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可以細細聽出多重心理線索!
聽懂別人的弦外之音,學習換個說法,讓你在不同場合,都能達到溝通效果。
譬如說,同樣開場是「大家都……」,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完全不同——「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只說我」:說這句話的人很可能正在啟動防衛機轉,為了避免自己的心理受到傷害。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很可能是「曖昧溝通」,言下之意是「只有你不知道」或是暗示對方「大家都知道,為什麼你會不知道」,內心充滿被誤解的委屈。
「大家都討厭我」:說這句話的人很可能「自己討厭自己」,如果把「對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別人身上,就會常常覺得「大家都討厭我」。
「大家都買了」:這句話運用的是「從眾心理」,不斷強調「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恐懼自己會因此被排擠,需要透過擁有相同的物品來感覺自己跟別人一樣。
本書特色:
深入淺出分析各種常常聽到的語言,除了說明語言背後的心理動機外,也整理出不受傷害的應對方式。
◆很多時候,必須知道該說什麼;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必須知道對誰說,才能讓對方從骨子裡接受和認同你,從而提升社交魅力,增強駕馭人際關係的能力。
◆想要「增強能力」或「自我改變」的時候,要改變說話方式。例如換個說法:將「唱反調」轉成「認同別人的看法」、從「冷淡否定」換成「具體建議」……,並且反覆練習,形成一種新的說話模式。
◆超準自我檢測,看出隱藏的性格。你的「管人指數」有多高?你的「嫉妒指數」有多高?你是屬於哪一種社交類型?……,窺探到隱藏的祕密。
誠摯推薦
吳淡如作家
劉軒正向心理學專家
作者簡介:
林萃芬
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著作:《鍛鍊心理肌力》、《從習慣洞察人心》、《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 www.fannyeq.com.tw
林萃芬心理師洞察人心時間( podcast)
章節試閱
自序
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聽出多重心理線索
心理諮商的過程,就是透過「語言」去建構當事人的主觀世界。常常一邊聆聽當事人的故事,一邊釐清當事人真正的困擾是什麼,然後慢慢整理出當事人的邏輯、想法、價值觀,再抽絲剝繭找出隱藏在背後的心理議題,接著摸索出療癒心靈的有效方法。
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可以細細聽出許多心理線索,有助於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度的溝通。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開場是「大家都……」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完全不同。
「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只說我」
「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只說我」說這句話的人很可能正在啟動防衛機轉,為了避免自己的心理受到傷害。這個時候,如果想跟對方溝通,就需要先降低對方的防衛心理,不然很可能越說明解釋,對方情緒越高漲。
「大家都到了,只差你一個人」
這句話要看說的人是在什麼狀況下說的,不妨先查證一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譬如,曾經有個朋友的長官跟她說:「大家都到了,只差你一個人,趕快過來。」等她匆匆忙忙趕過去,才發現「大家都沒到,只有她一個人到了」,差點受到性侵害。
所以,當一個人說:「大家都到了,大家都會來」,有可能是真實的狀況,也有可能是「想降低別人的防衛」,為了安全起見,事先確認狀況,就不會事後懊惱了。
「大家都知道」
這句話很可能是「曖昧溝通」,言下之意是「只有你不知道」或是暗示對方:「大家都知道,為什麼你會不知道」,也因此,聽完這句話的人接下來大多會急著說明:「我真的沒有收到訊息」,內心充滿被誤解的委屈。
「大家都討厭我」
說這句話的人很可能是「自己討厭自己」,如果把「對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別人身上,就會常常覺得「大家都討厭我」。
「大家都買了」
這句話運用的是「從眾心理」,不斷強調:「大家都有」,讓消費者擔心:「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恐懼自己會因此被排擠,需要透過擁有相同的物品來感覺自己跟別人一樣。
為了讓大家容易覺察自己跟別人的說話方式,書中的每一種說話方式都做成「測驗的勾選」型式,相信很快就找到經常聽到或習慣使用的說話用語。
想要人際互動順暢,了解自己的「說話風格」是很重要的,無論是諮商或演講的過程中,我常會幫當事人評量「說話風格」,清楚自己的說話風格和效果後,自然能夠使用適合的語言,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如果想了解語言背後的真正意涵,在這本書中,也深入淺出分析各種常常聽到的說話方式,除了說明語言背後的心理動機外,也整理出不受傷害的應對方式。
聽懂別人話裡的「弦外之音」
訊息解讀錯誤,非但製造緊張衝突,更會刺傷彼此心靈,讓人生徒留遺憾。
有天夜裡,住在我家隔壁的一對母子發生激烈的爭執。哭泣聲混雜著吼叫聲。正想一探究竟,突然他們家的窗子「嘎」地一聲推開,那位母親激動地叫著,「我被你氣到腦衝血,你的所作所為就是要逼我去死,對不對?那我現在就死給你看。」一邊說還一邊做出跳樓的姿勢。
為了避免悲劇發生,我決定先報警,再仔細聆聽這對母子爭吵的原因。
氣憤的母親這時又轉過頭去,繼續怒罵兒子:「我真是命苦,怎麼會養出你這種自暴自棄的小孩?」
看到母親採取如此強烈的手段,兒子完全不為所動地回應:「你以為考試很容易嗎?那你自己去考考看,保證你抱鴨蛋回來。」
母親似乎被兒子氣到忘了要跳樓,她轉過身去,對著兒子說,「你認為我沒有唸過書嗎?」
兒子用激將法的語調說:「那你考給我看啊!就不相信你會考多高分。」
聽到兒子的答案,母親不禁悲從中來,哭著說:「你知不知道我賺錢養你有多辛苦?我真是太失望了,花那麼多錢請家教,你還是學不會。早曉得你現在這麼壞,當初就把你餓死算了。」
兒子一點都不領情,語氣很衝地反駁:「好啊!你不要給我吃東西啊,餓死我啊。」
母親的情緒再度被兒子挑起,憤怒地咆哮:「我就是犯賤,幹麻養你這個寄生蟲,你乾脆出去外面流浪,當個沒人管的野人。」
兒子也不甘示弱,立刻反擊:「你每天一見到我就罵我,我才不想住在這裡,我要去婆婆家住,再也不要回來了。」
母親用一種看好戲的口吻說:「哼!婆婆那麼老了,哪有錢養你?哪有錢給你亂花?」
兒子則自我防衛地說:「我哪有亂花錢?」
母親開始算舊帳:「怎麼沒有?你昨天買的那雙球鞋,不用花錢買嗎?」
這個時候,電鈴響了,警察來了。這場唇槍舌戰的爭執終於暫時告一段落。
聽完這對母子的爭吵對話,真的令人感觸良多。在那位母親怒罵與責備的背後,其實隱藏了對兒子的關懷與期待;可是,她卻使用負面的表達方式,結果當然只會激起兒子的叛逆與不屑。
至於兒子呢,由於聽不懂母親話中的關懷與愛意,便選擇用最叛逆的話語反擊回去,自然會讓做母親的氣到要做出非理性行為。
無論我們多疼愛、多關心、多在乎一個人,選擇錯誤的說話模式來表達情感,對方都接收不到;同樣的,聽不懂別人話裡隱藏的涵義,也很容易形成誤解,導致衝突對立。
想要有效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要聽懂對方話語中的弦外之音,了解對方內心的心理、感受、想法,調整好彼此對話的頻道,再開始溝通,才能順暢溝通。
自序
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聽出多重心理線索
心理諮商的過程,就是透過「語言」去建構當事人的主觀世界。常常一邊聆聽當事人的故事,一邊釐清當事人真正的困擾是什麼,然後慢慢整理出當事人的邏輯、想法、價值觀,再抽絲剝繭找出隱藏在背後的心理議題,接著摸索出療癒心靈的有效方法。
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可以細細聽出許多心理線索,有助於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進行深度的溝通。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開場是「大家都……」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完全不同。
「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只說我」
「大家都這樣做,為什麼只說我」...
目錄
推薦序一說話是為了促進溝通,而不是打壞關係/吳淡如
推薦序二當你的心正了,你的語言也會跟著正/劉軒
自序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聽出多重心理線索
PART1 了解說話風格與溝通類型
測驗:你是屬於哪一種說話風格?
從「最常掛在嘴上的話」了解溝通模式
換個說法:將「責備型語言」轉成「思考性語言」
從抱怨了解對方的心理需求
換個說法:練習「消除抱怨的說話方式」
將「抱怨」轉成「愛的語言」
唱反調的類型與心理
換個說法:將「唱反調」轉成「認同別人的看法」
哪些「說話方式」容易引發別人的情緒?
聽出生命腳本的「禁止訊息」
人前人後兩套說詞
換個說法:將「兩套說詞」練習正面表達心中的感受和想法
「曖昧溝通」的說話方式
換個說法:改變「曖昧溝通」的說話方式
測驗:哪一種說話類型的人適合談戀愛?哪一種說話類型的人難以溝通?
哪些語言屬於應酬話?
換個說法:將「應酬話」換成「誠懇說出自己的困難點」
從「逃避責任的藉口」聽出暗藏的人格動機
如何判斷對方語言是否「誇大不實」?
換個說法:將「誇大的說法」換成「具體描述事實的語句」
哪些話容易產生誤會?
爭取認同的說話方式
總是擔心自己不被人喜歡
永遠、一定、絕對的說話方式
測驗:從「回應方式」聽出內在的「心理地位」
PART2操控人心的說話類型
哪些話暗藏「煤氣燈操縱法」?
哪些話暗藏「罪惡感陷阱」?
挑撥離間的說話方式
換個說法:將「挑撥」轉成「覺察自我情緒」
酸言酸語、說話帶刺
換個說法:將「間接諷刺」換成「角色扮演」
潑髒水、造謠、毀謗、誣衊的背後心理
哪些話在霸凌別人?
換個說法:「肯定命令句」換成「可能」、「或許」的商量句型
煽動人心的說話方式
換個說法:將「煽動情緒的語言」換成「鼓舞士氣的語言」
酷愛批評的心態及回應方式
換個說法:將「批評」轉為「建議」
布滿仇恨的詛咒心理:如何化解被詛咒的恐懼情緒?
PART3 情人之間常見的說話方式
男人「不哼氣」,女人「愛囉唆」
「心想事成」的說話技巧
用心閱讀情話,了解雙方的感情需求
二十句萬用情話:什麼時候需要傳遞情話?
從抱怨情人「不接電話」、「已讀不回」看內在情感需求
「雙重標準」加上「愛碎碎念」的溝通組合
從「管人理由」看佔有慾強弱
測驗:你的「管人指數」有多高?
喜歡吃醋的情人
換個說法:將「吃醋質問」換成「我訊息溝通」
測驗:你的「嫉妒指數」有多高?
從分手理由聽出人格特質
測驗:從聊天測量跟情人的「心靈契合程度」有多高?
PART4 各種不同人格特質的說話方式
會搶功的人
換個說法:「搶功說詞」換成「假設問句的同理說法」
愛潑冷水的人
換個說法:從「冷淡否定」換成「具體建議」
可憐故事說不完的人
換個說法:將「可憐際遇」換成「我負責語言」
背後議論的人
換個說法:將「議論」轉成「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過度關心的長輩親戚
打探消息的人
換個說法:「打探消息」轉為「自我揭露」
喜歡套話的人
換個說法:「套別人話」換成「釐清狀況」
假傳聖旨的人
換個說法:將「假聖旨」換成「對人的信賴感」
PART5 暗藏危險與死亡訊息的語言
哪些話透露自我傷害的訊息?
哪些話語透露暴力傾向?
哪些話暗藏致命殺機?
以威脅為手段的人
換個說法:學著把「威脅」轉為「感受」
四種正向引導語言避免暴力行為
推薦序一說話是為了促進溝通,而不是打壞關係/吳淡如
推薦序二當你的心正了,你的語言也會跟著正/劉軒
自序從一個人的「說話語言」,聽出多重心理線索
PART1 了解說話風格與溝通類型
測驗:你是屬於哪一種說話風格?
從「最常掛在嘴上的話」了解溝通模式
換個說法:將「責備型語言」轉成「思考性語言」
從抱怨了解對方的心理需求
換個說法:練習「消除抱怨的說話方式」
將「抱怨」轉成「愛的語言」
唱反調的類型與心理
換個說法:將「唱反調」轉成「認同別人的看法」
哪些「說話方式」容易引發別人的情緒?
聽出生命腳本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