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一輩子的事,樂齡者當然也可以!老人藝術治療就是創意地運用方法,讓長輩利用創作表達來抒發壓力與情緒,以達到身心保健和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
作者有豐富的老人藝術治療工作經驗,她在書中分享長輩們的精采故事與實務經驗,闡述其獨特的觀點與觀察,是國內少見的老人藝術治療實務與觀點的珍貴分享,關心長輩或從事樂齡服務的工作者都值得一讀。
每個人都會變老,老化是自然且必然的生命歷程。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同時生育率卻大幅降低,讓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1940年代中期開始的戰後嬰兒潮轉眼都邁入老年了,人口老化成為21世紀全球先進國家的發展趨勢。臺灣也不例外,人口結構快速變遷,老年人口逐年遞增。2013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於占總人口比率超過7%,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3月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0年進一步推算,預估到了2025年,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老人,臺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
近來社會中追求不老、抗老、凍齡、逆齡的風潮,將人二分成年輕和年老,對「老」的恐懼和排斥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不單單影響了我們如何對待老人、如何看待老年與老化,也讓老人難以接納自己、無法形成正向的自我形象,對他們的健康和幸福感都造成不利的影響。但是,年齡不是改變、成長或療癒的障礙或終點,潛能其實也伴隨著老化而來。我們要怎樣開發長輩的潛能呢?老人藝術治療就是以此為目的。
作者多年從事老人藝術治療,她在書中以理論和實務經驗,以及長輩們的創作作品,娓娓道出一則則精彩的人生故事。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甚或恐懼而退縮,過一天是一天的活著。在老人藝術治療中,陪著長輩一起創作,讓他們真實表達自己內在的憂慮、恐懼與傷心,開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潛能,而這些創作作品也能讓藝術治療師協助他們直視自己的內心、直探內在問題本質,最終期待能達到提升生活品質、增加生活樂趣,抒發壓力與情緒,讓長輩們活得自在、活出有意義的每一天。
*本書特色:
1. 作者為國內資深藝術治療師與督導,具豐富實務與理論基礎。
2. 文本不僅有藝術治療的各種理論說明,也有作者的國內外實務工作經驗,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分享。
3. 有失智症藝術治療和健康老人團體藝術治療專章,是高齡社會需求。
〈專文推薦〉
財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江學瀅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汶芳老師在本書中提到許多理念及從經驗中的學習,讓我讀了之後非常認同!……為了提升據點中藝術創作團體的品質及對失智者的助益,期盼本書能成為各據點認知促進活動帶領者的重要學習教材,當有實體培訓工作坊時,請把握機會參加,將可大大提升帶領能力,未來的失智者就有福了!──財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本書內容扎實,但文筆流暢易於閱讀,在樂於與這個高齡化社會讀者分享的情況下,相信本書內容能幫助高齡專業工作者更樂意以藝術助人,或是讓高齡讀者們更樂意讓自己投入藝術創作的樂趣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江學瀅
身為老人族群的一員,我對於本書內容很有感觸。年老帶來的種種限制、不便與失能,往往讓老人感到深刻的孤獨、沮喪、挫折與絕望。這個現象久已為人所知。但是為什麼有的老人仍然可以保持心理平衡與正向的態度,活得很好呢?基本上,老人特別需要持續有正向的人際接觸,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參與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並能夠有機會回顧過往,和自己的一生達成和解,取得內心的平靜……而這一切都可以經過藝術治療獲得。──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作者簡介:
蔡汶芳
個人工作室藝術治療師、督導
學歷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藝術學士
經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諮商中心兼任藝術治療師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兼任助理教授級技術教師
美國MuseWorks藝術治療師、督導
證照
美國藝術治療證照委員會註冊暨認證藝術治療師(ATR-BC 03-153)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藝術治療師(TRAT 2012-011)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認證藝術治療督導(TRATS 2016-004)
相關著作:《12種場域的藝術治療實務與觀點分享》
推薦序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
很開心看到汶芳老師出書,這是當今失智照護領域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認識汶芳老師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址設於師大路的年代。2005年協會創設「瑞智學堂」,為台灣第一個專為輕度失智者設計的「非藥物治療團體」,也是目前所稱「認知促進團體」。瑞智學堂聚焦在失智者仍保有的能力,透過不同的團體來發揮失智者最大的功能。對於失智者已失去的能力,帶領者必須能評估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支持失智者。
2005年底汶芳老師回國前,協助我們辦理全台首場失智症藝術治療工作坊,我有幸完整參與了兩天的工作坊,學習很多,對汶芳老師的專業非常佩服!於是邀請汶芳老師在瑞智學堂帶領輕度失智者藝術創作團體,同時也安排協會社工跟著一起學習帶領團體的專業眉眉角角。非常感謝汶芳老師培養後進,讓協會同仁們學習到更多尊重自主創作、熟悉媒材運用、幫助失智者享受專心的過程,給予失智者足夠的創作空間與氛圍。
汶芳老師在本書中提到許多理念及從經驗中的學習,讓我讀了之後非常認同!本書提到在與失智長輩工作時,常發現他們的功能出現大幅度的進步,這進步其實是代表了他們本來就應該發揮的潛能,之前只是沒有機會達成他們可以做到的程度而已。的確如此,在不同的瑞智學堂課程中,失智者在一開始會有明顯的進步,其實是提供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可以讓失智者發揮最大的潛能。如何提供支持性環境,是讀者可以用心從本書中學習的。
台灣失智症協會創設瑞智學堂15年來,辦理課程培養具備帶領輕度失智者認知促進團體的人才。除了兩天的初階課程之外,安排各兩天的工作坊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懷舊團體、認知訓練及運動工作坊等;上完初階及至少兩梯次工作坊之後,學員必須實際帶領瑞智學堂課程,並接受團體督導。在各地督導學員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一個常見的關卡,初學者會預先安排好腳本,希望失智者依此腳本完成團體活動。本書說明了帶領者的專注與觀察力至關重要,帶領者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必須以失智者為中心,用心的與失智者互動及引導。
書中提到「促進心流經驗」,說明引導長者創作時,幫助長者沉浸在當下,專注在手邊的事情,進而體驗到的一種失去時間感的精神狀態。當人們處於心流的狀態時,能獲得掌控感,進而減少焦慮和提升自尊。有些失智者可能很不容易專注,但若透過有吸引力的媒材及支持性的引導,幫助失智者進入心流狀態,將對失智者有很大的幫助。
我非常認同書中所強調長者的創造力及潛能。實務中常聽到家屬分享,他不知道爸爸會唱歌,一輩子沒聽過爸爸唱歌,或不知道媽媽會畫畫等類似的經驗。我認為許多長者因過去工作或家務忙碌,以致沒機會接觸一些活動來發揮他的能力。另外有一個可能是,長者失智之後,個性有些轉變,從比較矜持,變得比較大方,於是潛力就發揮出來了。因此,我非常鼓勵失智者及家屬給自己一個機會,多參加各類活動,也許可以發現自己被埋沒的天分。如果參加藝術創作班,也許有機會發掘一位藝術家呢! 當然,參加藝術創作班,目的不在此,重要的是失智者能在其中快樂地享受,能帶給失智者成就感及更好的生活品質。
目前全臺有超過五百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每個據點都提供許多認知促進活動。然而,各活動對失智者的助益,因著帶領者的專業基礎及接受的訓練而有所差異。為了提升據點中藝術創作團體的品質及對失智者的助益,期盼本書能成為各據點認知促進活動帶領者的重要學習教材,當有實體培訓工作坊時,請把握機會參加,將可大大提升帶領能力,未來的失智者就有福了!
〈推薦專文〉高齡者工作之專業與樂趣
江學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蔡汶芳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藝術治療師,也是我非常緊密的專業工作夥伴。與汶芳熟識是在回國後,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成立前的每個月聚會,以及後來我們接理事長時恰巧是前後任,許多工作經驗的交流,以及專業知能的討論,是專業上共同成長的好夥伴。
早在汶芳赴美求學之前,我便聽說她是一個組織力很好,大學時期就能帶著一群人規劃幾天的營隊,把事情做得有聲有色。她到美國求學時,讀的是藝術治療領域一所很好的學校,位於美國東岸靠近華盛頓DC地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以嚴謹的精神分析取向訓練為名。由於這所學校與我就讀紐約曼哈頓地區的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藝術治療研究所擁有同樣的理論背景訓練,因此許多課程相仿,師資互相交流,縱使我們讀不同的學校,卻有部分學習經驗相仿。例如,我們共同印象深刻的經驗是接受Edith Kramer的教導。比較難得的是,幾位藝術治療先驅者曾在這兩個學校任教,對後續的研究所專業培訓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汶芳畢業之後留在美國工作了好多年的時間,工作對象從兒童、青少年到成年人,年齡層很廣。她與老人的工作始於1999年的實習階段,在一個全方位的老人照顧的社區機構,對象包括健康高齡者、失智或是各種生理疾病的高齡者,因此,她與這個族群的專業訓練非常完整。成為獨立工作的藝術治療師之後,她大約從2004年開始大量與高齡族群工作,這樣的經驗讓她能夠充分掌握與高齡者工作時的藝術治療理論之應用,配合高齡者的生理需求,並以藝術的工作模式符應高齡者的心理需求。2005年底,在一次特殊機緣之下開始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時至今日仍有大量與高齡者一起的實務工作,同時也從事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
談到高齡者藝術治療,讀者可能認為需求較高的是失能與失智的高齡者,然而,近年台灣因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提高健康高齡者生活品質的各種活動快速地受到注意。其中,應用藝術治療方法在不同狀況高齡者的工作模式逐漸盛行,這拓展了汶芳的工作視野。從她工作早期較多與失智、失能高齡者的工作經驗,延伸到許多健康高齡者的工作。當她直接接觸高齡者時,能帶動工作對象自發的以創意方法展現自己的生命歷程;當她從事相關專業工作者的培訓工作時,能有架構的幫助同為高齡工作者的相關專業人員,理解藝術治療概念應用在高齡工作時的重要觀點。
本書成書於汶芳與高齡者的專業工作20年之際,我相信是她給自己專業定位的禮物。本書內容扎實,但文筆流暢易於閱讀,在樂於與這個高齡化社會讀者分享的情況下,相信本書內容能幫助高齡專業工作者更樂意以藝術助人,或是讓高齡讀者們更樂意讓自己投入藝術創作的樂趣中。
〈推薦專文〉從藝術中獲取生命的滋養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2006年,我認識了剛剛從美國學成歸國的藝術治療師蔡汶芳老師,從此成為好朋友,並曾經協助她和其他藝術治療師們一起舉辦了許多藝術治療營隊,包括燒燙傷兒童夏令營、失親兒童的哀傷輔導、肢體天生異常的自我認同、為社會人士舉辦的藝術治療工作坊等等不同主題。我也持續以現場口譯員的身份,參與了台灣藝術治療學會每年邀請國外講師來台舉辦的講座和工作坊,和汶芳一同招待國際講師,工作之外,也陪同講師,為他們導覽觀光。汶芳和我也經常相約聚餐、聊天、看電影、在她的工作室一起創作、一起去看藝術展覽、一起去摘桑葚,我甚至好幾次在汶芳家中一起過春節,並有幸與汶芳的家人一同出遊。
在這麼多年的持續密切相處中,我發現汶芳不只是永遠有禮貌、溫和、穩定、洞察力十足、對藝術治療充滿熱情與理想,而且她真心認為,人生在世,一定有其天命,而她的天命就是幫助別人。她的付出不但展現在藝術治療的專業工作上,也展現在她的個人生活中,我就是獲益甚多的其中一位。
能夠認識這位好朋友,並且有機會一起工作,乃至進一步了解藝術治療,讓我感到幸運、幸福。
本書在此疫情期間誕生了,我毛遂自薦的提出要幫汶芳修稿的建議,卻發現自己沒能起上太多作用。原因是本書的讀者群定位在有志做老人治療與服務工作的藝術治療師、照服員、研究生與社會工作者,是一本專業的書籍。以我對藝術治療的三腳貓認知,實在無法做多少改動,倒是又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並受到很大的啟發。
身為老人族群的一員,我對於本書內容很有感觸。年老帶來的種種限制、不便與失能,往往讓老人感到深刻的孤獨、沮喪、挫折與絕望。這個現象久已為人所知。但是為什麼有的老人仍然可以保持心理平衡與正向的態度,活得很好呢?基本上,老人特別需要持續有正向的人際接觸,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參與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並能夠有機會回顧過往,和自己的一生達成和解,取得內心的平靜......而這一切都可以經過藝術治療獲得。
書中一位藝術治療師說:「藝術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
我看到這句話深受震動!
我曾經讀到,有一位紐約的藝術家,用許多張十元美鈔摺成一隻一隻的紙鶴,隨機贈送給街頭遊民。唯一的條件是請他們之後回報,這十塊錢用來做什麼了。其中一位遊民說,他始終沒有使用這張鈔票。他把紙鶴放在口袋裡,經常拿出來看一看。他說:「這是我這輩子唯一擁有過的藝術品!我捨不得花掉。」
即使三餐不繼,他也能領會藝術的美好,他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滋養。
或許,我們都應該試著學會欣賞藝術、創造藝術、讓生活中處處充滿藝術。如此一來,生命的路再艱辛,我們也會有了勇氣。
祝福讀者都能夠平安健康,不斷成長!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
很開心看到汶芳老師出書,這是當今失智照護領域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認識汶芳老師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址設於師大路的年代。2005年協會創設「瑞智學堂」,為台灣第一個專為輕度失智者設計的「非藥物治療團體」,也是目前所稱「認知促進團體」。瑞智學堂聚焦在失智者仍保有的能力,透過不同的團體來發揮失智者最大的功能。對於失智者已失去的能力,帶領者必須能評估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來支持失智者。
2005年底汶芳老師回國前,協助我們...
目錄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財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推薦專文〉高齡者工作之專業與樂趣 國立臺師大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江學瀅
〈推薦專文〉從藝術中獲取生命的滋養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前言 個人與專業的交會
1. 玩藝術與藝術治療
玩、遊戲、玩藝術/藝術治療是什麼/藝術治療發展/藝術治療的歷程/藝術治療的品質
2. 「老」的迷思與潛能
老的迷思/老年的發展/老的潛能/老的意義
3. 藝術治療師的角色
特質與能力/「促進者」角色/倫理議題
4. 藝術治療評估
一、生理/二、心理/三、認知/四、社會/五、藝術創作
5. 老年創意發展和藝術表達
老年藝術創作的價值/老年藝術表達的特質
6. 藝術治療的時間架構
一、時段的安排與配置/二、療程的開始與結束/三、療程的頻率與次數/四、時間的實務考量
7. 藝術治療的空間架構
一、空間的生理層面考量/二、空間的心理層面考量/三、空間的社會層面考量/四、空間的實務考量
8. 藝術治療的媒材架構
一、媒材的種類與選擇/二、媒材的特質與關係潛能/三、媒材的層次架構
9. 藝術治療的創作活動架構
一、創作活動主題的取向/二、創作活動設計/三、創作活動設計的考量
10 老人藝術治療重要取向與概念
人本心理學/存在心理學/從個人中心到關係中心/正向心理學/超個人取向
11. 老人藝術治療個案工作
老人藝術治療的目標/老人個別藝術治療/SOAP記錄/支持而非強迫接受
12 老人團體藝術治療與實務分享
團體形式/團體歷程/團體工作/團體記錄
13 老人族群的藝術治療:以失智症為例
失智症/混亂中的秩序/協助長輩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而非幫忙解決問題/增能而不養成依賴性
14 老人藝術治療創作活動的設計考量
一、促進心流經驗/二、提供激發潛能的因子/三、多元考量創作活動的設計
15 健康老人藝術治療團體
促進創造性環境/第一次──喜歡的水果/第二次──生長的環境/第三次──最喜歡的地方或美好的旅遊/第四次──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五次──生命線/第六次——生命故事書
後記
附錄一 藝術治療團體記錄表
附錄二 藝術治療團體.個別成員記錄表
〈推薦專文〉讓長者展現創造力與潛能,也能做失智照護的藝術治療 財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推薦專文〉高齡者工作之專業與樂趣 國立臺師大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江學瀅
〈推薦專文〉從藝術中獲取生命的滋養 自由文化工作者 丁凡
前言 個人與專業的交會
1. 玩藝術與藝術治療
玩、遊戲、玩藝術/藝術治療是什麼/藝術治療發展/藝術治療的歷程/藝術治療的品質
2. 「老」的迷思與潛能
老的迷思/老年的發展/老的潛能/老的意義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