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剛經》與《阿含經》等佛教經論之源流對照,探究大乘佛教與原始佛教之間的關聯。
作者簡介:
作者:心定和尚
號慧熙。俗姓石,台灣省雲林縣人,1944年生。1968年依止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披剃,為臨濟宗第49代弟子。
畢業於東方佛教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印度研究所。學成後,積極投入佛光山開山建設與體制之建立。1995年,接任佛光山代理住持。1997年,當選第6任住持,2001年連任為第7任住持。2012年,奉大師之命,到泰國籌建南北傳佛學院、泰華寺。
舉凡工程建設、講經弘法、讚頌梵唄、填詞譜曲、語文才藝,無不專精,是十項全能之宗教師。曾於中山大學應聘教授佛學將近兩年,更多次在世界知名大學講演。2004年10月,在哈佛大學及史密斯大學施放瑜伽燄口佛事。2005年榮獲中華民國第五屆國家公益獎。1988年,獲得西來大學、斯里蘭卡Vidyodaya Pirivena College頒發榮譽博士學位。2005年,榮獲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歷任典制監院院長、長老院院長,東方佛教學院教師、北海佛學院院長,住持於馬來西亞龍華寺、美國西來寺、台灣普門寺、台北道場等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及總會長、《人間福報》發行人、中國佛教會宜蘭縣支會理事長、高雄縣支會理事及台灣省分會理事,美國佛教青年會會長等。
現任佛光山泰華寺住持。
著作有《禪定與智慧》、《心定自在》等。其中,2014年問世的《禪定與智慧》英譯版Meditation and Wisdom,榮獲美國著名書籍評論雜誌Foreword Magazine推薦,入圍2014年度最佳「身心靈閱讀類」書籍。
章節試閱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證悟的涅槃或空性,是離言語相的,所以佛教界會說無能說之人,無所說之法,或所證之境界亦不可得,如《般若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即能證悟的無分別智是空性的,不可得,所證悟的境界也是空性的,不可得。原始佛教聖典中,從文字上看是沒有說法的人,但實際上是已經斷我見的說法者,好像是沒有說法,但實際上是緣起法的空寂不可得、不可取的。謹錄《雜阿含.二九三經》(三三一)如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矇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本經佛陀跟比丘說:「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是說明佛陀自己已經大徹大悟,沒有有見、無見、常見、斷見等諸邪見,一切無所著,哪裡有什麼無上正等正覺可得(心無所著,一切無所有)。
經文又說:「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這些經文就像中國佛教界所說的:「無能說法之人,無所說之法。」如來所證的涅槃是不可說不可取的,用語言或任何方式表達都不相應,所以說無有定法如來可證(無上正等正覺),無有定法(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如來可說,只是善巧方便(權巧)說凡是緣起的,體性就是空的,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在《雜阿含.二九三經》(三三一),佛陀說,只有沒有斷我見的,沒有徹底證悟的,還有猶豫的,才會想還沒有得到的(覺悟)想要得到,沒有獲得的想獲得,沒有證悟的想要證悟,聽到緣起法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一無所得,心裡就憂愁苦惱,悔恨了。緣起法分為世間有為法,即苦聖諦與集聖諦,「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出世間的無為法是滅聖諦與道聖諦,即「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有為法是有生有住有異有滅,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所謂一切取滅。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深奧的義理是有相通的。只是原始佛教的無能說法之人,是指無我相的證悟者。
今再舉《雜阿含.九六八經》(九六○)來作說明: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給孤獨長者日日出見世尊,禮事供養,給孤獨長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諸比丘禪思未起,我寧可過諸外道住處。卽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時,彼外道問言:「長者!汝見沙門瞿曇,云何見?何所見?」
長者答言:「我亦不知云何見世尊,世尊何所見。」
諸外道言:「汝言見眾僧,云何見眾僧?眾僧何所見?」
長者答言:「我亦不知云何見僧,僧何所見。」
外道復問:「長者!汝今云何自見?自何所見?」
長者答言:「汝等各各自說所見,然後我說所見,亦不難。」
這一段經文中,外道與給孤獨長者的對話,云何見世尊?云何見眾僧?云何自見?都不是說見佛陀的身相、眾比丘的身相、給孤獨長者的身相,而是指世尊的立論見地、眾僧的立論與見地、給孤獨長者的立論與見地。如《雜阿含.五三經》(九九):
爾時,聚落主(村長)大姓婆羅門……,至世尊所,……,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
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
又白佛言:「云何論因?云何說因?」
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緣起法與緣生法就是佛陀的立論,而從勝義諦說,世間滅,一切皆滅,一切不可取。
回到《雜阿含.九六八經》(九六○),外道問給孤獨長者,云何見世尊?云何見眾僧等,都是想要知道佛陀的立論見地,從勝義諦,於一切見都無所得。外道們一一說出他們的立論,就是十四無記(十四種戲論),毫無意義的邪論,無須多作解說,所以叫無記。
時,有一外道作如是言:「長者!我見一切世間常,是則真實,餘者虛妄。」
復有說言:「長者!我見一切世間無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復有說言:「長者!世間常無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復有說言:「世間非常非無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復有說言:「世有邊,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復有說言:「世無邊,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復有說言:「世有邊無邊。」
復有說言:「世非有邊非無邊。」
復有說言:「命卽是身。」
復有說言:「命異身異。」
復有說言:「如來死後有。」
復有說言:「如來死後無。」
復有說言:「如來死後有無。」
復有說言:「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諸外道語長者言:「我等各各已說所見,汝復應說汝所見。」
長者答言:「我之所見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若復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彼則無常,無常者是苦。如是知已,於一切見都無所得。如汝所見:『世間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者,此見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若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是則無常,無常者是苦。是故汝等習近於苦,唯得於苦,堅住於苦,深入於苦。如是汝言『世間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有如是咎。」
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命卽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此是真實,餘則虛妄,皆如上說。
有一外道語給孤獨長者言:「如汝所說,若有見彼,則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是無常法,若無常者是苦。是故,長者所見亦習近苦,得苦,住苦,深入於苦?」
長者答言:「我先不言所見者,是真實、有為、思量、緣起法,悉皆無常,無常者是苦,知苦已,我於所見無所得耶?」
彼外道言:「如是,長者!」
爾時,給孤獨長者於外道精舍伏彼異論,建立正論,於異學眾中作師子吼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向與諸外道共論事向佛廣說。
佛告給孤獨長者:「善哉!善哉!宜應時時摧伏愚癡外道,建立正論。」
佛說是語已,給孤獨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給孤獨長者以一切緣起者皆是無常、是苦、無我,所以一切無所得。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有為法是世俗諦,諸法因緣生的;無為法是勝義諦,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切賢聖,至少是斷我見結,即初果須陀洹,一直到無上正等正覺,這中間的差別在於修道位斷除多少習氣,而都是證初果以上的聖者,完整的差別說明是在《雜阿含.三九三經》(三九二),謹錄全部經文如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經所列出的都是聖賢,從證須陀洹果開始,一直到無上正等正覺。因為斷了我見結,聲聞道是初果,菩薩道是初地。斷我見結是見道位,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然後進入修道位,定慧雙修,目的是斷貪瞋痴,斷盡隨眠煩惱,習氣逐漸滅了,其勢力只剩下一來天上人間,就是二果,二果的功德就是薄淫怒痴,到三果的時候就斷了五下分結,不還此世了。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是現證涅槃的阿羅漢,辟支弗也是如此,一直到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見道位證我空時,都是聖賢,往上依斷煩惱而定境界果位。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證悟的涅槃或空性,是離言語相的,所以佛教界會說無能說之人,無所說之法,或所證之境界亦不可得,如《般若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即能證悟的無分別智是空性的,不可得,所證悟的境界也是空性的,不可得。原始佛教聖典中,從文字上看是沒有說法的人,但實際上是已經斷我見的說法者,好像是沒有說法,但實...
推薦序
緒 言
釋迦牟尼佛證悟宇宙的真理後,大慈大悲走遍全印度,弘揚他證悟的法與律。佛陀入涅槃後,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佛陀一生所開示的佛法與制定的戒律,然後口口相傳。
佛陀入涅槃一百年後,佛教在毗舍離做第二次佛經結集,思想見解戒律,就有了一些分歧,到了阿育王(Asoka)時代又做第三次結集,原本第一次結集,就是《雜阿含經》,是最原始的佛教聖典,第二次結集後,佛教就有了部派之分,從上座部與大眾部,慢慢分開到十八部派,經、律、論中,多多少少就有了菩薩道的思想,到了佛陀入涅槃五百年後,大乘經典就逐漸出現,阿育王時代派了九隊法使團,分別到周邊各個國家弘揚佛法,其中第八隊是到「金地」(梵名 Suvarṇa-bhūmi,巴利名 Suvaṇṇa-bhūmi),一說是位於今之緬甸,一說是今之泰國。總之,在二千三百年前,佛法就已經傳到了東南亞地區。西元前三世紀的阿育王開始派遣傳教師到國外弘揚佛法,後來漸漸形成兩大主流,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即是南傳佛教。另一主流,經中亞傳至中國、韓國、日本,以大乘佛教經藏為主,屬北傳佛教,原典多為梵語,經翻譯而成漢譯經典,弘傳於漢字文化圈,又稱漢傳佛教。
佛教的流傳在根本佛教、原始佛教時期,都是以證悟解脫為主。到了部派佛教,就著重在研究經文義理,所以南傳上座部有很多論典。而比丘也有不同的個性,一種是專注修行於山林水邊、塚間住、樹下一宿的無事比丘,也稱為阿蘭若比丘;也有喜歡托缽乞食,為信徒開示佛法,是人間比丘。現在的泰國,有稱為城市比丘,他們辦學校、養老院、孤兒院、戒毒村,玉佛寺還專門照顧愛滋病者。從大乘經典來看,有些是批評阿蘭若比丘都是自了漢,有些是批評阿羅漢的境界不夠圓滿,必須要成佛才是究竟。所以北傳的佛教,自稱大乘佛教,而稱南傳佛教是小乘佛教。我曾經聽達摩難陀長老說:北傳佛教可以自稱大乘佛教,但是不可以稱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因為這樣是有貶低他人的意思,應該稱作上座部,其巴利文為THERAVĀDA,THERA 是長老,VĀDA 是觀點、思想、學說。
北傳佛教,受到一些大乘佛教經典的影響,潛意識是看不起南傳佛教的,而南傳佛教也傳說,有人認為「大乘佛經不是佛陀說的」,印順法師認為這種說法「也太過火了」。因為大乘佛教經典的根本思想,也是依佛陀的教法,發展演變出來的。個人認為自己有一個使命,就是促進南北傳佛教,能彼此尊重與包容,互相融和與歡喜。因此成立「泰華佛典翻譯中心」,將北傳的佛經佛書,翻譯成泰文,將上座部的佛經佛書翻譯成中文,讓彼此能知己知彼。同時也想讓大家知道,大乘佛教與原始佛教是有密切的關係的,因此著手寫《從《金剛經》探討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的關係》。
《金剛經》在中國有六種譯本,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早,所以就以此本來做探討,同時依據昭明太子所判《金剛經》三十二分的次第,一分一分的探討解說。另,本書提到《雜阿含經》,每經有兩個經號,上面為《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經號,括弧內為《佛光大藏經.雜阿含經》重新整編後的編號,特此說明。
緒 言
釋迦牟尼佛證悟宇宙的真理後,大慈大悲走遍全印度,弘揚他證悟的法與律。佛陀入涅槃後,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佛陀一生所開示的佛法與制定的戒律,然後口口相傳。
佛陀入涅槃一百年後,佛教在毗舍離做第二次佛經結集,思想見解戒律,就有了一些分歧,到了阿育王(Asoka)時代又做第三次結集,原本第一次結集,就是《雜阿含經》,是最原始的佛教聖典,第二次結集後,佛教就有了部派之分,從上座部與大眾部,慢慢分開到十八部派,經、律、論中,多多少少就有了菩薩道的思想,到了佛陀入涅槃五百年後,大乘經典就逐漸出...
目錄
緒 言
法會因由分第一
善現啟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淨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總 結
附 錄
緒 言
法會因由分第一
善現啟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淨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