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有過不知從何開始說起的故事?
如果故事的本質是傷痕,
對你來說,
它們是熱鐵烙膚、還是過往雲煙?
有的時候,我們得試著傾聽內心的聲音、擁抱曾經在事發當下感到無助的那個自己,才有機會與躲藏在記憶裡的傷痛告別。
★自塵埃處綻放:致造成傷害與受傷的我們
對你來說,創傷究竟是什麼?
聽到「創傷」一詞,很多人都會想到令人震驚、帶來心理傷害的事件。然而,威脅生活的創傷通常始於「互動時的一小段話或一個眼神」,而不僅僅是我們認知中的表面傷害。
無論是原生家庭帶來的陳年舊傷、日常生活中三不五時會受到的言語傷害與騷擾,還是生離死別帶來的悲痛,你可曾給過自己時間療癒傷口?你可曾想過自己是否已經走出傷痛?
很多人都說「悲傷總要有個期限」、「那些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你也該放下了」,然而,那些人終究不是你,只有身為當事人的「你」才有資格說傷痛已經過去。
★唯有正視傷痛,才能爬出創傷鑿出的巨洞
若想讓壓抑已久的創傷癒合,你得先揭露傷疤、承認它們的存在——創傷需要的是傾訴、發洩,而不是遮遮掩掩。
假如放任這些創傷不管、不去治療它們,它們就會默默在心裡築巢,使你成為帶有攻擊性、高度敏感的人。
雖然不能改變傷痕累累的過去,但是我們可以培養克服傷痛的力量,讓自己逐漸獲得自信、戰勝創傷——如果你能接受這種必然,它將成為你邁向未來的原動力。
★善用走出創傷的5把鑰匙,踏上修復人生檔案的和解旅程
►你曾認為自己的生活因難以忘懷的創傷而變得一塌糊塗嗎?
►你是否曾受到傷害、卻把痛苦藏在心底呢?
►你可曾對無法控制情緒、衝動行事的自己感到失望?
►你想一掃過去的傷痛、展開全新的生活嗎?
很多時候,我們表面上看起來沒事,殊不知那些烙印在心中的傷痛根本不曾痊癒,一旦碰觸,便會彷彿回到事發當下,滾落的淚珠燙得讓人收不住手,看似結痂的傷口又會再次撕裂開來。
你需要撫平那些悲傷的印記,讓自己有再次前進的力量——請試著成為自己的內在指南針,找出始終躲藏在「沒關係」這句話背後的「真正的自己」,唯有覺察那些情緒與傷痛究竟從何而來,才有機會好好哀悼人們看不見的傷痕,讓時間慢慢療癒傷口、走出傷痛。
有一天,或許你會發現,當你可以完整說出這些情緒時,那就表示你的創傷開始癒合了。
作者簡介:
孫廷沇(손정연)
「你的心,還好嗎?」
「關心著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沒有時間回頭』、『現在的心情如何』的你」的人、「拍拍你的背,安慰你『覺得不好也沒關係』」的人、「給你鼓勵,說你『就像是一道光』」的人、「在數不清的日子裡,一直支持你」的人——盼望自己能成為這樣的人,目前是為許多人開立心靈處方的諮商心理師。
現為So Story心理諮商培訓代表,同時擔任法務部矯正委員、東部拘留所品德委員。二○一二年成立免費情緒治療社團「心理夜沙龍」,為弱勢族群進行心理諮商,使他們在艱難的生活中獲得自癒能力。此外,還經營了閱讀療癒文章的諮商頻道「三十二天的安慰」,不間斷地透過文學與藝術的療癒力量,努力向大眾傳達這世上絕無僅有的暖心慰藉。
代表作是為了理解既捨不得對方、又受不了彼此的母女關係而寫的《我和媽媽保持距離中》(暫譯),以及二○一六年入選世宗圖書教養部門、講述如何保護自己免受職場情緒勞動的《致今天也邊受傷邊工作的你》(暫譯)。另著有《感性,放空後再填滿吧》(暫譯)、《早知道的話,我的愛情會不會比較不一樣》(暫譯)、《解開複雜關係的技術》(暫譯)。
譯者簡介:
Loui
大學考取韓文系,以交換生身分旅居韓國一年。期間除了語文研修,也把握機會到各城市旅遊,用身心靈感受韓國。畢業後進入電子及遊戲產業,透過不同產業的思維和系統,拓寬翻譯領域,擅長標準文件化和臨場翻譯等。持續精進韓文,並相信語言不只是書寫工具。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暖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暖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章節試閱
◎傷人陷阱:雙重束縛
在職場或社交聚會上,我們時常遇到說話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且使對談者感到難堪的人。與這種人對談時,往往會覺得自己陷進無法逃脫的沼澤中。
***
「哎呀,大家瞞著我在這裡吃好料呢。」
「啊——金部長,您來了啊。一起吃吧。」
「沒關係啦,沒事、沒事。不用在意我。」
有個職員旅遊回來,帶了一些伴手點心,由於分量不多,於是大家決定聚在一起分食,沒想到卻被金部長說得好像大家刻意排擠他一樣。最終,變得尷尬的職員們只能悄悄回到自己的座位。
其實,金部長每次與他人對話時,都是這副德性。
「吳專員,你討厭我嗎?聽說你申請轉調其他部門啦?」
「啊,金部長,那件事我還在考慮。其實,我入職以來一直想負責那項業務,恰好最近又缺人,我正想找您討論呢。」
「不是啊,我之前到其他部門的時候,吳專員立刻調到這個部門。現在我來這裡,你又想去其他部門了。我說你呀,該不會是因為討厭我才這樣吧?」
「唉唷,怎麼會呢。」
「不要緊,有機會當然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啊。不用在意我。」
***
站在吳專員的立場,必定很難摸清楚金部長的想法。金部長說的話表面上沒有惡意,但整體氛圍又像另有意圖,令人相當在意——不得不說,實在難以分辨他是真的動怒,還是只是為了表示親近而開玩笑。
為何有些人會用難以捉摸的言詞來試探別人呢?簡單來說,這是因為他們對雙方的關係沒有自信。
由於擔心自己說出真心話會被當成俗人、利己主義者或老頑固,而且也傷自尊,因此,他們隱藏「就算這樣,我也是頗厲害的人吧」、「到了我這種程度,應該有資格得到稱讚吧」、「我這個人還不錯吧」等真實想法,以模稜兩可的話語操縱對談者的反應,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說話方式會帶給他人壓力與傷害。
德國知名心理治療師巴貝爾.瓦爾德茨基(BärbelWardetzki)於著作《你無法對我造成傷害》(暫譯)中,將人們無意間犯下的傷人陷阱統整如下:
①無論回答什麼,都會答錯的「雙重束縛」。
②滾動式修正的「雙重標準」。
③以愛為名,期望完全得到理解的「隱性期待」。
④沒有提出明確標準,要求無條件服從的「答定你」。
金部長不明就裡的模糊說詞便屬於第一個陷阱「雙重束縛」(DoubleBind)——雙重束縛是一種不連貫、矛盾的對話,外顯的訊息不同於內在的訊息。
使用這種說話方式的人一旦聽見別人稱讚這次的企劃案不錯,就會反問對方是否認為先前的都不怎麼樣;如果有巧克力和起司兩種口味的蛋糕,他會在你選擇巧克力時問你是不是討厭起司。或許說話者覺得這不過是日常對話,但聽者常常因為不知道該做何反應而感到尷尬、驚慌。
◎以無心之言造成傷害的人
「答定你」是不亞於雙重束縛的傷人說法之一。說話帶有此風格的人往往會誘導對談者說出自己想聽的話。
***
主管:「隨便推薦一個適合午餐講座的餐點吧!」
員工:「韓式便當好嗎?」
主管:「不會太麻煩嗎?」
員工:「想要簡單一點的話,加州捲或海苔飯捲如何?」
主管:「不會太普通嗎?」
員工:「那漢堡呢?」
主管:「吃起來不方便。」
員工:「那您覺得什麼比較好呢?」
主管:「適合大家一起坐著吃的不是披薩嗎?」
員工:「好,我去找找披薩店的菜單。」
***
自始至終,主管的答案早已決定好了。假如這種對話不斷重演,下屬便會意識到自己的意見毫無意義,毋須再多言,而且到了某一天,主管也會開始批評下屬被動,對下屬施加更多的壓力。
反之,偶爾也會出現讓我們變成加害者的陷阱。我們會生氣或傷心地向親友傾訴自己受到的傷害(如果有受傷的人,當然也會有造成傷害的人),但奇怪的是,不曾有人去說自己傷害了別人——這是因為就算我們傷害了別人,也不會發現自己帶給別人傷害,而「雙重標準」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大部分的人處於壓力狀態時,大腦的感覺神經會變得極度尖銳又敏感,讓人感到不安、憂鬱或過度執著。一旦處於不好的狀態,就連平時不成問題的事都會觸動神經,讓人變得不可理喻、反覆無常。
人們其實知道自己不該說哪些話,舉凡令自己不開心的話、帶給自己壓力的話、會使自己受傷的話,別人同樣不喜歡。
然而,大家都選擇遺忘。
◎想把他人踩在腳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
一個人如果喜歡剝削、刁難他人,行為模式與特徵將會趨近於「自戀型人格障礙」。他們沉浸於特權意識,認為自己可以把他人踩在腳下,脅迫對方服從。要是有人不崇拜自己,或者出現比自己更受矚目的人,就會感到煩躁,認為自己遭受無視、自尊心被踐踏。於是,他們會不擇手段地散布惡意謠言、敗壞他人名聲或挑撥離間,使其在朋友圈中被排擠,直到對方深受傷害、身陷困境之後才肯善罷干休。
過度自戀的自戀者們為求他人的肯定,往往誇大自己的作為,而且還會貶損自己的眼中釘或讓自己感覺受到威脅的人。假如事情進展不錯,就是「多虧有我」;假如事情不如預期,就是「別人害的」,有問題的永遠不是自己。他們欠缺同理心,絲毫不在意別人受到的壓力與傷害。之所以會如此,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拋棄幼兒時期以自我為中心的「偉大的」自我形象(Self-Image)。
年幼的孩子們以為所有的事都能隨心所欲,所以夢想大多是不現實的虛幻想像。不過,這些只顧自己的孩子們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然地與他人交流,在學校或社會中體驗適當的失敗與挫折,藉此了解並接受「優越的我」和「劣等的我」是一體兩面的存在。
多數人能透過各種不同的經歷得到平衡的自我概念,但過度自戀的人卻因為無法放棄不現實的優越感,行為舉止就和駕照筆試勉強及格之後就以為自己是賽車手、能抓著方向盤在市中心疾馳的人一樣——儘管身體已經長大成人,仍以公主或王子的身分活在三歲小孩的幻想世界裡。
幾乎沒有人能夠戰勝陷入極度自戀、難以同理他人的自戀者,而且還能不被他們的傲慢舉動所傷。他們不僅讓人感到委屈、憤怒,同時令人迫切地想要報復。與他們正面衝突,固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但我們也不能繼續忍受下去。因此,我們必須使用不同於他們的做法。
◎當你遇到自戀狂時:最好的策略是「不回應」
強烈自戀的人有著與生俱來的「空虛」情感,你可以想像那是外表看起來很大、裡面卻空蕩蕩的椪餅,我們能從兩個層面推敲出內心空虛的他們所抱持的真實想法。
①他們在童年受到過度保護,致使他們變得狂妄自大,直到認清自己不完美的現實之後,他們不禁對此感到頹喪:萬一被人揭穿自己不是擁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一切都只是特效而已,究竟該如何是好?屆時想必會非常尷尬和丟臉。這正是他們對坐立難安的自己感到羞愧的原因。
②假如他們在忽視與虐待中歷盡匱乏與挫折,卻始終不放棄、堅強地活下來,又會有什麼想法呢?當然是覺得自己比誰都可憐,強烈地認為悲慘的自己不能繼續受罪,自然會對成功相當執著。
總而言之,他們想恢復因自卑而受到打擊的「偉大的自我形象」——要是被別人發現自己的傷疤,將會有損自尊心,所以必須成為兇猛的野獸,利用攻擊和剝削他人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堅持下去。
如果想戰勝只顧自己的自戀者,我們該做的就是不回應。當他們設計好一切、無論我們說什麼都不是答案的時候,這個方法能使我們不因他們而動搖。為了治癒創傷,我們往往用盡全力理解自己與對方,但有的時候,「保持表面關係的距離、不勉強自己理解」反倒是讓自己不再受傷的治療方式。
如果不想被深陷特權意識的自戀者當成情緒垃圾桶,請牢記下列注意事項:
★面對他們的要求,不需要以過多的同理心或憐憫照單全收。
★不要因為對方的批評或感情攻勢而動搖。
★最好不要抱持以牙還牙的心態。
★必須分清楚你我。
◎自戀型父母的小孩難逃相似迴圈
我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始終對一件事感到很訝異——許多表面上看起來很幸福、具有穩定社會地位的人,其實都曾在父母的忽視和虐待中度過痛苦的成長期。其中最令人心酸的,莫過於在自戀型父母的扶養下長大的人們。
自戀型父母總是一再忽視與虐待子女——這裡說的虐待包含身體與心理上的虐待,就算不是使用物理暴力,恣意操縱或強迫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將子女視為財產的言行也屬之。
這類父母極度欠缺同理心,一點也不好奇子女想要什麼或有什麼想法,他們教育子女「不必擁有獨立的想法與意見,唯有聽從父母的指示才是正解」,因此,他們的子女通常沒有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對自己的人生也毫無期望,只能無可奈何地成為一個百依百順的人。
儘管周遭的人都勸他們盡快逃離自戀型父母,遺憾的是他們往往有「共依存」(Codependent,依附關係)傾向,很難輕易離開父母。
依附在自戀型父母身邊的子女,通常有著看人眼色、全然迎合他人的共依存傾向,因為早已習慣隱藏和壓抑自己的感受,所以對於痛苦的忍受力自然也很高。對他們來說,如果不是被打得半死,區區瘀青絕對談不上虐待。
由於父母總是代為決定一切(連情緒和想法也不例外),所以當他們察覺自己的真實感受時,往往只會感到自責與畏懼。據此,由自戀型父母帶大的人時常在其他人際關係中(特別是戀愛關係)帶入自己與父母相處的公式,他們很容易被越界操縱自己的人吸引,並且再度陷進主從關係的泥淖之中。
◎來自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傷害
當我們看到一夜之間發生的事件或事故等相關新聞時,偶爾會出現「我沒事就好」、「我的小孩(家人)沒事就好」等有點自私的念頭——嘴上說著最近的青少年真令人懼怕,卻又帶著憂慮與希望參半的想法,尋思著出現在新聞上的那些青少年應該不是自己的小孩。
事實上,進行父母教育或諮商的過程中,經常有人提到「我的小孩很善良,只是交錯朋友了」、「他在家的時候都很乖,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夫妻再忙也一定會顧及孩子,真不知道他還有什麼不滿」——他們通常不看問題的核心,老是以責怪別人的方式逃避責任。他們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他們普遍對自己身為父母的身分沒有自信,所以才會出於自責,進而做出防禦的行為。
人從出生到死亡扮演過無數角色。其中,「父母」被選為最困難、最辛苦的角色,而這也意味著這個角色十分重要——特別是成長階段的小孩,對他們來說,父母是關係著人生光明與否的重要人物。
大部分的來談者說到心底的傷痛根源時,都會想到父母——尤其是小時候從父母口中聽到的指責,就算已經過了十幾年,它們依然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中。
***
我在課外活動遇到了十七歲的明洙,挑選情緒卡片時,他選擇了「委屈」。明洙很不滿父母,因為他們時常吵架,三天兩頭指責對方——看著這樣的他們,明洙感到相當痛苦,不想繼續待在家裡。
高中一年級的寒假,他和三個朋友一起離家出走。終於不用看到父母爭吵的樣子,也不必聽他們罵自己「笨小孩,長大能做什麼?嘖嘖」,這讓明洙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白天,他和朋友到網咖打遊戲;晚上,就到公園喝酒。過了三天左右,他花光了從家裡帶出來的錢。可是,他不想再回到那個家。一開始,他到便利商店偷東西。後來,他把年紀較輕的學生帶到巷子裡,搶走他們的錢。
明洙覺得很後悔,要是當初沒有離家出走,人生會有所不同嗎?如果自己沒有跟著那些朋友走的話,又會怎麼樣呢?他想了很久很久,最後得到一個結論——這全是因為父母不關心自己。
***
行為偏差的兒童(青少年)們的共同點,就是父母的負面教養態度,這對子女的偏差行為影響甚大,主要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
①父母對子女是否關心
②父母的人生態度是否值得子女尊敬和信賴
如果明洙的父母平常會關心他的行為,明洙還會偷東西嗎?他說不定會抱怨父母多管閒事,但不會輕易偷竊。因此,專家們才會異口同聲地表示,青少年、兒童問題幾乎百分之百與「家庭問題」有關。
◎失去的一切同等重要
我們經歷的創傷多半與失去有關,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經歷一次以上的失去。我們通常會從失去中漸漸復原、適應,但有些失去會帶來心理創傷。
首先,我們應該先停止區隔「失去」的嚴重性。大眾普遍認為配偶或子女的死亡是令人茫然失措的失去,離婚、道別、寵物的死亡則是比較輕微的失去,但對於個人來說,失去的一切同等重要。
***
六十多歲的慶玉失去一起生活九年的寵物犬之後,難以承受悲傷,最終來到了諮商室。
慶玉在丈夫過世後開始飼養寵物犬,牠在她最辛苦的時候陪在她身邊,成為勝過任何人的安慰者。慶玉吃飯的時候,牠會趴在腳邊靜靜等待;慶玉難過流淚的時候,牠會鑽到她的懷裡,用臉磨蹭她的臉頰,讓她停止哭泣。
她很自責,不停地說著「如果當初我多帶牠去運動,牠是不是就能活得久一點?」、「要是當初買更營養的飼料或零食給牠吃,現在又會怎麼樣呢?」。
她原本以為自己能夠好好克服這件事,但周遭的親友卻對此不以為意,還說她太軟弱了。「只是死了一隻狗而已,有必要這麼難過嗎?」、「難道世界上沒其他事情好悲傷了嗎?」……這些反應令她愈來愈沮喪,也很受傷。
***
在情緒心理學中,「悲傷」被歸類在分手、分離或失去熱忱時的情緒,這種情緒來自於因為離別而獨自一人或失去談心對象的情況——尤其是失去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依戀對象時,抑或無法認清現實、充分哀悼,或者悲傷的情緒無法得到旁人的認同時,可說是「被剝奪的哀悼」。慶玉被剝奪哀悼的同時,也被剝奪了復原的機會。
心情煩亂或悲傷時,你會與誰對話?要知道,「是否與他人存在信賴關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坦率說出愧疚的心情與自責感,或者討厭某個人的想法,都是治癒創傷的必經之路。
◎改變負面情緒的替代性思考訓練
「沒有人會理解我」、「大家知道真相後,一定都會離開我」、「要是不能做得跟別人一樣好,我會惹人厭的」、「絕對不能失控」等這類的負面思考源自於焦慮、恐懼、憂鬱等負面情緒。此時,如果不能辨別自己的情緒,而是選擇加以壓抑,將會使痛苦更加強烈。
要是你持續感受到憤怒、悲傷、恐懼等,最好提出一些替代性思考問題,好好緩和你的負面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所有的想法中,最客觀的是哪一個?
★當別人遇到同樣的情況時,他們會怎麼做?
★怎樣的想法可以幫助我實現心願(目標)?
★怎樣的想法對我有利?
此外,若想讓壓抑已久的創傷癒合,你得先揭露傷疤,因為壓抑會帶來不安,而不安將再度打造出我們心裡的巨大咚咚。這麼一來,創傷將永遠困在心中。
假如你不想讓過去成為動搖現在的傷疤,那你就該承認那些創傷——創傷需要的是傾訴、發洩,而不是遮遮掩掩。
存在主義哲學(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將「死亡」選為人類成為終生焦慮的動物的首要理由——儘管死亡是人類不可避免的明確未來,但同時也不甚明確,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會面臨死亡。為了應對死亡帶來的恐懼,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提出「超越死亡或面對死亡將能有所助益」的論點。
塞內卡(Seneca)說過:「唯有準備好結束生命的人,才能享受生命真正的滋味。」逃避死亡的人對自己無法改變的現實感到無力,但接受死亡的人可以從死亡的焦慮中解脫。矛盾的是,那些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誓言人生要過得毫無遺憾的人,反而因為死亡活出積極人生,不再被焦慮左右。
創傷也一樣。雖然很遺憾,但我們終究不能改變傷痕累累的過去,然而,如果你能夠全然接受這種必然,它將成為你邁向未來的原動力。
◎傷人陷阱:雙重束縛
在職場或社交聚會上,我們時常遇到說話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且使對談者感到難堪的人。與這種人對談時,往往會覺得自己陷進無法逃脫的沼澤中。
***
「哎呀,大家瞞著我在這裡吃好料呢。」
「啊——金部長,您來了啊。一起吃吧。」
「沒關係啦,沒事、沒事。不用在意我。」
有個職員旅遊回來,帶了一些伴手點心,由於分量不多,於是大家決定聚在一起分食,沒想到卻被金部長說得好像大家刻意排擠他一樣。最終,變得尷尬的職員們只能悄悄回到自己的座位。
其實,金部長每次與他人對話時,都是這副德性。
「吳專...
目錄
序
第1章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1 所以你想說什麼?
2 只是想對你好
3 問題出在瞬間爆發的情緒
4 實在難以置信
第2章 願我能將熱切的心意傳達給你
1 當時應該守住自尊心
2 想要逃跑的時刻
3 相處時反覆出現相同的模式
4 明明做錯事的是他,為什麼是我受傷?
5 太有本事也是個問題
6 帶給我最多傷害的竟然是母親
7 決心改變情感的記憶
第3章 致獨自壓抑的心
1 擔心別人眼中的自己很奇怪
2 老是負面思考的原因
3 這真的是理所當然的嗎?
4 當內心充滿莫名其妙的焦慮時
5 某天,找上我的罪惡感
6 不曾撫慰過的心
7 失去的一切同等重要
第4章 走出創傷的五把鑰匙
1 第一把鑰匙:處理生鏽的情感
2 第二把鑰匙:與自己保持距離
3 第三把鑰匙:得到同理的力量
4 第四把鑰匙:改變記憶的脈絡
5 第五把鑰匙:放下
序
第1章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1 所以你想說什麼?
2 只是想對你好
3 問題出在瞬間爆發的情緒
4 實在難以置信
第2章 願我能將熱切的心意傳達給你
1 當時應該守住自尊心
2 想要逃跑的時刻
3 相處時反覆出現相同的模式
4 明明做錯事的是他,為什麼是我受傷?
5 太有本事也是個問題
6 帶給我最多傷害的竟然是母親
7 決心改變情感的記憶
第3章 致獨自壓抑的心
1 擔心別人眼中的自己很奇怪
2 老是負面思考的原因
3 這真的是理所當然的嗎?
4 當內心充滿莫名其妙的焦慮時
5 某天,找上我的罪惡感
6 不...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