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兩個猶太家族, 為近代中國打開世界的大門, 也為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普立茲獎得主最新力作.稱霸Amazon排行榜
★中國史No.1
★香港史No.1
英美媒體一致好評
《富比世》《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
《波士頓環球報》《出版者週刊》《書單雜誌》《科克斯書評》
【沙遜&嘉道理金融王朝】
上海和平飯店、香港半島酒店、匯豐銀行、深圳核電廠,都曾是他們的財產。
他們是世界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也是點燃現代中國經濟大爆發的最後帝王。
.熱鬧繁華的上海外灘,竟是猶太人一手打造出來的?
.1870年代,流入中國的鴉片有70%都控制在沙遜手中!
.匯豐銀行的前身「香港上海銀行」,也是沙遜的資產!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竟是嘉道理居中協調!
從巴格達到上海,從上海到香港……
一段中國共產黨掩蓋數十年的歷史,讓我們得以窺見中、港、台三方角力的近代起源。
普立茲獲獎作家喬納森.考夫曼深入這段動盪時期,以猶太觀點重新詮釋我們原已熟悉的歷史。
本書不只是一部講述了鴉片走私、家族鬥爭、政治陰謀,以及谷底求生的史詩篇章,更是理解今日中國如何與世界互動的關鍵著作!
▌猶太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
作者考夫曼聚焦在兩個猶太富商,沙遜和嘉道理(Sassoons and Kadoories)的家族史──兩家族共同打造出一座讓他們成為億萬富翁的上海城,也激勵了一整個世代的中國商人,在這裡培養出成功的資本家、企業家,為將來的繁榮打下基礎。
十九世紀中期,兩家族遠從巴格達來到上海,在鴉片貿易中獲取暴利,成了身擁億萬財產的資本家。他們壟斷上海灘的金融與房產,讓上海成為世界級城市,並在二十世紀的世界反猶主義高峰期,接濟一萬八千名猶太難民來到這座城。國共內戰期間,兩家族與蔣介石互相利用,直到戰後被共產黨奪去一切,最後來到香港,再起江山。
▌孫逸仙和蔣介石視他們為政治經濟盟友,毛澤東說他們是十惡不赦的資本家
上海,這座由各國列強管理的法外之地,不只提供一步登天的經濟機會,它的包容與開放,更孕育了改革運動與政治領袖的誕生。在上海,沙遜家族提供資金,援助孫逸仙的新共和政府;在上海,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嘉道理家族的飯店舉辦婚宴;在上海,毛澤東遇見了陳獨秀,播下日後共產黨革命的種子。
國共內戰後,沙遜和嘉道理在上海的所有資產一夕之間全數崩潰。沙遜家不曾再回到上海,嘉道理家族則來到香港,把這裡當作他們的新家。就像當初在上海一樣,他們規劃電力系統與基礎建設,讓這座海港變成了世界金融之城。至今,嘉道理家族在香港的政治經濟權力網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昨日上海,今日中國
早在馬克.祖克伯、史蒂夫.賈伯斯、微軟和谷歌努力應對中美雙方政治壓力的很久以前,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就已經在上海、香港、孟買和倫敦的辦事處,掌握了全球經濟,並且在與中國合作的道德和政治困境中掙扎過了。
中國今天面對的政治與經濟問題,都是當時塑造上海會面對的問題,也是沙遜和嘉道理家族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本書是一部交錯著美酒華廈、刀光劍影的歷史,也是一場貨真價實的上海夢。
▌本書特色
★全球唯一中譯本
★從猶太觀點重讀近代中國,進一步理解今日中國與西方互動的歷史淵源
★翻新讀者思維,掌握上海與香港兩座金融大城的前世今生
▌好評推薦
★胡采蘋(財經網美)
★莊德仁(建中歷史科教師/師大歷史所博士)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Cheap(歷史知識型YouTuber)
作者簡介:
普立茲獎得主 喬納森.考夫曼 Jonathan Kaufman 記者、編輯、作家,普立茲獎得主。考夫曼曾在彭博新聞社、《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等重量級新聞機構擔任要職,現為美國東北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及總監。 考夫曼的記者生涯始於80年代《波士頓環球報》,他的團隊曾以種族主義與就業歧視等系列報導,二度獲普立茲獎(1984、1985)。同時,他也長期撰寫中國相關的報導,包括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 之後,考夫曼就任《華爾街日報》頭版副總編,並於2002至2005年擔任駐北京中國分社社長。在彭博擔任執行總編期間,考夫曼帶領團隊獲獎無數,包括2015年普立茲新聞獎。 《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的金融大帝》是他第三本著作,此前著有《Broken Alliance: The Turbulent Times Between Blacks and Jews in America》及《A Hole in the Heart of the World: Being Jewish in Eastern Europe》,均獲各大媒體好評。
譯者簡介:
王聖棻、魏婉琪 夫妻檔,從電玩中文化、技術操作手冊一路翻到文學作品、藝術理論和歷史,生冷不忌,把翻譯當成讓頭腦持續運轉避免痴呆的最佳方式。譯有《冰狗任務》、《星星婆婆的雪鞋》、《卡娣的幸福》、《教出好兒子》(以上野人出版)、《黃昏時出發》(麥田出版)、《大亨小傳》、《月亮與六便士》、《人性枷鎖》、《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以上好讀出版)等。
作者序
前言 前言(節錄) 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者一直掩蓋著沙遜和嘉道理兩家族的故事。這兩個彼此競爭的外國家族在十九世紀來到中國,並且建立了各自的王朝。從一八四二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到一九四九年共產黨掌權這段期間,政府用大量的政治宣傳,粉刷了由兩家族所塑造的這個世紀。他們抹去歷史,然後動用國家神話和故事爭取人民的支持,就像全世界的政客一樣。中國各地的小學教室裡都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勿忘國恥」──永遠不要忘記國家的恥辱。共產黨領導層希望學童記住,像嘉道理和沙遜家族這樣的外國人,生活是如何奢華,如何剝削中國工人階級,又是如何把中國公民囚禁在骯髒、無知和鴉片煙霧之中;直到毛澤東和他忠誠的共產黨游擊隊推翻這些貪婪的資本家,中國才得以重新站起來。隨著中國實力增長,與美國的競爭加劇,理解中國自己說出來的故事是很重要的。這些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國運作的動力是什麼;挖掘它們背後的真相,也可以提供我們和中國打交道,以及中國和世界打交道的不同方式。 中國共產黨版本的歷史中,有很多是事實,但還有其他事實存在。上海是中國的大熔爐,所有形塑中國的力量──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帝國主義、外國人和民族主義──都匯聚在這裡。一八九五年,上海已經有了可以和倫敦匹敵的現代有軌電車系統及煤氣廠。到一九三○年代,在大班維克多.沙遜的領導之下,這座城市的摩天大樓和天際線已經和芝加哥不相上下了。那時的上海,是世界第四大城市。當世界其他地區陷入大蕭條時,蔣介石政府與沙遜家族合作,穩定貨幣,並創造出口榮景。上海成了中國的紐約,是金融、商業和工業中心;它也成了中國的洛杉磯,是流行文化之都。上海的出版社出版了一萬多份報紙、雜誌,上海的電影製片廠製作了數百部電影,當中許多都是以這座西化城市為背景。大學蓬勃發展,政治亦然。上海的國際租界在管理上,就像個商業共和國。一個由商人組成的七人委員會,包括沙遜家族的代表,共同管理這座獨立於中國法律之外的城市。矛盾的是,這形成了一種相對自由的政治氛圍,得以保護中國的運動人士;改革者和激進分子免於受到國民政府對言論自由、共產主義和抗議活動的限制。後來毛澤東成為共產黨領導人,黨內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上海召開,地點離沙遜與嘉道理家族的商業總部和宅邸只有幾公里。 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共同協力,打造出一座讓他們成為億萬富翁的城市,也激勵了一整個世代的中國商人,讓他們成為成功的資本家、企業家。在他們的協助之下,上海創造出一種蓬勃發展的企業文化,而這種文化在一九四九年被共產黨消滅了。維克多.沙遜使上海和香港成為「壯遊」(Grand Tour)的一站,向全世界的上流人士打開中國的大門。他在華懋飯店宴會舞廳舉辦的假面舞會吸引了諾維.考沃、查理.卓別林和美國社交名媛華里絲.辛普森,據說幾年之後,她用以引誘英國國王放棄王位的性技巧,就是在上海學到的。 在「咆哮的二○年代」(Roaring Twenties)和一九三○年代,中國中產階級與富裕階層集體湧入上海,他們深受這裡的經濟機遇以及中國其他地方沒有的生活所吸引:迷人的百貨公司、飯店、夜總會和賭場。在比英、美、法及其他國家提前經歷了幾十年的停滯和倒退之後,許多中國人相信,上海正在打造一種全新的、充滿活力的中國文化──開放的、國際化、準備迎接二十世紀的文化。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幫中國打開了世界的大門,也幫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當日本入侵中國,並加入德國陣營成為軸心國時,沙遜和嘉道理家族聯合起來,創造了二戰的一項奇蹟。一萬八千名歐洲猶太人為了逃離納粹,從柏林和維也納出發,經歷八千公里的旅程湧入上海,當納粹代表要求日本占領者將猶太難民裝上駁船,並沉到黃浦江心的同時,維克多.沙遜卻和日本人達成了祕密協商。沙遜和嘉道理家族一起達成了歐洲、巴勒斯坦,甚至美國猶太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們保護了每一個來到他們這座城市的猶太難民,其中還有數千名兒童──包括後來成為美國財政部長的麥可.布魯門塔爾(Michael Blumenthal)、藝術家彼得.馬克斯(Peter Max)、好萊塢高階主管麥可.梅道佛(Michael Medavoy),以及哈佛法學院教授勞倫斯.特萊布(Laurence Tribe)。 當共產黨占領上海,奪取了嘉道理和沙遜家族的飯店、豪宅和工廠之後,嘉道理家族撤退到中國南端的英國殖民地香港,沙遜家族則逃往倫敦、巴哈馬群島,甚至德州的達拉斯。但他們對上海的思念從未停止。 這本書裡的世界,就像我們今天的世界一樣,是由創新、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和政治動盪所定義的。早在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微軟和谷歌努力應對中美雙方政治壓力的很久以前,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在上海、香港、孟買和倫敦的辦事處就已經掌握了全球經濟,並且在與中國合作的道德和政治困境中掙扎過了。沙遜和嘉道理家族都讓我們看見,企業(尤其是開明的企業)能做出多麼偉大的事。他們去了政府不願意去,或不能去的地方。他們的決定改變了億萬人民的生活。一九三○年代,當世界各地陷入大蕭條,沙遜家族協助穩定了中國的經濟。他們在全球資本主義中培養出一整個世代的中國人,為中國今天驚人的成功鋪好了道路。嘉道理家族為上百萬香港人帶來電力,改變了那些生活節奏幾百年來都沒有改變過的地區。一九四九年後,身在香港的嘉道理家族決定與逃離共產主義的上海工廠老闆合作,這個決定打開了全球市場,並刺激香港的發展,也為二十一世紀的出口繁榮奠定基礎,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然而,儘管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很精明,卻錯過了正在他們辦公室和豪華客廳外醞釀的共產主義革命。令他們錯愕的是,共產黨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勝利,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失去一切。然而,他們遺留的影響,至今仍在中國、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中揮之不去。不管是參觀博物館、遊覽中國、舉行商務會議或外交談判,都必須提及中國受到外國剝削和帝國主義的歷史、所遭受的屈辱,以及絕不讓這些事情重演的決心。從對鴉片貿易的憤怒,到上海外灘引人注目的天際線,再到香港未來的緊張局勢,今天中國所做的每個決定,幾乎都籠罩在這兩家族的歷史和遺緒裡。 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雖然中國是這個敘事的中心,其扮演的角色卻往往處於邊緣,這反映了這兩家族所居住的那個特殊殖民世界。即使是生活在上海那段時間,由於語言、財富和殖民地的刻板陳規,他們和中國人的關係也很疏遠。證據顯示,他們在中國生活的近兩百年時間裡,從來沒有一名中國人能打進兩家族的核心圈子,也不曾有過一名沙遜和嘉道理家族的人費心學過中文。同時,他們與大多數中國人的距離,使中國,特別是共產黨領導人和歷史學家,很輕易就對兩家族草率對待或加以諷刺,並且極力弱化他們的作用和影響力。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納入這種複雜性,幫助我們理解嘉道理和沙遜家族所做的種種選擇。他們有許多行動是與時俱進,或者先於時代腳步的,即使當時的理由是利益驅使或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m);但在其他例子當中,他們卻接受了當時的殖民地作風,對後果視而不見。他們本身的猶太背景,使他們在不同世界穿梭這件事,變得更加複雜。接下來的故事,並不是一八四○年後的中國故事,而是還原中國歷史的一塊拼圖。 當中國將學生、企業和遊客送往海外,進入許多人認為的「中國世紀」時,中國領導人迴避了歷史的複雜性。他們喜歡把中國描繪成歷史上的受害者,即便中國正在崛起。如果中國依然貧窮、弱小、與世隔絕,那麼上海、沙遜和嘉道理家族的故事可能會成為一件奇事、一段可能發生的另一種歷史。但中國今天面對的問題──和外國人合作;不平等和腐敗;在這世界找到一席之地;在民族主義和開放、民主與政治控制、多樣性與變革之間取得平衡──都是當時塑造上海會面對的問題,也是嘉道理和沙遜家族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和兩家族一樣,上海的成長、發展,以及這座城市的鬥爭與矛盾,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 能有「第二次機會」的國家很少。中國在二十和二十一世紀的故事,是一個大國在內部腐敗、在西方殖民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推動下走向衰落,然後奮力重新崛起的故事。如果中國成功了,不僅僅是因為它仿效了北京精神,這個中國政治權力中心擁有一群擁護專制、鎮壓異見的領導階層;也是因為它仿效了上海,一座優雅、勤奮、老練、開放、國際化的城市,還有一群曾經幫助中國進入現代社會,如今已經被人遺忘的王孫巨賈。六十多年來,上海和中國一直把這段歷史藏在壁櫥和碗櫃裡,藏在老辦公室保險箱的發黃文件裡,也藏在拉上了百葉窗、坐在廚房桌邊喝茶時低聲講述的故事裡。 二○一四年,一家中國飯店公司聘請了費爾蒙飯店集團(Fairmont)來修復維克多.沙遜那家曾經優雅俯瞰著外灘的華懋飯店。在這之後不久,我回到那裡,被領著走上一段窄窄的樓梯,離開大廳,來到一個擺滿玻璃櫃和展示架的小房間。買下這家飯店不久後,新業主在當地中文報紙刊登了一則小廣告,尋找這家飯店一九三○年代輝煌時期的古董和文物。他們以為大概會找到幾份舊菜單,或是紀念菸灰缸。結果,好幾百位上海人響應。他們帶來的浮雕餐盤、水晶玻璃杯和雅致的印刷菜單淹沒了飯店。在他們送來的照片裡,有穿著及地合身旗袍的中國女人,有穿著西裝的中國男人,他們在飯店宴會廳慶祝婚禮和生日;背景的維克多.沙遜爵士戴著單片眼鏡,拿著手杖,十足的英國貴族派頭。五十年的共產主義歲月,讓中國經歷了革命、飢荒和文革。然而,就像我在小吃攤遇到的那名每晚睡在西式大床的女人一樣,幾百個中國家庭把這些過往碎片保存在遍布全上海的公寓壁櫥裡──像是一段回憶,一個曾經承諾會有個不一樣中國的上海夢。
前言 前言(節錄) 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者一直掩蓋著沙遜和嘉道理兩家族的故事。這兩個彼此競爭的外國家族在十九世紀來到中國,並且建立了各自的王朝。從一八四二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到一九四九年共產黨掌權這段期間,政府用大量的政治宣傳,粉刷了由兩家族所塑造的這個世紀。他們抹去歷史,然後動用國家神話和故事爭取人民的支持,就像全世界的政客一樣。中國各地的小學教室裡都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勿忘國恥」──永遠不要忘記國家的恥辱。共產黨領導層希望學童記住,像嘉道理和沙遜家族這樣的外國人,生活是如何奢華,如...
目錄
登場人物 前言 第一部 上海在呼喚我 第1章 一家之長 第2章 兒子們的江山,鴉片的帝國 第3章 蘿拉與埃利 第二部 上海大帝 第4章 上海崛起 第5章 娛樂大亨 第6章 瞧!我就這麼走起了鋼索 第7章 戰爭 第8章 我放棄了印度,中國放棄了我 第三部 流亡與回歸 第9章 報應 第10章 最後的大班 第11章 重返外灘 謝辭 注釋 索引
登場人物 前言 第一部 上海在呼喚我 第1章 一家之長 第2章 兒子們的江山,鴉片的帝國 第3章 蘿拉與埃利 第二部 上海大帝 第4章 上海崛起 第5章 娛樂大亨 第6章 瞧!我就這麼走起了鋼索 第7章 戰爭 第8章 我放棄了印度,中國放棄了我 第三部 流亡與回歸 第9章 報應 第10章 最後的大班 第11章 重返外灘 謝辭 注釋 索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 ,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 ,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