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文學招領」為題,多層面、多角度論述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就是作者經之營之,累積十多年相關研究的成果。他以「文學作品」、「文學旅遊」和「文創產業」的互動、連結為論述核心,窮究三者之間環環相扣,可以共生、互聯的空間;以身體力行的產學合作案例、教學實績和實務研習為參照,討論文學如何應用於文創產業、分享給社會,促進文化發展,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教學,乃至文學應用的深化均具有參考價值。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學術論域,約從上個世紀末葉開始,上有政府重視,中有學界參與,下有產業推波,因而蔚為顯學。這個關鍵詞拆解開來,可細分為「文化」、「創意」、「產業」三個核心,有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的嚴肅意義,有文學藝術的活潑創意,也有產業提升的加值利益,三者之間若能融合無間,自能如魚得水;若僅各取所需,只從單方需求思考,則三敗俱傷,容易流於形式或偏於庸俗。作者在本書各篇之中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三者共構,共創榮景的積極課題。
作者簡介:
陳敬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為靜宜大學中文系專任副教授、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研究興趣廣泛,詩歌美學、中國文學史、編輯出版理論與實務、台灣原住民文學、文學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等。
著作有《俊逸鮑參軍》(花木蘭文化,2008)、《李白詩研究》上、下(花木蘭文化,2009)、《頑銅點頭--吳宗霖的藝術生命》(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7)等。
章節試閱
本書組織架構
本書是多年來持續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彙集,先後刊登於學報、專書、研討會等,研究核心是文學研究及其成果應用於文創產業範疇如文學旅遊、文化導覽、獨立書店經營、展演活動、社區營造及古典文學與旅遊相關之研究,雖然連結的主題略有差異,但主要是以文學應用為核心。簡言之,本書所觀照的內容與主題有其持續及一貫性,其內容均經整合改寫及修正後方集結成書。研究路徑大抵以文本、理論研究及教學研討所得為基石,實踐方面則以政府部門相關計劃及產學合作為案例。值此人文學科無用論甚囂塵上,中文系學子普遍出路茫然的情況下,筆者嘗試將研究、教學、實務加以統整,不敢言成果豐碩,然或可當拋磚之用。以下茲按本書架構分述之:
<緒論: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主要探討文化創意產業的論述過程及產業範圍,繼而概述文學於文創產業中應用之可能。本文刊登於嘉義大學《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學報》第3期,2015年12月,並據以修訂改寫。
第一章<南瀛文學旅遊芻論>為2009年參與台南縣政府觀光旅遊處「生命‧散步叢書」計劃,擔任「文學卷」的撰稿人,耗時半年進行田調採錄,計撰寫<文獻初祖沈光文>、<新化秀才王則修>、<一株壓不扁的玫瑰>、<「知母義」的平埔文化>、<天地一「吶鷗」>、<白鵝詩人利玉芳>、<文化推手吳新榮>、<文學步道中的沉思>、<甘願做憨人>、<外圓內方,其生可遂>、<傳說.文學.南鯤鯓>、<帶著琵琶去旅行>、<人曝黑,鹽曝白,血汗流入土腳底>、<糖廠再生,文創起飛>、<西港鹿寮淺淺的「佛」唱>、<令人思思念念的台灣詩路>、<粉蓮.白河.綠光廊>、<溫泉鄉的戀歌>、<八田與一緣結台灣>、<玉井戰場餘「清芳」>共二十篇,包含善化、新化、佳里、東山、大內、柳營、新營、下營、將軍、北門、七股、麻豆、西港、鹽水、白河、官田、玉井等地區,然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為直轄市,該計劃遂延滯出版。本文是根據上述計劃執行後的成果報告,主要從文學旅行的執行角度探討台南市無形文學資產、人文地景跟旅遊業、在地產業結合之可能。
第二章<文學與文化觀光行銷策略──以南庄鄉賽夏族實例觀察>收錄於《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四卷第一期,2014年3月。本文以苗栗縣南庄鄉賽夏族巴斯達隘祭(矮靈祭)的文化觀光為討論對象,結合賽夏族神話傳說及南庄鄉賽夏族作家伊替達歐索《巴卡山傳說與故事》的作品內容,探討文學素材在文化觀光行銷中如何應用等問題。
第三章<冷海中燃燒的生命──試讀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收錄於《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2003年4月,以夏曼第一本散文作品為探討對象,也是筆者研究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的起點。
第四章<語言、實踐、信仰──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探析>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六卷第二期,2016年6月。本論文主要以夏曼‧藍波安作品為研究主體,歸納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的三大特質為其語言性、實踐性與達悟族特殊的信仰性。
第五章<原住民文學之旅──以蘭嶼奇岩觀察地景命名與文化導覽之關係>原發表於「ADCS亞洲設計學會國際研討會」2013年,日本‧京都。本文的撰寫源起於台東縣蘭嶼鄉公所文化觀光導覽摺頁製作的委託案,該案規模雖小,但卻引領筆者重新認識達悟族的族群文化與自然地景間的密切聯繫。透過對地方耆老的田調採錄及海洋文學作家夏曼‧藍波安的專訪後,發現交通部觀光局製作的大型蘭嶼觀光導覽摺頁有許多謬誤,尤其是對於族群傳統地名的忽視,反而容易造成對蘭嶼生態與族群文化的誤解。故本文乃從地景命名的角度切入,旁及傳統歌謠、傳說、神話與當代文學作品的詮釋,使觀光客的凝視能更正確,導覽的內容能更深入而豐富。
第六章<一個著人議論的靈魂──鄭愁予〈浪子麻沁〉探析>收入蕭蕭、白靈主編《鄭愁予詩學論集2無常的覺知》2013年5月,本文選擇鄭愁予較少被探討的原住民關懷主題的詩歌入手,以1960年代詩人筆下的原住民人物為對象,探討鄭愁予在漢原族群互動過程中的心態與感想,並兼論其特殊的修辭技巧。
第七章<論詩歌在旅遊開發與導覽內容活化之應用──以鄭愁予<五嶽記>為例>刊登於《靜宜中文學報》第七期,2015年6月。台灣在國際登山界素有「百嶽」美稱,其中尤以五嶽最為知名。本文即以有關台灣五嶽:1.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的南湖大山2.中段最高峰的秀姑巒山3.南段最高峰的北大武山4.玉山山脈主峰的玉山5.雪山山脈主峰雪山之詩歌創作為研究範圍;而當代詩壇登山高手鄭愁予的<五嶽記>更是重要的研究素材。在文化觀光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日,透過此主題的研究,按題材性質、內涵與修辭技巧加以分析,使文學欣賞不僅是案頭山水的文字閱讀,更可透過研究成果,提供相關單位與團體,擴大台灣詩歌的影響及應用領域,將原本偏重於體能鍛鍊及自然休憩的登山活動與文學之美結合,創造出兼具身、心、靈體驗的台灣山水文學旅遊。
第八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試論瘂弦詩中的幽默與悲憫>,收錄於《瘂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7月,讀冊文化出版。論文主體以瘂弦詩極為研究對象,以.莫可奈何的世界表象、幽默──生命苦難的消解之方、悲憫──知識份子的終極價值三節為探討重點。
第九章<足堪回味是平常──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食物意象初探>收錄於《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5年,讀冊文化出版。吳濁流是台灣文學中十分重要的客籍作家,其作品膾炙人口、影響深遠。本文透過對吳濁流重要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的閱讀,發現胡太明一生中的許多重要事件及情節的描寫,往往與食物意象產生連結,例如童年時代具有俠義之風的偷水果行為,隱含著對於待人吝嗇嚴酷對象的反抗;在飲食男女及國族認同上,部分食物如清燉雞及生魚片,除了極具地方風俗色彩外,在飲食過程的描寫上,亦有著精彩的對立衝突與矛盾糾結。凡此種種平常樸拙的白描與敘述,除了使讀者真切感動外,相信透過對於《亞細亞的孤兒》中食物意象的詮釋,應可產生另闢蹊徑之趣。此外因本文文末另附「吳濁流文學美食宴菜單」一份,亦外獲得主辦單位青睞,成為研討會後的特色文學晚宴,另請專業主廚烹調製作;晚宴時筆者擔任說菜人,結合食物享用及菜單故事情節介紹,深獲好評。而此文學宴後續在高雄左創生活文化園區及台東GAYA五星級飯店均有舉辦。
第十章<文學活動、獨立書店與社區營造──以台中東海藝術街與高雄左創健康生活文化園區為例>本文基礎內容發表於2017年12月靜宜大學中文系學術會議。探討「台中東海藝術街文創藝術活化深根計劃」(本案獲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補助)執行成效;本案具有推動社區營造及文化發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以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的特色。其執行方法均為透過獨立書店及工作室之設立,推展文學講座、飲食文化活動、市集、藝術展演等,真正落實產官學合作模式,營造協力共好社會的目的,故論述其操作方式、成效與值得檢討精進之處。
第十一章<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從文化旅遊角度試讀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發表於「ADCS亞洲設計學會國際研討會」2014年,台灣‧台北。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頗受歷代散文選編者肯定,而其討論重點大多聚焦於「文氣說」,或從時人干謁文化角度探討之,然筆者因蘇轍所謂「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的文字所震撼與啟發,遂以壯遊視角為論,以文化旅遊及文化地景等現代旅遊理論探討,或可另闢蹊徑,以供一隅之見。
本書組織架構
本書是多年來持續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彙集,先後刊登於學報、專書、研討會等,研究核心是文學研究及其成果應用於文創產業範疇如文學旅遊、文化導覽、獨立書店經營、展演活動、社區營造及古典文學與旅遊相關之研究,雖然連結的主題略有差異,但主要是以文學應用為核心。簡言之,本書所觀照的內容與主題有其持續及一貫性,其內容均經整合改寫及修正後方集結成書。研究路徑大抵以文本、理論研究及教學研討所得為基石,實踐方面則以政府部門相關計劃及產學合作為案例。值此人文學科無用論甚囂塵上,中文系學子普遍出路茫然的情況下...
推薦序
做為一個台灣原住民卑南族的後裔,我完全支持敬介所發展的文學研究和教學路線。從小在部落長大,無論在祭儀、節慶、巫術、勞動或日常生活中,我總是可以隨時隨處聽到長輩們吟唱古調,對沒有文字的民族來說,那就是詩的吟詠。在部落的世界裡,文學是集體的,集體創作、集體展演、集體欣賞,文學是部落生活的一部分。大學時代,接觸中國文學,竟發現經典化的文本,早已成為知識菁英獨攬的秘笈,遠離了群眾。那些精深的文學探索,雖然豐富了文學的內涵,但總覺得隔了一層,少了眾樂樂的喜悅。敬介十幾年來的努力,或許可以稍稍扭轉這樣的文學研究和教學風氣,讓文學滋潤更多庶民的心靈與生活。--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
敬介這本《文學招領: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由十一篇主題、內容不盡相同的文章組成,正好呼應中文系因應環境而變改、轉型趨勢的多樣性:傳統/ 文言如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求奇聞壯觀、知天地廣大的想像;當代/ 白話如鄭愁予詩歌的臺灣高山意象、瘂弦詩歌幽默悲憫;在地/ 文創如台南、台中、高雄等地不同的文化、文學資產與旅遊的連結產業發想,以及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的客家食物意象探討與文學宴的實際操作。此外,與原住民文學有關的,如賽夏族南庄祭典與巡遊景點、雅美族蘭嶼地景與作家夏曼.藍波安作品賞評計有四篇,可以佐證這些年他頻繁進入原鄉探查、執行計畫的經驗與視野的延伸。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浦忠成(pasuya poiconx)
本書以「文學招領」為題,多層面、多角度論述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就是陳敬介經之營之,累積十多年相關研究的成果。他以「文學作品」、「文學旅遊」和「文創產業」的互動、連結為論述核心,窮究三者之間環環相扣,可以共生、互聯的空間;以身體力行的產學合作案例、教學實績和實務研習為參照,討論文學如何應用於文創產業、分享給社會,促進文化發展,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教學,乃至文學應用的深化均具有參考價值。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林淇瀁( 向陽)
做為一個台灣原住民卑南族的後裔,我完全支持敬介所發展的文學研究和教學路線。從小在部落長大,無論在祭儀、節慶、巫術、勞動或日常生活中,我總是可以隨時隨處聽到長輩們吟唱古調,對沒有文字的民族來說,那就是詩的吟詠。在部落的世界裡,文學是集體的,集體創作、集體展演、集體欣賞,文學是部落生活的一部分。大學時代,接觸中國文學,竟發現經典化的文本,早已成為知識菁英獨攬的秘笈,遠離了群眾。那些精深的文學探索,雖然豐富了文學的內涵,但總覺得隔了一層,少了眾樂樂的喜悅。敬介十幾年來的努力,或許可以稍稍扭轉這樣的文學...
目錄
序一│文學向庶民敞開 孫大川 003
序二│突破窠臼、串接地景的文學壯遊 浦忠成 005
序三│以現場實踐為文創開發做見證
──讀陳敬介《文學招領──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 向陽 007
緒論│ 012
第一章│南瀛文學旅遊芻議 027
第二章│文學與文化觀光行銷策略──以南庄鄉賽夏族實例觀察 051
第三章│冷海中燃燒的生命──試讀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 071
第四章│語言、實踐、信仰──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探析 085
第五章│原住民文學之旅──以蘭嶼奇岩觀察地景命名與文化導覽之關係 111
第六章│一個著人議論的靈魂──鄭愁予〈浪子麻沁〉探析 137
第七章│論詩歌在旅遊開發與導覽內容活化之應用
──以鄭愁予〈五嶽記〉為例 149
第八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試論瘂弦詩中的幽默與悲憫 173
第九章│足堪回味是平常──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食物意象初探 197
第十章│文學活動、獨立書店與社區營造
──以東海藝術街文創藝術活化深根計畫為例 231
第十一章│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
──從文化旅遊角度試讀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251
結論│ 267
序一│文學向庶民敞開 孫大川 003
序二│突破窠臼、串接地景的文學壯遊 浦忠成 005
序三│以現場實踐為文創開發做見證
──讀陳敬介《文學招領──文學、旅遊與文創產業的多元共構》 向陽 007
緒論│ 012
第一章│南瀛文學旅遊芻議 027
第二章│文學與文化觀光行銷策略──以南庄鄉賽夏族實例觀察 051
第三章│冷海中燃燒的生命──試讀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 071
第四章│語言、實踐、信仰──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探析 085
第五章│原住民文學之旅──以蘭嶼奇岩觀察地景命名與文化導覽之關係 111
第六章│一個著人議論...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