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的《三言》出版是在明代後期,即從神宗萬曆元年(1573)至思宗崇禎17年(1644)止,當時的政治局面、社會環境、經濟情況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變化。在思想方面,從傳統的抑制人性而「重理」的藝術觀念轉換為由人性的覺醒出發,轉而重視「情」的局面;「重情」,是人們對藝術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情感在藝術中的地位、作用、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其故事題材涉及當時社會百態,如男女愛情、行俠仗義、發跡變泰,揭露官僚的罪惡、複雜的訴訟案件、文人雅士的風流逸事,還有許多寫神仙、靈怪、妖異的作品。
本書擬從外緣研究(如社會文化環境、觀念形成的歷史流傳與整個文學的形式發展與變化程序)為基礎,仔細考察作品的內在涵義,主要以《三言》小說人物面對「死亡」的種種思考與處事為研究對象,從「義與死」、「愛與死」、「生死恩情」、「超越死亡」等各類型的故事,理解「人」的立場,藉此研究釐清文學作品在建構人物、思考生命時的深邃思辨歷程,及其蘊含的豐富內涵。
值得注意的是,《三言》中眾人物的死亡意識並非一味走向「悲劇性」,它反而以獨特的死亡方式來超越生與死的焦慮,從死亡恐懼解脫,最後邁向生命理想的國度。我們最終可以理解到,人們對死亡的畏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特定的時代風氣和社會環境之下,或在一定的政治思想與道德倫理的規範中,人們往往會一反常態,勇敢表現出對死亡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和英勇氣概。
作者簡介:
金明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現任韓國明知大學中文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小說、小說與文化、小說理論等。主要著作有《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宋元明話本小說「入話」之敘事研究》、《修辭與敘事:宋元話本小說的修飾書寫》
章節試閱
第三節 以《三言》為研究對象
小說從唐代開始就發展出一種「說話」的藝術。「說話」的文學,就是講故事,較接近通俗文學。說話人必須十分注意聽者的反應,才能掌握接受者聽故事時曲折的情緒變化。宋朝時,這種「說話」的藝術更為風行,甚至有專門為皇帝表演的「說話」人登場,除了口頭說給皇帝聽以外,還要整理說話的材料成文。「說話」的內容分為幾種,「講史」(講述歷史,以曾發生的戰爭為材料敷衍成長篇的歷史故事)、「小說」(講述世態人情悲歡離合等短篇故事)、「講經」(是關於佛教的宗教故事)。當初話本的內容比較簡單、粗略,但歷來許多話本小說的作者不斷擴充資料,再加上文人的加工與潤色,便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體裁、生動人物的小說。到了馮夢龍(1574-1646),在話本小說的基礎進行編輯加工而成書,就是《三言》。《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稱。各四十卷,共一百二十篇,《喻世明言》通稱《古今小說》。
《三言》出版是在明代後期,即從神宗萬曆元年(1573)到至思宗崇禎17年(1644)止,政治局面、社會環境、經濟情況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動盪和激烈變化。在思想方面,從傳統的抑制人性而「重理」的藝術觀念轉換為由人性的覺醒出發,轉而重視「情」的局面。「重情」,是人們對藝術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情感在藝術中的地位、作用、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當時袁宏道、湯顯祖、馮夢龍等文人受到李贄「童心說」思想的影響,主張「情」是文藝創作的動力與基礎。尤其是馮夢龍的「情教觀」對人類社會的種種愛情、人性本質的重新審視,而且將「情」與「生死」即與人間存在的問題相連。馮夢龍在《情史類略》中有言︰「人,生死於情者也;情,不死生於人也。人生,而情能生之;人死,而情又能生之。即令形不復生,而情終不死。」這種觀念再進一步推衍為「情」可以決定生命是否值得繼續存在之意義。雖然他對「情」的觀念較偏重在「男女愛情」的方面,但了解人性的基本特質來看,把「情」的因素在「慾」中超拔出來,超越有限生命的性質,仍是值得肯定的。
《三言》故事囊括的題材、人物、思想內容非常廣闊,每一篇的人物、主題思想、社會背景、文化程度都不同。《三言》一百二十篇故事的題材都涉及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男女愛情、行俠仗義、發跡變泰,揭露官僚的罪惡、複雜的訴訟案件、文人雅士的風流逸事,還有許多寫神仙、靈怪、妖異的作品。若拿「煙粉」、「靈怪」、「公案」、「神仙」等古代小說的名目來看,各種名目幾乎是齊全的。這些豐富廣闊的題材,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和各方面複雜多樣的文化型態。
小說作品的人物性格而言,十分活躍、生動,而且沒有固定的人物性格,甚至連同一個人物的性格,都會在不同的情況之下產生巨大變化。他們的生活基礎不是像王侯將相那樣,與一般百姓刻意遠離,只偏重於奢侈的生活環境;而是以一般庶民生活為基礎,鮮活強烈地吸引讀者,更接近一些民俗信仰、民間生活風俗畫面。若仔細觀察《三言》每一篇中的人物,看起來似乎只是在一寸紙面上活躍,其實在無限的時間、空間上生動地活著。在死亡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與行為都集中於對生與死的關照與實踐,因此每一篇無不是對生死的焦慮與掙扎表現出不斷的衝突,而且小說對人物處理死亡的方式、態度著墨得非常濃厚。
小說作品雖以虛構和假設的情節為主要內容,但在人們生命與死亡觀念為基礎的前提,往往呈現人對於活著與死亡的掙扎、衝突,並投射在永恆的生命理想故事裡,若以正面活著的角度來探究人生本質的意義,可能會變得非常複雜、模糊,而且掌握得不大明確;反而從人生本質的反面,即死亡的角度來觀察,關注以「生者在世」為主的觀念所忽略或放棄的部分,更值得再次思索和研究。透過死亡角度能看清《三言》人物在面對死亡時的心理變化、死亡的預備、對死亡的思考、超越死亡困惑等,能深入了解人生的本源—生與死。有些作品內容比較偏重於生命快樂以及其相關顯示,有些作品則較著重於人生悲哀、挫折、哀傷,然而作品裡一定含有兩種不同的人生故事與意涵,就是生命與死亡。
《三言》作品中的人物可說是虛構人物,但這些人物在充滿生命意志的世界中描繪出生與死的真實情景。雖為小說創造年代距離今日已相當久遠,但了解人們的死亡意識而追求圓滿的理想生活,並未因時空而拉長距離。若以《三言》的死亡主題來著手深入考察人生的死亡涵意,會了解更多人們過往迴避而不敢面對生命的另一部分,這就是我們理解人生本質時值得切入的面向。《三言》人物的死亡意識並非一味走向「悲劇性」,它反而以獨特的死亡方式來超越生與死的焦慮,從死亡恐懼解脫,最後邁向生命理想的國度。雖然每個人物面對死亡的態度、意識和行為不同,但他們對死亡的關懷、困惑、意念等表現,實際上比生命的思考更為深入豐富。
(節錄自: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以《三言》為研究對象
小說從唐代開始就發展出一種「說話」的藝術。「說話」的文學,就是講故事,較接近通俗文學。說話人必須十分注意聽者的反應,才能掌握接受者聽故事時曲折的情緒變化。宋朝時,這種「說話」的藝術更為風行,甚至有專門為皇帝表演的「說話」人登場,除了口頭說給皇帝聽以外,還要整理說話的材料成文。「說話」的內容分為幾種,「講史」(講述歷史,以曾發生的戰爭為材料敷衍成長篇的歷史故事)、「小說」(講述世態人情悲歡離合等短篇故事)、「講經」(是關於佛教的宗教故事)。當初話本的內容比較簡單...
作者序
【緒論 :第一節 以死亡為主題的構想】
人生實由兩大部分構成︰一為生存與生活;二為死亡與消解。現實中的人往往囿於當下的生活,僅關注眼前人生,而忽略人生的另一面—死亡。人們內心深處有種懼怕死的心理,諱言死亡,不願思考死亡;甚至從某種拒斥死亡的心理衍生出極力忘卻死的人生操作。但死亡是人類的宿命,每一個人必會在某一時刻、某一個情況下,面對他人和自我的死亡。人生的本質之一,就是面對自我的死亡而探索其價值意義。但在這一共同本質呈現的過程中,卻有著各種類型和形式的死亡。每一種死亡方式或類型,以及每一類對於特定死亡類型的體驗與思考,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們對於生命、存在的考慮與反思。在人類文化的發生過程裡,種種反顧與深思,是人類文化形成的主要部分,而在人類文化的演變、轉型過程中,又成為人類價值的核心內涵。
對「生」,人們想得多,體驗、企盼也多;對於「死」,人們則是既不思想,也不願談論,更萬分害怕它突然降臨。但「死」這種實際存在的現象,無論人們願意與否,思索與否,都必然在某時某刻出現。實際上,「死」是源於「生」的。萬物若不「生」,又何能有「死」?反之,萬物若不「死」,又怎能有接續的「新生」?「生」與「死」的狀態是如此不同,而其聯繫又是如此緊密,真是難以預測。人們對「死」的問題努力不懈地思索,從而形成廣博深密的死亡觀念,又由此觀念衍生出各類圍繞死亡進行的活動、制度和操作,共同組成死亡觀。
人們往往帶著哀傷的溫情與惜別的淚珠,看到他人、自我必死的命運,和大自然的永恆形成鮮明對比,眼見人的生命竟如此無能、脆弱。我們留下的許多未竟之事,留下了許多成就,對於人生的疑問尚未得到解答,就不得不面對死亡。雖然生命存在生與死的矛盾,誰也不能消除它、迴避它,只能努力以各種方式,以人的意志與思考來理解、抵制,並超越它。各種有關的意識形態、文化價值都因此被用來對付這存在的兩種矛盾。人們努力尋求一種高於死亡的存在與精神,企圖把被死亡割裂的生活和經驗,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就決定了人們對於自我世界和經驗世界的觀念與態度。這就驅使著人們去建立各種文化價值秩序,以幫助、加深人們對於死亡的把握與認知。
人類的生命活動與精神生活既需要對死亡的哲理沈思,也需要對死亡作出文學表達。雖然研究死亡的哲理性比其他學問更深入,直接談論死亡的奧妙感、神祕感也較為濃厚,但從人生的生命歷程而言,死亡的現象是具體、凸顯的,就是生活中經常體現的普遍經驗。以「哲學的角度」來研究死亡,可以達到理論上的深刻性,但不像文學那樣能貼切地、逼真地接近死亡而進行思考。從前研究論著較偏重於從哲學的角度來考察,並採用宗教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文化人類學等,由此切入而仔細探究死亡的真面貌,如E.雲格爾《死論》、鄭小江編《中國死亡文化大觀》、段德智《死亡哲學》、Robert Kastenbaum著.劉震鐘、鄧博仁譯《死亡心理學》、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袁陽《生死事大—生死智慧與中國文化》、黃應全《死亡與解脫》、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等。但從文學作品為對象,進一步深入探討死亡思考的著作著實不多。從某種意義上可說,「文學」,比任何學問更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對死亡難以言喻的複雜心理,而提供對人生意義進行深沉思考的機會。文學作品的死亡主題,突破以偏重生命為主的有限局面,對深入地了解「人與死亡」,應有些幫助。
【緒論 :第一節 以死亡為主題的構想】
人生實由兩大部分構成︰一為生存與生活;二為死亡與消解。現實中的人往往囿於當下的生活,僅關注眼前人生,而忽略人生的另一面—死亡。人們內心深處有種懼怕死的心理,諱言死亡,不願思考死亡;甚至從某種拒斥死亡的心理衍生出極力忘卻死的人生操作。但死亡是人類的宿命,每一個人必會在某一時刻、某一個情況下,面對他人和自我的死亡。人生的本質之一,就是面對自我的死亡而探索其價值意義。但在這一共同本質呈現的過程中,卻有著各種類型和形式的死亡。每一種死亡方式或類型,以及每一類對...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以死亡為主題的構想
第二節 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思考起點
第三節 以《三言》為研究對象
第四節 採用外緣與內在的兩面考察方式
一、外緣研究
二、內在研究
第五節 《三言》的刊刻及研究概況
第二章 義與死──捨生取義的人格理想
第一節 行俠仗義
一、堅持俠義不動情愛
二、以孝義為基礎呈現行俠精神
三、平不平的義士精神
四、「受恩必報」的價值實現
第二節 忠烈孝義
一、襯托忠義精神之「私」的面貌
二、以孝道來發揚重義價值
第三節 生死之交
一、併糧之交與雞黍之約
二、「彈心」、「聽心」的知音之交
三、結心之交與誓同生死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愛與死──愛的毀滅與再生
第一節 死而求愛
一、倫理阻隔與愛情期望的落差
二、「同歸於盡」而消除愛冤之衝突
三、解放愛情的執著
四、團圓夢境
第二節 非愛冤死
一、愛情與長恨的不同呈現
二、多情希望與怨恨的「同歸」心願
三、不容真情的「怒恨」抗訴
第三節 生死恩情
一、生前之情,死後之戀
二、悲哀心死,弔喪傷感
三、「同生共死」信念以實現愛情圓滿
四、「為愛情而守節」的精神昇華
第四節 生離死別
一、生離與會合的愛情曲線
二、相思難忘,盼望重會
三、分離的悲傷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超越死亡──仙境與悟境
第一節 歷經鬼域幻境後之精神超越──道教死亡思維的呈現
一、看破「鬼趣」、「變魚」後的精神開悟
二、經過「惜花」、「傲物」歷程後的人生省察
三、成仙考驗而邁向永生
四、逍遙遊的精神超越
第二節 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佛教死亡思惟的呈現
一、覺悟色空而修行坐化
二、解脫三世輪迴業報以成就涅槃
三、周遊地獄後體會「天地無私」、「因果報應」
第三節 結語
第五章 結論
一、「重義赴死」的道德理想
二、愛中付出超越生死的曙光
三、解脫生死而進入悟境
參考書目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以死亡為主題的構想
第二節 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思考起點
第三節 以《三言》為研究對象
第四節 採用外緣與內在的兩面考察方式
一、外緣研究
二、內在研究
第五節 《三言》的刊刻及研究概況
第二章 義與死──捨生取義的人格理想
第一節 行俠仗義
一、堅持俠義不動情愛
二、以孝義為基礎呈現行俠精神
三、平不平的義士精神
四、「受恩必報」的價值實現
第二節 忠烈孝義
一、襯托忠義精神之「私」的面貌
二、以孝道來發揚重義價值
第三節 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