助人」是邁向「成功」的最後兩哩路,而「與人分享自己所有、所愛」與「無私助人脫離困難」都是很難的事,沒有具備「挑戰困難」的心境,是做不到的。第九站「分享站」:這一站的寶物您拿到了,等於沒有拿到,因為您會理解,馬上與有緣人分享才是正道,於是,您會當場傳遞出去。第十站「助人站」:人生成功,是一種心境,這種心境,就是體會,追求自己成功,不會維持快樂,幫助別人脫離困局,得到快樂,自己的歡喜,才能實在,這種實在,是最大的成就感。
以上,是我的讀書心得,最後,分享本書第二十頁:「成功的原料,就在你身上,下一個大目標,就在你身邊,只要腦袋夠清楚,就看到」依據這個看法,你我都能成功,只要「腦袋清楚」,如何腦袋清楚?
體驗「成功十站」吧!
【推薦序】成功的原點
華頓商學院台灣區會長/台灣彩券公司副董事長 劉奕成
閤上書稿的那一瞬間,閃過腦海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本書寫得真不錯、真不一樣!
如果不是陳列在「成功學」領域的書櫃中,而是擺放在「小說」、「神話」或「哲學」
等類別,應該會贏得更多青睞。
但是,這本「跳板」是一本如假包換的「成功學」的作品。
我向來不愛看成功學或生涯規劃之類的書籍,原因在本書中也有類似的描摹:那些出書教人成功之道的作者,看起來未必有多成功,而在大眾心中算是功成名就的那些人,自己是不動筆的,他們找人來寫的「傳記」或「自傳」,隱惡揚善到了超凡入聖、令人不可置信的地步。他們的人生地圖,在本本傳記殘缺不全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彷彿他們怎麼走,成功都在不遠處倒履相迎,準備深情相擁,而所有沿途的苦勞與苦難,都在成功的那一剎那,幻化成花朶灑落。
要看這樣的劇情,我應該去「童話」區抽出一本書來。
其實,我心底最深最深的疑惑在於:到底什麼是「成功」?「成功」又有什麼意義?這些年來,看著報章雜誌力捧的成功人士,樓起了樓又塌了,許多在鏡頭前,甚至就在面前潸然淚下,他們的笑容,還不如我在週末經過中環,看到㩦手成圓手舞足蹈的外籍工作者來得真實無妄。
所以這本謝爾教授的書寫得很不一樣,他從從容容地在「前言」中,以梭羅的話破題:「確實是教了所有的科學,卻不教其根源。」,然後用四章引導讀者探索「什麼是成功?」每個人的成功不會都一樣,但是有一點一樣,就如同詩人艾略特說的:「所有的探索最終都會回到起點,讓我們真正瞭解那個地方。
上過謝爾教授的課,再細賞過本書,我更加相信:如果沒有回答「什麼是成功?」這個問題,那所有成功的討論,便沒有意義。
青春少艾時期,看到許多描述是憧憬愛情的少年男女,會撕去酢漿草葉子問自己:「他愛我,他不愛我...」但是愛情是什麼?
同樣地,許多汲汲營營於成功的人,他們下定決心追尋成功,決志努力向前,卻不能確定成功是什麼,不過是撕著酢漿草囈語:「我會成功,我不會成功..」,就算追尋到的,也不過就是人云亦云的成功。
在多少次終點又回到起點時,我們終將明白,探索「成功」的原意,何其重要。而這本書的起點,便在探索「成功是什麼?」未來,一直來一直來,在探索成功奧義的途程中,在追尋成功滿足的路途上,這本書中的許多智慧雋語,將廻盪在你我耳際,切切地叮嚀著我們,回首探看起點。
名人推薦:「人生賽局中最棒的訓練!這本書說明如何達成個人使命,成為最棒的你。」
—頂尖的經理人講師、暢銷書《下一步,我該怎麼走?: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環境,答案就在魔勁裡》及《UP學:所有經理人相見恨晚的一本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
「好棒的一本書!用智慧打好基礎,讓你邁向成功的旅程成為你和他人成長與充實自我的路程。謝爾說明了如何取得原本就存在你內心與腦子裡的智慧。」
—陳一鳴(Chade-Meng Tan),著有暢銷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作者及Google的開心好夥伴(Jolly Good Fellow)
「這本書上當然有印文字,...
章節試閱
第一個答案 選擇你的人生
只要傾聽自己,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有一套獨有的模式,主導一切的模式。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之所以會認識艾瑞克.亞德勒(Eric Adler),是因為他是我法律必修課的學生,也
是華頓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班(MBA)一年級的學生。一頭紅髮的艾瑞克年紀比一般MBA學生稍微大一點,是那種每個老師都喜歡的學生,聰明積極,上課前都會做好準備,提出很多好問題。有一天,他來我辦公室討論一個他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修過法律相關課程,所以對於這方面的挑戰感到十分的興奮。但是,沒多久我們的對話就轉向其他更深層且私人的問題。「我還不太確定我想做什麼。」他向我吐露。「我很喜歡商學院,可是我不知道唸完要做什麼。」
商學研究所的學生有兩種,絕大多數都屬於「計量型」,也就是大學時主修經濟、數學或工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跟商業有關,能夠在腦中套用複雜的公式心算出淨現值,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完成重大交易的刺激感、投資大筆資金、在世界級的大企業擔任策略顧問。我尊重他們對全球商業界的熱情。他們運用本身的才能,追求爭奪世界經濟上一些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職位的刺激感。
但是,每一班都會有一些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我們稱之為「詩人」。例如前職業運動員、退伍軍人、和平工作團隊的志工和記者。對這些人來說,商學院是開啟新機會與新生涯的路徑。統計與財務課程對詩人比較難,因為他們要跟計量型的學生競爭,可是計量型的學生不用看課本就會了。身為教職員版的詩人,我只能盡我所能安慰他們。
艾瑞克數學能力很強(他大學時主修經濟學和工程),但他仍被歸類為詩人。他是美國頂尖人文科學大學史瓦斯摩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的畢業生。大學畢業後在巴爾的摩(Baltimore)知名的私立高中擔任八年的教職員。他很喜歡教書,可是後來覺得教書已經變成例行公事,於是他開始尋找比較「刺激」的工作,例如分秒必爭具有競爭性的商業界。他申請就讀商學碩士,希望藉由這段經歷找出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而現在第一年已經唸完一半,他才剛開始要尋找方向。
「可以結合你對教育的瞭解和學到的商業知識。」我建議。他認同我的說法,但還是有些疑惑。「我不想回去做以前的工作。」他說。「我想要改變。」我們又聊了幾分鐘,他才趕去上下一堂課。我表示歡迎他隨時回來找我繼續聊。他在華頓的兩年,我們確實談了不少,他還修了我另一門談判課。
不過,坦白說,隨著艾瑞克繼續唸下去,我越來越擔心他。商學院的文化很明確,非常事業導向。每個人對哪些屬於高階工作的看法都一致。很快地,所有的人都被捲入科技或金融或顧問業的漩渦裡,一個個進入享有盛名的產業,即使原本心裡還抱持懷疑的人也不例外。艾瑞克的情況讓他變得很容易受這些文化影響力的衝擊。沒多久,他也屈服了。
升二年級後沒多久,艾瑞克經過我辦公室時向我宣佈他的決定,「我想到我要做什麼了!」他興奮地說。「我想當顧問!」我心裡有些疑慮,但表面上仍恭喜他,祝他好運。
幾個月後,他達成目標,進入華盛頓特區的管理顧問公司。不過,我在畢業典禮前見到他時,他有些後悔,因為他被自己最想進的公司拒絕了,而即將接下的職位並不是他夢想中的工作。「我很確定我不想一直待在這家公司。」他說。「可是這是我現在該做的事。」
對許多人來說,故事可能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和艾瑞克僅可能在十年或二十年後的同學會上相遇,而我可能會很好奇他後來的發展。
可是,艾瑞克的故事並沒有結束,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定義成功之前要先告訴各位他的故事。他畢業不到一年,我剛好在華頓的經理人會議中心巧遇他公司同事,我問起她,艾瑞克近況如何。
她的表情不太自在。「艾瑞克其實不適合當顧問。」她說。「他已經離開我們公司了。」她不知道他的近況。我心一沉。
不久後,我發現艾瑞克的故事比我原先預期的更有趣。他比公司更早發現自己不適合從事顧問工作。他一進公司就做了一個案子,花很多時間幫一家大型企業進行詳盡的分析以節省成本,最後得到的建議僅是發給客戶的請款單應使用雙面印刷而非單面。他覺得自己唸研究所不是為了做這種工作,決定離職。對工作的不滿促使他重新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熱情,只是這次情況比之前緊迫。
本章一開始提到法國哲學家蒙田的話,只要停下來向內傾聽,就會發現「自己有一套獨有的模式,主導一切的模式」。而艾瑞克就是這樣。
首先,他發現自己想創業,運用他獨有的才能與知識做大事。「我可以創什麼業?
」他問自己。他父母都是創業家,白手起家,把成立的公司賣掉後再重新創業。他從小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創業與冒險精神是家庭生活的一部份,也是餐桌上常見的話題。
商學院文化把他的職業生涯塑造成就業問題,「我應該去哪裡上班?」,當他把問題轉換成「我可以創什麼業?」時,馬上就有很多構想,而且都和他最熟悉的領域有關:教育。
他回想自己當高中老師的經驗,想到一個以前的問題:為什麼拿獎學金唸他任職的知名私立學校的弱勢青少年會經常遇到困難?他們夠聰明,卻缺乏其他來自富裕家庭的同學從小累積的社會基礎和唸書習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有個瘋狂的構想,想要打造史無前例的「公立寄宿學校」,提供一些成功所需但這些孩子缺乏的元素。這所學校將營造一個安全的唸書環境以及全心投入學業成績的同儕團體,提供成年的榜樣,塑造負責任的文化。他在發展這個概念的過程中,想像有一間全天候運作的高中,課程嚴謹,有一群像他一樣追求卓越的老師,擁有共同的目標:向世界證明只要有適當的環境,這些青少年也能成功。
沒過多久,艾瑞克開始跟任何一個願意聽他說的人討論他的夢想。他在顧問公司工作的最後幾個星期,有一位新來的合夥人介紹他認識一位剛從普林斯敦畢業的年輕人拉吉.維納寇達(Rajiv Vinnakota)。原來拉吉也在他的顧問公司跟別人討論一個非常相似的概念。
艾瑞克和拉吉在華盛頓特區一家速食店見面討論了三小時後,當場決定合作。彼此的人生都因此改變。
他們在兩個月內寫出完整的企劃書說明學校的模式,十八個月後籌募到兩百萬美元的資金,並翻修一棟位於華盛頓的老舊建築,計劃每年收四十位來自華盛頓特區最窮困幾個地區的六年級學生,其入學資格抽籤決定。
第一所種子(School for Education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SEED)學校就此誕生。後來規模逐漸擴展,收六年級至十二年級,平均每個年級約五十名學生。學校有明確的目標:要讓更多貧民區的學生上大學。
接下來都是歷史了。艾瑞克和拉吉在二○○二年登上美國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歐普拉的電視節目,獲頒生活獎(Use Your Life Award)。之後又上ABC電視台的《夜線》
(Nightline)和CBS電視台《六十分鐘》(60 Minutes)節目的特別時段。其他城市也陸續成立種子學校。最重要的是,艾瑞克和拉吉證明只要營造這些弱勢青少年成長茁壯需要的學習和心理環境,這個的模式可以創造截然不同的教育成果。
這些學生全都來自貧民區,貧民區只有33%的學生從高中畢業。但二○一○年時,每一名種子學校的畢業生全進入大學,其中包括杜克、布朗及馬里蘭大學等知名學府,而且前景看好。種子學校的畢業生上大學後,有將近70%順利畢業,比原弱勢地區公立高中的畢業率高出六倍。
艾瑞克需要花兩年的時間唸商學院,想出種子學校的概念嗎?可能不需要。但是,他在問「我可以創什麼業?」這個問題時,他發現自己具備一套強有力的技能,可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結合他的商業知識和獨特的教育背景,讓種子學校的概念成功。當他和拉吉必須透過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發行的債券,籌募一千四百萬美元的資金,打造種子學校華盛頓校區時,他有吸引投資人和完成交易需要的知識、技巧、信譽和經驗。
就像第一次在我辦公室見面時期待的一樣,艾瑞克整合所有的因素,找到第四章將會提到的「有意義的工作」,也就是成功的甜蜜點,符合他創業的動機,有效運用他掌握的所有知識,達成他的信念與目標。他和合作夥伴在過程中打造了令人興奮的新生涯:公共教育創業家。
尋找成功的四個主題
艾瑞克的故事說明本書將會探討的四個重要的理論。請記住以下這四個理論。
第一,尋找成功對你的意義往往需要反覆試驗,不只是思考理論而已。你必須冒險嘗試和實驗。可能也會跟艾瑞克一樣,出現「我想當顧問!」這樣的想法,結果卻發現這是錯誤的訊號。儘管如此,還是要鼓起勇氣嘗試新的角色,承認這些新的角色可能不適合你,重新再找。
傳統的成功故事往往有一個明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為了達成目標而克服重重困難的主角。但是,故事之所以會是這樣,是因為主角「已經」經過尋找目標的混亂而不明確的過程。對大部分的平凡人來說,最困難的問題在於找出自己想要做什麼。第七章將會提到一位名叫比爾.瑞齊蒙德(Bill Richmond)的人。他曾經是戰鬥機飛行員、大樂團鼓手及好萊塢的得獎喜劇作家。他的哲學生動地傳達了許多成功人士即興的精神:「先做,再學怎麼做。」
第二,目標不會憑空出現,必須先瞭解文化和家庭認同的成功價值觀有哪些,才能確定你塑造人生的理想確實是你自己自由選擇的價值觀。十八世紀的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說:「個人會參考文化對什麼是好的、值得追求的判斷,決定生命中哪些事物﹃良好或值得追求﹄。」羅馬皇帝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在他的《沉思錄》(Meditations)中也提到這一點。他寫道,「我常想,為什麼每個人愛自己勝過其他人,卻重視其他人的意見勝過自己的意見。」不管是好是壞,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做出一些會讓其他人稱讚的事情。因此,要更清楚瞭解成功,艾瑞克的父母都是創業家,但是他並沒有盲目地追隨他們的腳步。他在創業之前嘗試過其他型態的工作,而他的創業經歷也很有原創性。此外,他用最好的方式獲得社會高度讚揚,也就是不刻意去追求。許多為了享受成功的光環而追求成功的人最後往往對名利上癮,就像吸毒的人每天都需要吸食毒品一樣。第三章將會提到幾個這樣的例子。佛教稱這種人為「餓鬼」。
第三,成功是個多面向的概念,不只跟工作有關。你或許也發現,我在艾瑞克的故事中特別強調他的職業生涯。之後我會分享更多與艾瑞克的人生有關的個人資訊。在此我先讓各位評估你們個人對成功的價值觀,這稱之為「六種人生習題」,幫助你思考自己希望在內在、情緒面向的成功與外在、成就相關的成功之間取得什麼樣的平衡。這個練習也讓你們有機會瞭解自己的動機來自哪些地方。第六章對這個主題會有更詳盡的介紹。
第四,成功並不是單一終點,一旦到達旅途就結束。成功是一段旅程,中間有停靠站、休息站和露營場。你可以先到一個地方,停下來享受,再繼續前進。第四章將說明我所謂「有意義的工作」的概念,也會讓你有機會更詳細地探索這個觀念。艾瑞克的故事說明人生讓你有機會在生命的不同時點,找出不同的方式享受成功。他很喜歡在高中教書,直到他覺得應該繼續前進為止。他現在很享受他創立的種子學校,暫時沒有計劃退出,但未來仍可能出現變化。二十、三十歲覺得美好的事物,到了四十、五十歲可能就失去滋味。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你人生的不同階段,你會學習、成長、成熟。好消息是你會因此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培養出新的能力,第五章對這個主題會有更多的介紹。你在能力和經驗上的變化將帶來新的機會,從中浮現新的成功路徑。
第一個答案 選擇你的人生
只要傾聽自己,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有一套獨有的模式,主導一切的模式。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之所以會認識艾瑞克.亞德勒(Eric Adler),是因為他是我法律必修課的學生,也
是華頓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班(MBA)一年級的學生。一頭紅髮的艾瑞克年紀比一般MBA學生稍微大一點,是那種每個老師都喜歡的學生,聰明積極,上課前都會做好準備,提出很多好問題。有一天,他來我辦公室討論一個他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在這之前,他從來沒有修過法律相關課程,所以對於這方面的挑戰感到十分的興奮。但是,沒多久...
作者序
【作者中文序】答案都必須來自你內心
坐下來寫這篇序時想起,其實我和台灣很親。我二十多歲時,背著背包到處旅行,想要瞭解自己,探索人生方向,那時曾到過台灣。當時的我正環遊世界,在尋找答案來回答人生最困難的問題。太魯閣的美讓我驚嘆,而台北龍山寺的觀音菩薩平靜的面容則長存在我心中。觀音知道這位曾在一九七七年膜拜她,來自美國的年輕背包客,有一天會寫一本書給台灣人讀,減輕他們的焦慮,選擇邁向未來的正確路徑嗎?我猜她知道的。我們初次相見時,她似乎就知道很多事情。
在這個科技迅速變化,經常使用電子娛樂、社群媒體和溝通裝置的世界裡,我們往往很難齊退一步清楚思考人生最重要的問題,例如:
‧ 我是誰?
‧ 哪些職業或哪一類型的工作最能滿足我?
‧ 我如何建立深刻的人際關係,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維繫我的人生?
本書將協助各位回答這些基本的問題,而且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回答。每一章都有為你量身訂作的練習和評量,並提供重要的洞察,分析你是哪一類型的人,哪些型態的工作能引起你的興趣,以及你應該和哪些人建立緊密的關係。除了你,沒有人能幫你回答這些問題,這些答案都必須來自你內心。
本書的關鍵概念是「成功」。我們常以為「成功」人士就是有錢、有名、或做大事上新聞的人。但是,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其中只有少數符合我對「成功」的定義。有些人的「外在人生」看起來多采多姿,但真正成功的人同時也過著豐富而有意義的「內在人生」。成功的全貌包含「讓人興奮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不管你賺多少錢,只要兼具這兩者,我認為都稱得上成功。
本書說明如何為自己定義成功及打造成功之路,也讓你有機會完成這兩件事。這些決定可能會讓人害怕。例如我應該放棄穩定的工作,嘗試更能激起我熱情的事物嗎?我應該放棄討父母歡心,改走自己的路嗎?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協助這些讀者做出明智的決定,希望為讀者的人生營造更多真摯的幸福和滿足。本書將會幫你一步步朝向建立「你」想要的成功,而不是其他人說你應該有或他們自己想要的成功。
請翻開書頁,回答書中的問題,耐心傾聽自己心裡的回答。當你平靜的「發呆」和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時,也許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
祝你在成功的旅途上一帆風順!
理查.謝爾
美國費城
二○一四年七月
【作者中文序】答案都必須來自你內心
坐下來寫這篇序時想起,其實我和台灣很親。我二十多歲時,背著背包到處旅行,想要瞭解自己,探索人生方向,那時曾到過台灣。當時的我正環遊世界,在尋找答案來回答人生最困難的問題。太魯閣的美讓我驚嘆,而台北龍山寺的觀音菩薩平靜的面容則長存在我心中。觀音知道這位曾在一九七七年膜拜她,來自美國的年輕背包客,有一天會寫一本書給台灣人讀,減輕他們的焦慮,選擇邁向未來的正確路徑嗎?我猜她知道的。我們初次相見時,她似乎就知道很多事情。
在這個科技迅速變化,經常使用電子娛樂、...
目錄
推薦序:成功十站
推薦序:成功的原點
中文版序
推薦語
前言 兩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部份 第一個問題:成功是什麼?
第一章 第一個答案:選擇你的人生
第二章 最簡單的答案:幸福
第三章 社會的答案:尋找地位、名聲和財富
第四章 啟發性的答案:尋找有意義的工作
第二部份 第二個問題:如何達到成功?
第五章 發掘自己哪些事做得比別人好:才能
第六章 點燃你的動機:動機
第七章 學會從失敗中建立自信:建立自信
第八章 心靈專注
第九章 發揮影響力
結論
謝詞
推薦序:成功十站
推薦序:成功的原點
中文版序
推薦語
前言 兩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部份 第一個問題:成功是什麼?
第一章 第一個答案:選擇你的人生
第二章 最簡單的答案:幸福
第三章 社會的答案:尋找地位、名聲和財富
第四章 啟發性的答案:尋找有意義的工作
第二部份 第二個問題:如何達到成功?
第五章 發掘自己哪些事做得比別人好:才能
第六章 點燃你的動機:動機
第七章 學會從失敗中建立自信:建立自信
第八章 心靈專注
第九章 發揮影響力
結論
謝詞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