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重大意外、突發事件、受害等)會對直接相關的人(譬如受害者、災民)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這種創傷會延伸到專業人員,如急救人員和社工諮詢師,以及創傷倖存者的朋友和家人――即使他們並不是親身經歷。
《撫平助人之傷》是一本溫和的指南,它可以幫助你識別症狀、理解感受,並開始進行自己創傷的癒合。通過針對護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互動練習和策略(cutting-edge strategies),幫助您解決同情疲勞、壓力和焦慮的日常。
創傷(重大意外、突發事件、受害等)會對直接相關的人(譬如受害者、災民)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這種創傷會延伸到專業人員,如急救人員和社工諮詢師,以及創傷倖存者的朋友和家人――即使他們並不是親身經歷。
《療癒次級創傷》是一本溫和的指南,它可以幫助你識別症狀、理解感受,並開始進行自己創傷的癒合。通過針對護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的互動練習和策略(cutting-edge strategies),幫助您解決同情疲勞、壓力和焦慮的日常。
這是一本
提供照顧者、醫護人員、專業人員,處理壓力、焦慮和同情疲乏的策略指南。
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習得:
重新找回自己――
學習如何處理和管理你的情緒反應,讓你感覺更平靜、更有存在感、更能控制自己。
規劃自我撫平傷痛的健康計劃――
通過個人化的自我護理計劃和策略自我治療之路,讓您同情心低落時,可以重新產生同理心。
要告訴您:「您並不孤單」――
書中的真實案例都告訴我們,次級創傷如何以不同方式影響我們所有人。而你絕非單獨的那一個。
Begin the healing process from your secondary trauma today.
――――――――――――――――――― 現在就開始創傷自我治療之旅!
作者簡介:
楚蒂‧吉伯特—艾略特 博士 Trudy Gilbert-Eliot PhD
美國認證心理治療師,擁有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專業認證」(Licensed Marriage & Family Therapist,LMFT)。於加州州立大學溪口校區(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ico)拿到碩士學位後,前往明尼蘇達州卡佩拉大學(Capella University)深造,取得博士學位。
吉伯特—艾略特專職協助一線救助人員,同時也是拉斯維加斯市警局的特約治療師。
從業二十五年來,他協助許多經歷創傷的人,像是受虐兒童、家暴受害者、精神病患、成癮者與酒癮者、現役軍人、退役軍警以及一線救助人員等。此外,她也為幫助遭逢重大事件的人,諸如大規模槍擊事件、人質挾持、自殺、武裝搶劫等,提供心理支援,幫助他們走出心底幽谷。
作者目前在私人診所工作,督導其他婚姻及家庭治療師、藥酒癮諮商師,並於內華達大學雷諾校區(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的工作坊授課。
譯者簡介:
陳映廷
除了創傷需要療癒,心裡面不舒服的時候也很需要。
嘉義人,臺灣大學外文系、臺師大翻譯所畢業,希望成為佳譯人。
譯有《改變世界的政治哲學思考:人類偉大思潮30傑》、《帶領遠端團隊:跨國、在家工作、自由接案時代的卓越成就法則》、《每天做一件你害怕不敢做的事》、《從你所在的地方開始》等書。歡迎聯絡:anthea7x@gmail.com
陳怡君
喜歡皮拉提斯和美食,沒事最愛嗑設計,是隻勤學魔術的摩羯座,最近想把魔爪伸到烏克麗麗上。相信上輩子的陳怡君住在南極,應該是企鵝。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期間,對語言和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覺得生而為書蟲,小時候翻翻書,長大也可以繼續翻翻書。目前已經因為譯書敲壞了三組鍵盤,立志有朝一日會因為譯作的數量需要購買新書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陳淑惠 審定
立法委員 王婉諭 專文推薦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 諶立中 序文推薦
感謝每一位助人工作者,陪伴每個生命度過那段艱難的歷程
文/王婉諭(立法委員)
二○二一年四月二日,太魯閣號四○八車次的悲劇發生,許多人和我一樣,在清明的周末中懷著一個忐忑的心,焦急的想從新聞上獲取更多資訊,希望所有受傷的人都能夠平安。
這場災難事件前後,除了釐清事故所發生的原因,以及交通部門後續的檢討與責任歸屬外,我最關心的,其實還是這次事件對家屬、生還者、台鐵員工與救災人員的衝擊,以及他們需要的支持與協助。
這是一場台灣人的集體傷痛。從過去的經驗上來看,台灣社會在經歷重大災難,像是九二一大地震、八仙塵暴、普悠瑪事件等,在輿論的浪潮退去之後,家屬、生還者與救災人員即將面臨一段漫漫長路,非常需要以國家、社會整體的力量,提供他們長期且穩定的心理支持。
災後心理精神衛生的支持,完全不亞於生理上的醫療,兩者的功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災難心理衛生服務,並非僅限於心理層次的需求,而是全面的生活照護。而這些服務,也絕對不僅僅是短暫性的、一次性的諮商服務。也因此,它無法長期仰賴外縣市的服務人力。中央如何協助地方政府,與既有的服務體系、在地的社區網絡結合,才能貼近生活在不同地區的當事人的需求。
對於失去至親、身心靈遭遇嚴重創傷的生還者與家屬,首當其衝的可能是經濟、就業或就養上的生計困難,包含傷者後續的醫療、復健、聘請看護等費用,部分罹患身體疾病或慢性病的個案,也必須特別留意,適時提供疾病衛教及用藥指導、協助就醫。因此,除了長期提供心理層次的關懷,更需要地方社政、衛政、勞政、教育、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等服務體系共同來協力,提供及時的轉介與支持。
這條漫漫的修復之路並不好走,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提供最堅定的支援。對此,衛福部啟動了太魯閣事件的心理重建計畫,將為期三年。但是,根據過去幾次類似事件的經驗,計畫往往未能好好落實。也因此,我在國會也將持續關注此專案的人力規劃、經費分配、協力單位、具體執行期程,希望盡可能敦促行政部門,建立長期可靠並保有隱私的心理支持服務。
災難事件下的救災人員
對於協助救難的軍、警、消防人員,由於目睹或經歷慘重死傷的現場,是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次級創傷的高危險群。一如《火神的眼淚》劇中的細緻呈現,他們在救災工作結束後,可能持續出現的壓力反應,包括經驗重現、神經緊繃、逃避與麻木、惡夢連連、錯覺「回到過去」等等的狀況。
也因此,中央各部門如何積極協助前線的救援人員,長期可靠、保有隱私的心理諮商、輔導及精神醫療的資源,讓他們在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後,能夠適時地尋求支持,至關重要。
然而,如同這本書所提到的,即使次級創傷確實存在,即使是在會接觸創傷的專業工作圈中,這個議題往往也不太被討論,警消單位可能有自己的職場文化,認為每個人會自己想辦法處理。
台灣也有類似的情況,二○一八年普悠瑪事件後,曾經發生現場救難的消防員,事後疑似因為嚴重的PTSD,不幸走上絕路的憾事。對於救災現場一線人員的PTSD或次級創傷,至今仍不一定能得到適切的協助。
太魯閣事件後,一些基層警消同仁告訴我,面對日漸複雜、不同型態的災難與悲劇事件,其實仍有部分的警消主管階層,對於出勤後一線人員可能持續出現壓力反應的現象「不以為然」,並且用「我以前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的態度,認為不需要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協助,甚至還可能私下嘲諷求助的同仁是「草莓」、「懦弱」。
對此,我在國會質詢時向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反映,警消主管階層應定期接受心理衛生相關訓練,逐步建立正確的認知,理解當部屬、幕僚人員遭遇類似的困境時,能夠具備足夠的意識,並且提供適當的支持。
同時,基層警消同仁也反映,對於災難事件後續的長期心理支持,希望衛福部能以專案方式提供縣市資源,地方警消機關則透過宣導、主動告知專案資源在哪裡,讓基層同仁可以直接到衛福部專案提供的資源單位求助。並且基於個資保護,衛福部不得將實際使用心理支持資源的人員名單,提供給警消主管機關。
創傷、PTSD等經驗,是我們在人生歷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困境,不該因此被劃上草莓、懦弱的標籤。相關行政部門何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營造友善心理健康的職場環境,並提供一線救災人員足夠的支持,是我持續關注的課題,這也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也期待,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書籍,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具體的案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創傷與次級創傷,讓你我、一線助人工作者,獲得社會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由衷感謝每一位助人工作者,陪伴每個生命度過那段艱難的歷程。
————————————————————(節錄自本書推薦序)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次級創傷不只可能發生在直擊極端驚悚、血腥畫面的一線救助人員,也可能發生在反覆聆聽多種令人心碎、駭人、痛苦等負面情緒的治療師、緊急報案接線員和醫療照護人員身上,就連陪伴在曾經歷身死交關的創傷倖存者身邊的伴侶、家人或好友,都可能因為聽到當事者的故事,或親眼見到創傷在他們身心留下的影響,或而讓自己受到衝擊,甚至可能只是不小心目睹了慘案發生的經過,就造成心理陰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產生次級創傷的反應。
楚蒂‧吉伯特—艾略特博士以自己25年專業諮商經驗中協助過的次級創傷個案,開啟和專業人士的對話,用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方式,讓這些第一線的救助人員從認識、判斷次級創傷到展開自我療癒,讓他們能夠重新找到自己,進而再度站上第一線,以歸零地心態,面對新的個案及挑戰。
我推薦《療癒次級創傷》給每一個正面臨次級創傷中的勇士們,勇敢的正視傷口,勇敢的為自己療傷。
名人推薦: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陳淑惠 審定
立法委員 王婉諭 專文推薦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 諶立中 序文推薦
感謝每一位助人工作者,陪伴每個生命度過那段艱難的歷程
文/王婉諭(立法委員)
二○二一年四月二日,太魯閣號四○八車次的悲劇發生,許多人和我一樣,在清明的周末中懷著一個忐忑的心,焦急的想從新聞上獲取更多資訊,希望所有受傷的人都能夠平安。
這場災難事件前後,除了釐清事故所發生的原因,以及交通部門後續的檢討與責任歸屬外,我最關心的,其實還是這次事件對家屬...
章節試閱
什麼是次級創傷
潔妮絲的工作是接聽緊急報案專線,現在她垂頭坐著,難受地訴說自己的經歷。她說:「我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會做惡夢,和工作有關的恐怖惡夢。但是這沒有道理啊!」潔妮絲的聲音明顯透露出痛苦與挫敗,「我明明沒有見過通話對象,可是他們居然會出現在我的夢裡,這根本說不通啊!」
泰瑞莎到朋友家坐坐,朋友的老公遇到了一場嚴重的車禍,人才剛出院。當話題繞著車禍打轉時,朋友就會顯得特別激動,這讓泰瑞莎非常擔心。朋友生氣地說:「我不想談車禍這件事。他一直說一直說,我要受不了了!這樣老是講個不停,只會讓我很害怕而已。」朋友全程都表現得異常憤怒激動,泰瑞莎只好提早回去了。
上面是「次級創傷」的兩個例子。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有時又稱「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與受創族群往來的人都可能會遇到,像是居家照護員、警消人員、緊急救護技術員、治療師、護理師等。照顧患者的家屬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就像泰瑞莎的朋友一樣。
簡單來說,次級創傷是以間接的方式接觸到創傷事件,通常是因為聽到了受創當事人的詳細描述。不過,目擊事件或是看到事件影像也可能會導致次級創傷。就像潔妮絲和泰瑞莎的朋友一樣,受到次級創傷衝擊的人情緒可能會變動,情感可能會受損,還可能出現一反常態的想法與行為,讓親友覺得他們像變了一個人。不只如此,身體也可能會冒出症狀,包含睡眠障礙、飲食困難、心血管毛病、慢性疾病等。
創傷與次級創傷
定義上,創傷是指經歷的事件會讓人平時使用的因應方式難以負荷,而且有害身心。典型來說,這類事件會危及生命,或是對身心的完整性造成威脅,諸如身體傷害、情緒虐待、霸凌、社區威脅、性暴力、忽視冷落、職業危害(像是軍警消人員)等,這些可以歸類為「直接創傷」(direct trauma),不過通常只會用「創傷」(trauma)來表示。
次級創傷則是「他人」遭受肢體或情緒上的傷害,可是我們卻受到了影響。這邊的二手接觸,不是直接的親身經歷,而是事件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之所以會接觸到創傷,是因為聽到了當事人的故事而受到情緒衝擊,或者,單純只是因為陪伴他們而看到創傷帶來的傷害。有時候,受到次級創傷的人並不是很清楚痛苦是從何而來。如果女兒跟媽媽說前男友對他家暴,講了一次又一次,聽在耳裡,媽媽的感同身受幾乎不亞於女兒本人,就像今天受害的是自己一樣。不久之後,媽媽發現自己有時會生氣或難過到很失控的地步,有時卻又像行屍走肉般無法運作或麻木空洞,可是這一切的症狀並不會讓她聯想到同樣的創傷來源,畢竟受虐的是女兒,不是自己。
誰是次級創傷的高風險族群?
每個人都可能會受到次級創傷的侵襲,只是有些族群會因為工作而面臨更高的風險。
如果你的工作屬於下面幾個領域,那麼遇到次級創傷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執法人員:警察、矯正機關人員、刑警、犯罪現場分析師都屬於這類。執法人員每天都有機會接到家暴受害者的來電,親自調查慘烈的謀殺現場,處理失蹤兒童的報案,替性侵受害者做筆錄,平息受刑人的獄中鬥毆事件。在取得證詞、協助犯罪被害人製作筆錄的同時,都可能反覆暴露在令人坐立難安又極度痛苦的犯罪細節中。
消防人員:不論是在處理交通事故、建築倒塌,還是火災意外,消防員經常看到身陷苦難的人們。較長的值班時間和隨之而來的睡眠不足也讓消防人員在協助遭逢大不幸的民眾時背負情緒衝擊更加沉重。消防人員和執法人員都需要同事間的緊密配合,大家也都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創傷問題,可惜次級創傷的症狀往往容易被視為僅是工作壓力,而未被重視或是關注。
救護技術員:當有人受傷時,救護技術員或是性質類似的緊急醫療救護人員會出動,協助重大刑案、事故、墜落和燒燙事件的傷患。這時,接觸傷心欲絕的家屬也是很大的心理負擔。
心理治療師:協助創傷倖存者進行心理治療時,臨床人員都會有次級創傷的風險。當治療師為了幫助個案理解自身的反應而再三探索提問時,正在經歷強烈情緒痛苦的個案會反覆重述自身的創傷故事。尤其,心理治療屬於私密場域,而且法律有規定保密義務,許多治療師無法和其他人討論工作上的事。因此,治療師們面對次級創傷的掙扎可能被擱置,導致他們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急診人員:每次值班時,醫師、護理師與全體急診人員都可能會多次暴露在創傷中,因為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命懸一線的病患,還有情緒激動的家屬。
兒福工作人員:這些專業人士經手的個案可能會涉及肢體傷害、性暴力、情緒虐待、疏於照顧等議題。聆聽兒童的創傷故事特別令人難受,撰寫報告、例行家庭評估也都讓他們一再暴露於創傷之中。如果遇到需要將兒童帶離原生家庭另外安置的情形,兒福工作人員也會產生心理負擔,因為這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額外的創傷。
高創傷風險工作者的伴侶與家人:現役軍人、退役軍人、一線救助人員、執法人員、消防人員等的伴侶、家人與照顧者也常是次級創傷的研究對象。他們的次級創傷不僅來自所愛親人描述的戰地經歷與職業危險,更因為當家人出現創傷症狀時,首當其衝的也是他們。
重大傷病患的照顧者:有些人在照護生病的親人時,也會陪著走過治療的磨難,於是自己經歷了次級創傷,因為某些侵入性治療免不了讓人不忍卒睹、難以承受,而且有些病患會把自己的身心煎熬掛在嘴邊,這也可能會讓照顧者感到憂心、不舒服。
什麼是次級創傷
潔妮絲的工作是接聽緊急報案專線,現在她垂頭坐著,難受地訴說自己的經歷。她說:「我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會做惡夢,和工作有關的恐怖惡夢。但是這沒有道理啊!」潔妮絲的聲音明顯透露出痛苦與挫敗,「我明明沒有見過通話對象,可是他們居然會出現在我的夢裡,這根本說不通啊!」
泰瑞莎到朋友家坐坐,朋友的老公遇到了一場嚴重的車禍,人才剛出院。當話題繞著車禍打轉時,朋友就會顯得特別激動,這讓泰瑞莎非常擔心。朋友生氣地說:「我不想談車禍這件事。他一直說一直說,我要受不了了!這樣老是講個不停,只會讓我...
推薦序
每個人的創傷反應都不同,這屬於「個人」歷程。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是地圖或是指南,依照自己的需求順位和步調來讀就可以了,所以不見得要從頭開始讀起(但是符合需求的話,自然是沒問題)。看完第一章次級創傷的概述與影響之後,可以直接翻到最切身相關的章節。如果正在面臨憤怒、悲傷、崩熬(burnout)等情緒困擾,請參考第二章;第三章說明次級創傷會如何引發負面思考、自責等失衡的想法;第四章探討次級創傷對身體的影響;第五章著重強化親友連結、伴侶相處以及與自己的關係;第六章提供長保強健的建議,如果次級創傷是工作或生活環境的常在風險,那麼就格外需要留意。次級創傷的症狀可能會改變,過程中也可以視修復的狀況,選擇去翻閱不同的章節。
書中章節會搭配練習,將以目前的最佳臨床知識為本,教大家日常生活就能落實的健康策略。閱讀時,記得準備筆記本或日誌本來輔助,在上面完成書中練習(特別是「深入探索」的練習,內含更深入的反思與自評技巧)。
可以依照需求隨時重複練習,記得每次都要寫下日期,以利追蹤進度。要是覺得有些練習難度太高,先跳過也沒關係,等準備好了再回來完成就好。還有,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感受和反應記得都要記錄在筆記本上。
每個人的創傷反應都不同,這屬於「個人」歷程。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是地圖或是指南,依照自己的需求順位和步調來讀就可以了,所以不見得要從頭開始讀起(但是符合需求的話,自然是沒問題)。看完第一章次級創傷的概述與影響之後,可以直接翻到最切身相關的章節。如果正在面臨憤怒、悲傷、崩熬(burnout)等情緒困擾,請參考第二章;第三章說明次級創傷會如何引發負面思考、自責等失衡的想法;第四章探討次級創傷對身體的影響;第五章著重強化親友連結、伴侶相處以及與自己的關係;第六章提供長保強健的建議,如果次級創傷是工作或生活環境的常...
作者序
創傷倖存者曾經歷生死交關的駭人事件,大家應該都同意,他們需要協助來處理心理上的衝擊。不過,對於間接接觸創傷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我們的概念才剛萌芽。
值勤時,急診醫護人員、軍警消人員等一線救助人員可能會直擊極端暴力的場面;治療師、緊急報案接線員和醫療照護人員心中可能會充斥著怵目驚心的畫面和描述;協助伴侶、家人或好友走出創傷的陪伴者同樣也可能會接收到創傷的資訊。如果你的角色符合上面的描述,那麼你可能也還沒意識到,其實接觸他人的創傷經驗,會讓自己的身心健康付出極大的代價。
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確實存在,也可能引發實際的症狀,但即使是在會接觸到創傷的專業工作圈中,大家也不太會討論這塊。可能警消單位和醫療院所有自己的職場文化,認為每個人會自己想辦法處理創傷的影響,如果備忘文件或是員工會議提到這件事,還可能會引起訕笑,或是有人會輕浮以對,於是大家只好把情緒悶在心裡。至於當事人的伴侶或親人,則可能沒有資源或支援,來幫自己排解身為照顧者的情緒負擔。
雖然我自己是專業認證的心理治療師,可是在親身經歷過之前,也不是很瞭解次級創傷的概念。
就在某個星期五,我正在處理一些雜事,這時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要我趕去內華達州雷諾市的空軍國民警衛隊基地(Air National Guard Base),因為發生了墜機事件。而就在十天前,我人還在大規模槍擊事件的案發現場支援。我和這兩起事件的生還者待在一起,協助減壓輔導,傾聽創傷經歷,當時只要一閉上眼,聽到的故事全都歷歷在目。我吃不好也睡不好,甚至在過了幾個星期以後,還是需要特別費勁才能控制情緒。
那時我深陷在悲傷的雲霧裡,情緒原始難控,整個人非常敏感,動不動就掉眼淚,可是我本來並不是愛哭的人,而且還嚴重失眠、食慾大減。
我試過找同事幫忙,可是他們並沒有接住我,所以我的心又關上了。他們明顯表現出不自在的樣子,然後會轉移話題,沒有半句安慰的話,也沒有任何的關心詢問,於是我更加退縮,躲回自己的保護殼裡。就這樣又再過了幾個星期,我才開始向外尋求治療,踏上回歸正軌的旅程。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開始爬梳臨床文獻,想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最後終於讓我找到了,那就是「次級創傷」。
我把能找到的資料全都讀完,不久之後,我開辦工作坊討論這個現象,學員有治療師、護理師、兒福工作人員等,很多人在工作或私下照護他人時,都會面臨這個風險。我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分享了用過的自我照護工具。雖然有時候聽的人會感到不自在,但我還是繼續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談,也在過程中更加療癒了自己。
如果前面有提到你的工作領域,或是身邊的人正在修復創傷,那麼你很可能也已經暴露在創傷之中了。或許你曾經懷疑過自己有受到影響,只是又說不太上來,這本書能幫助你認識這個課題,理解想法、感受、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影響。同時,也會提供最優的工具和最佳的技能,讓大家在職場裡和生活中都能夠持續照顧他人、支持旁人,還能療癒、保護並鞏固自己的整體安康。
創傷倖存者曾經歷生死交關的駭人事件,大家應該都同意,他們需要協助來處理心理上的衝擊。不過,對於間接接觸創傷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我們的概念才剛萌芽。
值勤時,急診醫護人員、軍警消人員等一線救助人員可能會直擊極端暴力的場面;治療師、緊急報案接線員和醫療照護人員心中可能會充斥著怵目驚心的畫面和描述;協助伴侶、家人或好友走出創傷的陪伴者同樣也可能會接收到創傷的資訊。如果你的角色符合上面的描述,那麼你可能也還沒意識到,其實接觸他人的創傷經驗,會讓自己的身心健康付出極大的代價。
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確...
目錄
推薦序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 004
推薦文 立法委員王婉諭 008
作者序 關於次級療傷 016
前 言 本書使用指南 022
第一章認識次級創傷 024
什麼是次級創傷 027
誰是次級創傷的高風險族群 030
瞭解自身症狀的影響範圍 034
次級創傷會如何影響你 045
第二章自身情緒 054
憤怒與暴躁 057
悲傷與絕望 067
疲憊與崩熬 070
同情疲乏 073
練習與追蹤 080
培養改變 082
自我照護計畫 089
第三章內心想法 092
次級創傷會改變人的想法 096
你的想法,不等於你 099
我思故我「做」 108
回答蘇格拉底式的問題 115
自我照護計畫 124
第四章身體健康 128
次級創傷會如何影響身體 131
睡眠的療癒力 141
滋養身心 158
自我照護計畫 164
第五章人際關係 168
連結與孤立 170
朋友與社交生活 178
健康退縮與孤立傾向的差異 180
平衡工作與生活 190
自我照護計畫 202
第六章前方道路 206
長程展望 209
進步之路不一定總是康莊大道 215
培養新的習慣 217
留意紅旗警訊 220
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 222
建立支持網絡 224
結 語 226
參考文獻 228
謝 辭 234
推薦序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 004
推薦文 立法委員王婉諭 008
作者序 關於次級療傷 016
前 言 本書使用指南 022
第一章認識次級創傷 024
什麼是次級創傷 027
誰是次級創傷的高風險族群 030
瞭解自身症狀的影響範圍 034
次級創傷會如何影響你 045
第二章自身情緒 054
憤怒與暴躁 057
悲傷與絕望 067
疲憊與崩熬 070
同情疲乏 073
練習與追蹤 080
培養改變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