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跟孩子說,學習不難,只要懂了,就會了;
親子關係亦如是,先懂孩子心,教養就容易!
3個階段X6大面向X30則實例,
有效破除親子間的溝通障礙,
帶你走出育兒挫敗、終結教養惡夢,教出好孩子。
【內容簡介】
◎提供三階段教養技巧,終結「教養恐慌症」
階段一.發覺:用心觀察孩子平時的言行,提早發現其令人在意的言行舉止。
階段二.理解:集結第一線教育界人士同時也是父母身分的過來人經驗,帶領父母如何有耐性地和孩子良性溝通,解讀並理解孩子行為背後所透露出的警訊。
階段三.應對:輔以 30則教養實例,利用醫界以及教養專業學理分析,給予最有效、孩子不反感的教養應對方式。
◎協助審視、解決影響孩子發展的重要六大面向問題
→你知道沒有主見、受挫力較弱的孩子,同時也是生活力較差的孩子嗎?
→原來愛打人、罵人的孩子,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怕東怕西、缺乏勇氣的孩子,原來是自信心不夠?
→不愛讀書、唸書總是容易分心的孩子,竟是學習力不強的關係嗎?
→總宅在家、沉迷3C的孩子,真的創造力比較薄弱?
→討厭上學、性格怯生生的孩子,人際關係真的有問題嗎?
幫助父母從生活裡的蛛絲馬跡,了解孩子在安全感、生活力、自信心、學習力、創造力、人際關係等六大面向上的自主能力,適時地幫助孩子發現問題,進而介入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特別設計:父母自我測驗教養商數,有效避開教養地雷
精心設計15題教養常見的觀念題,藉由測驗,協助父母如實覺察自己的教養盲點,從自己不擅長處理或認知模糊的地方開始努力,打下良好優質的教養基礎。同時,更可藉由解答中所標示的頁碼,快速檢索更多的相關教養觀念與方式,有效避開雷點,輕鬆教出好孩子。
作者簡介:
■凱信教養研究連線
我們像孩子般喜歡天馬行空,也喜愛孩子;是別人的孩子、也有孩子;喜歡討論社會教養議題、分享教養經驗;擁有教育議題多年採訪經驗……從自身的成長經驗出發,我們看到了現在的孩子遭遇著相同甚至更多的問題,所以我們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我們和你一樣,有顆愛孩子的心,但我們不會用權威來告訴你,教養應該怎麼做;而是,和你分享我們看到、聽到、探詢到的好方法,因為我們不只愛孩子,我們也愛你!
編著有《教出會做人的孩子》、《媽媽才是孩子最關鍵的夢想推手》、《教養,誰說了算?》。
最新著作
《理解孩子心,教養就容易!》
章節試閱
◆比較,很傷孩子的心
如果有個排行榜,列出爸媽說過最讓我們傷心的話,「比較型」句法的言語,很有可能會獨占鰲頭,因為「比較,真的很傷人」。「比較句法」常常伴隨負面語言出現,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夠好」,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對親子之間的關係,更有嚴重的影響。
Story 》》教養小故事
玲玲的媽媽,是個忙碌的職業婦女,職場的激烈競爭,讓她更加擔心孩子的未來。為了激勵孩子加倍努力,她常常對玲玲說:「妳讀的安親班,考滿分的人那麼多,妳怎麼才考這樣?」「隔壁家的小芳,看到我都會打招呼,哪像妳一樣?」……
有一天,玲玲生氣地回話了:「王媽媽每天陪小芳上下學,為什麼妳從來都沒空陪我一下?」
比較,讓孩子永遠看到自己的不足
《孟子》中有一句慷慨激昂的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意思是說,舜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的事情,我當然也能做到!這樣的句子用來自我勉勵,還蠻不錯的;但如果為人父母想要用這樣的邏輯,來激勵孩子,比方說:「隔壁家的明明,三歲就會念ㄅㄆㄇ,你一樣也三歲,趕快來學一下吧!」恐怕就得再想一想喔!
「比較」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更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為什麼「比較」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呢?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謝淑美嘆息著細述「比較」的傷害──因為比較的著眼點是在「看自己的不足」,當爸媽不斷拿孩子和別人比較時,就是不斷挖掘孩子的缺點。
其實孩子身上有 80% 到 90% 是很棒的,但當爸媽不斷比較,將焦點都放在缺點上時,孩子感受到的是「最重要的是那不夠好的 10%到 20%,你需要克服那個 10% 到 20%,才有可能更好」,孩子看到的就是一個不完美、不夠好的自己。一個努力那麼久、還是進步不來的孩子,不會有安全感,也會更加沒有信心。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看看我們自己就知道了。即使我們已經長大了,現在反問自己:「在爸媽眼中,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你的優點是什麼?」我想,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但如果問:「爸媽覺得你的缺點是什麼?」那答案就相當清楚了。這就反應出,我們都會記得爸媽說「我怎麼樣不好」,並且把它變成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變成我們信心不足的來源!
比較,讓孩子活得很辛苦
同樣的,當孩子養成這種看待自己的態度,看待別人時也會一樣。當比較心是如此深入孩子的人生時,他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好,別人的好,都會成為他的壓力來源,也就沒辦法和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為對他來說,所有的關係都是一種競爭。
在這樣競爭的狀態下,孩子不能容忍別人的進步,別人的努力和好,對他都是一種壓力,當別人不好時對他才有利,他會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只覺得所有人都在等著看他失敗,等著嘲笑他,因為他自己對人際關係的理解是這樣,他自己也會偷偷評價別人。
被比較不斷鞭策前進的孩子,辛苦地努力追趕標準、或是付出很多代價時,往往也會認為要有相對的回饋,可是人真實的生命中,沒辦法永遠擔保「努力就有收穫」,當沒有回饋時,孩子就有可能會變得憤世、貶低自我,跟世界的關係也變得不好!
對許多爸媽來說,一來「比較句型」也是自己成長過程中常聽到爸媽說的,二來這個方法的確感覺「很有效」,所以會用這樣的方式來教養孩子,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但是,在這個效果背後,是要付出代價的:一方面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和接納度,孩子不能平衡地看到自己的好和不好,寬容地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而會用最嚴格的標準來驅策自我;一方面剝奪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對人和世界上的事物缺乏信任感。
因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信任和接納上,是「不管有再大的挫敗,我都陪在你身邊」,而不是「你不好好表現,不要以為我會永遠挺你喔!」
放下比較,讓孩子欣賞自己的好
可是,你或許會這樣想:「我是為孩子好,才會想讓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好好努力一下,這難道不對嗎?」其實,爸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也想要「自己表現好」!
人本基金會副執行長謝淑美分享過一個經驗,當女兒小羽發現自己和朋友比起來,運動能力比較不好時,淑美問她:「會不會在意?有什麼感覺?」沮喪的小羽回答說:「反正我就是笨蛋!」這時候,做爸媽的要怎麼回應呢?是要說:「對啊!跟別人比起來,你真的是笨蛋」?或是說:「不會啊,你沒有那麼糟」?
建議你,不要火上添油,或是騙孩子、哄孩子,而要藉著這個機會,帶著孩子用更寬廣的眼界來看自己,比方說:「我沒辦法決定你怎麼想,但我覺得不是這樣。或許他運動方面很厲害,但是從其他方面來看,他也許會覺得自己是笨蛋,因為那一方面你真的很厲害。那,到底誰才是笨蛋?」
爸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並且如實地對待他,讓孩子如實地了解自己、貼近自己,做個能替自己負責的人。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不要怕讓孩子知道了以後會得意忘形,具體地讚美孩子,會讓他知道自己好在哪裡,讓孩子更有自信!
讓生命的挫敗如實呈現
近年來,由於「草莓族」一詞的興起,讓爸媽免不了擔心,自己對孩子疼愛與保護,會不會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小花,無法承受挫敗?
擔心是一定會有的,但是爸媽其實不用刻意加挫折給孩子,因為真實的生命和世界本來就會有挫折,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挫敗的經驗,早就等在那裡。
比方說,小小孩面對自己能力不足,想走路沒辦法走;發現自己再怎麼愛媽媽,媽媽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更大一點,發展同伴關係時,有時不管自己怎麼努力,別人就是不想跟他玩⋯⋯這種真實的挫敗,隨著孩子探索的世界越來越大、發展的關係越來越多,就要不斷學著面對挫敗。
面對挫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是成長必經的過程。為了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在挫敗中發展生命經驗,而不是被打垮的,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欣賞他、愛他,讓他知道我們看到「他的好在哪裡」。而不是強化孩子的「不足」,用它來評價孩子,加重且加深孩子的挫折。
孩子的挫折忍受力,源於你的愛
相信所有的爸媽,一生最大的心願,不是期望孩子功成名就,只是單純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輩子幸福快樂!遺憾的是,任何人的生命中,總難免會有一些深刻的挫敗。
再怎麼愛孩子的爸媽,都沒辦法一路守護孩子,面對生命中的挫折,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替自己的孩子備配好「面對挫折」的能力。
孩子的挫折忍耐力,絕對不是靠「比較」磨練出來的。比較迫使孩子不斷聚焦在自己的「不足」,這樣對自己嚴苛、沒有把握的孩子,其實不用等到大的打擊,他身上揹的「比較」負擔,就無時無刻折磨著他,讓孩子無法客觀評估自己,容易把自己逼到牛角尖去,一旦生命中的波瀾稍起,就極有可能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的挫折忍耐力,源自於爸媽無條件的愛。「有爸媽的孩子像個寶!」當孩子有爸媽的肯定、有爸媽傻傻的疼、愛與接納,從小到大在不同的生命歷程中,有爸媽陪自己客觀與寬廣地看待自己的成功與失敗。這樣的孩子,就會有足夠的自信和能耐,面對生命中的波折。
世界上也絕對沒有任何親子專家或是老師,能給予孩子這樣的肯定和信心來源,只有孩子生命中最愛、最重要的爸媽,才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也許不能讓孩子成為世界最頂尖的人,但卻能讓他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值得存在的人,不管外界評價如何。」
在不久的將來,當孩子長大離家後,當他要面對工作的挫敗、感情的挫敗、生離死別的重大挫敗⋯⋯這樣的自我評價與安全感,將能讓孩子冷靜評斷自己的成敗,客觀面對生命中的風雨,不畏挑戰,從中獲得更豐厚的人生閱歷與能力。
◆比較,很傷孩子的心
如果有個排行榜,列出爸媽說過最讓我們傷心的話,「比較型」句法的言語,很有可能會獨占鰲頭,因為「比較,真的很傷人」。「比較句法」常常伴隨負面語言出現,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夠好」,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對親子之間的關係,更有嚴重的影響。
Story 》》教養小故事
玲玲的媽媽,是個忙碌的職業婦女,職場的激烈競爭,讓她更加擔心孩子的未來。為了激勵孩子加倍努力,她常常對玲玲說:「妳讀的安親班,考滿分的人那麼多,妳怎麼才考這樣?」「隔壁家的小芳,看到我都會打招呼,哪像妳一樣?」……
有一天,玲玲生...
作者序
◆良性的溝通,親子相處好輕鬆
教養,光有滿滿的愛,是不夠的!
現今的父母,因為經濟環境的大躍進,所以輕易地就能滿足孩子想要的,心裡總想著:「傾盡一切,給孩子最好的,孩子一定能理解我對他的愛。」直到孩子的反饋出乎意料,才大嘆「父母難為」。殊不知,孩子也不斷地埋怨:「爸媽都不懂我要的是什麼!」
相信,你我都曾經有過:「爸媽,你們也當過小孩啊!為什麼就不能了解我在想什麼呢?」的感嘆。因為別說是現在,就連以前的父母也甚少「聆聽」或「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有了偏差,便開始心急地要求、命令:「聽我的就對了!」獨斷地禁止孩子不准這樣、不可以那樣;甚至出言恐嚇孩子,以致於親子之間開始對立、彼此關係愈來愈劍拔弩張。每每看到或是聽到這些「親子對決」的事件,不論是氣急敗壞的大人這一方,或是傷心欲絕的孩子那一方,都讓人覺得心疼不已。若是彼此都能夠做到以理性的、良好的溝通方法為前提,相信親子間就能建立起信任的基礎,然後再善用專家的建議或方法,一定可以更省力並有效地化解親子衝突,讓教育的問題迎刃而解。
雖然,關於怎麼當個好爸媽,絕對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但是親子教養的確有些常見的盲點可以去除。在這本書中,我們試著標舉出教養路上孩子常見的 30 個問題,以實際的教養案例讓你明白,如何和孩子做有效地良性溝通,再輔以專家建議的解決方法,實際落實在教養裡,去蕪存菁,找出屬於你們家最適切的教養模式。希望從現在開始,您和孩子的溝通無障礙,教養有愛更無礙。
◆良性的溝通,親子相處好輕鬆
教養,光有滿滿的愛,是不夠的!
現今的父母,因為經濟環境的大躍進,所以輕易地就能滿足孩子想要的,心裡總想著:「傾盡一切,給孩子最好的,孩子一定能理解我對他的愛。」直到孩子的反饋出乎意料,才大嘆「父母難為」。殊不知,孩子也不斷地埋怨:「爸媽都不懂我要的是什麼!」
相信,你我都曾經有過:「爸媽,你們也當過小孩啊!為什麼就不能了解我在想什麼呢?」的感嘆。因為別說是現在,就連以前的父母也甚少「聆聽」或「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有了偏差,便開始心急地要求...
目錄
Chapter1 原來,孩子沒有安全感
1 爸媽太忙,沒時間好好陪陪你
24小時不打烊的陪伴,孩子才有安全感!
2 不聽話就開口罵、動手打
打罵孩子,真能達到教育的目標嗎?
3 總是命令口氣,漠視孩子的感受
親子之間,代溝越來越大。
4 和父母聚少離多,缺乏家庭溫暖
連帶地品行、學業、情緒管理及自信心表現較不穩定。
5 混亂的隨性生活作息
孩子易產生焦慮及恐懼。
Chapter2 天吶!不及格的生活力
6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全包式照顧
孩子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做不到。
7 不忍心見孩子受挫折
人最真實的知識須靠自身的體驗得來,才能發展成智慧。
8 不用擔心,一切自有爸媽做主
孩子若失去自主選擇的能力,遑論獨立面對生活。
9 孩子有求,父母必應
有求必應,讓孩子沒有「希望」。
10 再累都不放手
抓得愈緊,孩子只會愈想離開你。
Chapter3 哭哭,為什麼沒有自信
11 孩子總被否定,缺少讚美
長久下來,造成自信心嚴重不足。
12 大人很愛說「不可以!」
有朝一日,易位而處,孩子可能也會有樣學樣。
13 教養態度搖擺不定
規矩不統一,教養傷腦筋。
14 比較,很傷孩子的心
放下比較,讓孩子欣賞自己的好。
15 當眾數落孩子的缺點
易造成孩子自我感覺不好,無法肯定自己。
Chapter4 糟糕!孩子不喜歡學習
16 讀書很無聊
在家中營造適合閱讀的氛圍,孩子自然而然愛閱讀
17 明明有認真,就是讀不會、考不好
有時候環境的狀況,也是影響孩子成績的重要因素。
18 念書總是分神,無法專心
孩子是否過動?父母需注意。
19 學習一點都不有趣
建構樂於學習的家庭氣氛。
20 分數就是一切
好分數,不代表未來的競爭力。
Chapter5 是誰?扼殺孩子創造力
21 孩子,靜一靜
人,生來就有探索的勇氣。
22 乖乖坐著就好
運動能為親子關係增溫。
23 除了玩,你還會什麼?
玩,有時也能讓孩子玩出大能力!
24 不要再問「為什麼」了
協助孩子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25 重用3C保姆
讓3C變成你的五指山。
Chapter6 頭痛!難解的交友問題
26 不喜歡輸給別人
教孩子贏,也要教孩子學會輸。
27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
建立孩子維護自身權利、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能力。
28 我的孩子竟然沒有朋友
你是否只注意孩子的功課,卻忽略了他的人際關係?
29 心裡有事口難開
建立親子信任感,就不必再當偵探。
30 小小年紀不准談戀愛
建立孩子正確的兩性觀念
附錄:教養商數測驗
Chapter1 原來,孩子沒有安全感
1 爸媽太忙,沒時間好好陪陪你
24小時不打烊的陪伴,孩子才有安全感!
2 不聽話就開口罵、動手打
打罵孩子,真能達到教育的目標嗎?
3 總是命令口氣,漠視孩子的感受
親子之間,代溝越來越大。
4 和父母聚少離多,缺乏家庭溫暖
連帶地品行、學業、情緒管理及自信心表現較不穩定。
5 混亂的隨性生活作息
孩子易產生焦慮及恐懼。
Chapter2 天吶!不及格的生活力
6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全包式照顧
孩子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做不到。
7 不忍心見孩子受挫折
人最真實的知識須靠自...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