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雜誌》、《出版者周刊》、《前言評論》讚譽!☆☆☆
☆☆☆對精神層面而言,防彈衣是不存在的。一旦情緒的按鈕被觸發,我們就會被自己過去應該卻沒有完成的事物所帶來的情緒所霸凌。學習與之共處,才能找到平靜以及可持續的幸福感。☆☆☆有人說了句什麼,突然間我們被一股不祥的感覺所壟罩;有人做了一件事,我們立刻就變得憤怒或感到警覺;有人用某種態度對待我們,讓我們發狂崩潰;有人提及和某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過去創傷相關的某個人、某個地方、某件事,我們整個人立刻就因為悲傷、憤怒、恐懼或羞恥而緊繃起來。負面情緒的觸發點可能是引動情緒即時反應的任何人、事、物或經歷,包括語言、態度、行為、事件……,甚至是氣味、氛圍等。
★★★你的情緒按紐,就是觸發點,就是一按就爆的地雷。★★★
心理治療師大衛‧瑞丘以神經科學闡述觸發點的運作機制,以及我們對恐懼、憤怒和悲傷的反應,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我們的身體會在我們的頭腦有機會了解情況之前就直接做出反應。
他還告訴我們,逃避,並不是解決之道,唯有探索對於觸發點的自然反應,繪製負面情緒的路徑圖,理解產生反應的原因和心理機制,才能停止反應並開始自我療癒,幫助我們重新獲得掌控情緒並從創傷中康復的力量,不再被恐懼、悲傷、憤怒霸凌。請記住,
★★★創傷雖然不可能永遠消失,但它可以變成過去式,而非依然造成傷痛的現在式。★★★
作者簡介:
大衛‧瑞丘(David Richo)
大衛‧瑞丘,婚姻家庭治療學博士,他是資深心理治療師、教師、工作坊帶領者,現居加州聖塔芭芭拉和舊金山。他以結合了榮格、佛教和神話的觀點著稱,著有《與過去和好》、《信任的療癒力》、《當恐懼遇見愛》、《回歸真我》、《以愛之名,我願意》等書。
譯者簡介:
蔣慶慧
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曾任無線及有線電視台節目、文學小說及商管書籍翻譯。現居紐約,任職廣告行銷專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觸發點的體驗方式有兩種——消極或積極,自動的反應或經過心靈磨練的反應。前者大多不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而後者則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希望能夠學習到的。作者兼心理治療師大衛‧瑞丘利用科學、哲學、正念實踐和他自身的生活經驗,幫助我們開發工具,致力去檢視我們自己、我們的人際關係和我們的過去,以治癒我們的傷痛,成為我們有潛力成為的人。」
—《靜心冥想的練習》(Real Happiness)作者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
「在這本有力的書中,大衛‧瑞丘提供了一張詳細的地圖,以治癒我們的觸發點。他以其特有的清晰、溫暖和深度,提供一系列的工具、見解和實用練習,讓我們真正做到我們經常聽到的教誨:做出回應而非反應。如果用心去做,這本書將幫助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成為轉變的催化劑,並教會我們所有人如何更全面地步入對彼此和我們的世界的關懷。」
—《正念溝通》(Say What You Mean)作者奧朗‧傑‧舒佛(Oren Jay Sofer)
「大衛‧瑞丘將每個人都有觸發點的事實正常化,並讓我們知道這些觸發點可能是對我們有益的。觸發點直接點出那些打斷我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心靈歷練。這本書提供了充滿創意的工具,讓我們從反應性中走出來,並激發好奇心,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真正的解放發現。」
—《隨時隨地保持正念》(Mindfulness on the Go)作者珍‧裘森‧貝斯(Jan Chozen Bays)
媒體推薦:
「承認『心理沒有防彈衣』,《情緒按紐》是一本充滿賦能力量的書,它將觸發點重新定義為引導者,進入必須進行的心理和精神工作,讓深度治療得以發生。那些曾經引發一連串破壞性情緒的事物,變成了學習、療癒、給予和接受愛的邀請。」
———《前言評論》
「對於任何受過去痛苦折磨的人,以及那些想要更熟練掌握自己的行為的人來說,特別有益。」
—《圖書館雜誌》
「透過精闢而又富有同情心的建議,瑞丘對觸發點的探索將吸引那些『對承認並努力想要理解困擾性經歷的心理益處』感興趣的人。」
—《出版者周刊》
名人推薦:「觸發點的體驗方式有兩種——消極或積極,自動的反應或經過心靈磨練的反應。前者大多不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而後者則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希望能夠學習到的。作者兼心理治療師大衛‧瑞丘利用科學、哲學、正念實踐和他自身的生活經驗,幫助我們開發工具,致力去檢視我們自己、我們的人際關係和我們的過去,以治癒我們的傷痛,成為我們有潛力成為的人。」
—《靜心冥想的練習》(Real Happiness)作者雪倫‧薩爾茲堡(Sharon Salzberg)
「在這本有力的書中,大衛‧瑞丘提供了一張詳細的地圖,以治癒我們的觸發點。他以其特有的...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觸發我們的事物和原因
在本章中,我們將深入探析觸發點這個主題。我們會學習藉由觸發我們的事物來更加了解自己以及我們的過去。我們會找到方法讓我們從慣性思考和行為模式轉換為有意識的自我掌控,從反應轉換為回應。然後我們的觸發點就會進而轉換為療癒的資源,而我們也會對於我們自己能夠轉變的力量感到更加無比樂觀。
對精神層面而言,防彈衣是不存在的。人生的現實面是,有些事件就是會帶給我們情緒上的衝擊,啟動我們內心的壓力反應—它們會鈎住我們,拉扯著我們的鐵鍊。事實上,「觸發點」(Trigger)這個字眼源自荷蘭文,意思是「拉扯」。當我們被觸發時,我們會被拉扯進而有所反應。我們可能會感到害怕、發脾氣、喘不過氣、崩潰。
有些事件會讓我們感到苦惱,但不會導致過度誇張的反應。當我們只是注意到某個刺激但卻沒有反應的時候,就代表我們並未被觸發。見證是被觸發的相反。這也是為什麼正念—也就是見證此時此刻但沒有反應—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具,能讓我們的觸發點變少,並能更有效率地處理我們有的那些觸發點。
「他朝我撲來的樣子觸發了我!」、「沒有人能像她那樣激怒我!」、「他們每次都讓我上鈎。」在所有這些情境當中,我們或許會覺得自己像是觸發點及他人手下的受害者。但實際上,觸發點是很狡猾的。它們會把一個兩部曲的體驗讓人感覺像是一部曲。這是因為我們的反應是緊隨著發生在刺激事件之後。事實上,觸發點—也就是體驗的第一部曲—確實是由他人所煽動發生的。但我們的反應—也就是第二部曲—是我們自身的責任,而且是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造成的。我們正在被自身那些未完成的事物所霸淩。一個觸發經驗警示著我們自身的某個心理方面的問題需要去面對、處理並加以解決。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讓觸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尤其對象都是同一人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怪罪於自己。對方並不是造成觸發點的原因,只是催化劑罷了。觸發點的作用是激發、喚起或引發;它並不會製造結果。觸發點是促成因素,而非決定因素。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根據一個觸發點所挑起的個人問題而有所反應,就像「大沼澤地」(Everglades)這個字眼對一位佛羅里達州的居民和一位堪薩斯州的居民會帶來不同的反應和意義一樣。
不過,我也要宣佈一項免責聲明:有時候觸發反應確實是某個人所造成的。有時候我們在反應或回應方面並沒有太多選擇。舉例來說,面對暴力肢體攻擊,我們會被觸發產生恐懼或防禦反應。某人對我們造成肢體傷害並不是一種催化劑;對方就是造成我們痛苦的原因。任何時候當我們身為虐待事件受害者時,這個觀點都適用。
我們對觸發點產生回應的感受介於被引發和被催化之間。威脅或衝擊的程度將會影響或決定我們的反應。我們回應的自由程度餘地則是以百分比來衡量的。舉例來說,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十。在本書中,我們著重的是感情關係情境中的觸發點,因此我們的主題是催化式的觸發點,而非原因式。我們會強調我們所擁有的資源,因此我們的主題會著重在選擇上,而非那種別無選擇的情況。
新紀元時代的大眾心理學主張我們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感,但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錯覺。這種理論堅稱我們不但能完全握有掌控權,而且永遠都能做到。這點和我們無法掌控世事難料的事實是不相符的。比如說,接到摯友或親戚突然過世的噩耗,一個神智正常、敏感的人會出現驚訝、悲痛的反應,他的身體在心跳、呼吸、脈搏和大腦突觸方面都會自動出現變化。這是人類應有的正常反應,這不是我們可以避免的,而且想要試圖去控制也是不健康的。同樣地,我相信如果我們任何人意外猝死,我們也會希望自己的親朋好友能夠產生有愛的人會產生的那種感受:驚訝和悲痛,這也是那些在乎我們的人最後一次向我們告別致敬的方式。
探索我們被觸發的反射反應來源並且努力將之拋在腦後,決定權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學會將觸發點看成是指點我們尚需努力的忠告,而非只是把它看成有正當理由的反應。如此一來,觸發點能喚起我們對自身的好奇心,而非只是對他人的反應。我們會找到應當把精力放在何處以便解放自己,不被他人的行為所綁架。換言之,我們會變成獨立的個體。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觸發點。有些觸發點是大眾性的—雖然個人的反應可能會不盡相同。一些常見的觸發點,也就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爭議性敏感議題如下:
•有人在我們面前表達他們的感受(尤其當這些感受是針對我們而來時,我們特別會被觸發)。
•我們蒙受突如其來的損失或親人離世。•我們接到壞消息。
•發生天災。
•有人施以攻擊性或暴力行為。
•某個人、事、物讓我們回想起過去的痛苦或創傷。
•書籍、電影或歌曲可能會喚起情感、勾起回憶、帶給我們真知灼見、激發改變,或是決定心情。來自過去的電影或歌曲可能會讓我們產生懷舊情感。
•我們因為經歷壓力而導致成癮反應(在這種例子中,觸發點並非原因而是催化劑)。
以下是大多數人都能產生共鳴的九大觸發點類別,以及它們如何發生的具體實例。
一、因自覺而感到不自在
•我們被羞辱或被人評定有所不足。
•我們處於孤立或隸屬於一個在性別、種族、性向、宗教、政治立場、經濟狀況方面與眾不同的群體。
•當我們拿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和他人的進展相比時所產生的羞恥感。
•當有人在談話中提及年齡、地位、健康、儀容、衣著、長相、成就時,我們就會亮起警示燈。
•我們被指名公開上臺發表談話。
二、不受重視
•我們希望我們的成年子女多多陪伴我們,但他們卻不想。•有人用諷刺的態度對待我們。
•我們成了代罪羔羊、被人嘲笑、遭人嘲弄、被人取笑,或是遭人引誘上當。
•有人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對待我們、貶低我們、輕視我們。
•我們不受尊重(如果虐待或侵略性行為同時發生的話,觸發性就會越強烈)。
•我們感到沒面子或是被人貶低或羞辱(如果發生在我們在乎其看法的人面前,觸發性就會越強烈)。
•我們被人冷漠以待或怠慢忽略。
•我們被放鴿子或受困在某處、等待過長時間、預約被臨時取消。
•有人表現得彷彿像是我們不在現場,彷彿我們說的話、我們的感受或行為絲毫不重要。
•我們的經驗不被採信。
•當我們陳述一件有邏輯和證據為依據的事實卻遭人否定時。
三、感覺受到控制
•我們遭受控制,或是身邊有人是控制狂。
•有人告訴我們現實狀況是如何;有人把他們眼中的現實觀點強硬加諸在我們身上。
•有人為我們做決定;有人告訴我們應該要如何感受、怎麼做、如何思考。
四、被人佔便宜
•我們被搶劫或被愚弄、欺騙、詐騙而蒙受金錢損失。
•有人使用了我們提供的服務但不付錢,或是有人欠債不還。•我們沒有得到我們認為我們應得的份。
•我們得到的比他人得到的少。
•我們被人欺騙、捉弄、欺瞞、矇騙或背叛。
•我們被扭曲、誤解、懷疑、抹黑或誣告。
五、感到脆弱
•人們不給予我們支持,或是恥笑我們的感受。
•當我們即將要考試,或是即將收到考試結果時。
•當他人不公平地對待我們,或是當我們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問題卻求助無門。
•我們被人超車時。
•我們開車時,乘客在一旁指揮。
•我們遇到交通事故,或是差點出車禍。
•有人明知道我們不喜歡,卻一直重複惹人厭的習慣或是已承諾不再做的行為。
•一個性經驗勾起不愉快的感覺和念頭,揮之不去地困擾著我們。
六、感情經驗
•我們得罪某人並恐懼後果。
•我們壟罩在對方的過度關心當中產生窒息感。
•一個我們很在意的人告訴我們說他或她要搬走了。
•我們所愛的人不願意為我們犧牲或突然背叛我們。
•我們在意的人不支援我們或是幫著他人來和我們作對。
•有人不把我們的感覺當一回事。
•有人無法對我們的感覺感同身受。
•我們意外撞見最近分手的前任,在約會網站上看到對方的介紹,聽說對方過得很不錯。
•突然意外撞見或必須見到前夫/前妻,或是某個和我們有未解衝突的人。
•我們注意到某個曾經和我們很要好的人現在卻用漠然或疏離的態度對待我們。
七、人際界線方面的顧慮
•有喝醉酒或吸毒的人朝我們撲來。
•有人在和我們調情,或是出現不應當或性別歧視的表現。
•有人正在跨越我們的人際界線,可能是非常大幅度地,例如推翻我們的決定,或是小程度地,例如在家中餐桌或餐廳用叉子直接從我們的餐盤上取食物品嚐。
•有人在催我們,不尊重我們的時間。
•我們被人審視、盤問,或是被逼問一連串的問題,特別是當我們剛到家或到公司的時候。
•有人試圖推銷東西給我們,或是用咄咄逼人的方式來說服我們。
•有人表現得像是自己是權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例如:哥哥姊姊試圖控制我們)。
•某人權威人士拒絕聆聽我們的意見。
•當我們說「不!」的時候卻沒有被尊重。
八、對於發生的事感到不自在
•一位家人或伴侶當著大庭廣眾之面做或說一件讓我們感到難堪的事。
•當我們即將與一位陌生人見面時。
•當我們即將第一次與某人發生性關係。
•有人在談論政治或宗教,但談論的方式令人反感或和我們的觀點背道而馳。
•有人的想法很偏執,或是藉由貶低他人來開玩笑。
•我們因為種族、宗教、經濟狀況、政治傾向、性別、性向、肢體或心理障礙而被人歧視、迫害,或排除在外。
•當我們聽到新聞,強烈反對政客和政府機關的所作所為時。•當我們看到某人在傷害動物時。
九、恐懼可能發生的事
•當我們被某個權威人士像是上司、國稅局或員警質問、控訴或威脅時。
•有人使用帶有批判或威脅意味的既定觀點詞語、行為或手勢。
•有人用意味著拒絕或批判的表情對待我們—例如:皺眉、表現出不耐煩、嫌惡、訓斥、盛怒。
•某人的口氣中似乎帶有威脅、不屑一顧、居高臨下、簡略(尤其如果這種口氣讓我們想起我們父母和我們說話的語氣就更具觸發性)。
•我們被某種迷信或魔力信念所觸發。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會相信自己即將面臨懲罰,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事,或是因為我們很乖所以應該要被獎勵。
有些人不用做上述的那些事就會觸發我們。這個人的出現,或是甚至想到這個人,就會觸發某種反應。如果上述的事件發生在我們所愛的人身上,我們也可能會被觸發。
有些觸發點會帶來雙重打擊。舉例來說,使用上述清單中的一個例子,我們告訴我們的女兒吸毒的危險性,但她拒絕聽話。這會觸發我們,而我們的反應是挫折,但同時也帶有同情心。於是我們拿出科學文獻的證據,她的回答卻是:「你們愛怎麼相信是你們的事。」這再度觸發了我們,因為我們知道她是在說我們沒有事實根據,我們拿出來的只是看法而已。我們的反應又帶著更多的挫折—我們感到自己不被當一回事,而且對方還有居高臨下的態度。請注意,在這個例子中,就像所有觸發事件一樣,對方雖然是扣上扳機的人,但如何被打擊卻是取決於我們自己。
我們也注意到清單上的每一個觸發點在人生和感情關係當中都是必然—所有的觸發點皆是如此。清單所顯示的是人生有時會出現的面貌,以及人們有時會表現的方式。人生中的必然包括失落、不公、痛苦的經驗、失敗的計畫。人類互動中的必然則包括失望、拒絕、拋棄、背叛等可能性。沒有人有資格可以享有沒有觸發點的人生,我們所有人都可能受到其他人和其他事件的影響。幸虧,在此同時,我們所有人也都擁有內在資源可以這樣回應:「是的,事情就是這樣,而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有了這種態度,我們就能更深入地去探索自己,而非無益地去怪罪別人。我們越能無條件地用「是」的態度去接受現實,我們就越不容易被觸發。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觸發點名冊。觸發我們的事物很可能對我們的朋友毫無影響。我們看到某人以堅定、自信的態度回應他人的輕視,換作是我們肯定心煩不已。我們對他心生仰慕,希望也能像他一樣。然而,事實上,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那種輕視並不在他的觸發清單上,因此實際上他根本不需要什麼勇氣去回應。當他被激怒時,很可能就不會以我們在這個例子中所見到的自信去回應了。有時我們稱之為勇氣和無所顧忌的東西,實際上只是因為沒有被觸發而壓抑罷了。
觸發點會引發自我懷疑。我們相信我們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反應。我們不信任我們的內在資源。然而,取得這些工具,能夠促進安心與保障的恢復。同樣地,在情感關係中擁有安心與保障,能夠將平時具觸發性的事物變成沒什麼大不了的。過去很能會刺傷我們的,現在卻能夠從我們身上彈開。
如上所見,觸發點會引起悲痛:我們對失落感到悲傷。我們會遷怒於造成它發生的人。我們會擔心我們無法處理它在我們人生中所留下的那份空缺。當下具攻擊性的反應可能是想要去避免那些悲痛的組成要素。然後我們會推翻一項內在資源,也就是我們本能的
哀悼能力。我們會降低我們處理失落、失望、背叛、痛心的能力。當我們允許自己去體驗悲痛並接受它是人生的一部分時,我們就能發現穿越它的途徑。這能夠增進我們的自我信任;我們有把握我們擁有健康的資源並且能夠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取得。有時我們對某個觸發點的反應會讓我們違背我們自己的原則。舉例來說,我們懷疑伴侶對自己不忠,反應是恐懼、痛心和憤慨,然後我們會越界進入平常時我們會加以尊重的領域,去搜查他的手機、簡訊、電郵,甚至開車跟監。健康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告訴我們的伴侶我們的感受和疑慮,一起用對話或心理諮商的方式去面對問題。
有些觸發點—舉例來說,像是在他人面前被嘲笑—可能不是過去創傷的二度刺激;也就是說,可能並非創傷後壓力的結果。它們可能只是某個真正令人困擾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適當反應。我們可能會因羞恥而崩潰、變得憤怒,或進而報復。健康的反應,同時也是一種可練習運用的反應,應該是留心地說一句「唉喲!」但卻不帶批判或報仇的意味。僅只說一句「唉喲!」我們用的是肯定但非攻擊性的態度劃下了界線並尋求對話。如果沒有合理交談的空間,我們唯一健康的回應方式就是離開現場。大腦邊緣系統的氛圍會掩蓋過前額葉對話!
第一章
觸發我們的事物和原因
在本章中,我們將深入探析觸發點這個主題。我們會學習藉由觸發我們的事物來更加了解自己以及我們的過去。我們會找到方法讓我們從慣性思考和行為模式轉換為有意識的自我掌控,從反應轉換為回應。然後我們的觸發點就會進而轉換為療癒的資源,而我們也會對於我們自己能夠轉變的力量感到更加無比樂觀。
對精神層面而言,防彈衣是不存在的。人生的現實面是,有些事件就是會帶給我們情緒上的衝擊,啟動我們內心的壓力反應—它們會鈎住我們,拉扯著我們的鐵鍊。事實上,「觸發點」(Trigger)這個字眼源自荷蘭文,意...
作者序
導言
有人對我們說了句什麼,突然間我們被一股不祥的感覺所壟罩。有人做了一件事,我們立刻就變得憤怒或感到警覺。有人用某種態度對待我們,讓我們發狂崩潰。我們聽到有人提及和某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過去創傷相關的某個人、某個地方、或某件事,我們整個人立刻就因為悲傷、憤怒、恐懼或羞恥而緊繃起來。當任何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觸發點被啟動了。這種「刺激―反應」的經驗在所有人身上都可能發生。這裡的刺激是隱喻性的,指的是一個「觸發點」或「按鈕」「她說的話觸發了我」、「他做的事激怒/刺激了我」、「我又上鈎了」。我們也可能:會用「這件事引爆了我」來做比喻。
觸發點,可能是一個字眼、一個人、一個事件,或一個經驗所觸及而引發的一個即刻情緒反應—例如:悲傷、憂鬱、憤怒、侵犯行為、恐懼、恐慌,或是屈辱、羞恥。字眼、行為、態度、事件,甚至某些人的出現,都可能會在我們身上誘發反射性反應,而那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舉例來說,我們對突然出現的一個噪音感到驚訝而驚嚇。這個噪音就是刺激物/觸發點;驚嚇則是反應。我們的反應可能是短暫的,也可能維持一段時間。有時候我們在片刻內就能反應過來。有時候則會變成一種頑念,難以甩開。這會削弱我們的權能,讓我們陷入一種不安心和沒保障的感覺。
我們對觸發點的反應經常是過度的,遠超過刺激物本身所帶來的程度,在時間上也比觸發事件應有的影響力要長久。觸發點影響我們的程度和我們臉皮的厚薄成正比。我們對於他人對我們的行為表現越敏感,我們的恐懼、憤怒或羞恥的爆發程度就越強烈。當我們變得較為堅強,更有自信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人朝我們射來的箭其實刺得並不太深。廣義地說,無論是關於我們自己或是社會,我們需要讓自己的臉皮更厚一點,才能應付我們的世界及它所帶來的陰影,而非選擇逃避。如此一來,我們才能面對這個咄咄逼人世界的猛烈攻擊,有勇氣去處理和療傷。
本書就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學會辨識那些會觸發我們的人事物,並了解其原因。這就是我們重新找回力量的方法,讓我們在即刻的反應方面有更多選擇,從處理觸發事件的經驗中去找到療癒的方式。當一個觸發點伴隨著我們過了一夜,停留得太長時,這就是一個警訊。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並加以處理。舉例來說,在工作上有某個人觸發了我們,讓我們在夜晚輾轉難眠。我們必須找他談談,化解衝突,為自己辯解。這就是觸發點如何能夠誘導我們健康邁向更堅定的自我。我們的反應同時也是建立在我們認為觸發點嚴重程度的信念上。所謂的信念其實可能包括假設、錯覺、預測,和臆測。我們的反應從信念首先轉移為一種感覺的表達,然後有時隨之而來的是言語或行動。通常在我們有機會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做才最合理之前,這一切就發生了。觸發點和反應發生得如此之快,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暫停下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做出明智的抉擇。這是因為觸發點會啟動我們的大腦邊緣系統,也就是支援情緒功能的地方,而非我們的前額葉皮質,也就是負責理性思考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大腦邊緣系統形容為一匹馬,時而熱情洋溢,時而狂放不羈。前額葉皮質就像是韁繩。我們都是騎士,擁有不同程度但絕對都有改進空間的技術。
用「觸發點」(與「扳機」同字)來比喻這種對即刻反應的煽動再恰當不過了,因為「槍」,也就是引發我們反應的催化劑,是握在他人手中的。使用「按鈕」這種比喻的說法也是,當我們說「他激怒/刺激了我」(他按了我的按鈕),意味著某人做了某件事,在我們內心引爆了核子反應。當我們因觸發點而「上鈎」時,我們被拉進一個反應當中,但事後卻懊惱或憤怒自己又上鈎了。所有比喻都顯示我們如何失去我們個人的力量。某人或某事劫持了我們的沉著,掌控了我們的情感和行動。這就是為什麼觸發點會誇大我們對它們的意義所產生的感覺、反應,以及信念。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被觸發本身並不是一種功能失調,然而,我們對一個觸發點所產生的反應卻很可能是。
在我從事心理諮詢和教學工作上,我曾聽到客戶和學生表示在近年來被觸發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有些觸發經驗可能是很嚴重的—舉例來說,一位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士兵被一個讓他回想起戰鬥的聲音觸發,或是一位性侵害生還者因為一個觸碰的觸發而讓她回想起施虐者。其他觸發點的相關經驗或許沒有那麼戲劇性,但他人的反應依然似乎能夠掌控他們。本書將探討各式各樣的觸發點以及反應。我希望它能夠幫助你有更透徹地了解並找到解脫,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有些觸發點和反應是如此深刻地烙印在內心深處而且力量如此強大,或許需要一位受過訓練的心理諮詢師,才是邁向療癒的必經之路。
被某人觸發代表他在現實或我們心中地位的重要性是成正比的。例如,我們非常在乎的一個人很可能會因為顯示出拋棄我們的跡象而觸發我們;一個威脅或恐嚇我們的人很容易就能觸發我們,即使對方的本意並非如此;我們暗戀或迷戀的對象無論做任何事幾乎都能觸發我們。當我們賦予他人力量時,我們就等於將他或她的手指放在扳機上—有時那是一觸即發的狀況。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要避免去在乎他人,相對地,我們可以學習去了解並處理我們的觸發點和反應。
有時一個觸發點是即時的,此時此刻,史無前例。舉例來說,當我們第一次聽到一位家人去世,我們會因為悲痛欲絕而哭泣。然而,通常一個觸發點是過去某個經驗的重演。原始的刺激物可能是任何原因,從去年發生的某個輕微困擾到數十年前發生的某個嚴重創傷,通常是發生在我們的童年時期。那些早期的經驗所引發的悲痛是我們尚未完全感受或獲得解決的。因此,觸發點會引發我們希望能夠避免的創傷後壓力。然而,它們也會因此給我們一個活生生的機會去承認並哀悼我們所失去的、那些令人失望的,以及所承受過的虐待。的確,每一個觸發點都是悲傷的催化劑。我們突如其來的反應—例如悲傷和懊惱—正是我們開始表現出悲傷的方式。
一個讓人回顧起古老創傷的觸發事件,在感覺上會像是正在發生一樣。大腦的杏仁核,也就是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會儲存原始的創傷和恐懼反應,但卻毫無時間感、衝擊感,對於我們在那期間的成長和自我強化也毫無感知。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觸發點依然會讓我們感到和童年時一樣無能為力。我們忘記了我們有內在資源能夠幫助我們去處理挑戰,或者我們忽略而沒有去使用那些資源,因為大腦的那個部位沒有在線上;杏仁核已經強佔了所有的頻道。舉例來說,有時候當我們被觸發時,我們會變得沉默、錯愕、麻木。我們的杏仁核讓我們思考的思維變得啞口無言。當我們重新找回我們在精神上的力量時,我們會在事後訓斥自己,我們會想:「我當時應該說......」,但我們無法運用那個心平氣和的思考過程,因為大腦邊緣系統將之鈍化了。觸發點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將我們推向「對抗、逃避、僵住不動」的模式。壓力賀爾蒙會過來湊一腳,全都超出我們能夠立刻控制的範疇—這也是另一個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的原因。
今天,多虧了神經科學—更確切地說,是對大腦可塑性方面的研究—我們得知我們能夠重新編寫神經通路,來改變我們自我挫敗的模式。前額葉皮質可以學習用健康的方式來回應事件。如此一來我們就無需受那些即刻、不理性、計劃外的反應所擺佈。儘管如此,然而,即使當我們建立新的神經模式,反應的衝動並不會輕易消失。我們在精神方面的練習或許多少會有所幫助,但它們不見得總是健全強大到足以完全抵消我們大腦邊緣系統的反應。因此,當我們依然會以令我們感到不自在的方式去反應時,我們無需太苛求自己。相對地,我們可以觀察、學習,然後去實踐。
的確,在有意識的注意下,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可以重新構架事件和經驗,以降低其觸發性。全面啟動的前額葉皮質能夠讓杏仁核一些誇大的反應趨於冷靜。從我們的原始腦移至「講理的皮層」,使我們得以喚起另一種正面並能提高使用資源的思緒。漸漸地,新的思緒就能將它取而代之。聖保羅(St.Paul)曾寫道:「弟兄姊妹們,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純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都是值得
你們思考的。」(《腓立比書》4:8)
當然,觸發點也可能是正面的—一個引發喜悅、情色興奮,或樂觀的刺激:當我們的團隊贏得勝利或當我們看到人類精神獲得勝利的時候,我們會因為被觸發而感到寒顫、喉嚨哽咽;一張過去幸福時光的照片可能會觸發懷舊的溫馨情感;當我們體驗一見鍾情或感受到親吻所帶來的魔力時也會被觸發。但今天,我們在使用「觸發」這個字眼時,大多數都和令人不安及不愉快的事件有關。本書中所探討的就是那種負面的觸發—那種不僅會引發悲傷、憤怒或恐懼的觸發,有時甚至是痛心、羞恥、罪惡感、失望、辜負、懊惱以及絕望的情緒。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反射行為可能是逃避、對抗,或僵住不動—但全都是過度反應。當我們逃避得太快、對抗得太激烈,或僵住不動太久時,我們的經驗感受也會是負面的。
觸發點如果只導致反應,而沒有資源讓我們能夠去應對反應的時候,那就是死路一條。在本書中,我們將學到當我們有工具能夠應對的時候,觸發點不見得一定會導致那樣的後果。我們可以在刺激和回應之間安插第三個選項。我們可以從一個兩部曲的經驗昇華到一個三部曲的實踐:
觸發點>>>反應
可以成為:觸發點>>>反應>>>資源
然後,漸漸地,可以演變成:觸發點>>>資源
我們可以動員內在資源,為的不僅是去應對觸發事件,而是進一步去處理引起它們發生的創傷,去療癒一些創傷後壓力。如此一來,觸發點對我們的影響力也會減弱。我們的感覺會從不安全轉變為更安全,從感到不安轉變為感到安心,也就是自我信任的本質。觸發點是建築在我們無法信任自己的錯覺上。有了內在資源,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其實是可以信任自己的—而且是真實不虛的。
創傷雖然不可能永遠消失,但它可以變成過去式,而非依然造成傷痛的現在式。我們無法完全消除觸發點,但我們也無需如此激烈地去回應。我們可以調整我們被觸發的易感性,以及我們被觸發後的反應。我們可以學習在盲目反應之前事先察覺而止步。觸發點所帶來的影響是可以被鈍化的,而我們的反應時間也可以縮短。我們可以讓觸發機制作廢,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負傷,而只是觸及皮毛。
唯有:我們的目標並非剷除所有的觸發點,而當我們認真去處理我們的創傷,尤其是透過心理治療的過程,才有辦法達到這個境界。這會讓我們對觸發點和我們內心必須去處理的一面之間的關聯變得更有自覺是找到源頭,著手進行等待我們已久的心理和精神療癒工作。這就是如何將觸發點變成工具的方法。隨著我們調度內在資源,有越來越多的日常觸發點可以被轉化為資訊,但卻不會進一步侵襲我們內心的平靜:「噢,他是這樣說的喔。」、「是喔,她那樣做了。」、「看來他們是用那樣的態度看待我的。很有意思。」我們在所有的討論當中都會牢記在心的是,有些創傷令人擔憂的程度和嚴重性如此之高,以至於無法輕而易舉消失,而資源也不會輕而易舉出現。
在本書中,我們將學到我們的內在資源其實正是能夠幫助我們處理感受、體驗、他人對我們做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以及人生百態的能力。資源是一種科技,是讓我們學會很容易就能夠輕鬆、泰然自若、迅速取得的能力。當我們被觸發後,我們無需成為他人言語或行為之下的受害者。我們將能準備萬全去處理朝我們擊來的「眾矢亂石」。後面的章節,將能幫助我們「武裝起來與無涯苦海為敵」,不過,當然是軟性的武裝。
內在資源就像是土壤的含水層滋養著我們。它們能幫助我們去信任所發生的事不會帶來像觸發點一樣的後果:讓我們感到意外震驚、讓我們陷入沮喪、讓我們成為攻擊目標,或是讓我們因恐懼或羞恥而崩潰。我們最佳的內在資源來源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足智多謀、我們的創造力和獨創性去積極處理現實,或閃躲任何朝我們而來的麻煩。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會時而需要去面對超越我們能夠處理的狀況。有時候,內在供給的數量如此之少,根本無法和朝我們襲擊而來的觸發點或危機相匹敵。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需要啟動能夠為我們當下的不足助一臂之力的內在資源:我們需要尋求協助。我們需要外在資源,我們的支援系統,來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我們可以在內心找到寶貴資源,不單是心理層面,還有精神層面。心理學能幫助我們發展內在資源,例如對需求的領悟以及以正確的方式表達並加以履行的能力。我們可以學習控管我們的情感,讓自己擺脫抑制,信任我們的獨創性。靈性提供的資源則包括冥想、正念、免於依戀、放下自負。這裡的每一項都可以成為我們個性上的特質。我們在心理層面所下的功夫以及精神層面的實踐將會相輔相成,來提升和豐富我們的內在資源。這也是身體力行的終極目標。
其他的回應方式可能包括在面對焦慮或威脅時,轉而沉溺於成癮行為。我們可能會藉由食物、性、酒精或其他毒品來面對人生中的難題,這些都會削弱我們的足智多謀。但無論我們的工具變得多麼生疏,我們都可以將它恢復到原有的光澤。以下就是你能在本書中找到的途徑:首先,我們會專注在觸發點上,探討它們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以及來源。然後我們會探討能夠幫助我們處理這些狀況的工具,包括內在與周遭。這些資源包括心理方面、神經科學方面,以及精神方面。接下來,我們會特別關注那些導致悲傷、憤怒和恐懼的觸發點。由於這三項是構成悲痛的要素,我們會特別就那一方面進行探討。我們同時也會探討觸發點在感情關係中是如何發生的。在每一個小節,我們都會找出有用的練習或實踐方法,包括來自佛教的教義。你在閱讀本書的同時,或許會遇到某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段落是讓你想要畫重點的。我建議可以將這些想法寫在一本札記中或是紀錄於平板電腦上,去好好思索它們的涵義。你也可以將它們寫在卡片上製作成一組字卡供你每天練習。在一本書中任何讓我們感到印象深刻的內容,都是一種正面的觸發點,可以指引我們哪裡需要改進。在生命中的許多層面找到療癒是最理想的結果。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問這個問題:「我的內在儲備是否足以應付我當前人生故事中所面臨的觸發點和挑戰?」接下來的章節中將會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為我們人生旅程中所置身的任何神秘處境指引方向。
導言
有人對我們說了句什麼,突然間我們被一股不祥的感覺所壟罩。有人做了一件事,我們立刻就變得憤怒或感到警覺。有人用某種態度對待我們,讓我們發狂崩潰。我們聽到有人提及和某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過去創傷相關的某個人、某個地方、或某件事,我們整個人立刻就因為悲傷、憤怒、恐懼或羞恥而緊繃起來。當任何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觸發點被啟動了。這種「刺激―反應」的經驗在所有人身上都可能發生。這裡的刺激是隱喻性的,指的是一個「觸發點」或「按鈕」「她說的話觸發了我」、「他做的事激怒/刺激了我」、「我又上鈎了」。...
目錄
〈導言〉
第一章觸發我們的事物和原因
第二章創傷與資源
第三章應對觸發點吧!
第四章悲傷的觸發點
第五章憤怒的觸發點
第六章恐懼的觸發點
第七章感情關係的觸發點與資源
第八章精神層面的資源顯示與告知的火焰
〈後記〉附錄:掙脫恐懼魔掌的誓詞
〈導言〉
第一章觸發我們的事物和原因
第二章創傷與資源
第三章應對觸發點吧!
第四章悲傷的觸發點
第五章憤怒的觸發點
第六章恐懼的觸發點
第七章感情關係的觸發點與資源
第八章精神層面的資源顯示與告知的火焰
〈後記〉附錄:掙脫恐懼魔掌的誓詞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