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因為害怕熊而奔跑,而是因為奔跑而害怕熊。」
──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放慢腳步代表更多觀察,你有更多時間思考、四處張望、探索。
讓孩子學習新技能來建立信心,遠比費盡心思避免意外來得重要。
你不需要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們天生就喜歡野外。
與孩子一起上路不僅樂趣無窮,更可以製造許多難忘回憶。
透過孩子的雙眼,我們可以看見原本自己看不見的東西。
帶孩子去野外,將會是你此生最美好的經驗。
快出來一起玩吧!
本書根據作者著名的「整合式戶外課程」教學經驗,希望能夠引導孩子愛上大自然,學習欣賞野外的種種美好與樂趣。作為教育家、教練、作者和父親,霍夫梅斯特融合個人經驗與專業經歷,希望以最簡單的實用方式,帶領父母與孩子重新認識登山、露營、全方位探索等野外活動,讓他們想到野外時,不再充滿恐慌或抗拒。
無論你是經驗老道的野外高手、登山菜鳥,或是介於兩者之間,請準備好你的運動鞋,放下平板和手機,跟著霍夫梅斯特重新找回戶外玩耍的樂趣吧!
相關影片「Teaching Your Kids About the Great Outdoors」:
http://www.katu.com/amnw/segments/Teaching-Your-Kids-About-the-Great-Outdoors-217969891.html
本書特色:
美國「Parents」網站家長必讀五本書之一
有多久沒和孩子走進大自然?帶孩子到野外去玩吧!
放慢腳步,享受當下,從傳統登山、野溪釣魚、岩洞探險,
到夜宿高山、雪地求生,讓親子共享自然的美趣。
敞開心胸,迎接新的人事物
感恩我們擁有的資源
戶外的各種遊戲,可以強化心血管耐力,讓我們不管到山上、沙漠或森林裡,都可以有足夠的體力應付,不過這並不是我們經常玩遊戲的原因,我們玩遊戲是為了什麼呢?
在戶外玩耍,不論炎熱或寒冷,赤足踩踏在草地與泥土上,隨時可以與周遭的大自然維持連結,那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
美國中學生必讀的課外書籍梭羅的《湖濱散記》,記錄他在瓦爾登湖(Walden)一整年的生活點滴,本書作者書寫這本書的時候,回想起《湖濱散記》,及他從事的野外工作,讓他願意敞開心房,欣賞大自然。
他記得參與野外課程時寫下的日記與心得,他寫的內容都是關於親子關係的修補,大自然讓他願意主動改善與他人的關係,與他愛的人重拾溝通的方式。
他靠著一顆大岩石,看著太陽西落至崎嶇山脊的後方時,他的內心深處,重新被大自然招喚回來。在林野之間,所有家庭或社會問題,頓時都將煙消雲散。
對於學校、父母或任何社會結構,都覺得冷感、無趣的現代孩子們,大自然會讓你們重新修復親子關係、人際關係,與人為善。
付出愛,也接受愛
無論你是野外高手或是登山菜鳥,
準備好你的運動鞋,放下平板和手機,
跟著作者霍夫梅斯特重新找回戶外玩耍的樂趣吧!
親子作家/李偉文
荒野基金會董事長/徐仁修
熱愛推薦
特別收錄:
戶外活動13條安全守則+30個戶外技能與練習
放膽走出舒適圈,享受擁抱大自然之樂!
作者簡介:
彼得‧布朗‧霍夫梅斯特(Peter Brown Hoffmeister),奧勒岡南尤金高中(South Eugene School)「整合式戶外課程」共同負責人,亦是登山家與教師。曾任漂流和攀岩教練,目前是耐吉(Nike)運動用品的測試員。
他的寫作曾刊載於《赫芬頓郵報》、《攀岩雜誌》、《岩石和冰雜誌》、《握力雜誌》,出版過回憶錄《男孩的結束》(暫譯,The End of Boys)與小說《山谷之圖》(暫譯,Graphic the Valley)。
他沒有手機,也沒有臉書。
譯者簡介:
游鈞雅,宜蘭人,輔大譯研所口筆譯組畢業,專職口筆譯工作,擅長人文題材如心靈、宗教、心理、女性、青少年、親子等,感恩能夠成為知識與智慧的轉述者,工作餘暇喜歡思考宇宙與生命實相。譯有《不離婚的祕密》、《跨步前行》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他以第一人稱的故事寫作風格,讓你看完書之後,想立刻跟孩子踩水坑、望著雲,一起分享大自然的神奇。」
──美國知名作家克里斯汀‧坎普(Kristen Kemp)
「在這個不鼓勵孩子到戶外活動的年代,需要意志堅定、資源豐富的作者才能夠逆勢而為,而霍夫梅斯特正是如此,本書值得非常廣泛的讀者閱讀。」
──特瑞斯坦‧古力(Tristan Gooley),《大自然領航員》作者
「教育孩子只能靠書籍嗎?何不讓孩子遠眺山巒,仰望星空,欣賞水之潺、樹之挺、花之嬌?觸發他們開始思考。真正的教育,正始於思考。」
──大衛‧波利斯(David Polis),環保鼓吹者與野外教育家
「總有一小群人充滿探險精神,隨時準備出發,路途再艱難刻苦,也無法阻擋他們往前邁進;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讓他們冒險吧!讓他們迷路、曬傷、受困、溺水,讓他們葬身於熊口、雪崩之中吧!作為崇尚自由的美國人,這是你我的權力,也是特權。」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沙漠隱士》作者
「在這個時代,人們迫切需要重返大自然的懷抱。霍夫梅斯特務實的指引,讓我們克服對大自然的恐懼和無知。有人說:『知行合一。』霍夫梅斯特知行合一的分享,幫助我們跨出重返大自然的第一步。」
──埃文・米高文(Evan McGown),《與大自然連接的土狼指南》作者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在大自然中找到樂趣。霍夫梅斯特讓你成為喜愛自然的信徒。」
──《紀事衛報》
名人推薦:「他以第一人稱的故事寫作風格,讓你看完書之後,想立刻跟孩子踩水坑、望著雲,一起分享大自然的神奇。」
──美國知名作家克里斯汀‧坎普(Kristen Kemp)
「在這個不鼓勵孩子到戶外活動的年代,需要意志堅定、資源豐富的作者才能夠逆勢而為,而霍夫梅斯特正是如此,本書值得非常廣泛的讀者閱讀。」
──特瑞斯坦‧古力(Tristan Gooley),《大自然領航員》作者
「教育孩子只能靠書籍嗎?何不讓孩子遠眺山巒,仰望星空,欣賞水之潺、樹之挺、花之嬌?觸發他們開始思考。真正的教育,正始於思考。」
──大衛‧波利斯(D...
章節試閱
第五章 不是天氣不好,是你穿錯衣服
某年三月中,我和珍妮、女兒們去攀爬史賓斯山峰(Spencer's Butte)陡峭的西側,這座山峰從山谷底算起,高度約四百六十公尺,氣溫比平地低幾度。接近山頂時,我們正在進行第三等級的攀岩,忽然間大雪襲來,風速持續以每小時約三十公里的速度吹襲著,強風可達每小時約五十至六十五公里,雪被強風吹往山上去,連落到西側的機會也沒有,大雪沿著山壁往上吹約九十公尺,越過山頂,撞上東側的上行風,在原地打轉,最後落到山邊的下坡處。
雨兒與珍妮登上山峰後,我與露絲停下來,回頭往下看去,風雪正從我們下方穿過,沿著山壁與河谷,接著往山坡上走,然後翻過山峰,七歲的露絲對我說:「好險現在不是夏天。」
這不像是露絲會說的話,她最喜歡像隻美人魚一樣在水中游泳,所以她最喜歡夏天,可以整天在泳池、小溪流、湖泊、海洋等水中,拍動著她的美人魚尾巴,談論著美人魚仙境以及跟美人魚有關的事物。
我說:「為什麼妳很高興現在不是夏天呢?」
「因為,」她指著我們下方沿著山谷往山頂滾滾而去的壯觀雪景,「如果現在是夏天,我們就看不見這些了。」
我們緊握著彼此的手,一起看著下方呼嘯的大雪,露絲說得沒錯,這個景觀確實非常壯闊,我很高興能陪著她一起,見證咆嘯風雪之美。
不是天氣不好,是你穿錯衣服
我可以用其他方式描述那天的氣候:很冷、風很大、雪很大,或者那天根本不應該下雪,就春天而言,那天的天氣很糟糕……這種負面反應很自然,畢竟我們三月中去登山,卻碰上了那種嚴峻的天氣。
生氣是一種反應,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做好準備,事先確認天氣,穿著適合的衣服,帶上好吃的點心,然後享受旅途中的一切。和我一起負責戶外領導力課程的教練傑夫,經常和我討論如何調整心態,我們常說:「不是天氣不好,是你穿錯衣服。」
那天在山峰上,露絲穿著靴子、衛生衣、外褲、搖粒絨上衣、羽絨外套、羊毛帽、手套,她很暖活,一點都不覺得冷,她穿的衣服很適合那天的天氣,換言之,她的裝備與天氣很搭配。
有所謂的「壞天氣」嗎?
認真想想,「壞天氣」這個概念其實是人為想法。當我第三天在阿帕拉契步道遇到凍雨時,是什麼壞兆頭嗎?我會因為熨斗山(Flatirons)在下雪,而覺得經過山脊時會冷得直打哆嗦嗎?我在提頓山峰(Tetons)時遇到午後閃電與雷雨交加,是因為老天爺要懲罰我嗎?天氣變化是針對我而來,還是那只是一連串因為風、地形、水、濕度與氣溫而導致的自然變化?
當我們拋開人為的負面想法,我們會發現原來天氣就是天氣,雨就是雨,雪就是雪,攝氏四十度就是攝氏四十度,沒有好也沒有壞。
我經常聽到大家說:「一切都還可以,但是如果天氣不要那麼糟糕就好了。」我以前大概也說過類似的話,但當我問問自己,為什麼會將某種天氣視為壞天氣,我發現幾乎都是因為自己不夠有遠見,準備不足,或態度不佳。
我住的地方,離太平洋將近九十五公里,在一個山谷裡,旁邊是兩條河與與兩排山巒,每年下雨天數可高達兩百天,這個城市每年降水量平均是一百二十五公分,而且多以雨水的型態落下,雨有很多種型態:晚春的小雨、夏日溫暖的雨滴、秋天的薄霧、涼秋的細雨、打在車窗上的斜雨、冬天的大雨、冰雹雨、凍雨、被風吹成小龍捲風的雨、一陣陣充滿旋律的嘩啦大雨,有時雨還會有規律地每小時一波,有時候,就像五年前的一月,連續下十九天的雨,毫不停歇,在造成淹水的暴風中也絲毫沒有歇息之態,那一年,我每天騎自行車去上班時總忍不住想:「這場與到底『何時』才要停?」
因為雨水豐沛,這個山谷到處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綠色植物數量幾乎勇冠全球,奧勒岡西部的山谷屬於溫帶雨林,和我一樣選擇在這裡居住與工作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件事,但奇怪的是,這裡的居民很少會因應氣候狀況而規畫或準備,大家出門不攜帶雨具,選擇一輩子在抱怨天氣很差,他們無法相信這座位於太平洋附近與兩條山巒之間的城市,竟然會一直下雨。
我該對抗天氣或與之同樂?
我騎自行車上班,冬天時,經常要在雨中奮力推進,我以前有不錯的自行車雨具,塑膠雨衣和雨褲可將全身包起來,稍微阻擋大雨,我經常起床後看著窗外的大雨,心不甘情不願地穿上雨衣,但穿著密不透風的塑膠雨衣騎自行車老害我滿身大汗,有時候雨衣還會漏水,所以騎了幾公里之後,常出現褲管被雨水淋濕,衣服也被汗水浸溼的狀況。
但我發現我可以有其他選擇,與其奮力對抗天氣,我可以與之同樂,真正體驗每一種天氣。這聽起來可能很瘋狂,但我決定下雨天時,穿著泳褲騎自行車去上班,再加上一件外套保持身體溫暖,如果真的太冷的話,我會戴上手套,並在安全帽下戴一頂薄帽子。
我在大雨中前進,渾身濕透,雨水打在我的臉上,在我腿上流動,我完全不怕「濕身」,我穿著舊鞋子與襪子,不用擔心弄壞,到學校之後,再從背包拿出乾淨的衣服換上,舒爽不已。
此後,我再也不對抗天氣了。
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如果你打算雨天出去散步一小時,別忙著保持乾燥了,穿著外套或戴著帽子,然後盡情享受天氣,如果在空曠的地方下起雨,但天氣還算溫暖,你甚至可以赤腳走路、奔跑、玩耍。我知道長輩們總說,赤腳在雨中走路會感冒,但是數十年來的醫學研究早已經反駁了這種說法,所以如果你只是要去住家附近走走,或要到某個乾燥溫暖的地方去,請好好享受各種天氣變化,讓雪花落在你的頭髮與臉上。既來之,則安之,天氣變化不是上蒼對你的懲罰,只是氣象變化而已。但如果是長途旅行,或是會帶來嚴重後果的天候情況,你則必須有萬全的準備。
事前確認天氣
事前確認天氣,並了解一天當中的不同天氣對你有何影響,例如稀疏的烏雲與早晨的雨水不會影響夏天的登山行程,因為白天時,氣溫通常會回升至約攝氏三十度,但半夜的大雨就不得忽視了,即便在夏天也不可掉以輕心,在一千八百公尺高的山上,七月的大雨也可能變成凍雨或雪,野外玩家必須考量這些可能性。在攝氏一到七度之間,最容易發生體溫過低的問題,所以如果氣象預報表示目的地氣溫可能是攝氏六點五度並伴隨雨水,那麼你得非常當心了,這可能不是在野外過夜或進行活動的最佳時間。
正確的裝備及裝備測試
我們需要針對天氣準備適合的裝備,內層穿羽絨或人造羽絨,第二層是Gore-Tex等材質,可防止熱氣散失,最外層是有帽子的防水層,還有保暖帽、手套,以及在你又冷又餓、渾身濕漉漉時能快速搭建起來的耐用帳篷。你不需要很多裝備或額外的裝備,但你需要有正確裝備,並知道如何正確使用。
在測試裝備部分,我們應該在家裡先練習,就像孩子的學習過程一樣:從自家後院的露營開始。別讓你的露營初體驗發生在荒郊野外,孩子們應該經常在後院草皮上露營,每個夏天都可以經常不用帳篷、直接睡在星空下,或讓孩子在後門幾公尺遠的地方搭帳篷,作為練習的開始。這是很珍貴的學習經驗,讓孩子可以說:「我怎麼知道如何搭帳篷?因為我在後院搭過十幾次了。」
或者:「我怎麼知道這個帳篷防水?因為七月份的某個晚上,下了場大雨,但我在後院裡完全沒有濕掉。」
大人與小孩都可以在後院進行露營初體驗,或重新體驗露營的感覺,這是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進行的裝備測試,我知道我的防水外套不會漏水,因為我曾在雨天時穿出去測試,我怎麼知道穿這雙新靴子去登山不會咬腳?因為我曾經穿著它們上班一整天,下班後還去附近爬山四十五分鐘,感受鞋子的舒適度。
我經常告訴戶外課程的學生,要先在學校練習組裝爐子與生火,如此一來,即便到森林、湖邊或山中,他們可以輕易上手,無論在雨中、凍雨或雪中,都能充滿自信。
後院露營與日常生活中的測試都能讓我們提升信心,不僅能測試裝備,更能測試我們身心靈的韌性。
熱能轉移與產熱的方法
我們該如何保暖?先從產熱開始,在我和孩子們跳入冰冷的河水之前,我們會先進行交互蹲跳與伏地挺身,讓血液流到四肢,讓每個細胞都放鬆並變得暖活,讓肌肉變得敏捷,我知道人類熱能轉換的方式(輻射傳熱、對流、蒸發、傳導、呼吸),並知道河水會用各種方式吸走人體的熱能。所以我們必須在下水之前先產生熱能,有個簡單的活動能讓我們的身心都做好下水的準備,可以面對即將到來的熱能轉移,並讓我們一離開水中就能繼續活動:更多的交互蹲跳與伏地挺身。與其說「河水好冷」,我們應該改口說,「河水低於攝氏十五度,我們一定要在下水之前,先產生熱能。」
早上出門騎自行車之前,我的經驗告訴我,移動(踩踏板)能讓我保持溫暖,如果我一開始騎自行車覺得很冷,我知道結束的時候,我一定不會覺得冷,所以我不需要穿太多,我必須接受一開始會有點冷的事實,然後認真踩踏板,這讓我學到,持續的肢體動作能產生熱能,這個知識讓我在寒冷的天氣中,也不會驚慌失措。動作能讓血液流動,產生熱能,如果我願意的話,身體也可以用食物的能量幫助我保暖。
教育+經驗→知識+信心
下一步是了解知識與信心的建構過程,我如何知道自己能在大雪紛飛的雪層上方,挖出一個求生遮蔽所?因為我在求生課程學過,並曾在某兩年的一月去雪山露營,實地做過兩次。
我如何得知讓手掌整天保持溫暖的最佳方式,是先讓手掌冷到麻掉,然後再戴上手套?因為我讀過因紐特人踏上獵食旅程時,都會這麼做,我也用過這招不下十次。
適應天氣、瞭解天氣、學習享受天氣的律動與變數的方法,有千百種,包括教育、直覺、經驗,但最重要的,是要親身體驗與深刻了解。
打開心胸,享受天氣
盡情享受天氣吧!即便是你認為最糟的天氣,如山峰上的閃電,也不過是天氣變化罷了,你可以往山下走一點,放鬆享受一場絕美的大自然表演秀。我一生中最棒的幾個夜晚,有許多次是和珍妮一起在奧勒岡瀑布的北姊火山(North Sister)度過,我們一同觀賞壯觀的閃電風暴,並特地將睡袋從帳篷裡移出來,在草原上躺著兩小時,欣賞閃電從崎嶇的山峰後彈出,再沒入厚重的積雨雲層裡。
還有一次,我帶著戶外課程的學生到野外,卻在十月碰上我見過最嚴重的凍雨風暴,我們很快就在附近找到一個熔岩管洞穴避難,讓開始失溫的學生可以在氣溫固定約為攝氏十三度的岩洞中取暖,安頓下來後,大家開始說說笑笑,講故事,窩在一起取暖,笑聲四溢,忽然之間,這場壞天氣成了建立革命感情的最佳催化劑。
其他促進情感的方式包括:在強風中豎立防風牆、緊急生火、建立臨時遮蔽處,或甚至在人類最偉大的科技發明──汽車暖氣──中取暖。
野外愛好者可以快速適應天氣,而第一步就是接受天氣,接著他們想辦法生存,乃至於茁壯,而這讓我想與各位分享最後一個重點。
勞倫斯‧岡薩雷斯(Laurence Gonzales)於《冷靜的恐懼:絕境生存策略》(Deep Survival: Who Lives, Who Dies and Why)一書中表示,生存專家懂得掌控自己的命運。這聽起來跟天氣好像八竿子打不著,但事實上卻息息相關,因為我們無法掌控天氣的命運,我們只能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掌控自己命運、態度、行為、反應的關鍵,在於避免發牢騷、指責和抱怨。
第五章 不是天氣不好,是你穿錯衣服
某年三月中,我和珍妮、女兒們去攀爬史賓斯山峰(Spencer's Butte)陡峭的西側,這座山峰從山谷底算起,高度約四百六十公尺,氣溫比平地低幾度。接近山頂時,我們正在進行第三等級的攀岩,忽然間大雪襲來,風速持續以每小時約三十公里的速度吹襲著,強風可達每小時約五十至六十五公里,雪被強風吹往山上去,連落到西側的機會也沒有,大雪沿著山壁往上吹約九十公尺,越過山頂,撞上東側的上行風,在原地打轉,最後落到山邊的下坡處。
雨兒與珍妮登上山峰後,我與露絲停下來,回頭往下看去,風雪正從我...
目錄
第一章 孩子奪走了你對野外的熱情嗎?
不堪的現況/孩子渴望走向戶外/引導迷途的孩子/免費享用大自然/雜物過多/我不是最環保的環保人士/帶孩子一起上路/從小規模開始
第二章 脫離舒適圈
舒適圈不好嗎?/舒適圈與戶外有什麼關係?/準備好去露營了嗎?你可以這麼開始/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
第三章 不是野外專家,也能享受大自然
你可以邊做邊學/參加課程或從老手朋友身上學習/熟能生巧/失傳的藝術:自然導航/實作學習/勇敢邁出第一步/循序漸進/我可以做什麼活動?找誰一起做?/相信你的直覺/最後的提醒:記得道謝
第四章 輕裝上路
滿山滿谷的垃圾/我們都是囤積物品的始作俑者/當囤積的習慣被帶到野外/背包重量原則:體重的四分之一/每次旅行都少帶一樣物品/超輕量上陣的好處/輕裝上陣等於快速上陣/想多帶點什麼?食物是首選/忘記帶重要物品怎麼辦?/孩子也喜歡輕背包/孩子從媒體上學到了什麼?
第五章 不是天氣不好,是你穿錯衣服
不是天氣不好,是你穿錯衣服/有所謂的「壞天氣」嗎?/我該對抗天氣或與之同樂?/事前確認天氣/正確的裝備及裝備測試/熱能轉移與產熱的方法/打開心胸,享受天氣
第六章 完美不等於有趣
「夠好」就好了/從出生就過度保護孩子/完美就不好玩了/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大自然不一定要很完美或很原始
第七章 向穴居人學習說故事
故事讓人連結/向穴居人學習/故事可以轉移注意力/用故事打造回憶
第八章 不瘀青,非童年
嚴禁玩鬼抓人/取消下課時間/當風險控管成了第一要務/害怕孩子受傷/我們必須接納一定程度的風險/風險無可預測/有好有壞/熱力學第二定律與莫非定律/野外的伏特加與維柯丁
第九章 放鬆
如果你容易期待過高,把期待降低四分之三/徒步旅行,請使用較短的公式/不只是距離,速度也需放慢/回想小時候/為什麼把度假當工作看待?/孩子只在乎當下/運用想像力,玩「假裝」遊戲/光是後院就夠孩子玩了/用孩子的慢步伐
第十章 了解恐懼與簡單的生存技能
我們的反應決定了下一代的反應/恐懼的力量/承認不合邏輯,重新訓練大腦/相信藥物而不相信大腦/北極熊不會參與宗教戰爭/生存技能/從探索黑暗開始/關於攜帶武器
第十一章 讓孩子當嚮導
有趣的選擇:讓孩子當嚮導/孩子想成為領導者 /下次旅行時,讓年輕人當嚮導/領導力長什麼樣子?/退後一步觀察/挑選學生帶領者,賦予權力/同儕的話最有用/從領導中找到熱情/因為好玩,讓松鼠當松鼠/因為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
第十二章 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動覺型學習/醫學院式學習/嘗試與修正/每個教學法都有其適用的情境/所有教學方式都有其適用的時間與空間
第十三章 向死亡說不:十三條安全守則
安全規則#1如果不小心失足就會造成死亡,那最好不要嘗試/安全規則#2沒有夥伴,絕不上路/安全規則#3碰上樹木或樹枝滾落時,三十六計跑為上策/安全規則#4能見度為零時,請留在原地/安全規則#5野生動物不是寵物/安全規則#6相信你的經驗與直覺/安全規則#7酒精+武器=不智的決定/安全規則#8人人都要帶保暖帽/安全規則#9在寒冷的水域中,人人都必須穿救生衣/安全規則#10騎自行車時,人人都必須戴安全帽/安全規則#11肢體協調度是先天遺傳,別被肌肉給騙了/安全規則#12認識團員/安全規則#13在團體出發之前學會使用裝備
第十四章 九個座右銘
座右銘一:「這可以打造堅毅的人格特質」/座右銘二:「敞開心胸,迎接新的人事物」/座右銘三:「感恩我們擁有的資源」/座右銘四:「過程比結果重要」/座右銘五:「這個世界充滿正向改變的機會」/座右銘六:「別只想著自己」/座右銘七:「小善行,大意義」/座右銘八:「用泥土當清潔劑」/座右銘九:「上帝造土,土不會咬人」
第十五章 回味童年遊戲
組織性運動的到來/即興遊戲的消逝/為生活增添遊戲/貧民版的後院高爾夫
第十六章 鯊魚與熊──我家女孩和你家男孩一樣強悍
有些女孩天生比較強悍/只是「稍微」比較強悍的女性例子/性別無法預測一個人的堅韌度或表現/男人和女人,都是人/因為性別歧視仍然大行其道
第十七章 問題青少年與被動學習者
野外教育的影響力/有時青少年就是沒有回應 /到戶外吸大麻?/戶外教育挽救人生/有時問題青少年需要有對象可以付出愛/問題青少年經常成為領導者/單純的事實:見山是山/問題青少年通常有更重要的擔憂 /戶外課程也是一個家
第十八章 出發吧!
少忙一點,少賺一點,多玩一點/跨出一小步/任何野外都是好野外/不同是件好事/打造屬於你的城堡
第一章 孩子奪走了你對野外的熱情嗎?
不堪的現況/孩子渴望走向戶外/引導迷途的孩子/免費享用大自然/雜物過多/我不是最環保的環保人士/帶孩子一起上路/從小規模開始
第二章 脫離舒適圈
舒適圈不好嗎?/舒適圈與戶外有什麼關係?/準備好去露營了嗎?你可以這麼開始/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
第三章 不是野外專家,也能享受大自然
你可以邊做邊學/參加課程或從老手朋友身上學習/熟能生巧/失傳的藝術:自然導航/實作學習/勇敢邁出第一步/循序漸進/我可以做什麼活動?找誰一起做?/相信你的直覺/最後的提醒:記得...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