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11》集結二十八位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探索他們成長學習的過程,如何轉化為教學熱忱,並運用各式的教學方法,培植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及給予生命的關懷。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林照真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採訪撰稿】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王心璇、王貞懿、王茲筠、田孟心、李宇晨、林承勳、林梵謹、林儀、麻愷晅、彭琬芸、游任博、游羽棠、黃怡菁、楊雅棠、劉佩姍、劉瑞敏、簡鈺璇
章節試閱
張麗麗──每個聲音都重要 每個學生都珍貴
「我覺得老師不僅僅只是在上語言學,更是在教導一種嚴謹的思考方式」、「老師很溫柔,也很威猛,坐在那邊給人不怒自威的感覺,但也可能是因為老師的態度,我們學生才會對這堂課比較認真」、「老師很用心地在經營這門課,而且修養很好,很願意和我們分享她的個人體悟與經驗,是國文課也是人生的課……」張麗麗拿著一疊學生的講評意見,手指頭一頁頁翻著,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
張麗麗在臺大中文系任教十多年,她在中文系開授的課程有語言學概論、漢語語言學、現代漢語語法、漢語認知語法,另外還開設大一國文。她的教學理念十分簡單,希望自己能成為大學時代嚮往的老師,不僅要眼界開闊,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看到專業領域的全貌,以及課堂所學在該領域中的位置。
每一年學生的作業,以及學生的信件、意見,她總是悉心保存,並將之仔細分類,教學數十年下來,累積的文件厚厚一疊。對她而言,每位學生的聲音都很重要,「因為每一個學生都很珍貴。」張麗麗的聲音不大,卻很堅定。
學生眼中「非常用心」的老師
「老師的用心我們有目共睹」、「老師的作業布置真的是用心良苦」、「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非常有想法」,仔細翻閱學生的意見,張麗麗在教學上的「用心」,最受學生肯定。在臺大任教期間,她共獲得四次教學優良獎,在批踢踢(PTT)課程版上,更有學生以「智者」來形容她。
「我不是智者,我只是很傻。」聽到學生們的評價,張麗麗面露訝異地說。她認為自己傻是傻在願意為學生做更多事情。這份傻氣,便是來自她個人的教學理念:「念大學時,很渴望站在山頭的老師能夠告訴學生知識的全景,而不是放任學生在知識之林中迷走。當了老師後才知道,要做到這點,十分不容易。」張麗麗說。
為了成為自己過去嚮往的老師,張麗麗選擇開設格局相對開闊的課程,也因此得花費更多心力備課。她會針對課程所需,深入閱讀追索相關文獻與書籍,希望給學生紮實的內容,盡可能用最簡單的話把觀念說清楚。
此外,她會親自做教學投影片,摘錄重點精華,從中挑選重要議題作為每週授課重點。學生們的作業也不假他人之手,全由她親手批改、給予意見。
帶領學生從人群中認識自己
以大一國文為例,張麗麗要求學生撰寫一份文化觀察報告,主題不拘,不論是社會議題、家庭、學習或人際關係,都能作為觀察的對象。期末則是根據這份觀察報告寫出一篇小說。最後她會摘錄每一個學生的小說字句,放到投影片上和學生們分享。
但張麗麗做的可不是簡單的摘要,而是就該班學生特質將學生的小說,一一分類並排序,做出獨一無二的作業光譜。「我們每學期介紹十二位作家,每位作家有自己的顏色、溫度。同樣的,學生也有自己的。」張麗麗希望透過寫作,讓學生看清自己的色調,認識自己,所以她會逐一分析學生小說的字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文字呈現什麼樣的色彩。
在那些故事當中,有的人文字天真、充滿傻勁,有些人的文字卻暗示著空虛和無助。「文字很黑暗的人,多半是內心破了一個大洞,他的人生會很嚴峻。」張麗麗語氣低柔。
看見了自己的色彩,便能知道自己在人群之中屬於光譜中的哪一種光系,張麗麗認為這門課最大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學生才十八、十九歲,他們還不是那麼認識自己,對於世界、對於人的狀態還不是那麼了解。」她說。
雖然這樣整理分析學生作業是一件苦差事,但張麗麗輕聲地說:「我認了。」她相信透過文字,當事人可以知道自己在光譜中的位置,他便有機會調整,或是慢慢從暗黑調到亮白,或是變得更為「出色」。「我知道學生聽到這樣的講評,他們的心底會被觸動。」
在她的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的聲音會被遺漏,他們每個人的話都會被摘錄,「你不能忽略任何一個寶貝,他們每個人都很珍貴。」她的眼神,投向了坐在一旁的學生。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在同事和學生眼中,張麗麗是個拼命三郎、苦幹實幹的人。除了三餐時間外,她幾乎全心投入備課和研究之中。對她而言,周一到周日都是工作日,唯一的休閒是和女兒逛逛街,然後再回來投入工作之中。
由於自身的學術研究工作,再加上備課、作業的親力親為,長期下來,張麗麗的身體開始不堪負荷。「上學期第一次開研究所的課,上完這門課程後,真的覺得自己身體垮掉了。」她的喉嚨更因為壓力的關係出現問題,如今說話稍久或是吃到太刺激的食物都會發痛。
對於教學的辛苦,張麗麗曾寫道:「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成為理念的奴隸,被開課時的宏願套牢了,但也心甘情願,甚至樂此不疲。」教學十多年來,其本心未變,仍然堅守當初為師的自我期許。
醉心研究 從未想過成為教師
談起當初成為教師的緣由,張麗麗笑說其實自己從未想過會成為一名老師,「如果在大學時期,別人問我想不想當老師,我會跟他說你在開什麼玩笑。」她就讀碩士班時,便在中研院當臨時約聘助理,每天上班都在做研究,追尋語言中隱藏的規律,下班就窩回自己的小窩,看看小說、聽聽音樂,如此愜意的生活,就這樣過了十年。
直到生活中的一場變故,經濟突然陷入困頓,為了女兒的生活著想,張麗麗不得不另謀出路。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她決定回去清華大學攻讀博士,並積極發表學術論文。畢業後半年適逢臺大中文系招募教師,便鼓起勇氣投出履歷。
「那時候去面試時,台下有四、五十位教授跟我面談,當時很緊張,但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場。」她坦言那是一次難忘的經驗。為了生活、為了女兒,雖然對教學一竅不通,還是努力嘗試。「剛開始我真的什麼都不會。」張麗麗說。
幸好當時有其他教授提點,告訴她一些授課技巧和課程規劃重點,「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摸索,在實際上課跟學生互動後,知道哪裡不足,再慢慢改進。」張麗麗笑說。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的上課經驗,她坦言當時非常緊張,「尤其是那堂課講完後,離下課還有十分鐘,我腦中一片空白,只好東扯西聊,盼著下課鐘響。」提到當年的窘迫,總是輕聲細語的張麗麗,聲音也不禁大了起來。
當年的生澀,如今已不復見,曾經只想當個家庭主婦的張麗麗,如今成為學生口中的「麗麗老師」,不論是課業或是生活的問題,她總願意花費時間,幫助需要的學生,甚至主動發現那些陷入困境的同學,讓他們有所依託。「學生們常常會寄信給我,告訴我生活的現況或是遇到的困難。」張麗麗說。
有些修完課的同學會主動來信約吃飯,聊聊生活近況;也有畢業的學生因當前的生活經驗重新思索課堂上的文本,並特地寫信給她,分享他們對於人生的新體悟。
幫助學生看見自己的價值
「麗麗老師特別親切,完全沒有老師的架子。」目前就讀中文系大四、身兼張麗麗計畫研究助理的李育憬說。李育憬擔任張麗麗的研究助理已兩年多,在她眼裡,張麗麗不僅對待學生親切,「同學們更說麗麗老師特別萌,好喜歡她。」
聽到李育憬這麼說,坐在一旁的張麗麗不禁莞爾道:「『萌』就是迷糊的意思,迷糊確實是我的特質,生活上我比較粗線條。」
參加張麗麗帶領的讀書會、目前就讀中文所碩士班一年級的周世平,則說張麗麗特別謙虛,他認為這可能和其專業領域是語言學有關。「世界上依然存在很多難以解釋的語言現象,當我們在面對這些現象時,我們只能向它低頭,只能誠實地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周世平認為張麗麗的謙虛,正是由低頭而來。
對張麗麗而言,語言最神秘的地方,在於人只能臣服於它。「我們每天使用語言,無形中也被語言所框限,所以語言的限制,也就是人的限制。」在語言學概論的第一堂課中,她總會先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當人不會說話、沒有語言,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生物的演變規律,同樣出現在語言身上,「語言自有其規律與脈動,隱身在日常生活中,也潛伏在歷史文獻中。」張麗麗認為語言學的工作就是要看清語言的面貌,「讓學生看到語言的規律、知道語言本身有什麼特性,甚至為之著迷。」她認為中文系的學生應該要有語言的自覺力,才得以從事更多的文字工作。
回想教書十幾年來的經歷,張麗麗認為教學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在於能用清晰的方式帶領學生領略語言的奧妙,並且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看見自己的價值。
張麗麗──每個聲音都重要 每個學生都珍貴
「我覺得老師不僅僅只是在上語言學,更是在教導一種嚴謹的思考方式」、「老師很溫柔,也很威猛,坐在那邊給人不怒自威的感覺,但也可能是因為老師的態度,我們學生才會對這堂課比較認真」、「老師很用心地在經營這門課,而且修養很好,很願意和我們分享她的個人體悟與經驗,是國文課也是人生的課……」張麗麗拿著一疊學生的講評意見,手指頭一頁頁翻著,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
張麗麗在臺大中文系任教十多年,她在中文系開授的課程有語言學概論、漢語語言學、現代漢語語法、漢語認知語法,...
推薦序
校長序
郭大維(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在炎熱的暑假即將結束之際,閱讀到今年傑出教學獎得獎老師的訪問稿,心中彷彿有一股清流,讓人振奮又充滿感激。深深覺得這群傑出教學老師們,除了成就叫人讚賞,他們的教學精神更令人敬佩。
仔細閱讀書中每一位老師的教學經驗,不論是他們本身不斷精進專業,與學生分享新知;或是上課時旁徵博引,多方設法讓學生專注;做法或嚴格或輕鬆,但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保持熱情,全心投入教學工作。
常看到有些老師的研究室永遠為學生而開,也有老師在社群媒體上對學生的問題幾乎是「秒回」;這些老師們也因應科技的發展,隨時更新補充新教材,他們的教學熱忱,讓人印象深刻。
特別是書中提到多位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僅是課堂上授業解惑的良師,也是生活裡循循善誘的益友。一位好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多年來臺大畢業學生遍及全球,對國家社會貢獻良多,這群誨人不倦、教澤廣被的教師長期作育英才正是最重要原因!
我向來認為,傳道,授業與解惑,是大學最基本的要求;而實務與操作能力的養成,也只是大學的部分功能。大學的深層功能,是主導新思維與新技術的發展,提供歷史進步與思想成長的動力,更重要的就是充滿值得努力效法的鴻儒典範。從這個角度看,大學教師不但是一所大學成功的重要關鍵,更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影響深遠,古今中外皆然;特別是在這資訊快速變動翻新的年代,面對國際化競爭,大學教師的責任日益加重,社會對大學教師角色的期待更是日漸加深。同樣的,大學也不可迴避地肩負了為國家培育人才,為人類傳承知識,為社會推動創新的重責。
臺灣大學向來擁有最豐富的資源,匯集國家最菁英的學生與鴻儒,如何結合東西方特色,利用臺灣在歷史與地理時空的樞紐角色,傳承人文歷史並開創應用科技,這是我們不可懈怠的歷史責任。相信所有同仁都和我一樣,全力做好應有準備,面對未來挑戰。
恭喜每一位今年獲得教學傑出獎的老師,他們的故事值得一讀再讀;同時相信,在我們校園裡有更多的優良教師,等著我們以後去發掘去報導。也要謝謝臺大新聞研究所師生在暑假期間完成採訪撰稿;他們的辛苦,讓春風化雨躍然紙上,讓這本書精采可讀。
再次感謝傑出教師給我們的啟示,願與大家共同努力,打造臺大成為更優秀的大學。
教務長序
郭鴻基(臺灣大學教務長)
第十一輯的《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即將付梓,個人有幸先讀為快;在此對每位得獎的老師,表達由衷的敬意與感激。這本書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為校內的老師與學生,帶來深刻的啟發。
儘管不是第一次讀到教學傑出老師的故事,但還是覺得每一位老師的故事都很獨特。不管是用翻轉教室理念,或傳統板書教學,這些老師們想方設法達到學習效果;而課後的作業與評量,更是費盡心力試圖引發學生更強的學習動機。他們在教學上的用心與熱忱,誨人不倦的精神,是臺灣大學成為知識殿堂的基石。
更重要的,許多傑出教師對學生的授業不僅止於教室課堂,他們做到亦師亦友,陪伴學生渡過挫折與徬徨;他們甚至是一盞明燈,可以為學生在人生道路上指引方向。我們有這樣一群優秀的教師,怎不令人振奮感佩!
除了每年選出的傑出教師,校園內還有許多堅守教育崗位默默耕耘的老師。臺大學風自由人才濟濟,每位教師都有很大的獨立自主教學空間,發揮所長,提昇教學品質。有眾多優秀的教師,也是臺大成為全臺首屈一指頂尖大學的主要原因,我很期待未來閱讀到更多傑出教師的故事。
而今年的傑出教師也選出了多位兼任老師,長年以來一群不同專業背景的兼任教師,在臺大校園內作育英才,為臺大帶來多元的氛圍,讓臺大貼近社會的脈動;他們的付出遠大於授課時數,他們的貢獻早已為全校師生肯定。我也要在此對這些兼任老師,表達深深感謝之意。
臺灣大學向來重視研究與教學,研究領域在歷來教師努力下早已成績斐然;而教學領域這些年在歷屆傑出教師相互激勵下,加上科技的創新運用,教學方式不斷翻新,成效也日益顯著。大多數的傑出教師得以研究與教學兼顧,甚至以教學相長的方式,讓研究更為多元,讓教學更有效率;可以看出這些傑出教師不僅是教學傑出,同樣的也是研究傑出。
教育事業是百年大計,面對國際化的激烈競爭,如何運用新科技在教材與教具上與國際接軌,引領學生迎向全球化挑戰,為國家培育更多人才,臺大教師更是責無旁貸。相信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我們必能克服艱難,邁向成功。
最後,我要謝謝臺大新聞研究所的老師與學生,他們在暑假揮汗工作,達成使命;還有臺大出版中心的同仁,如期完成後期製作,讓這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再次恭喜今年教學傑出得獎的老師!良師典範永遠在臺大校園裡傳唱,教學傑出故事也將永留全校師生心中!
校長序
郭大維(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在炎熱的暑假即將結束之際,閱讀到今年傑出教學獎得獎老師的訪問稿,心中彷彿有一股清流,讓人振奮又充滿感激。深深覺得這群傑出教學老師們,除了成就叫人讚賞,他們的教學精神更令人敬佩。
仔細閱讀書中每一位老師的教學經驗,不論是他們本身不斷精進專業,與學生分享新知;或是上課時旁徵博引,多方設法讓學生專注;做法或嚴格或輕鬆,但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保持熱情,全心投入教學工作。
常看到有些老師的研究室永遠為學生而開,也有老師在社群媒體上對學生的問題幾乎是「秒回」;這些...
目錄
校長序
教務長序
張麗麗──每個聲音都重要 每個學生都珍貴
黃山耘──打造大平台 學到技能最重要
陳凱風──兼具知性與美感的物理系藝術家
詹益慈──向下扎根 致力基礎科學研究
蔡崇聖──愛上經濟學 樂當引路人
趙曉芳──直來直往 像朋友的犀利人師
連晃駿──教授專業知識 傳遞醫德價值
施翔蓉──行醫態度比知識和地位更重要
婁培人──病人與學生眼中的超人
蘇剛毅──找出學習基因 打造精準教學
施文彬──風趣的上課環境 嚴肅的傳授價值
林祥泰──用化工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溫政彥──樂於分享 鼓勵學生不斷學習
羅凱尹──有挫折 才有再站起來的機會
久米朋宣──引導學生在學術森林裡體驗學習
陳倩瑜──仙女姊姊 教學相長求新求變
林俊昇──帶領學生來到美好的行銷世界
方啟泰──強烈使命感 選一條被需要的路
王奕翔──電機神人 帶領學生探索理論奧妙
邵慶平──我們永遠可以有更多思考
鄭秋萍──不要畏懼挫折 不要害怕繞路
趙曉涵──把網球的美好帶給更多人
盧桂珍──以上善若水的道家觀擁抱學子
姜智恩──中文教授朝鮮史 字字珠璣
黃意婷──讓學生捨不得離開的日文教室
鹿兒陽──綻放熱情 帶領學生進入森林世界
黃啟穎──要進步 不要墨守成規
傅皓政──理解他人 讓邏輯成為生活
校長序
教務長序
張麗麗──每個聲音都重要 每個學生都珍貴
黃山耘──打造大平台 學到技能最重要
陳凱風──兼具知性與美感的物理系藝術家
詹益慈──向下扎根 致力基礎科學研究
蔡崇聖──愛上經濟學 樂當引路人
趙曉芳──直來直往 像朋友的犀利人師
連晃駿──教授專業知識 傳遞醫德價值
施翔蓉──行醫態度比知識和地位更重要
婁培人──病人與學生眼中的超人
蘇剛毅──找出學習基因 打造精準教學
施文彬──風趣的上課環境 嚴肅的傳授價值
林祥泰──用化工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溫政彥──樂於分享 鼓勵學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