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吸引力法則沒用的人,有九成都誤會了!
吸引力法則為什麼無法讓你心想事成?
因為,你也吸引到壞事了。
想要只吸引好事,就要使用「結界」!
打造最強結界,設下能量防護罩,
讓財運、工作運、戀愛運、人際關係全面UP!
「照著吸引力法則的方法去做,卻不太順利。」
許多認真執行吸引力法則、希望因此好運連連的人或許都有這樣的困擾。其實,比起招來好運,更重要的是不招來壞事。那麼,如何不引來壞事、壞人、壞東西,只招來好運呢?關鍵就在於「結界」!
你或許在小說、電玩或宗教儀式中聽說過結界,但結界並不是超能力,而是一種能量防護罩,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輕鬆使用、守護身心靈的小習慣。
★日本超人氣靈性治療師告訴你
這樣打造只吸引好事、擋掉壞事的結界!
‧從思考方式打造結界:維持正面思考就是一種結界。
‧從言語打造結界:言語具有強大的力量,要有意識地多說好話。
‧從潛意識打造結界:在最接近潛意識的時間向宇宙下訂單。
‧從環境打造結界:把鹽巴帶在身上、穿紅色內衣褲真的有用。
‧從人際關係打造結界:「蛋形氣場法」「人際關係斷捨離」能避免惹到討厭鬼,招來好人緣。
‧將結界內部轉變為能量場:丟棄壞掉的東西、讓錢包休息,財運及生活上的運勢都會明顯改善。
名人推薦
光中心主持人/周介偉
作家/陳寧
暖心推薦
作者簡介:
碇典子
靈性治療師、破解心牆專家。
企業顧問、企業家。
合資企業Rich Mind代表、株式會社Instyle負責人。1969年12月出生於北海道,成長於東京,現居住於神奈川縣。17歲時組成偶像團體出道。從短大畢業之後,曾任職於各業界,經歷不同業種後,於1998年創業,成立行銷公司。目前為止服務過的客戶累計超過2萬人。從小就能感應到身邊的靈性力量,認識潛意識之後人生產生極大轉變。2012年起將事業主軸轉移到心靈領域,10月成立部落格之後馬上引發話題。隨後於各地舉辦心靈講座,5年後部落格讀者累積超過14000人,成為每月頁面瀏覽量超過110萬的人氣部落格主。各種講座、演講場次超過5000場,講座席次一位難求。個性海派、喜歡照顧人,在講座學員中獲得「個性跟外貌連不太起來,大剌剌又容易親近」的評價。興趣是和家人到開運景點旅遊。
譯者簡介:
龔婉如
文藻外語學院日文科、東京家政大學造型表現學系畢,自由口筆譯工作者。
譯作有《運氣是可以鍛鍊的》《零極限的美好生活》等,並從事商務、文藝等領域之口譯。
wanjukung@gmail.com
作者序
越覺得無法順利招來好運的人,才是真正好運的人
大家好,我是靈性治療師碇典子。
學習潛意識這二十年來,我觀察到許多人無法順利吸引到真正想要的東西,但不刻意強求的人其實總能招來好運。
吸引力法則這幾年蔚為風潮,除了超自然愛好者,就連上班族,甚至是家庭主婦都聽過這個名詞。
但大部分的人試過之後卻發現,不知道怎麼做或無法順利實現願望。
許多客戶這麼告訴我:
「照著吸引力法則的方法去做,卻不太順利。」
「查了很多資料,但不太清楚怎麼做才對。」
「還是沒有發生好運的事。」
本書將為各位介紹吸引力法則的細節,讀過之後大家會發現原本以為吸引力法則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只發生一堆不好的事的人,其實正是吸引力法則確實發揮了作用。
而且這些人的吸引力可不是普通的強,說不定還能稱得上是「吸引力法則專家」。
怎麼說呢,因為他們其實都順利吸引到了不好的事情。
吸引力法則是宇宙運行的眾多法則之一,而且不只發生在人的身上,也會發生在宇宙萬物之間。
因此這個法則根本不是「是否符合大家期望」「難或不難」「有沒有辦法做到」這類層級的問題,而是一種「自然發生」的現象。
也就是說,許多人覺得沒有順利吸引到好運或是不太順利,其實都是不正確的。
因為問題並不在此。
我覺得許多認為沒有順利發揮吸引力的人,他們在意的點其實是「希望只吸引到好運,不要吸引到壞運氣」。
大家都希望所謂的吸引力只吸引到「好事」。
希望只吸引到好運
希望吸引到財運
希望遇到真命天子
希望獲得更多愛
希望得到好的商機
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並獲得成功
本書為各位介紹的方法都能幫助你只吸引到好事,不吸引到不符期望的事。
關鍵字就在於「結界」。
越覺得無法順利招來好運的人,才是真正好運的人
大家好,我是靈性治療師碇典子。
學習潛意識這二十年來,我觀察到許多人無法順利吸引到真正想要的東西,但不刻意強求的人其實總能招來好運。
吸引力法則這幾年蔚為風潮,除了超自然愛好者,就連上班族,甚至是家庭主婦都聽過這個名詞。
但大部分的人試過之後卻發現,不知道怎麼做或無法順利實現願望。
許多客戶這麼告訴我:
「照著吸引力法則的方法去做,卻不太順利。」
「查了很多資料,但不太清楚怎麼做才對。」
「還是沒有發生好運的事。」
本書將為各位介紹吸引力法則的細節...
目錄
前言 越覺得無法順利招來好運的人,才是真正好運的人
第一章 認為吸引力法則沒用的人,有九成都誤會大了
1-1 一般人對吸引力法則的誤解,背後蘊含著什麼祕密?
潛意識與吸引力之間的關係
1-2 為什麼總是吸引到不好的事情?
守護自己的防護罩反而限制了行動與思考
1-3 運氣越差的人,越容易招來負面的事物
人往往會聚焦於負面的事物
1-4 不吸引到壞東西的力量
什麼是結界?
身體的結界
心靈的結界
1-5 讓結界裡的空間保持潔淨
「淨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 打造一個只會招來好運的結界
2-1 能量的規則
能量是一種微小的頻率
2-2 維持正面思考就是一種結界
如何從潛意識層面轉為正面
2-3 以言語打造結界
藉由言語的波動招來好運
如何改變口頭禪
言語具有魔力
2-4 以思考打造結界
不自覺地聚焦於負面事物
藉由靜心找出思考的習慣
具有魔力的一句話──「託他的福」
2-5 以潛意識打造結界
如何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與內心對話的練習」幫助打破心牆
2-6 用鹽打造結界
淨化空間與身體的神器
2-7 用符咒及護身符打造結界
歷史悠久且廣為人知的結界
2-8 守護身體的結界
藉由配戴在身上的物品打造結界
2-9 守護四周環境的結界
香氛的結界
焚香的結界
木炭的結界
聲音的結界
花的結界
第三章 強化結界的小習慣
3-1 在身邊擺放讓自己心動的小東西
心動的感覺能改變潛意識
3-2 壞掉或無法使用的東西要捨得丟棄
提升物品的波動後,就能招來財運
3-3 與潛意識當好朋友
刻意親近自己的潛意識
藉由稱讚與潛意識連結
習以為常的並非理所當然
3-4 改變呼吸
呼吸+言語就能改變自己
3-5 借重神明的力量
獲得神明力量的唯一方法
潛意識會向神明報告相信的事情
3-6 善用具有強大能量的礦石
善用能量石
使用各種工具加強結界時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 將結界內的區域轉變為能量場的方法
4-1 將結界內的區域轉變為能量場
4-2 如何將家裡的客廳變為能量場
打造充分放鬆的空間
藉由丟棄與添購物品將空間轉變為能量場
找出自己的衝動購物模式
4-3 如何將臥室打造成能量場
臥室可連結到靈魂和潛意識
選擇一件高質感的單品
4-4 如何將廁所打造成能量場
淨化家中的用水區域,改善財運的流動
4-5 如何將錢包、金錢轉變為能量場
隨時留意錢包的波動
打造讓錢包休息的地方
提升金錢的波動
第五章 藉由結界改變人際關係
5-1 為什麼結界對人際關係很重要
我們的波動會受他人波動影響
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
別讓行不通的人際關係削弱你的結界
5-2 以「蛋形氣場法」打造人際關係的結界
5-3 與討厭鬼切斷關係的「人際關係斷捨離」
5-4 來往的對象將決定你的結界
人際關係的結界其實就在你身邊
5-5 人際關係中的吸引力法則
關係越強,吸引力越強
5-6 捨棄「不想被討厭」的想法
只要改變自己的意識,就能打造人際關係的結界
5-7 讓小人消失的結界
只要告訴自己「一切問題的原因都在我」
5-8 如何讓喜歡的人更容易靠近自己的結界
潛意識的世界裡沒有主詞
如何吸引到景仰的對象
5-9 打造人際關係的結界,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假裝自己已經變成理想中的自己
第六章 只吸引好事的祕訣
6-1 寫下理想的生活型態
設定好目的地才知道該往哪裡走
6-2 列出目前擁有的富足
感恩就是最強而有力的波動
6-3 立即採取行動
下定決心優先處理真正想做的事,人生就會因此改變
6-4 相信自己、愛自己
接受宇宙訂單的祕訣
最高境界的吸引力結界
6-5 不要太過糾結於結界
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就選擇自己覺得舒服的那一個
前言 越覺得無法順利招來好運的人,才是真正好運的人
第一章 認為吸引力法則沒用的人,有九成都誤會大了
1-1 一般人對吸引力法則的誤解,背後蘊含著什麼祕密?
潛意識與吸引力之間的關係
1-2 為什麼總是吸引到不好的事情?
守護自己的防護罩反而限制了行動與思考
1-3 運氣越差的人,越容易招來負面的事物
人往往會聚焦於負面的事物
1-4 不吸引到壞東西的力量
什麼是結界?
身體的結界
心靈的結界
1-5 讓結界裡的空間保持潔淨
「淨化」的重要性...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