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故事系列」
故事女王管家琪最新力作
108課綱提升跨領域素養最佳讀物「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首先,這當然不是一套食譜,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菜。
而是從文化的角度,把關於中華美食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識,做了一番梳理和介紹
你知道「姜太公釣魚」,最後到底是誰上鉤了呢?
商紂王的得意設計「酒池肉林」究竟有多奢侈?
項羽在率軍渡河後「破釜沉舟」,用意何在?
還有我們常吃的早餐燒餅、油條在歷史上有什麼典故?
《山珍海味文學宴》以輕鬆有趣的文筆,
敘述與飲食相關的成語及其美食的由來與傳說。
讓我們一起參與這場文學與美食的盛宴吧!
本書特色★「山珍海味文學宴」——從美食與文學的連結中學習成語,培養文學素養。
★「美食典故小學堂」——介紹18道中華美食名菜的典故、歷史與傳說。
★「字字玄機」——以填字遊戲的方式,整合飲食文化相關知識及語
詞,構思巧妙、樂趣無窮。
作者簡介:
管家琪
華文世界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1960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祖籍江蘇鹽城。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7年,1991年5月底辭掉記者工作之後,即在家專職寫作至今,一直在少兒文學領域努力耕耘,著作甚豐。目前在臺灣已出版創作翻譯和改寫的作品逾400冊,在香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等地也都有大量的作品出版。曾多次得獎,例如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臺灣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等等。作品曾被譯為英文、日文、德文及韓文,並入選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的語文教材。經常至華文各地中小學與小朋友交流閱讀與寫作,廣受歡迎。
【繪者簡介】
尤淑瑜
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美術編輯,現為自由創作者,擅長繪製兒童教材、雜誌、書籍,另有合作桌遊、建案經驗,作品有《貓巧可》系列、《貓熊.日常》、《聊齋誌異》、《童詩動物遊樂園》等。
章節試閱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生殺大權握在別人手裡
「俎」(ㄗㄨˇ),是切肉的砧板。「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字面上的意思是說,人家是切肉的砧板,我們是魚肉,比喻情況危急,已經是任人擺布的境況,生殺大權都掌握在別人的手裡,因為魚肉不會沒事被放在砧板上,肯定是馬上就要被切被剁被料理啊。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是鴻門宴的故事,發生在「鉅鹿之戰」兩年後,是楚漢相爭的轉捩點,所以司馬遷(生於西元前145年,卒年不詳)用濃墨重彩的方式來加以描寫,這段故事是《史記》中非常有名的段落,情節跌宕起伏,非常精彩。
我們先把幾個重要的人物介紹一下。
領銜主演:
劉邦(西元前256—前195年),漢王。
項羽(西元前232—前202年),西楚霸王。
聯合主演:
張良(生年不詳,卒於西元前189年),劉邦的首席謀士。
范增(西元前277—前204年),是項羽主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謀士,比項羽年長四十五歲,比劉邦大二十一歲,被項羽尊為「亞父」。
項伯(生年不詳,卒於西元前192年),是項羽最小的叔父,在鴻門宴上不動聲色的保護劉邦。
項莊(生卒年不詳),是項羽的堂弟。在《史記.項羽本紀》裡被提到的地方不多,卻留下一句有名的俗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沛公是指劉邦,這是因為劉邦在起義之初是沛縣的領導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項莊表面上是在舞劍,其實真實的用意是想要趁機刺殺劉邦,被後世引申為表面上在做某件事,實際上是想用這件事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意圖。
樊噲(西元前242—前189年),是劉邦原配呂后的妹夫,西漢開國元勛,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句話就是他說的。考慮到樊噲曾經做過屠夫,由他說出這句話很自然。
曹無傷(生年不詳,卒於西元前206年),是劉邦手下的一名將領,隨劉邦起事,是導致鴻門宴事件發生的關鍵人物。
話說項羽率楚軍準備攻取關中,到達函谷關時見到有劉邦的漢軍防守,又聽說劉邦已經攻破秦朝的都城咸陽,勃然大怒,因為當初他們約定好「先入關中者為王」,難道劉邦這是膽敢要稱王了嗎?
項羽惱火之餘,馬上率軍攻破了函谷關,進入關中,到達戲水之西。
此時劉邦在壩上駐軍,還沒來得及和項羽碰面。曹無傷悄悄派人前來向項羽報告,說劉邦確實想要在關中稱王,項羽一聽,氣炸了,馬上下令:「明天犒勞士兵,讓大家都吃飽,我們去打敗漢軍!」
范增也對項羽說,起義之初,劉邦還貪戀財物和美女,現在進了關中,卻表現出一副仁君大氣的模樣,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小,我觀望他那裡的雲氣,發現那是天子的雲氣啊,一定要趕快把他消滅!
這個時候楚軍是四十萬,漢軍只有十萬,更何況楚軍一個個都驍勇善戰,可想而知項羽一旦動手,對劉邦來說肯定就是滅頂之災!
項伯過去欠張良一份大人情,想到此時張良就在劉邦身邊,不忍心看張良一起完蛋,便連夜騎馬來到漢營,告訴張良這個重大情報,想帶張良趕快逃命。
可是,張良認為危難當頭,獨自逃命太不講信義了,還是立刻去向劉邦報告。劉邦大吃一驚,忙問張良,這該怎麼辦?張良想了一想說,我去請項伯轉告項王,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看看能不能使項王打消要動手的念頭。劉邦很驚訝,你怎麼會和項伯有交情?等劉邦知道原來張良過去救過項伯的命,而且項伯此刻就在他們漢營之後,馬上心生一計,趕緊把項伯請進來,一邊拼命解釋,我哪裡敢妄想稱王,我這是在替大王看守啊!同時,還馬上跟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
人家劉邦好歹是漢王,主動要做自己的親家,項伯還是覺得挺榮幸的,當下就決定要盡力保護這個親家。
而項羽呢,因為心胸狹窄,一向只相信自己人,所以身邊沒什麼謀士,這回卻偏偏是自己人把他給出賣了。
項伯火速回到楚營,替劉邦說盡好話,說劉邦從來就沒有想要稱王的念頭,只不過是在這裡替大王看守,大王誤會了。自負的項羽大概是想,也對,我這麼英雄、這麼厲害,諒劉邦那個傢伙應該也沒那個膽子敢稱王吧。於是,項羽就這樣打消了要去攻打劉邦的計劃。
翌日早晨,劉邦來到項羽所在的鴻門,親自向項羽謝罪。為了表示誠懇,劉邦只帶了少少的一百多人。劉邦一個勁兒的喊冤,說這一切都是誤會,他怎麼可能會有稱王的想法呢?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啊!
項羽就說,還不是你們那個曹無傷說的,要不然我怎麼會那麼生氣?
既然是誤會,那就一笑泯恩仇吧,項羽遂豪氣的下令立刻設宴款待劉邦。
在項王的營帳裡宴客,自然是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進入。入席之後,項羽、項伯朝東坐,范增朝南坐,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坐。
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要他趕快殺了劉邦,項羽看是看到了,但是都沒有反應。項羽可是西楚霸王,大概是覺得哪有在請人家吃飯的時候殺人,這種行為未免也太不英雄了吧!
范增起身,出了營帳叫來項莊,說大王太仁慈了,你趕快進去敬酒,然後要求舞劍為大家助興,再趁機殺了沛公!
項莊照辦。可是,項伯眼看親家有危險,趕緊說,舞劍啊,好玩啊,我也會啊,我也一起來吧!然後就這麼在假裝舞劍中,不斷擋掉了項莊刺向劉邦的劍,非常技巧的保護劉邦。
張良來到外頭找樊噲。樊噲著急的問,怎麼樣?張良說,非常危急,現在項莊在舞劍,可他哪裡是在舞劍,明明就是想要殺沛公啊!樊噲馬上很激動的就衝進去,營帳門口的守衛根本攔不住他。
樊噲一進去就狠狠的瞪著項羽,瞪得頭髮都豎了起來,眼角也都快要裂開。
項羽看了看樊噲,不以為意,還賞樊噲吃的喝的,樊噲一邊又吃又喝,一邊大聲嚷嚷,為劉邦遭到誤會大抱不平,項羽無話可說,便說「坐!」,樊噲便挨著張良坐下。其實張良就是把樊噲叫進來保護劉邦的。
劉邦說要上廁所,起身出去,同時把樊噲也一起叫了出去。
劉邦當然也知道方才項莊的舞劍是想幹嘛,他有些坐不住,想溜啦,可沒過一會兒,項羽派人出來找劉邦,劉邦說,怎麼辦?現在就走好嗎?還沒告辭啊,要不要進去告辭了再走?
樊噲說:「哎!做大事的人不必這麼婆婆媽媽顧慮這麼多的小節, 現在人家是切肉的砧板,我們是上面的魚肉,還告辭什麼呢!」
劉邦想想,覺得很有道理,於是當機立斷,立刻開溜!
一回到軍營,劉邦第一件事就是把曹無傷給殺了。
而楚軍這裡呢,范增得知劉邦開溜,很是懊惱,當下就表示,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就是劉邦。他同時也對項羽感到很失望,認為項羽這個小子實在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
後來事實證明,范增說得一點也沒錯,項羽沒有在鴻門宴殺死劉邦,無異是放虎歸山,從那之後,楚漢相爭的局勢就慢慢逆轉,原本是絕對優勢的項羽,最終竟然輸給了劉邦。
例句
•即使是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處境,也應該拼死一搏,不應就這麼任人宰割。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生殺大權握在別人手裡
「俎」(ㄗㄨˇ),是切肉的砧板。「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字面上的意思是說,人家是切肉的砧板,我們是魚肉,比喻情況危急,已經是任人擺布的境況,生殺大權都掌握在別人的手裡,因為魚肉不會沒事被放在砧板上,肯定是馬上就要被切被剁被料理啊。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是鴻門宴的故事,發生在「鉅鹿之戰」兩年後,是楚漢相爭的轉捩點,所以司馬遷(生於西元前145年,卒年不詳)用濃墨重彩的方式來加以描寫,這段故事是《史記》中非常有名的段落,情節跌宕起伏,非常精彩。
...
作者序
豐富有趣的美食故事
◎管家琪
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首先,這當然不是一套食譜,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菜。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談中華美食。
「食」,當然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小到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比方說,我是一直到國一在同學家吃飯時,才從同學家的餐桌上認識洋蔥,還記得當時我一問「請問這是什麼?」的時候,大家都一臉驚訝的看著我,好像我是一個外星人,因為我媽媽不愛吃洋蔥,我們家的餐桌上從來就沒見過洋蔥;又如,我的爸爸是法官,最喜歡在吃飯的時候順便「開庭」,教訓一下小孩,每每舉證確鑿,讓犯人無可抵賴,只得乖乖低著頭猛扒飯,把那些教訓一起吞下肚;國中時期我念的是女校,我的便當盒全班最大,總有同學驚嘆「哇!比我哥哥(或弟弟)的便當還要大!」,這是因為媽媽沿襲外公外婆的習慣,從來不留剩飯剩菜,我們家的冰箱只要到了晚上,打開一看裡頭幾乎都是空的,只有冰開水;既然晚餐一定要全部清空,在大家下桌以後,剩下的一點剩飯剩菜肯定就會被媽媽掃進我們的便當裡……
就像媽媽不留剩飯剩菜的習慣是來自於外公外婆一樣,我自然也有一些在「食」這方面源自母親的習慣。比方說,我不怎麼吃零食,吃正餐,頂多偶爾跟朋友們喝下午茶時會吃塊蛋糕之類,但我理解吃零食是一種生活樂趣,大多數的小孩都愛吃零食,所以在我當了媽媽以後,在兩個孩子還小時,我有一條家規,就是每天都要等到晚餐過後才能吃零食,因為「要好好吃正餐,不能用零食來代替正餐,身體才健康」的觀念在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小時候媽媽幾乎不讓我們吃零食,我則是做了一點點調整……
現在,我的小孩長大了,我從他們的生活,也看到一些他們在「食」這個部分來自於我的影響,而他們也有自己的調整……
所謂的文化,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自己的生活習慣,其中當然就包括飲食習慣,而大至一個民族,關於「食」當然有很多有趣、有意思的部分。尤其是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光是「食」的部分就有太多太多的文化知識,很多都離不開歷史,因此從這套書裡,你會讀到很多歷史人物和故事。
這套書一共五本,從文化的角度,把關於中華美食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識,做了一番梳理和介紹,有關於中華美食的基本常識、傳統節慶飲食、名人與飲食文化、酒的故事、茶的故事、蔬果的故事,以及語文中的飲食文化等等,還有一百道中華美食的典故(穿插在每一本書裡,數量不一)。
我想強調的是,這套書始終是環繞著文化、故事的角度,所以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有很多知名美食,譬如「糖醋排骨」、「魚香肉絲」、「八寶飯」等等,在「美食典故小學堂」裡卻看不到,這是因為實在找不到什麼相關的、或是可寫的(不會少兒不宜)的典故。還有一些菜餚雖然本身有故事,可是不符合現代保育觀念,而且現在也幾乎絕跡(譬如廣東菜裡曾經有過的「龍虎鬥」,是吃蛇和貓),我們也就不收錄進來了。
豐富有趣的美食故事
◎管家琪
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首先,這當然不是一套食譜,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菜。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談中華美食。
「食」,當然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小到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比方說,我是一直到國一在同學家吃飯時,才從同學家的餐桌上認識洋蔥,還記得當時我一問「請問這是什麼?」的時候,大家都一臉驚訝的看著我,好像我是一個外星人,因為我媽媽不愛吃洋蔥,我們家的餐桌上從來就沒見過洋蔥;又如,我的爸爸是法官,最喜歡在吃飯的時候順便「開庭」,教訓一...
目錄
自序
豐富有趣的美食故事
山珍海味文學宴
錦衣玉食:吃好穿好,奢侈過日子
衣食父母:生活全靠你,萬事多拜託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稻或麥?傻傻分不清楚
姜太公釣魚:別有一番心思
暴殄天物:浪費物力,不知珍惜
酒池肉林:誇張到離譜的奢侈浪費
鯉魚跳龍門:飛黃騰達
魚目混珠:珍珠變成死魚眼珠
兔死狗烹: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樂
黃粱一夢:榮華富貴不過好夢一場
不為五斗米折腰:為了骨氣,寧可餓肚子
火上澆油:越幫越忙的豬隊友
破釜沉舟:不留後路,決心往前衝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生殺大權握在別人手裡
三碗不過崗:老虎的運氣真是背
魚米之鄉:不愁吃喝的富饒之地
粗茶淡飯:簡樸平淡的生活滋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世上沒有無中生有的魔法
酒囊飯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借酒澆愁:喝了酒還是會流淚
畫餅充饑: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
望梅止渴:曹操的機智
瓜田李下:不必要的誤會能免則免
投桃報李:禮尚往來
桃李滿天下:教過的學生,多得不得了
一飯千金:非比尋常的一頓飯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浪費是一種罪惡
杯弓蛇影:自己嚇自己
固若金湯:無比堅固的防禦力
二桃殺三士:虛榮心會致命
豆蔻年華:少女的青春時光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珍惜此刻在你身邊的人
美食典故小學堂
壹 餃子
貳 燒餅
參 油條
肆 羊肉泡饃
伍 春捲
陸 燒賣
柒 鮮花餅
捌 小籠包
玖 刀削麵
拾 皮蛋
拾壹 鍋貼
拾貳 涼皮
拾參 窩窩頭
拾肆 驢打滾兒
拾伍 綠豆糕
拾陸 老婆餅
拾柒 八寶酥
拾捌 冰糖葫蘆
讀後活動
字字玄機
自序
豐富有趣的美食故事
山珍海味文學宴
錦衣玉食:吃好穿好,奢侈過日子
衣食父母:生活全靠你,萬事多拜託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稻或麥?傻傻分不清楚
姜太公釣魚:別有一番心思
暴殄天物:浪費物力,不知珍惜
酒池肉林:誇張到離譜的奢侈浪費
鯉魚跳龍門:飛黃騰達
魚目混珠:珍珠變成死魚眼珠
兔死狗烹: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樂
黃粱一夢:榮華富貴不過好夢一場
不為五斗米折腰:為了骨氣,寧可餓肚子
火上澆油:越幫越忙的豬隊友
破釜沉舟:不留後路,決心往前衝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生殺大權握在別人...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