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寫給所有在職場上感到孤獨的工作者。
在人群中冷靜清醒,在喧鬧中獨立思考,走出一條不同以往的路。
張力中,二十六歲初出社會,就搶下全臺中所有廣告大戶訂單;服務過點子特多的餐飲集團董事長,經歷各種荒謬與瘋狂;三十四歲擔任承億文旅集團品牌長,打造臺灣文創旅店第一品牌;事業攀上顛峰之際,他突然又被北京挖角,翻篇勇闖新境地。
張力中的職場經歷雖然特殊,但絕對稱不上傳奇。真要說他有什麼不同,大抵是他懂得如何將孤獨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學習與思考更有威力。即使遭遇職場上再多荒謬與怪誕,仍一本初心,穩健地往前邁進。
★何謂孤獨力?
不是教你離群索居,或是不與人往,孤獨除了是一種狀態,更是透過信念實現的鍛鍊,讓你能更明晰自己,認識自己的脆弱,強大的你內心,能帶來更多、更大維度的獨立思考,亦能讓人的心靈更堅強,而不會時常感到脆弱與無助。
透過孤獨力的修煉,屏蔽外在各種噪聲,從紛紛擾擾的是非中抽離出來,澄澈自己的心境,能讓你面對任何狀況時,做出更加理性清明的判斷,找尋相對理想定向的答案,而不只是淪於曖昧不確定的結論或情緒,更能達到自身設定的目標。
★孤獨不是負面詞,而是內觀自省、重新定位自己。
孤獨並不會讓人變成非黑即白,反而是在面對灰色地帶時,更能從容游刃,因為所有可能必須的失去,都是經過評估,蓄意讓它發生的。一切都是通往職場目標實現之路,追求過程中的鋪墊。
孤獨並不可怕,所有必須面對的結果,既是自己的選擇,就沒有好壞對錯,端看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孤獨是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延伸
因為卓然孤獨,對於許多事情能看得相對透徹,更洞悉人性。而孤獨所帶來的理性思維,並不會造成性格冷酷或是冷血,反而更能讓人不鄉愿,不濫情地判斷或對待人事物,掌握分寸,人格臻至成熟,處事更加泰然。
孤獨力帶給職場上的優勢,最重要的就是成為獨立思考,不從眾的人格類型,所有的轉折,都由自己掌握,出於個人意志所選擇。透過孤獨力的修練,始終揣著職場的自主權,成為主動選擇,而非被選擇的那方,如此一來,你便掌握了人生/職場主導權。
★誰需要孤獨力?
這本書,寫給所有在職場上感到孤獨的工作者,特別是那些正準備與社會展開拚搏、剛入職場的新鮮人。書中集結了作者張力中出社會以來,幾回職場轉換的見聞錄,那些跌跤、顛簸、吃癟的過程,作者都親身替各位嘗試過了,希望讀者看完這本書,將作者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觀點,終能成為心目中最想成為的那個你。
再次強調,孤獨並不可怕,因為這是出於自身的選擇;反之,在盲目從眾,被輿論大量集體麻醉,與同儕抱團取暖,或是大口大口灌食小確幸安慰劑之後,那找不到歸屬感時的巨大空洞與寂寞,才真正令人戰慄。
鍛鍊孤獨力,能令你忠於自己,傾聽自己,了解自己,最好地發揮自己。所有的結果,都源於自身的選擇,沒有好壞、對錯,毋需經過誰的同意,只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孤獨力練習曲
在書中,作者以輕鬆幽默的文字,娓娓道出個人職場上的大小故事,除了一刀未剪的赤裸告白,更收錄他一路打磨出的工作心法。讀完每一個章節後,便能依據篇末整理的「孤獨力修煉課」,輕鬆地鍛鍊孤獨力。
從現在開始,培養屬於你的孤獨力。成為一個擁懷孤獨、自由自在、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的職場工作者。
推薦人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村煌|薰衣草森林執行長
王尚智|資深媒體人
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安眠書店」說書人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陳鎮川|音樂製作人
單小懿|《商業周刊》主筆
肆一|作家
楊秀慧|王品集團董事
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協理
劉翼儒|候爺餐飲主理人
戴淑玲|承億文旅集團共同創辦人
推薦語
(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本書是力中精彩萬分又難以定義的職場思辯錄,仿若一場塞外捲起的千堆雪,又狂又美,鋒利如刃。
——薰衣草森林執行長/王村煌
力中是我採訪臺灣嘉義承億文旅時認識的朋友。年輕人在職場上最難動心忍性,連比他大上十歲的我都沒辦法,可是力中做到了。在北京工作的經驗,也讓他得以將多年來鍛鍊的職場心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有更大的舞臺施展長才。
今天看到他將自己的職場心得集結出書,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很為他高興。力中,祝福你。
——《商業周刊》主筆/單小懿
力中在這本書裡,以輕鬆幽默的文字,娓娓道出個人職場上的大小故事,並將自身經驗與孤獨力修煉完美結合。讀者在讀完他每一章節後,便能依據篇末整理的「孤獨力修煉課」三步驟,輕鬆地鍛鍊孤獨力。衷心希望透過孤獨力修煉,能讓更多努力不懈的職場工作者,找到最清晰、清明的自己。
——王品集團董事/楊秀慧
從書中一再強調「降噪」的過程中,我把自己從紛紛擾擾的是非中抽離出來、澄澈自己的心境,最終達成清明的判斷。套句流行歌手的歌詞「孤獨本是生命的常態」,但夢想才是前進的燃料。從力中的孤獨力中,你會看見積極的生命力、勇於冒險的夢想力,還有成熟而不世故的判斷力。
——全聯福利中心行銷協理/劉鴻徵
力中萃取人生經歷,將「孤獨」重新定義為一種力量,讓自己在困境中抽離當下情緒,展開修煉與自省的模式。這趟修煉之路雖崎嶇難行,卻在閱讀此書後讓人擁有力量,準備上路之人得以穿上裝備;在路上之人得以堅定信念,理解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從不願探究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因何而來。
——侯爺餐飲主裡人/劉翼儒
職場注定是一段孤獨的修煉,無論你是正在道場或正準備前行,本書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且非常適合年輕世代的職場書佳作。力中以最細膩的文字,帶領讀者窺見職場的真相,並將之化作動力,成為無愧自身的孤獨力修煉者。
——承億文旅集團董事長/戴俊郎
作者簡介:
張力中
一九七九年生,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
擔任過廣告公司業務、行銷顧問公司專案經理、餐飲集團品牌經理。後出任臺灣知名文創設計旅店「承億文旅集團」品牌長。
現為中國上海CDF集團品牌官。
臉書粉專:張力中/Kris J
章節試閱
■老闆是沉默溫和,性格偶有暴烈雜訊的哲學家
——野草般的無為而治,帶給我的燎原成長;放牛吃草,最後幫忙建了座牧場
職場,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最初,讓人急著奔赴,最終,又讓人想急著逃開?來去之間,殫精竭慮,終想獲得些什麼。不急著想答案,我們先做個心態調校:既然要以孤獨,成就職場的自我實現,就必須讓自己有些根本性的不同。首先,就是不從眾的獨立思考;因為你想得不一樣,所以你於職場的存在與行事,看起來,就會與別人有些不一樣。
在職場上,作為孤獨力的修煉者,首先,我想告訴你,讓自己這樣想:今天我任職這份工作,不是要來領這份死薪水,而是要來幫助企業成長的。這與職位高低、薪酬多寡都沒關係,純粹是思想建設的問題,彼此之間,沒有高低,只有對等。先將思維拉高,所作所為,才能立於高度;氣度做高,視野才能放遠。當你站得比別人高遠,自然感到孤獨,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而當清楚你自己要的是什麼,到了這個時候,渴求有沒有人懂你,是否還重要?一點也不,你懂自己要什麼,才重要。也許有人會反駁:拿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沒事幹嘛想這麼多。在這裡,我們不糾結值不值,或對不對,你沒錯,那是多數人的想法;而我試著鼓勵你,成為
職場的離群值,未來,才有機會出眾立群。
▍本以為又一次求職失敗,結果錄取了
作為一個職場新生兒,當年的我二十六歲,算是異常晚熟。求職歷程坦言也沒那麼順利。雖然拿到碩士畢業證書,然而十多年前,碩士早已不太稀缺。當年104人力銀行是最時興的求職網站,每次瀏覽職缺時,總覺得它巍巍的,我矮矮的。我擁有的僅是一份碩士學歷、已出版的兩本言情小說。那段時間,曾應徵過百貨公司、飯店、等各式各樣十多份的行銷企畫,最終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萬念俱灰的情況之下,差點就要以小說家作為我終身職志了,正當下了決心,通知面試的電話就來了。面試當日,面試官看完我的履歷與言情小說後,她皺皺眉,帶著些許意味不明的微笑:「你是寫小說的喔,可能跟廣告公司要的文案有點不太一樣。」對話中,面試官無意透露此次還有另一位競爭者,也是寫小說的,此人已出版非常多本小說,似乎有些知名度。當下,我不知道企業的錄取考量是什麼,面對一個新鮮人,可能也沒什麼經歷好問的,頂多看看眼緣、掂掂求職態度。就這樣,面試結束,我也沒抱太大的預期,就像過去無數的失敗經驗一樣。
面試過後那幾日,我常晃到家裡附近的麥當勞呆坐整日,點份便宜套餐、看免費雜誌消磨時光。那天,接近傍晚下班時間,路上車水馬龍,紅燈變綠燈,所有機車騎士奮力往前衝,似乎儘管奔赴他們的生活,沒人能阻攔。突然,我接到了錄取電話。女性面試官在電話另一頭,很溫馨地恭喜我面試成功,下週開始上班。
▍文案發想信手拈來,幾乎是用本能在工作
新公司規模不大,公司大約十來個人,辦公室設計明亮簡約。老闆有種哲學家的氣質,白手起家,本身也是設計師出身,而老闆娘負責會計等帳務,是典型傳統的夫妻店類型。部門結構非常簡單,就是設計部門與業務部門,哲學家同時也參與業務開發。
哲學家是沉默溫和的人,日常上班從不多話。多年來,我最常記得的畫面是,他不發一語,慢慢步出辦公室,穿越設計部,進到茶水間,兩手端著兩個馬克杯,倒完水,再默默地走入他的辦公室。工作起初,哲學家對我有沒有任何限制,只簡單表達:當有人需要文案或企畫,你就協助。後來我才明白,那時候公司以純平面設計為主,但為強化文案與企畫服務,才開始招募相關職缺的人。當時我感覺,哲學家似乎也不太明白,招募一個文案企畫,該怎麼使用他。他給了我很多餘裕,沒有設限,但我只得繼續摸索。
我在這個時期,慢慢奠基了廣告公司專業知識。她們常常丟一個設計稿,就要我配上文案,中文或英文,像是餐廳點菜一樣。有時,我也會為她們設計的商標提案說些故事。對我而言,發想文案都像信手捻來,像是利用本能般地在工作,提案都非常順利過關。
寫寫文案之餘,後來,當哲學家每次外出拜訪客戶,也會開始攜上我同行,帶著我參與各式廣告客戶的專案執行,包括生技業、保養品業、餐飲業、工業、補教業等;我感謝他都能想到我。他常在前往提案的車程上,教導我許多業務提案與談判技巧,這段歷程對我而言,都彌足珍貴,也慢慢磨練出工作信心。
▍首支廣告上檔帶來興奮,但我還想做更多
沒多久,我參與了人生第一支家具公司電視廣告拍攝案。哲學家老闆將整個電視廣告籌備企畫主責丟給我。是的,當時的我只是一個入行還不到一年的小小文案企畫。我後來觀察,哲學家也是挺有實驗性的,心臟也頗大顆,當時我雖毫無經驗,但興致高昂。從腳本創意發想、找代言人、遴選製作公司、媒體採購與活動記者會,都由我一手主理。面對挑戰,我似乎也沒有什麼抗拒或恐懼,就是耐著性子面對與處理,事後想來,總感謝哲學家老闆的大膽賦權。他放任野草滋生似的無為而治,竟帶給了我燎原般的成長;本是放牛吃草,最後卻幫忙建了座牧場。
電視廣告專案結束後,日子就好像剛倒進杯子的冰啤酒,一開始泡沫熱烈,最後趨於平靜,我又回到每天寫文案、中午等便當的辦公室閒散時光。而原生的深層孤獨感,開始質變,想再次定義自身與職場之間的新關係。進入職場滿週年後,坦白說,我自覺沒為公司創造太多價值;儘管我大量接觸客戶、累積了許多學習經驗,但這頂多滿足了職能基本底限,遑論成就。就這樣過了一年,熟稔公司運作,好來好往,相處愉快。隨著日子流逝,孤獨感帶來的驅力,越來越明顯。也許在潛意識中,我不甘於此,真想做更多。
我有點茫然,看著日子流逝,你就稱職地身在其中,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職場嗎?對於安逸現狀的抗拒感,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又想親手摧毀它。
■尊嚴只是自縛的枷鎖,就讓自己赤手空拳,單打獨鬥
—對我越殘忍,我越覺得有趣:那些被陌生拜訪客戶各種拒絕的日子
有時我常想:身在職場,尊嚴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我們怕被看不起、希望掙口氣,於是尊嚴像是鬼魅一樣,在各種行事上影響你、綁架你,發揮了一些能左右你做出非理性行為的負面作用。
就我的體悟,人求尊嚴,可能是為了尋求某種「團體認同的最高依歸」,而作為一個孤獨力的修煉出家眾,我認為,在職場裡捨棄尊嚴,並不是種自我認同的摧毀;捨棄尊嚴,反而是一種新價值觀秩序的自我建立。有時,你可能為了想保有尊嚴,揣著無謂的堅持意氣用事,最終做出違心之論或偏執的誤判,這些都大可不必。不過,做到「捨棄尊嚴」這種程度,好像也未免太沒底線。那要不我們試著換一個較能接受的說法:降低你對職場中的尊嚴標準。我想建議大家,在職場行事,不妨稍微適時地降低一些尊嚴標準,你將更能從本質面理解事物,達成降噪效果。更有趣的是,當你面對另一個人時,放低尊嚴,你們之間將產生不可思議的餘裕,終究能使你看見更真實的人性。
總體而言,身而為人,內核的尊嚴,當然必須堅守捍衛,但說到職場裡的尊嚴,只要能自我覺察,那些職場裡嘻皮笑臉、拋失尊嚴的舉動,都只是在你當下的人格裡,被輕盈地暫時性解離;那只是任務中的自己,而非本我。如此想來,你也就不會這麼介懷。擁懷孤獨的內核,你便不會輕易地為外在情緒所役,你是無比自由的。
▍陌生開發就是一連串挫折與潰敗
我想在這個篇章談談,人在職場,究竟該如何拿捏「尊嚴」二字? 依照我的經驗,如果你想對人生做些輾壓式的磨礪,擔任廣告公司業務一職,還真是一個好方法。
滿懷激情地展開陌生拜訪後,迎接我的,就是排山倒海而來的各種挫折與潰敗。坦白說,陌生開發的潛臺詞就是:「我哪有什麼辦法啊,不就是土法煉鋼、埋頭苦幹嗎?」傳統的廣告業務開發,除了老鳥帶新人之外,再者就是寄廣告開發信、打陌生拜訪電話、或是侵門踏戶地到同業的公司網站,挖他人牆角直接搶客戶,這幾件事情,我都做得挺不錯的。
那些年私底下,我會跟一位「名單先生」進行神祕交易,從頭到尾我都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每過一段時間,我會給他關鍵字,請他撈名單給我,他非常靈活,大多能滿足要求。確認目標、數量,付款幾天後,名單就會到手。關鍵字大致上是:奔馳、寶馬、保時捷等高級跑車車主、購買遊艇的船主、臺中七期豪宅住戶⋯⋯等。
再來談談廣告信,這其中其實包含很深厚的業務含量技巧,如果開信者是企業老闆,看完簡介一下子被設計風格吸引,他會親自打電話來詢問,或轉交給公司主責部門處理,而主責人一旦被老闆交辦,多數不敢不聯繫。我私下統計過,每寄一百封信,大約會獲得四至五通電話詢問,通常能成交一至兩件,都已算是很出色;如果服務得不錯,老闆的朋友通常也是老闆,有需求相互介紹,老帶新的效果就能出現,透過廣告信的業務推廣效果,便能擴散開來。
▍電話開發,就像機智競賽搶答
再者,就是電話開發。電話開發對我而言,就像是機智競賽搶答一樣,我會頗為正式地準備一杯水,將座機電話放至順手的角度,妥善調整呼吸節奏後才開始。當年打電話前,都要先做充足的心理建設,才能按下按鍵。
電話開發也是很有技巧的,需要很多前置作業。通常我做電話開發,都有定向與謀略。例如,若我覺得某個零售品牌有商機,我會先從網路上,做好該品牌的身家調查,包含老闆與部門主責人名字,這些大多可從網路新聞上查到,整理好整批要開發的品牌後,我才會主動出擊。
毫無人脈、毫無資源的我,那陣子每天抱著電話狂打,聽來很不可思議。然而,我也曾經鬧出不少笑話。有次自以為做好萬全準備,準備開發臺中一個連鎖皮件品牌客戶,因為他們分店很多,一時之間,我分不清楚哪間才是總店或總公司,就隨機撥了電話過去。
「您好,能幫我接○總嗎?」我的口吻親切有禮。接電話的中年婦女機警狐疑:「你是誰?」「您好,我是○總的朋友,○○廣告公司的張力中,之前曾與他聯繫過,但弄丟了他手機電話號碼(我扯了小謊),能請您幫我轉接嗎?」對方更狐疑:「你跟他聯繫過?你確定要找他?你聲音聽起來很年輕耶?」「對啊,謝謝稱讚。」當下我還得意忘形,渾然不知。電話那頭有些吵雜,可能正忙著服務顧客,她提高了音量,有點不耐煩地回我:「我們老總已經過世十幾年了啦,你到底要找他做什麼?我在忙!」
啊,已經過世了?我沒料到劇情會是這樣發展,當下感覺耳根發燙,有種詭計被拆穿的尷尬:「不好意思,我是廣告公司的,有些資料想給○總參考一下。」我一時慌亂,繼續胡言亂語。「啊就跟你說他過世了啊⋯⋯對,那邊全部八折⋯⋯對對對,那個行李箱的輪子可以爬樓梯。」對方一邊招呼客人,還一邊應付我。我情急之外,竟有點委屈地脫口而出:「那怎麼辦啊?」大姊聽到我竟然這樣回答,又氣又好笑:「那我給你我們小老闆的手機號碼,你直接打給他好不好?」
就這樣,我竟意外地接上關鍵人物,而後來這筆生意,也成交了。
▍買賣從傾聽需求做起,就再也沒有尊嚴問題
花了很多心力,卻做不成生意,這類案例不勝枚舉。那段被輕視過無數回的業務歲月裡,我常在騎著機車返回公司的途中,心情消極、沮喪無比。雖然一開始業績就達標,但總覺得自己做這份工作,不是很有尊嚴。
麥當勞是業務員很好的捋清思緒棲息之地。那幾日,我同樣點了便宜套餐,隨著轉念與深思,狀態忽然有了改變,像是想通什麼。當時的我,似乎從未認真傾聽業主需要什麼,只是滿腦子想著賺他們的錢、賣他們設計,從沒認真理解對方。後來,我嘗試借位思考、調整心態,先同理他們的困境,再給予他們需要的。當狀態一改變,很多對事情的觀點,就與尊嚴無關,變成是雙方共識問題了,我的心境也一下子豁達起來。在這之後,我與業主的關係,就不再站在對立面,而是像個朋友的角色般切入與對話,想著如何協助該企業成長,彼此站在同一思考線上。
心態轉變之後,之後的客戶開發或拜訪,我都是一派輕鬆、充滿餘裕,業務狀況更見起色。過程中,雖然有時還是不免遭受拒絕或是奚落,但此階段我已能夠一笑置之,遇事都豁達起來。後來,隨著我跑業務的經驗增加,形形色色的人越見越多。一個老闆,就代表一個創業奮鬥史,聽著總覺得精彩,敬佩不已、津津有味。我的業務工作也更上軌道、越來越好;在益發成熟的心態下,那些負面情緒,再不糾結。
■職場是由大大小小的狀況組成,工作總有被逼到絕境的時候
——當你覺得方法用盡,實際上還有最後一個,那就是耐心地再試一下
你是否也曾被工作中的各種狀況,逼迫至生無可戀過?我並不是要給大家什麼溫情鼓勵,實際上我既沒有方法,也不想用溫馨的心靈雞湯鼓舞各位。作為一個孤獨的修煉者,面對職場上再多的不合理,除了前文提及的「視荒謬為常態」、「表現得若無其事」,最後,再用「無賴的性格」直接面對。我想強調的是,「去遺緒」(去除遺留的情緒)是職場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通常你會認為工作窒礙難行,或覺得人際關係或從屬之間,已交惡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那都是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改變語境,或不知如何重新調校彼此關係,回到中性的理性狀態,然後慢慢成為積怨,進而不可收拾。
職場的正道,是理直氣和、待人和善,偶爾美言,但絕不做無謂的逢迎。在這樣的基礎之下,遇事充滿耐心,適時利用專業,去引導事情往對的方向發展,或往好的方向收尾,一切都將在你的思想裡,不動聲色地運作。
▍向上管理的奧義:陪主管走過猶豫,用耐心換取信賴與依賴
對於一個部屬而言,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耐著心,陪他們走過這段猶豫期,好好服務他們。等到他們自己也毫無頭緒,就是你的機會了,這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當上頭把提案改到一個令人覺得生無可戀的狀態時,通常我會暗中施力,引導他們選擇一個相對好的方案,做出專業見解與判斷,讓他們認可與理解接受。坦白說,那些堅持或挑剔到最後,他們自己也會陷入迷失,無謂且可笑。你所需要做的,是帶著他們,繼續把事情完成。記住,事情能完成最重要,這些過程就耐心地去度過、傾聽對方,讓他完整表達或發洩完,再慢慢帶著他,走至收斂階段。經過一次又一次,你的耐心,都會轉變成主管對你的信賴與依賴。
▍所有的折磨都是鋪墊,耐心能讓你看起來更有底氣
科學家每次無理取鬧,虐待我之後的隔日,雙方仍必須接續討論。那時,他總以為,我會帶著昨日的遺緒前來,讓他有機可乘,藉此拉長戰線,繼續昨日的凌遲。可惜的是,我從沒讓他得逞。當下次再次接觸時,或新局面再起時,我總是會狀似平靜輕鬆,若無其事地與科學家打招呼:「老闆好,根據上次結論,我們有了新的想法,想再與老闆討論。」就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只聚焦於工作本身。這裡的重點是,如果我本身沒有留下昨日的情緒,科學家就無法再繼續施虐。而在來回討論的過程中,我沒忘記適時展現專業實力說服他,一次又一次地,我給了科學家最多的餘裕,更多的是,我想透過這些磨礪,換取一次寶貴的話事權。
就算提案往返超過十幾次,過程中,我從沒對他當面生氣過,或表達負面情緒。就是耐著心傾聽,平心靜氣,適時給出想法與建議。耐心的過程,不只是被動地被折磨與消磨而已,而仍是要適時切入專業素養與判斷,爭取未來的提案談資。過程中,科學家偶爾覺得我言之有理,竟開始採納我的意見。建立起互信基礎後,他慢慢地不再事必躬親,我也拿回發揮專業的空間。所有的折磨都是鋪墊、都有價值,但必須有耐心;耐心能讓你看起來更有底氣,深不可測。
■先是旅店,又是書店
——什麼都能做,什麼都不奇怪
投入職場多年,無論身邊人事物的場景如何轉換,我的某種精神性感官,始終維持某種抽離的狀態;雖然肉身投入於職場,但思想上,卻是以一種極為自我的體系與方式在運作,從未被外在職場環境所影響,役於所有之上。然而,一旦在這個職場,找到值得努力的價值與可能時(例如確立了彼此關係之後),就會從中發展出非常濃厚的歸屬感,以及滲入血脈般的責任感。之後,我會開始毫無保留,不計代價,給它所想要、支持它所需要,傾心傾力。說來也有點有趣。在意識上,我會把公司當作是自己開的;既然是自己開的,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己,還有什麼好計較?
面對自己這樣有些奇異的職場性格思想,過去還很年輕時,我始終無法找出一種正確說法去詮釋它。而隨著年紀漸長,我逐漸明白,原來,我只是嘗試在每一段職場關係中,找出某種層次的主導意識,企圖化主動為被動。先與自己達成共識、確立目標,無論後來發生多少變化或產生何種困境,對我而言,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為這是我自願選擇的,就坦然地接受所有後果。
▍多學一點、多經歷一些,你會更有談資與本錢
對照當代另一派對立面的職場說法:「你沒領這麼多薪水,何須替老闆擔心這麼多?」或是:「你不計較工作多寡,就會被人欺負,所有的難事都會往你這裡丟,軟土深掘,要做一個聰明的職場人。」還有的人,會積極鼓吹勞工們仇視資方,始終懷著一種激進心情撻伐職場、斤斤計較,直到再無力含恨,最後不明不白地過完人生。而作為一個孤獨的職場修煉者,其實,我們只需要想得直率單純:多學習一些、多經驗一些,難保以後用得上,多累積一些將來的談資與本錢,有好無壞,就這麼簡單。都來走這一遭了,總要做些付出、拿些東西(經歷或閱歷)走吧。如果老是把時間花在計較或抱怨,那人生多無趣,對誰都沒好處。
而我,至今仍在職場歷程上持續歷練,也隨著年資逐漸墊高年薪,就像是做股票或債券投資般,得到了合理且還算滿意的報酬,也將每一段職場經歷,都確實深刻地體驗過了。所以,我一再想透過本書,啟發讀者們顛覆性的思考與理解,就算對價值觀動了改弦易轍的念頭也無妨,就學著用你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職場。職場從沒有什麼定向、固化、刻板的詮釋方式;它是什麼樣子,源自於你把它想成什麼樣子。沒有誰比誰聰明,也沒有誰的方法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一切關鍵都在於你觸發了什麼、讓什麼開始運作並發揮作用。
作為一個職場裡孤獨的修煉者,你要問我:孤獨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敞開、淡定、餘裕,更重要的,是耐心。在承億文旅的六年時光,我總是耐心地大量迎接各種經驗、源源不斷而來的挑戰,從沒真正抗拒過。建設開發也做過了、旅店品牌搞起來了、內部創業開公司(後段有更多記述)也經歷了。面對這一切,我從沒多想,就是用耐心去對付它,就將一件一件事,做到它該有的最理想狀態,沒有別的了。
■老闆是沉默溫和,性格偶有暴烈雜訊的哲學家
——野草般的無為而治,帶給我的燎原成長;放牛吃草,最後幫忙建了座牧場
職場,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最初,讓人急著奔赴,最終,又讓人想急著逃開?來去之間,殫精竭慮,終想獲得些什麼。不急著想答案,我們先做個心態調校:既然要以孤獨,成就職場的自我實現,就必須讓自己有些根本性的不同。首先,就是不從眾的獨立思考;因為你想得不一樣,所以你於職場的存在與行事,看起來,就會與別人有些不一樣。
在職場上,作為孤獨力的修煉者,首先,我想告訴你,讓自己這樣想...
作者序
職場不是傳奇,但我一直在路上
首先,我想把這本書,獻給我的母親陳月紅女士,她是我人生的重要導師,對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啟發,支持著我在職場拚搏的一路走來,給我力量,令我無所畏懼。
寫下這篇自序時,我人在北京與河北懷來的交界處,傍著名為官廳湖邊的住所獨居。猜想湖面應還未結冰,因為尚不到供暖時刻;空氣是凍的,窗外是典型北方大地秋日氣候的蕭瑟。山楂樹上結滿累累而圓潤的紅色果實。午後湖畔周圍的廣邈林原,還殘留些許綠意,卻已然催黃許多,耽美而靜謐。居住的小區內有清潔阿姨,定時在園區內維護環境清潔;幾個農民工老大叔,鋤草種樹,身體與臉上的皮膚,因為長年的戶外勞力活,都已呈現深褐色的乾癟質地,布滿了皺紋,似乎終其一生。
十五年後的第三本書,來得有點意外,好像有些新鮮的念想,忽爾被熱烈地打開。多年來,職場風景從臺中、到嘉義,然後離開臺灣一千多公里,來到如今的北京生活。職場中經歷過些許轉折,自身內化著沿途而來的所有人事物,連接或縫合,然後成為生命裡的一部分,活成現在的自己,一回望,已經四十歲了。
▍我沒讀過大學,卻有碩士學歷
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雖稱不上傳奇,卻也走得有點不太尋常。可能,要從我從沒讀過大學這件事開始說起。十九歲那年,在工專四年級開學之前,因為學分實在積欠太多,自忖延畢好幾年也畢不了業的情況之下,靈機一動,反正對工科也毫無興趣,於是,毅然決定休學轉唸商科;之後,也非常僥倖地考上了二專。畢業後入伍,退伍後以同等學力,補習後一年,跳級考上研究所,順利畢業了。對,我沒讀過大學,卻擁有碩士學歷,這件事著實讓很多人很難理解。只有在每次轉職時會被提及,而面試官總會對這件事充滿困惑,然後我又得花一番心力解釋,卻也換得似懂非懂,直對眼前的我好奇端詳。
那年,二十多歲的我,順利跳級拿到碩士學歷,在準備投入職場前,強烈地意識到,如果我那時想都不想,依循多數專科生的路徑:進補習班補習、插班考大學;再補習、再考研究所,那我的人生得花掉多少時間?跳級這件事情是個純屬意外,卻也啟發了我對於很多事情的可能性與想像。當下靈光乍現,自覺好像有一個什麼開關被打開似的,而且似乎有點管用。
▍孤獨力——在獨行路上踽踽前進。越孤獨,越有力量
多年來,身在忙碌的職場人生裡,當回歸自我時,我常感到孤獨。實則我也蓄意讓自己保持孤獨,孤獨感是我力量的泉湧核心,也令我明心見性。職場生涯裡的從眾心態,常常是人感到徬徨的原因,因為缺乏獨立思考,怠惰消極的從眾之心,令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同時,常為外界紛擾訊息與同儕所影響,人云亦云、見異思遷,自甘當一介平凡上班族。最終,你發現所有人都已在自己的人生裡前進,你卻還在原地。本書所提及的孤獨力,並不是教你離群索居,或是不與同事來往。而是在思想超脫常模之際,你得開始學習享受孤獨,並利用原生的孤獨感,替你指路;用一顆孤獨澄澈的心,擁抱喧囂多變的職場,很多事情來到你面前,你會忽然看得很清楚,無所遁形。
我常認為,職場不是傳奇,也沒有充滿神話。當代雖然有很多年輕創業家致富等新聞,聽來令人羨慕,但總為少數。多數人都是必須歷經一些過程,平凡踏實地走過每一步;透過累積,讓自己來到一個高度,終成自我實現。這樣的孤獨感,到最後,都會化成一種專屬於你的風格,你的身旁周遭會開始改變,因為你的獨特,吸引到一些特別且有趣的人。這本書不是一本勵志溫情的雞湯文,也不是什麼職場教戰手冊,我只希望透過我持續在職場的修煉,分享給跟我一樣,至今仍在職場努力的人們。多些敞開與覺察、了解自己,學習如何自處,並檢核、確保你一直在同一條路上,一直走到你想要看到的風景。
關於孤獨力的修煉,充滿實驗性與冒險性,所以未知、恐懼與不確定性,將與你終日常伴。在這條踽踽獨行的路上,你一定會感到恐懼,但又如何?越恐懼,或說越孤獨,越有力量。因為你知道,再不改變,你將失去更多。
▍勇於不同,拒當保守、面容模糊的避險者
時間回溯到二十六歲,記得那晚,收到廣告公司的入職電話通知後,我一個人到老家附近的麥當勞,想簡單慶祝一下。坐在二樓面向窗外的座位,腳下是流動的車水馬龍,魚貫下班橫衝直撞的機車人群,一如你所熟悉的臺灣街道日常。我嘴裡嚼著漢堡,自以為認真地內省一番之後,還在懵懂與惶然之際,而我知道,我想過一段不一樣的職場人生,拒絕當一個保守、面容模糊的風險趨避者;或是到了四十多歲還戴著安全帽,在城市大街小巷奔波,只為了一份微薄薪水的中年人。
忽然,在那個當下,我強烈的危機意識提醒著自己:我已二十六歲,是非常晚熟的職場新鮮人了,所剩的時間不多,我必須趕快想出一些對策,再慢下來,錯過了時機,生活就要淪落成為一眼望到頭了。此刻開始,即將而來的職場,對我而言,是一個超大型實驗場。我決定做些出格變異的改變,讓自己的思維是特異的、具有高度個人鮮明色彩的。雖然肉身處在體制內;但是思想上,卻是體制外的,用我的方式役於職場之上,毫無框架、不循常模。
後來,源自於這個實驗性的瘋狂念頭,我做過些什麼「有趣」的事?你一定很想知道。過去還在臺灣時,因為工作關係,讀者們可能偶爾會見到出現在媒體上的我。現在,你能透過這本書,認識真正的我,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我的職場修煉歷程、品牌創意思維導向,也希望讀完這本書,能為你的職場人生,真正發揮一些作用。
在開始之前,也要由衷感謝方舟文化的邀請與支持,我認真覺得,他們也很瘋狂。
職場不是傳奇,但我一直在路上
首先,我想把這本書,獻給我的母親陳月紅女士,她是我人生的重要導師,對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啟發,支持著我在職場拚搏的一路走來,給我力量,令我無所畏懼。
寫下這篇自序時,我人在北京與河北懷來的交界處,傍著名為官廳湖邊的住所獨居。猜想湖面應還未結冰,因為尚不到供暖時刻;空氣是凍的,窗外是典型北方大地秋日氣候的蕭瑟。山楂樹上結滿累累而圓潤的紅色果實。午後湖畔周圍的廣邈林原,還殘留些許綠意,卻已然催黃許多,耽美而靜謐。居住的小區內有清潔阿姨,定時在園區內維護環境清潔;幾個農...
目錄
推薦序 關於職場,老闆只能給你舞臺,你要靠自己卓越/戴俊郎
推薦序 清晰即是力量/楊秀慧
推薦語
自序 職場不是傳奇,但我一直在路上
前言 感覺孤獨,卻輕鬆,游刃有餘
PART1隻身奮起的職場,是一個超大型實驗場
——唯有孤獨,才能讓學習與思考更有威力
1有些人生轉折,始於一場意想不到的意外
——寫在進入職場之前:我沒讀過大學,卻有碩士學歷,因為電梯開錯了門
2老闆是沉默溫和,性格偶有暴烈雜訊的哲學家
——野草般的無為而治,帶給我的燎原成長;放牛吃草,最後幫忙建了座牧場
3躲在柱子後、頂上無燈的角落座位,孤獨莊嚴得像尊落難土地公
——從廣告公司小文案搖身一變,成為替公司賺錢的業務
4尊嚴只是自縛的枷鎖,就讓自己赤手空拳,單打獨鬥
——對我越殘忍,我越覺得有趣:那些被陌生拜訪客戶各種拒絕的日子
5那些與中彰投中小企業交手,各種廝混的日子
——就讓我陪你們走過一段,請跟孤獨的我交個朋友吧
6就選在高峰時,瀟灑孤獨地離開
——轉職,是場殘忍自虐的無良博弈;外人不可思議,你卻不得不這麼做
7這間行銷顧問公司,只給剛好符合《勞基法》規定的薪水
——自認一身本領、前景看好,結果又回到原點,不,是低谷
8三十歲的我,首次陷入無以名狀的職業危機,但仍執意向前
——你以為已經很接近某種成功狀態,但其實根本沒沾上邊
PART2孤獨是為了清醒地,親眼見證這怪誕的職場
——學會一個人的孤獨,才能看懂世界的熱鬧
1人生第一次當甲方:每日都是思想鍛鍊,超有創意的科學家老闆
——回老闆一封簡訊平均半小時,但他要什麼我從沒一次就猜中
2語境與揣摩:另類的餐桌文化禮儀
——關於那些試菜的日子,這兩年是我人生中味蕾最輝煌的時期
3學著做品牌,盤整手邊資源、經營媒體關係,學會借力使力
——品牌要怎麼做?坦白說:我也不知道,但做就對了
4職場是由大大小小的狀況組成,工作總有被逼到絕境的時候
——當你覺得方法用盡,實際上還有最後一個,那就是耐心地再試一下
5求好心切的科學家,還能有多瘋狂?
——「那你就一早搭飛機去香港,晚上帶隻燒鵝回來吧。」
6每次折磨,都會讓你脫胎換骨,只怕你撐不住,就放棄了
——籌備烘焙品牌,又是一場兵荒馬亂的災難
PART3職場的裂變:腦洞大開的修羅場,半人不成佛
——了解孤獨就不寂寞,上天堂或下地獄掌握在自己手中
1轉職降薪,七天後報到,到職日當天,才發現竟然沒有我的位子
——現代孟嘗君廣邀天下有志之士,我也是其中之一
2上班第七天:就跟著老闆全家人一同旅遊
——對新職務一竅不通也無妨,就從打開五感用心觀察做起
3五加二,白加黑,身心如撕裂般急遽地成長
——待在成吉思汗身邊,使我領悟:人生沒有均衡,只有取捨
4我是主管,卻痛苦地被下屬選擇,分手擂臺真實版(上篇)
——就算箭在身上也別急著拔,就讓自己流著血,靜靜逼視
5我是主管,卻痛苦地被下屬選擇,分手擂臺真實版(下篇)
——那些曾害得我傷痕累累的,最終,我反而同情了他們
6終於開始好好做品牌,但品牌要怎麼做啊?
——「做品牌,就是要大聲嚷嚷啊!」
7做文創的其實都很會喝酒?酒精洗滌後的眾生相
——那些應酬的每個晚上,所有人都在為了公司存亡,拚搏與延宕
8品牌聲量的首次巔峰
——桃城茶樣子開幕之後,重新拿回原本就屬於我的位子
9借位思考:媒體與品牌的關係營造,我一個人從零開始
——隱身在品牌後的操盤手,甘願做個沒有聲音的品牌長
10源源不絕的瘋狂創意念頭
——所謂做品牌,標準是什麼?答案是:沒有標準
11怎麼到處都看得到你們的品牌啊?
——當時我最愛講:「歡迎來找我開房間!」
12先是旅店,又是書店
——什麼都能做,什麼都不奇怪
13一覺醒來「被創業」,半推又半就,最後還是得接受
——忽從勞方變資方,每天都在煩惱薪水發不出來
14在垂直與平行的職場關係裡孤獨,終將得出完整的自己
——渡人者:致我那些共事過的同事們
15曾經有過,都是一輩子的事
——江湖再見,謝謝老頭家
PART4翻篇:千里之外,全新的北京職場生活
——孤獨是狀態也是力量,持續孤獨讓我們持續前進
1離家千里,兩箱行李:北京,北京
——人到中年在奔波,整組砍掉重練
2有關係就沒關係,故意不搞關係,到底有沒有關係?
——熟悉又陌生,又近又遙遠的北京職場觀察實錄
3就是不寫簡體字,就是要講臺灣腔
——被同化,還是成為異端?孤獨總是標準配備
4關於我那些武功高強的獵頭們
——在職場上選擇,或是被選擇的大揭密
5致虛極,守靜篤:一直還在孤獨的路上
——就寫到在河北省海坨高山上,籌備冬季奧運酒店品牌
番外篇 猝不及防——被潰擊的孤獨力
推薦序 關於職場,老闆只能給你舞臺,你要靠自己卓越/戴俊郎
推薦序 清晰即是力量/楊秀慧
推薦語
自序 職場不是傳奇,但我一直在路上
前言 感覺孤獨,卻輕鬆,游刃有餘
PART1隻身奮起的職場,是一個超大型實驗場
——唯有孤獨,才能讓學習與思考更有威力
1有些人生轉折,始於一場意想不到的意外
——寫在進入職場之前:我沒讀過大學,卻有碩士學歷,因為電梯開錯了門
2老闆是沉默溫和,性格偶有暴烈雜訊的哲學家
——野草般的無為而治,帶給我的燎原成長;放牛吃草,最後幫忙建了座牧場
3躲在柱子後、頂上無燈...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