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病痛只是問題表面上的反應,必須從「心」下手身體健康和心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但對現代人來說,心的狀態更加重要,身體病痛只是問題表面上的反應,必須從「心」下手,才能擺脫病痛。本書將帶你了解如何利用禪學調理身心,喚醒身體內的自癒能力,改善依賴藥物、醫療的情況,不僅人變得健康,生命也變得更有意義。
作者簡介:
包祖曉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現任浙江省台州醫院精神科主任。長期從事精神疾病與身心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運用禪學理念與方法治療各種精神官能症即身心疾病。著有禪修三部曲《與自己和解:包祖曉醫師教你換位思考,重新擁抱自己,找回身心靈的平靜與健康》、《做自己的旁觀者:包祖曉醫師教你零痛苦的生活修鍊,輕鬆活出生命本質》(暫訂)。並獲教育部、中國國家科技、教育部科技、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國家發明專利等多項獎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健康相關主題與「心」的關係
健康之神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它正是你本人!──赫拉克利特
健康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也是人人都期望的。因此,正確認識健康的含義、把握住自己的健康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維護而言,許多認知停留在表層,還有一些甚至是錯誤、有害的。本章將結合人的「存在性」困境,對健康的含義、養生熱、亞健康等健康相關主題的深層次問題進行探討。
健康的關鍵是「心」的健康
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馬斯樂
是健康還是生病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安德魯‧韋爾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對健康的內涵及外延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化。所謂「無病即健康」已成為傳統的健康觀,而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一九四八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達到一個完美狀態。」在此基礎上,有學者提出: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這四個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用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話說就是:「對於人的幸福發揮著首要關鍵作用的,是屬於人主體的美好素質,這些包括高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體魄──總歸一句話『健康的身體加上健康的心靈』。」
軀體健康一般指人的生理上的健康。
心理健康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具備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整,自我感覺良好,情緒穩定,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愛、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
(2)一個人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係,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和信任;
(3)健康的人對未來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能切合實際地、不斷進取地實現理想和事業上的追求。
社會適應良好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各種行為能適應當時複雜的環境變化,為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最主要的表現是不以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別真偽、善惡、榮辱、美醜等是非觀念,能按社會認為規範的準則約束支配自己的言行,能為人們的幸福作貢獻。
在東方文化中,「心」具有其它文化所無可比擬的複雜多樣的意義,有心理學意義上的「心」,認識論意義上的「心」,形而上學意義上的「心」,還有人生哲學、道德哲學角度所談論的「心」。因此,健康定義中的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都可歸入「心」的健康。此外,軀體健康與「心」的健康也是有莫大關係的。
臺灣醫生許添盛在《我心醫我病——新時代身心靈整體健康觀》中提出:「生存環境惡化、飲食失當、作息混亂都會減弱身體本來朝向健康的能力,但心靈的創造力比上述因素更具主宰健康的能力」;「年齡並不會減損生命的能量,只是讓我們汲取這份能量的能力減弱,對身體的懷疑和對存在的負面思考,阻隔了我們和這份能量的接觸,如果我們能重新找到和這份能量溝通的方式,就可能減緩老化」;「活力和健康是我們本然的狀態,只要我們能檢視自己的信念,為阻塞或扭曲的生命能量打開一條喜悅之道,身體就能得到健康」。
儘管這些觀點已得到了大量的醫學研究的證實,但人們仍對「心」與健康的關係不甚相信。正如格弗雷‧考雷在二〇〇五年《新聞週刊》中寫道:「人們知道自己會在窘迫的時候臉龐通紅,知道自己會被嚇得心跳加速,也知道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會使自己如遭重擊。但是,他們卻不願相信單純的心理感受(比如孤獨、沮喪)會引起強烈的生理反應。」
下面以道德健康為例,談談「心」在健康維護中的重要性。巴西醫學家馬丁斯經過十年的研究,並用反證法證明,道德不健康會損害個體的健康水準。如一個有悖於社會道德準則、不履行應盡義務的人,陷入一種道德危機感中,其胡作非為必然導致緊張、恐懼、內疚等種種心理變化,食不香、寢不安,惶惶不可終日,進而會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失調,干擾其各種器官和組織的正常生理代謝,削弱其免疫系統的防禦功能,最終在惡劣心境的重壓和各種心身症狀的折磨下,誘發出各種疾病,或早衰,或喪生,比如屢犯貪污受賄罪行的人,就易患癌症、腦溢血、心臟病、神經質等病症而折壽;而與人相處正直善良,心地坦蕩,遇事處以公心,凡事想著他人,心理保持平衡,則能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類和乙醯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性調節到最佳狀態,增加機體的抗病力。
馬丁斯因此提出,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證,良好的心理狀態能促進人體健康。此外,馬丁斯還發現,大凡長壽的老人,其百分之九十左右都是德高之人,這與孔子所提出的「德潤身」、「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一致。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1)德高者心胸坦蕩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道德修養好的人,對人對事都能心胸開闊,無私坦蕩,故而無憂無愁,身心處於淡泊寧靜的良好狀態。而那些道德修養差的人,為了一己私利而挖空心思、不擇手段,自然會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寢食難安。這種無形的負擔和壓力,會使身體長期處於壓力壓力狀態,浸泡在過高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壓力激素)當中。長此下去,容易使人陷入心理危機之中,出現心悸、失眠、焦慮、頭痛、頭暈、食慾下降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誘發抑鬱症、焦慮症、軀體症狀障礙等精神疾病。同時,由於人體長期高壓壓力,免疫功能下降,也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軀體疾病。研究發現,那些經常懷有敵意、愛爭論的人,其冠狀動脈容易被堵塞,血壓容易波動,易患冠心病、高血壓。
(2)德高者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心身健康的重要條件
生活在社會中,德高者尊重整個人類社會的需要,遵守社會道德規範,與人為善,敬畏生命,充滿信心和責任感,互諒互助,寬厚待人,能夠理性對待和妥善解決人際交往中的各種矛盾與衝突。在他們「與人為善」的助人行為中,會喚起他人對自己的感激、喜歡和熱情,由此可產生道德愉悅感,有利身心康健。這種感覺主要來自腦部的內啡肽,這種天然的鎮靜劑有助於免除精神緊張,體驗到幸福感。醫學研究表明,那些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比缺少社會關係的孤獨者要長壽,因為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可實現自我的價值和良好感覺,能促進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的健全,使體內免疫球蛋白A(IgA)和網狀內皮系統免疫功能增強,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揮延年益壽的作用。
因此,健康的關鍵是「心」的健康。正如鐘南山院士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於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下面再舉兩例來說明:
南宋詩人陸游,享年八十五歲,在我國古代算是高壽之人。而他年輕時仕途、婚姻上頗為坎坷,晚年時的經濟狀況也不如意,但他能「八十身猶健,生涯學灌園」,「五畝畦菜地,秋來日荷鋤」地去堅持勞動,再加之有顆豁達之心,在晚年時還能保持耳聰目明、身體輕盈強健。
一九二八年出生的達芬尼‧塞爾弗是模特兒圈內的一個神話。年過八旬的她說:「我的臉未動過任何手術,沒有注射過肉毒桿菌,沒有做過臉部提皮。我覺得那很浪費錢。自然是最美的」;「我從不為用什麼護膚霜之類發愁,有時用一點兒,我討厭無法打開瓶蓋還得挖剩下那點東西的感覺。」然而,這並不等於說達芬尼‧塞爾弗不在乎養生。她喜歡運動,喜歡做瑜伽,甚至還能劈腿。問到她保持美麗的秘訣,她的回答是:對事物保持熱情。
第一章 健康相關主題與「心」的關係
健康之神不在天上,而在人間,它正是你本人!──赫拉克利特
健康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也是人人都期望的。因此,正確認識健康的含義、把握住自己的健康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維護而言,許多認知停留在表層,還有一些甚至是錯誤、有害的。本章將結合人的「存在性」困境,對健康的含義、養生熱、亞健康等健康相關主題的深層次問題進行探討。
健康的關鍵是「心」的健康
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馬斯樂
是健康還是生病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安德魯‧韋爾...
作者序
自古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健康和長壽的追求。但是,衰老、疾病和死亡卻始終在不遠處等著我們。不管現代醫療技術如何發達,疾病仍然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期而遇的困擾因素,它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品質,有時甚至成為威脅我們生命的可怕殺手。
人們為了能夠在醫療條件好一些的醫院、找醫術高一點的醫生就醫,耗費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但是,依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傾家蕩產仍未把病治好的情況還是比比皆是。
目前的過度醫療、過度檢查現象以及醫患矛盾問題,讓許多人對醫院望而卻步,轉而求助於養生和「治未病」。一時間,「講養生知識」、「寫養生書籍」、「做健康節目」……與健康有關的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雖然生活不順利,但至少我們還擁有健康,這便是好的。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人是‘向死的存在’。」如果從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看,上述現象的背後原因可能是:在個體面對存在的既定事實時引發出來的衝突。這裡的「既定事實」是指某些終極關懷、某些人之所以為人的必然特質,主要包括死亡、自由與責任、孤獨和無意義。而這些必然特質會以健康焦慮、身體不適以及疾病的方式表現出來。
嚴複、馮友蘭等哲人指出,宗教主要功用在於教育信徒們如何從容面對死亡。遺憾的是,許多人的宗教感相對薄弱,故對死亡具有高度恐懼。目前的大眾主流文化,往往傾向迴避從個體性角度去討論死亡、自由、孤獨及意義問題。
作者曾經是名內科醫生,由於對疾病的藥物治療不甚滿意,轉而進入精神/心理健康領域,又在發現精神科藥物和常規的心理治療方法解決生命深層次問題的局限性之後,便一頭栽進禪學中,發現禪學在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等方面與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觀點是相通的,治病痛的方法與世界上許多療癒方法是相容的。
有鑑於此,作者以自己長期的臨床實驗為依託,在整理大量中國國內外文獻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撰寫本書,書中對健康、疾病與「心」的關係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與論證,結合禪學、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理論深入分析了健康和疾病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深入論述了調「心」在維護健康和治療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禪學知識在調「心」和療癒方面的價值,對運用正念禪修減壓和療癒病痛的臨床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並附上典型案例;結合臨床經驗對療癒身心的常用禪語、詩偈和公案進行摘錄和分析。
本書最主要的價值,在於它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健康是一種綜合的概念,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密切相關;對於生命體來說,「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們生命過程中積存各種問題的一種最表像的反映;要擺脫病痛,必須從「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面以擺脫困境。
作者相信,如果現在所有的心理障礙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在接受現代正規醫療的同時,能運用禪學智慧去調理身心,喚醒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自癒力,那麼,大部分的病情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也可以大幅減少藥物的用量和種類,甚至有些心理障礙和慢性軀體疾病可以得到消除。這樣不僅減少了病人和社會的醫療支出,更重要的是,人會變得更健康,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本書內容雅俗共賞,不僅適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礙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閱讀和使用,還可供健康保健人員、臨床醫護人員、精神/心理工作者閱讀和使用,對健康人群和高「壓力」人群的修身養性也非常合適。
此外,本書與《與自己和解:包祖曉醫師教你換位思考,重新擁抱自己,找回身心靈的平靜與健康》是姐妹篇,有興趣的讀者可相互參考。
自古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健康和長壽的追求。但是,衰老、疾病和死亡卻始終在不遠處等著我們。不管現代醫療技術如何發達,疾病仍然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期而遇的困擾因素,它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品質,有時甚至成為威脅我們生命的可怕殺手。
人們為了能夠在醫療條件好一些的醫院、找醫術高一點的醫生就醫,耗費大量的財力和人力,但是,依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傾家蕩產仍未把病治好的情況還是比比皆是。
目前的過度醫療、過度檢查現象以及醫患矛盾問題,讓許多人對醫院望而卻步,轉而求助於養生和「治未病」。一時間,「講養生知識」、「寫...
目錄
第一章 健康相關主題與「心」的關係 7
健康的關鍵是「心」的健康 7
養生熱與「心」的關係 10
亞健康與「心」的關係 16
第二章 疾病與「心」的關係 22
軀體症狀常常是心理障礙的表現 23
「心」的因素是疾病的重要原因 26
軀體患病後勢必影響「心」 47
第三章 治病與「心」的關係 49
治病需要調「心」 49
調「心」可以治病 57
第四章 禪是調「心」療癒之學 58
禪解決的是「人」的「存在性」問題 59
調「心」是禪的核心內容 60
禪的調「心」療癒思想 64
第五章 禪在療癒身心中的價值 71
坐禪的療癒身心價值 72
禪學智慧的療癒身心價值 85
第六章 正念禪修及其在減壓和療癒疾病中的應用 101
壓力和疾病與錯誤思維模式及應對方法有關 101
正念禪修的減壓和療癒疾病作用及機制 106
正念禪修的常用方法 111
正念禪修療癒身心的實踐 122
第七章 療癒身心的禪語、詩偈和公案選析 152
珍惜生命 152
治病先調「心」 153
生命需要意義 155
真正的生命是超越「無常」和超越「無我」的 156
向內追求 159
無住 161
親自去實踐 162
人生不複雜 164
控制欲望 165
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167
體驗孤獨 169
過於積極不一定是好事 171
坦呈自我 173
不要多事 174
尋找「真我」 175
信心銘 176
證道歌 180
主要參考書目 183
後記 184
第一章 健康相關主題與「心」的關係 7
健康的關鍵是「心」的健康 7
養生熱與「心」的關係 10
亞健康與「心」的關係 16
第二章 疾病與「心」的關係 22
軀體症狀常常是心理障礙的表現 23
「心」的因素是疾病的重要原因 26
軀體患病後勢必影響「心」 47
第三章 治病與「心」的關係 49
治病需要調「心」 49
調「心」可以治病 57
第四章 禪是調「心」療癒之學 58
禪解決的是「人」的「存在性」問題 59
調「心」是禪的核心內容 60
禪的調「心」療癒思想 64
第五章 禪在療癒身心中的價值 71
坐禪的療癒身心價值 72
禪學智慧的療癒身心價值 8...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