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的「終點」就是卡巴拉科學的「起點」。
◇量子物理科學和卡巴拉科學之間一場精彩的對話。
◇打開有關生命意義和宇宙創造奧秘的終極科學大門。
◇瞭解你自己,瞭解生命和宇宙進化背後真正的奧秘。
科學對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在尋找著原因,並試圖去解釋維繫生命的機理,而卡巴拉科學則解釋生命為什麼存在,解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目的。身為一個卡巴拉學家同時又是科學家的麥可.萊特曼博士,在他的這本《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一書中,透過在量子物理科學和卡巴拉科學之間進行的一場精彩的對話,將科學和精神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從而向我們開啟了一門真正的科學,一門接手量子物理等科學的,有關生命意義和宇宙創造的奧秘的終極科學的大門。
正像書中一段量子物理學家的對話所說:最重要的事實是,量子理論使它自己很清楚地知道,科學的能力是有限的,科學發現了這個邊界的存在,並同時指出在邊界的另一邊存在有「某種別的東西」。……量子理論明確指出科學可以達到這個極限並證明它的存在,但量子理論還指出科學對於邊界那邊有什麼卻說不出來。這不是普通科學所能發現的,在這一點上,科學承認其本身的局限性。那麼,科學發現了那個邊界,沒有辦法突破那個邊界,卡巴拉又是如何突破的呢?在那個邊界之外能看到什麼呢?想知道嗎?真理就在等著你來探尋。
幾千年以來,卡巴拉學家就一直寫道:這個世界是由分離的個體存在構成的一個單一的現實。今天,身處科學最前端的量子物理學得出了一個非常相似的結論,也就是:在物質的最根本的層面,我們和這個宇宙的一切都是一。科學證明了對現實的觀察結果受到觀察者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切的觀察結果都是主觀的。但卡巴拉告訴我們更多:甚至這個現實的創造者也只存在於觀察者之中。也就是說,創造者就在我們心中,它不存在於其他任何地方。當我們死亡時,創造者也跟著走了。
這些令人震驚和難以置信的概念,在《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中還有更多更富有說服力的闡述,即使那些不懂卡巴拉或量子物理科學的人們也能輕鬆地明白。所以,如果你對諸如為什麼你會出生在這個世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樣做才能獲得更多快樂?為什麼人類發展到今天,危機災難越來越頻繁地發生?人類的明天在哪裡?等等這樣的問題,哪怕有一丁點的好奇的話,這書正好適合你。
作者簡介:
麥可.萊特曼 博士
麥可.萊特曼是本體論和知識理論的教授,擁有哲學和卡巴拉科學的博士學位。
萊特曼博士在過去的三十多年時間內,對卡巴拉科學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他已出版了四十多本卡巴拉科學著作, 並以幾十種語言在全球範圍內發行。
萊特曼博士在很多年前就預見到了人類現在面臨的危機狀態,並成功預測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而且在2008年就警告人們採用那種過去曾經成功應對危機
的方式不但不會解決目前的危機,而且會引發更大的危機,而這正是現在正在不斷惡化的歐債和美債危機……
為了指引人類正確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全面危機,萊特曼博士領導的阿斯拉格研究會(ARI)正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合作以提供人類在應對當前的全球化帶來的越來越巨大的挑戰所需要的在教育方向上做出的調整。並為解決危機提供唯一他認為可行的解決方案。
卡巴拉科學在被隱藏幾千年之後在今天出現並開始在世界流行,為的就是向人們揭示隱藏在自然中的客觀規律。從而透過揭示人類一直渴求的自然規律,幫助人們應對全球性危機的挑戰,發現宇宙創造和生命存在的意義。
章節試閱
卡巴拉0Sect1i★遭遇量子物理
2005 年3 月,一場獨特的科學會議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舉行,與會嘉賓包括科學家和卡巴拉學家麥可.萊特曼博士和量子物理學家威廉.泰勒博士、傑佛瑞.沙提諾瓦博士,以及弗雷德.艾倫弗.沃爾夫博士。三位物理學科學家都參加了當年紅極一時的科學劇情大片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 ?《我們到底知道什麼?》的拍攝。會議的主題就是「量子物理遭遇卡巴拉」。
這個精彩的會議包括激烈緊張的封閉式討論和公開演講。繼與會者介紹之後,萊特曼博士講述了卡巴拉的基本概念,解釋了現實的結構以及創造的物質──接受快樂的願望是如何演變發展的。只用了一次研討會議,科學家們之間就建立了一種共同的語言。那天晚上,科學家們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史丹佛大學的老師
和學生面前,公開介紹了他們各自專長的領域。第二天早晨,他們又回到了討論桌上。在討論會期間,他們分享了他們從會議交流中得到的印象,並互相交流了在各自領域中所探索的內容。
幾個星期後,沙提諾瓦博士出席了在以色列召開的主題為「卡巴拉智慧」的一個國際會議。大會期間,萊特曼博士和沙提諾瓦博士就自由選擇、全球經濟危機、21 世紀的家庭單元、全球精神探索熱潮和人類的未來等在內的不同的熱門話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沙提諾瓦博士還做了有關量子物理學及其深遠影響的公眾演講。在本書的這一章中對卡巴拉的解釋都基於這些會議的內容。
——編者
◎威廉.泰勒教授
威廉.泰勒教授,多倫多大學物理學博士,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他已經發表超過250 多篇科學論文,其中包括幾本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Some Science Adventures with Real Magic《用真正魔法進行的科學探險》;Conscious Acts of Creation《創造的意識行為》;The Emergence of A New Physics《一種新物理的興起》;Science and Human Transformation《科學與人類的轉變》;Subtle Energies《微妙的能量》;Intentionality and Consciousness《意向性與意識》。
◎弗雷德.艾倫.沃爾夫博士
弗雷德.艾倫.沃爾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理論物理博士,是一位曾與20 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大衛.波姆(1917 ~ 1992)和理查德.費曼(1918 ~ 1988)共同工作過的量子物理學家和演說家。沃爾夫博士撰寫了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的11 本著作。這其中包括:Taking the Quantum Leap《量子飛躍》;The New Physics
For Non Scientists《對於非科學人士的新物理》;The Yoga of Time Travel《時間旅行的瑜珈》;How the Mind Can Defeat Time《思維如何能夠戰勝時間》;Matter into Feeling《從物質到感覺》;A New Alchemy Of Science and Spirit, and Mind into Matter《一種科學和精神,以及思維變成物質的新煉金術》。
◎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
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擁有麻省理工大學的理工學士、哈佛大學的教育學碩士、德克薩斯大學的醫學博士和耶魯大學的理工碩士的學位。他完成了瑞士蘇黎世大學C.G.榮格精神分析訓練課程。他曾經在耶魯大學擔任精神分析和兒童精神分析研究員,在那裡他兩次獲得精神分析學科的Seymour Lustman 居住研究獎項(二等獎),他是哈佛大學1975 年威廉•詹姆斯講師。直到最近,他一直是耶魯大學物理系的助教研究生。今天,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正在完成法國尼斯大學量子物理的博士學位,並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憲法。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著有五本成功的著作,它們被翻譯成九種語言,銷售了數以10 萬計。其中最著名的書包括:The QuantumBrain《量子腦》,該書為流行的科學寫作建立了新的標準,並且被書評家推崇。這本書涉及幾個主題:數學、科學、電腦、量子物理和人工智慧技術。其他二本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的暢銷書為:Cracking the Bible Code《破解聖經的密碼》和Homosexual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uth《同性戀及真理的政治》。
◎麥可.萊特曼博士
麥可.萊特曼導師,擁有俄羅斯科學院哲學博士學位以及聖彼得堡理工大學科學與生物控制論理學碩士學位。他是跟隨其導師布魯克.阿斯拉格(Baruch Ashlag,1907 ~ 1991)12 年的學生和私人助理。在那些歲月裡,麥可.萊特曼從導師那裡獲得了導師從他的父親耶胡達.阿斯拉格(Yehuda Ashlag,1884 ~ 1954)那裡得到的Sulam(希伯來語「階梯」)方法的真傳,他的父親被尊稱為巴拉蘇
拉姆(Baal HaSulam),以其對《光輝之書》(The Zohar)的Sulam(希伯來語「階梯」)的注釋而聞名於世。
萊特曼導師著有50 多本有關卡巴拉的著作,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他每天講授的課程在美國和以色列透過有線電視直播和轉錄,並在網路上對數以萬計的世界各地的學生進行直播和轉錄。這幾年來,萊特曼導師經常在歐洲、東亞和北美地區的各種科學會議上演講,闡述卡巴拉與科學之間的關係。
萊特曼博士說,當他告別學校生涯後,就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探索生命意義的職業。他之所以選擇生物控制學,是因為這一領域能夠研究生命系統,以及能研究控制它們存在的法則。
「我原本希望」,他解釋說,「透過這項研究,我能夠理解無生命的物質是如何進化為植物,然後再進化為動物的。然而,最困擾我的問題是,『我們生存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在我們每個人中都會出現的疑問,但我們卻把它淹沒在日常忙碌的生活過程中而無暇過問。」
「在我完成我的學術研究後,我在俄羅斯列寧格勒血液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甚至在我還是一名學生時,我就對一個活細胞如何維持著生命的奇妙的方式著迷。我對身體中的各個細胞之間和諧地合作,以維持身體的功能感到驚嘆。這些研究主題圍繞著細胞結構和它們在身體中的各種功能,但我卻找不到對整個身體為什麼存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認為就像一個身體中的一個細胞一樣,身體也應該是另一個更大的系統的一部分,在這個更大的系統中,身體的功能表現為整體的一個部分。然而,在科學研究的框架中我想研究這個問題的嘗試卻遭遇到不斷的拒絕。我告訴自己科學研究不了這些問題。」
「隨著這些夢想的幻滅,我決心儘快離開俄羅斯,並希望在以色列能夠繼續研究這些一直困擾我內心的問題。在連續四年成為一個『refusenik』(一個被前蘇聯政府拒絕離開的人)後,在1974 年,我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出國許可並抵達以色列。唉,在這裡,我得到的研究課題同樣也只是侷限於對單個細胞級別的研究。」
「我知道我必須要尋找到一個可以讓我對現實的總體系統進行研究的地方。我轉向了哲學,但很快發現在那裡也找不到我要的答案。然後,我試圖轉向宗教找尋答案,但發現它除了提供機械式的遵守戒律之外,也無法給予我更深的理解。」
「在經過許多年的找尋之後,我才終於找到我的老師布魯克.阿斯拉格(Baruch Ashlag)。從1979 年至1991 年,我跟隨了他整整12 年。對我來說,他是最後的莫希干人(Mohicans),他是數千年來歷代偉大的卡巴拉學家傳承鏈條上的最後一位卡巴拉學家。我是他的私人助理和他的學生。在那些年中我沒有離開他一步,並在他的支持下,我於1983 年發表了我的最早的三部著作。」
「我的老師去世後,我開始發展並出版我從他那獲得的知識。我認為這一切都是他的工作的直接延續。在1991 年,我成立了Bnei Baruch(意為Baruch 之子)國際卡巴拉研究和教育中心,一個從事研究和實踐巴拉蘇拉姆(Baal HaSulam)和他的兒子布魯克.阿斯拉格(Baruch Ashlag)傳授的卡巴拉方法的卡巴拉團隊的國際組織。」
自那以後,Bnei Baruch 已成為一個擁有成千上萬學生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從事研究、學習和傳播卡巴拉科學 。Bnei Baruch 維持著全球最大的卡巴拉網路的網站,透過22 種語言(現在已增加到36 種語言),以最廣泛的媒體傳播管道和課程檔案、卡巴拉著作以及網路電視(www.kab.tv)以及萊特曼博士的個人
部落格(www.laitman.com,www.laitman.cn)等向全球提供大量的資訊。
所有資料都透過網站(www.kabbalah.info / cn)免費對大眾提供。
Bnei Baruch 最近成立了ARI 電影製作公司,製作了各種紀錄片和教育影片,在以色列、北美和歐洲的有線電視網路上播出。此外 , Bnei Baruch 創建了以布魯克. 阿斯拉格(Baruch Ashlag)命名的阿斯拉格科學研究院(簡稱ARI),做為公眾研討卡巴拉的中心。ARI 的教育和學術目標源自一個嚴肅的深層次的承諾,就是要將巴拉蘇拉姆(Baal HaSulam)的教義帶到公眾研討的中心舞臺上。
當萊特曼導師看了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 ?《我們到底知道什麼?》這部科學電影後,他說:「我為電影中描寫的科學家們,開始對我在多年以前提出的同樣問題感興趣而感到欣喜若狂。我想也許他們會對卡巴拉能夠提供給他們的智慧感興趣。」
卡巴拉0Sect1i★遭遇量子物理
2005 年3 月,一場獨特的科學會議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舉行,與會嘉賓包括科學家和卡巴拉學家麥可.萊特曼博士和量子物理學家威廉.泰勒博士、傑佛瑞.沙提諾瓦博士,以及弗雷德.艾倫弗.沃爾夫博士。三位物理學科學家都參加了當年紅極一時的科學劇情大片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 ?《我們到底知道什麼?》的拍攝。會議的主題就是「量子物理遭遇卡巴拉」。
這個精彩的會議包括激烈緊張的封閉式討論和公開演講。繼與會者介紹之後,萊特曼博士講述了卡巴拉的基本概念,解釋了現實的結構以及創造的物質──接...
作者序
譯者序言
人生的GPS
我為什麼不幸福?
人生為什麼這麼痛苦?
為什麼我永遠得不到滿足?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發生這麼多的自然災害?
為什麼到處都是危機?
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你問過或正在問這些苦澀的問題嗎?你對解答這些苦澀的問題有興趣嗎?
有一篇被稱作「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精彩故事。
「許多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而且不管這些勇士多麼勇敢,多麼聰明,沒有一個人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穿越這個沙漠,他們都因迷路而喪生其中。他們之所以失敗而無法穿越這個沙漠,是因為在沙漠中弄不清三個基本問題:
1. 我在哪裡?
2. 我要去的地方在哪裡?
3. 如何去到哪裡?
搞不清楚這三個問題,結果就是死亡, 死亡就是結局或終點。」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以上三個問題,看看三個問題的相對重要性和它們之間的關係;當然,以上三個問題任何一個不清楚的話,都會導致走不出沙漠。但仔細分析一下,那些勇士之所以失敗,根本原因是因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那麼,是什麼在決定方向呢?是第二個問題,你要去到哪裡?只有清楚地知道目的地在哪裡,而且在探險的全部過程都以目的地做為你行動的方向指引,你才能成功。否則,在任何時候,迷失了目標就迷失了方向,結果只會是死亡;而且,當我們弄清楚了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也就馬上清楚了,第一個問題是相對於第二個問題而變得清楚的,因為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現在的位置加上下一步行動(第三個
問題)的方向。所以,所有的關鍵都在第二個問題,也就是目的地是否清楚的問題,也就是決定你行動的方向的問題。
如果將我們的人生比喻為在一個沙漠中探險的經歷的話,那麼,導致人類在歷史上以及在今天面對的危機和災難重重的原因,恰恰就是因為沒有解決好第二個問題──我們要去的目的地在哪裡?也就是沒有弄清楚有關生命意義和生命存在的目的這個問題。
人類真正面臨的威脅,或者人類目前深陷的險境,實際上不是來自於沒有目標,而是來自於對各種自以為真實卻不真實的錯誤的目標的追尋,也就是我們將要去的目的地設定錯了。
實際上,人類面臨最大的敵人是無知;而最大的無知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反而自以為自己已經知道。在此我想借用美國前總統約翰甘乃迪的一段精彩語錄,更清楚地對此加以表達,他說:「真相最大的敵人不是惡意謀劃,也不是不誠實的謊言,而是那些人們一直相信,看似正確卻不真實的神話。」正是這些
神話給了我們假的目標。使我們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實際上,正是這種更可怕的以為自己知道的無知或假知,把我們引領到了目前所處的全面危機和毀滅的絕境。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無知呢?我們怎麼才能檢驗呢?當然,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生命意義的探討;人類的歷史實際上就是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對生命意義問題的探索的歷史。
這些探索和思考的結果,導致了各類宗教、哲學、科學以及各種思想的產生,並由此指引著人類嘗試了或正在嘗試各種主義和社會制度。
應該說,人類每一次變革,都是懷著各種美好的憧憬和夢想,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嘗試;但是由於我們始終沒有能真正解答生命意義和生命存在的目的這個問題,我們的那些美好夢想都沒有真正實現,人類在物質上的成功,帶來的是越來越大的心理危機和精神困惑。
回到將我們的人生比作在沙漠中探險的那個比喻,如果和想穿越沙漠的那些勇士相比,人類在整體上,其實還沒有達到沙漠中那些勇士所處的階段,至少那些勇士們已經真真切切地知道他們正身處在一個危險的死亡沙漠中,而且,也知道在沙漠之外,一定有生命的綠洲在等待著他們;他們知道如果不想辦法走出去的話,死亡是必然的結局;所以,雖然他們由於缺乏方向幾乎沒有人能成功走出沙漠,但他們至少知道要千方百計走出沙漠去尋找那位於沙漠邊界之外的綠洲。
而我們人類卻要麼是由於根本不去思考生命意義;要麼就是因為曾經思考過,但思考不清楚而乾脆將之放置一邊;或者是更可怕的一種情況,也就是在自認為已經找到了終極目標,並且以它做為指引,但可惜目標是錯的,是想像出來的神話;但不管哪種情況,人類的絕大多數從來沒有挑戰過死亡,更是連做夢都不敢想像在死亡的邊界之外有著一個生命的綠洲,我們都是自然地以死亡做為人生的終點,心安理得地死在了人生的沙漠當中。這一切都導致人類對生命和死亡的認知,基本上是認為生命沒有什麼意義,死亡就是人生必然不容置疑的邊界,至少是在這個世界上是如此;即使是那些認為生命有意義的人們,也只是相信「來生」,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另一種虛無的遙不可及的存在,與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與死之間的存在無關。這正是這個世界所有人曾經或現在絕大多數人所處的一種認知狀態。
那麼,如何判定我們的認知是否正確呢?很簡單,歷史上出現過以及現在面臨的各種危機,恰恰就是在說明我們正沿著錯誤的道路在前進。因而,危機和災難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它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它在警告我們走錯方向了;另一方面,它使我們痛苦,而痛苦才會引發我們思考。這一切正是我們人類目前面臨的危機正在發生和將要更劇烈地爆發的原因。危機和災難正在警示人類,我們走錯路了,該停下來反思一下了。但阻止我們去認識這些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人類自己,是奴役著我們的利己主義。我們人類就像是溫水中的青蛙,儘管死亡正在迫近,我們卻不自知,甚至拒絕反思。因為我們的自我總是不讓我們承認是我們自己的利己主義設定的這些錯誤目標、將我們引領到了這種危機的地步。
我們曾經相信上帝或者說神聖的力量,但上帝好像從來沒有回應過我們「真誠」的祈禱,世界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也曾經不再相信上帝,開始崇尚科學和理性,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物質文明發展日新月異,但世界也沒有因此變得更好,並沒有帶給人類所嚮往的美好生活。
自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再到21 世紀的今天,不可否認,人類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科學和經濟都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人類在這個世界追求的所有崇高的目標都沒有真正實現,所追尋的真正的幸福生活也始終沒有追尋到,而且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僅如此,全面的危機和毀滅卻好像離我們越
來越近。
人類大部分人已經喪失了對生命意義和生命存在的目的這個問題探尋的興趣,或者已經忘記或者過於忙著追求各種「成功」而無暇過問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或者根本不知道要問或者從來沒有問過這個問題。
絕大部分人已經認命,因為問也沒有用?這個問題太苦澀,沒有人能夠回答清楚,管他呢,活在當下,活好今生每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等等的觀念,已成了絕大部分人的人生座右銘。這一切都直接導致了追求這個世界物質上的成功,自然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唯一的人生目標,那些我們熟悉的狂熱的物質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以及對自然的毀滅性掠奪都由此產生。所以,不搞清楚或者忽略方向問題,危機不發生反而會不正常。
儘管我們可以將腦袋埋在沙子裡,以為這樣就可以迴避那個苦澀的問題。但是,就是存在著某種力量,它就是不讓我們有片刻的安寧。它在根據我們向錯誤方向發展的程度,相應地懲罰著人類。它在用各種各樣的,在我們看來越來越大的危機,越來越頻繁的災難,不停地敲打著人類,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方面,使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平靜下來。直到我們開始絕望而不得不停下來反思,去尋找,去探尋新的道路,這就是正在發生著的情況。
而這一切的發生就是要告訴我們正走在一條通向死亡的道路上,直到我們覺醒去尋找那個力量希望我們走的道路,到達他創造我們的目的地。這正是所有危機和災難發生的真正的原因。這就是危機和災難的積極意義,它就是要讓我們從沉睡當中覺醒過來,告訴我們正處在一個死亡的沙漠中,叫我們趕快衝破死亡的邊界去尋找生命的綠洲。它在試圖告訴我們,生命有著超出我們想像的意義,這個宏偉的宇宙背後存在著一個偉大的創造的思想,而我們人類就是這一切創造的中心。
人類現在正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我們就好像處在一座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的山尖上,往前走,無路;往後走,無路;往左走,無路;往右走,無路;上不去,也下不去,身處絕境,路在何方?
再回到剛才那個沙漠的故事,雖然,所有的勇士都沒能走出那個沙漠,但在20 世紀末的時候,一個德國婦女卻成功地走出了那個幾千年來都是以死亡為終點的沙漠,你知道,為什麼她可以嗎?你猜對了!因為在那時,人類已經發明了全球定位系統(GPS),所以,人們可以藉助GPS 成功地走出沙漠。因為GPS可以很簡單地解決以上導致人們死亡的三個問題,目標和方向問題。人們可以藉助GPS 很輕鬆地走出死亡的沙漠,那麼,能夠指引我們走出人生這個死亡沙漠的GPS 存在嗎?如果存在,那麼,這個GPS 是什麼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個GPS 不僅存在,而且,它一直在耐心並急切地等待著人類,直到人類需要的那一天的到來,而且為此隱藏了幾千年。它不僅能夠回答你有關生命意義和創造目的的問題,它更可以將你引領到一個,你曾經連做夢,都夢想不到的地方,一個超越死亡邊界的存在,而且就在今生今世!但是,這一切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必須覺醒至自己渴望去得到它,而且你必須自己做出你人生之中這個你唯一擁有的自由選擇。
這個人生的GPS 就是卡巴拉智慧,萊特曼博士的這本著作將引領我們開始瞭解並找到這個GPS。卡巴拉智慧將引領我們穿越那個量子物理學家們看到但卻不能穿越的邊界。
想知道這個GPS 是什麼嗎?我想當你拿起這本著作,讀到這裡的時候,你正在接近一個寶藏,那個能幫助你走出人生這個死亡沙漠,進入生命綠洲的GPS,就握在你的手中。但是,很可能你會錯過這個機會,因為你出生時就遺傳下來的天性,以及你在後天所接受過的所有教育包括社會環境對你的影響,已經使你形
成了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念,使你從天性上對新的觀念排斥或拒絕。所以,在此我能表達的最衷心的祝願和忠告就是:1. 在任何情況下,請你務必敞開你的心扉,就像卡巴拉的巔峰著作《光輝之書》所說:「將你的心向我敞開一點點,我將為你敞開整個世界」。不要拒絕它,更不要用任何你認為「正確」的知識或信仰,包括所有從宗教、哲學、科學中接受到的所謂「正確」的觀念,給卡巴拉貼上偽科學或者某種錯誤的標籤把這個智慧扼殺,錯失這個人生唯一的GPS。因為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
不可能!不對!我不相信……等等。
2. 剛開始讀不懂沒關係,因為世界上古往今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馬上讀懂它,瞭解它,因為它是一個智慧的海洋,一個隱藏在幾千扇門後的,並且隱藏了幾千年的智慧,需要你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才能窺探到它的真容;而且,這個智慧不同於其他任何知識體系,不是靠你的頭腦去讀,而是靠你的心去感悟的;
如果你在探尋過程中,感覺到了哪怕只是一丁點的光亮。請您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找到你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因為它就是你人生的GPS,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燈。透過它你可以知道你是誰?你要去到哪裡?如何到達,並解答你所有前面提到的那些問題,因為它就是有關你自己的科學,有關生命意義和生命存在了的目的的科學。
在此,我們要衷心感謝歷代偉大的卡巴拉學家們;感謝我的老師,當代偉大的卡巴拉學家,科學家麥可萊特曼博士,是他將這一已存在五千多年的古老而又嶄新的,屬於全人類的卡巴拉智慧,從幾千年的隱藏狀態,在我們需要它的時候揭示給全人類。
卡巴拉在我人生最艱難,生命最黑暗的時候,成為了我人生的GPS,照亮了我人生前進的道路,幫助我走出了我人生最黑暗的那一段,拯救了我的生命、家庭和事業。我想卡巴拉也同樣可為你的人生指引道路。
感謝Bnei Baruch 國際卡巴拉研究中心和全世界各地的學員們,是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強烈的渴望激勵了我,使這個唯一能夠拯救全人類,將我們從危機帶向永恆和完美的智慧能夠來到這一片土地上;使這一屬於全人類的智慧財富也能夠為勤勞智慧的台灣人民所分享,祝願這一偉大的智慧能夠在生機勃勃的台灣開花結果。
Bnei Baruch 卡巴拉國際中心學生 周友恒
前言
人性的本質就是其不斷發展的追求快樂的願望。為了滿足這個追求快樂的願望,我們感到我們在被驅使著去發現、創造並改進我們的現實。這個追逐快樂的願望的不斷加強,一直是在人類整個進化歷史中,推動著人類向前發展的那個背後的力量。
這個追求快樂的願望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演變發展。開始的階段,它表現為對身體的生存的需要,例如食物、再繁殖和家庭;在第二階段,表現為追求財富的願望;而到了第三階段,則表現為對榮譽、權力和名望的渴求。這個追求快樂的願望在這三個階段的發展,導致了人類社會的巨大變化──使得人類社會演變成為一個多元化、多階層的社會。這個追求快樂的願望發展的第四個階段則表現為我們對學習、知識和智慧的渴求。這些渴求表現在科學、教育系統和文化的演變發展中。這個階段可以與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相對應,並且至今這個發展階段還主導著整個世界的發展。對知識和學問的渴求需要我們瞭解圍繞著我們的周圍環境。
為了真正瞭解人類目前所處的狀態和它的各方面,我們必須在科學發展的幾個里程碑之間架起一座連接的橋樑。這些里程碑已經極為顯著地影響了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16 世紀發生的科學革命給我們的認知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那時,科學研究者相信理論必須靠實驗和觀察來驗證。他們也提醒我們避免採用那些神秘主義和宗教的方式來解釋一切。科學思維的核心在於對現實的分析,以及對一直困擾人類的老問題以尋求科學的解釋。而在此之前,所有這些話題都將一切歸因於神聖的力量。
在《數學原理和自然哲學(1687)》的著作中,艾薩克.牛頓(1642 ~ 1727)提出了一種機械論原理,可以讓我們計算任何一個物體在受到一個給定的外力時產生的變化。牛頓理論的成功為人類認知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牛頓的機械論觀點認為,在所有的事件中,不論事物的本質如何,都會有一個特定的自然規律表現出來。神聖的存在對這些沒有多大影響,因為所有運動的軌跡都是固定的,而且它不會受到神聖力量的影響。這種機械決定論受到了當時天文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1749 ~ 1827)的支持,他在向拿破崙解釋太陽系是如
何形成的時候引用了它。當拿破崙問他,上帝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時,拉普拉斯回答說:「在這裡我不需要這種假設」(Je n'avais pas besoin de cette hypoth se-là)。
因而,科學沒有給超越其認知侷限性的其他方面留有空間,包括那些超越我們感知之外的隱藏的現實。那時,所有人都相信,人類已經發現了認知這個世界的真相所必須的方法。在18 世紀末,似乎經典物理已經為科學研究者提供了一整
套完整的規律,用於他們對每一種自然現象的研究和探索。很多學者甚至認為,這些規律可以幫助他們解釋少數依然神秘的現象。由於物理一直被認為是「科學之母」,並位於技術和實驗的最前沿,它的發現也成為所有其他科學研究的基礎。
現代物理的新紀元始於20 世紀初,伴隨著愛因斯坦(1879~ 1955)的革命性發現而到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使人們對所有事物,比如過去已知的諸如時間、空間、物質、運動及萬有引力等的認知態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愛因斯坦的理論將時間和空間合併成一體──時空,從而否定了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假設。
到了20 世紀30 年代,另一個理論出現了:量子力學,也可叫做量子理論。這一理論在物理學領域引發了一場持續的革命,根據量子力學,所有的測量結果都只是近似、定量化的結果,是透過量子理論計算解讀出的概率值。
量子理論可以解釋以前的理論不能解釋的一些現象。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也就是像電子等微觀物體在某些條件下表現為波,而在另外一些條件下表現為粒子的現象。
量子理論的一個基本概念是不確定性原理,它認為觀察者影響到被觀察的事件。因而,一個關鍵問題產生了:「測量的行為究竟測量了什麼?」這一原則意味著「客觀過程」的概念變得毫不相干。此外,超出測量的結果之外,一個所謂的「客觀現實」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量子物理的這些發現,徹底改變了科學家的探索方法。並徹底否定了機械決定論認為物理揭示了自然的客觀事實,並描述了它們的絕對存在的觀點。這些機械決定論的觀點被一種認為物理無法揭示自然的真實本質的新認知所替代。物理只能夠在一種特定的概率邊界內幫助建立模型、模式和公式等用以計算解釋一個實驗的結果。
當代科學對獨立存在於觀察者之外的那個「真正的現實」和觀察者可以描述的這個現實之間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態度。今天,科學研究者都明白:以前被定義為「絕對的事實」的那些理論註定會為新的結論和新的實驗讓路。而這些所謂的新理論,又會依次被更新的公式和實驗所替代。
現在我們顯然看到科學並不能揭示絕對的真相,它只是透過當前的實驗、感知和認知模式等為人類提供一張描繪這個世界的畫面。此外,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深,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多,並且所發現的自相矛盾處也就更多。承認以上事實,大大削弱了自然科學在總體上,特別是物理科學在科學中的主導地位。相反,這表明科學只不過是可用於揭示現實的一個很有限部分的工具,而無法揭示絕對的真相。真正的現實對我們是隱藏著的,我們不可能用世俗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它。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已經開始對不同的宗教、新時代理論和神秘主義表現出興趣。他們正試圖尋找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來理解現實中的那些隱藏著的部分,也就是研究那些透過常規研究方法無法到達的部分。
科學面臨的這一困境已在新的世紀之交升級為一場危機,挑戰能否揭示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完整畫面的能力,挑戰我們完全了解那些支配自然和人性的規律的能力。
一旦人類已經徹底探索了現實的這個可見部分,並耗盡了它對知識和學問的追求這一願望,一個新的願望就會浮現出來──也就是想要知道最高的概念和瞭解現實的隱藏部分的願望。這正是人類的願望在今天已經到達的發展階段。
這也正是卡巴拉智慧為什麼在當今出現的背景原因,它為人類認知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一個卡巴拉學家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發現的科學的世界觀。目前,我們想要知道所有現實的這種渴望表明人類已經準備好開始接受卡巴拉了。
卡巴拉對世界的感知方法包括了其他宗教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前提和概念,但它採用了一種科學的方式。卡巴拉在我們自己的內部發展出一種新的感知工具,進而將我們帶進一個完整的現實,並同時提供研究它的方法。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介紹了對科學家們隱藏著的現實部分進行探索的卡巴拉科學的基礎知識。當我們發現那些隱藏的部分時,我們對自己生存在其中的這個世界的認知將會變得完整。透過將現實隱藏的部分和這個已經被揭示的部分整合在一起,我們將使自己裝備好去進行精確的科學研究和由此揭示整個現實的真正的公式。
透過揭示現實隱藏的部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將會變得完整,從那些相對的感知界限中解放出來,我們將能夠超越時間、空間和運動,揭示出現實每一部分的存在。卡巴拉智慧保證任何真正想探索現實的人們將實現上述的所有揭示。
本書是根據作者,當代偉大的卡巴拉學家麥可.萊特曼教授的談話紀錄,並由他的學生們編寫而成。
譯者序言
人生的GPS
我為什麼不幸福?
人生為什麼這麼痛苦?
為什麼我永遠得不到滿足?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發生這麼多的自然災害?
為什麼到處都是危機?
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你問過或正在問這些苦澀的問題嗎?你對解答這些苦澀的問題有興趣嗎?
有一篇被稱作「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精彩故事。
「許多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而且不管這些勇士多麼勇敢,多麼聰明,沒有一個人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穿越這個沙漠,他們都因迷路而喪生其中。他們之所以失敗而無法穿越這個沙漠,是因為在沙漠中弄不清三個基...
目錄
第一章 卡巴拉遭遇量子物理
• 第一節 三藩市會議的與會者介紹..............027
威廉.泰勒教授...................027
弗雷德.艾倫.沃爾夫博士..............027
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028
麥可.萊特曼博士..................029
• 第二節 卡巴拉簡介.....................033
• 第三節 物質的本性.....................038
• 第四節 給予的力量和接受的力量..............065
• 第五節 卡巴拉和科學之間.................074
5.1 量子物理中自由的概念..............074
5.2 家庭單元....................081
5.3 個人命運和人類共同的命運............083
5.4 正義者(Tzadik)................084
5.5 人類的痛苦...................086
• 第六節 量子理論......................091
• 第七節 量子理論的可靠性..................100
第二章 卡巴拉智慧的本質
• 第一節 努力趨向平衡...................106
• 第二節 現實的結構.....................113
2.1 控制物質世界..................115
2.2 開啟我們的雙眼.................116
2.3 在通往精神世界的階梯上.............117
2.4 真理的智慧中運用的四種語言...........123
2.5 改變我自己...................126
2.6 對待現實的正確態度...............129
2.7 外部的現實...................134
2.8 穿越壁壘....................135
2.9 形式等同....................136
2.10 共同的靈魂...................138
第三章 對現實的感知
• 第一節 建造精神的感知容器(Kli).............142
1.1 建造感知容器(Kli)...............142
1.2 感官的反應...................144
1.3 建造正確的形式.................151
• 第二節 感知模式......................153
2.1 學習模式....................153
2.2 完整的畫面...................156
2.3 創建認知模型..................158
2.4 一個山頂洞人在當今的世界............159
• 第三節 重獲意識......................166
3.1 我們和這個世界.................166
3.2 體驗Ein Sof 無限世界...............170
3.3 建造一個房屋..................174
3.4 世界在我們內部.................179
3.5 加速發展....................180
3.6 在內部構建創造者................183
• 第四節 對現實的描繪....................185
第四章 實現精神基因 020
• 第一節 精神基因Reshimot.................192
1.1 意識的喪失...................193
1.2 虛擬現實....................197
1.3 集體冥想....................199
1.4 創造者是什麼?.................201
1.5 實現精神基因(Reshimot)............202
1.6 選擇將來....................204
1.7 記憶......................206
1.8 思想的力量...................208
1.9 精神基因(Reshimot)的鏈條...........210
• 第二節 被揭示的和被隱藏的................212
2.1 反轉的世界...................213
2.2 矛盾的現象...................215
2.3 一門新的科學..................216
第三節 自然的法則.....................220
• 第四節 卡巴拉——真正的現代科學.............225
附錄1. 術語表...................232
附錄2. 歷代卡巴拉學家對卡巴拉的描述........240
Moshe Chaim Lutzato (The Ramchal)(1707~1747)....240
Eliahu-The Vilna Gaon (1138~1204)..........240
Abraham Yitzhak HaCohen Kook (1865~1935)......243
耶胡達阿斯拉格 Yehuda Leib Halevi Ashlag (巴拉蘇拉姆)
(1884~1954)...................246
附錄3. 歷代著名學者對卡巴拉的評述.........251
約翰內斯.羅榭林(1455~1522)...........251
焦萬尼.皮科.德拉.米蘭朵拉(1463~1494).....251
帕魯斯.瑞休斯(1470~1541)............252
菲力浦斯.奧里歐勒斯.帕拉切爾蘇斯(1493~1541)...253
克里斯汀.康拉德.斯普林格爾(1750~1816).....253
雷蒙杜斯.拉里斯(1235~1315)...........254
佐丹奴.布魯諾(1548~1600).............254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256
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1772~1829)..........256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257
附錄4. Bnei Barauch 國際卡巴拉教育和研究中心.....258
附錄5. 如何聯繫我們................264
第一章 卡巴拉遭遇量子物理
• 第一節 三藩市會議的與會者介紹..............027
威廉.泰勒教授...................027
弗雷德.艾倫.沃爾夫博士..............027
傑夫里.沙提諾瓦博士................028
麥可.萊特曼博士..................029
• 第二節 卡巴拉簡介.....................033
• 第三節 物質的本性.....................038
• 第四節 給予的力量和接受的力量..........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