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導師,學習最後一刻的放下與安詳 生命是一條長長的河,在曲折之際的憂怨或在直線奔騰歡悅中,都會記錄著我們的悲歡離合。 那麼欣賞每一條河流的美,更不忘繼續這些河的在世心願,會讓日後我們在共同匯流入海之際,無怨無悔。 死亡是生命的導師,一如病患就是我們陪伴者的老師一樣,教導了我們更進一步面對死亡。 陪伴/學習、學習/支持、支持/往生、往生/續緣……,不都是在述說著生/死、死/生的相隨,安與不安都是人的體驗。 惠貞筆下的每段生死在卡拉OK的歌聲中,或長或短、或悲或喜……,似有若無地穿梭在詞曲與歌聲之間,勾起更多過往的記憶與期待,在最後那一刻的「放下與安詳」。 惠貞筆下的主人翁,除了有各自的個性、人生經歷與特色之外,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中,隱約之間都與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Elisabeth Kubler-Ross, MD)所提到的臨終五種精神模式若合符節,只是因著個人的修為與信仰,有些階段非常明顯,有些則短暫滑過。 2019年底的COVID-19 突襲全球,造成集體感染與死亡,如今疫情緩解,傷逝之情依舊,對於生死學這個大課題來說,更增添了新的面向與提醒。 死亡,而且是集體死亡快速侵蝕了人類社會,讓有限存有的我們不得不感慨,生命是如此脆弱與不安,病痛與離棄竟是如此接近我們每個人。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自己的生與死?還有這個世代的生死觀呢? 疫情、病痛不但在生理上威脅著我們,在心理上更是如同枷鎖一樣深沉地壓在心頭,美國生死學之母庫伯勒.羅斯醫師臨終心理五階段模式: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抑鬱(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對於這場百年大疫來說,有人還沒有看清自己身陷何處時,就在病痛中逝去;有人在長長的訃聞版面上,才驚覺自己親人竟然已歸天,……可以說很多情緒都還沒有整理完,死亡隨著病毒已經席捲各地,讓我們都很難去歸類或者思索未來生死教育應該走向何處? 意義治療大師弗蘭克醫師(Viktor E. Frankl)是從德國集中營死裡逃生出來的猶太裔奧地利人,在二戰期間他不忍父母無人照料所以沒有離開,他成了德國納粹的俘虜,和新婚妻子蒂莉、父母與親友被送入慘無人道的集中營。 他慘痛地看著父親因著饑餓病死在他的懷裡、母親被送入毒氣室、兄長在勞役中喪命、妻子則在英軍解放該處集中營前早遭納粹的毒手,成了大屠殺下的犧牲者。 弗蘭克把他之所以能夠活著走出集中營,歸因在他從始至終就想把《醫師和心靈》(The doctor and the soul)這本丟失的書稿再度寫出來,因著這個信念,他克服了在集中營的不良條件,甚至於傷寒的侵襲,讓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這個使命。等他寫出最新一版《醫師和心靈》的書稿時,在集中營的所有經歷成為新增的章節。
▲轉化生死,寫下「天使走過人間」 庫伯勒.羅斯醫師在她的自傳《天使走過人間》(The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特別有一段提到早年的她參觀波蘭集中營時,看到營中的猶太人刻劃的由繭化蝶的圖像,讓她驚奇也讓她體會到生死轉化,日後她用了這個象徵作為生死之輪的重要比擬。 在惠貞的書稿中,〈老北京祥獅門環的故夢〉也做了類似的比擬。 庫伯勒醫師還提到她在芝加哥大學代課時,想到和醫學院學生談「死亡」,理論有了,可是臨床上有誰可以說出關於死亡,或接近死亡的故事呢? 有一天醫院巡房時,和一位罹患白血球過多症,生命垂危的十六歲少女琳達坐下來聊天。她很坦率直接,她的母親在報上公布女兒病情,要求民眾寄「甜蜜的十六歲」生日卡到醫院給她的女兒,但是琳達一點都不領這份情。她不想要陌生人的卡片,只想要家人和親友發自真心的探望,她喊說:「我為何這麼倒楣?為何上帝會挑上我,讓我死掉呢?」 庫伯勒醫師突然覺得,應該讓這位女孩向醫學院的學生說出她內心想要說的話,也成功地說服琳達出席。 上課當天,第一堂庫伯勒醫師緊張地念完講義,第二堂她推著穿著漂亮的琳達進入教室。她向學生介紹琳達,學生這時候反而不知所措,沒人敢提出問題,雖經她點名、問問題,但是這些學生問得不關痛癢,讓琳達很生氣。 於是,自己提出並回答她一直希望醫師和專家們詢問她的問題:「十六歲女孩,只剩下幾個星期可活,究竟是怎麼的一種感覺?」、「花樣年華的姑娘,卻不能參加高中舞會,也不能跟男朋友出去玩,也不必擔憂長大和選擇職業的問題,更不必考慮將來嫁給怎麼樣的丈夫――這樣的女孩子,心中有何感受?」、「妳是怎麼熬過每一天的?為什麼身邊的人都不肯把真相告訴妳?」 琳達一口氣說了半個小時,累了,於是先回病房休息,但此時在場的學生改變了!大家都承認琳達所說的話,讓他們感動得流下淚來。 同樣地,在惠貞的書稿中〈一個人的婚紗照〉與〈暖流〉也讓我們看到小宇面對自己和乳癌對抗的過程中,那種堅毅與不服輸的神情,還有少女對自己生命的珍愛與堅持。 那年,中華生死學會也為小宇辦了一場演講,讓她說出她對婚紗照的堅持與對自己生命的期望。那天大家更加心疼她、祝福她! 惠貞的書稿也寫出了她自己的生死經歷,完成碩士論文之後、擔任護理師與投入臨終關懷的志工,一邊觀察陪伴,一邊蒐集寫作,不但完成這本新作,更重要的還是整理了自己的生死課程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相信她還會繼續完成更多「天使走過人間」的生命故事!
▲死亡是生命導師,學習最後一刻的放下與安詳 生命是一條長長的河,在曲折之際的憂怨或在直線奔騰歡悅中,都會記錄著我們的悲歡離合。 那麼欣賞每一條河流的美,更不忘繼續這些河的在世心願,會讓日後我們在共同匯流入海之際,無怨無悔。 死亡是生命的導師,一如病患就是我們陪伴者的老師一樣,教導了我們更進一步面對死亡。 陪伴/學習、學習/支持、支持/往生、往生/續緣……,不都是在述說著生/死、死/生的相隨,安與不安都是人的體驗。 惠貞筆下的每段生死在卡拉OK的歌聲中,或長或短、或悲或喜……,似有若無地穿梭在詞曲與歌聲之間,勾起更多過往的記憶與期待,在最後那一刻的「放下與安詳」。 惠貞筆下的主人翁,除了有各自的個性、人生經歷與特色之外,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中,隱約之間都與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Elisabeth Kubler-Ross, MD)所提到的臨終五種精神模式若合符節,只是因著個人的修為與信仰,有些階段非常明顯,有些則短暫滑過。 2019年底的COVID-19 突襲全球,造成集體感染與死亡,如今疫情緩解,傷逝之情依舊,對於生死學這個大課題來說,更增添了新的面向與提醒。 死亡,而且是集體死亡快速侵蝕了人類社會,讓有限存有的我們不得不感慨,生命是如此脆弱與不安,病痛與離棄竟是如此接近我們每個人。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自己的生與死?還有這個世代的生死觀呢? 疫情、病痛不但在生理上威脅著我們,在心理上更是如同枷鎖一樣深沉地壓在心頭,美國生死學之母庫伯勒.羅斯醫師臨終心理五階段模式: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抑鬱(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對於這場百年大疫來說,有人還沒有看清自己身陷何處時,就在病痛中逝去;有人在長長的訃聞版面上,才驚覺自己親人竟然已歸天,……可以說很多情緒都還沒有整理完,死亡隨著病毒已經席捲各地,讓我們都很難去歸類或者思索未來生死教育應該走向何處? 意義治療大師弗蘭克醫師(Viktor E. Frankl)是從德國集中營死裡逃生出來的猶太裔奧地利人,在二戰期間他不忍父母無人照料所以沒有離開,他成了德國納粹的俘虜,和新婚妻子蒂莉、父母與親友被送入慘無人道的集中營。 他慘痛地看著父親因著饑餓病死在他的懷裡、母親被送入毒氣室、兄長在勞役中喪命、妻子則在英軍解放該處集中營前早遭納粹的毒手,成了大屠殺下的犧牲者。 弗蘭克把他之所以能夠活著走出集中營,歸因在他從始至終就想把《醫師和心靈》(The doctor and the soul)這本丟失的書稿再度寫出來,因著這個信念,他克服了在集中營的不良條件,甚至於傷寒的侵襲,讓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這個使命。等他寫出最新一版《醫師和心靈》的書稿時,在集中營的所有經歷成為新增的章節。
▲轉化生死,寫下「天使走過人間」 庫伯勒.羅斯醫師在她的自傳《天使走過人間》(The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特別有一段提到早年的她參觀波蘭集中營時,看到營中的猶太人刻劃的由繭化蝶的圖像,讓她驚奇也讓她體會到生死轉化,日後她用了這個象徵作為生死之輪的重要比擬。 在惠貞的書稿中,〈老北京祥獅門環的故夢〉也做了類似的比擬。 庫伯勒醫師還提到她在芝加哥大學代課時,想到和醫學院學生談「死亡」,理論有了,可是臨床上有誰可以說出關於死亡,或接近死亡的故事呢? 有一天醫院巡房時,和一位罹患白血球過多症,生命垂危的十六歲少女琳達坐下來聊天。她很坦率直接,她的母親在報上公布女兒病情,要求民眾寄「甜蜜的十六歲」生日卡到醫院給她的女兒,但是琳達一點都不領這份情。她不想要陌生人的卡片,只想要家人和親友發自真心的探望,她喊說:「我為何這麼倒楣?為何上帝會挑上我,讓我死掉呢?」 庫伯勒醫師突然覺得,應該讓這位女孩向醫學院的學生說出她內心想要說的話,也成功地說服琳達出席。 上課當天,第一堂庫伯勒醫師緊張地念完講義,第二堂她推著穿著漂亮的琳達進入教室。她向學生介紹琳達,學生這時候反而不知所措,沒人敢提出問題,雖經她點名、問問題,但是這些學生問得不關痛癢,讓琳達很生氣。 於是,自己提出並回答她一直希望醫師和專家們詢問她的問題:「十六歲女孩,只剩下幾個星期可活,究竟是怎麼的一種感覺?」、「花樣年華的姑娘,卻不能參加高中舞會,也不能跟男朋友出去玩,也不必擔憂長大和選擇職業的問題,更不必考慮將來嫁給怎麼樣的丈夫――這樣的女孩子,心中有何感受?」、「妳是怎麼熬過每一天的?為什麼身邊的人都不肯把真相告訴妳?」 琳達一口氣說了半個小時,累了,於是先回病房休息,但此時在場的學生改變了!大家都承認琳達所說的話,讓他們感動得流下淚來。 同樣地,在惠貞的書稿中〈一個人的婚紗照〉與〈暖流〉也讓我們看到小宇面對自己和乳癌對抗的過程中,那種堅毅與不服輸的神情,還有少女對自己生命的珍愛與堅持。 那年,中華生死學會也為小宇辦了一場演講,讓她說出她對婚紗照的堅持與對自己生命的期望。那天大家更加心疼她、祝福她! 惠貞的書稿也寫出了她自己的生死經歷,完成碩士論文之後、擔任護理師與投入臨終關懷的志工,一邊觀察陪伴,一邊蒐集寫作,不但完成這本新作,更重要的還是整理了自己的生死課程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相信她還會繼續完成更多「天使走過人間」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