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鍾肇政所藏六百萬字書簡為基礎
鋪陳鍾肇政建構了臺灣文學的主體性
揭露鍾肇政認定臺灣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一支
以及獨立於中國文學之外的企圖
作者簡介:
錢鴻鈞
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父親說的是竹東海陸腔客家話、母親說苗栗四縣腔客家話。盼望以書寫回歸祖先的故鄉,與原住民族人的臺灣魂在一起,為故鄉留下見證。預備出版《從客家人回轉竹塹社(上)、(下)》,並希望能再度與錢寶騎腳踏車環島。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博士
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現任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兼任臺灣文學資料館館長
曾任虎尾科技大學普通物理教師、工研院電子所黃光工程師、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主任四任八年
著作
錢鴻鈞三部曲:第一部《鍾肇政大河小說論》、第二部《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鍾肇政研究》、第三部《大河之下:鍾肇政中短篇小說研究》(預計於2025年由元華文創出版)。創作《錢鴻鈞激情書》、《天堂與地獄:武陵高中成長記》、《追尋少年時:量子求生記》,編有《臺灣文學兩鍾書》、《吳濁流致鍾肇政書簡》,並與莊紫蓉合力編纂《鍾肇政全集》三十八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宋澤萊老師(國家文藝獎得主)
本書深入鍾學骨髓,裨益臺灣文壇。
許俊雅教授(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本書作者遍讀鍾肇政所有作品,又善於利用書信、檔案等一手資料,挖掘、透視諸多不為人知的隱秘事,既是進入鍾肇政文學版圖的重要指引書,也是能豐富臺灣文學知識的專書。
陳龍廷教授(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這本書是燈塔,可以遠遠看到臺灣文學的荒野悲涼。
李敏忠教授(詩人、臺灣文學研究者)
透過「鍾肇政作為戰後臺灣文學建構者」鉅細靡遺的爬梳,點出過往文學史觀的侷限,指出充實臺灣文學主體性,是此書最重要的貢獻與啟示。
歐宗智校長(校長作家、東方白大河小說專家)
作者透過長期貼身觀察、相處,熟讀文獻,鉅細靡遺,全面探析鍾肇政建構臺灣文學的苦心孤詣,及每一個歷史的腳印,並爬梳其所代表的深刻意義,無疑再次為鍾肇政文學研究開啟新章,可謂價值連城,不可多得。
名人推薦:名家推薦
宋澤萊老師(國家文藝獎得主)
本書深入鍾學骨髓,裨益臺灣文壇。
許俊雅教授(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本書作者遍讀鍾肇政所有作品,又善於利用書信、檔案等一手資料,挖掘、透視諸多不為人知的隱秘事,既是進入鍾肇政文學版圖的重要指引書,也是能豐富臺灣文學知識的專書。
陳龍廷教授(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這本書是燈塔,可以遠遠看到臺灣文學的荒野悲涼。
李敏忠教授(詩人、臺灣文學研究者)
透過「鍾肇政作為戰後臺灣文學建構者」鉅細靡遺的爬梳,點出過往文學史觀的侷限,指出充實臺灣文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本書研究鍾肇政對於臺灣文學的創作之外,在臺灣文學運動上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灣文學建構者,他的成就與精神是相當重要,更是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貫串老、中、青三代,從1951年他開始創作到2020年過世。儘管並非他個人就可以建構出來,但是在他與文友伙伴的合作中,他確實是在樞紐的地位,是一個領導者,犧牲奉獻、跑上第一線。
過去相關的研究是相對零散的,儘管有幾篇重要論文,探討他辦理《文友通訊》與編輯兩大《臺叢》等的貢獻,但是還是值得以一本專著來貫串他七十年的文學生涯的作為,以及他打一開始就標榜臺灣文學的旗幟,如何克服白色恐怖的困難,漸漸的集結一個臺灣文學隊伍,最後企圖將臺灣文學帶入世界文壇這樣的目標。
在第三節講述本書以歷史研究方法,並主要使用鍾肇政收藏書信與發表出來的與文友的往來書信的第一手資料作為研究範圍。第四節除了概念釐清,還討論鍾肇政建構臺灣文學的分期作法,也是作為分章的方式,以及每一章都以三節來構成的架構為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這是筆者二十年前就想研究的題目,也陸續以「鍾肇政六百萬字書簡研究:戰後臺灣文學之窗」為名寫過零散的隨筆。也不斷的挖掘如鍾肇政遇到的幾個重大的白色恐怖事件。如《臺灣作家叢書》與臺獨的傳聞等,鍾肇政所遇到的獨裁統治的壓力。
過去筆者寫作的態度比較傾向辯誣的方式,也就是鍾肇政在建構戰後臺灣文學的發展的過程中,所受到的誤解。現在將針對鍾肇政的國家認同與對臺灣文學的定位做探討。然後,在近四年來,筆者利用進修傳播碩士的機會,仍舊主要以鍾肇政的書簡作為研究基礎,將鍾肇政打出臺灣文學旗幟的過程,還有對其他的作家互動與影響,做了探討。
隨之,筆者認為有必要更全面的以《鍾肇政全集》為基礎,進一步的整理鍾肇政做為戰後建構臺灣文學的形象給鋪陳出來。儘管基本上,鍾肇政是以創作第一,來建構臺灣文學的。但筆者發現,鍾肇政不僅是自己努力創作,抓緊臺灣文學最重要的主題之外,還鼓勵其他人創作。以至於影響了李喬、東方白寫出大河小說。也提供雜誌、報刊的版面,幫助他們發表出來。後來也鼓舞了黃娟,並且也幫助她在《臺灣文藝》發表出來作品。
那麼,除了鍾肇政自己創作與鼓勵他人創作,創作第一的理念,自然他成為最重要的臺灣文學建構者。其次,他希望結合成一個臺灣文學團體的筆隊,他要培育後進,牽涉的就不止是寫私信溝通、傳達訊息的方式了。他還編輯雜誌、出版伙伴們的第一本創作、鼓勵評論與幾位伙伴能夠撰寫臺灣文學史,然後希望臺灣文學作品能進入教育與國家的體制,也就是來到一般學生與人民的視野當中。如他推動臺灣文學系、國立臺灣文學館與作家紀念館等的設立。
臺灣文學是臺灣獨特的社會與歷史的產物,但是也需要獨特的人物去努力推動。這背後需要抱持一種臺灣意識而才能造成獨立自主的臺灣文學。由於數百年來都是移民、殖民的狀態下,臺灣人一直是被統治者,統治者來來往往,造成了臺灣人認同、臺灣人的意識緩慢的發展或者游移不定,也使得臺灣文學的定位不明。鍾肇政就是抱持強烈的文化的臺灣意識在建構臺灣文學。
鍾肇政十分理解,臺灣人的處境也等於就是臺灣文學的處境。而臺灣人被殖民統治的歷史,也終將成為臺灣文學的泥土、養分,造成臺灣文學的特色,那就是鍾肇政所言的臺灣文學是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臺灣文學特別是指1920年之後的現代文學,至今已經一百一十年了,最能夠顯示出臺灣文學已經發展成具有無可動搖的主體性,也就是臺灣人有獨立自主的身分,臺灣文學也就是獨立自主的。
這一百一十年來當中,「臺灣文學」的名稱,長久以來的定位與不確定性很高。名稱的出現,甚而也被日本人所喜用。而在戰後,中華民國遷臺之後,臺灣文學斷層,香火幾乎湮滅。這是因為政治壓迫與語言轉化的因素。終於有一群人組成了《文友通訊》的不成為組織的友誼性質的團體,這當中正是有鍾肇政這樣子肯犧牲的領導人。他勇敢且目標確定,在不同年代對建構臺灣文學作出貢獻。
因此,本書研究鍾肇政投入臺灣文學的志業,他以超過五十年以上的努力對臺灣文學做出巨大的貢獻,堪稱是整個臺灣文學建構的歷史上最重要的作家。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問題意識
一、文獻探討
對鍾肇政文學的研究文獻有相當的多,不過對於臺灣文學史中除了創作之外,對鍾肇政的研究很少。主要是一般的研究都針對目前戰後臺灣文學的分期,以反共文學、現代主義、鄉土文學、本土文學、臺灣文學正名等主流文學論來分期研究的。而鍾肇政在表面上被視為是不參與論戰,發言不多,都是做幕後編輯工作,因此在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上,很少提到鍾肇政。
事實上,鍾肇政一開始就堅定的定位臺灣文學的獨立性,以及他的純文學的本位,也就是文化臺灣意識,戰戰兢兢的作臺灣文學的傳播,避免遭受統治者的打壓。而且他是以創作為第一的理念,他認為論戰並不會帶來太多的文學成果,釐清雙方的理念。他更希望團結臺灣文學各派別,無論統獨或者左派、鄉土本土派等。
而基本上只有兩篇論文,特別針對鍾肇政的建構臺灣文學的作為中,提出深入的討論。一是林慧姃研究《文友通訊》,二是陳恆嘉研究鍾肇政在1965年編輯的兩大《臺灣作家叢書》。
林慧姃在論文中點出重要時代背景、重要議題、發表過程與歷史意涵,也分析參與者的作品。但是,沒有把鍾肇政在《文友通訊》之前的狀況,加以描述,例如有關他的動機與人格部分所受到的影響。以及停止後,文友之間的重要的往來的部分。特別是與鍾理和的關係,持續到1960年8月。然後「文友聚會」,持續的延續,有第二次,第三,甚而第四次的「文友聚會」。這會在本書的第二章、第三章討論到。
而林慧姃所結論的歷史意涵分析,提到不少《文友通訊》象徵臺灣文學的獨立自主,鍾肇政是一個臺灣文學主義者,臺灣文學有臺灣文學的特色等內涵。也提到不少作家各自想法的差異。但本書主要是針對鍾肇政來研究,且利用更為大量的書信資料,來驗證上述的歷史意涵中,所有主張、象徵更為詳細的討論。
而陳恆嘉的論文,研究了鍾肇政所編輯的兩大《臺叢》的內容,列舉當中的重要作家所被收錄的作品。陳恆嘉說如果沒有這兩套選輯,後人看50、60年代的臺灣文學恐怕是一片荒煙漫草。陳恆嘉並比較了90年代也是鍾肇政編輯的《臺灣作家全集》,進一步的詳列當中作家的文學進展。最後他不僅舉出鍾肇政,還提到穆中南、林海音等都是重要的播種者。
而本書的第四章,更重視的是鍾肇政作為編輯,在編輯過程中所遇到的險阻。這些過程中文友間書信的研究,可以更清楚《臺叢》是鍾肇政發起的,並且所經歷的困難為何?他如何遭受到白色恐怖的迫害,在臺獨的質疑之下,如何解決這問題。而由於本書是專討論鍾肇政,所以分期中,除了研究兩大《臺叢》,還同時研究《臺灣文藝》的創刊,鍾肇政在此扮演的角色。以及研究此時相關的人物,如吳濁流、穆中南與朱橋。
在歐宗智的鍾肇政書信研究中,已經全面性的把當時發表出來的鍾肇政往來信件整理過,而提出建構臺灣文學的意義重大,討論作家們相濡以沫、建立臺灣文學、提拔新人、呈現寫作理念、提升批評水準、編輯臺灣文藝、催生大河小說的過程,重點式引用書信舉證出來。這在本書每章的第三節針對往來書信,將上述的重點進一步的鋪陳。畢竟歐文是一萬多字的論文,自然比本書要討論的簡略,但是已經提到不少本書相關的重點。本書更是把一些尖銳性的論爭、臺灣文學的定位加以闡述出來,並利用尚未發表出來的書信、政治檔案作為研究的材料。
還值得注意的是陳明成的博士論文研究而出版的專書《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他大量引用陳映真給鍾肇政的書信,論述陳映真在1962年與鍾肇政開始通信,對鍾肇政表達仰慕,到理解鍾肇政對於臺灣文學、臺灣人的苦難,而漸漸的顯現出與鍾肇政的文學理念不合。他兩度的拒絕鍾肇政把他的作品編入以臺灣文學為名的作家作品輯。
而本書在第二章,則擴大研究,引用了陳映真、陳有仁等書信的研究。更能瞭解到鍾肇政對於臺灣文學主體性,在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係為何?鍾肇政與陳映真所主張的臺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支,陳映真甚至對臺灣文學的名稱都抱著懷疑的態度,從兩人的書信往來,更能知道鍾肇政在這個臺灣文學主體性,甚而是獨立性的把握,與陳映真有相當大的差異。
儘管陳映真在現實上,對臺灣人的苦難的理解與感受,以及臺灣人與外省人的合作經驗上的失敗,有相當體驗,但是陳映真仍是主張融合與合併,且認為在未來是光明的,沒有問題的,也是一種中國文學主義式的意識形態。與鍾肇政被認為是臺灣文學主義的意識形態,剛好是相對的。
王惠珍的專書第五章〈析論1970年代末臺灣日語文學的翻譯與出版活動〉,有討論鍾肇政在接掌《臺灣文藝》、《民眾日報》副刊的細節,以及討論《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的出版,不過針對的是鍾肇政在翻譯上對臺灣文學的貢獻。該文還討論了1970年代末對皇民文學的接受如何,並且比較了《中國時報》、《聯合報》兩大報的副刊,與鍾肇政的競爭關係。但本書針對的是鍾肇政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的位置與文學觀為何?並且他與葉石濤是如何的理念一致,一同努力推動臺灣文學的建構的情況。儘管本書也提及了鍾肇政翻譯上的努力,但王惠珍的討論,剛好補足了本書對於鍾肇政在翻譯上貢獻的更多細節。
張金墻的碩士論文,其中論述《臺灣文藝》的重要性,主要仍是集中在吳濁流的創刊與維繫上面。事實上,《臺灣文藝》的名稱,是鍾肇政所建議「臺灣文學」而來的。當然,這不能否定吳濁流堅持《臺灣文藝》的名稱的申請,突破警總的審查。這在本書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都會提到鍾肇政與《臺灣文藝》的關係與付出的努力。本書特別提到《臺灣文藝》的合法創刊,其相關活動可以保護臺灣作家的集結,這是如呂新昌、張金墻的研究所沒有提到的。
另外,在1960年代的臺灣文學史的分期上,當下主流上被認為是所謂的現代主義時期。但在鍾肇政的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上而言,則是臺灣文學持續的發展,在技巧上融合現代主義與土俗的題材。這時期的作家,是所謂的戰後臺灣文學的第二代作家,他們的鄉土味與臺灣的特色,屬於比較薄弱的作家。
而這時期在本書主題更重要的,將描述鍾肇政如何與新生代,當時所謂的光復後第二代作家(現在稱為戰後第二代作家)開始有了互動,進一步的往來,而對鍾肇政的臺灣文學的號召下反應如何呢?
在1970年之後,或者解嚴之後,鍾肇政在所謂的鄉土文學論戰中的角色,在1982年之後鍾肇政失去《臺灣文藝》與《民眾副刊》主編後,持續的建構臺灣文學主體性的努力為何?他在中間也遭受到最多的質疑的年代,都值得說清楚。而解嚴以後,在不同的時代環境之下,鍾肇政已經六十五歲了,還是持續的努力,都值得本書一一記錄整理,做個總結。
臺灣文學的主體性的建構,跟臺灣民主的進程一樣的艱辛困難,是由許多人所努力而成的成果,更有一些犧牲奉獻特別大,主張堅定持續不斷的努力而成的。鍾肇政正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建構者。
筆者在自撰的碩士論文中,標榜鍾肇政所進行的文學運動,有一個鮮明的旗幟,這個旗幟顯現在書信中,報章發表的文章,更有編輯叢書與協助《臺灣文藝》的進行。以及釐清在鍾肇政心目中,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係。該論文主要還有研究鍾肇政對世代的影響與傳播。
筆者二十多年來,對鍾肇政在臺灣文學運動中的表現,也有幾篇研究,這些都可參考在本書最後提到的「說明全書內容構成情況」。從鍾肇政被東方白給予臺灣文學之母的美稱,可見鍾肇政除創作之外,在臺灣文學建構中的重大貢獻,在每一個分期中都有重要的活動,以及各種的方式來建構臺灣文學。他的全集、書信集,等於就是戰後臺灣文學的歷史見證。因此,把鍾肇政在各個時期,如何彰顯臺灣文學的主體性的想法,他做了怎樣的努力,遇到怎樣的困難,予以綜合整理,應是相當有研究的重要性的。
二、問題意識
根據上述,在此提出一些問題可探討:第一:鎖定1965年之後,鍾肇政與外省籍文人的來往,考察鍾肇政的省籍意識及其界定。鍾肇政是抱著一種疾惡如仇的意識型態,這是鍾肇政一切行為的基礎與特色之一。
第二:來自於黨政方面的中國文學論述與鍾肇政臺灣文學論述的比較,進一步的瞭解鍾肇政的心靈世界在「臺灣文學的定位上」選擇獨立自主的方向。
第三:從「省籍情結」的特別意義,觀察出鍾肇政在族群、國家與文學上並非「自然」的認同什麼。而「認同」對他而言,是一個值得判斷、思考的「主題」,但並非「問題」。他很清楚「臺灣人」認同在政治性與文學性的區別。
第四:闡述鍾肇政在「臺灣文學」意識發展的過程。鍾肇政在臺灣文壇被外省人霸佔的情況,變成了退稿專家,「臺灣文學」追求不得,荒涼,被壓抑,被歧視,鍾肇政要經過了四十年以上的努力與煎熬,才獲得普遍一致的肯定。過程中間,鍾肇政在1980年代所遭致的誤解。
因此本書提出兩個重要問題:A、鍾肇政對於臺灣文學的定位一直是抱持獨立自主的認定,他並不選擇臺灣文學要成為中國文學的一支。B、說明鍾肇政對臺灣文學的啟蒙過程與追求的堅定,敘述在「省籍」壓迫下的鍾肇政如何堅定展開「臺灣文學」的旗幟。
本書在回答上述問題外,希望可以得到以下若干解答:
1.鍾肇政如何以臺灣文學作為旗幟,如何定位臺灣文學是獨立的。而凝聚臺灣作家共同努力創作、引導大家從鄉土文學、本土文學的正名來到臺灣文學的大旗下。
2.鍾肇政的創作意識為何?他首創臺灣大河小說,作為臺灣文學的特色,影響臺灣作家創作方向。但他如何以文化臺灣意識、純文學觀點,帶領臺灣作家度過戒嚴恐怖統治時期。
3.他編輯《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臺灣省青年文學叢書》、《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臺灣作家全集》的種種努力為何?目的又是什麼?
4.他編輯《臺灣文藝》,讓臺灣作家有自己的發表園地,培養下一代作家,詳細的艱辛的情況如何?鍾肇政在鄉土文學論戰及美麗島事件的態度又是如何?
5.他編輯《民眾副刊》,鼓勵評論,又如何與葉石濤一同鼓吹臺灣文學意識,面對誤解攻擊,不屈不撓。
6.解嚴後,他為何開始參與政治,如何帶領「臺灣筆會」參與民主運動,最後促成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系的成立。他又如何協助成立鍾理和紀念館、賴和紀念館、楊逵紀念館與吳濁流紀念館等。
7.他撰寫大量的文學回憶錄、留下約六百萬字書信史料、接受訪談與留下文學下鄉等演講記錄,這些對戰後臺灣文學史的意義為何?
在回答上述問題中間,本書還試圖解釋臺灣文學在外省文人中,被認為是狹隘的、地方意識的糾葛,鍾肇政是怎麼看待的;而這與政治檔案中的看法,又不謀而合的狀況如何?這又與臺灣人作家的作品在1960年代之初,開始被認為是「鄉土文學」帶有歧視味道的稱呼,這也是鍾肇政理解「鄉土文學」的開端的狀況,本書都將在適當的歷史脈絡中呈現出來。美國人介入臺灣文壇又如何呢?鍾肇政在政治與文學之間又如何判斷?也都會討論。
【第一章 緒論】
本書研究鍾肇政對於臺灣文學的創作之外,在臺灣文學運動上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灣文學建構者,他的成就與精神是相當重要,更是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貫串老、中、青三代,從1951年他開始創作到2020年過世。儘管並非他個人就可以建構出來,但是在他與文友伙伴的合作中,他確實是在樞紐的地位,是一個領導者,犧牲奉獻、跑上第一線。
過去相關的研究是相對零散的,儘管有幾篇重要論文,探討他辦理《文友通訊》與編輯兩大《臺叢》等的貢獻,但是還是值得以一本專著來貫串他七十年的文學生涯的作為,以及他打一開始就標榜臺...
推薦序
【推薦序一 鍾肇政研究新里程碑/陳萬益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退休教授】
本書是鍾肇政作家研究的新里程碑,研究主題設定在:鍾肇政終其一生為建構臺灣文學而奮鬥的歷程,書名「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也成為相對於「臺灣文學之母」外,鍾老值得重視的新定位、新關鍵詞。
「臺灣文學」在戰後因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和長期戒嚴,名稱與定位都被消音,成為禁忌,而鍾肇政自一九五○年代開始創作,就矢志成為「臺灣文學開拓者」,被林海音冠以「臺灣文學主義者」;之後連結文友,創刊《文友通訊》、主編《臺灣文藝》、《民眾日報副刊》,開展創作空間;主編《本省籍作家作品選輯》、《臺灣省青年文學叢書》、《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臺灣作家全集》,完全彰顯臺灣人的文學、臺灣文學,和主流的、官方的「自由中國文學」、形成鮮明的對比,最終在鍾理和、賴和等作家紀念館和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建置以及大學院校的臺灣文學系所的成立,「臺灣文學」的主體得以建構完成。
錢鴻鈞依照不同時間進程,詳盡討論鍾肇政為建構臺灣文學所面對的不同人事和階段性目標,其間涉及戰後文壇知名作家、編輯,如:穆中南、林海音、吳濁流、朱橋、陳映真、李喬、鄭清文、呂昱等,彼此間的交往、討論、合作、爭議,尤其勾勒了鍾肇政在白恐監視和臺獨陰影下的戒慎恐懼與委曲求全。這些面向,前此不為研究者所悉,而錢鴻鈞主編過鍾老全集,出版過《鍾肇政六百萬字書簡研究:戰後臺灣文學之窗》,所以他能夠運用這些書簡,再現當年不便公開的心聲,甚至於揭示近年始得公開的調查局檔案,釐清鍾老「涉嫌藉文學搞臺獨」的汙衊構陷。
以書簡作為探究鍾肇政在創作之外的文學志業的心路歷程,而肯定其建構臺灣文學的苦心與成就,確實是此書的重大貢獻;然而以書簡作為主要研究的依據,也有其限制:私信有其隱微或不便表明之處,其間多有曖昧或今人難以推測之詞,譬如陳映真與鍾老在「臺灣立場」上的合與分,此書顯然未能揭示陳映真兩度不願被鍾老納入臺灣作家選集的心靈曲折,或許我們也只能期待鴻鈞與研究者,多方面持續探究臺灣文學在戰後被消音,復活到整體建構的完整歷程。
【推薦序二 鍾肇政研究的新頁/翁聖峰 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很高興拜讀錢鴻鈞主任的大作《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鍾肇政研究》。錢主任長期整理鍾肇政先生的全集(以下「先生」從略),並撰述《鍾肇政大河小說論》、《臺灣文學的萬里長城—鍾肇政六百萬字書簡研究》、〈吳濁流與鍾肇政的二二八書寫—客家集體意識與歷史記憶的變遷〉等論述,此次新論再次提昇了鍾肇政研究的新頁。
臺灣文學學術體制化豐富了這學科的廣度與深度,不過相對的也可能讓臺灣文學的研究成為規訓,為了符合各種評鑑、升等、爭取研究案而去累積研究成果,與早期臺灣文學創作與研究諸前輩披荊斬棘,不畏艱難,不計毀譽的實踐精神有所差異,所謂「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的開創精神有所落差。
面對大時代的改變,創作語言由戰前的日語國語,改變為戰後的北京話國語,跨語世代的臺籍作家面對創作環境的重大改變,必需重新適應與學習新語文,鍾肇政當時雖為國小教師,不計困難,從1957年4月發出的第一期《文友通訊》,到1958年9月停刊為止,《文友通訊》共發行了1年4個月,共計16次通訊,誠屬十分不容易,專書第2章「1951-1960─臺灣文學初衷與《文友通訊》」,探討《文友通訊》發行前的意識與動機,《文友通訊》對於本土語文創作的張揚,並論述鍾肇政與鍾理和、林海音的互動關係。撫今思古,專書的論述豐富了臺灣文學史的內涵。
第7章「1977-1982─《臺灣文藝》與《民眾日報》」也是十分精彩。負責《民眾日報》副刊主編時,宋澤萊曾以戰後初期隱約觸及二二八背景的內容投稿,鍾肇政擬接受這篇稿件,但其他編輯群卻談虎色變,「紛紛以報紙本身的存廢來反對此篇的刊載」,讓鍾肇政有「人人心裡有個小警總」戒嚴心態的感慨,不僅如此,鍾肇政這段期間同時掌握了《臺灣文藝》與《民眾日報》副刊的編輯權,這亦不見容於當時的統治者,《民眾日報》副刊的編輯權即被剝奪而改由他人負責,透過這些描述與再研究,我們可以更深刻明瞭戒嚴體制對於臺灣文學創作的重大傷害,在21世紀自由民主的年代重新挖掘與詮釋這段文學史別有意義,更讓來者認知到臺灣文學創作與研究環境的改善實經過許多前輩的努力才得以獲得,當今我們更應珍惜這份成果,開創臺灣文學的新境地方不致辜負前人的辛勞付出。
除了這些精彩篇章,專書對於鍾肇政與葉石濤及文壇互動關係、《臺灣文藝》編輯權的變遷、「臺灣作家叢書」與「臺灣作家全集」的出版、臺灣作家事件、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的構想、民主與客家運動等內容來龍去脈的闡釋均有許多可觀之處,可以讓我們更具體而微深入到文學史及文化史的脈絡當中。
2020年6月14日鍾肇政的追思會,總統蔡英文於會場追頒一等景星勳章及頒贈褒揚令,其中特別提到「臺灣文學之母」令譽,這也是對鍾肇政一生奉獻臺灣文學的高度肯定,而經由《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鍾肇政研究》開創了「鍾肇政研究的新頁」,這是十分值得推薦的研究成果。
【推薦序一 鍾肇政研究新里程碑/陳萬益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退休教授】
本書是鍾肇政作家研究的新里程碑,研究主題設定在:鍾肇政終其一生為建構臺灣文學而奮鬥的歷程,書名「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也成為相對於「臺灣文學之母」外,鍾老值得重視的新定位、新關鍵詞。
「臺灣文學」在戰後因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和長期戒嚴,名稱與定位都被消音,成為禁忌,而鍾肇政自一九五○年代開始創作,就矢志成為「臺灣文學開拓者」,被林海音冠以「臺灣文學主義者」;之後連結文友,創刊《文友通訊》、主編《臺灣文藝》、《民眾日報副刊》...
目錄
推薦序一 鍾肇政研究新里程碑
推薦序二 鍾肇政研究的新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問題意識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第四節 概念釐清與章節構成
第二章 1951-1960:臺灣文學初衷與《文友通訊》
第一節 辦理《文友通訊》前的意識與動機來源
第二節 臺灣文學旗幟與臺灣方言
第三節 鍾肇政、鍾理和與林海音的通信
第三章 1961-1963:「文友聚會」持續辦理
第一節 美國介入臺灣文壇與戰後第二代作家興起
第二節 鍾理和過世到《臺灣文藝》創刊前
第三節 鍾肇政、陳映真、陳有仁三方通信
第四章 1964-1965:《臺灣文藝》與兩大《臺叢》
第一節 《臺灣文藝》與《臺灣人》
第二節 《臺灣文藝》與兩大《臺叢》
第三節 吳濁流、穆中南與朱橋
小 結
第五章 1966-1969:成名作家與臺灣作家事件
第一節 得獎連連與外省編輯往來
第二節 編輯《蘭開文叢》與為《青溪》邀稿
第三節 陳韶華與陳火泉的「臺灣作家事件」
第六章 1970-1976:國內外巨變時期
第一節 臺獨傳言與鄉土文學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堅守《臺灣文藝》與維繫臺灣文學香火
第三節 一起打拼的伙伴:張良澤與李喬
小 結
第七章 1977-1982:《臺灣文藝》與《民眾副刊》
第一節 美麗島事件前後
第二節 培育新一代作家與《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
第三節 理念一致的葉石濤
第八章 1983-1987:海內外瀰漫誤解傳聞
第一節 從苦痛到重生
第二節 團結各派與協助基金會成立
第三節 呂昱書信與南北分裂
第九章 1988-2020:投入民主與客家運動
第一節 文學家本色投入社會民主改革
第二節 《臺灣作家全集》、國家文學館與史料貢獻
第三節 東方白與莊紫蓉
第十章 結論
參考資料
附錄一 涉嫌藉文學搞臺獨:調查局檔案中的鍾肇政形象
附錄二 與本書相關之鍾肇政年表
說明全書內容構成來源
後記 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推薦序一 鍾肇政研究新里程碑
推薦序二 鍾肇政研究的新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問題意識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
第四節 概念釐清與章節構成
第二章 1951-1960:臺灣文學初衷與《文友通訊》
第一節 辦理《文友通訊》前的意識與動機來源
第二節 臺灣文學旗幟與臺灣方言
第三節 鍾肇政、鍾理和與林海音的通信
第三章 1961-1963:「文友聚會」持續辦理
第一節 美國介入臺灣文壇與戰後第二代作家興起
第二節 鍾理和過世到《臺灣文藝》創刊前
第三節 鍾肇政、陳映真、陳有仁三...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