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在探索與體悟中活出自己的方式
人生就是不斷自我觀照的行為藝術
★活躍心智X易感靈魂X智慧人生,為自己活出最大價值!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教我們更有意識地生活!
陳文茜(作家、主持人)、陳立恆(法藍瓷總裁)
羅智成(詩人、作家)、簡秀枝(《典藏雜誌》社長)
專文推薦!
不管年紀為何,都可以活得藝術、精采、滋味!
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條自成趣致的活水
從資深媒體人轉戰藝術文化領域,變的是工作內容,不變的卻是與這個世界持續對話。在《一個人的活法》中,鄭家鐘以充滿風格的札記文體,融會多年來生活與工作歷練、審美訓練與學習,印證、詮釋作品與觀念,同時也提出辯駁,進行反思。
他認為,文字是一種永恆真相的折射,寫作的目的,是提供讀者更高層次的心理真實。而這些「真實」隱隱發展出「豐富生命意義」的方法學,讓人在流動的世界裡,保持一個開放與清明的思考頻率,找出問題所在與解決方案,活成一個如永遠少年般的有趣人生。
「(他)活得那麼免於媚世俗值。比起來,他更接近一個入世的哲學性修行者。」—陳文茜
「天地之間的生機勃發無一不是伴隨著流動的活水而生,自此我大概可以理解鄭董事長的少年朝氣從何而來,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條自成趣致的活水。」—陳立恆
「我認為《一個人的活法》不論對作者還是讀者,都代表了一個出發點,更大的省思與更有意識的生活,正在發生。」—羅智成
「鄭家鐘的人生火候,已經是無招之招,不管是站在舞台中央,還是退回初心原點,他動靜皆宜,既能談笑風聲,也能韜光養晦,繼續用不同的路徑,展現他不同的火候,分享他的愛、熱情與生命風華。」—簡秀枝
作者簡介:
鄭家鐘
台大經濟所碩士。曾任《工商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時報》業務總經理、中時網路科技公司董事長、中天電視董事長、中視總經理,是資深媒體人。
2009年受邀加入台新金控,曾經擔任台新金控、銀行監察人,現職台新人壽董事、台新金控資深顧問、科文雙融公司監察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推動當代藝術創新與社會連結;擔任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董事,負責推動全島公益慈善,設立首創網路票選結合賦能機制的台灣獨有的「善循環平台」。並擔任台新青少年基金會董事長,推動青少年志工服務……跨入金融領域後,致力於推動公益事業,將生命的良能發揮到各個工作領域,並擔任兩岸峰會文創小組副召集人、亞太文創協會理事,近年來參與兩岸文創合作甚多。
著有《社會溝通:人人都需要的群體對話課》《一個人的活法》。
章節試閱
脈絡中的位置,讓我成為我
作家朱嘉漢在導讀安妮·艾諾的小說《位置》(La Place)時說:
「安妮以一種可以指認的軌跡、角度及感受方式,描繪社會中個體的存在狀態。」
「我」,是我的軌跡,形塑我的一切。
「我的位置」,則決定風景,決定話語,決定了我的喜惡,也決定了想追求什麼?擺脫什麼?
包括我怎麼去說,怎麼思考。
朱嘉漢說得一針見血、無可迴避。
1
我的軌跡是被時代脈絡左右著。
上大學時,對岸在文革的尾聲,而台灣還在宣傳「反攻大陸」。
從小生活在隱隱約約的戰爭陰影中,留下的印記,讓夢想在自己的青春中沒有位置。不像同時代的文人藝術家那麼濃烈地追求,對我而言,在被制約的時代脈絡下,人命似乎只是待用及可犧牲的工具。
隨時隨地想著戰爭的人,何必去想明天?
大學前的青春其實很蒼白。
到了當兵服役、念研究所,理所當然的下一步是「出國念書」,這是當時一種標準答案,似乎一道制式的軌跡將延伸到未來……。
然而,意外出現了!
研究所時兼差打工,當時的《中國時報》招募籌備《工商時報》人員,兼差者的唯一選擇是晚上上班的編譯。然而,在報到時我竟被分發到採訪組當記者。
這個暫時的過渡,竟然成了我後來三十年的本業,「出國念書」則成了美麗的遺憾。
媒體的位置及歷練,決定了我的話語、價值觀,形塑往後怎麼說、怎麼寫及怎麼思考。
當時穿著白西裝褲、白襪白鞋活像日本黑社會老大的採訪主任,在報到時喊著我的名字,那一瞬間,命運開始轉軌,我來到一個完全沒有想到的人生。
1981年,台灣經濟政策開始自由化,打響政策轉變的財經大辯論,人稱「王蔣大戰」。代表凱因斯學派以王作榮老師為代表的國內學界、產業界,與代表貨幣學派的歸國學人以蔣碩傑為首的財經六院士,在《中國時報》主辦的論壇上針鋒相對,就當時財經政策公開辯論,蔚為盛事。我當時以經濟學碩士恭逢其盛,如魚得水,機緣之下得以親炙學術界巨擘的風采,在適當的時間站對了位置,活用所學,並開拓了眼界。
2
1989年,因應網路興起,成立時報資訊,我當上董事長。這家公司是國內第一批獲得加值網路執照的營運商,進行即時新聞及財經資料庫線上服務。我因之打開眼界,在財經專業外,又因時報資訊與日本經濟新聞資料庫中心展開多年互訪學習,觸角伸向網路,這可謂台灣網路業的先驅。
1995年,中時網科成立,當時網路公司正在風口上,負責主持雅虎投資中時網科事宜,讓我見識到與美國大公司談判的戰略與戰術。在網路界本夢比的大潮下,中網快速擴張,但好景不常,2000年網路泡沫,我的人生一下子跌到谷底,裁員減薪度小月,但這一段低潮期彌足珍貴,為接下來的挑戰打好心理基礎。
2002年,《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市場,為迎戰媒體大亂鬥,我主動請纓回鍋《工商時報》,穩住專業報紙陣腳。當時老闆問我《工商時報》實質上還屬虧損,能轉虧為盈嗎?我信心滿滿,認為即使在下降型市場,只要成本下降得比市場快,還是可以獲利的。果真不到一年,《工商時報》轉虧為盈,且由於市場定位明確,一直盈餘迄今(2023年),個中管理絕活甚多讓我對經營有了自己的系統思維。
2007年,我再度轉換跑道,進入電視市場,負責中天及中視兩家公司,在前人的基礎上力求突破,除了緊縮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出發展方向,試圖將原本的媒體業,轉型為「媒體內容資產管理事業」。我觀察到中視投資的《大陸尋奇》對大陸銷售使用權(IP)非常賺錢,就知道未來不是新聞的時代,新聞帶來收視率吸引廣告的優勢,但終究會被網路侵蝕,因此擬取法FOX、Discovery,以內容再製及IP授權做為公司新定位,並引進國內媒資管理系統親自主持轉型,可惜2008年底集團突然易手,壯志未酬,我離開了長達三十年的媒體生涯。
我的媒體生涯可說是一生中最大的意外,但缺乏了這個意外,我或許也只是一個教授而已,不太可能由平面、網路到電視,完整體會媒體的興衰史,也不可能從中開拓眼界、累積關係及活絡思想。
3
那麼,What’s the point?
①人生不是「打什麼、有什麼」,只能是「有什麼、打什麼」。
我憑藉一張經濟碩士小文憑,十年間由記者做到總編,從來不是在充裕安定的環境下工作,但每個時期都努力做到「兩超」—超越自己、超乎預期。有這兩超,只要勇往直前,辦法總會多於問題,讓自己夠用。
②人人可以讓自己夠用,即使你有的是那麼一點點,也會夠用。
2022年孫知行在當代館門口廣場展出「螢幕上的迷你個展」,他的自述說:「我不是追求特別的人,滑鼠能做什麼,我就做什麼;螢幕與投影機能播什麼,我就播什麼,我總是低頭看自己手上有什麼,並想想人生還能怎麼辦?」
再同意不過了!人生的各種位置,取決於機運、時代的脈絡,不過,你我總是可以用手頭上有的去奮力一搏!四十年前的我,完全就是孫知行的翻版啊!
做為方法論的看展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
觀看,意味著我們的視線不斷搜尋、不斷移動,不斷在它的周圍抓住些什麼,不斷構建出當下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景像。
如果我們可以看見山丘,我們便假設從山丘那邊也可以看見我們。這叫對象與我互看,互相建立關係。
做為一種方法論,觀看展覽是建構自己看的能力的最好練習。
怎麼練習看呢?一般人並不是自然就會看,如果沒有一些有意識的架構,很難突穿表面去看到裡面的東西。
2
①設法看進去,別看過去!駐足足夠時間,是看的基本功。現在的觀展者因為有智慧手機,往往仰仗匆忙拍照,來做紀錄,這樣做犯的錯是「站得不夠久」!
我在明斯特雕塑展,看到一個文獻展,這個展在明斯特藝術館二樓,很多人沒注意到。他是藝術館委託製作的專案,藝術家選定明斯特二十處空地,擺上一輛BMW小型休旅車,拍下照片。自1977年,每隔十年拍一次,你就可以看見「空間消失」的歷史,每隔十年,就有若干空間成為建築物,再也擺不下那部小巧的車子。
用車子的位置來記載城市變遷,一做就是四十年,歐洲人用時間來自然形成城市雕塑,也真有耐性啊!這或許可說是城市的時間雕塑。
看這個作品你真的要花點時間一一瀏覽,看過去,拍拍照是完全不管用的。
②努力思考展品跟自己是否能有共鳴?跟生活有掛勾嗎?有信而有徵的精神連結嗎?
這些問題一定要邊看邊建立連結。
例如,怎樣使用你的眼睛?第一個倡議者是看不見的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她憑觸覺看見樹葉對稱之美,感受花瓣。
黑暗對你的連結可以是這樣:漆黑一片增加看到光明的敏銳度,一片死寂中可聽到最細微的聲音。
③用非日常的角度去理解。邱志杰主張藝術是種狀態,「藝術態」是介於正常與反常的中間態,做為藝術高下的檢驗,訴諸效果比訴諸意思有更大的公共性,經典作品就是那些在「最大時空的範圍內生效」的作品。這無關作品的表現方式與氣質上的智巧拙樸、沉鬱輕盈,只關乎一件事,那就是人們的想像力在其中獲得釋放的程度。
這告訴我們看藝術的角度,就是要擺脫直接、擺脫日常的「生活操作」,才能找到想像空間。
3
徐秀美在忠孝敦化南路口分割島設計一座鳥籠,籠子很巨大,中間有隻鳥,這個籠子空隙太大關不住鳥,但鳥在籠中,區隔了外在與內在,彷彿邀請大家進入又刻意保持距離。
這樣看,它就不是日常的鳥籠,而是隱喻人的狀態,其象徵人們既想保有安全又害怕孤立、既要有自己的空間又想與別人有連結的心理。
4
2023年卡塞爾文獻展跌破大家眼鏡。它不是藝術的紀念碑,它成了人民的紀念碑!
策展團隊來自印尼,它把南方世界草根性變革搬上了西方舞台,它要求參展團隊把他們正在發生的藝術行動,「搬」到卡塞爾重現,而非製作爲參展而參展的作品。這個展體現了:
①底層聲音的展,既是底層聲音,因此視角、觀點、組合和概念都跟以往不同。
②庶民參與形式不但是極多元的,更是可接近的和接地氣的。
③充分展現藝術訴求群眾認同並非不可能,群眾需要表演性、視覺性的表達。
④媒材以再生、極簡、生活可及的資源來進行,沒有漂亮雕琢的形式主義,有粗獷直白的生活連結。
⑤對集體協作和社群力量做了爆炸性的發揮。
⑥這次備受爭議的印尼藝術團體Taring Padi,其實是社會運動的強力推手,他們用海報、旗幟、行為藝術和街頭表演,闡述其反極權、反貧富不均、反貪汙、反政商勾結等基本價值觀,非常介入社會的底層革命。其大幅作品因為反猶爭議被搬到Hallenbad OST,離主展區二公里,我在大雨中走去參觀,深深為他們的多才多藝所感動。他們善用底層生活方式的題材、材料、版畫(政治運動最常用的複製方式)、偶具,還有宣講腳踏車、紙板圖板,都充滿想像力,繪圖水平與情感表達也非常精采!門口的「門神」則是台灣台南視覺工作室團隊的「努力工作」和「努力創造」。
超有啟發性的團體,我看到人民的力量,而且是用藝術維持社會改革的動能!
5
做為方法論的「觀展」,請觀者摒除一切既定成見,拿掉刻板的思維慣性,放空,用全新的視角來看它,才會有內心的收穫,得到屬於自己的生命資糧。
看,會成為支持自己繼續走一條人煙罕至小徑的力量,我從卡塞爾文獻展得到太多!
脈絡中的位置,讓我成為我
作家朱嘉漢在導讀安妮·艾諾的小說《位置》(La Place)時說:
「安妮以一種可以指認的軌跡、角度及感受方式,描繪社會中個體的存在狀態。」
「我」,是我的軌跡,形塑我的一切。
「我的位置」,則決定風景,決定話語,決定了我的喜惡,也決定了想追求什麼?擺脫什麼?
包括我怎麼去說,怎麼思考。
朱嘉漢說得一針見血、無可迴避。
1
我的軌跡是被時代脈絡左右著。
上大學時,對岸在文革的尾聲,而台灣還在宣傳「反攻大陸」。
從小生活在隱隱約約的戰爭陰影中,留下的印記,讓夢想在自己的青春中...
推薦序
習慣出軌:人生這篇文章,要有逗點句點
◎陳文茜(作家、主持人)
他習慣出軌。人生從青少年想考醫學院,變成報效時代的經濟系碩士。再從跑經濟新聞記者,變成報社主管。接著碰到一位貴人進到藝術基金會,驚覺自己人生是不斷地自我觀照的行為藝術。
於是他再度出軌,出入各個藝術畫廊,遠奔日本、英國⋯⋯尋訪那些藝術家們試圖創造的人生觸讀。
但他也從未出軌。他是我母親的偶像,我的母親這一生的憾事,即是婚姻的失敗,她的鄰居鄭家鐘每天晚上和太太出門散步,手牽手,恩愛,平靜自在。空氣中的幸福,看在我母親的眼裡,泛著淚……心想:如果我年輕時不要那麼任性……如果……。
家鐘的聰明、能幹、正直,在新聞界裡,老一輩皆知。他是《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最器重的手下之一。但除了才能,他有一個特質,是同一代的才子沒有的:重情重義。
台灣新聞圈跑到了頂級主管,鄭家鐘被李嘉誠看上了。當時的香江豈止是更上一層樓,它代表進入國際金融平台,尤其李嘉誠。《中國時報》再有影響力,《工商時報》再呼風喚雨,不過是亞洲四小龍中的一個過度地方化的島嶼媒體。
世界看不到台灣,台灣媒體也沒有足夠觀懷世界,包括跨國公司的報導。
奔向李嘉誠,「再出軌」,應該是99%的人,毫不考慮,甚至用盡手段想要得到的「機會」。
但鄭家鐘從青少年保釣事件改變他從醫學院報考經濟系開始,就不是拿著算盤的人。
他選擇先和老闆余紀忠商量,這是一個多麼忠厚的人。余先生回:「我把你當兒子,你怎麼可以跑了?」
余老先生一席動人的話,使鄭家鐘立即放下他的香江夢,守著陽光,守著《中國時報》,直到余先生的兒子接棒,直到余先生過世,直到2008年集團易手。他才離開。
他曾經後悔嗎?
這幾年,我未曾聽家鐘抱怨過⋯⋯例如他人生錯失了什麼⋯⋯例如他本來也可以入閣當個官如其媒體圈前後輩熱衷的權力角逐⋯⋯例如想像李嘉誠的平台,他的能力可以如何如何……。
每次看到我,他總是說些動人的話語。他也參加了圓桌訓練,和我另一個好友金惟純一樣,兩大才子,可以自立門戶,可以為人所用,可以包容別人的錯誤,可以欣賞他人的卓越,然後不斷地、也不吝惜地對他們衷愛的朋友說:我愛你!
他最近對我說的話:「以前我喜歡你,後來我喜歡的人必須像你。」
這非常泰戈爾。
在他的書中,他看到一位畫家的作品,引述了康德的話:「崇高經驗」(sublime),來自無法在感覺(sensation)與感受(affection)上的身體實踐,崇高是一種不可說、無可名狀的經驗狀態。」
他懂,他自己已經歷這種狀況。一輩子成為支撐自己信念的脊梁!當他就是「那個願意為團隊拚下去的人」!那種信念,呼應了他的身體,崇高的信念,不是金錢可以衡量換得的。
鄭家鐘出身經濟系,目前擔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但卻活得那麼免於媚世俗值。比起來,他更接近一個入世的哲學性修行者。
在𩆜修和藝術中,也年近七十的鄭家鐘依舊尋找未知的密碼,「既存的一切都需要破解」。
世間的他沒有成見,沒有綑綁,因此一直出軌。
情義的他,手牽著妻子,知道彼此是對的人,緊緊相扣,互相學習、位移,一起白著髪,走向人生句點。
情中的他,不必出軌。
永遠少年的活法
◎陳立恆(法藍瓷總裁)
一直覺得我的好朋友鄭家鐘董事長常年保持通身一股少年朝氣,這次有幸看到他的新書《一個人的活法》,突然好奇起這個「活」字的典故,原來「活」字約略是由形容淙淙潺潺的流水聲演變至今。
誠然,天地之間的生機勃發無一不是伴隨著流動的活水而生,自此我大概可以理解鄭董事長的少年朝氣從何而來。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條自成趣致的活水,跨界經濟、新聞、管理、藝術、慈善等不同領域,總是隨遇而安、游刃有餘。
我覺得這本書就是他青春常在的生活心法,誠摯推薦本書給所有好朋友們,讀讀這本《一個人的活法》,學習如何在流動的世界裡,保持一個開放與清明的思考頻率,找出問題所在與解決方案,你會發現人生就像一座實驗室,不妨嘗試無限種疊加與可能。也許永遠歸納不出一條成功公式,卻有機會活成一個永遠少年的有趣人生。
活是多方的現在進行式
◎羅智成(詩人、作家)
生命珍貴而短暫,要如何充分去開拓它、體驗它,讓我們不虛此行,為自己及他人活出最大的價值呢?這其實要看實踐這段生命的人,他是否具有活躍的心智、易感的靈魂,或者,具有智慧的人生觀吧?
《一個人的活法》似乎想結合這三個要素,向我們示範某種敏於感受與觀察、敏於思考與吸納的生活態度,在熱切閱讀世界的同時,不停得到啟發。而且這熱力四射的人生觀並非來自理論與空想,而是來自作者的實踐與分享。
家鐘兄大概是我的老友中輻射力最強的典型人物了!
我說的「輻射力」,指的是某些人的性格與特質充滿感染力。廣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敏銳的思想或溫暖的友情超過了個人的形體,持續而顯著地發散給周遭的人。
家鐘兄是非常稀有地同時具備這些特質的人,這使得他在職場上、生活上都十分活躍,不但擔任過跨距極大的許多專業的重要主管,主導過從媒體到行政到文化到社會公益的種種計畫,遊歷過許多精采的國度,見識過許多厲害的作品,更讓他成為一個樂於分享、善於表達的意見領袖。
這些可見與不可見的能量來自於他的人生觀,也和他的性格交互影響。可以這樣說,在朋友圈中,他大概是最能貫徹「我思故我在」或信仰「沒有思考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生活」的一個人了!所以跟他聊天是十分有趣的事,可以激盪出許多火花。然後你會發現到,這麼多年來,在忙碌的生活中,他真的隨時在觀察,隨時在吸收,隨時在思辨,隨時在整理。不只如此,他還可以持之以恆地寫札記、發起討論或主持講座。所以他在本書開宗明義第一章提出「我寫故我在」時,我不禁會心一笑,這是關於他自己多麼貼切的表達啊!
《一個人的活法》包括了四個部分,大大小小近三十篇文章,形式接近讀後心得或充滿鄭記風格的札記,主要內容則是這些年來大量觀賞當代藝術、閱讀書籍,並與這些作品或作者對話所做的整理。貫穿全書要傳達的訊息是:活是多方的現在進行式,我們必須從時時刻刻的探索與體悟中活出自己的方式。
所謂對話,就是他會以多年來的生活與工作歷練、審美的訓練與學習,來印證、詮釋種種作品與觀念,也提出辯駁,進行反思。而我所謂鄭記風格,則是不論主題大小、篇幅長短,他都有一種衝動要去歸納、整理出一些模式或概念結構出來。這一點頗接近他的經濟學本行或本能,我認為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充滿洞見的解讀者,努力要把他發現的意義整理成某種普遍的法則,成為可以依循、可以複製的知識結構。
落實在這一本書上,那些看似零散的生活體悟與審美經驗,就隱隱發展成某種「豐富生命意義」的方法學,並涵蓋到人生定位、方法論、實踐與應用等面向。此外,還在個別文章中,建構出規模較小的概念結構,呈現出他特有的思維模式。鄭家鐘所依據的事實與經驗能否支持這些架構,我一時之間無法評判,但並未顯現於文章中的,那延伸知識與經驗的熱誠,卻十分令人動容。
我認為《一個人的活法》不論對作者還是讀者,都代表了一個出發點,更大的省思與更有意識的生活,正在發生。我不覺得我們多數人有能力效法作者大部分的作為,幸運的話,偶爾跟他聊聊天,偶爾讀讀他的文章,感受一下那穿透了各種生命隔閡的輻射力,也就夠了!
當記者沒有不好
◎簡秀枝(《典藏雜誌》社長)
鄭家鐘是媒體人華麗轉身的典範。
網路上流傳,「少小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記者這個行業,被如此負評!?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不也是記者出生?而且在媒體相關工作,一待就是三十年,他不但全身而退,還漂亮轉身,轉戰另一個大舞台,依舊虎虎生風、不辱使命。
在這個對記者角色、印象混亂的時刻,忍不住向「台新金控」集團董事長吳東亮,發送疑惑訊息,我說,讀完鄭家鐘新著作《一個人的活法》,佩服他的文采,之外,也非常羨慕他,一路有貴人相助,給了他亮眼舞台,而且不只一個。「媒體人何其多,為什麼您會這麼賞識與信任鄭家鐘!?」
吳東亮董事長接受我的提問,他略做思考,隔了兩天,做出答覆:
鄭董曾經是《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的左右手,是一位值得信賴,能夠委以重任的人。
我欣賞他具有媒體人豐富的社會閱歷、文化人的妙筆生花、藝術家的浪漫瀟灑,卻沒有孤高冷傲的距離感。他從事及接觸過多樣的行業,見識廣博。
他這樣的特質,為金融及藝術,增添溫度,並協助我們帶著愛,走進社會。
哇,好正向的評價,而且面面俱到。
吳東亮不只是「台新金控集團」董事長,也是具有七十一年歷史的「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現任理事長,地位舉足輕重。
得到企業老闆這樣背書,果然證明鄭家鐘絕非等閒之輩。看他慈眉善目、廣結善緣,然而談笑用兵中,不只長年累積的人品與實力,受到肯定,更重要的是,他協助企業主,「帶著愛走進社會」,那種個性與特質,讓老闆們對他信任,放手讓他發揮。
鄭家鐘的成功經驗,在此時此刻,倍具意涵,讓人回頭反思起新聞媒體的角色扮演。
認識鄭家鐘,從媒體同業的關係開始,敬佩他的新聞敏感度及領導風格。後來,因為經營藝術專業媒體,一路見證台新企業集團在藝術文化上的努力與成果,尤其剛過二十一歲生日的台新文化藝術獎,成果豐碩,國際留名,身為該基金會董事長的鄭家鐘,當然功勞不小,值得喝采。
近年,在他的力薦下,參加「圓桌教育基金」課程,我們更互為學長學妹關係,可以互相說「我愛你」(意思是我願意用我的全部支持你),更可以在社群媒體上,互送「紅玫瑰」貼圖。帶著圓桌「愛、關懷、感謝」的理念,再加上鄭家鐘的柔暖心與分享習慣,就更見怪不怪,人生路上,不管扮演什麼角色,他總是游刃有餘。
從蘇黎世飛返台北的班機上,我重讀一遍鄭家鐘新作書稿,希望爬梳出他的過人軌跡。
我最喜歡他書中描述的,走到舞台中央,全力以赴,退回原來位置,守護初心,那種收放自如的個性,讓他一輩子都不需要去找工作忙,反而是人家看中他、信任他,拿著工作來找他。
書中提及,中時集團創辦人余紀忠(1910-2002),是影響鄭家鐘一生的貴人。
「他是最懂行不言之教的長者,做自己所說、說自己所做」,鄭家鐘在新書上說。余董事長家客廳掛著「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對聯,更是一代報人的高度與風範。余紀忠先生喜歡在他的客廳召集同仁或共商大事或閒話家常,鄭家鐘說在談笑風生間每每抬頭看見該副對聯居高俯視著大家,自然而然就內化成媒體人仗義直言,敢於站在當權者對立面,勇敢發聲。也因此養成鄭家鐘鞭辟入裡的習慣,寫文章不留情面,直指要害。那樣的專業要求,得罪當權是家常便飯,許多人會因此保持距離。但是鄭家鐘卻不敢忘卻知識分子的責任。而且在生涯中這個堅持一以貫之,這種堅持也成為日後被委以重任的基礎所在。
鄭家鐘聰明絕頂,很會念書,建中、台大,原本要念丙組當醫生,順應社會潮流,或者出國深造,拿博士學位當教授,作育英才。
但是來自骨子裡的時代感、鄉土情,讓他沒有跟著時髦潮流前進,有幾件事,令人感佩:
第一,1970年的保釣運動在台灣也造成風潮,建國中學學生代表會為了聲援保釣發起罷課,當時身為班代的鄭家鐘也加入活動。建中與警總距離最近,等於在警總鼻尖下鬧事,於是很快門口就被軍警包圍,想衝進校區。罷課學生看到校長老師教官擋在門口跟軍警理論,感受到師長們承受的壓力,於是共同呼籲同學,終止罷課解散集會。他們的冷靜與智慧,為成為明日的時代棟梁,進退有據,彈性自我調整,非常值得嘉許。
第二,那個年代台灣社會的風氣是理工掛帥,因此優秀學生,不是念丙組,考台大醫學院當醫生,就是選甲組當工程師、科技人,甚至流行「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大批學子留學後就留在美國工作。
然而,影響深遠的「五四運動」,當年投入救亡圖存的莘莘學子,大都來自文法科系。
高昂的愛國情緒蔓延之下,仿效「五四菁英」,進入政治、社會、法律、經濟科系,改造與健全台灣發展生態、於是,一群班代表集體轉組,鄭家鐘棄丙組,改念丁組,進入台大經濟系,為經世濟民跨出第一步,也為日後在媒體工作發揮影響力埋下伏筆。
第三,當年兼差進《中國時報》當編譯,卻被網羅進採訪團隊,當起菜鳥記者,在第一線橫衝直撞,鄭家鐘不以為辛苦,也不嫌棄低賤,從小記者採訪角色,參與並見證台灣政經社會的快速變遷。
那個不是規劃中的第一份記者工作,卻因緣際會成為他職場上三十年的本業,本為布朗大學博士班候選人的他放棄出國深造,原本對於學校很憧憬的他,就此成為美麗的遺憾。
第四,王蔣大戰,恭逢其盛。1981年台灣經濟政策,開始自由化,打響政策轉變的財經大辯論,王蔣大戰是世紀大戲,代表凱因斯學派的本土學者以王作榮為代表,而代表貨幣學派的歸國學人,則是以蔣碩傑為首的財經六院士。
《中國時報》當時主辦論壇,讓兩派的高手同台過招,針鋒相對,經過辯論讓當局知所決策,可說是台灣金融政策自由化與政府角色調整的分水嶺,影響往後幾十年台灣的經濟發展。
鄭家鐘是台大經濟學碩士,在財經政策的公開辯論中,他能掌握重點,評價台灣經濟在菁英監視守護下的功過得失,發揮了媒體的最大功能,協助當局走向事半功倍的發展道路。
第五,他有幸得到職場的伯樂,才有千里馬的舞台。他的才華品格贏得報人余紀忠先生的重用。
余紀忠在中央大學是念歷史系,接觸三民主義,深受孫中山的理論與思想影響,淞滬事變隨軍赴吳淞抗日,之後遠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深造,後國民政府宣布對日抗戰,他立即返國投身軍旅。
在余紀忠身上,鄭家鐘看到他熱愛國家、追求正義,堅持「民主、自由、愛國家,開明、理性、求進步」的人生價值觀與辦報理念,還有他樂於助人、提攜後輩,幫助過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許多人,余紀忠是鄭家鐘的老闆、貴人及終身學習典範。
第六,抓到時代脈動,保持最大的學習動機與不器的柔軟身段。
胡適名言「要怎麼收穫,就那麼栽」,鄭家鐘透過新聞採訪的機會,努力練功,增長知識見聞。
果然,他逮到機會,1989年因應網路興起,鄭家鐘出任時報資訊董事長,那是國內第一批獲得加值網路執照的營運商,經營即時新聞及財經資料線上服務,時報資訊與日本經濟新聞資料庫中心展開多年互訪學習,觸角伸向網路,成為台灣網路業先驅。
1995年中時網科,成立網路公司,正在風口上,負責主持雅虎投資中時網科技事宜,鄭家鐘見識與大公司談判戰略與戰術。
而在網路界本夢比大潮下的中網,快速擴張,好景不常,2000年網路泡沫化,鄭家鐘也身陷險境。
人生一下子,跌到谷底,裁員減薪度小月,但鄭家鐘在那段人生低潮裡,沒有浪費時間,他已經為接下來的挑戰,打好心理基礎。
2002年,《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市場,迎戰媒體大亂鬥,鄭家鐘請纓回鍋《工商時報》,希望協助穩住專業報紙陣腳。
當然老闆問他,《工商時報》是否能轉虧為盈?鄭家鐘拿出經濟學理與職場累積的心得,提出果決建議,在下降型市場趨勢中,以成本控制,扳回翻轉機會。果然,他以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強敵壓境下,讓《工商時報》轉虧為盈。
2007年鄭家鐘轉換跑道,進入電視市場負責中天及中視,又把原本的媒體業轉型為「媒體內容資產管理事業」,以內容再製,以及IP授權,做為公司新定位,尤其引進國內媒資管理系統,親自主持轉型。
2008年底,中時集團易手,鄭家鐘離開長達三十年的媒體生涯。然而,超越自己與超乎預期的「雙超哲學」,成為烙印在鄭家鐘身上的金字招牌,讓下一個貴人,一眼就看上。
聖嚴師父曾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生命中只要有使命,有目的,就有新的動力。
台新銀行成立,董事長吳東亮希望以當代藝術創造台灣新價值。因為生活有藝術,天地燦爛,無所不美;社會有文化,分享他人,溫情滿溢。吳東亮先生創辦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享譽藝術界。
「台新藝術獎」二十多年有成,已成為台灣當代藝術最具指標性的獎項,諸多入圍及得獎藝術家,透過該獎的榮耀,得到持續創作的能量,提高了他們在國際藝壇的能見度,帶來更多的空間與可能性。
2009年,為了讓台新藝術獎更能被社會看見,吳東亮禮聘鄭家鐘接任董事長,就是借重他媒體界的溝通經驗。為了進一步擴大藝術的社會溝通,拓展民眾接觸藝術的邊界,該基金會成立Artalks網站,讓藝術家、民眾有了網路交流平台,同時每季公開提名名單及個別提名理由,構造論述與討論的場域,提供大眾更多理解藝術創作的接觸點,更與電台長期合作,在語音媒體上說藝術,用深入淺出的互動談話,成為藝術家另一種社會連結。
該基金會同時致力與企業員工、社區互動,在ESG當中扮演主動積極角色,優質教育、文化素養,促進多元社會方面,以各項方案進行努力,包括午間音樂會、金控大廳展覽、員工藝文課程、工作坊、校園互動、藝文活動推廣等,傳達藝術與生活的連結,也與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藝起做公益,鼓勵藝術家參與公益活動,用創新方式支持永續。
鄭家鐘推崇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在其著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中說到,人生最後的量尺,是在「衡量你一生中,能讓多少生命過得更好!」
鄭家鐘在認同國際學者的論述中,讓人深思起人生的方向。誠如吳東亮肯定鄭家鐘,是帶著愛走進社會,有血有肉有溫度的人,展現他的熱情與理想。
回首來時路,原來,鄭家鐘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上的成功關鍵(KSF)是他的熱情、溫度與愛。鄭家鐘心中有愛,不但在瞬息萬變的媒體工作上,叱吒風雲,回到競爭激烈的企業集團,他依舊得心應手,以專業、誠懇,博得友誼與信任,在溝通中化解衝突對立、在專業中建立知識高度,在關愛中,贏得友誼,不只同儕友誼,還包括視他為千里馬的伯樂老闆,毫不猶豫把大舞台整個交到他手上,任他飛舞翻蹬,即興揮灑,發揮自己的潛能。
請不要再說「少小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當了多年記者鄭家鐘,以行動證明,他很愛讀書,也很會讀書,兼差入了行,當了記者之後,更讓他快速吸收日夜精華,回饋的層面更多更廣,而且始終廣結善緣,蓄積充沛能量,編織起多采多姿人生路。
其實,當記者沒什麼不好,一樣可以飛黃騰達,受世人敬重。
鄭家鐘的人生火候,已經是無招之招,不管是站在舞台中央,還是退回初心原點,他動靜皆宜,既能談笑風生,也能韜光養晦,繼續用不同的路徑,展現他不同的火候,分享他的愛、熱情與生命風華。果然,知音滿天下,而且人見人誇。
習慣出軌:人生這篇文章,要有逗點句點
◎陳文茜(作家、主持人)
他習慣出軌。人生從青少年想考醫學院,變成報效時代的經濟系碩士。再從跑經濟新聞記者,變成報社主管。接著碰到一位貴人進到藝術基金會,驚覺自己人生是不斷地自我觀照的行為藝術。
於是他再度出軌,出入各個藝術畫廊,遠奔日本、英國⋯⋯尋訪那些藝術家們試圖創造的人生觸讀。
但他也從未出軌。他是我母親的偶像,我的母親這一生的憾事,即是婚姻的失敗,她的鄰居鄭家鐘每天晚上和太太出門散步,手牽手,恩愛,平靜自在。空氣中的幸福,看在我母親的眼裡,泛著淚…...
作者序
我寫故我在
1
每天寫字,比吃三餐還習慣。二十一世紀,人家都說是用影像述說歷史的世紀,那麼,寫字的意義是什麼呢?
去國際書展聽謝佩霓主持的講座,內容是談台灣與香港出版的歷史,突然,噹地一聲,莊瑞琳說:現在香港的新聞自由沒有了,現場直播也走樣了,在這個時候,當今香港的現實反而要透過作品,由作家的文字折射出來。
折射。沒錯,文字是一種永恆的真相的折射!
她說書上的故事是舊的,但有人說給你聽,給了你更高層次的心理真實。
她這段話讓我釋懷了!
寫作的目的,是給讀者更高層次的心理真實。
人終會過去,文字卻能長存。
2
在網路世界,真實何處尋覓?
ChatGPT、AI自動生成文本的流行,造成學生用它拿高分、亞馬遜有很多暢銷書由它參與寫作,乃至語音與文字、客服與答題,它都滿行的。智能文字產生器,將會到達無法分辨人與機器寫作之差異的境地。
那麼,作家的文字,代表了什麼?
它如何才能保證一種更高層次的心理真實?
你是否認同「時代的真實」不能在網路上找,而必須由人一筆一筆寫出來?人們的真正期待,是在書本、書本電子版?或是NFT?
3
我寫故我在。寫作把世界拋向我的事物折射回去,其中包含我的真實經驗,透過我述說出來的是,真正影響我生活的「真實」。
好友李欣頻說得對:「即使是本小書,都不可忽視,它承載著的是幫助人的聖火!」
然後,我把這些心理真實,交給了你,親愛的讀者!
我寫故我在
1
每天寫字,比吃三餐還習慣。二十一世紀,人家都說是用影像述說歷史的世紀,那麼,寫字的意義是什麼呢?
去國際書展聽謝佩霓主持的講座,內容是談台灣與香港出版的歷史,突然,噹地一聲,莊瑞琳說:現在香港的新聞自由沒有了,現場直播也走樣了,在這個時候,當今香港的現實反而要透過作品,由作家的文字折射出來。
折射。沒錯,文字是一種永恆的真相的折射!
她說書上的故事是舊的,但有人說給你聽,給了你更高層次的心理真實。
她這段話讓我釋懷了!
寫作的目的,是給讀者更高層次的心理真實。
人終會過去,文字...
目錄
推薦序/習慣出軌:人生這篇文章,要有逗點句點 ◎陳文茜
推薦序/永遠少年的活法 ◎陳立恆
推薦序/活是多方的現在進行式 ◎羅智成
推薦序/當記者沒有不好 ◎簡秀枝
自序/我寫故我在
第一部分 缺乏意外,就沒有人生的point
第一章/脈絡中的位置,讓我成為我
第二章/每個事件都值得深究
第三章/做好自己的文章
第四章/找到人生的參考點
第五章/到底,有沒有人喊你?
第六章/既存的一切都需要破解
第七章/每個人都是深不可測的
第二部分 做為方法論的某某
第一章/做為方法論的旅行
第二章/做為方法論的看展
第三章/做為方法論的NFT
第四章/做為方法論的跑步
第五章/做為方法論的編輯
第六章/做為方法論的經濟學
第七章/藝術可以做為方法論嗎?
第三部分 進行式的活
第一章/人生真趣味
第二章/人生不難,三件事而已
第三章/任何行業任何工具都是老天的利器
第四章/系統困住你,還是你操作系統?
第五章/一個藝術家的活法
第四部分 可操作框架
第一章/生命就是一個可操作框架
第二章/商業領域的操作框架
第三章/預言操作系統
第四章/未來的操作系統
尾聲/永遠有空間
推薦序/習慣出軌:人生這篇文章,要有逗點句點 ◎陳文茜
推薦序/永遠少年的活法 ◎陳立恆
推薦序/活是多方的現在進行式 ◎羅智成
推薦序/當記者沒有不好 ◎簡秀枝
自序/我寫故我在
第一部分 缺乏意外,就沒有人生的point
第一章/脈絡中的位置,讓我成為我
第二章/每個事件都值得深究
第三章/做好自己的文章
第四章/找到人生的參考點
第五章/到底,有沒有人喊你?
第六章/既存的一切都需要破解
第七章/每個人都是深不可測的
第二部分 做為方法論的某某
第一章/做為方法論的旅行
第二章/做為方法論的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