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這種流行的說法,
讓我們徹底忽略了──
一個不講理的地方,才最是無情。
#寫給在原生家庭為難和掙扎的你
#醫師、律師、臨床心理師、記者、親職講師、作家、藝人各界聯合推薦!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是你想太多了,爸媽絕對是愛你的。」
「栽培你到現在這樣,難道不是愛嗎?」
聽到這樣的話,你是否曾感到困惑內疚?
你是否明明沒有感受到被愛的溫暖和安全,卻懷疑是自己有問題?在應該要能體會被愛的家庭裡,獨自體會著不被愛的悲傷?
◎每一個被父母錯待的人,其實內心永遠都有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因為已經將家庭的傷痕藏得太深,還把這些痛楚帶到下一段關係,無論是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可能因此蒙受陰影。
◎作者羽茜以社會學的背景,以及自己身為女兒和母親的身分,帶讀者探索為什麼承認家庭的傷在我們的社會裡備受壓抑?為什麼來自父母的傷害,孩子總是在傷癒前就被要求原諒?透過25篇有溫度的述說,期望讓讀者對於家庭與愛的疑惑,有個誠實的反思和出口,此後不再自責。
本書特色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迷思如何讓孩子過度承擔與消耗
對於多數人所經歷的童年家庭創傷,羽茜以理性感性兼具的文字說出當時身為「小大人」的我們難以言明的苦。書中的每個舉例和思索,讓我們看見家庭如何在自己心中留下細微卻刻骨的痕跡,更讓我們心有戚戚焉,在閱讀的同時獲得寬慰和治癒。
關於原諒│被父母傷害的孩子,往往在受傷還沒有獲得療癒之前,這個社會就已經急著要他們「原諒」了。
關於懂事|有些孩子把自己的價值永遠置於父母之下,家庭裡重要的永遠都是父母的感受,自己則微不足道……
關於愛│真正的愛就像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你不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很好、很乖、很聽話,做了什麼令人滿意的事情才得到這份恩惠的。
關於孩子的痛楚│父母也是人沒有錯,但孩子也是人,孩子的心也是肉做的,也不是聖人或上帝聖母,可以接受父母一切的錯待。說出被父母錯待的事情並不是想要追究,只是想要理解自己的傷痕。
關於承認不被愛│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實事求是,承認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愛孩子,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愛的能力,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理解到父母給自己的不是愛的時候,他也能夠在這個社會上,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作者簡介:
羽茜
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曾獲耕莘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著有《成為母親之後》、《在婚姻裡孤獨》、《媽媽的自由》、《今天雖然很好但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寫作的議題涵蓋婚姻、家庭、母職、兩性、親子關係和教養,但覺得在這些議題背後,最主要的關心是愛,想知道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在一起能覺得幸福的條件是什麼。時常覺得三十歲後的自己是一個全新的生命,和兩個孩子一起成長,至今仍在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過程。
https://www.facebook.com/babysvision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觸動推薦(依首字筆順排序)
有食律師-家事律師
李佳燕-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郭彥均-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
曾多聞-旅美記者及專欄作家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無法說出口的傷,讓真實的愛難以成立
越思考就越會覺得,家庭真的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有人覺得家是溫暖的避風港,也有人覺得在家裡不如在外面輕鬆,就像童年,有人回想起來是受人保護的快樂回憶,也有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必須做個小大人,照顧整個家庭使其不分崩離析。
孩子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每個都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世界上有不負責任的大人,就有不負責任的父母,有個性不成熟、價值觀偏差,甚至是病態型人格的大人,當然也就會有這樣的父母。
但是,在我閱讀、分享,還有和讀者交流孩子受到這樣的父母傷害的經驗時,可以感覺得出來,人們非常避免去談,世界上有不適任的父母,特別是,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只要孩子說自己從父母那邊受到傷害,無論是年幼的孩子還是成人,也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的經驗,得到的回應總是:不要想那麼多、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就像在說,覺得受到父母傷害、不被父母所愛的人,是自己有問題。
這些人會被貼上不知感恩的標籤,比起去關心他們受傷的感受,人們更願意相信,父母的愛是與生俱來、不容質疑。
這讓受傷的人無法說出自己的經驗,甚至必須反過來,把自己從父母那邊受到的傷害,扭曲成是自己傷害了父母,比方說是自己太壞、太任性、太不懂事,才「害」父母沒有辦法好好對他、愛他,是自己破壞了父母原有的親情,陷入自我價值低落的困境。
另一種情況是,旁人或許願意接受,父母的言行其實傷害了孩子的事實,但是卻很快跳到下一個階段,強調孩子應該要讓事情過去,讓父母「功過相抵」。
父母對孩子的傷害,無論是言語的還是肢體的暴力、冷暴力,或者是情感忽視,只要父母還是有盡到養育的責任,孩子長大後,看似沒有嚴重的身心創傷(實際上創傷未必會展現給其他人知道),人們就會認為,這表示父母造成的傷害不嚴重、可以被包容和原諒,過去就讓它過去。
人們會忽視孩子為了讓自己好好長大,為了理解和療癒父母在自己身心上留下的創傷做了多少努力,而內心可能還遍體鱗傷。
沒有被好好地愛著長大的人,很難建立存在的價值感和自信心。
功過相抵,是我們看待親子關係的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
而我時常在想,人們究竟有沒有發現,這種特殊的看法,正是社會賦予父母的一種特權。
同樣的事情假設不是發生在父母對孩子,而是發生在其他人,比方說親戚、戀人、朋友或職場人際之間,絕對不會被允許功過相抵。
就像是我們不會對一個受到伴侶暴力的人說:雖然你的伴侶心情不好時會打你,但是他平常都對你很好啊!你應該要看他好的地方。
但是我們卻會對孩子說出類似的話:爸媽雖然有時候對你不好(哪怕是言語和肢體暴力),但是平常都對你很好,給你穿、給你住、讓你讀那麼貴的學校,帶你出去玩還買玩具給你……
人們會強調要看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好像給予了孩子生存所需、培養了他的生存能力,就確保了父母可以偶爾、有時,甚至是經常,對孩子施加暴力或者是控制、傷害孩子。
「如果不是我,你早就流落街頭了」、「都是因為你我才過得那麼慘」、「我怎麼那麼倒楣有你這樣的孩子」……我們會允許父母對孩子說很殘忍的話,強調父母絕對是有口無心,要求孩子「只記住好的地方」、「感謝父母生下了你」。
跟很多人一樣,我是在做父母之後,才知道做父母有多辛苦的。
生下孩子,是母親冒著生命危險度過的關卡,照顧、教養孩子直到他長大成人,更是艱難的任務。
但是同時間,我也深刻感覺到,面對父母,孩子是非常脆弱的。
因為這個社會賦予父母很多特權。就是前述,人們不願意相信有父母不愛孩子,所以會為父母不愛孩子的言行加以辯解,即使有父母傷害孩子,也會捍衛父母可以功過相抵,既往不究的權力。
相對於做什麼都會被合理化、甚至是美化成「為孩子好」的父母,孩子是一個絕對的弱勢。這個弱勢還會延續到他們成年,他們都不會被允許說出,他們在父母那邊受過的傷,還有不被愛的待遇。
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有人說,自己被父母情緒勒索,這種痛苦可能只有一部分的人會表達同情,還有更多的人會加入情緒勒索的行列,指責他「父母生養你已經那麼辛苦了,你為什麼還要再提」。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就是那麼不平等,孩子如果不想遭受更大的壓力,就只能做出自己毫髮無傷,父母也是理想父母的樣子。
我寫出這本書,並不是想要指控讓孩子感到受傷的父母,我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關於愛,還有怎麼與人相處,也是每個人都在學習。
但我想說的是,父母跟孩子之間一開始就不平等的預設,會讓真實的愛,在親子關係之間難以成立。
雖然人們都說,父母愛孩子是天性,是自然而然的,而孩子只要懂事,就會以愛回報父母。
但是如果你被一個人傷害永遠也不能說痛,你甚至不能說對方傷害了你,而必須要說,是感覺到痛的你自己不對、自己不懂事,那你和這個人,有可能建立起自然的、放鬆的、在對方身邊能覺得溫暖和安全的那種關係嗎?很難不心生恐懼而想要逃離吧。
真正的愛是以平等和尊重為基礎的。當我們愛一個人,我們會認同他的感受很重要,對待他的方式,要讓他覺得公平合理也很重要,但是一旦父母的權威被無限上綱,父母對孩子的愛,被神聖化且不容質疑的時候,孩子的感受,和父母就沒有同等的重要性。
在親子關係當中,人們究竟想要的是真實的愛還是上下關係,有時我會忍不住質疑。真實的愛應該是無論哪一方讓對方感到受傷,受傷者都有權利將受傷的感受說出來,不需要抹滅自己的真實感受,來讓對方自我感覺良好。
但這個社會非常強調要維護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傷害都是無心之過的神話,讓孩子在這樣的壓力下,其實不可能說出自己因為父母的言行而受傷了,連想說痛都不行。
這本書或許會被認為有點驚世駭俗,因為書中我開宗明義地指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需要被改變或加上但書。
但是看過《幸福童年的秘密》、《我的骨頭知曉一切》、《家庭會傷人》等著作的話,就會知道家庭裡會有傷害,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的發現。
這本書的特色在於,我不是在做個人感受的抒發,也不是用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親子關係對個人心理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
因為我主修的是社會學,我想提出的是,我們的社會環境、社會文化,一直在賦予親子關係特殊性,將父母的愛神聖化,強調父母決不會傷害孩子的社會迷思,讓孩子的傷,即使他們成人了也難以向別人訴說,更難以痊癒。
名人推薦:觸動推薦(依首字筆順排序)
有食律師-家事律師
李佳燕-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郭彥均-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
曾多聞-旅美記者及專欄作家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前言:無法說出口的傷,讓真實的愛難以成立
越思考就越會覺得,家庭真的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有人覺得家是溫暖的避風港,也有人覺得在家裡不如在外面輕鬆,就像童年,有人回想起來是受人保護的快樂回憶,也有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必須做個小大人,照顧整...
章節試閱
承認來自父母的傷害,是開啟療傷之路的唯一途徑
(因版面字數限制,本文為節錄)
——來自父母一絲一毫的自殺念頭都能觸發我。
——我必須不斷地乞求我父母相信,他們是被愛的。
——神啊。我求祢,求祢讓我能夠讓爹地和媽咪開心。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在閱讀《我的骨頭知曉一切》這本書的時候,我好幾次必須掩上書頁,深深嘆息。好像連深呼吸也無法平復我內心被勾起的情緒,那是比感傷更進一步的,覺得把自己的某個部分,和書中作者陳述自己童年的經歷,還有她成年後,試圖回溯並治癒童年傷痕時的遭遇和想法,不可避免地重疊在一起。
感覺好像有一雙手,伸進了我的內心深處,把一個至今仍跌坐在地,不知所措的小孩,握住了手腕把她拉了起來。而我一直對這個孩子的存在有所意識,卻更強烈的意識到,我不能時常去感受她的存在,否則,有些表面上和諧的關係,就會連表面的和諧都會變得困難。
我們該怎麼平衡過去的傷和現在的平靜生活,怎麼面對曾經傷害我們,但又和我們糾結在一起的人,平衡,有可能做到嗎?放下或釋懷,真的如他人,特別是沒有這類經歷的人說的那麼容易嗎?
我想就是因為不容易,許多人才一直關著自己內心的小孩,就像《我的骨頭知曉一切》的作者,成年後忙於工作、追求成就,但所有忙碌和「試著過得和別人一樣」的奮鬥,都是因為她不能夠面對獨處時,可能會從內心浮現的,過去曾經受虐的童年陰影。
人可以不面對自己的陰影,陰影卻不會自動消失,她工作上無法承受會讓她聯想起父親的人的指責,感情上無法相信自己不會被背叛、被拋棄,她會在某些場合和情境下變得易怒,但那種憤怒是來自過去,弱小的孩子被父母控制和利用,那份傷心的一種有刺的偽裝。
她想了解自己並療癒自己的過去,但是在尚有聯絡的父親的口中,她對往事的追溯,好像只是再次證明了她是那個「不知感恩」的孩子。
父母只想讓一切都過去,享受現在的和平和幸福。
我相信我們之中大部分的人,看著這本書都會覺得自己的家庭還算普通,但是只要有一點點類似的經驗,即使程度完全不同,這本書還是有可能喚起很多脆弱的感受,讓人必須好幾次停下來,深呼吸,忍住眼淚,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安全和溫暖的擁抱,要有一個人在你耳邊說「你是值得被愛的。」
也有可能是反過來,就是因為現在在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下,聽見有人對你這麼說,才會更容易痛哭出聲。
因為有類似經驗的人會被這樣的感受提醒:當自己還小的時候,是多麼渴望能在父母身邊得到安全感,但當時就是沒有辦法得到,現在也已經太遲了。
對於童年生活,有些人只記得溫暖和享受當個孩子的回憶,有些人則相反,想起時,只覺得需要哀悼並且充滿遺憾。
孩子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基本上完全不取決於自己,而是取決於父母。而在那個階段,孩子是無比脆弱,卻又無比強大的。
我所謂的強大並不是指他們能吞下父母給的所有苦楚,而是說他們那份,要為自己的父母承擔責任、代替他們維繫整個家庭,甚至是維繫婚姻關係不讓它支離破碎的那份決心和努力,和放棄去改變自己的軟弱的父母相較,真的是太勇敢,也太堅強了。
但還是不能改變他們是脆弱孩子的事實。
孩子的脆弱是全方面的,不只是因為他們的生命、生活所需都仰賴父母,也因為他們對家庭以外的世界無知,會完全接受父母對事物的解釋。
所以當父母出於自己的需要而貶低他們、指責他們、否定他們的價值時,他們會照單全收,為父母被愛和被重視的需求所服務,卻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被愛和被重視的需求。
當父母把自己呈現為「這個家裡最脆弱、最痛苦、也最值得同情的人」的時候,即使他對孩子做的事情就是一個加害者,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才是壞人,努力想彌補自己的錯誤讓父母滿意。
孩子就是這樣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會全然接受不負責任的父母卸責,覺得自己才是那個「害」母親這麼生氣,氣到必須行使暴力的壞人、壞孩子,孩子會把父母的崩潰和家庭的崩壞,都認定是自己的問題。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即使他足夠幸運,能夠意識到是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不對,自己其實是無辜的,療傷的過程也還是困難重重。
同時,來自身邊人的不理解,以及始作俑者,他們的父母,幾乎沒有可能去扮演他們追求療癒時的助力,多半只會造成二度傷害,在孩子還小時就不在乎他們感受的父母,在孩子成年後,更會為了維護自己的自我感受和面子,對孩子展開進一步的攻擊。
我們的文化傳統中,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共同點是強調你應該讓不好的事情「過去」,特別是,當這些事情發生在親子之間。
而所謂的過去指的就是「不要再提」,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目標,追求可見的成功。
但是符合世俗定義的成功,往往只能讓自己「看起來好」,卻不能掩飾內心的傷痕累累,也不能加以治癒。
就算理性上想讓父母功過相抵,想對自己說,養育之恩大於天,父母以前的錯待就讓它過去,不要再提,這些理性上的自我要求,也沒辦法改變自己仍然會為之痛苦的事實。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這句話人人會說,但這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更不該是拿來譴責一個受傷未癒的人的武器。
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自我療癒的路上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父母。
因為會造成孩子嚴重心理創傷的父母,當時就已經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成年之後,更有可能會指責孩子放不下過去,不夠成熟、對已經年邁的父母窮追猛打。
這種急於否定過去有過不好的事情,或者是就算承認,也不允許孩子再次提起的態度,會勾起孩子很多不被愛的感受,但是想療癒這樣的創傷,就是要先學會接受,自己不被父母所愛的這項事實。
只有先承認這是事實,放棄去改變對方的想法,才能夠做到好好哀悼,把注意力放在療傷,而不是徒勞無功地想和不可能認錯的人取得共識。
很多人的自我療癒之路,就是在這個階段卡關。
因為比起接受「父母不會愛我」這個現實,幾乎所有孩子都寧願相信,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不被父母所愛——只要自己更努力,變得更好就可以了。
愛麗絲•米勒在《幸福童年的秘密》裡曾經說過,許多有童年陰影的人,其實成年後都表現得非常優秀,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因為受過深重打擊而變得頹廢喪志。
奮鬥,是因為他們想藉由追求成功,來證明自己並不是父母口中那麼差勁的人。
外在的榮耀和讚美,會變成他們得不到無條件的愛,所唯一能爭取的一種替代性的補償。
但是讚美並不能取代真實的愛,因為讚美是有條件的。
所以這些人很多都快樂不起來,明明擁有很多卻還是覺得憂鬱、空洞、沒有意義感,一旦工作或生活,或者別人的事情不足以讓他們忙碌,那份努力了半天還是得不到愛的悲傷就會席捲而來。
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往往是來自情感缺憾的動機。
——要讓父母愛我,我必須要非常優秀才行。
除了世俗成就之外,也有人是因此自我要求,要作感情關係中「非常非常好」的人。他們可以無條件的為別人忍耐和付出,甚至不惜貶低自己的價值,在一個不好的環境或伴侶身邊堅守,只是因為從小在父母口中,他們是不知感恩、無法為別人付出的人。
為了要證明自己不像父母所評價的那樣,他們會緊抓著別人給的一點恩惠,努力忽略自己所受的更多打擊。
不談過去、不談創傷,把目標放在追求眼前的成功、或者更積極地經營人際關係。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要求受傷害的人努力做到的事。
好像如果受過傷害依然表現得樂觀開朗,甚至得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就表示創傷已經被「克服」、被擺脫,實際上受傷的痛苦和後續效應都留在我們的潛意識和身體裡。
身體不會接受道德的束縛,身體是誠實的、不會偽裝的。愛麗絲•米勒這麼說。
我們的創傷經驗會留在大腦裡、留在身體裡,甚至,在看了關於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書我才知道,這些創傷還會傳承給下一代,讓自己和他們,都在不知道為何被觸發的情況下,被觸發恐懼和壓力。
這就是對過去避而不談,「現在好就好」、「記住那些好的地方」、「讓壞的事情過去」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有些人就這樣被背負著的代價擊沈,永遠無法明白自己為何輕易感受到憤怒、傷心,和恐懼。
要去接受並承認,自己被應該要愛著自己的家人所傷害並不容易,但是如果沒有試著去做,這樣的傷害就永遠不會結束。
血緣是偶然,感情是緣分和努力。
我時常想,我們對血濃於水的美好想像如果不要那麼多,而更加相信感情需要誠意經營,愛一個人,需要責任感和決心,或許能夠面對自己的童年傷痕,為自己好好的哀悼並療傷的人,就會更多一點吧。
理解自己和照顧自己,不表示對生養自己的家庭不知感恩,真正愛你的家人會希望你獲得真實的平靜,給予你面對傷口所需的助力。
在父母已經脆弱到不可能去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甚至反過來進一步作出攻擊的時候,在過去已經被父母傷害過的孩子,希望你們能優先保護自己。
承認來自父母的傷害,是開啟療傷之路的唯一途徑
(因版面字數限制,本文為節錄)
——來自父母一絲一毫的自殺念頭都能觸發我。
——我必須不斷地乞求我父母相信,他們是被愛的。
——神啊。我求祢,求祢讓我能夠讓爹地和媽咪開心。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
在閱讀《我的骨頭知曉一切》這本書的時候,我好幾次必須掩上書頁,深深嘆息。好像連深呼吸也無法平復我內心被勾起的情緒,那是比感傷更進一步的,覺得把自己的某個部分,和書中作者陳述自己童年的經歷,還有她成年後,試圖回溯並治癒童年傷痕時的遭遇和想法,不可避免地重疊在...
目錄
前言無法說出口的傷,讓真實的愛難以成立
第一章那些家庭裡的錯待:我們經歷了什麼?
孩子都知道父母是否真誠
真實的愛,是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
關於愛,重要的不是表象而是真實
因為孩子而變成更好的人,這個過程並非全自動化的
來自父母的傷害,孩子總是在傷癒前就被要求原諒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信仰而非現實
談談《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
「我們以前還不是這樣過來的」這句話,忽略了世代差異
「女兒就是比較貼心」這種說法是對所有女性的枷鎖
承認來自父母的傷害是開啟療傷之路的唯一途徑
第二章父母是家人,也是重要的外人
走出父母所傷的陰影,首先要把他們看成外人
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就是在阻礙孩子的獨立
最難向他人說明的痛苦,是擁有自戀型人格的父母
角色期待,是對自己和孩子的束縛
當不被愛變成一種恥辱:擔心自己是沒有愛的母親
不平等的交換關係,讓親子關係遠離了愛的本質
母親要能擁有自己的人生,才不會用控制孩子來彌補自己
努力去證明自己有被愛的資格,恰好證明了這份愛不存在
第三章有些事情已經不同,我們可以把自己接住
家裡如果不是能流露脆弱的地方,哪裡才是?
有愛孩子的父母,也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相信母愛會帶來母親所需的充裕,就是無視她現實中的匱乏
家庭裡有人不負責任就有人過度負責
受傷的孩子總是想要相信「傷害也是一種愛」
即使不能相互理解,也知道對方和自己一樣寂寞
家人之間,只要想到彼此都會死,就會變得溫柔
後記我活出自己的方式,就是寫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前言無法說出口的傷,讓真實的愛難以成立
第一章那些家庭裡的錯待:我們經歷了什麼?
孩子都知道父母是否真誠
真實的愛,是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
關於愛,重要的不是表象而是真實
因為孩子而變成更好的人,這個過程並非全自動化的
來自父母的傷害,孩子總是在傷癒前就被要求原諒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是信仰而非現實
談談《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
「我們以前還不是這樣過來的」這句話,忽略了世代差異
「女兒就是比較貼心」這種說法是對所有女性的枷鎖
承認來自父母的傷害是開啟療傷之路的唯一途徑
第二章父母是...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