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投資者不可不知的交易心理學
別讓心理的黑洞,成為虧損的破口!
重設對獲利的期待,財務自由之路更穩健安心★總是長線的眼光、短線的操作?好股抱不住,往往是因為缺乏心理彈性
★著急獲利卻越賠越多?或許是生活的壓力,讓你失去了交易的心理餘裕
★心理狀態也會影響投資決策?不夠了解自己,當心過度交易或越攤越貧
◤越急於跳脫生活的痛苦,越容易掉入投機的深淵
不良的投資績效與交易表現,往往源自不順遂的生活!越急於跳脫痛苦的環境,就越容易想不切實際地大賺一筆,在市場上把交易計畫與投資紀律拋諸腦後,換來小賺大賠的結果。
不想當一輩子「韭菜」,除了學習交易技術外,關鍵還在你如何面對生活、面對自己,以及覺察心理狀態。交易心理教練鮪爸將在書中分享自己身為過來人的經歷,與你一同審視自己的生活與成長脈絡,幫助你將過去的心理破口,轉化為未來的投資優勢!
◤何必羨慕「本多終勝」?心理彈性才是關鍵優勢!
許多投資人對大戶、機構是又羨又恨,認為他們不過是「本多終勝」。然而資金多的真正優勢,在於其所帶來的「心理彈性」,讓他們能更理性決策。
更重要的是,不是只有「本多」的人才有這樣的心理優勢,你也可以!透過書中分享的訣竅,縱使沒有大戶資金,你依然可以有更好的心理彈性與風險耐受力,鍛鍊出穩健獲利的交易能力:
▶學習部位管理
▶改善生活品質,提升情緒穩定度
▶反思交易資本與心理狀態的關聯
◤克服投資中的焦慮與恐懼,讓你的投資更穩健!
資訊爆炸時代,市面上不乏交易技巧的書籍、課程、文章,還有多如過江之鯽的交易資訊。但是,我們卻很少回過頭檢視自己,是否具備市場贏家所需要的心理彈性,以及自我覺察與管理的能力。
鮪爸擁有心理學專業背景、擔任心輔官及輔導長5年以上經歷,以及10年以上交易實務經驗,協助過近百位交易同好探索交易心理。透過書中的分享,他將陪你一起從「心」鍛鍊,梳理你在投資過程中遭遇的焦慮與恐懼,養成更強健有彈性的心理肌肉,找到平衡投資與生活的支點,改善使你大賠的心理陋習,讓獲利更穩健!
作者簡介:
【交易心理教練】
李哲緯(鮪爸)
喜愛心理學的兼職交易者,諮商心理所準研究生(預計2023年9月入學)。
高中畢業後開始學習投資理財,並進入心理學系就讀。22歲畢業時慘賠破百萬,再逐漸從交易市場爬起來,對交易者與投資人會遭遇到的歷程深有體會。在長達10年的心理學修練與大起大落的投資交易路上,最深的體悟就是「交易與生活一體兩面」,你在生活中的心理狀態與特質,同樣會反映在你的交易上。
曾任空軍輔導長、心輔官共5年,輔導個案超過100位、心理演講及授課次數超過100場。為更深入投資心理學與心理輔導領域,並有更多時間做交易與交易心理學的研究,毅然選擇賠償公費提前退伍,希望成為更專業的心理專業人士。
現於交易之餘,經營交易心理自媒體「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FB粉絲專頁、「投資心理室」Podcast,推廣投資心理、交易心理與財富心理的知識,並已協助超過百位諮詢者探索交易心理。
學歷:國防大學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心理組
經歷:
1. 空軍心理輔導官2年以上。
2. 空軍輔導長近3年。
3. 國軍心理輔導幹部儲訓研習班「自我探索與敏感度訓練」、「個案輔導技巧」、「團體輔導」課程 授課師資(共3屆)。
4. 累計心理輔導官兵個案超過100位(輔導時數超過1000小時)。
5. 心理相關演講及授課次數超過100場。
6. 1年內透過交易心理自媒體順利協助超過100位諮詢者(文字、視訊諮詢)
Podcast:投資心理室 https://portaly.cc/lifeinvestor
Facebook: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 https://www.facebook.com/PsyLifeinvestor
Blog:鮪爸的交易心理輔導室https://lifeinvestor8.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Eddy哥|「當沖E群贏家」社團版主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陳家正|諮商心理師
馮震凌|「William Feng的操盤筆記」版主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楊嘉玲|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葛瀚中(Mgk)|《「我炒的是人生,不是股票!》作者
資工心理人|「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版主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Eddy哥|「當沖E群贏家」社團版主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陳家正|諮商心理師
馮震凌|「William Feng的操盤筆記」版主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楊嘉玲|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葛瀚中(Mgk)|《「我炒的是人生,不是股票!》作者
資工心理人|「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版主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章節試閱
【試閱1】家庭的傷,會影響你用錢的心
有次帶小孩出去玩的時候,我在一個旅遊景點聽到某個小女孩的哭聲,她因為想買一個不到百元的泡泡棒,被她爸爸大聲斥責拒絕。
「哭啊你哭啊,沒人會理你!」爸爸在女兒旁邊大聲叫。
「買那個,就沒錢吃飯了。」爸爸接著哀怨地說。
看到這場景,讓我想起了我父親。
父親常把物質的「經濟效益」擺在子女的需求之前,幾乎不嘗試了解我們的喜好與渴望,而當時的我們也沒有足夠能力同理他的顧慮,「金錢焦慮」也就自然而然地世代傳遞。那時還不成熟的我,把父親的不願花錢,視為不愛我們,也埋下「賺很多錢,才能過好生活」的非理性信念。
這個錯誤信念,導致我一開始的投資和交易產生極大偏差,滿腦子都只想「我能夠賺多少錢」、「我還能用什麼方式拚到更多錢」。《匱乏經濟學》(Scarcity)有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叫做「隧道視野」(tunnel vision),當你產生匱乏的狀態時,你的眼光只會集中到隧道出口的那道光,其他東西都看不見。
世襲著財務不安全感的人,通常都會有這種隧道視野,眼中除了錢,很難看到其他更重要的東西(例如:風險、重要的技能與意義感等)。
因為有隧道視野,導致做決定的時候,為了達到目標,得冒很大的風險,當風險發生,自己又陷入上一輩相同的困窘處境。
直到自己因為太過貪婪,在交易過程中過度槓桿而虧損,賠得遍體鱗傷之後,才發現源自家庭的金錢傷口,對我的交易有著這麼大的影響。
家庭的傷,往往會對交易產生不小的影響,有些人因為對家庭有愧疚感,想賺很多錢彌補家人;有些人從小被爸媽冷落、瞧不起,想透過交易爆賺來證明自己;也有些人因為家道中落,想靠用力投資,來翻轉命運。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問題,非常恭喜你,你是幸運的一群;如果你有,建議你要花時間釐清家庭的傷,是如何影響著你的交易與理財,以便在犯大錯、大虧損前及早預防。
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一輩子,不幸運的人用一輩子療癒童年。
在交易中,童年成長的負面經驗會干擾你的決策、影響你的情緒波動。不過,你要記住,長大後,你已有能力可以決定要活成什麼樣子,並阻止不好的過去繼續傷害你、影響你的財務心理與交易心理。
【試閱2】虧損是必要之惡
交易心理諮詢時,遇到許多來談者的問題都是「過度要求高勝率」。會有這樣的現象,跟心理的「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有關,心理學家康納曼與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1979年的研究顯示,損失帶來的負向感受是獲利正向感受的2∼2.5倍。
「虧損」這個負面結果,也會喚起你的自我否定、自卑及自我認同感不足等負面感受,讓你想要逃離而盲目地追求高勝率(70∼80%以上)。然而過度追求高勝率容易使你的交易失去彈性,也可能促使你過度交易,增加無謂的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整體獲利。
要知道,交易跟創業相似,虧損是無法避免的成本。
導致你交易出現問題的,通常不是「虧損」這件事本身,而是你對虧損產生的「非理性反應」。當你認清虧損只是否定你的操作,而不是否定你的人格時,你才能正視「虧損只是成本」這件事。
當我遇到害怕虧損的諮詢者時,都會給他們三個建議(前提是期望值相同):
一、改變交易方法,追求心理舒服的高勝率
因為改變心理狀態、探究心理困擾對交易者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我會先提供一個折衷的交易方法: 犧牲賺賠比。
高勝率並非無法辦到,你只要犧牲掉賺賠比,就能換取較高的勝率。舉例來說,把原本設定虧5 元、賺10 元(不容易達到、勝率較低)的賺賠比,變成虧5 元、賺5 元(容易達到,勝率較高)的賺賠比。
像這樣提前出清獲利,就是一個典型犧牲賺賠比、換取勝率的方法。操作手法相對長線的交易者,為了要讓心理舒服而來諮詢時,我會跟他們說,想要「立即」避免心理煎熬,可能就得捨棄原本相對長線的交易方式,縮短交易週期(降低賠率),當你提前獲利,就能減緩心理折磨。
這個方法雖然速成,但缺點是交易成本會提高,也會打亂交易策略,可能治標不治本。
二、調整交易心理期待與認知,符合理性操作
這個方法是我比較建議的,交易基本上需要理性操作,例如達到停損點要出場、順勢賺錢單要續抱等。我們的交易做不好,主要是心理的困擾、對虧損的厭惡等干擾了理性操作的執行。
所以我們需要調整對交易的心理期待與認知,排除非理性的想法(比如追求完美交易、每次結算獲利及精準訊號等)。
當你能及時辨識出童年經驗、工作與生活的不如意,以及對未來的恐懼,會如何影響到你對虧損的認知時,就是改善交易的起點。
三、設定損失上限,界定風險範圍
開始從事交易與投資的部分,你首先要做的是「資金管理」、「虧損控制」及「風險控管」,獲利是其次的考量。又或者說,獲利是前面幾項做好之後,配合行情順勢後自然會得到的。
特別當你虧很多錢之後,你要開始限制自己每天能夠賠的金額,當你把虧損控制住了,你就知道自己投資最差的狀況是什麼,搭配你目前的現金流,你就會有控制感。
舉例來說,你每個月可以用的交易閒錢是2 萬塊,除以20 個交易日,以勝率50% 計算,表示你每天能夠虧損的上限大概是2000 塊,當然你如果還有更多的資金,可以設定更高的上限。
一定要把自己能夠虧損的上限抓出來,最大虧損控制住了,才會有穩定的交易心理,這是最基本的投資控制感來源。
【試閱3】能賺多少錢,是市場決定的
當策略與心態都調整好後,剩下的獲利問題,就交給時間跟市場決定了。
「你能賺多少錢,不是你能決定,是市場決定的!」我剛開始學交易時很討厭聽到這句話,那時覺得這是「弱者的藉口」,聽起來像是賺不到錢後為自己開脫的廢話。但當我在交易中跌到頭破血流後,再次看到這句話,才發現自己繞了一圈,又回到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原點。
許多人來交易諮詢時,常跟我說「想靠投資多賺點錢」,第一時間我都沒有回應什麼,但內心總會想起「能賺多少錢,是市場決定的」這句話。以前剛學投資時真的很衝,老想要把各大交易門派的功夫學齊,覺得「學越多招,投資報酬率越高」,也能早日成為少年股神。
但實際上,交易,只是把你的「交易假設」放在市場上驗證而已,損益是交易假設跟市場波動互動的結果。再精密的交易假設,遇到不如意的波動樣態,也只能摸摸鼻子等待,或找尋其他市場或商品。
你可能會納悶,難道真的無法改變損益嗎?其實還是有的,「選擇(風險)」與「資金(大小)」可以影響投資的盈虧幅度。
選擇跟資金,如何影響你的損益呢?從選擇(風險)角度來看,如果你把勝率拉高,犧牲賺賠比,只要心臟夠大顆,把風險耐受度提高,損益的「波動」自然會變大。
舉例來說,買進某檔股票,原本你的交易框架賺賠比是2(停利10%,停損5%),為了明顯增加獲利次數(提升獲利決定感),你可能會把停損拉大,降低賺賠比,變成停利10%,停損10%。但實際上的期望值(勝率 × 賺賠比)沒有改變太多,甚至MDD(Max Drawdown,最大交易回落)可能會讓你情緒失控到畢業。你以為的損益增加,只是損益的波動結構改變。
而資金的部分,就是投入的金額,你只要多砸錢到市場裡面,賺的錢當然有可能變多,這是基本的數學問題。等式左邊乘上錢的倍數,右邊的收益自然也會加倍,所以累積資本為什麼很重要,因為這才是實際有效提升獲利的好方法。
撇開你的個人選擇與資本,好的交易策略能有怎樣的獲利,還是得看市場當天波動的樣態,是否符合你的假設(交易邏輯)。不要每天想著賺很多錢,事實上,在沒有累積資本的情況下,你只是靠著放大風險(槓桿)或改變損益的分布,來增加特定日的獲利,總體結果還得靠「交易假設(邏輯) × 交易執行力 × 市場波動」的結果。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納悶:「難道真的沒有交易的聖杯嗎?」我認為有的,其中一個明顯的聖杯,就是「心理穩定度」,當你心理穩定度高,交易中的雜訊就不會影響你在盤中的情緒調節與交易執行力,減少容易造成虧損的決策。
好的風險意識與投資計畫,也能讓交易心理更加穩定,交易的本質並沒有那麼複雜,難就難在「無法接受簡單的事實」,難在「無法做到簡單的行動」。如果你能夠想透,最終交易的結果,說穿了也就僅是「賺該賺的錢,賠該賠的錢」而已。
【試閱1】家庭的傷,會影響你用錢的心
有次帶小孩出去玩的時候,我在一個旅遊景點聽到某個小女孩的哭聲,她因為想買一個不到百元的泡泡棒,被她爸爸大聲斥責拒絕。
「哭啊你哭啊,沒人會理你!」爸爸在女兒旁邊大聲叫。
「買那個,就沒錢吃飯了。」爸爸接著哀怨地說。
看到這場景,讓我想起了我父親。
父親常把物質的「經濟效益」擺在子女的需求之前,幾乎不嘗試了解我們的喜好與渴望,而當時的我們也沒有足夠能力同理他的顧慮,「金錢焦慮」也就自然而然地世代傳遞。那時還不成熟的我,把父親的不願花錢,視為不愛我們,也埋下「賺很...
推薦序
【推薦語】
去年偶然在臉書上看到鮪爸的文章,針對交易心理的這部分,覺得內容寫得很好,且很少在網路上看到,就持續追蹤了一段時間,並分享在我的社團裡,因為好的內容應該讓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在操作上還沒有穩定的交易者。
我知道鮪爸的粉專已經持續日更超過一年時間,還輔導了很多位因為交易而產生各式心理問題的投資人,這非常不簡單,要有非常大的熱情和毅力才能做到。其實這點和我很像,都是希望能讓接觸到的交易者可以更好,這也是我非常推崇鮪爸的原因。
一個好的教練,過去不一定是名頂尖的選手,但他的專業能夠讓選手在賽場上安心並獲得好成績。如果你在交易上遇到了什麼心理上的問題或障礙,有機會多看看鮪爸的文章,相信這麼多的內容,一定可以找到你要的答案。
──Eddy 哥/「當沖E群贏家」社團版主
「你了解並接納真實的自己了嗎?」這是我在諮商室內會詢問來談者的問題。記憶不僅僅是一段過去的經驗,更會影響到你現今生活的樣子。若能接納內心真正的自我,你就不怕被自己妖魔化記憶的負面感受所影響。
不論是鮪爸與我共同開辦的交易心理課程中,抑或是在本書裡,「你怎麼生活,就怎麼交易」這句話,一直都是鮪爸想傳達給大家的中心思想,也貫串了交易與心理間的連結。
當你開始理解,交易過程中的某些困頓心境,其實源自你某段生命故事的經驗後,它就會成為一個新的覺察,讓你能分別何為當下、何為過去,並克服內心的恐懼,更好地應對交易時的逆境。本書將會是你踏入交易與心理的第一塊敲門磚!
──陳家正/諮商心理師
總之先恭喜軍校同學鮪爸出版了這本書,身為同樣是心理系的同學,對於鮪爸能夠將心理學學以致用在交易上,並且出書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心理學知識感到十分佩服。
投資路上總是有各種知識讓大家追逐不完,但在追逐這些知識的過程中,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些方法是否適合自己,而心理學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功用,就是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
我們的童年經驗、求學歷程或工作狀態,都可能對我們的內心有深遠影響,並且影響了你現在的許多決策而不自知。例如童年的匱乏經驗,就可能導致你現在為了彌補而做出錯誤的投資行為。像是小時候在金錢上沒有獲得滿足,現在為了想趕緊賺到錢,就有可能忽視風險去擴大槓桿胡亂重壓。你以為你在投資或交易,實際上卻跟賭博沒兩樣,最後導致了重大虧損。
感謝鮪爸出版了這本書,希望本書可以幫助大家覺察到自己過往的傷痕,或者是錯誤的認知,來做出正確的調整,在投資與交易的路上,能夠更順遂地累積資產,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資工心理人/「資工心理人的理財探吉筆記」版主
【推薦語】
去年偶然在臉書上看到鮪爸的文章,針對交易心理的這部分,覺得內容寫得很好,且很少在網路上看到,就持續追蹤了一段時間,並分享在我的社團裡,因為好的內容應該讓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在操作上還沒有穩定的交易者。
我知道鮪爸的粉專已經持續日更超過一年時間,還輔導了很多位因為交易而產生各式心理問題的投資人,這非常不簡單,要有非常大的熱情和毅力才能做到。其實這點和我很像,都是希望能讓接觸到的交易者可以更好,這也是我非常推崇鮪爸的原因。
一個好的教練,過去不一定是名頂尖的選手,但他的專業能夠讓選手在賽場...
作者序
【前言】交易,是一條認識自己的路
知名交易導師蓋瑞.戴頓(Gary Dayton)在其著作《心理學博士的深度交易課》(Trade Mindfully)裡提到交易與投資最重要的三個技能,分別是技術分析(金融知識)、交易心理與資金與風險管理。
我遇到大多的交易者、投資人,追求的都是技術分析(金融知識)的優勢,鮮少針對「資金與風險管理」、「交易心理」做研究,這是很可惜的。
當投資人與交易者因為資金與風險管理、交易心理能力不足,產生交易挫敗(爆倉負債、自我厭惡等)而不自知時,你可能會想追求更強大的技術分析能力,結果再經歷同樣的挫敗循環,直到你某天大徹大悟為止。
如果你需要資金與風險管理的知識,我會推薦吳牧恩教授的文章跟影片,有提供很多實用、有幫助的內容。凡.沙普博士(Van K. Tharp)的作品《交易,創造自己的聖盃》(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裡面,也同時提供交易心理、資金管理的相關知識。
但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交易心理,相信你能從本書中,得到許多深入淺出的交易心理、投資心理知識,從個人心理層面的成就焦慮、金錢焦慮與情緒調控,到關係中的家庭影響、社會比較,最後還有在交易實務中常見的認知偏誤、個人交易策略與心理狀態的適配性等。
或許你會問:交易心理是什麼?它為什麼重要?
我對它的定義是:交易者的「認知與行為分析」、「情緒調節能力」、「對自我的探索與覺察」、「辨識交易與投資決策的心理偏誤」等心理層面的知識。整體來說,「交易心理」是討論交易者在決策時的心理素質、分析整體市場交易行為,以及遭遇交易挫折時的自我調適與復原力。
對我來說, 交易心理就像氧氣,對投資人與交易者來說是活命的必需品,但因為大家看不到,對它也很陌生,所以很難感受與觀察到,直到空氣汙染導致嚴重疾病後,才開始重視呼吸的空氣乾不乾淨、是否有汙染源的排放等等。
即使我原本念的是心理學本科系,但也是直到我虧損百萬以後,才意識到自己的交易心理狀態是不健康的。一開始,我是在父親投資失利的陰影下做交易,想要在投資領域盡快取得可觀的成就與財富,來消弭父親在我心中埋下的經濟不安全感、金錢焦慮和成就焦慮。
為什麼我這麼渴望想從投資與交易中致富?當我開始對「交易心理」有更深的研究才發現:「我想要超越我的父親。」超越父親,並降低我的財務不安全感,是我努力從交易中賺錢的動機。
雖然用了「超越」這樣的說法,但我父親其實不是什麼投資強人,在我小時候,他每晚固定收看財經臺分析股票,也常聽他打電話跟營業員爭論,然而他在投資方面做得不盡理想,對我們的生活與財務運用也產生了不小影響。
影響我最多的,是他對錢的態度。也許是生長在傳統家庭,也許是對錢有股莫名的執著或不安全感,父親十分節儉,精打細算,在他眼裡似乎只有值不值得,沒有喜不喜歡;小孩的需求感受,自然不在他的第一順位,雖然我知道他是關心我們的。
意識到我的交易心理脈絡後,我逐漸去爬梳成長過程對交易決策、情緒管理的影響。我的成就焦慮、金錢焦慮還有時間焦慮等等,似乎都來自於過往的成長背景,更擺脫不了與父親的互動關係。
探索自我,對交易心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你的日常生活心理狀態,幾乎都會反映在你的投資與交易行為裡,如果你是個習慣性心理拖延的人,你在交易中很可能就會晚進場、無法停損;如果你在生活中是個多愁善感、情緒豐沛的人,那你在交易中感知到的情緒就會比別人多,受到的情緒干擾也相對大。這些在本書第1~4章會有更詳細的說明與剖析。
本書的第14、15章,也會提供你改善交易心理的實用方法,讓你能透過心理目標的設定,以及一些認知行為的心理學方法,提升交易時的心理素質,並幫助你在遭遇重大虧損、交易低潮時,能夠更好地調適壓力。
大多數人對「交易心理」的理解,多半停留在「損失趨避」、「過度自信」、「定錨效應」這類認知偏誤中,然而個人的「情緒調控」、「自我探索」與「心理素質」也是很重要的。你得覺察你在交易時,到底要透過交易滿足怎樣的心理期待,是「想證明自己」、是「追求不切實際的財富自由」,或者「只是想靠交易逃離你一團亂的生活」。
你的交易方式,會跟你的生活方式有所連結,當你改善你生活中的心理狀態之後,交易中的心理狀態自然也會獲得提升!相信在看完本書之後,你能對「交易心理」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希望能幫你開啟從交易中探索自我的旅程,從而擁有更好的能力、交易執行力與挫折復原力,並降低你心態崩潰大賠的可能性。
*本書中的案例均經過本人同意後化名分享;書中所提到的個股亦為舉例,方便讀者能更清楚了解作者思維,無推薦目的,請勿做為買賣依據。
【前言】交易,是一條認識自己的路
知名交易導師蓋瑞.戴頓(Gary Dayton)在其著作《心理學博士的深度交易課》(Trade Mindfully)裡提到交易與投資最重要的三個技能,分別是技術分析(金融知識)、交易心理與資金與風險管理。
我遇到大多的交易者、投資人,追求的都是技術分析(金融知識)的優勢,鮮少針對「資金與風險管理」、「交易心理」做研究,這是很可惜的。
當投資人與交易者因為資金與風險管理、交易心理能力不足,產生交易挫敗(爆倉負債、自我厭惡等)而不自知時,你可能會想追求更強大的技術分析能力,結果再經歷同樣的挫...
目錄
推薦語
前言 交易,是一條認識自己的路
PART 1 自我覺察,比技術更重要的事
CHAPTER 1 放下不切實際的「期望」,擊敗交易心魔
回顧成長經歷,發現心魔的樣貌/別讓「成就焦慮」滲透你的決策/三個方法,擺脫成就焦慮/為了追求確定感,你會犧牲太多/完美的交易者,從接納不完美開始/要如何改善脆弱對交易的影響?
CHAPTER 2 找到金錢對你的意義,不再受錢束縛
賺多少才夠?/不實際的金錢期待與槓桿/影響投資決策的金錢匱乏感/幸福與成就,不是靠賺多少錢來衡量
CHAPTER 3 交易操作好壞,竟跟別人有「關係」
家庭的傷,會影響你用錢的心/投資目標與績效,該讓親友知道嗎?/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遠/別讓關係焦慮影響你的交易/家人對你的支持,需要經營
CHAPTER 4 交易策略、商品與個性(心理素質)的適配性
策略、商品跟心理素質的適配性,為何重要?/熟悉商品與策略的特性/擬定交易策略或投資計畫/能賺多少錢,是市場決定的/投資要資產配置,你的心理也需要
PART 2 投資總是失敗,到底哪裡錯了
CHAPTER 5 常見的認知偏誤,如何改善?
你想看的交易資訊,有幫助嗎?/虧損是必要之惡/要你不想白熊,你會滿腦白熊/信心很重要,但過度自信會慘賠/不能成為盲目的交易賭徒/成敗的歸因,影響你的交易心理
CHAPTER 6 你以為處理的是交易,但其實是情緒
情緒,交易的警報器與雙面刃/憂鬱,交易者最可怕的敵人之一/不痛苦,才能做得久/克服恐懼,有助順利交易/用正念改善情緒,提高交易表現
CHAPTER 7 「明牌」和「內線」,宛若海妖的歌聲
可以跟我說,買什麼會賺嗎?/你也被主力狙擊了嗎?/市場充斥假消息,至少還有這些事情是真的/放棄求明牌,學習為投資成敗負責/預測成癮,讓你不斷想找內線消息
CHAPTER 8 投入的時間,會等於得到的報酬率嗎?
你有發現「時間成本」嗎?/不用很強才開始,只要比旁邊的快就好/別把「有賺就好」掛在嘴邊/急著靠交易翻身,反而無法翻身/行情差的時候不交易,你做得到嗎?
CHAPTER 9 進場容易分手難,因為缺乏堅定執行的心
交易是失敗學,而不是成功學/交易問題是選擇,還是錯誤?/想要獲利,你得喚醒勇氣、迎戰脆弱!/交易錯誤行為,源自想被認可/如果你的交易與生活,充滿「一定」與「必須」/賺心理能負荷的錢就好
PART 3 對的心態,讓你邁向更好的人生與獲利
CHAPTER 10 投資本多終勝,勝在資金的心理優勢
交易賽局裡,聰明錢吃傻瓜錢/給你偷看答案,就能All-in嗎?/心理彈性管理跟資金管理一樣重要/控制賠,比本多終勝更關鍵
CHAPTER 11 運用行為心理學,實踐贏家作為
鍛鍊交易的心理肌肉/耐住無聊與痛苦,才是翻身的關鍵/培養贏家交易行為的「四個心理制約法」
CHAPTER 12 你怎麼生活,就會怎麼交易
交易,對你的生活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交易不能照抄?因為生活無法複製/交易不該是你生活的全部/如何從生活的改善,來影響交易?
PART 4 交易挫敗的心理處方籤
CHAPTER 13虧到懷疑人生?你並非一無所有,只是需要重建信心!
輸了投資,但不能輸了生命/虧到懷疑人生後,還要努力嗎?/做交易,會後悔嗎?/忙著追逐錢,卻不知如何放棄/逃得了交易,卻逃不了自我責備/痛苦跟你一陣子,但不會跟你一輩子/痛苦的養分,直面之後才能發現
CHAPTER 14 活用心理技巧,改善交易狀態
懂得設定目標,是改善交易心理的起點/交易壓力管理,如何進行?/把交易的傷痛說、寫出來,有助自我療癒/重大虧損後有交易心魔,該如何克服?/怕虧損,那就損損看/你怎麼相信,就會達到什麼成就
CHAPTER 15 讓專業幫你一把,穿過投資與生活的撞牆期
心理困擾是一生的課題/什麼是交易心理教練?/取得矯正性情緒經驗/為什麼交易心理教練不該給投資建議?/我該去身心科與心理諮商嗎?/改善交易心理,是為了凸顯理性的重要
結語 生活的樣子,就會是你交易的樣子
後記 「失敗」是成功之母,而「小成功」是成功之父!
致謝
附錄一 交易心理狀態的自我評估
附錄二 交易心理狀態的自我調適與增強
附錄三 生活心理狀態的整理與提升
附錄四 關於模擬交易
附表一 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BSRS-5)
附表二 鮪爸的交易紀錄表
推薦語
前言 交易,是一條認識自己的路
PART 1 自我覺察,比技術更重要的事
CHAPTER 1 放下不切實際的「期望」,擊敗交易心魔
回顧成長經歷,發現心魔的樣貌/別讓「成就焦慮」滲透你的決策/三個方法,擺脫成就焦慮/為了追求確定感,你會犧牲太多/完美的交易者,從接納不完美開始/要如何改善脆弱對交易的影響?
CHAPTER 2 找到金錢對你的意義,不再受錢束縛
賺多少才夠?/不實際的金錢期待與槓桿/影響投資決策的金錢匱乏感/幸福與成就,不是靠賺多少錢來衡量
CHAPTER 3 交易操作好壞,竟跟別人有「關係」
家庭的傷,...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